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

时间:2019-05-15 01: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

第一篇: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

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

法治政府离不开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关系,情、理、法所重在理。在中国,“情”处在第一位,故凡事必须要从“情”入手,做到以“情”感人;“理”居中,是依法行政的根本精神,故凡事必须寻求合理,做到以“理”服人;“法”是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法”的基础,即无情理可言,故必须要把“法”牢记于心中。充分尊重他人,给对方足够面子,是有效沟通的开始;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时刻以公平、公正的理念作为行动指南,是合理行政的保证,只有合理的行政,才能保证行政行为从“管人”、“理人”到“安人”,才能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因此,依法行政必须要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关系。只有让行政相对人自觉接受行政行为,自觉消除违法行为,才是“依法行政”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个人行动层次以迄国家法律制度层次的法律实际运作过程,都深受儒家伦理影响,法律尽管多元,法律的承担者(由家长以迄州县官)尽管多元,但却有很强的一致性。无论朝野的法律工作者,无论国法与民间的活生生的法律(living law),都深受儒家伦理影响,后者贯穿大传统与小传统,不但士大夫主观观念上视「礼先法后」、「德主刑辅」等的想法为当然,而且风行草雇,这种想法深入民间,礼教与风俗习惯合流,民间的法律承担者,民间的社会中人,也把法律当成是能免则免的最后手段,这种对法律观念的一致性,保障了朝野法律工作者的合作与协调,「情、理、法」,法居最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种一致性在清末民初开展的继受(reception)西法的行动后,很快地被打破了。新兴的「法律人」阶层与民间宗族族长、乡里耆老的「法律观」不再如此具有同构型。深植人心的礼教观念与日用平常的活生生的法律,开始与国家制定法产生巨大的鸿沟,后者放弃了两二千年来的中华法系,代之以源自另一种法律文化的欧陆法律,由上而下的继受革命行动,自清末、民国迄今末绝。同样的,国法与活生生的法律也有了明显的差距。继受所带来的法律观与民间继续存在的法律观相互竞争,「法、理、情」对「情、理、法」,展现了另一种新形式的法律多元主义,国法与民间法律的一致性渐渐消失,差异性抬头,对抗、颉颃的情况油然而生。从法律运作的连续体来看,由前面「私了」、「调解」等的阶段讲求的仍是「情、理、法」的「礼先法后」的法律观,后面「公断」等的阶段,讲求的却是力求区分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西方法律观,法律位阶提升(「法先礼后」,「法、理、情」),力求其在社会规范功能上的正当性。「情、理、法」对「法、理、情」,这种新形式的法律多元主义,对抗、颉顽无可或免。在步入廿一世纪的今天,这种中西不同法律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形还在中华文化圈里实际发生着。

在西方人眼里,“合理”与“合法”是等同的。“合理”就是“合法”,“合法”必然“合理”。但在中国,“合法”的并不一定必然“合理”,“合理”的也不一定必然“合法”。“理”与“法”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而且往往相互冲突。假如“合理”与“合法”相冲突,处于“两难”境地的时候,怎么办?我们就要追求公平的合理。现在讲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合理的社会。所以中国这个社会是在“两难、兼顾、公平”中发展的。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我们中国的历史传承,结合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是一个“圆通”的社会,我们讲究的是“圆”,而不是“方”,只有“圆”才是最美的。我们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关系,讲究的是“情、理、法”。“情”排在第一位,情的内涵就是人性化,他体现的是“天时”,这在西方国家是行不通的;“理”排在第二位,理的内涵是“合理化”,“理”体现的是人和;“法”排在最后,“法”的内涵是制度化和规范化,他体现的是地利。只有天时、地利,才会有人和。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依法行政的时候,首先要由情入理,只有在情、理都走不通的时候,才依法处理。我们不能把“情、理、法”分开,也不能检视哪一项最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很多误解,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情理法是一个具有结构性的完整系统,不容许分割,也不应该分开来看。

首先,法居情理法的末端,末即是下,是情理法的基础,离开法就没有什么情理法可言,没有法的基础就不可能由情入理。“做人必须规规矩矩,做事应该实实在在”,这是我们的祖训。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法十分重要,不能轻忽。按照情理法系统,我们的行政行为必须要制度化,这个制度化就是“法”,也就是必须要依法行政,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够衡情论理。

其次,情居情理法的开端,表示我们的行政工作必须要从情入手,充分考虑对方的面子。中国人是最爱面子的。所以我们只有从情入手,给对方足够的面子,才会在情面上获得沟通,彼此情感交流良好,自然达成合理的共识。法,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挂在嘴上说的,如果你老是与对方讲 法,容易伤感情。一旦感情受到伤害,谈起道理来更加困难。面子很重要,有了面子,大家比较容易说道理,所以把情放在前头,作为与行政相对人的桥梁,更有助于彼此的沟通,更有助于增进和谐的愉快气氛。

第三,理居情理法之中,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居中为吉。因此理是情理法的关键所在。情是用于讲理的,才称为由情入理,而法也是用来讲理的,才合乎合理合法的的精神。

中国人很少单独说合情,大多把理拉来放在一起,称为合情合理。所以有面子就会更加讲理,否则就会成为大家都讨厌的“死要面子不要脸”,这种人不会受社会欢迎。也很少单独说合法,大多把理拉来放在一起,成为合理合法。因为老百姓只接受合理的法,不接受不合理的法。虽然对法的要求标准高一些,却也相当合理。

在我们中国社会:做事难,做人更难。我们要做出一项行政行为难,但要把具体行政行为落到实处,让行政相对人欣然接受我们对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很难。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才成方圆。可见中国人是非常重视规矩,也就是重视法律的。规矩对我们行政执法机关而言,就是行政法规。

但是中国的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所以我们国家制定的法律,都是有一定弹性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早制定规矩,而且把规矩定得最严密的民族。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制礼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我们现在还在说:“行周公之礼”。

但是我们要明白,西方国家用文字定下来的规矩是死的,在西方人眼里,“规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们 中国人用文字定下来的规矩,却是活的,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其实,按照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我们不可能严密,如果法律都制订得很严密的话,那我们就会把整个社会的人,从头到脚捆得死死的,使他无法动弹,社会就没有生气。

“做人要守规矩”,“有规矩,才成方圆”,这也是我们的古训。全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叫“方”?什么叫“圆”?大家一定会说:“方圆、方圆,就是方方圆圆”,不错,方圆就是方方圆圆。但在不同的时空,在不同人的眼里,“方”、“圆”的界限也是模糊的。“方”和“圆”的界限带有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在不同的坐标系上物体,对该物体的形状描述是不一样的。在地球坐标系上看上去是直线,但在宇宙坐标系上来看就是曲线;在地球座标上看时间,是顺流的,过去就是过去,现在就是现在,将来就是将来;但如果我们坐在一个速度超过光速的飞船上看地球上的人,时间是倒流的。

评判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不能离开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参照系去评判同一件事情,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有规矩才成方圆”,这句话固然不错,但当“方”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方”就是“圆”的,大方就是大圆。为什么?因为当“方”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就看不到“棱角”的时候,就是“圆”的。所以方方圆圆,圆圆方方,“圆”就是“大方”,“大方”的叫做“圆通”。

这个“圆通”在中国很管用的,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圆通”。在中国执法,如果动不动给他讲“你违反了什 么什么。”人家很反感,他一定会说“中国违法的事情多得是,到处违法,你为什么不去管,偏偏管我?你是不是与我过不去?”,还要与你吵一架,城管与市民在吵架,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把“法”放在肚子里,把情放在嘴巴上,以合理的角度实施行政行动,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我们行政机关在实施依法行政的时候,一定要把“法”当作腹案:心里想的是法律的规定,嘴巴上讲的是人情,以理来衡量具体行政行为的尺度,在行政行为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行为是否合理?不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人家这样对我,我会接受吗?这样我们的行政行为很容易会达到和谐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依情依到合理的地步;依法依到合理的地步,那么我们的这个行政行为就很完整。

依法行政,不是离开情理无限制地“依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见好就收”。由于法是有弹性的,情有后果有亲疏,我们只要两边一衡量,抓到合理的地步,做到“合理就好”。但是,中国的理也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所以我们要随时随地要做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灵活地依法行政。

我们在执法当中不能不讲法律,但又不能机械地套用“法条”。我们在执行法律的时候,要由“情”入“理”而“法”,而不是离开“情”、“理”两字硬套法。如果机械式的套用法条,搞不好就会激化社会矛盾,达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违法行为人自觉消除违法行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在不行,再做出合理的行政行为,让违法行为人自觉地接受行政行为,这是依法行政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化”管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至少包含四个观念:一是完善观念;二是服务观念;三是以人为本观念;四是要求实效观念。

一是完善观念。具体说,就是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或者是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填补空白,及时修正和制定新的法律、行政法规,做好立、改、废的工作。

二是服务观念。政府的工作就是服务,所谓小政府大服务就是强制服务理念。我们的服务是什么?我们的服务要服从改革开放、服务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象我们计生系统,我们要服务的就是管辖范围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就要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引领和指导政府立法和行政的全部工作,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作为我们政府工作的灵魂,作为一条红线,始终贯穿我们政府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

四是“要求实效”的观念。法制工作要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规范、警示、惩戒、教育、激励功能,我们要立的是“好法”、“良法”,要使法律、行政法规真正发挥作用。要把法治观念转化为依法治国的方略,途径就是通过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

第二篇: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孙宝华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学习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当前应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所谓“魂”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体”,就是体现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

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也要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这就需要处理好“政”与“企”的关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正确处理“进”与“出”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引进来,积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第三篇: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依法行政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全局性和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点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加快发展的关系 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靠发展来解决,在发展中解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是推进依法行政提供坚实的基础;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发展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按法律程序办事,不讲政策法规、不依法办事,不仅不能促进发展,反而会影响发展。一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旅游名区、财政富区、生态城区”的发展目标,创新策略,完善机制,优化环境,积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的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落实政策、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强化法制,营造政策“洼地”,构筑环境“磁场”,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打造以苏仙区科技工业园为龙头的工业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经济走廊,以城东新区为龙头的城镇经济走廊,以飞天山风景区为龙头的旅游经济走廊,以朗坤生态养殖、海华竹木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经济走廊,开辟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二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以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抓好生态工程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呼应郴资桂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实施旅游兴区战略,紧贴苏仙“生态”、“科普”、“城郊”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景区人文景点建设,建设生态旅游走廊,做优生态旅游文章;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营造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农民增收、扩大社会就业等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强化农民工培训,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扩大劳动力就业渠道。

二、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执政为民的关系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良好的动机,采取违法的手段,必须背离执政为民的理念,必然导致好心办坏事。一是领导率先垂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抓好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认真吸取滥用行政权力侵害群众利益的深刻教训,在企业改革、改制,农村土地流转和城市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严格按程序办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行政执法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益密切联系相关,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行政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执法为民的观念;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坚决纠正在执法中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三是增强民本意识。要把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把诚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尺。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努力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坚决纠正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深入基础、深入群众,摸准民情,要抓住群众普遍反映的关键性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要善于见微知著,捕捉群众的情绪,并以此作为我们作决策、办事情的第一信号。

三、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科学政绩观的关系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扎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切实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看领导干部的政绩时,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加,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政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健全和完善奖惩制度,褒奖和重用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教育和惩戒无所作为、好大喜功的干部,引导和促进各级领导团结干事、扎实为广大群众谋利益。二要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真正的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坚决克服“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的不良现象,绝不能用“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思路和方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法创造政绩,搞谋划、做决策、上项目,应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发展规律,而不能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同时,在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环境和人才优势,放开手脚,大胆发展。三要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领导干部干大事、创大业,不能忘记天下大事必先作于细。要切实履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创造出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政绩。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六对关系

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六对关系

2006-4-13 下午 09:06:29全球品牌网王学德/陈雪

学习型企业是全体职工能全身心地投入并持续增长学习力的企业,是能让职工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企业,是通过学习能创造自身、创造未来能量的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要从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在企业上下倡导一种善于学习、乐于进取的精神,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工作学习化使职工感受个人自身价值,学习工作化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目标。为建设一个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型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六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职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这已成为广大企业和高层管理者的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深化改革、经营管理、生产建设、市场营销、文化建设等日常事务都十分繁忙,难以应付,没有时间抓学习;企业加快发展需要投资、改善职工生活需要投资,这投资那投资,没有钱给职工培训投资;实行一周40小时工作制后,职工的业余时间增加了,增强职工素质主要靠业余自学。其实,“发展是硬道理”。学习和工作在综合效益上是矛盾的统一体,培训学习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日常工作是培训学习的升华与提高。企业只有今天加大对培训学习的投入,明天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职工只有今天不断加强培训学习,明天才能工作得更好、更有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型组织”理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二是正确处理务实和务虚的关系。从广义上理解创建学习型企业,它既有务虚的一面也有务实的一面,如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智慧游戏的学习演练以及研讨就相对显得“虚”一些,而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操作规程的培训、演练就显得“实”一些。伴随着企业快速、跨越、高效、持续发展,特别是针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与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形成新的矛盾,企业为解燃眉之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投入放到了职工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上,重点开展技术比武、规程学习、应急演练等应知应会的岗位培训、考试考核。而理论常识、形势任务、法律法规等相对“虚”一些的培训学习、深度会谈就显得力度不够,效果也较差一些。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虚实兼顾,有机融合,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既要立足于现在,又要着眼于未来,才能使学习培训收到预期的效果。创建学习型企业,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是正确处理专才和通才的关系。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管理的竞争,但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促进企业发展既要有适应高、精、尖方向发展的业有所精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要有适应宽、博、专方向发展的万金油式的复合型人才。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有一批专业知识更加精深、熟悉技术发展方向的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信息量大,知识结构庞杂,每一门科学和技术都呈现放射状辐射到其他领域。作为企业管理技术人才,不仅要懂得本行业、本职业、本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要懂得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外语、经济常识、法律法规、市场规则、生产经营管理等其他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企业有了这两种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

四是正处理德育和才识的关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加快学习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学以致用,才能使人的潜力得以最大发挥,才能激励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最大发挥,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职工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有良好的品德情操和道德修养,二者缺一不可。有德无才者工作保守,缺乏创造性;有才无德者会置企业或他人利益于不顾,工作冒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冒违法的风险。德育与才识的关系,应该是德育在才识之先,德较才重。德好比方向盘,才犹如发动机。无德之才,犹如失去了方向盘的汽车,会误入歧途,而发动机马力愈大,其危害愈烈。因此,在人员的培训上要德才并举,不能厚此薄彼。不仅要考虑业务、技术、技能方向的培养,使职工具有实现目标的真才实学,更要注重品德、操守、修养的培训,倡导一种忠诚企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五是正确处理学历和能力的关系。文凭不等于水平,资历不等于能力,今天的成绩也不

等于明天的资本。学历与能力之间不成正比,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无学历不一定无能力,能力高低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学历高低。也就是说,学历并不代表一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职工培训上应该重能力轻学历,而非相反。近几年,职工通过脱产、半脱产学习以及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业余学习,大专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占企业职工的绝大多数,职工在思想观念上、技术创新上、学习能力上得到了提高,相应地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生产规模上、运作机制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企业无论是在产品的质量、性能、工艺、技术,还是在规模、管理、资金、市场、职工素质等方面,有许多弊端需要革除、机制需要改进、制度需要完善。这些差距和不足,要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尽快形成比较优势,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使职工的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并迅速提高生产力。

六是正确处理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关系。企业都是由诸多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团队,但团队的整体能力并非所有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可能相等,也可能小于或者大于,关键是个体之间的组合与协作程度。在企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团队协作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仅要重视个体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育,对个体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强调个体之间的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表面上看,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其实质大相径庭。个体学习就是职工能与自身的工作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永不知足的进取心。团队学习则强调企业职工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职工不但要重视个体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更要与其他个体紧密协作,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共同学习,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创建学习行组织,就要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各抒己见、学用互动、集思广益,激发创新的火花,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知识提升自我,创新成就未来。一位哲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喜马拉雅山,每个人都是一个太平洋,如果潜力发挥出来,要多高有多高,要多深有多深。只要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广大职工一定会在企业愿景的感召下,充分体会学习的真谛,充分激发智慧的潜能,充分感受创新的快乐!

第五篇: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王振亚(2009年4月20日)

质监部门的执法打假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重任,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认为要把执法工作与科学发展联系起来,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为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是国家赋予质监部门的重要职责。依法开展监督是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根本途径。这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要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办案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执法办案的最终落脚点要放在抓规范、促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为办案而办案的圈子,做到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要严格使用规范的执法用语,遵守法律规定程序。把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确保诉讼不败、复议不改不撤。这样,才能树立执法权威,推进执法监督职能真正到位。我们在执法中不仅要有法律意识,更要有政治头脑、大局观念,注重社会效果。

二、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关系

衡量我们的工作质量不是只看查处案件多少,而要综合分析社会经济秩序状态、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评价,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是否满意。因而,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一定要将执法打假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严格的执法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给企业带来发展。坚持执法打假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切实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执法打假与质量治理相结合,在打假中把集中整治区域性质量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执法打假与帮促相结合,对于不合格产品的生产者,首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其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计量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赢得更多的市场。

三、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的关系

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行政执法工作要以加强“两个安全”的监管为重点,严厉查处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和无证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域的特种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执法检查;对涉及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计民生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产(商)品要加大打假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危害性大、社会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问题;要深入开展民生计量执法活动,防止标实不符、短斤缺两等坑害老百姓事件的发生。

四、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促进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管、技术服务三者的关系,研究探索出行政执法、行政监管以及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的工作运行模式;二是要探索源头打假治劣的路子,增强对违法生产企业的威慑力;三是要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和执法技巧,不断总结调查取证经验,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四是要在发挥好“12365”举报电话作用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案源信息;五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学习和培训制度,提高执法人员获取案源信息的水平、现场检查的水平、调查取证的水平、案情分析研究的水平。

五、正确处理执法打假与树立质监良好形象的关系

执法形象是质监队伍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造就“四个质监”形象。

一是建立信用监督制度,造就诚信质监。向社会、向企业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打假维权制”等,同时抓兑现,做到言必行,诺必践。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造就公正质监。采取强化监督机制、缜密监督网络、硬化责任追究等措施,从根本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平等对待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谨慎运用自由裁量权。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造就阳光质监。要将相关职能、办证项目、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输入电脑,公示于众。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向全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号码,严格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四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造就文明质监。制定文明办公、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等一系列行为规范。

下载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 (一)正确处理宏观领导与亲力亲为的关系。现在在政法委书记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政法机关惹的事,交给他们去解决就行了,党委政法委尤其是政法委书记方方......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如何加强并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十六届四中会的报告将我党提高执政能力归结为建设五种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

    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解读

    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由于江苏省司法厅行政不作为,和南京市司法局联手充当保护伞,包庇东南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荒唐造假,制造冤案”的违法违规行为。......

    基层审计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我的体会是,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是提高学......

    正确处理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汇编)

    正确处理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戴南国土资源所今年以来,我们戴南国土资源所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 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高目标,调优标准,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者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1. 首先要学会互相尊重, 尊重是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真诚的.首先要有了尊重才会有感情. 2.还会学会原凉和容忍. 原凉别人做错的.做得不好的事.......

    统计依法行政要做到七个“必须”(★)

    统计依法行政要做到七个“必须”推进统计工作依法行政必须强化统计法制观念国务院制定实施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