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榆林文科状元被疑“高考移民”事件追踪大全
陕西榆林文科状元被疑“高考移民”事件追踪
2015年07月11日 09时21分00秒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7月10日电题:没有亲属关系落户 学籍空挂三年通过审核——陕西榆林文科状元被疑“高考移民”事件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晨、付瑞霞
近日,有关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文科状元邢某某是否“高考移民”的话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新华视点”记者赴榆林实地采访了解到,该考生的户籍迁移涉嫌违规,当事人坦言“找了相关领导打了招呼”才办下来;其本人只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一个月后便离去,学籍空挂在学校长达三年,学校对此完全清楚。
没有亲属关系 “找了相关领导打了招呼”户籍才办下来
6月25日,2015年陕西省高考成绩揭晓,榆林市文科状元被该市华栋中学考生邢某某获得。从7月初起,有关邢某某可能是“高考移民”的传闻便在当地不胫而走。
9日上午,记者在华栋中学看到,该校大门紧锁,学校内外没有任何宣传今年高考成绩的横幅或标语,偶有进出的教职工一律以摆手或“无可奉告”应对问询。
邢某某的户籍资料显示,其为山东鄄城人,2009年4月13日以投亲靠友名义从原籍迁入榆林市榆阳区,户籍在华栋中学校长李锦成名下。
在公安部门出具的李锦成户籍资料中,邢某某为其“侄女”,事实却并非如此。9日中午,李锦成向记者坦承,2007年,邢某某的母亲杨某从山东应聘到华栋中学任职英语老师,此后以方便照顾为由,多次要求将女儿户籍迁至榆林。“杨老师的户口不在榆林,子女无法落户。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我以孩子叔父名义将邢某某的户口迁到我名下。”
户籍资料还显示,除邢某某之外,李锦成户籍名下还有两名特殊的“亲属”。2009年和2011年,两名分别来自山东费县和河南洛阳的学生也以侄子、侄女身份落户到李锦成名下。据李锦成介绍,这两人也是华栋中学外省教师的子女,与自己并无亲属关系,户籍迁入后一直在华栋中学就读,几年前已分别考入吉林大学和另一所院校。
不存在亲属关系可以落户吗?2009年3月,榆林市公安局下发的《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相互投靠落户只有父母、子女关系才符合户籍申报条件。“邢某某落户办不下来,无奈之下,我找了相关领导打了招呼,事情才办下来。”李锦成坦言,自己当时并没有私利,只是想为学校职工办好事。
然而,在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中,却称邢某某户籍迁入并不违规。“按照榆林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实施意见,凡来我市工作的具有职业技术资格证的技能人才,准许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实际居住地落户。邢某某迁户时,其母杨某在华栋中学已任教两年,有固定职业,符合迁移户口条件。因杨某本人不愿意将户口迁入,而邢某某当时为未成年人,不能单独立户,所以将户口放在他人名下。”这名负责人表示。但为何会对以虚假亲属关系迁户口大开绿灯,她没有表态。
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局长李安镇坦言,在2013年之前,当地的户籍制度经历了从乡镇管理到公安机关户政部门管理的过渡,此前不甚规范,甚至找关系花钱也可以迁入。2013年之后,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目前,全区每年从外地迁入的新增户籍人口约有1万多人。
在华栋中学,从外省应聘来的教师占100余名教师总数的近一半。李锦成说,除了自己户籍名下的三名教师子女,是否还有其他教师也将子女户籍迁入榆林,自己不得而知。
学籍空挂三年校方非常清楚 审核考生资格形同虚设
成立于1999年的华栋中学是榆林市城区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中学,目前有学生2000余名,今年有500多人参加高考。记者采访了这所学校多名应届毕业生,均表示没有见过这名状元,不知道她是谁。
高考录取在即,邢某某本人隐身不见。8日至10日,记者连续多次致电或发短信联系邢某某的父母,也未获回应。
9日下午,榆林市榆阳区招生委员会向记者出具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8月邢某某进入华栋中学初中部学习,1年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并被该校高中部录取,学籍注册在2015届1班。2012年秋季开学后,邢某某就读至国庆节后,因身体原因离开华栋中学回家休养学习,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国际部就读,其学籍一直在华栋中学。
榆阳区教育局副局长尹增岗说,陕西省招办相关规定明确,本人常住户籍在陕满3年,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可在陕西申请参加高考。但邢某某休学和在西安求学期间未办理休学和借读手续,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就读不满3年,不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属违规行为。
记者了解到,邢某某只在本校就读月余便离去的情况,校方非常清楚。李锦成坦言,由于孩子的母亲曾经是学校职工,碍于人情,他便对孩子休学的事没有深究,没有过问其离校后的去向,也未曾向上级部门报告过这一情况。直到邢某某高考成绩揭晓,他才觉得有些不妥,因此也一直没有对外宣传。
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是如何通过招生部门的资格审核?尹增岗坦承,审核考生资格时,招办主要审核其户籍、学籍、中考成绩等信息,对其是否真的在本地就读,由学校负责监管,招办一般并不审核。榆林市招办相关负责人称,考生的学籍资料由学校负责上报,区县招办实施审核把关,市一级招办不直接参与审核。
户籍准入门槛放宽 严查就读情况防止“学籍空挂” 榆阳区招生委员会认为,华栋中学对考生脱离学籍疏于管理,未按规定办理休学和借读手续,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责成教育部门对李锦成及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
教育部相关规定明确,中小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一生一籍,籍随人走。
事实上,“学籍空挂”已成为近年来各地“高考移民”的全新手段。记者了解到,在各地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陆续放宽户籍准入门槛背景下,在中小城市落户已有诸多合法手段。如在榆林市,购买住房、工作调动、人才引进等途径均可落户。在此基础上,外地考生可以在当地入学获得学籍,但学生是否真的在当地就读,是监管部门亟需严格把关的环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随着异地高考的推进,对考生户籍要求将逐渐淡化,在此情况下,连续三年或者更长期间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已经推出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学校认真管理学生的学籍信息,不能在学籍信息登记时弄虚作假。在登记、审核学籍信息时,要接受师生监督。
第二篇:陕西榆林文科状元被疑高考移民追踪:学籍空挂3年
近日,有关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文科状元邢某某是否“高考移民”的话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新华视点”记者赴榆林实地采访了解到,该考生的户籍迁移涉嫌违规,当事人坦言“找了相关领导打了招呼”才办下来;其本人只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一个月后便离去,学籍空挂在学校长达三年,学校对此完全清楚。
没有亲属关系 “找了相关领导打了招呼”户籍才办下来
6月25日,2015年陕西省高考成绩揭晓,榆林市文科状元被该市华栋中学考生邢某某获得。从7月初起,有关邢某某可能是“高考移民”的传闻便在当地不胫而走。
9日上午,记者在华栋中学看到,该校大门紧锁,学校内外没有任何宣传今年高考成绩的横幅或标语,偶有进出的教职工一律以摆手或“无可奉告”应对问询。
邢某某的户籍资料显示,其为山东鄄城人,2009年4月13日以投亲靠友名义从原籍迁入榆林市榆阳区,户籍在华栋中学校长李锦成名下。
在公安部门出具的李锦成户籍资料中,邢某某为其“侄女”,事实却并非如此。9日中午,李锦成向记者坦承,2007年,邢某某的母亲杨某从山东应聘到华栋中学任职英语老师,此后以方便照顾为由,多次要求将女儿户籍迁至榆林。“杨老师的户口不在榆林,子女无法落户。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我以孩子叔父名义将邢某某的户口迁到我名下。”
户籍资料还显示,除邢某某之外,李锦成户籍名下还有两名特殊的“亲属”。2009年和2011年,两名分别来自山东费县和河南洛阳的学生也以侄子、侄女身份落户到李锦成名下。据李锦成介绍,这两人也是华栋中学外省教师的子女,与自己并无亲属关系,户籍迁入后一直在华栋中学就读,几年前已分别考入吉林大学和另一所院校。
不存在亲属关系可以落户吗?2009年3月,榆林市公安局下发的《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相互投靠落户只有父母、子女关系才符合户籍申报条件。“邢某某落户办不下来,无奈之下,我找了相关领导打了招呼,事情才办下来。”李锦成坦言,自己当时并没有私利,只是想为学校职工办好事。
然而,在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中,却称邢某某户籍迁入并不违规。“按照榆林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实施意见,凡来我市工作的具有职业技术资格证的技能人才,准许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实际居住地落户。邢某某迁户时,其母杨某在华栋中学已任教两年,有固定职业,符合迁移户口条件。因杨某本人不愿意将户口迁入,而邢某某当时为未成年人,不能单独立户,所以将户口放在他人名下。”这名负责人表示。但为何会对以虚假亲属关系迁户口大开绿灯,她没有表态。
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局长李安镇坦言,在2013年之前,当地的户籍制度经历了从乡镇管理到公安机关户政部门管理的过渡,此前不甚规范,甚至找关系花钱也可以迁入。2013年之后,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目前,全区每年从外地迁入的新增户籍人口约有1万多人。
在华栋中学,从外省应聘来的教师占100余名教师总数的近一半。李锦成说,除了自己户籍名下的三名教师子女,是否还有其他教师也将子女户籍迁入榆林,自己不得而知。
学籍空挂三年校方非常清楚 审核考生资格形同虚设
成立于1999年的华栋中学是榆林市城区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中学,目前有学生2000余名,今年有500多人参加高考。记者采访了这所学校多名应届毕业生,均表示没有见过这名状元,不知道她是谁。
高考录取在即,邢某某本人隐身不见。8日至10日,记者连续多次致电或发短信联系邢某某的父母,也未获回应。
9日下午,榆林市榆阳区招生委员会向记者出具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8月邢某某进入华栋中学初中部学习,1年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并被该校高中部录取,学籍注册在2015届1班。2012年秋季开学后,邢某某就读至国庆节后,因身体原因离开华栋中学回家休养学习,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国际部就读,其学籍一直在华栋中学。
榆阳区教育局副局长尹增岗说,陕西省招办相关规定明确,本人常住户籍在陕满3年,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可在陕西申请参加高考。但邢某某休学和在西安求学期间未办理休学和借读手续,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就读不满3年,不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属违规行为。
记者了解到,邢某某只在本校就读月余便离去的情况,校方非常清楚。李锦成坦言,由于孩子的母亲曾经是学校职工,碍于人情,他便对孩子休学的事没有深究,没有过问其离校后的去向,也未曾向上级部门报告过这一情况。直到邢某某高考成绩揭晓,他才觉得有些不妥,因此也一直没有对外宣传。
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是如何通过招生部门的资格审核?尹增岗坦承,审核考生资格时,招办主要审核其户籍、学籍、中考成绩等信息,对其是否真的在本地就读,由学校负责监管,招办一般并不审核。榆林市招办相关负责人称,考生的学籍资料由学校负责上报,区县招办实施审核把关,市一级招办不直接参与审核。
户籍准入门槛放宽 严查就读情况防止“学籍空挂”
榆阳区招生委员会认为,华栋中学对考生脱离学籍疏于管理,未按规定办理休学和借读手续,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责成教育部门对李锦成及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
教育部相关规定明确,中小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一生一籍,籍随人走。
事实上,“学籍空挂”已成为近年来各地“高考移民”的全新手段。记者了解到,在各地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陆续放宽户籍准入门槛背景下,在中小城市落户已有诸多合法手段。如在榆林市,购买住房、工作调动、人才引进等途径均可落户。在此基础上,外地考生可以在当地入学获得学籍,但学生是否真的在当地就读,是监管部门亟需严格把关的环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随着异地高考的推进,对考生户籍要求将逐渐淡化,在此情况下,连续三年或者更长期间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已经推出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学校认真管理学生的学籍信息,不能在学籍信息登记时弄虚作假。在登记、审核学籍信息时,要接受师生监督。“新华视点”记者陈晨、付瑞霞
钓鱼论坛
http://www.xiexiebang.com
dsamdewisu28
第三篇:2013山东高考文科状元
2013山东高考文科状元:李华749分
2013-06-26 16:36 来源:互联网
夺得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的是一个名字叫李华的。她以749分荣获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第一名,让我们为她送去热烈的掌声和祝福。
2013年本科一批分数线文 科570分,理 科554分。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青州一中的李华以749分荣获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
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各科分数: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49,文综240,基本能力60。
【2013山东高考理科状元721,来自邹城一中】山东高考理科状元袁晓宇同学是山东邹城一中理科生,今年以721分获得山东高考理科状元,语文135,数学150,英语148,理综235,基本能力57。袁晓宇同学爱好广泛,曾获中国少年高尔夫冠军、华北区桌游综合第一,多次在SCI上发表文章,目前清北港大均向其伸出橄榄枝。
2013年山东高考状元 理科状元总分739分
2013-06-25 10:55来源: 高分网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又一批高考“状元”新鲜出炉。虽然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高考新闻宣传工作,加强高考信息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炒作所谓的“高考状元”,但随着山东2013年高考成绩公布,随之流传的则是高考状元花落谁家的信息。据微博网友透露,2013年山东理科高考状元高密市第一中学郭然,739分,语文143,数学149,英语150,理综
239,基本能力58.潍坊一中王智位居第二,总分738分,语文143分,数学149分,英语149分,理综239
分,基能58分。
2013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在求学和专业选择上追求热门、高薪的情况较普遍。虽然高考状元越来越受到诟病,但人们对状元头上的光环仍然是趋之若鹜。因为高考“状元”往往意味着刻苦的意志、远大的志向、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这种刻苦向上的精神对新一代新少年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
第四篇:2013陕西高考文理状元
2013陕西高考文理状元出炉 全部出自高新一中
2013年陕西理科状元出炉,高新一中王鹏宇同学,总分714。
2013年陕西文科状元出炉,高新一中高羽洋同学,总分671。
第五篇:陕西洋县高考替考事件
1.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政府工作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学校、教师、学生。2.本案是一起严重的高考替考事件,违反了《教育法》和《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1)《教育法》中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规定,“第六条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由此可知,高三找人代考的学生,其行为属于作弊,违背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如若代考成功的话,则会直接剥夺其他高三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为此,应对其进行严肃处理;而替人代考的高二考生则严重扰乱了考试秩序,同样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为此,也应受到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而作为组织策划这次替考事件的老师与相关人员,应对此事件承担主要责任,并依法予以行政处分。对直接负责相关工作的主管人员,因其工作失职,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3.由本案所引发的一些思考:(1)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考风考纪问题。高考是为国家科学、公正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的体现,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加强考试的领导和组织工作,认真做好考场安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考风考纪;(2)学校应依法行政,增强法律和大局意识,加强对师生的思想道德和考风考纪教育,鼓励他们公平竞争,不得弄虚作假,坚决打击、严厉杜绝舞弊、作弊行为;(3)教师应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不得只为自己的私利而违法,并损害其他教师和考生的利益;
(4)学生应增强道德观念和守法意识,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以积极、公正的态度参加高考,不得作弊或替人代考,并坚决抵制任何作弊或舞弊行为;(5)社会应加强对学校的法制监督,及时发现、抵制学校或教师的非法行为,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