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处理红十字会四种关系
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浅论红十字会工作与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管理,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而这,正是红十字会一直在做的事情(主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顺应民意、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求助工作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聚民心、察民情、解民忧、顺民意的重要职责。在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中,红十字会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正确处理基础和基层的关系
抓基层、打基础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红十字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基础也是在基层。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工作目标。一方面,需要深入详细了解社情民意,切实把社会的关爱传递给最需要帮助的人群,为社会安定发挥好“稳定剂”作用kl一方面又需要以桥梁纽带的身份,搭建爱心平台,凝聚人道力量,为缓冲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利益发挥好“润滑剂”作用。
在工作实践中,红十字会始终坚持把“博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爱心”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把“利民”作为全部工作的目的,把“乐民”作为事业发展的方向,用心尽力为需要帮助的群众做了大量好事、实事、善事,在人道领域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与人民群众建立了的深厚感情。今天在加强和创新视察教室蝇,同样需要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在参与基层公共事务、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反映诉求、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把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基础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红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爱心的平台,服务困难群众的家园。特别是要以发展和壮大基层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学校、乡镇道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的基层红会的覆盖面,不断延伸工作手臂,努力夯实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正确处理服务和管理的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起来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需要把一些社会管理职能逐步交给社会组织去履行,这样一方面即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重要机遇。多年来红十字会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形成了不少好做法、好品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自2003年杭州市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以来,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共投入救灾救助款物达3.01亿元,求助困难群众58.73万人次。紧紧围绕博爱助困、助医、画学、助老等内容形成统筹城乡、覆盖全市、上下联动、特点鲜明的博爱帮困求助品牌。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经字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与党和政府的期望、亿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真抓实干、奋发有为。要按照“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红会所能”的思维主动找准红会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要在进一步打响工作品牌、拓宽人道人道服务领域和做大做强公益项目上下功夫。要以制度创新来解决红十字会提出的“两公开、两透明”的公开承诺,大力推进红十字信息的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作,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正破解版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既要继承弘扬红十字精神又要深入研究其现代化、中国化。
红十字会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红十字运动之所以能够遍及全世界,关键是文化渊源扎根于世界文化之中。
中国红十字会长期从事与关爱生命、改善民生相关的社会工作,承担了部分涉及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倡导互助友爱、肥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今天在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和利益主体了生重大改变的新情况下,红十字会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如何抢抓新机遇,这是对我们的新要求和新考验。
为此,我们要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首先要坚持理念创新,不断激发参与社会管理的思想活力。实践表明,任何一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就难以也取得良好效果。红十字会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载体,从而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凝聚更多的人道 力量,开发更多的公益项目,以改善更多的困难群众生活境况。其次要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动力。要以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为契机,努力形成以政府主导、红会负责、各方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体制。三要坚持机制创新不断挖掘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身潜力。红十字会要以其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为特征,充分发挥广大红十字会员、红十字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志愿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努力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机与活力、符合身躯发展特点的运行机制。正确处理依法建会兴会的关系
红十字会工作要坚持依法办事、规范透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定,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红十字组织在政治、法律和国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红十字组织的这些独特优势,为红十字组织参与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有力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的这些独特优势,依法加强红十字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要进一步加强红十字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热爱红十字事业、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精通业务、廉洁公正、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战斗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对“红十字会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建立起一套科学、严格、透明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度,为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红十字会法”的宣传,大力宣传红十辽会的性质、宗旨和倡导的红十字精神,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红十字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
(一)正确处理宏观领导与亲力亲为的关系。现在在政法委书记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政法机关惹的事,交给他们去解决就行了,党委政法委尤其是政法委书记方方面面的事非常多,没时间也没必要扑下身子、亲临一线去处理,应着重在组织领导、安排部署、督查督办上下功夫。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但我认为不可将其放大化,更不能基于此认识而不去处理具体案件。从涉法涉诉问题的性质上说,大量的涉法涉诉案件千姿百态,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对一些案件来说仅仅依靠下面的人是办不成的。比如说涉及多个部门的案件,大家希望你书记出面协调一下,你是做还是不做;有些敏感案件,没有人表态时,你书记能往后退吗?从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地方的政法委书记、解决群众信访事项的主要领导,群众给你打电话,说郭书记我的什么问题,都找了那些那些人,都不给我解决,我要给你反映,你能不接待吗?群众隔三差五的给你写挂号信,说我的案件有冤屈,你能不批示吗?我想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我说,我们政法委书记不但要面上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高度重视,扎实安排部署,经常听取汇报,掌握总体情况;更要抓住具体案件,该协调的协调,该表态的表态,该接待群众接待群众,该过问的过问。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我们在同僚中就会失去威信,在群众中就会失去信任,我们就是失职。在实践中我也非常重视这一点,观的;撒手不管或将群众拒之门外,更是错误的。首先,案件进入程序并不等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我被人打了,报案到公安机关,你立案后,几个月不问个笔录,一年多抓不住人,我能不上访吗?我案件起诉到你法院,一年多判不下来,判下来上诉到中院,再弄个一年多,我能不有怨气吗?其次,案件法律程序走完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撇开我们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质量不高外(这一点从案件评查中已有所反映),仅从法律是理性的,它维护的是社会普遍正义这一点出发,就难以保证每个个案的处理结果都是公正的、圆满的。我们常说的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以及现实生活中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不了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当事人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再次,信访群众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法律素质及对信息的掌握是有限的,因此他们总是用最朴素情感、最简单的道理,来理解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这就难免与政法机关依据法律给出执法结果有所出入。最典型的就是对未成年人杀人、杀人后自首判处死缓他们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从以上分析看,对这些案件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法律角度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我们得站在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角度,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透明,解决群众困难,消除群众疑虑。因此,我们政法书记在以后的工作不能将法律程序与群众信访对立起来,认为在程序中的案件,群众信访就给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些人主张严厉打击,有些人则认为还是少打击、慎重为好,尤其是随着当前网络信息发达,好多同志更是怕打击了会出事,会造成负面影响。对此问题,我有两点认识:一是依法打击处理、规范信访秩序是必须的。所谓无规不成圆,按照《信访条例》和相关政策,各级各部门都有接待群众上访的地方,群众到这些地方上访,是正常权利的行使,是应该受到保护和支持的。但是,有些群众他就是不到正常的地方去,动不动就是进京非访、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不隐瞒地给大家说,我刚干政法委书记那年,我们三门峡进京非访非常突出,曾受到省委政法委点名批评,有去北京爬电线杆的,有在天安门喝农药的,有翻中南海墙的。在市区,堵过陇海铁路、堵过连霍高速、国道、市区主干道、市委大门更是经常被堵。当时,我就想,对这些行为,如果放任自流,不果断整治,那我这政法委书记整天就不干别的,四处灭火也忙不过来。最主要的是,你对这些行为的态度,在社会上会产生一种导向作用,好多眼睛都在盯着你,你打击了,其他人就不敢了;你放任了,其他人就效仿了。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2007年那年,我们果断决策,凡是进京非访的,一律训诫、拘留;多次的,劳动教养。凡是聚众堵路、围堵党政机关的,对挑头分子,一律拘留,并在报纸上公开报道(例子)。从那以后,我市进京非访逐年减少,今年以来无一起进京非访案件,围堵市委大门也是很少。我的第二
第三篇:采购人员应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采购人员应正确处理四种关系(上)2009年06月23日 13:25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打印】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在具体工作中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工作关系,不仅关系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以下简称“采购人员”)的健康成长。采购人员在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意研究、分析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及其特征,学会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并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工作中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使各项工作都能健康有序地开展。笔者认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与其它采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政府采购机构是采购当事人之一,采购人员是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的主要成员,正确处理好与其它采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对政府采购活动的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要处理好与采购人的关系。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项目须委托政府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项目也可以委托政府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因此,采购人员在代表采购机构接受采购人委托组织采购活动时,应处理好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其中重点是要解决好原则与服务的关系。首先,要遵循政府采。购原则。要求采购人员在接受采购人委托的采购项目时,要按照政府采购原则对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有必要时还要进行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防止采购人在委托项目时出现违规、违法行为,或者说给采购机构有意制造“陷阱”,造成自己工作的被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对采购人提出的无理要求和有意抵制采购活动的行为要严厉制止;在依法确定出采购结果后,要积极组织实施,禁止采购人无理抵制采购结果的行为发生。其次要尊重采购人,为采购人搞好服务。采购人由于受采购经验、技术水平、法制观念的限制,对采购项目的技术和商务要求、采购程序可能不甚精通,难免在采购活动中有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发生,而采购人员在长期的采购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或者是在某些领域可能具有比采购人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在采购活动中要为采购人搞好服务。比如在对项目审查时,根据分析论证情况可以为采购人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项目采购方案更加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物有所值原则;在确定项目采购结果时,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考虑采购人的意愿,使采购人满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采购人提出的无理要求要耐心作出解释,对采购人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技术水平所限造成的工作漏洞要想方设法帮助其弥补,对采购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与供应商发生的矛盾和纠纷要积极进行协调和处理。二是要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供应商是政府采购重要的当事人,政府采购活动离不开供应商的参与,没有供应商参与的政府采购市场是不健全的、也是不完善的。采购人员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和供应商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和供应商保持适度的关系,是每一个采购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从笔者多年来的采购实践看,正确处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应把握好原则和服务问题。首先是原则问题。采购人员所从事的每项活动,都可能要与供应商发生关系,如果不能把握好原则,就有可能造成工作失误。而这些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要求采购人员在采购活动中,要将办事程序、制度、方式、标准置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公平地对待参与采购活动的每一位供应商,按照法定程序实施采购活动并依法确定出最公正的结果;同时,诚实信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如果采购人员失去诚信,可能会造成供应商也不讲诚信,采购活动会充满欺骗性,欺诈行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采购活动中,廉洁自律也是采购人员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在和供应商的交往中,要把握一定的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供应商保持一定距离,要抵制各种诱惑,决不能贪图小便宜,更不能接受供应商的现金、礼品、有价证券或安排的宴请、高档消费等活动,要自觉维护采购人员的形象。其次,是服务问题。与供应商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是说要和供应商断绝一切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关键是要把握好适度原则。采购人员代表政府机构从事采购活动,应站在政府机关的角度为供应商搞好服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要善待供应商,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设身处地多为供应商考虑。具体地说,就是为供应商自由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广开方便之门,为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政府采购工作的各种制度、程序、办法要向供应商公开,并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对供应商提出的问题,包括在采购活动中的询问和质疑,要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范围内作好答复、处理;在办理与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相关的事务时,要始终保持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克服官本位思想,坚决堵绝拿官腔、摆官架子作风和吃拿卡要的行为。
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财政部门和有关负责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部门以及审计机关和监察机关,这些部门担负着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采购人员在从事政府采购活动中,应正确处理好与这些部门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职能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采购人员规范采购行为的重要保证。《政府采购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财政部门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和管理,既是政府赋予的职能,也是财政部门应有的职能,更是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职能,财政部门依法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和管理,既可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又可促进政府采购工作依法规范地开展;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招投标活动的有关部门在招投标活动中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可以保证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活动依法顺利实施;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政府采购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可以保证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促进有关财经纪律的执行;监察机关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它人员实施监督,可以保证政府采购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促使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二是要自觉接受各职能部门的监督。采购人员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要养成自觉接受职能部门监督的习惯,把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置于健全的部门监督网络之中,使自己的行为不断规范。具体地说,就是在采购活动中,要自觉邀请职能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监督,在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对采购项目进行审查论证、编制采购文件、邀请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组织实施采购活动(如招标、谈判、询价)、确定采购结果、签订采购合同、组织采购项目验收、进行采购资金结算等环节,都要尽可能多地邀请职能部门派员进行监督,以确保采购活动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同时,还要为职能部门实施监督提供方便,尽可能多地为监督机关及其监督人员提供完整、详实的项目实施资料和采购文件,确保监督渠道的通畅,使监督制度公开化、透明化,监督工作正常化、法制化,真正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上)
采购人员应正确处理四种关系(下)2009年06月23日 13:26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打印】
与内部各工作机构之间的关系
采购人员是政府采购机构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力量,采购人员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内部各工作机构之间的各种关系是确保采购机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首先,要处理好各种协调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对上协调关系,即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在采购活动中,上司将起到组织、协调和决策作用,工作人员首先要服从上司,要创造性地执行上司的指示,对上司安排的工作要及时办理,按时完成;对上司作出的决策,认为正确的要积极贯彻,并付诸实施,认为不正确的,要及时提出参考意见,为上司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要善于把握时机,把自己的意见变为上司的意见,掌握说服上司采纳自己意见的艺术。同时,在和上司交往中要保持适度,做到尊重而不恭维、服从而不盲从、亲近而不庸俗;在工作中要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尽责而不缺位,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承担工作任务要有头有尾,对工作中责任不清或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事要及时请示,对工作进展情况要及时汇报;还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把工作中的矛盾有意上交。二是处理好平行协调关系,即处理好机构之间或工作人员之间的横向关系。在工作中与其它机构和其它工作人员要彼此尊重,保持融洽的同志关系;对人要真诚坦率,以礼相待,不耍弄权术;工作人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彼此之间要恪守诚信,不乱猜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为人正直,光明正大;要相互学习,相互宽容、相互了解,不能勾心斗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为他人的进步、成长、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帮助他人共同取得进步;要与人为善,在同事间发生矛盾时,要平心静气地交流,经常与他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忌得理不让人;要善于化解同志间的矛盾,善于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同志关系,善于为建立良好的同志关系创造环境。三是要正确处理对下协调关系,即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关心下属、爱护下属,帮助下属健康成长,对下属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待遇要施于适度的关心和支持;要热情、主动、真诚、周到地为下属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尊重人才,学会用人,尊重下属在工作中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下属间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协调处理,处理时要公平地对待矛盾双方,不偏听偏信,不偏袒任何一方,要着重解决矛盾和纠纷,不纠缠老账,不过分追究矛盾的具体内容及产生矛盾的原因,更不能卷入矛盾和纠纷的具体漩涡;另外,在和下属的交往中,对亲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疏者要正确对待,对下属要施之以礼,动之以情,要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接受下属的批评,充分考虑下属的建议。其次,应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工作关系。政府采购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需要所有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会有结果。因此,要求采购人员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和其它机构、其它工作人员的配合,要正确处理局部工作和整体工作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个人与所在机构的工作关系。要明确自己在所在机构中承担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尽责尽力。二是要处理好所在机构与所在机关的工作关系。要明确所在机构承担的工作职责,按照机关的整体部署,为所在机构全面完成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做出努力,以促进机关整体工作的开展。三是处理好所在机关、部门与本地区的工作关系。要明确所在机关、部门应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本地区的整体工作部署,积极促进所在机关、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全面完成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做出贡献。四是处理好本地区政府采购工作和全省乃至全国政府采购工作的关系,按照《政府采购法》的具体规定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在本地区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政府采购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着力促进我国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全面加快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步伐。
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政府采购工作涉及面广,阻力多,难度大,采购人员不仅要面对采购单位、供应商、各职能部门和各种组织,还要面对各级领导、亲朋好友和其它具体的自然人,面临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及其所形成的关系网络无时无处不对采购人员的行为产生束缚和影响。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社会关系,对一个采购人员是否合格十分关键。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准确掌握处理这些关系的艺术和能力,又需要采购人员在长期的采购实践经验中去摸索、学习和把握。从笔者的经验来看,应重点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首先是要处理好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众所周知,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对搞好政府采购工作有一定影响,而各级领导在关心、支持政府采购工作时,也会受复杂的社会关系所困,或者是对政府采购的制度、程序不了解,可能会对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做出某些方面暗示,即要求对某些采购单位或参与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给予关照。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果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做,极可能会出现与法律法规规定相背或与采购程序相反的做法,使得采购制度、程序不够公开,采购过程不够公平,采购结果不够公正,势必会引起其它采购当事人的投诉或行政诉讼,或者还会导致违法。但如果不按领导的意图去做,可能会得罪领导,造成领导的误会,领导可能不会再支持自己的工作,或者对自己的仕途造成威胁。而作为采购人员,在采购活动中一是要向各级领导做好宣传,把政府采购制度的各项规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采购程序向领导宣传到,使各级领导对政府采购制度、规定、办法、程序都能有所认识,有所了解。二是要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及时把国内外采购实践经验和好的做法以及采购动态和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相关采购工作信息向领导汇报,进一步争取领导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三是要按政府采购制度要求和规范的程序去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用事实来说话,用实践来证明一切,干好自己的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其次是要处理好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谁都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人,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谁都不可能离开他人完全独立地生活。采购人员同样如此,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必然要与他人发生工作关系,产生利益冲突,出现矛盾纠纷。在从事政府采购公务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亲朋好友参与具体的采购活动,这些人有的是采购单位的代表,有的是供应商的代表或者是职能部门的代表,他们可能会要求采购人员在采购活动中对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予以关照,或者直接提出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要求。如果采购人员这样做了,给亲朋好友帮了忙,亲朋好友参与采购活动取得了成功,皆大欢喜,但由此会造成自己违规,甚至违法。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得罪亲朋好友,遭到唾骂,甚至失去亲朋好友。人常说政府采购工作搞久了,采购人员就没有朋友了,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最好写照。但是,采购人员应坚持一条起码的原则,就是公正原则,如果按照亲朋好友的要求,违背了公正原则,可能会取得其一时的称赞,博得其一时的欢悦,但这种做法是站不住脚的,这样建立的朋友关系是不会长久的,其后果不仅会使自己违法,也可能会使朋友受到损失,甚至会导致其走上违法道路。反之,如果坚持公正原则,不按照亲朋好友的要求去做,即使当时得罪了朋友,而自己一贯坚持公正做人,按法定程序办事,时间长了,亲朋好友也会理解,按照这样的原则所建立的朋友关系是可以长久维持的。这里,并不是说采购人员在采购活动中必须要疏远亲朋好友,或者是阻止亲朋好友参与采购活动,而是要在采购活动中,一方面要坚持原则,按法定程序组织实施采购活动,尽量给亲朋好友做好解释工作,争取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给自己添麻烦,不给自己提出有悖于法规制度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要给亲朋好友参与采购活动提供与其它人同样的机会,在采购活动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其它人员和亲朋好友,使亲朋好友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参与采购活动,并凭借其实力去赢得更多的获胜机会。(下)
第四篇: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
关系
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2007-12-12 16:28:2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2)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支部书记正确处理“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正确处理“对上”关系赢得上级领导信任
支部书记“对上”的关系,主要是指同乡镇领导、乡直部门的关系。支部书记处理好同乡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关系,赢得乡镇领导的信任,支持和理解,这对于开展工作,完成好任务,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将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要处理好这层关系,支部书记应当做好如下几个角色。
1、灵活的执行者
“对上”。支部书记首先是执行者,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党的组织原则,支部书记作为被领导者,必须认真坚决地执行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决议、指令、指示等。认真完成好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上头的决议、部署往往是对全乡而言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每年村场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支部书记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拿出本村的实施方案。不切实际,不顾实情的照抄照搬是十分有害的。再则“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在同一时间内,往往会有几个部门分别布置任务,特别在目前我们管理体制中弊端尚未得到真正革除的情况下,会议多,文件多,指示多。对此,要求支部书记作出统筹安排,有时可采取“合并决策”,“一揽子会议”或个别指导等方法,对上面的要求灵活的贯彻执行。
2、诚实的情报员
各级组织都有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的责任,上级决策的真实依据是来自于基层的。支部书记在基层直接领导着各个农户,最了解群众反映,也最了解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支部书记“对上”能否做一个诚实的情报员,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实事求是,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这是官风不正,党风不正的重要表现之一,这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支部书记面对基层,最了解实际,应本着对党负责,对农民负责的精神,忠诚老实地向上反映各种情况。
3、无私的好参谋
支部书记对上不担有责任,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而且有义务提出自己的建议,常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支部书记上级领导来说是旁观者,再由于支部书记直接执行乡党委政府的决策,与农民直接打交道,了解实情,完全有可能当好参谋,当好参谋给上级提建议,顺耳意见要提,逆耳的意见也要敢谈,有时甚至要敢于犯颜力挣,切不可看“上头”面色行事,做逢迎拍马之辈。
4、成功的实干家
实干是赢得上级领导信任的关键。作为支部书记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实际工作中干出几件实事、大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戴,获得上级领导的信任。
目前,不少支部书记“对上”迎来送往,甚至行贿受贿,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其实,这种“对上”的态度是消极的,领导一动,一切重来。对个人、对工作都是不利的。
二、正确处理“对下”关系,获得群众拥护
这里所谓的“下”;是指本村的全体村民和村办企业。要处理好“对下”的关系。主要应扮演好如下角色。
1、开明的决策者
支部书记“对下”来说,是领导者。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一是出主意,二是用人,然而,不论是出主意,还是用人,具体表现为作出某种决策,因而,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往往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支部书记要想拿出合民心,顺民意,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决策,自己就必须开明,这就要求支部书记不能主观独断,而应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2、忠实的服务员 “领导就是服务”。我们的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应该是人民的公仆。实现土地承包制以后的支部书记,无论从其工作内容到其工作方式都应该是服务。要服务
于千家万户,服务于各行各业,既要搞好各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又要搞好信息、人才、技术、生产资料、资金等的服务。既要为专业户,重点户服务。又要为贫困户“五保户”服务。
三、正确处理“对内”关系,增强班子凝聚力
这里说的“对内”是指支部书记与村组干部之间关系。“对内”关系处理得好会产生一种合力,处理不好会出现分散力,产生内耗。因此,支部书记一定要善于处理好“对内”的关系。
1、唱“将相和”
最重要的是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之间的关系,首先工作上要分工负责,各有侧重,避免工作中互相推诿,互相扯皮;要防止“家长制”、“一言堂”。支部书记是主人但不是主宰,是当家人但不是家长。其次,相处中相互尊重,互相支持,遇事要多通气,多商量,工作上要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生活上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再次,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表
面如一。有事开诚布公,有话当面说,决不搞阳奉阴违,人前说长,人后
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第五篇: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支部书记正确处理“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正确处理“对上”关系赢得上级领导信任
支部书记
“对上”的关系,主要是指同乡镇领导、乡直部门的关系。支部书记处理好同乡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关系,赢得乡镇领导的信任,支持和理解,这对于开展工作,完成好任务,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将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要处理好这层关系,支部书记应当做好如下几个角色。
1、灵活的执行者
“对上”。支部书记首先是执行者,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党的组织原则,支部书记作为被领导者,必须认真坚决地执行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决议、指令、指示等。认真完成好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上头的决议、部署往往是对全乡而言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每年村场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支部书记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拿出本村的实施方案。不切实际,不顾实情的照抄照搬是十分有害的。再则“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在同一时间内,往往会有几个部门分别布置任务,特别在目前我们管理体制中弊端尚未得到真正革除的情况下,会议多,文件多,指示多。对此,要求支部书记作出统筹安排,有时可采取“合并决策”,“一揽子会议”或个别指导等方法,对上面的要求灵活的贯彻执行。
2、诚实的情报员
各级组织都有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的责任,上级决策的真实依据是来自于基层的。支部书记在基层直接领导着各个农户,最了解群众反映,也最了解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支部书记“对上”能否做一个诚实的情报员,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实事求是,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这是官风不正,党风不正的重要表现之一,这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支部书记面对基层,最了解实际,应本着对党负责,对农民负责的精神,忠诚老实地向上反映各种情况。
3、无私的好参谋
支部书记对上不担有责任,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而且有义务提出自己的建议,常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支部书记上级领导来说是旁观者,再由于支部书记直接执行乡党委政府的决策,与农民直接打交道,了解实情,完全有可能当好参谋,当好参谋给上级提建议,顺耳意见要提,逆耳的意见也要敢谈,有时甚至要敢于犯颜力挣,切不可看“上头”面色行事,做逢迎拍马之辈。
4、成功的实干家
实干是赢得上级领导信任的关键。作为支部书记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实际工作中干出几件实事、大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戴,获得上级领导的信任。
目前,不少支部书记“对上”迎来送往,甚至行贿受贿,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其实,这种“对上”的态度是消极的,领导一动,一切重来。对个人、对工作都是不利的。
二、正确处理“对下”关系,获得群众拥护
这里所谓的“下”;是指本村的全体村民和村办企业。要处理好“对下”的关系。主要应扮演好如下角色。
1、开明的决策者
支部书记“对下”来说,是领导者。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一是出主意,二是用人,然而,不论是出主意,还是用人,具体表现为作出某种决策,因而,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往往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支部书记要想拿出合民心,顺民意,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决策,自己就必须开明,这就要求支部书记不能主观独断,而应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2、忠实的服务员
“领导就是服务”。我们的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应该是人民的公仆。实现土地承包制以后的支部书记,无论从其工作内容到其工作方式都应该是服务。要服务于千家万户,服务于各行各业,既要搞好各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又要搞好信息、人才、技术、生产资料、资金等的服务。既要为专业户,重点户服务。又要为贫困户“五保户”服务。
三、正确处理“对内”关系,增强班子凝聚力
这里说的“对内”是指支部书记与村组干部之间关系。“对内”关系处理得好会产生一种合力,处理不好会出现分散力,产生内耗。因此,支部书记一定要善于处理好“对内”的关系。
1、唱“将相和”
最重要的是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之间的关系,首先工作上要分工负责,各有侧重,避免工作中互相推诿,互相扯皮;要防止“家长制”、“一言堂”。支部书记是主人但不是主宰,是当家人但不是家长。其次,相处中相互尊重,互相支持,遇事要多通气,多商量,工作上要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生活上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再次,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表面如一。有事开诚布公,有话当面说,决不搞阳奉阴违,人前说长,人后说
短,台上握上,台下踢脚的一套。要善于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演“群英会”
发挥好其他村组干部的作用。也是支部书记一个重要的职责。既要让每一个村组干部各得其所,又要让他们各负其责。谋求最佳合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正确处理“对外”关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对外”关系是指本村与相邻的村场,及
其他单位的协调和横向联系。处理好“对外”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村场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依法交往,支部书记在处理“对外”的关系中,要依法交往,这样才有利于建立正当的社会联系,以确保双方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可依仗江湖义气,酒后信言作为确定相互关系的依据和准绳,只有依法交往,才能防止上当受骗,减少纠纷。
──诚实守信。“信用乃立身之本”也应是立业之本,支部书记对经过一定程序确立的“对外”关系,不可随意变更,这是维护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打开“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
──互惠互利,支部书记在处理“对外”关系中,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既不可做只想贪人家便宜,讨人家好处的“铁公鸡”,也可以做广施人情,乱布恩惠,不顾自家的“活菩萨”。
──平等协商。支部书记在处理“对外”关系中,要坚持平等协商,与本村发生相互关系的外单位,不论是大家、小家、贫家、富家,都应不媚不欺;相互关系的建立,由双方平等协商确定;相互出现了问题,也要双方平等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