第一篇:可控有序目标下的无照经营治理
可控有序目标下的无照经营治理
【摘要】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现阶段由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无照经营难以取缔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现状,本文将无照经营治理的目标定位于可控有序,并从无照经营的动态管理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化解无照经营矛盾的利益表达协调机制以及压力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无照经营可控有序的路径。
关键词:无照经营
可控有序
工商部门治理无照经营久矣,每年都要针对无照经营开展不同层次的专项整治行动为,此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不计其数。然而时至今日,无照经营问题却由重点变成了难点、由问题变成了难题,成为工商部门不可承受之重,无法回避,难以解决;成为影响部门权威,损害政府形象的一件大事。究其原因,既与无照经营现象复杂的内部和社会成因有关,也与长期以来以查处取缔为导向的无照经营治理思路有关。本文秉持解放思想的理念,积极思考,尝试着转变角度、探索可控有序的目标下的无照经营治理路径。
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是国家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面对无照经营现象时,查处取缔一直以来是工商部门的首项选择。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查处取缔治理,无照经营仍未能实现彻底的杜绝,在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了蔓延和扩大的势头,无照经营打而不绝、死灰复燃的情况普遍存在,现阶段无照经营难以彻底取缔成为工商部门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一、现阶段无照经营难以彻底取缔的原因
1、是导致无照经营形成的社会原因,一时难以消除。无照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无照经营者的构①
成来看,其成员多为外来流动人口、城市贫困人群及无固定收入的困难群体。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的情况下,为了寻求生计,他们选择生产经营成本少、经营规模小、技能简单的行业从事经营活动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因此,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就业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以谋生为目的的无照经营的出现无法避免。就当前无照经营分布的区域和行业看,无照经营所从事的行业多为小商品零售、修理服务、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区域大多集中在社区、城区的背街小巷街道、学校周边、企业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商业网点布局不完善的地域,因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低廉,既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生活方便。可以说,在当前社会分配政策失灵,导致底层居民人数庞大的情形下,无照经营的存在满足了特定弱势群体的低端消费需求,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着无照经营难以消除。
2、是制约营业执照办理困难的制度性因素,一时难以改变。一是行业行政审批多、门槛高的情况,一时难以消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以办理一家小餐厅的营业执照为例,首先需要环保、卫生、消防、食药监等部门的前置审批,各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不仅手续繁杂,要求不相同,而且几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政策作用链,只要链条中有一个环节产生问题都无法办出营业执照。因此,将无照规范为有照离不开当下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本质上是行政机关一次自我革命性质的变革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全局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也就决定了因行政审批制度因素所造成的无照经营现象难以一时彻底消除。二是现有的营业执照集主体登记和资格登记的法律制度加大工商部门采取疏导办照工作的难度,登记制度的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现有的营业执照包含了主①
体资格确认和经营资格确认的双重功能⑩,这样使得在营业执照登记时采取了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证明效力于一身的登记制度,导致了证照无法分离,“证”的办理制约了“照”的办理,加大了办照的难度。但改变现行的登记制度牵涉到立法的思路的调整,及众多法律、法规的修改等,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周期长,因此由于这种登记制度所带给无照经营办照的制约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3、是以行政强制为内容的取缔手段越来越受到限制,难以取得成效。一是以查处取缔为手段的治理方式容易激化矛盾。无照经营者对于无照经营的生存依赖性强,单纯采取取缔手段,极可能断绝其经济来源,易引发无照经营者的对立情绪,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以行政强制为内容的取缔手段与和谐社会发展的理念相悖。二是以行政强制为内容的查处取缔治理方式不符合法治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注重的保护和尊重人民的权益,以行政强制为内容的查处取缔手段,刚性过强,且采取行政强制程序随意性大,容易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以行政强制手段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越来越受到限制。《上海市取缔无照经营和非法交易市场暂行规定》原是工商部门取缔无照经营的一把快刀,是工商部门对无照经营者经营工具予以收缴的执法依据,其刚性的执法措施不仅提高了无照经营整治的效率,也是对无照经营者的一个有力的震慑。然而该规定却被上海市政府于2010年12月20日明令予以废止,其中也蕴含着对这种与法治发展的方向相悖的当场收缴公民财产的执法行为的否定。
二、可控有序目标下的无照经营治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照经营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不协调、失衡发展的一个反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的现状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追求取缔为目标的无照经营治理。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总要求的高度,积极探①
索科学管理无照的模式,做到可控有序。在无照经营治理中体现发展、服务职能,更加自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无照经营可控有序治理的含义
所谓可控有序的治理无照经营就是说要在尊重现实,兼顾各方利益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依托一定的工作机制,共同管理,做到无照经营的规模受控制,增量能限制、风险能防范,矛盾可化解,管理能落实。
针对无照经营,各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就政府部门而言,它要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保证社会公平公正与确保民生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间保持平衡;就无照经营者而言,其往往侧重个体生存利益,忽视经济社会秩序和他人利益;就社会上其他群体而言,其往往关注对自身利益不利影响的方面如生活环境、公平竞争等,而忽视个体的生存利益。因此,在无照经营治理中只有注重协调各方复杂的利益诉求才能保证可控有序工作目标的实现。
所谓无照经营的规模受控制也就是说就无照经营者的经营规模不能扩大,影响不能增加,无照经营分布的区域不能扩大和蔓延;所谓增量受限制就是说特定区域内的无照经营的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增加,要通过管理和引导为消灭无照创造条件;所谓风险能防范就是说针对不同行业的无照经营查找经营风险点、区分风险高低,通过经营者自律和行政管理防范风险的发生;所谓矛盾可化解,就是说在无照经营引发矛盾时要能够通过一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压力机制化解矛盾。所谓管理能落实也就是说经营户要服从监管部门的管理,政府部门对无照经营管理的措施要切实有效。
(二)实现无照经营可控有序的途径
无照经营是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解决无照经营问题是一项①
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视角来探索无照经营治理的途径。2010年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文(综治办【2010】44号)将无照经营治理工作纳入了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核的范围,各地也随之发文,在中央和地方层面,明确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无照经营治理的制度,这为实现无照经营的可控有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1、建立村(居)委检查、城市网格化管理巡查和工商巡查相结合的无照经营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无照经营的可控有序,首要的是能够及时掌握无照经营的动态,及时介入,防止其形成既成事实。而当前基层工商部监管力量不足的现象突出,通过工商部门的日常巡查工作,无法做到对无照经营动态的掌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照经营监管的有效性。为此,需要借助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建立村(居)委检查、城市网格化管理巡查和工商巡查相结合的无照经营信息动态管理机制,扩大监管力量,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就是借助村(居)委触角延伸深、覆盖范围广,综治工作的机制也比较成熟的有力条件,进一步明确村居会的无照经营发现、引导和教育管理的责任,借助村(居)委的综治力量定期开展管理片区无照经营情况的排摸,及时掌握无照经营情况的动态,及时排查出矛盾突出、隐患大的无照经营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利于及时介入控制矛盾。城市网格化网格管理是当前城市管理中新兴的一项举措,它运用网络地图的技术,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络状成若干个网络状单元,并对其实行分层、分级、全区域的管理①。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把发现的问题运用移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到城市信息监控指挥平台,从而保证问题的及时解决。城市网格化管理具有动态、及时的特点,借助城①
市网格化管理中的城市管理监督员的力量,将无照经营点位纳入城市管理监督员的工作范围,依托其街面巡查,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固有无照经营点位动态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城市街区新开业经营点位的掌握,利于工商部门提早介入、引导,降低无照经营发生的概率。
2、建立无照经营户的日常管理机制。正视无照经营难以取缔的现实,并不是放任无照经营的发展,而是将工作的思路从取缔、消除无照经营点位上,转变到加强无照经营户经营行为的管理,为无照变为有照创造条件上来。无照经营户主体资格的不符,时刻面临着法律制裁,对自身存在的担忧是其服从管理的基础。加强无照经营户的日常管理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无照经营户经营行业的特点,从防范监管风险的角度,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市容管理、消费维权等方面制定经营行为操守准则。在不能办照的情况下,通过无照经营户的经营自律,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最大限度的降低其经营行为的负面影响,给其一段转化为合法经营的缓冲期。在此期间,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的巡查、举报反映,信访、村(居)委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对无照经营户的经营行为进行评价,对于反映强烈,不服从政府管理、不遵守自我承诺经营行为操守准则的经营户实行退市清除,另一方面则可以对其加强引导,引导经营者改善经营条件或改变经营业态,为无照变有照创造条件。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无照经营的管理,又可以减缓强制取缔无照经营的压力,既照顾了整治无照经营的目的, 也充分照应到了此类经营者的弱势性。
3、建立化解无照经营矛盾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恰如前述,针对无照经营,政府管理部门、无照经营者、社会其他群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且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很难做到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又往往因缺①
乏形式平等、渠道畅通的沟通渠道产生沟通障碍,导致利益对立难以调和,矛盾尖锐,给工商部门带来很沉重的工作压力。为此,有必要在社会综合治理机制中,建立相应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为缓和矛盾,化解对立创造条件,为解决问题寻找途径。具体而言,就是针对一时难以取缔矛盾突出的无照经营户,由属地政府社会综治部门牵头建立,工商部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村(居)委会、居民代表、无照经营者共同参加的利益表达、协调会,充分倾听各方诉求,从化解矛盾、照顾各方利益的角度,协调各方利益诉求,以完善和改进无照经营者的经营条件,降低负面影响为主要内容进行协商,为化解矛盾寻找路途,着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4、建立合力解决无照经营矛盾的压力机制。当无照经营所引发的矛盾确实无法解决时,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迫使无照经营户放弃无照经营,是实现无照经营可控有序的一个重要的保障。由于无照经营整治规范涉及国土资源、规划、环保、工商、卫生、食药监、质监、文化、公安、城管等众多部门,单靠工商一家“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实效。为此,需要依托社会综合治理的机制,建立由政府社会综治部门承担牵头和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无照经营整治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部门力量对无照经营实行压力监管。
5、探索建立无照经营聚集区的集中管理机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当前城市中存在着无照经营行业特色集中、经营户集中的聚集区如餐饮一条街、洗浴一条街等等,其多现于居民居住集中、城市中的支路或者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其形成无照经营的原因多是因经营场所性质不符而造成,其行业的聚集多是市场需求所致。面对这样的无照经营聚集区域,单靠工商部门进行疏导规范,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单纯采取强制取缔又极易引发群体矛盾,影响社会稳定。①
如若不加管理又会导致监管风险加大,但若仅靠工商部门进行管理,囿于职能、知识、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借助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借助各部门的力量进行集中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可以针对无照经营聚集区,由政府成立专门针对该区域的管理公司专门从事特定区域经营户的管理工作,核发相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将区域内的无照经营户纳入该公司属下管理的经营点,发放备案点卡,在职能部门进行定经营人员、定经营时间、定经营范围、定经营责任的备案管理。同时由政府牵头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不突破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下,从保障安全降低风险,减少影响的角度,对聚集区域内的无照经营户提出改进和完善经营条件的要求,制定经营规则,并定期开展经营户经营行为规范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实现聚集区无照经营的可控有序。
⑩李传银《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问题探析》《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 ⑨余文烈罗冬王强无照经营与市场准入管制问题研究——兼对深圳“清无”行动的理论分析与建议《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 ⑧徐邦友《行政审批制度透视》《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⑦祁晓行《对民生视角下无照经营治理的再认识》,《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年第12期。
⑥李轶群、刘安伟:“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厦门)研讨会综述”,《工商行政管理》2006年第14期第22页
①谢飞、张勇《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几点问题思考》
①
①
第二篇:大国工匠”目标下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
“大国工匠”目标下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
关键词:“大国工匠”;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模式;文化氛围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大国工匠”目标下,可以通过创新读书节与读书会主题、读者服务、购书模式、网络电子平台、馆员职能等多种途径,追溯“大国工匠”的精神之源,彰显“大国工匠”的个性特色,拓宽“大国工匠”的培养平台,营造“大国工匠”的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2-0053-03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的信息传播中心、文献资料库、文化品牌建设重点部门,与高职院校的其他部门一样,面临着在培养“大国工匠”目标下进行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D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承担着推进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在内的全民阅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需要通过创新来盘活资源,增添活力,引导和调整“阅读供给侧”,为培养“大国工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1]。
1创新读书节、读书会主题,追溯“大国工匠”的精神之源
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是教育辅助部门,并不承担主要教学任务,但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可以通过举办读书节、组织读书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各高职院校每年一度的读书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广阅读的作用,但主题较陈旧宽泛,与当下热门的职教议题、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配合度较低,对师生缺乏吸引力,达不到推广深度阅读的效果。“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2]。该精神不仅成为职教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积极探讨的问题,也成为职业类高校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1.1向学生推送经典文献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对读书节、读书会主题进行创新,以大量藏书和文献资料作为基础,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和阐释“大国工匠”的理念。馆藏图书中有一些国学经典,如《墨子》《荀子》《考工记》等,这些书籍中蕴含着中国较早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教育理念。例如:《墨子》提出了“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4]“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鞲、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5]等诸多观点;《荀子》提出了“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6]等论述;《考工记》中有关于古代手工业技术、管理模式的专门记载,这些都体现了以积极实践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可视之为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追根溯源,可以增强学生做“大国工匠”的自信心。
1.2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大国工匠”精神
具体措施有:①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在读书节中设立“追溯‘大国工匠’精神”或“把墨子请进职业大学”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可以通过导读、释文、海报等形式将深奥的经典文献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真正起到阅读推广的作用。图书馆要重点介绍这些名著中与职业教育、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②图书馆可以开展征文活动,让学生发表各自对“大国工匠”精神的见解。③图书馆可以举办“诸子百家与职业教育”“地方优秀专技人才事迹”等主题讲座和读书沙龙,邀请地方高校学者、企业家或劳动模范主讲,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图书馆通过对“工匠精神”的溯源,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增强他们作为职业类高校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专业自信心,从本质上转变职业类院校毕业生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重塑“大国工匠”之魂。
2创新读者服务、购书模式,彰显“大国工匠”的个性特色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辅部门,以馆藏建设与读者服务为重要职责。由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优势不同,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也是不同的,图书馆必须加强特色化资源的储备。近几年,我国强调“大国工匠”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特色化、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侧重于专门技能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通过创新读者服务、购书模式等方式,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彰显其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特色,为培养高等专技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储备和精神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有:①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建设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可以选择最具特色的专业,如建筑类、机械类、电子类、化工类等,建立专业书籍和信息资料数据库,并适当增加这些院系教师借阅专业书籍的数量,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细致和便利的服务。②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购书服务模式。笔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最常借阅的是专业技术书、英语考级书、专升本辅导书、小说等。前三类书籍在实习期、考试期、毕业论文写作期会出现借阅高峰,有时甚至出现一书难求的情况。学生喜欢借阅青春言情小说、恐怖猎奇小说、热门影视小说、历史人物传奇等。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的借阅数据,有针对性地增购学生借阅量大的书籍,特别是职业类院校学生用于自我提升的考级书、专升本书和进行实践操作所需的专业书。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小说类书籍,图书馆也可以适当增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率,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图书馆还可以购买一些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指导书,提前培养学生学习实践与就业相接轨的自主意识。③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图书馆可以强化预约功能,及时登记学生需要而馆内暂时没有的图书,创建以学生为中心、随学生需求变化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图书馆对于借阅量较少、有阅读价值的冷门书籍,可以通过书籍介绍、讲座推荐、读者协会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各院系师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时间,在年底公布本“学生借书排行榜”“教职工借书排行榜”“各院系借书排行榜”,激发师生阅读的积极性。
3创新网络电子平台、馆员职能,拓宽“大国工匠”的培养平台
3.1创新网络电子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网络的创新成果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辅助。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加快网络电子平台的建设与更新,为读者提供完整有序、特色鲜明的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也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国工匠”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图书馆不仅要建立优势学科数据库,也要根据学生的实践、就业需求,建立一些特色数据库,例如:图书馆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发就业与创业学习数据库、学生实践资料数据库、地方企业资料数据库、地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讲座数据库等。图书馆还可以与对口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资源,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帮助。图书馆要尽可能将纸质文献数字化,对于师生借阅量较大的图书,可在馆网上上传电子版本,供读者下载阅读,以解决资源不足的难题。
第三篇:《新课程目标下如何有效实施因材施教》课题方案
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的行动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的行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开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的行动研究,目的是教师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同时,逐渐实现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学校培养计划与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课题研究特色与创新
1.解决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使他们乐于学习。
2.解决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使他们善于学习。
3.解决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使他们学有实效。
4.为本科组及其它科组教师的教学教改提供示范或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目的是教师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
(五)理论依据 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现代教育学理论、教育管理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教育心理学。
(六)课题的界定
课题名称的确定,涉及2个关键词:
1、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2、因材施教: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材” 指的是学生的天赋、个性特长、知识能力等。“因材”,即对“材”的客 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充分尊重并且以“材”为施教依据。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相关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因材施教、新课程等相关理论。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又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面向全体、有教无类;承认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正确处理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关系。
1、“材”的区分与确定。合理、科学区分和界定“材”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明确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材” 指的是学生的天赋、个性特长、知识能力等。“因材”,即对“材”的客 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充分尊重并且以“材”为施教依据。在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性格特征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差异进行合理、科学的区分和界定。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3.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果差异的研究。
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个性特点等。我们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刀切现状。这就出现了:程度比较高,能力比较高的学生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失去了对课内学习的兴趣,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而另一些程度低的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又跟不上进度,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屡遭失败,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厌学,弃学。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不一样,学习之间无法交流经验,很难进行集体活动,对学生智力发展也会同样带来消极的影响。
4.贯彻“因材施教”方针的具体行动策略与方法路径。(1)优化教学方法,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变换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
正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所指出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实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性讲解法、辩论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法以及技能训练游戏法等等,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实用化对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开发学生潜能相当重要,会使不同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激发,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1)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成才,实现“全体成才,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速度和教学方法,挖掘学生个体生命中最宝贵的内核——创新欲变、创新冲动和创新替能,体现了为创造未来而教的崭新价值。
(2)变换辅导方式,培养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教师教学的重要之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所以,我们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变换辅导方式,必须采取“分类推进”的办法,程度比较高,能力比较高的学生教师要有目的的布置题目,压担子,尽量挖掘其内在潜力。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在基础课的基础上适量加提高内容,以促进其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对程度低的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采取学生多练习,教师多批改,集中进行训练的办法,以强化基础内容的巩固。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准备阶段确立课题,明确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研究阶段开展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的资料,及时提炼研究成果,定期进行研讨、学习,交流研究的实践成果。
第三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2月)总结各项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总体目标与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路线,灵活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等 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十)课题研究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原则。(1)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有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2、方向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在研究活动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又要使正确的服务方向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3、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即教育科研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态度,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继承性与创造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科研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5、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要考虑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分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还要重视总体的系统研究,全面地探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对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针对研究过程中所总结的成功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及时以文稿方式给予提炼总结。
1、有关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的行动研究论文。
2、课题成果的呈现方式:论文文本、专题汇报材料、多媒体资料。陆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定壮广信学校 LFWX2017-065
(十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1)课题组组长:陈毓腾
(2)课题组成员:江菁菁、卢燕妮、郑跃君、陈诗华、(3)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陈毓腾,全面主持课题研究,组织管理,经费保障。课题组成员江菁菁、卢燕妮、郑跃君、陈诗华,具体进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的行动研究,负责承担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听评课的开展、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等。
第四篇:单元整体目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管理
目前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2012.02.23
目前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什么是单元整体目标设计
单元整体目标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单元为一个整体,围绕着一个主题,对每个课时、课型进行的教学设计。与以往的教学设计不同,单元整体目标设计更注重单元的整体性,以及单元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课与课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支撑,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整体化以及系统化。
二、新课标指导下的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新课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对高中生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了相应应达到的等级。因此,这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精读、词汇、语法、泛读、写作、听力及口语课等几种课型的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以单元整体目标为基础,设计出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各种课型,并恰当地分配到相应的课时。
以这种思想为指导,高中英语教学的管理也相应地转移到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上来。学生是整体发展的个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是一个整体性的建构。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单元整体目标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三、目前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及管理还存在这许多问题。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从整体出发,从整个单元主体的角度去思考每个课型、课时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与整个单元话题的关系,从而割裂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连贯性。这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很多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不能有效地进行总结、复习和巩固,更不用说他们的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了。
四、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为一个个元素: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程晓堂也指出,应该把语音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割裂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更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音运用能力。
五、单元整体目标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和管理教学策略
据此,笔者认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以单元整体目标思想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1.教师应加强对教材整体的把握。通过研究新课标,教师要将新课标要求同教材、单元及相关话题进行结合,设计出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联系密切的课堂教学。
2.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设定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学校及教育部分组织的教学研讨、教学互动等活动,放眼整体,不拘泥于一两个学校,甚至是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3.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一个整体发展的个人,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为己任,从听说读写译各个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反思、总结,进而不断提高。
4.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为整体教学多提要求和建议。以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为整体,寻求更多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经历和经验。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形式多样化的。既突出整体性,又不失各部分的特色。借此契机,笔者在此希望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能够取得可喜的成果。
第五篇: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下
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下)
杜飞进 王比学 黄庆畅 白龙
2012-10-05 11:18:18
来源:人民网2012年10月01日
坚持从国情出发,在承继中国法律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来,从党的十六大吹响“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号角,到党的十七大作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看得见的公正”、“能感受的高效”、“被认同的权威”在日益深化的司法体制改革中成为现实。
10年探索10年改革,完成中央确定的近百项两轮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固然不易,在改革中收获的经验启示尤其珍贵。回顾10年探索历程,总结10年改革经验,不仅是推动我国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启示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把握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
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强,国内外十分关注,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党的坚强领导,是司法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从改革措施的调研论证到改革方案的制定实施,这场改革自始至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
两次写进党代会报告,三次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党中央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决心,增强了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信心。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透过中央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所体现的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正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方向是根本,领导是关键。司法改革的“方向定位”明确了,其“实现路径”才能清晰。从“积极稳妥”到“积极推进”,再到“深化”,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这也折射出我们对司法体制改革的认识在一步步深化,部署在一步步深入,司法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基本思路越来越清晰。
正是因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司法体制改革才得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作为党中央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中央政法委员会始终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加强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督促和落实,中央还专门成立了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组织下,从中央部门到地方,从人大到政协,从专家到基层干警,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群众,从党内干部到党外人士,都参与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调研、论证和决策过程,纷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因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司法体制改革才得以有力有序地推进。围绕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到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司法体制改革专题汇报会,一次次会议,一项项措施,使司法体制改革的近百项任务一项项落实到责任单位、一项项明确具体时间表,使整个司法体制改革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中得以积极稳妥地推进。
启示二:必须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到既博采众长又不照抄照搬,既与时俱进又不盲目提出过高要求
如何才能保证司法改革不入歧途、不走弯路?回首司法体制改革的10年历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始终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健康发展,始终随着民主法治的步伐不断推进,始终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同步深化,是我国有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又一经验。
多年来,政法领域一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方面。片面追求“司法独立”,片面强调“法律至上”,盲目崇尚西方法制„„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这样的观点和思潮不时泛起。“既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不照抄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既与时俱进,时刻不忘群众感受,又不超越现阶段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坚持循序渐进。”中央从一开始就为司法体制改革定了调,并将其贯穿始终。
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就是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尊重国情、博采众长的一个范例。在各级司法机关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使量刑从“估堆”到“精确计算”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自201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并发布了社会关注度高、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典型案例作为指导案例,规范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效解决了“同事不同罚”、“同案不同判”等问题。
“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中一直有比照成例断案的传统,司法判例制度也是英美法系的传统。”法学界普遍认为,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既是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其他国家有益法治经验的合理借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创新。
社区矫正是发源于西方国家的刑罚执行模式,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我国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积极借鉴和探索。2003年,北京等6省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2009年向全国推开。到2011年底,各地累计接受社区矫正人员102万,解除矫正56.7万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为0.2%左右。社区矫正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增强了教育改造的效果,而且降低了教育改造的成本,丰富了我国刑罚执行的模式。
博采众长,但不照抄照搬;与时俱进,但不盲目提出过高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就集中体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这一原则。“你有权保持沉默。”相信不少人对这句国(境)外的电影台词印象深刻。在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有人提出应借鉴西方这一让犯罪嫌疑人享有“沉默权”的规定。立法机关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认为基于当前国情,“沉默权”不符合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因而不宜作出“沉默权”的规定。
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大法律援助服务„„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东方经验”固化为司法制度,“西方法制”中的合理成分也越来越多地被我吸收和借鉴。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执法为民,坚持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
公平正义,是党的事业之主旨,是人民利益之核心,是宪法法律之根本。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告状难”,曾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司法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对案件办理的管理,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1400家法院和1600家检察院成立了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使群众反映强烈的“告状难”得到了基本解决。
“从群众期待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回顾10年司法体制改革历程,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执行难”,曾是个困扰多年的问题。根据司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各地法院普遍建立了与公安、检察、金融、国土、建设、工商、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的执行联动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社会各界配合、人民法院主办”的全社会联动执行工作格局,找到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有效对策。“执行联动机制”的建立,充分体现了治理“执行难”问题的制度合力。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因素。10年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了讯问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检察机关还通过健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当事人权利告知制度等,改革和完善了对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制定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完善拘留、逮捕后送押和讯问制度,使侦查讯问得到了有效监督、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依法保护。
人民需求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发动机,人民感受是司法体制改革的试金石。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在“同案不同判”、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超范围扣押冻结款物、司法“暗箱操作”等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的同时,各级司法机关还积极推进司法公开、司法民主,拓宽民意渠道,让人民广泛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大接访”到“大走访”,再到“三访三评”,全国公安机关近年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2009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专门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转化为法院工作决策的参考依据。同年6月22日,检察机关也正式开通了统一举报电话12309。
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是我国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便捷高效、功能齐全的诉讼服务中心、业务受理接待中心,通过引进诉讼引导、查询咨询、诉前调解、举报受理服务,做到了“办事有人引、咨询有人答、查询有人帮、材料有人收、诉求有人应”。“大调解”格局的构建,诉调对接机制的出台,让老百姓“和为贵”的理念得以实现,既节省了打官司的成本,还实现了案结事了。为了缓解“打官司贵、请律师难”的问题,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使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还可以免交、减交、缓交,从而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依法充分主张权利。
启示四: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当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
司法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否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当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事关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成败。可喜的是,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政法机关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其他部门鼎力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在“统筹协调”中稳步推进。
2009年云南晋宁县看守所发生“躲猫猫”事件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了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清理牢头狱霸,查处失职渎职民警。2010年3月,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会同各司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综合治理看守所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开展看守所安全管理大检查专项活动,从根本上防止了“躲猫猫”事件的重演。
量刑规范化改革,虽然重点在法院,但它的顺利推进同样也得益于各司法机关之间的密切配合。2010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下发《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同年9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全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为确保改革取得成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会签了《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
司法职权配置的合理与优化,不仅关系到司法体系的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更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的实现,因而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重点。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增设司法机关内部机构,理顺上下级法院、检察院的审判、检察业务关系,规范完善再审程序,建立统一的执行工作体制和鉴定管理体制,有效解决了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提高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能力,满足了民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新要求。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滥用和腐败。各司法机关之间除了配合,也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同样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了给不立案、乱立案戴上“金箍”,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建立了刑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和共享平台,并通过审查批捕、受理来信来访,依法监督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针对影响司法公正的生效判决,检察机关有权采取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等监督措施,人民法院要在收到检察建议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并书面回复。为防止“前门进后门出”等减刑、假释问题,监狱、看守所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或者书面意见的,必须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这些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启示五: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推进,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凡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的改革举措,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后再推广实施
任何司法体制、司法制度都是依法建立的,同样它的任何改革与调整都可能涉及如何对待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问题,因此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悖论:由于现行法制不健全、法律规定不到位才需要改革,而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又意味着可能突破现行法律,甚至必须突破现行法律。怎么办?
“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完善立法的关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的步伐,为改革提供有力法制保障。”司法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定并遵从这一原则,在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眼里,这是尊重法治、加强法治的一个重要体现。
改革有试点,司法体制改革没有“特区”。凡改革涉及现行法律立改废的,一律都先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于是,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的修改就自然提上日程。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曾有一段合理的“冲突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2007年修订的律师法,很多条款与当时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不一致,在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冲突”,而此类“冲突”又是当时刑事诉讼法的明显“滞后”之处。此外,人们还感觉到了当时刑事诉讼法的其他种种不合时宜。维护人民利益,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要义,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重要而紧迫。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非法证据排除有了具体标准从而限制刑讯逼供、看守所内进行讯问和讯问过程录音录像、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均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衔接问题将不复存在。
改革体现法治精神,用法制保障改革成果。依法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以其坚实的步履、丰硕的成果,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路与举措,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公正高效权威的要求,而且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享有更加丰富的法治文明成果,并对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