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公司动态监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二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创新、诚信、经营、管控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提供基础数据和事实依据。
第一类指标:发展类指标(10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发展理念以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政策执行情况(0-20分)监测要点:
1.是否能够准确把握保监会和上级公司确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项功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0-10分)。
2.是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入研讨国家、地方和上级公
司有关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使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对于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并在经营过程中向社会予以广泛宣传(0-2分)。
3.是否及时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大政方针政策中蕴含的保险业发展契机,积极培育和挖掘潜在的保险市场需求;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以获得政策支持(0-3分)。
4.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关政策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2分)。
5.是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入研讨保监会及上级公司有关保险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意见,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并在经营管控中予以贯彻落实(0-3分)。
二、覆盖面(0-20分)1.保险覆盖率(0-10分)计算公式1(用于人身险公司):
市(州)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市(州)保险机构承保人次/××保险机构所在市(州)人口数量×100% 省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省级保险机构各市州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之和/××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100% 计算公式2(用于产险公司):
保险覆盖率=××保险机构各市(州)分支机构市场份额之和
/××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100% 指标释义:
“××市(州)保险机构承保人次”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所在市(州)人口数量”以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各市(州)分支机构市场份额之和”等于××保险机构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市州中,各分支机构占当地市(州)的市场份额之和,简单加总即可。
“××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等于××保险机构在省内设立有分支机构的市(州)数,在同市(州)内开设多家机构的按一家机构进行统计,不予累计。
评分标准1(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人身险公司): 50%以上:10分 10%至50%:7分 5%至10%:4分 1%至5%:1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2(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人身险公司): 20%以上:10分
5%至10%:7分 1%至5%:3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3(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产险公司): 15%以上:10分 7%至15%:7分 3%至7%:4分 1%至3%:1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4(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产险公司): 8%以上:10分 3%至8%:7分 1%至3%:3分 1%以下:0分
2.机构平均保单件数(0-10分)计算公式:
机构平均保单件数=××保险机构监测期承保件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机构数量
指标释义:
“××保险机构监测期承保件数”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承
保的有效保单件数(即承担了保险责任的保单件数),不包括犹豫期撤单的保单,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季报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机构数量”包括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省级分公司、市(州)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营销服务部,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保险公司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季报)中的“机构数”项目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1(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人身险公司): 20000件以上:10分
15000件至20000件:7分至10分 10000件至15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100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2(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人身险公司): 10000件以上:10分
5000件至10000件:7分至10分 2500件至5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25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3(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产险公司): 6000件以上:10分
4000件至6000件:7分至10分 3000件至4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30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4(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产险公司): 3000件以上:10分
2000件至3000件:7分至10分 1000件至2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1000件:0分至4分
三、保险宣传(0-1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具有完备的品牌宣传规划和组织实施部门(0-2分),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对自身进行宣传,打造专业品牌,以扩大知名度(0-3分)。
2.是否在宣传企业自身的同时,广泛宣传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以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增强人们的保险意识(0-5分)。
3.是否积极主动举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取得社会公众认可,产生较大反响(0-5分)。
四、重大事件应对(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了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应对预案,以妥善应对各种危机突发事件(0-1分)。
2.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是否及时、周到,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
可和客户的认同,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未发生重大危机事件为满分(0-2分)。
3.是否建立隐患事件分析及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将隐患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企业形象(0-2分)。
五、行业协作(0-35分)1.与监管部门的配合(0-25分)监测要点:
(1)对于保险公司的机构、高管变动事宜是否及时上报,信访投诉处理是否及时、认真,公司内部大事项是否及时告知(0-15分)。
(2)是否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试点或检查、调研等工作(0-10分)。
2.与行业协会的协作(0-5分)监测要点:
(1)经营活动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共同签署的行业约定或协定(0-3分)。
(2)是否积极支持、参与行业协会的工作,如是否及时缴纳会费,是否按要求及时、认真地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等,以促进行业自律工作的推进(0-2分)。
3.与同业保险公司的协作(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能够就关于行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事宜与同业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一致(0-2分)。
(2)是否存在有恶意挖角、诋毁同业等恶性竞争的行为,是否有主动规避同业恶性竞争的制度和措施(0-3分)。
六、其它与发展有关的工作(0-5分)监测要点:
是否开展了除上述工作之外的其它一些促进保险业发展,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作。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5分为限): 该项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该项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该项工作产生较好社会影响:4分
该项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5分 第二类指标:创新类指标(3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在管理、服务、产品、销售等领域开展的创新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管理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并有专人负责落实(0-1分)。2.是否针对不同地域特点或行销模式形成新的管理理念,施行
新的管理方式,并得到有效执行(0-2分)。
3.是否及时总结管理创新方面的经验、典型,并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支持,并加以宣传、深入推广(0-3分)。
二、服务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及时总结服务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并加以推广(0-4分)。
2.创新服务是否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0-2分)。
三、产品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主动根据区域或客户特点研究保险需求,并向上级机构提出产品开发建议或经授权开发新产品(0-1分)。
2.是否针对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组合销售,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0-3分)。
3.是否及时清理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主要通过零保费产品占保险公司投入市场的产品比例予以监测(0-2分)。
评分标准: 占比50%以上:0分 占比50%至20%:0分至2分
占比20%以下:2分
四、销售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专门的市场研究、分析制度,并配备相应人员,根据市场实际探索、推广新的销售方式(0-2分)。
2.是否及时总结销售创新方面的经验、典型,并予以推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4分)。
五、其它创新(0-6分)
监测要点:除上述四方面创新外的其它创新工作,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如: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保险试点工作;率先提出关于保险业发展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等。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6分为限): 创新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创新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创新工作产生较好效果:4分
创新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6分 第三类指标:诚信类指标(6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开展的有关诚信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投诉情况(0-40分)
1.投诉指数(0-30分)计算公式1(用于产险公司):
投诉指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6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4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件数
计算公式2(用于人身险公司):
投诉指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6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4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人次
指标释义: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指监测期内保险监管部门接到的涉及该保险机构的有效投诉次数(即监管部门转办和立案的投诉),以监管部门统计数据为准,但对于经调查核实后属于客户误解的除外。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指监测期内该保险机构接到的客户有效投诉次数(即保险机构内部予以调查处理的投诉)。此数据由公司自行统计,监管部门抽查复核,对于经调查核实后属于客户误解的除外。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人次、承保件数”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1(用于产险公司)3‰以下:30分
3‰至6‰:30分至15分 6‰至10‰:15分至0分 10‰以上:0分
评分标准2(用于人身险公司): 万分之一以下:30分
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30分至20分 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三:20分至10分 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四:10分至0分 万分之四以上:0分 2.投诉处理机制(0-10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并保持投诉处理程序和客户服务热线电话,及时接受客户的投诉和咨询(0-3分)。
(2)是否对咨询投诉处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分析和反馈,并进行整改和跟踪监督(0-1分)。
(3)是否建立投诉处理工作的奖惩机制,并予以兑现、落实(0-1分)。
(4)是否有固定签约的律师事务所或专、兼职法律事务人员,并在变动时及时向监管部门备案(0-5分)。
二、诚信宣传和教育(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并在日常管控中加强宣传、贯彻落实(0-1分)。
2.是否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并对诚实守信者表彰奖励,对欺诈误导者严厉惩处(0-1分)。
3.是否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并有效落实(0-2分)。4.是否对一些好的诚信宣传和教育经验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0-1分)。
三、公司信誉度(0-10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完善的客户回访制度,并建立客户回访档案,有效传递客户信息,以提升公司服务水平(0-2分)。
2.是否被有关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0-2)。3.客户对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评价和满意情况(0-6分)。注:对于此监测点,监管部门将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评。即从保险公司户档案中抽取部分客户的资料,进行访问,然后综合计算其对保险机构的评价情况,最后以此确定该项监测点的分值。
四、其它与诚信有关的制度和措施(0-5分)
监测要点: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还施行了哪些诚信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产生了哪些良好效应。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5分为限): 该项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该项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该项工作产生较好效果:4分
该项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5分 第四类指标:经营类指标(180分)
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能力和业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根据产、寿保险公司的不同情况,将全部指标分为产险指标、寿险指标两个部分,由统研处、中介处负责监测。
一、产险指标(180分)1.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保费增长率=(监测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0%以上:20分
10%至30%:10分至20分 5%至10%:5分至10分-5%至5%:0分至5分-5%以下:0分
2.应收保费率(0-20分)计算公式:
应收保费率=监测期应收保费/监测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应收保费”口径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8%以下:20分
8%至15%:20分至10分 15%至25%:10分至0分 25%以上:0分
3.综合费用率(0-20分)
计算公式:
综合费用率=监测期(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摊回分保费用)/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指标释义: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指标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30%以下:20分
30%至40%:20分至10分 40%至50%:10分至0分 50%以上:0分
4.综合赔付率(0-20分)计算公式:
综合赔付率=监测期(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50%以下:20分
50%至55%:20分至15分 55%至60%:15分至10分 60%至65%:15分至5分 65%至70%:5分至0分 70%以上:0分
5.承保利润率(0-20分)计算公式:
承保利润率=监测期(承保利润)/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5%以上:20分 3%至5%:20分至10分 0至3%:10分至0分 0以下:0分 6.结案率(0-20分)计算公式:
结案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结案案件数量(件)/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立案案件数量(件)评分标准:
90%以上:20分
80%至90%:10分至20分 75%至80%:0分至10分 75%以下:0分
7.营销员持证率(0-2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持证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持证营销员人数/监测期内××保险机构营销员总数×100% 注:此指标计算结果以吉林保监局中介监管处统计数据为准。评分标准: 100%:20分 100%以下:0分
8.商业险车均保费(0-20分)计算公式:
商业险车均保费=监测期内××保险机构商业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监测期内××保险机构商业车险承保车辆数
指标释义: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承保车辆数”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全省商业车险车均保费水平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达到全省车均保费水平(误差在±50元以内):10分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元扣减2分直至0分;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元加2分直至20分。9.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赔付率(0-10分)计算公式:
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赔付率=监测期(赔款)/监测期(已赚保费)×100%。其中,赔款=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评分标准: 50%以下:10分 50%至60%:10分至6分 60%至70%:6分至0分 70%以上:0分
10.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0-10分)计算公式:
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监测期(经营费用)/监测期(已赚保费)×100%。其中,经营费用=专属费用-摊回分保费用+分摊的共同费用;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评分标准: 30%以下:10分 30%至40%:10分至6分 40%至50%:6分至0分 50%以上:0分
二、寿险指标(180分)1.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保费增长率=(监测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或代理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0%以上:20分
10%至30%:10分至20分 5%至10%:5分至10分-5%至5%:0分至5分-5%以下:0分
2.新单保费增长率(0-20分)
计算公式:
新单保费增长率=(监测期新单保费收入-上年同期新单保费收入)/上年同期新单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新单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新单业务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5%以上:20分
15%至35%:10分至20分 10%至15%:5分至10分 0至5%:0分至5分 0以下:0分
3.新单期缴业务比率(0-20分)计算公式:
新单期缴业务占比=监测期内××寿险公司新单期缴保费收入/监测期内××寿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新单期缴业务比率”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评分标准: 50%以上:20分
40%至50%:15分至20分 30%至40%:10分至15分 20%至30%:5分至10分 10%至20%:0分至5分 10%以下:0分
4.标准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标准保费增长率=(本年标准保费-上年标准保费)÷上年标准保费×100% 指标释义:
“标准保费”按保监会《关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号)的规定折算。
评分标准: 10%至25%:20分
5%至10%或25%至35%:20分至8分-5%至5%或35%至60%: 8分至4分-5%以下或60%以上:4分至0分 5.短期险赔付率(0-20分)计算公式:
短期险赔付率=(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赔款
支出-摊回分保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短期险自留保费-提取短期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45%以下:20分
45%至55%:12分至20分 55%至65%:0分至12分 65%以上: 0分 6.退保率(0-20分)计算公式:
退保率=监测期退保金/(上年末长期责任险准备金+监测期长期险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退保金”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寿险责任准备金与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之和;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
评分标准: 1%以下:20分
1%至3%:20分至15分 3%至5%:15分至10分 5%至8%:10分至0分 8%以上:0分
7.承保费用率(0-20分)计算公式:
承保费用率=监测期(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监测期自留保费×100% 指标释义: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10%以下:20分
10%至20%:20分至10分 20%至30%:10分至5分 30%至35%:5分至0分 35%以上:0分
8.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0-20分)
计算公式:
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监测期内××寿险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监测期内××寿险公司保费收入
指标释义: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口径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保费收入”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0.7以上:20分
0.65至0.7:10分至20分 0.55至0.65:0分至10分 0.55以下:0分
9.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0-1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13月前新增人力监测期末仍然在职的人员数量/13月前新增人力×100% 评分标准: 50%以上:10分 35%至50%:4分至10分
20%至35%:0分至4分 20%以下:0分
10.营销员持证率(0-1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持证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持证营销员人数/监测期内××保险机构营销员总数×100% 注:此指标计算结果以吉林保监局中介监管处统计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100%:20分 100%以下:0分
第五类指标:管控类指标(8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内部管控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内控有效性(0-30分)监测要点:
1.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涵盖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0-5分)。
2.是否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对各类风险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与评估(0-5分)。
3.业务控制、财务控制、资金控制、信息技术控制是否能得到有效执行,控制措施能否实现控制目标(0-5分)。
4.是否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持续识别、收集、处理、报告涉及保险机构目标实现及经营管理有效运作的内外部信息,以确保经理层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业务信息、管理信息、重要风险信息;确保其他所有员工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遵守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及时、真实、完整的向监管部门和外界报告、披露相关信息;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或重大突发事件时,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报告和有效沟通(0-10分)。
5.是否对内控进行持续性监控,并针对内控缺陷持续改进(0-5分)。
二、管控组织架构(0-10分)监测要点:
1.管控组织架构是否按上级要求建立健全,部门及岗位设臵是否遵循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原则(0-2分)。
2.是否明确各机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传达至每一名员工,使其清晰的了解其岗位的职责和标准(0-2分)。
3.人员是否到位,是否具备岗位要求的相应知识、经验和技能,以确保其有效履行岗位职责(0-2分)。
4.是否明确各岗位的上下级报告关系,并实行有效措施保证履
行职责需要的信息(0-2分)。
5.管控措施实施是否落实,如是否设有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有关措施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已执行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0-2分)。
三、合规情况(0-40分)计算公式:
违规指数=监测期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次数×10+监测期内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予以撤换、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处罚次数×9+监测期内受到10万元以上罚款处罚次数×7+监测期内受到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次数×5+监测期内受到警告次数×4+监测期内受到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处罚次数×3+监测期内受到通报批评、监管意见书、监管谈话次数×1 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并处时不计入违规指数。
评分标准: 15以上:0分 15至10:0分至10分 10至5:10分至25分 5至0:25分至40分
主题词:保险公司
分类监管
工作规程
通知
内部发送:局领导,办公室,财产保险监管处,人身保险监管处,保险中介监管处,人事教育处,统计研究处。
编录:孙瑶 校对:高媛 中国保监会吉林监管局办公室 2007年 8月6日印发
第二篇: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监测..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监测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彦华
内 容
1、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2、生活饮用水卫生
3、教室环境卫生
4、生活环境卫生
5、公共场所卫生
一、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评价指标:按照GB14934规定,感官指标
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等热消毒:食饮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浸、无水渍、无异味 化学(药物)消毒:食(饮)具表面必须无泡沫、无洗消剂的味道,无不溶性附着物。
理化指标:游离性余氯≤ 0.3mg/L,烷基(苯)磺酸钠,mg/100cm2 细菌指标:大肠菌群(发酵法,个/100cm≤3;纸片法,个/cm,不得检出),致病菌 不得检出
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监测频率1次/月(2分)
评分标准: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8分)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
评价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
方法:选取一个以上末梢水取水点,执行GB/T5750. 监测频率符合当地规定要求 注意事项:
放水5分钟,无菌操作。现场测定其他参数。
消毒剂余量测定,缓慢加水(杯壁下流),马上测定。
三、教室环境卫生
教室监测评价记分方法:将评价项目各档得分值,分别乘以该档得分教室数,然后累加得分,得分再除以教室样本数,得数为该项得分。
1、目的
规范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和可靠性。、范围
适用于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和噪声的检测。、职责范围
负责及参与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遵照进行检测。、检测要求
4.1 抽样方法
按学校教室的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数,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进行检测。(GB/T 18205-2012)
4.2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熟悉现场检测设备操作规程,接受过专用仪器的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应至少有2个检测人员参与检测,并填写检测中的各项记录,记录由复核人进行核对。
4.3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应符合标准方法或相关检定规程的要求。
4.3.1照度计应不低于一级,量程应满足0.1lx—105lx,相对示值误差≤±4%。(GB/T 5699-2008、GB/T 5700-2008)
正确使用校准证书中给定的修正因子。
(1)校准证书中给定了线性方程,可将现场读取的检测结果直接代入该方程修正;
(2)校准证书中只给定了标准值和所校准仪器的显示值,使用该仪器时,应建立该标准值和仪器显示值的回归方程,建立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至少在0.99以上。现场读取的检测结果即可直接代入该方程修正。该方程随着每年校准结果的不同应注意及时修正。
(3)校准证书中给定的不同范围修正值,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建立方程或应用插入法等方法使用。
照明检测结果修正方法
照明测量仪器要求:GB/T 5700-2008
— 光照度计
— 检定
• 合格
• 一级
— 修正
4.3.2二氧化碳分析仪应不低于二级。(JJG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
4.3.3温度测定的准确度为±0.5℃。(GB/T17225-1998)温度计检定时应在10℃~40℃之间至少校准3~4点。
注意事项:手持温度计或将其固定在三角架上检测,测定时仪器离地高度应为 0.8~1.6米;离墙不得小于0.5米;离热源不得小于0.5米;距操作者0.5米。
4.3.4 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性能应符合GB/T 3785的要求。声级计每年应校验一至二次。在测量前,要对使用的传声器进行校准,并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测量前后传声器灵敏度相差应不大于2dB,否则测量数据无效。(GB/T 18204.22-2000)
噪声
按GB/T18204.22 教室内噪声测量:教室中央一点。
外来声源噪声测量:在开窗条件下测定。背景噪声(本底噪声):闭窗,限制学生活动,或者在空教室测定的数值。
4.3.5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钢卷(直)尺、激光测距仪每年均应进行校验。、操作要点
5.1教室人均面积
5.1.1评价标准(GB 50099-2011)
中学≥1.39㎡/每人
• ≥1.39㎡(10分),1.22-1.39㎡(5分),<1.39㎡(0分)
小学≥1.36㎡/每人
• ≥1.36㎡(10分),1.15-1.36㎡(5分),<1.15㎡(0分)
5.1.2 仪器设备
•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1.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面积及学生人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测量教室边长并计算教室面积。应注意激光测距仪本身长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异型教室不能舍弃不规则边角的面积,测量时应在原始记录中附草图,标注各部分测量值,并注明计算方法。
• 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S1=S2/a---(1)
式中:
S1——人均面积;
S2——被测教室面积;
a——该教室学生人数。
5.2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5.2.1评价标准(GB/T 3976-2002)
每人一席;
课桌分配符合率≥80%;
• ≥80%(10分),79-40%(5分),<
课椅分配符合率≥80%。
• ≥80%(10分),79-40%(5分),<
40%(0分)40%(0分)
5.2.2 仪器设备: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该尺按课桌和课椅的高度(cm),标有相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被测桌椅号,同时也可(cm)。也可用普通测量尺测量学生身高及课桌椅的高度。
5.2.2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随机抽取不少于10名学生)身高及相应课桌椅高度,按照GB/T 3976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进行评价,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则分配符合。
测量时应注意:
(1)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型号测量尺为折叠尺,使用时必须打开呈直线,不能弯曲。
(2)测量学生身高时,应让学生保持正确姿势:立正,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呈60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3)课桌高度测量点:课桌近胸缘上缘与地面垂直高度。
(4)课椅高度测量点:课椅座面前缘中点与地面垂直高度。
计算公式:
按式(2)计算
•
M=c/b*100%-------------------(2) •
M——课桌或课椅分配符合率;
•
c——课桌或课椅号与就坐学生身高相符合
的人数;
•
b——被测学生人数。
5.3 黑板
5.3.1 黑板尺寸、表面状况
5.3.1.1评价标准(GB 28231-2011、GB 7793-2010、GB50099-2011)
• 黑板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学不宜小于3.60m; •(2)中学不宜小于4.00m。• 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00m。• 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学宜为0.80m~0.90m; •(2)中学宜为1.00m~1.10m。• 无破损及眩光。
5.3.2.2 仪器设备
•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2.2.3检测方法
• 使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测量黑板的高度与宽度,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
观察黑板有无破损及眩光。
5.2.2黑板反射比(黑板反射系数):
5.2.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黑板反射比 0.15~0.20。
5.2.2.2 仪器设备:(光)照度计。
5.2.2.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GB/T 5700-2008)
• 将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测定点。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表面位置,将照度计的接收器紧贴黑板选定的测
定点,读取照度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的感光面对准同一测定点,逐渐平移离开,待读数稳定后,读取照度计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反射照度。
计算公式
按式(3)计算
ρb=Ef1/ER1-------------------(3)•
ρb——黑板反射比;
Ef1——黑板反射照度(lx); •
ER1——黑板入射照度(lx)。
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比为代表值。
5.4 教室采光
宜采用南北朝向的双侧采光。教室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
5.4.1窗地面积比:
5.4.1.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
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
5.4.1.2 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4.1.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用测量尺测量教室窗洞口面积和地板的面积,计算教室窗洞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示。
5.4.2采光系数:
5.4.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
采光系数≥2.0%
(≥0.20不得分)。
5.4.2.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4.2.3 检测要求:(GB/T 5699-2008)•(1)天空条件:全阴天或晴天。
•(2)一般选择当地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
(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收器,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4)测量室内照度时,应熄灭人工照明。
(5)测量前接收器须曝光2分钟。
(6)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的测量应同时进行。
5.4.2.4检测方法(GB/T 5699-2008)
•(1)室内照度: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 ×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1次。单侧采光时应在距内墙1米处设测点,双侧采光时应在教室横剖面中间设测点。取室内桌面照度的最低值为室内照度值。
•(2)室外照度:在全阴天时,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作为测量点位置,距离应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避免阳光直射;晴天时,应使用表面涂黑的遮光球或遮光板(直径为8cm)挡住直射光线,使照度计接收器刚好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遮光球或遮光板与照度计接收器距离应大于0.5m,测量点位置同样应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
• 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
计算公式
按式(4)计算
X1=E室内/E室外-------------------(4) X1——教室采光系数; E室内——室内照度(lx); E室外——室外照度(lx)。
5.4.3后墙、侧墙反射比(后墙、侧墙反射系数): 5.4.3.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后、侧墙反射比宜为0.70~0.80(<0.70不得分)。
5.4.3.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4.3.3 检测要求:见5.4.2.3。5.4.3.3检测方法:
选择不受光直接照射的被测墙面,将墙壁分左、中、右,取3个点,选左、右墙壁,离其相邻墙面相接10~20cm为测点,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测点,测其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
计算公式
按式(5)计算
X2=E反射/E入射-------------------(5) X2——反射比;
E反射——反射照度(lx); E入射——入射照度(lx)。
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比为代表值。
5.5教室照明
教室宜采用控照式照明,灯桌间距不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应平行于黑板,且均匀分布。
5.5.1 照明检测要求:(GB/T 5700-2008)
(1)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他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白天测量时应采取厚窗帘、遮光板等措施有效遮蔽天然光。
(2)现场白炽灯和卤钨灯累积燃点时间需在50小时以上,并在至少燃点15分钟后进行测量。
(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收器,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5.5.2 黑板表面平均照度,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
5.5.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黑板表面平均照度≥500lx;
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0.8。
5.5.2.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5.2.3 检测方法:(GB/T 5700-2008)
使用钢卷尺将黑板划分0.5m×0.5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照度,每个测定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
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按式(6)计算
U黑板= Emin黑板/ Eav黑板--------------(6) 式中:
U黑板——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
Emin黑板——黑板面测定点最小照度(lx); Eav黑板——黑板表面平均照度(lx)
5.5.3、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
5.5.3.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课桌面表面平均照度≥300lx;
课桌表面照度均匀度≥0.7。
5.5.3.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5.3.3检测方法:(GB/T 5700-2008)从第一排课桌前缘开始(最前排课桌的 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 ×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
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按式(8)计算
• U课桌= Emin课桌/ Eav课桌--------------(8)
• 式中:
• U课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
• Emin课桌——课桌面测定点最小照度(lx);
• Eav课桌——课桌面平均照度(lx)
5.6室内微小气候
5.6.1室温
5.6.1.1评价标准(GB/T 17225-1998)
室温≥16℃。
5.6.1.2 仪器设备:
干湿球温度计;
温湿度计。
5.6.1.3检测方法:(GB/T 17225-1998)将温度计感温部分挂在教室中部距地面1m处,温度计的感温部分与人体的距离不宜小于0.5m,并应避开直射阳光及其他热辐射源。从放置温度计开始,经过5min后进行读数。
5.6.1.4测定时间:(GB/T 18205-2012)
为每年冬季,一般在当年11月至下一年1月,10时和14时各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5.6.2二氧化碳浓度
5.6.2.1评价标准(GB/T 17226-1998)
教室内空气中CO2含量≤0.15%。
5.6.2.2 仪器设备:
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5.6.2.3检测方法:(GB/T 18204.24-2000)5.6.2.3.1采样
• 测量点:选取教室中央为测量点,距地面1.0m高处。
• 用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5.6.2.3.2二氧化碳分析仪的启动和校准
•(1)启动和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后,稳定30min-1h,将高纯氮气或空气经干燥管和烧碱石棉过滤管后,进行零点校准。
•(2)终点校准:用二氧化碳标准气(如 0.50%)连接在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3)零点与终点校准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5.6.2.3.3样品测定
• 将内装空气样品的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连接仪器进气口,表头直接读出二氧化碳浓度值(%)。
• 如果将仪器带到现场,可间歇进样测定。
5.7噪声
5.7.1评价标准:(GB 9669-1996)
噪声≤50dB(A);
两排教室相对长边距≥25m。
(ps.各类教室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GB 50099-2011))
5.7.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普通声级计。
5.7.3检测方法:(GB/T 18204.22-2000)
5.7.3.1
测定点:选择教室中央为测定点,噪声传声器距地面高1.2m,与操作者距离0.5m左右,距墙壁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5.7.3.2测定方法:
普通声级计
•(1)噪声测量时声级计应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
(2)在公共场所噪声标准中,规定用等效声级LAeq作为评价值。
5.8 引用文件
GB 50099-2011
中小学设计规范 GB/T 18205-2012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28231-2011 书写板安全卫生要求 GB/T 5699-2008
采光测量方法 GB/T 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
GB/T 17225-1998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T 18204.24-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2-2000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四、生活环境卫生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
1、厕所
方法:学校厕所蹲位与小便槽评价(教工专用厕所除外)。蹲位:i=j/k,i-每蹲位学生人数,j-学生人数,K-厕所蹲位数;男厕小便槽:n=m/l,n-每米小便槽男学生数,m-男学生数,l-小便槽长度(米)。
2、学生宿舍 按照GB 50099 方法:每栋为单位进行评价,根据宿舍不同面积、层次、朝向等,抽取不同类型寝室作为评价样本,每栋抽取寝室不少于3间。 评出每个寝室得分,将得分相加,取平均数为该项得分。
第三篇: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常规考核;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自我评价
原因;为全面、科学、公正地考核和评价我部教师的教学工作,充分激发、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制一套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只管重要。制定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较真实的反应教师实际情况,并注重教师评价的整体性动态性客观性和激励性。在这套评价体系中我首先设计了常规考核也就是对一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的考核,我认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老师应有的各项素质才能够胜任教师这份工作,进行基本的教学,并进一步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在之后我设计一系列的他评措施,包括学生同事以及上级领导的相关评价。我认为对一个老师的评价吧应该局限于常规考核,从学生即教师教学的受众的评价我们能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做尽一步的了解,从同事即教师朝夕相处和共同合作的伙伴对受评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人品,而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就可以从多角度尽一步了解真实情况,而且自评也体现了评价体系的人性化,尊重评价客体。二级指标:常规考核:
1. 思想品德
原因: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最核心价值体系,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道德意识。尤其对于教师来说,思想道德素质更是需要着重考核的部分,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做好育人工作。
2. 文化业务素质
原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道德素质是育人的基础,文化素质是育人的基础。只有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做好育人工作。设想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基础的文化知识,很难做好教学工作并赢得学生的尊重。
3. 业务素质
原因:教师具备了基础的教书育人的素质,并不能保证能够很好得进行教学工作。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能够很好的把知识与道理传授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4. 工作实绩
原因:评价一个教师不仅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进行评价。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进行评价,是属于侧重于形成性评价,而一个真正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还应包括终结性评价的内容,而工作实绩就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面。工作实绩考核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最直接和客观的反应,通过工作实绩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缺点,以便对教育教学进行更好的反思。
5. 身心素质
原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优秀尽职尽责的教师必定要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充分的发挥活力与干劲,而且教师必须要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学生、家长、领导等等。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老师的灵魂出了问题,又怎能培养出心理健全的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二级指标:学生评价
1. 教师的课堂教学
原因:课堂是学习的最基本的场所,课堂中有所学又是学生的基本目的,而学生与老师接触最频繁的场所也是教室,所以学生评价老师的最基本指标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体验。
2. 课后的辅助教学
原因:我们常说听在课堂,学在课外,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后辅导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而且鉴于学生的参差不齐与课堂掌握程度的不同,课后教师的辅助是相当有必要的,而且从一个教师的课后辅助工作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辅助。
3. 教师的工作态度
原因:态度决定高度,只有具备正确的态度才能做好教学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态度,而且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由学生来反应教师的工作态度会更加客观
4. 与同学的关系
原因:通过调查教师与同学的关系,可以反应出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处理与学生关系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老师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更好的树立权威。二级指标:同事评价
1. 思想品德
原因:思想品德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而从同事的角度反应出的受评者的思想品德既避免了领导和个人自评时的主观性
又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的评价。
2. 教学准备工作
原因:教师备课工作需要同事间的合作,所以同事是反应受评者教学备课工作最有说服力的一方,而且教学准备工作是教学展开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 评公开课
原因:同事间相互了解教学方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听课评课,所以同事对于受评者的教学评价相对来说是最专业且最具有参考价值。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互相听课评课,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上课能力。
4. 与同事相处
原因:与同事能否和谐相处是合作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有一个和谐融洽工作环境非常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与同事和谐相处的能力
二级指标:自我评价
1.思想品德
原因: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最核心价值体系,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道德意识。尤其对于教师来说,思想道德素质更是需要着重考核的部分,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做好育人工作。
2.文化业务素质
原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道德素质是育人的基础,文化素质是
育人的基础。只有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做好育人工作。设想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基础的文化知识,很难做好教学工作并赢得学生的尊重。
3.业务素质
原因:教师具备了基础的教书育人的素质,并不能保证能够很好得进行教学工作。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能够很好的把知识与道理传授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4.工作实绩
原因:评价一个教师不仅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进行评价。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进行评价,是属于侧重于形成性评价,而一个真正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还应包括终结性评价的内容,而工作实绩就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面。工作实绩考核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最直接和客观的反应,通过工作实绩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缺点,以便对教育教学进行更好的反思。
5.身心素质
原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优秀尽职尽责的教师必定要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充分的发挥活力与干劲,而且教师必须要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学生、家长、领导等等。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老师的灵魂出了问题,又怎能培养出心理健全的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自我评价指标与常规评价指标相同。因为常规指标的评价主要由领导
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不能很好的反应客观实际,而通过教师的自评,领导可以把二者相结合,避免评价过程的片面化。
第四篇:独立学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独立学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探讨 作者:董 普 韩雨南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0期
第五篇: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统计实施办法(推荐)
六合区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统计
实施办法(试行)
(区委社建委区统计局2012年6月)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试行)》(宁委办发[2012]14号)与市社建委、市统计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统计实施办法(试行)》(宁委社发[2012]16号)文件精神,为认真做好全区幸福都市建设进程的监测统计工作,现结合六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分工
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的统计监测工作,由区委统筹领导,区委社建委与区统计局牵头组织开展。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汇总上报全区幸福都市建设进程监测情况,协调解决统计监测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主要内容
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作目标指标体系(客观指标)和群众满意度指标体系(主观指标)两大部分组成。客观指标权重占70%,其中综合指标权重占40%,民生“十大体系”工作指标权重占30%;主观指标权重占30%。
1、客观指标。包括综合指标和民生工作指标两部分,共 42-1-
项指标,全面反映幸福都市建设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
2、主观指标。对应上述客观指标,设置21项群众满意度指标,力求全方位、多层面反映群众幸福感受。
三、报送要求
(一)明确责任人员。区各工作部门要根据负责的牵头指标内容,将监测统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保证准确及时取得各项指标数据和相关信息资料。
(二)报送时间要求。区各工作部门于次年1月10日前先行预报上指标完成情况,1月15日前对已经确认的数据进行调整。配合指标由相关部门提前2天报送到相应指标牵头部门,各部门要积极与市对口部门联系沟通,确保相关数据获得市对口部门的认可。
(三)材料报送方式。区各工作部门报送内容,通过电子信箱分别报送区委社建委和区统计局,邮箱地址:(区委社建委),(区统计局)。全年报送内容,除通过电子信箱报送外,同时提供纸制文件,由区工作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区委社建委。
(四)开展民意调查。积极引入权威第三方调查机构,每年9月-10月期间,组织开展一次民意问卷调查,确保幸福都市群众满意度测评方式、测评过程科学、规范,能够客观公正反
映幸福都市建设实际现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沟通衔接。在统计监测过程中,区各牵头部门要认真做好指标说明和解释工作,及时明确统计渠道、统计口径、统计方式,做好数据汇总审核工作。区委社建委、区发改委和区统计局要做好创设指标的监测统计,积极协调部门做好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按照所有指标不重复计算、不交叉考核的原则,将指标体系(客观指标)统计方式划分三大类,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分工:14项直接引用指标、23项现有统计指标,由区统计局直接采用已有统计数据(附件一);15项创设指标,按照各部门已研究商定的指标解释和部门分工进行统计(附件二),并由工作部门汇总上报区统计局。
(三)强化质量控制。区各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数据报送台帐制度,科学统计、及时报送,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客观、有效,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区委社建委将会同区统计局将对工作部门数据统计工作进行抽查,对于在数据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有关责任。
附件一:指标统计工作部门责任分工
附件一:
指标统计工作部门责任分工
一、直接引用指标
直接引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考核结果,14项直接引用指标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保障率、农村家庭住房配套比率、人均预期寿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主城区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等。
二、现有统计指标
23项现有统计指标的工作部门分工为:
1、区督察办负责“12345”办结率指标统计工作;
2、区公安局负责全部刑事案件发案升幅指标统计工作;
3、区民政局负责统计居家养老老年人口比例、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等2项指标统计工作;
4、区司法局负责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指标统计工作;
5、区财政局负责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统计工作;
6、区人社局负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指标统计工作;
7、区统计局负责城市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比、农村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比、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等5项指标统计工作;
8、区药监局负责基本药物检测品种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9、区安监局负责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统计工作;
10、区环保局负责每千人噪音投诉量、绿色人居环境社区达标率等2项指标统计工作;
11、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三区(两县)万人拥有客运公交车辆指标统计工作;
12、区文广新局负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13、区卫生局负责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率、食品药品检测合格率等2项指标统计工作;
14、区体育局负责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指标统计工作;
15、区总工会负责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合同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16、区残联负责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三、创设指标
15项创设指标的工作部门分工为:
1、区委宣传部负责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统计工作;
2、区发改委负责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率、终身教育体系目标完成率、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目标完成率、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完成率、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目标完成率、住房保障体系目标完成率、养老服务体系目标完成率、公共安全体系目标完成率、公共交通体系目标完成率、公共文化体系目标完成率、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体系目标完成率等11项指标统计工作;
3、区住建局负责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4、区民政局负责人均慈善捐款(物)数指标统计工作;
5、区教育局负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通过率指标统计工作;
6、区卫生局负责主要食品检测品种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