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业务学习
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2014.4陈菁菁
一.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颤、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呈阳性结果。二.后尿道损伤 临床表现
下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导尿管堵塞等。三.尿潴留 临床表现
病人有尿意,但无法排出。严重时,下腹疼痛难忍,膀胱明显充盈胀大。四.导尿管拔出困难 临床表现
排不出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拔出导尿管时,患者感尿道疼痛,常规方法不能顺利拔出导尿管。
五.尿道狭窄 临床表现
排尿不畅,尿液变细,排尿无力,甚至引起急性或慢性尿潴留。合并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六.引流不畅 临床表现
无尿液引出或尿液引出减少,导致不同程度尿潴留。七.血尿 临床表现
尿道疼痛,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血凝块从尿道流出或滴出;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每高倍镜视野多于5个。八.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
排尿时疼痛,常有终末血尿,少见大量全血尿;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尿频。九.尿道瘘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尿液外渗至阴囊、皮下等。十.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临床表现
全身反应有荨麻疹、鼻炎、哮喘、结膜炎、休克及支气管痉挛;局部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胶鳞屑、水疱及丘疹等。
十一、耻骨脊髓炎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不明原因发热,脉快、乏力、纳差,可有寒战,严重者呈败血症表现。局部表现:早期患部疼痛、肿胀和压痛,骨质因炎症而变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病变部位常可发现窦道口,窦道口常有肉芽组织增生。
十二、梗阻解除后利尿 临床表现
偶发生于慢性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量明显增加,严重者可导致低血压、昏迷、甚至死亡。
第二篇: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1、尿路感染预防及处理
(1)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用吸水会阴垫,阴茎套式导尿管等,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若需长时间留置,可采取耻骨上经皮穿刺置入尿管导尿或行膀胱造瘘。
(2)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2次用2‰醋酸洗必泰或2%碘伏清洗外阴,同时用碘伏纱布包绕导管与尿道口街接处。每次大便后应清洗会阴和尿道口,避免粪便中的细菌对尿路的污染。鼓励病人多饮水,无特殊禁忌时,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
(3)尽量采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采用0.1%己烯雌酚无菌棉球作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降低泌尿道刺激症状;在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粘附到硅胶导尿管,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
(4)采用封闭式导尿回路,引流装置最好是一次性导尿袋,引流装置低于膀胱位置,防止尿液的逆流。
(5)目前已生产出具有阻止细菌沿导尿管逆行功能的储尿器,初步应用认为可减少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条件者可采用。
(6)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时夹管、开放,训练膀胱的功能。
(7)在留置导尿管中、拔管时、拔管后进行细菌学检查,必要采用抗生素局部或全身用药,但不可滥用抗生素,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引发更难控制的感染。环丙沙星预防与导尿有关的尿路感染效果较好。
2.导尿管拔除困难 预防及处理
(1)选择硅胶或乳胶材料导尿管,导尿前认真检查气囊的注、排气情况。
(2)女性病人可经阴道固定气囊,用麻醉套管针头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3)气囊腔堵塞致导尿管不能拔出,可于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如气囊腔堵塞位于尿道口以外的尿管段,气囊内的水流出后即可顺利拔出,用指压迫气囊有助于排净气囊内水;如气囊腔因阀门作用,只能注入而不能回抽,则可强行注水胀破气囊,或在B超引导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用细针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4)采用输尿管导管内置导丝经气囊导管插入刺破气囊将导尿管拔出,这种导丝较细,可以穿过橡皮屑堵塞部位刺破气囊壁,囊液流出而拔出尿管,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对膀胱无损伤。
(5)对于极度精神紧张者,要稳定患者情绪,适当给予镇静剂,使患者尽量放松,或给予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后一般均能拔出。(6)尽量让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500ml;采用硅胶导尿管;每次放尿前要按摩下腹部或让病人翻身,使沉渣浮起,利于排出。还可使用超清导尿管,减少尿垢沉积。
第三篇: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
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
留置胃管喂饲法主要应用于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由于置管时间长,病人自身疾病或操作者水平等原因,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败血症、声音嘶哑、呃逆、食管狭窄等等。
一、败血症
(一)发生原因
1、患者有某些基础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胃炎等,抵抗力低下,留置胃管对胃黏膜的刺激,加剧了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炎症反应。
2、某些药物,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使胃液pH值改变,细菌在上消化道内繁殖引起败血症,造成多器官功能不全。
3、长期留置胃管,细菌由胃管进入胃内,在抵抗力降低情况下诱发感染。
(二)临床表现
患者突发寒颤、高热、四肢颤抖,反复呈现规律性发作。化验白细胞进行性增高,血及胃液培养可见致病菌,(三)预防及处理
1、留置胃管前仪器及管道须彻底消毒。可选用改良胃管,即在传统胃管尾部加一个可移动塑料止水管夹,并在尾端口加一硅胶管塞,手轻轻一按即可关闭胃管,既能有效防止胃内液体外流,也能防止细菌通过胃管污染胃腔,从而减少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感染。
2、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留置胃管时要谨慎,胃管的前端不要太靠近胃黏膜,以免损伤充血水肿的胃黏膜而引起感染。
3、注意观察用药后引起的细菌异常繁殖。
4、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量,及时发现问题,若发生败血症,即尽早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二、声音嘶哑
(一)发生原因
1、胃管质地较硬,在下插过程中损伤喉返神经。
2、置管过程中患者咳嗽、说话致使胃管移动引起局部摩擦或胃管的机刺激引起喉头水肿,压迫喉返神经造成声带麻痹。
(二)临床表现
1、根据年龄、性别、个体差异选择粗细适宜的胃管,采用硅胶管可减轻局部刺激。
2、发现声嘶后嘱患者少说话,使声带得以休息。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局部湿润,给予雾化吸入。
3、病情允许应尽早拔出胃管。
三、呃逆 又称“打嗝”,是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一)发生原因
留置胃管过程中膈神经受胃管刺激而产生的发应。
(二)临床表现
1、喉间呃呃连声,持续不断,声短而频频发作,令人不能自制,轻者数分钟或数小时,重者昼夜发作不停,严重影响病人的呼吸、休息、睡眠。
2、一旦发生呃逆,可首选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给患者突然提问或交谈等。
3、可舌下含服心痛定10mg,或给予胃复安20-40mg肌注,严重者可给予氯丙嗪50mg肌注。
四、咽、食道粘膜损伤和出血 一
第四篇: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上极为广泛。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不恰当的导尿护理可能导致泌尿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膀胱结石等并发症。今年来,护理界对尿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大量研究。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临床常见的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术侵入性操作之一。若护理操作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愈后,甚至危及生命。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留置导尿的认识,加强导尿的护理管理.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导尿管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氢乙烯制成的管道。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在导尿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的损伤及细菌入侵。如果细菌入侵,将很快扩散至整个泌尿系统,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
2留置导尿术
2.1 定义及目的
留置导尿书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管术用于抢救为重、休克病人时,能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盆腔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盆腔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以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2.2 注意事项
双腔气囊导管固定应注意膨胀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避免压迫膀胱壁使粘膜损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排空引流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跟换周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袋及导尿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膀胱,以防止尿液逆流。如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勤变换卧位,通过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生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训练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和护理方法,使其充分认识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性。
3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
3.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霍红旭报告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病例占
[1]20.8%~31.7%,其中37.3%~56.0%为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在留置尿管的人群中,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13%~30%。经过多因素分析,导致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4点,分别是:长期留置导尿、女性病人尿路太短、未全身使用抗生素、尿导管与集尿袋连接不良。
由于女性尿道太短,一般认为留置导尿女性比男性发生菌尿率高,但许芬报告男性患者高于女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男性患者导尿难度大于女性,插管的角度掌握不好而刺激擦伤尿道粘膜,破坏其自然地防御感染屏障,为细菌的侵入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提示操作者应熟悉男性尿道的3个生理狭窄和角度,操作切记粗暴,严格无菌操作,对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狭窄或前列腺肥大者最好请专科指导操作。
[2]3.2 尿道损伤
留置导尿引起的尿道粘膜损伤、尿道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有:病人自身因素,护士操作熟练程度及护士的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也应从上述方面入手,加强预防措施
加强护士责任心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扩大护理基础知识面,了解必要生理解剖、心理学、行为学等内容,了解易导致尿道出血的有关疾病,学习选择尿管及操作技巧,明确留置导尿管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做好预见性护理,减少盲从性。
导尿前要了解病人性别、年龄、有无泌尿及血液等系统疾病,是否需长期置管。于士荣报告的3例使用双气囊尿管意外,均为水囊置入因素损伤尿道,因此他建议如下规定,一是气囊内注水量常规固定下来;二是记录气囊水量,形成制度;三是操作认真并懂原理会操作。
尿管易选择表面光滑,一般男性12~20号,女性14~22号,初次留置导尿管不宜选择过粗尿管,过粗及反复插管易使尿道粘膜机械损伤、水肿、出血造成尿道瘢痕,引起尿道狭窄。插管前要充分润滑。
[4]
[3]3.3 膀胱功能损伤
临床上出现拔除尿管后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再次发生尿储留等异常情况。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当某些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留置导尿管是,临床采用定时放尿和开放引流放尿方法。但上述方法违背了正常排尿模式,特别是开放引流放尿,使本应简断的排尿活动,变成了于肾脏产生尿相应的连续过程,膀胱贮存功能废用,排尿反射中断,膀胱呈空虚状态,逐渐适应了有尿即流的惰性状态,拔管后不能及时建立起主动排尿意识。而间断定时放尿,不能因人而宜掌握膀胱充盈速度及排尿间隔时间,若膀胱内尿液少时放尿不足以引起尿意,尿液随压力差作用流出,患者难以产生排尿感觉,不能充分保护和训练膀胱的功能。若由于补液中利尿等治疗需要,尿液过多时放尿不及时会造成不良后果。[5]3.4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
留置导尿管表面的晶体易导致尿路感染,拔管时还易损伤尿道引起血尿,而尿管表面结晶的形成与留置尿管时间和留置导尿管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长期导尿患者几乎100%发生菌尿,导管的包壳亦随着导尿时间延长增多,而细菌及代谢产物、宿主尿路某些蛋白质及尿盐共同构成了包裹导尿管及隐藏细菌的膜性结构。从而导致尿管阻塞,结石形成,而抗生素又无法突破这种生物膜杀死其 内的细菌。[6]4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
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尿道损伤:嘱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勿脱出,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出。对烦躁病人约束固定好四肢,预防病人强行拔管,使膨大的气囊强行拔出,致尿道粘膜撕裂出血。更换集尿袋时,避免用力牵拉导管,观察尿管是否扭曲、受压、移位或插入过深过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防止逆行感染的措施:将集尿袋固定在床旁,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受压,防止尿液返流。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每日1~2次,以减轻尿道口粘膜损伤和水肿及预防感染。尿管长期留置时,每日更换集尿袋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2周或一个月)。
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部位的清洁。观察尿量及颜色,若尿色深或混浊,应加量饮水并及时送尿标本检查,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以达到膀胱自净作用;卧床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使尿液尽量排出;若有尿盐沉渣或血块,可用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液或3%硼酸溶液低压冲洗。一般一周内不主张冲洗膀胱。感染病人可根据医嘱用药液冲洗,每日2~4次。
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
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由于机械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易引起粘膜损伤。因此,应增加营养及给予抗菌药物,给病人安慰,减轻留置导尿管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和不适,亦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尿管第一天持续开放,以后改为4小时或病人有尿意时开放一次。
拔管及预防拔管后尿储留:留置导尿影响膀胱蓄尿功能,且可发生过敏反应;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乳胶制品,过敏者达34%,所以应尽早拔管,一般留置1~3天,小儿最长7天.拔管应在患者精神和体力较好的晨间。拔管后2~3小时内督促和协助病人排尿一次,以后每2小时排尿1次,尤其当天值夜班的护士应督促排尿;对排尿困难或排尿频繁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同时进行会阴部肌肉收缩锻炼,增加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膀胱容量。
尿管脱出护理:应立即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若发现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必要时重新留置尿管。
参考文献
[1]霍红旭,蔡文清.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及其防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9):384 [2]许芬,李乐华.留置导尿发生部位细菌污染和外阴消毒效果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6.6(1):39 [3]周秋风,暴黎晴.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置导尿者尿道出血.中华护理杂志.1998.13(10):596 [4]于士荣.3例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引的意外.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24 [5]唐瑶。双腔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粘膜反复出血1例。实用护理杂志。19955(3):40 [6]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常。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68
致谢
在这个正值毕业的季节,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建辉老师。我的毕业论文是在张建辉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三年的专科生涯中,无论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各个方面,导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的照顾,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都深深的影响了我,这些必将是我以后 人生道路上的一笔重大财富。在此,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远方的父母,他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的今天。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以及我的亲人,是他们与我携手同行,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第五篇: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填空题
1、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和(),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入口。
2、严禁自导管取血化验,与导管相接的输液系统()更换一次,()日消毒并更换敷料。
3、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有:()、()、()、()、血栓栓塞、疼痛、败血症、神经损伤、()、药液外渗性损伤、导管阻塞、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4、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沿()走向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灼热、(),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5、加强加药注射器使用的管理,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提倡采用()加药,这是目前预防注射器污染的有效措施。
6、对于发热反应轻者,可(),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穴位。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7、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给氧,最好有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
二、单选
1、静脉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护士应()A.改变针头位置B.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提高输液瓶D.局部热敷E.加压输液
2、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A.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B.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C.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D.利尿、脱水 E.增加血浆蛋白,纠正贫血
3、输液时发生静脉炎,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患肢制动
B.患肢可用50%硫酸镁湿敷 C.超短波理疗 D.如意金黄散加醋外敷 E.患肢下垂并用硫酸镁热敷
4、静脉输液时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不包括()
A.长期输入高浓度溶液 B.静脉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C.无菌操作不严格D.长期输入刺激性强药物 E.输液速度过快
5、静脉炎症分级:按症状轻重分为()级
A.2 B.3 C.4 D.5 E.6
6、、汪荣,男,36岁,在输液时因液体输入过快发生了肺水肿,下列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立即通知医生B.立即停止输液C.采用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D.低流量吸氧E.选用血管扩张剂和强心剂
7、需要连续输液者更换输液器的时间为()
A.两天更换一次 B.三天更换一次 C.每天更换一次 D.每周更换一次 E.四天更换一次
8、患者输液部位出现疼痛伴有发红和轻微水肿,此静脉情况根据静脉炎分级标准应为()
A.4级 B.3级 C.2级 D.1级 E.5级
9、静脉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A.量过多B.速度过快C.温度过低D.时间过长E.制剂不纯
10、张先生,44岁,因患急性肠炎入院,根据医嘱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主诉胸部异常不适,伴有呼吸困难,心有区可闻及一个响亮持续的“水泡声”。护士应考虑发生的情况是()
A.右心衰竭B.发热反应C.过敏反应D.肺水肿E.空气栓塞
三、多选
1、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预防有()A.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认真选择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 B.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 C.妥善固定针头 D.加强观察,加巡视 E针头穿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0.5cm
2、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
A 操作技术不熟练 B 进针角度不当 C 针头刺入的深度不合适 D静脉条件差E患者为小儿
3、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主要有:()A.药物因素 B.物理因素 C.血管因素 D.感染因素和静脉炎 E.由于穿刺不当
4、败血症的预防有()A.配制药液或营养液、导管护理等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B.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医用塑料输液器 C.认真检查输入液体质量、透明度、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 D.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病人情况及输液管道有无松脱 E.瓶签字迹是否清晰及有效期
5、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有()A.误入动脉 B.糖代谢紊乱 C.发热反应 D.晕厥 E.静脉穿刺失败
6、输液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
A.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B.药物刺激性强C.无菌操作不严格D.输液器被污染E.输入药物制品不纯
7、预防空气栓塞的措施包括()
A.排尽输液导管内空气B.溶液滴尽前应及时拔针C.输液中要及时更换输液瓶D.加压输液时应有护士在旁守候E.应控制输液总量
8、如发生表皮撕脱,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每天用()消毒伤口2-3次。A.酒精 B.碘酒 C.2%碘伏 D.安尔碘 E新洁尔灭
9、输液时注意调节速度,尤其对()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A.老年 B.小儿 C.心脏病 D.孕妇 E腹泻
10、神经损伤的预防有()
A.输注对血管、神经有刺激性的药液,先用等渗盐水行静脉穿刺
B.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才连接输液器 C.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药液有无外漏 D.尽可能选择手背静脉 E.熟悉手部神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与走向
四、判断
1、溶液不滴立即拔针,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2、正确切割安瓿,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在开启安瓿前,以70%乙醇后擦拭颈段可有效减少微粒污染。()
3、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
4、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每瓶药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
5、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发现液体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予拔针另选部位重新穿刺。()
6、空气栓子随血流进入右心室,再进入右心房造成空气栓塞。()
7、发生血栓栓塞时,应抬高患肢,制动,并停止在患肢输液。()
8、桡神经损伤后,患肢不宜过多活动,可用理疗、红外线短波照射每日2次,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500ug、维生素B1100㎎每日一次。()
9、长期输液患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保护好血管。()
10、输注对血管、神经有刺激性的药液,先用等渗盐水行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才连接输液器,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药液有无外漏。()
五、病例分析
1、患者男性,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晨9时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氯化钠溶液500ml,滴速70滴/分,10时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咳嗽、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咳粉红色泡沫痰。
(1)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可能发生了?(2)护士首先应做的事情是?(3)预防与处理?
答案:
一、填空题
1、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肺动脉2、24h、每
3、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静脉穿刺失败
4、静脉、条索状红线、发红、疼痛
5、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6、减慢输液速度、停止输液、输液器
7、高浓度
二、单选
1、B
2、E
3、E
4、E
5、D
6、D
7、C
8、C
9、E
10、E
三、多选
1、ABCDE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E
6、ACDE
7、ABCD
8、CD
9、ABC
10、ABCDE
四、判断
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对
10、对
五、病例分析
答:
(1)心脏负荷过重反应(2)立即停止输液
(3)急性肺水肿预防与处理
①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对老年及小儿,心脏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
②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
③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高浓度给氧,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酌情给与强心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