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题的申论
增城中公教育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
题的申论范文
【背景链接】
多年来,我国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危及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超限超载现象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超限超载现象骤增,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治理超限超载,维护安全值得思考。
【参考范文】 谈“执法”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无法让好人充分做好事”。制度可以约束个体行为,但制度往往是静态的规则,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既需有完善制度之识,亦须执行制度之手,方能发挥制度效用。
多年来,我国公路超载超限问题日益突出,俨然成为危急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乃至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殊不知,超限超载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制缺失;另一方面在于执行治理超限超载制度的力度不足、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乏力共同作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致使超限超载现象与日俱增。要治理超限超载,完善制度并提高执行力是重中之重。
完善治理超限超载制度是治理的前提。依法、科学、民主是政府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是行政三原则的首要构成要件。而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是落实政府职责的前提。在治理超限超载时,不仅要出台法律,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如向违章车辆发出违章传票,明确罚款金额,对屡次违章者采取司法行动;也明确货主和运输企业需承担的责任;还需统一交通、公安等部门在治理超限超载中的处罚标准等,让超限超载的治理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将各地治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
有法可依仅是治理超限超载的第一要素,在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不仅要有法可依,还需执法必严,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的执行力度。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检测站点偏少,管理、执法难以到位,一些执法站点迫于压力,采取“以罚代管”,交罚款就放行,更有甚者,检测站点的交警、交通执法人员对超载车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乃至沆瀣一
增城中公教育
增城中公教育
气。实际上,宽松放行并不能提升货运行业的安全运输意识,约束运输行为,相反却客观上造成超限超载愈演愈烈。为此,交管部门要转变执法方式,将首次超限的驾驶员登记在案并口头教育和警告,二次超限采取司法诉讼;对玩忽职守的交通执法人员采取行政问责,严肃处理,以壮士断腕之心解决超限超载问题。
法律制度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运输行业头颅之上,也是遏制超限超载愈演愈烈的最后一道屏障。如若法律被束之高阁,超限超载就会被隔在屏障之后而无法突破。执法者的严格执法既是在践行依法治国方略,也能保障运输行业秩序,是治理超载超限的保障!
增城中公教育
第二篇:2015广东江门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题的申论
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资料
2015广东江门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题的申论范
文
来源;江门中公教育
【背景链接】
多年来,我国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危及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超限超载现象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超限超载现象骤增,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治理超限超载,维护安全值得思考。【参考范文】 谈“执法”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无法让好人充分做好事”。制度可以约束个体行为,但制度往往是静态的规则,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既需有完善制度之识,亦须执行制度之手,方能发挥制度效用。
多年来,我国公路超载超限问题日益突出,俨然成为危急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乃至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殊不知,超限超载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制缺失;另一方面在于执行治理超限超载制度的力度不足、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乏力共同作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致使超限超载现象与日俱增。要治理超限超载,完善制度并提高执行力是重中之重。
完善治理超限超载制度是治理的前提。依法、科学、民主是政府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是行政三原则的首要构成要件。而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是落实政府职责的前提。在治理超限超载时,不仅要出台法律,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如向违章车辆发出违章传票,明确罚款金额,对屡次违章者采取司法行动;也明确货主和运输企业需承担的责任;还需统一交通、公安等部门在治理超限超载中的处罚标准等,让超限超载的治理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将各地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
有法可依仅是治理超限超载的第一要素,在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不仅要有法可依,还需执法必严,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的执行力度。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检测站点偏少,管理、执法难以到位,一些执法站点迫于压力,采取“以罚代管”,交罚款就放行,更有甚者,检测站点的交警、交通执法人员对超载车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乃至沆瀣一气。实际上,宽松放行并不能提升货运行业的安全运输意识,约束运输行为,相反却客观上造成超限超载愈演愈烈。为此,交管部门要转变执法方式,将首次超限的驾驶员登记在案并口头教育和警告,二次超限采取司法诉讼;对玩忽职守的交通执法人员采取行政问责,严肃处理,以壮士断腕之心解决超限超载问题。法律制度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运输行业头颅之上,也是遏制超限超载愈演愈烈的最后一道屏障。如若法律被束之高阁,超限超载就会被隔在屏障之后而无法突破。执法者的严格执法既是在践行依法治国方略,也能保障运输行业秩序,是治理超载超限的保障!
第三篇:申论:以“治理超限超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北京公务员考试辅导: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题的申论范文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殷晓菲
【背景链接】
多年来,我国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危及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超限超载现象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超限超载现象骤增,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治理超限超载,维护安全值得思考。
【参考范文】
谈“执法”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无法让好人充分做好事”。制度可以约束个体行为,但制度往往是静态的规则,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既需有完善制度之识,亦须执行制度之手,方能发挥制度效用。
多年来,我国公路超载超限问题日益突出,俨然成为危急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乃至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殊不知,超限超载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制缺失;另一方面在于执行治理超限超载制度的力度不足、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乏力共同作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致使超限超载现象与日俱增。要治理超限超载,完善制度并提高执行力是重中之重。
完善治理超限超载制度是治理的前提。依法、科学、民主是政府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是行政三原则的首要构成要件。而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是落实政府职责的前提。在治理超限超载时,不仅要出台法律,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如向违章车辆发出违章传票,明确罚款金额,对屡次违章者采取司法行动;也明确货主和运输企业需承担的责任;还需统一交通、公安等部门在治理超限超载中的处罚标准等,让超限超载的治理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将各地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
有法可依仅是治理超限超载的第一要素,在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不仅要有法可依,还需执法必严,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的执行力度。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检测站点偏少,管理、执法难以到位,一些执法站点迫于压力,采取“以罚代管”,交罚款就放行,更有甚者,检测站点的交警、交通执法人员对超载车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乃至沆瀣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气。实际上,宽松放行并不能提升货运行业的安全运输意识,约束运输行为,相反却客观上造成超限超载愈演愈烈。为此,交管部门要转变执法方式,将首次超限的驾驶员登记在案并口头教育和警告,二次超限采取司法诉讼;对玩忽职守的交通执法人员采取行政问责,严肃处理,以壮士断腕之心解决超限超载问题。
法律制度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运输行业头颅之上,也是遏制超限超载愈演愈烈的最后一道屏障。如若法律被束之高阁,超限超载就会被隔在屏障之后而无法突破。执法者的严格执法既是在践行依法治国方略,也能保障运输行业秩序,是治理超载超限的保障!
第四篇:2015东营公务员考试辅导: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题的申论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5东营公务员考试辅导:以“治理超限超载”为主题的申论范文
【背景链接】
多年来,我国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危及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超限超载现象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超限超载现象骤增,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治理超限超载,维护安全值得思考。
【参考范文】 谈“执法”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无法让好人充分做好事”。制度可以约束个体行为,但制度往往是静态的规则,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既需有完善制度之识,亦须执行制度之手,方能发挥制度效用。
多年来,我国公路超载超限问题日益突出,俨然成为危急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乃至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殊不知,超限超载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制缺失;另一方面在于执行治理超限超载制度的力度不足、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乏力共同作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致使超限超载现象与日俱增。要治理超限超载,完善制度并提高执行力是重中之重。
完善治理超限超载制度是治理的前提。依法、科学、民主是政府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是行政三原则的首要构成要件。而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是落实政府职责的前提。在治理超限超载时,不仅要出台法律,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如向违章车辆发出违章传票,明确罚款金额,对屡次违章者采取司法行动;也明确货主和运输企业需承担的责任;还需统一交通、公安等部门在治理超限超载中的处罚标准等,让超限超载的治理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将各地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
有法可依仅是治理超限超载的第一要素,在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不仅要有法可依,还需执法必严,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的执行力度。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检测站点偏少,管理、执法难以到位,一些执法站点迫于压力,采取“以罚代管”,交罚款就放行,更有甚者,检测站点的交警、交通执法人员对超载车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乃至沆瀣一气。实际上,宽松放行并不能提升货运行业的安全运输意识,约束运输行为,相反却客观上造成超限超载愈演愈烈。为此,交管部门要转变执法方式,将首次超限的驾驶员登记在案并口头教育和警告,二次超限采取司法诉讼;对玩忽职守的交通执法人员采取行政问责,严肃处理,以壮士断腕之心解决超限超载问题。
法律制度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运输行业头颅之上,也是遏制超限超载愈演愈烈的最后一道屏障。如若法律被束之高阁,超限超载就会被隔在屏障之后而无法突破。执法者的严格执法既是在践行依法治国方略,也能保障运输行业秩序,是治理超载超限的保障!更多内容推荐:东营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http://dongying.offcn.com/
第五篇: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解析
2010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解析——经济篇
广东省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些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为社会热点。而申论考试的主题,不外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大方面,但是,这四个方面在考试一般不会单独出现,通常会结合在一起,广东省考也不例外。纵观广东省六年以来的主题,都是一个方面为主,另一个方面为辅。现在,我们以最新的“201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为经,以近期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为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把今年广东省考申论可能考到主题梳理一遍。
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考点也相对较多,我们首先从经济方面下手。
(一)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加快推进“新十项工程”建设,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300项,投资3900亿元、增长28.7%。加快推进厦深铁路广东段等省部合作项目,穗莞深、佛肇等珠三角城际轨道项目,广东沿江高速、江肇高速等公路项目,合山核电、阳江核电、珠海LNG接收站、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等能源项目,以及中委炼油等重化项目。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积极引导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坚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加强财政投资项目跟踪管理,坚决防止出现“烂尾”工程。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抓紧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
(二)有效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家电、汽车、住房、旅游、信息服务等重点消费,发展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新型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众的补贴,建立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面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政策,深入推进万巷千街、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工程,加强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加强价格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抓好“广货全国行”等活动,构建稳定的内销平台,深度开拓国内市场。
(三)提高城镇化水平。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大城镇化规划引导,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做大城市经济。推动新兴城市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卫星城”、县城和中心镇,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完善大城市落户政策,放宽中小城市落户讨论,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有计划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等问题。整体推进新农村
建设,实施村道硬化、农村饮水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安居、信息兴农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广州、佛山、惠州、中山等地开展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
(四)结合“三旧”改造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积极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规范有序开展拆旧建新。科学规划城乡建设,建设一批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完善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继续推进万村绿大行动,优化人居环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遏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
(五)力促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深度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东欧、中东、南美、东盟、北非等新兴市场。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紧缺物资进口,促进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推行新型通关模式,优化通关环境。
(六)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加强“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大农业投入,落实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建设优质型、生态型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园艺产业、南亚热带农业、优质禽兽、珍贵树种、油茶等特色效益农林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农产品标识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七)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保护。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珠三角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标准农田、标准鱼塘和标准渔港。积极发展现代林业、现代渔业,推进深水网箱养殖,实施南珠振兴工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大对农田水利和中小型灌区改造投入,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八)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健全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贷款,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完善对中小企
业的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平台。办好第七届中博会。
(九)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总部经济等八大高端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设和谋划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和集聚区。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佛山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加快信息服务高端产业集聚,建设国家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推进全国旅游综合就要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办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发展面向社区和农村的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商贸、餐饮、文娱等传统服务业。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造“广东服务”国际品牌。
(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进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珠海通用飞机和航空产业基地、广州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南沙核电产业园、大型铸锻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绿色装备制造示范等项目。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推广,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等高技术产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
(十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务实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产业尽快实现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在数字家庭、电动汽车、物联网、生物医药、风能、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实现突破并加快产业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争取与国家联合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
(十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加快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中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加强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推进专业镇技术创新工程,建立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坚持以质取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部分优势传统产业注册集体商标,推广实施企业联盟标准,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十三)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深入实施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努力建设创新发展高地。加强省部产学研创新平台、示范基地和创新联盟建设。全面开展省院战略合作,加快促
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编制实施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百所千企知识产权对接工程”。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设现代产业先进标准体系。
(十四)实施“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扎实推进科研院所改革重组,组建若干创新主体科研机构。推进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广州国际性生物岛等建设,在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新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华南超级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启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推动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支持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开展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点。支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研发核心技术。
(十五)狠抓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坚决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善和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制定不同生态功能区产业环境准入机制,提高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大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力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淘汰小钢铁、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推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发电调度,继续推进小火电关停和火电厂脱硫脱销设施建设。
(十六)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快珠三角地区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积极应对气侯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推进林分改造,加强沿海防护林、红树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城市林业和粤北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严格执行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和土地审批。加强耕地保护,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利用园地山坡地开发补充耕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十七)积极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以“双提升”、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为抓手,大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东西北地区加快振兴,带动环珠三角地区发展。
(十八)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次”的原则,将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下放给县一级。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将行政许可权和行政执法权下放给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或特大镇,转变县镇政府职能,强化县镇面向基
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责。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省保县、市保镇、县保村”的隔层财政保障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开展农田集约改革。
(十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重组,鼓励优势国有企业强强联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或困难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深化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推进董事会试点,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完善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