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大全

时间:2019-05-15 01:3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大全》。

第一篇: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大全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宋有娟

(金华广福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心内科患者大多为年老、多病、心肺功能差、听力视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发生摔倒、坠床、烫伤、体位性低血压等意外。WHO总干事在2003年12月所作题为“保健质量:患者安全”的报告中,号召所有成员国家队患者安全问题给予最密切的的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加以相关研究,以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2]。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着重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临床资料

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入住心内科的老年患者1000余例,男600例,女400例;年龄50-93岁,平均50-70岁。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专科疾病外,合并其他疾病者900例。常合并的疾病有: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老年性便秘、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老年性痴呆、脑梗死、骨老化、颈腰椎骨质增生、白内障、牙列缺失、下咽部吞咽困难等。800例(80%)患者同时接受静脉及口服2种途径给药,200例(20%)患者还通过第3种途径给药,如皮下注射、肠道等方式给药。300例(30%)患者为首次入院,700例(70%)患者为再次或多次入院。安全隐患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跌倒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包括:①平衡失调及步态紊乱;②疾病因素;③药物因素;④感觉功能因素;⑤环境因素。本组老年患者中1例发生过起床时因体位改变过快,下床站立出现头晕,险些跌倒;1例患者上厕所后,出卫生间时家人未搀扶而跌倒。

2.2 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 本组2例心肌梗死患者、10例急性心衰患者因不习惯吸氧,自行取下吸氧管导致氧疗中断、缺氧、呼吸困难加重,经护士说服后重新吸上。20例患者因自行调节扩血管药物滴速,出现胸闷、心慌症状,经吸氧、使用利尿剂后症状缓解。某些重要用药,有医嘱但属自备药,患者忘记服用,本组有10例患者出现漏服降压药物,护士发现血压波动,经询问后补服。

2.3 健康教育不到位 入院时反复告诉患者便秘、用力排便容易诱发心衰、心肌梗死、心脏破裂、脑卒中等,但是有些老年患者仍不注意;有的给药时间不合理;有的饮食管理及活动度指导跟不上。本组有6例患者床上、床旁排便后出现大汗、气憋、呼吸困难,经紧急处置后症状缓解。

2.4 诊疗中运送方式不当、等候时间过长 3例心衰患者出科检查前未与有关科室协调好,等候时间过长,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引起家属不满。

2.5 药物不良反应 有报道60岁以上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2.5倍。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尿潴留、肾毒性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刺激血管等。本组2例患者使用静脉给药多巴胺出现静脉炎。对策

3.1 准确评估患者状况 老年人跌倒与体位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我们发现,老年患者沐浴后容易出现头晕,加上地面湿滑,容易滑倒。因此,结合科室特点,我们规定对所有新入院70岁以上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时,护士要注意既往史及陪伴情况,尤其是伴随症状和自护能力,有无视力障碍,蹲起能否自如,有无跌倒危险因素包括平衡失调、步态紊乱等,给予跌倒评分并依据风险程度挂出警示牌。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列为高危人群。入院时询问并检查老年患者的鞋袜,尤其是带入的拖鞋应防滑。针对老人夜间起床多的特点,规定护士熄灯时预留地灯。行动不便者建议家人陪伴,家人无法陪护者,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夜班护士要及时协助患者入厕。

3.2 重视药物护理 老年人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漏服、多服等。心内科老年患者常用药物有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安眠药、降糖药、抗凝血药等。使用镇静催眠药易引起头晕、思睡、精神萎靡不振,影响判断力,服药后安排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走动;服用降压药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指导患者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降糖药按要求餐前、进餐时正确服用并督促检查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依据患者排便规律,合理安排服用泻药时间,尽量避免晚上排便,以防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老年患者使用倍他乐克、利多卡因、洋地黄类、安定、抗凝血药,存在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等特点,用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对有医嘱但属患者自备的重要用药,如抗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格雷片、降压药、降糖药等,一定监督患者及时用药。

3.3 关注患者出科检查活动 科间转送或外出检查,虽然时间短,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护患纠纷。对此,我们制定了危重患者交接本、科间交接本,规范了院内科间转送、外出检查护送流程。科间转送高龄、卧床或重病患者,严格交接手续。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提前做好计划,做好人员及物资准备,保证患者随到随检。

3.4 严格操作流程,规范巡视签名制度 输液泵可严格控制输入液量和药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与报警,特别适用于输液精度及过程要求较高的心内科患者。如果护士过于依赖仪器监测,不交接班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不安全情况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护士动手能力训练,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科室不同品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报警原因防范、分析、处置并逐一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建立签名巡视卡,要求使用者、巡视护士分别签姓名、时间,以示负责,达到自我约束,便于督促检查。

3.5 加强沟通,减少医患纠纷 护理安全措施的执行,取决于医患双方的配合,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进行反复有效的安全措施防范宣教。我们应积极让患者参与护理过程,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运用语言或案例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从心理层面上帮助患者准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特点,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3]。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3.6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是防治疾病的专家,而老年人则是了解自身的专家,二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能动性,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护实践。教育因人而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根据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心功能不全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教育中应宽容接纳、灵活多变、注重实效,不拘于全部目标实现。对住院人数较多的高血压病患者,我们设计和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重视自我功效对自护行为的促进作用,护士经常有意识地询问老年患者什么时候该吃药、吃什么药、血压多少、吃药后注意什么,强化患者的认知,及时表扬肯定,并依据个体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

3.7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医疗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个体差异大及疾病的复杂性等特点,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护理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缺陷和漏洞,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如我科规定新入院患者护士长当天必须查房;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建立由护士长、科室安全管理员、护理组长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差错事故上报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要求护理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日进行晨间提示,对重点环节、重点护理人员、重点时间、重点病员进行安全提示及检查,防止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工作会,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安全隐患,对护理安全实现前瞻性和全动态管理。要求严重差错事故必须马上上报护士长,护士长在2小时内将护理事故上报护理部,严重差错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同时科室及时对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修改不合理流程。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4]。科室除按护理部要求的相关培训外,还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同时不断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使护理人员能较好的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和满足病员的需求,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小 结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5]。做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我科将安全管理运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通过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以及病房设施的管理,构建起了安全的气氛,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但护理安全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所以,要着力改变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的事的错误认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参与安全护理,充分体现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和义务[6]。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水祥,胡浩波,等.医院护理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WHO.Quality of care: patient safety [EB/OL].[2006-11-01].http://www.who.int/gb/ebwha/pdf-files/EB11337.pd.f [3]张燕红,陈淑娟,郑宪萍,等.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7): 1-3.[4]蒲菊芬.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32): [5]缪微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9): 830-832.[6]浅谈护理安全管理的几点体会.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5(26):.

第二篇: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医院护理的特殊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存在着越来越大的护理风险。为加强高龄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病区老年住院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特制定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规范。

一、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跌倒、坠床。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等常步态不稳,起立和迈步艰难,易突发晕厥,引起跌倒、坠床。

2.压疮、烫伤。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保护性反应降低,加之老年患者活动受限、全身营养障碍,易发生压疮、烫伤。

3.走失。老年患者因认知、记忆能力障碍或有老年痴呆症,易导致走错病室、外出迷途等事件的发生。

4.误吸、窒息。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可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反射差,减弱了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反射性动作,易导致误吸、窒息。

5.管道滑脱。老年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有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或由于翻身活动不当引起导尿管、鼻饲管、中心静脉等导管滑脱。

6.用药错误。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弱,自行服药能力下降,有可能漏服药或延迟服药,导致用药错误。

二、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1.利用晨会和业余时间讨论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突发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每位护士知晓相关内容,做到有章可循。每月对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针对不安全事件制定防范措施。

2.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患者以“爷爷”、“奶奶”称呼,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陪客制度和病人管理制度等,留下家属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取得联系。3.病房及走廊张贴防跌倒等图片进行温馨告知。4.强化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4分即为高危患者,在床尾挂上警示牌,签署《预防病员跌倒/坠床告知书》,指导患者使用呼叫铃并放置在患者可触及位置,常规使用床栏,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放置防滑标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讲解安全防护措施,正确服用药物,避免急速转换体位。

(2)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压疮观察评估,13-18分为低危,≤12分为高危,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遇有难免压疮时,及时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请压疮专业小组会诊,提出防范措施等指导意见,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对院外带入的压疮,及时填写申报表上交护理部,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促进愈合。

(3)改进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在实施护理操作前,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规范使用手腕带,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要求加强陪护,防止走失。

(4)进食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情况,进食时根据病情取半卧位、坐位或侧卧位,进食速度应缓慢。鼻饲患者每次鼻饲的量不能超过200ml,鼻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并回抽胃内残留液,如≥100ml应暂缓灌注;鼻饲时速度宜慢,鼻饲后静卧30-60分钟,以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发生。老年患者如有义齿应及时除去;咳嗽咳痰患者加强翻身拍背、指导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无力者床边备吸引装置,及时吸痰。

(6)严防管道滑脱。将各种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为高、中、低危三类,并做好标识;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低危导管用黄色、绿色标识。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高危导管每4小时评估一次。评估的内容包括留置的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等。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服药到口。口服药双人核对,按时发放,发药前剥除药物铝壳,协助患者将药服下后离开;如遇患者外出,则在床旁桌上放好提示牌,让患者回到病室按铃呼叫护士发给药物,确保服药到口。

(8)转运过程的安全:转运老年患者时,尽量使用轮椅和平车,并有专人陪护。推轮椅病人不能前倾,以防摔倒;平车转运时必须有床栏保护。

(9)使用冰袋、冰毯、烤灯的应注意安全,以防烫伤、冻伤。慎用热水袋。

(10)使用约束带者,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做好解释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时须每小时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如果不需使用应及时解除。应记录使用约束带的部位、时间、终止时间及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第三篇: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定稿)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

孙倩玉

一护理安全

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特点,分析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及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过程[2]。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危险可能时常发生,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特点,现将神经内科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二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物理性损伤

1.1跌倒。神经内科病人发生跌倒的几率很高。患者大多年老体弱,骨质疏松,生活自理能力及应急能力低下;神经疾病导致肢体瘫痪、步态不稳;体位性低血压、突发抽搐与晕厥;对疾病危险性不理解,麻痹大意或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以为自己容易做到的病人。患者穿着过于宽大的衣裤,鞋底不防滑;病房、地面湿滑、入厕时坐凳不稳,灯光昏暗等。

1.2 坠床。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不配合治疗的病人容易发生坠床;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病人陪护对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或解开约束带;护士对病人病情评估不足,没有及时给予使用床栏。

1.3 烫伤。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多存在感觉 障碍,对痛觉、温觉不敏感。加上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病人极容易发生烫伤。

1.4 静脉炎。神经内科所用药物大多数为高渗性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加上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由于年龄、血管因素以及护士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药液外渗,引起血管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反应。

1.5 压疮。神经内科病人由于偏瘫,自行翻身困难,长 时间一个卧位,加上营养、感觉功能都较差,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发生压疮的几率高。压疮是神经内科 1 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病死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其病死率增加6倍。

1.6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导管甚至起搏导线等拔除[6]。神经内科病人受疾病的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化学性损伤

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次数过多),药物配伍不当,甚至用错药物引起。3生物性损伤

生物性损伤包括微生物和昆虫对人体的伤害。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会诱发各种疾病,直接威胁患者的安全。昆虫叮咬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休息,还可致过敏性损伤,甚至传播疾病。

4心理性损伤

心理性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大打击而引起。如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患者与周围人群的情感交流、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和态度等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甚至会导致患者心理损伤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1物理性损伤防范措施

1.1加强法律,确立护理安全信念,营造护理安全文化。通过组织护士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以护理常规为准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处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1、2 健全护理风险预案及应急处理预案,积极应对。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有效杜绝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1.3 正确及时评估危险因素,明确高危病人,并在患者一览表上及床尾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受伤。

1.4 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床边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应摆放在指定位置,电线应卷放好,以免电线松散垂在地上将患者绊倒;患者的衣裤大小合适;用轮椅护送患者时扣上安全带;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拿的地方。

1.5 认真评估病人。患者入院时,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为压疮高危患者建立防压疮凤险护理,给予垫海绵垫、水垫,定时翻身、叩背,防止院内压疮的发生;危重及老年患者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注意事项,护士和家属双方签署“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告知书”。确定患者为高危对象后,可以在患者的床头使用温馨安全警示卡,如“小心跌倒”,“小心烫伤”,“预防压疮”,“防止坠床”等,随时提醒患者及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应随时作好防止意外发生的准备。

1.6 床栏、约束带的使用。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的患者,床边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拔出各种管道,约束带松紧应适宜,每班进行交接班,注意观察患者约束处皮肤情况,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告知患者家属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正确使用床栏及约束带。

1.7 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预防。癫痫患者突发抽搐时,应立即将压舌板或毛巾条放 于患者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对60岁以上患者及认知、记忆力障碍患者实行腕带识别制度,在手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所住医院、科室以及医院联系电话;护士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去向,防止患者走失。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治疗,如热敷、频谱照射、理疗时,应注意温度,注意观察皮肤情况,以防发生烫伤。

1.8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教会患者及指导家属使用辅助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颈椎病患者,突然改变体位可能会诱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应告知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提醒患者生活起居要注意做到三个30秒,既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一定要看患者服药到口后才能离开;掌握专科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针对性,如脑出血病人,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导致发生再次出血。

1.9 加强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护理安全防范能力。加强“三基”及专科知识的学习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理论、技术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把护理安全纳入到护理交接班内容中,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高危病人进行评估,随时增减安全防护措施,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化学性损伤防范措施

护士应熟悉各种药物应用知识,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和给药原则。给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等,同时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有关知识。

3生物性损伤防范措施

护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加强和完善各项护理措施。对于昆虫叮咬护士应采取措施予以消灭,并加强防范。

4心理性损伤防范措施

4.1护士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避免传递不良信息,造成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误解而引起情绪波动。

4.2应以高质量的护理行为取得患者信任,提高其治疗信心。

4.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帮助患者与周围人群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4.4注意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引起患者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待疾病。

四总结

护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改进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不安全护理隐患,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第四篇:老年精神患者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老年精神患者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住院精神患者骨折发生部位及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17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精神患者发生骨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住院患者多见于腰椎骨折、股骨颈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主要原因是长期住院缺少营养、骨质疏松、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物、互相斗殴,活动室、卫生间、澡堂等患者出入较多的场地地面湿、滑,也极易导致跌伤。结论: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以人为本,积极寻找预防对策,采取各项防护措施,以预防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住院精神患者;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54-01

精神病以精神分裂症最常见,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由于其本身疾病的特殊性,住院期间极易发生各种意外,骨折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在人口步人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生存质量问题也正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特有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比如:认识和判断能力下降、自我保护能力减退、意志行为能力以及生理状态的退行性改变等,都容易导致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尤其是骨折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我院17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住院精神患者的骨折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者系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均为因精神问题住院发生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住院时间在3~25天。其骨折均经X线检查确诊。精神科诊断:精神分裂症10例,躁狂症6例,自残1例。一般经3-5个月治疗,均获临床痊愈,骨折愈合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

2原因分析

2.1一般因素:人体自然老化,长期住院,缺少营养尤其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安全设施管理不完善,活动室、卫生间、澡堂等患者出入较多的场地地面湿、滑,地面过于平滑,水渍过多,摩擦系数小,使患者站立不稳,极易导致跌伤。

2.2管理因素:分级管理不严,处于疾病不同时期的患者没有分室居住,使兴奋冲动患者突然将恢复期没有防范的患者推到。以及兴奋冲动患者互相斗殴而发生骨折。

2.3疾病因素:因慢性疾病导致头晕,腿脚无力而跌倒。许多精神科药物会出现如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共济失调等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失去自我防护能力而跌倒[2]。

2.4护理因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重点患者、年老体弱患者特别是对精神科具有”三防”的患者没有充分了解病情并严密监护。安全护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于年老体弱患者没有针对性的安全陪护,致使患者上厕所时跌倒。护士安全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及时的预见和防范骨折意外。健康教育执行不彻底,许多患者没有自身保护意识,不能应对紧急突发事件。

3护理对策

3.1骨折后的急救处理:一旦发现患者骨折,首先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有无生命危险,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总原则是止痛、止血、骨折固定,包括妥善处理伤口,对患肢进行简单有效的固定,科学搬运患者,力争最大限度地减少疼痛,防止其他合并损伤。

3.2日常活动管理: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专人陪护,合理膳食和运动,有计划地安排户外活动,减少骨钙流失;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利于体内钙质的吸收和利用。督促或协助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3.3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地面铺塑料垫,增加摩擦系数,尤其是经常有水源的地方如洗澡间、洗漱间、厕所等,塑料垫要经常清洗日晒,保持干燥整洁。病房内全部安装扶手,床边配置凳子及轮椅,厕所配置垂直扶手,危险地带设置警示标志[3]。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和各项常规,做好分级护理,将兴奋躁动患者置监护室,专人看护,必要时给予约束,与恢复期患者分室居住,减少人为伤害。

3.4安全用药管理: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人院时要了解其有无晕厥史,帮助患者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期症状,掌握发病规律,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精神药物治疗中护理工作,掌握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严密观察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护理和心理疏导,确保用药安全。

3.5护理责任:精神患者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工作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患者的病情、诊断,对有严重伤人、逃跑的患者要心中有数,加强患者观察,将年老体弱重点患者放在视野下监护,加强巡视,班班交接[4]。

3.6健康教育:加强护士思想工作,重视安全教育,树立安全观念,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护士对意外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以便能及时准确的预见和防范骨折意外。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提高患者对自身的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对老年住院精神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应特别给予照顾,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和各项医疗常规,才能杜绝各种意外的发生。通过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防止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ZK(#〗张冬红,蒋玉卉,李宁.综合干预对预防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跌倒的研究[C]//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5

[2]陈道美,李德萍.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6):297-297

[3]胡卫红,谢帆,陈美娟.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院内跌倒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6):344-345

[4]孙秀云.老年精神病人骨折的护理干预[J].中国厂矿医学,2006,19(2):81-82

第五篇:0317;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3000

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护理的重视,加强其科学认识和技巧,尽量避免在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和事故,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到2014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改善对策和安全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改善护理对策以来,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评价有了明显转变,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在2016年以来,暂时未出现老年患者受伤事件。可见,在实施改善措施以来,护理安全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加强感染管理、实施人性化服务、改善住院环境这些举措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有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老年患者;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伤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护理安全关系到病人预后、护理质量、医院声誉和自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我院2011年至2014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分析报告分析后,发现不安全事件共11次,说明我院护理安全工作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在经过讨论和分析后,总结报告如下。1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内因

(1)生理机能的老化:随着老年人年龄逐渐增大,他们的身体结构和各项机能也开始退化,表现为体力下降,行动迟缓,听力、视力、嗅觉、味觉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经常出

[1]现头晕、低血糖和低血压症状等情况。这些生理机能退化的反应容易导致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烫伤以及忘记吃药、吃错药等情况。(2)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老年人由于对自己的年龄和病情缺乏科学性认识,往往喜欢独自完成一些事情,诸如倒水、上厕所等。但是部分老年患者在没有人搀扶和帮助的情况下,容易烫伤和跌倒,对身体造成伤害。(3)心理社会因素:老年人属于一类特殊群体,容易被社会和家人忽略,形成强烈的孤独感,加之退休和疾病的困扰,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消极、悲观、暴躁等心理情绪。有个别老年患者甚至出现自杀等行为,这种消极心理长期伴随对老年病患身体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1.2外因

(1)治疗和护理的不足:老年人体力较弱,行动不便,在生活中微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老人摔倒,烫伤,晕厥等意外。在治疗过程中的疏忽和护理的不及时,对老人造成的任何伤害都有可能危及老人的生命健康。(2)住院环境因素:老年患者对于住院环境更要求较高,地面的潮湿,不平,障碍物过多等都有可能使老人摔倒发生意外,因此要尤其重视老年病区的卫生清洁,加固扶手等安全设施。(3)护理人员的缺失:年轻护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对老年人护理的技巧掌握不够,护理时态度不严谨以及综合素质缺乏等,这些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给老年病患带来的不安全因素,需建立严格的护理人员录用和管理制度,改善这方面的不足。(4)药物因素:老年人比较脆弱,服用药物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即使是科学的配药也有可能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承受能力有限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需结合老人的身[2]体状况和变化情况。2护理对策

2.1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安全培训

使护理人员充分意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首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耐心、细心、贴心。其次,进行职业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重点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注意事项、心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更加专业和成熟。2.2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

加强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建立健全护理质检与考核制度,定期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吸取教训,及时改善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将护理工作系统化,严密控制每一个流程,在护理部门内部建立老年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从用药、仪器、操作到环境管理,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是提高护理工作严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2.3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和评估能力

这是对护理人员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丰富的护理经验积累而成。要求护理人员对威胁患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时时保持警惕,在日常护理中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观察病患的生活习惯,情绪变化,用药反应,心理状态等。护理人员要时常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与病患保持良好的关系。此外,在意外发生时,护理人员要有冷静面对,细心处理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和评估能力除了来自丰富的经验积累,还要靠医院的技能培训获得。2.4对老年患者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自身也是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之一,老年人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对于护理是否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多与病患交流,适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常识,以及病患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下床需要有人搀扶,不要自己倒水,在家人和护士的监督下吃药等。医院工作繁忙而复杂,护理人员难免出现偶尔的疏忽,但是如果有了病人的自觉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2.5加强感染管理

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是各类病患的聚集地,必须增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管理体系,加强医生和护理人员对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自觉性,[3]在工作重视手的清洁与消毒。此外,对医院保洁人员也要进行消毒隔离知识教育,增强其清洁工作的规范程度。对患者也要进行预防感染的知识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抵抗力相对较弱,必须提高其预防和避免感染的意识。2.6实施人性化服务

老年人处于情绪比较敏感,身体和心理都比较容易受伤的人群,对于老年人的护理要格外的人性化。在对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要通过细心、耐心、贴心的服务,使老人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和爱,在医患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合作、亲密的关系。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老年患者,对于老年患者的情绪波动要及时的给予安抚和劝导,使老年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于老年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要能够容忍和耐心引导,不向患者发脾气,避免医患纠纷。

2.7改善住院环境

在住院区要及时进行清洁和整理,避免障碍物、积水等影响病患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行动;要保持住院区各个角落光线充足,避免老人因视线不清而摔倒;呼叫器,扶手等基础设施要及时测试和修理,以免老人在使用时发生意外;病床的防护档,厕所的坐便器等要设置合理,[4]方便老人使用。良好的住院环境不仅能够避免意外的发生,而且对于调节老年患者的心境具有重要作用。3.结束语

老年患者是病患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不能以普通的护理方式疏忽对待,需结合护理中的各项不安全因素,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整改。实践表明,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和评估能力。参考文献: [1]陈丽珊,陆丽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01:18-19.[2]刘小玲.影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01,11,20:124-125.[3]邓志萍,肖玉芳.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06:55-57.[4]穆小玲.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11:2417-2418.

下载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精选多篇)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 护理干预 跌倒在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因中顺位排在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增大跌倒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

    心内科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内科跌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原因分析 1、 年龄因素 心内科以老年人居多,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且反应迟钝,发生跌倒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2、 疾病因素......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2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准许范......

    心内科患者跌倒坠床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心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1.跌倒/坠床原因分析 3.1 性别年龄:75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人跌倒与对比感觉降低、摇摆较大、躯体感觉较差以及平衡功能损害有关年龄因素导......

    医学-干部病房反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特点与护理

    干部病房反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特点与护理 【摘要】 目的 通过交谈了解反复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护士与患者面对面交谈。结果 患者心......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及对策[5篇]

    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夏冬灵2315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的要求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