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素合理应用的效果评价20140116

时间:2019-05-15 01:2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素合理应用的效果评价2014011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素合理应用的效果评价20140116》。

第一篇: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素合理应用的效果评价20140116

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效果评价

岳翠丽(兰州市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 以2012年-2013年我院剖宫产病例为基准,抽取2012年病例作为干预前对照组(100份)、抽取2013年病例作为干预后观察组(100份),统计分析剖宫产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前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表现为多种药物滥用,干预后选择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合理率由32.08%提高至84.83%;给药时机合理率由85%提高至98%;用法用量合理率由15%提高至95%;联合用药使用率由75%下降至25%。结论: 临床药师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是有效的、可行的,能有效推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菌药;临床药师;干预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s of

cesarean section

YUE Cui-li(Lanzhou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Lanzhou Gansu,730030)[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in cesarean section on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s.Methods: 100 cases of 2012 were as control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2013 after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in in our hospital.Delivery time, drug selection, usage and dosage ,and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 were analysed.Results: Drug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after interven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compared with a variety of drug abuse of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s before intervention , GeLiLv drug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increased from 32.08% to 84.83%;medication time from 85% to 98%;usage and dosage from 15% to 95%;combination utilization rate decreased to 25% from 75%.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of antibiotics in cesarean section is effective, feasible,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esarean section.[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perioperative period;antimicrobial drugs;clinical pharmacists;intervention 随着女性职业化程度的增加,女性生育风险不断增加。剖宫产手术因其较简单易掌握、较安全的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选择的一种手术分娩方式[1]。但是,由于孕妇宫颈和阴道内存在大量的潜在致病菌,在生产前期极易引起内源性感染,也极易在术后并发感染[2]。据统计,剖宫产术后感染及术后病率要比自然分娩高出20倍[3]。因此,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尤为重要[4]。但目前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缺乏合理指导,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缺乏临床药师的干预和指导。本文就临床药师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干预前后做一对比分析,从整体上对临床药师干预措施做一效果评价,旨在为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抗菌药提供依据,为我院整体合理应用抗菌药探索合理的用药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抽取2012年-2013年我院产科剖宫产病例,从中分别抽取100份剖宫产病例,以7为间隔抽取剖宫产病例号,作为入选资料[5]。剔除标准:产前已发生感染、产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内科疾病的病例。以2012年未干预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以2013年临床药师干预后的病例作为观察组。

1.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年龄、孕周、胎次、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指征、术前肛阴查次数、胎膜破裂时间、产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指标。1.3评价指标

依据《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6],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和合理性评价标准, 判断抗菌药预防使用是否合理。从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疗程、产科抗菌药使用强度等方面考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

1.4干预措施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84号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和《2013年兰州市抗菌药物临床经验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剖宫产预防

2医务科联合药用药的指征、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时机、预防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作出明确规定。○

3学部在每月的医师大会上通报抗菌药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将不合理抗菌药处方及病例做专项点评。○在全院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专题讲座,详细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全院所有临床医生进临床药师实时监控产行培训及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及医师专业资格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处方权限。○

5临床科手术病历, 就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病历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从源头杜绝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药师深人临床病区进行查房, 查房过程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在病区内针对科室用药特点对医师进行专题讲座。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防用药药物选择

临床药师干预前,预防用药选药硝基咪唑类占31.25%,青霉素类占27.18,大环内脂占22.92%,第一、二代头孢占(11.25%),喹诺酮类占4.17%。经临床药师干预后,预防用药主要以五水头孢唑林钠为主(51.72%),硝基咪唑类占22.76%,大环内酯类占8.28%,青霉素类抗菌药比例降为0,克林霉素作为头孢类过敏的备选药物,逐步取代氨曲南作为头孢类过敏的药物选择,总合理率由32.08%提高到84.83%,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预防用药药物选择(n=100)

Tab 1 Prophylactic sele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100)

对照组

观察组

分类 青霉素类

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 三代头孢

其他

硝基咪唑类

大环内脂类 喹诺酮类 林可霉素

合理率

2.2预防用药给药时机 药物 青霉素钠 氯唑西林钠 五水头孢唑林 头孢西丁钠 头孢曲松钠 头孢噻肟钠 氨曲南 甲硝唑 奥硝唑 罗红霉素 左氧氟沙星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病例数 15 50 9 18 0 0 3 45 30 55 10 5 0

构成比(%)病例数

6.25 20.83 3.75 7.50 0.00 0.00 1.25 18.75 12.50 22.92 4.17 2.08 0.00 32.08

0 0 75 10 3 2 2 25 8 12 0 0 10

构成比(%)

0 0 51.72 6.90 2.07 1.38 1.38 17.24 5.52 8.28 0.00 0.00 6.90 84.83 剖宫产给药时机应为结扎脐带后立即给药,对比发现,干预前对照组病例首次给药时机为术前给药占15%,术后产妇返回病房给药占10%;干预后观察组术前给药比例为2%,术后返回病房未发生一例。

2.3预防用药疗程

临床药师干预前预防用药疗程为3.56±1.12d。临床药师干预后预防用药疗程为2.45±1.09d,干预后平均疗程与干预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预防用药疗程对比(n=100)

Tab 2 Comparison of medication dura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100)

疗程

<24h 28h-48h 48h-72h >72h

对照组

观察组

病例数

0 25 56 19

病例数 58 27 5 2.4预防用药联合用药

在临床药师干预前,剖宫产联合用药比较复杂。一般是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联合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奥硝唑,大环类的罗红霉素,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部分病例甚至3联用药,总的联合用药高达75%;临床药师干预后,药物联合以甲硝唑为主,联合用药比率下降为2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联合用药对比(n=100)

Tab 3 Comparison of combination 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100)

用药方法 甲硝唑 奥硝唑 罗红霉素 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罗红霉素 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奥硝唑+罗红霉素 奥硝唑+左氧氟沙星 合计

对照组 病例数 25 5 23 5 9 5 2 1 75

33.3 6.7 30.7 6.7 12.0 6.7 2.7 1.3 100.0

观察组

比例(%)80.0

8.0 0 0 8.0 0 4.0 0 100 2 0 0 2 0 1 0 25

比例(%)病例数

2.5预防用药用法用量

临床药师干预前,预防用药用法用量比较混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一日一次,甲硝唑、奥硝唑一日一次或两次;抗菌药剂量一般以治疗剂量给药或将全日治疗剂量一次滴注;药物溶媒未按说明书规定选择。针对这一问题,临床药师以《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为依据,先从药物选择进行指导,在选择合理的预防用药前提下,按其用法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干预后合理用药例数与干预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预防用药用法用量对比(n=100)

Tab 4 Comparison of usage and dosage in prophylaxi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100)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合理例数 95

不合理

频次 65 5

溶媒 25 5

剂量 28 2

合理率(%)15 95 3.讨论

3.1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标准 用药指征:剖宫产手术为进宫腔手术,用药指征与阴道相通, 易发生感染, 故需预防用药;药物选择:首选一代头孢菌素,若存在高危感染因素,可选用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或单用头孢西丁钠、氨曲南或克林霉素(头孢过敏);用药时机:断脐后立即给药;用法用量:头抱菌素类、氨曲南常规单次剂量1-2g , 克林霉素单次剂量0.6-0.9 g, 甲硝唑单次剂量0.5g;联合用药:存在高位感染因素,时,如产前羊水早破、产前流血、foleys管引产等情况时,可一、二代头孢联合甲硝唑。用药疗程:一般为24h,最长不能超过48h。,3.2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价[78]

剖宫产为清洁-污染手术的二类切口,有明确的用药指征。我院为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剖宫产手术占产科生产方式的30%。一直以来,剖宫产产妇术后3-4天拆完线后出院,抗菌药预防用药一直伴随产妇出院结束疗程。临床药师督导产科抗菌药合理使用后,根据我院具体情况,以卫生部第38 号文件和《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从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用药进行干预。

3.2.1用药时机不合理干预。剖宫产预防用药时机应为断脐后给药,但在临床药师干预前,预防用药首次给药有术前给药,也有产妇回到病房后开始给药。针对这一情况,临床药师和临床医生、护理部沟通,从头孢类抗菌药药动学的角度出发,详细阐明断脐后给药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大杀菌浓度,最大程度的杀灭由于手术过程中接触性产生及定植的细菌,并且避免术前给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通过医生、护士的配合,现在我院剖宫产手术首次给药时间为断脐后给药达到98%。

3.2.2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进行干预。临床药干预前,预防用药药物选择以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为主导;经有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以一代头孢菌素为主。预防用药用法用量:干预前,头孢菌素抗生素给药剂量不合理占27.73%,频次不合理占55.08%,给药溶媒不合理占21.19%。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药物,药物杀菌效应与体内血药浓度维持MIC 以上的时间成正比,而不与剂量相关,一次给予全日量致使单次给药剂量过大,体内短时间血药浓度过高, 毒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因此,预防用药给药频次应一日2 次给药(除头孢曲松)。而对于抗菌药溶媒,依据细则: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100 ml,一般应30 min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预防用药药物剂量与治疗剂量不同,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 g,头孢呋辛1.5 g,头孢曲松1-2 g,甲硝唑0.5 g。经过临床药师的督导,预防用药抗菌药用法用量的合理率有原先的15%提高到95%。

3.2.3针对联合用药比较混乱,临床药师通过医师大会,专题讲座等宣教形式,使联合用药由原来的甲硝唑、奥硝唑、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多种联合方式,规范为以联合甲硝唑为主。但在产科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虽为指导原则推荐联合使用的抗菌药,但其在乳汁中含量较高, 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发现其具致肿瘤和致突变的危险性[ 9] , 如若孕妇产前有高位感染因素,确需使用时再联合,但必须暂停哺乳以防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并且广泛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将会导致耐药肠球菌的增加, 引发感染的治愈难度, 不宜长时间使用。

3.2.4对于用药疗程比较长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通过查资料,对比相关医院剖宫产用药情况,从询证医学的角度出发,阐明围手术期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抗菌药使用疗程没有正相关,相反,长疗程会引起细菌耐药而导致新的感染[10]。依据我院实际,选择一些没有基础疾病,未发生羊水早破、未发生产前出血、未使用foley’s管引产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临床药师的督导,产妇预防用药疗程有原来的3.56±1.12d,缩短为2.45±1.09d。随着产后抗菌药疗程的缩短,临床将剖宫产切口的缝合线改为可吸收的肠线,产妇生产后观察两天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后,就可以出院,这也大大缩短了住院周期,减少了产妇的住院费用。随着剖宫产合理预防用药的提高,产科抗菌药的使用强度由原来的80.19DDD降为29.33DDD,剖宫产产妇住院药费有原来的平均212.12±23.16元降为110.32±16.65元,剖宫产产妇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6.69±1.12d降为5.12±1.23d。

4小结

临床药师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一些基础医院更是可有可无,在全社会追求经济效益的背景下,临床药师的工作往往被医院所忽视,在一些例行的检查的工作中,临床药师常常充当数据统计员的角色。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临床药师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怎样使自己的工作成绩增加医院的效益呢?《抗菌药专项整治》为每一位医院领导敲响了警钟,抗菌药整治不达标,这就是我们临床药师工作的出发点;医保患者药品费用超标,这就要求我们临床药师从专业角度出发,如何有效,合理的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医疗资源紧张,合理应用药物治疗,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绝对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相对增加医院的住院患者病床数;这就是我们临床药师工作的结合点。合理用药的宗旨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临床药师在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时,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同时也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农惠园.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7):117-118.[2] 姜红,段蓉.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24(8):744-745.[3] 杨刚, 梁家智.剖宫产相关问题的循证评价[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2): 119.[4]姜涛.785例产妇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0):884-885.[5] CUI M, LIU X M, SU Y J.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antibacterial prevent the effect of using [J].China Pharmacoepidemiol, 2012, 21(8): 400.[6] 卫生部.卫生部医管司关于征求《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7]邓体瑛.药师干预前后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 84-86.[8]李云送,陈瑶.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干预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7): 795-799.[9]张建平, 王义良.妇产科药物手册[ 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210.[10]方芳.妇产科领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循证评价[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1): 7-8.

第二篇: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健康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与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样,剖宫产孕妇会担心手术引起疼痛或者恐惧手术有夺走生命的危险,因此在手术前护士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情况和病史,以和蔼可亲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及止痛效果,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目的、做法、安全程度、手术效果、麻醉方法等,消除患者怕痛心理,放下思想包袱,使她们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剖宫产手术。2.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责任护士接受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病区环境,护士长24小时内向患者自我介绍。

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健康及心理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器官功能等。

护理全管理:重点是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和窒息评估准确,符合患者病情,护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床头各种警示标识与病情一致。

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的卫生宣教、各种治疗、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测产妇的一般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1).注产妇左侧卧位,注意休息。(2).听胎心音1次/小时,胎心监护1次/日,必要时随时监测胎心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即刻通知医生及时处理。(3).指导产妇自我监护的方法,早中晚各数胎动一小时,12小时少于十次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抽血并及时送检。各项检查、检验、备血、备皮、皮试等落实到位,符合要求。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

尊医嘱认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进行每项操作前都应做好解释工作来争取产妇配合。同时做好技术工作,住其多关心安慰产妇,多方面给予产妇支持和照顾,消除其思想顾虑,更好的配合手术。遵医嘱灌肠、放置胃管及尿管,禁止饮食,准确及时给与麻醉前用药、更衣。

手术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择期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充分,可有专门护士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术前一日晚餐少食,保证良好睡眠,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按腹部手术常规备皮,严格执行无菌导尿技术,给予留置尿管注意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尿路感染,遵医嘱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镇静药物。对急症剖宫产病人,应快速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可有几名护士共同配合,以争取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宫缩及胎心变化,并注意安慰孕妇。

患者入手术室前应排空膀胱,取下假牙、发卡、饰品等。

责任护士将患者的病历、B超单、手术中使用抗生素等一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清楚,并双方签字。

术中护理

1.给产妇安全感,消除其恐惧心理

手术室护士做好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说明麻醉方式。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适当与产妇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尽量减少手术室的各种机器噪声,保持环境安静。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要一丝不苟,操作快、准、稳,避免机械性刺激,热情周到,边操作边解释,多沟通使产妇获得安全感,积极主动配合手术。胎儿娩出处理好后,把新生儿抱给产妇看,并与之身体相贴,告之胎儿的性别、出生的准确时间。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剖宫产手术患者,麻醉完毕后平卧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时应将患者右髋部垫高,或者将手术床轻微左倾,给予吸氧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急剧下降等症状。3.术中低体温的护理

(1)麻醉导致机体保护性防护机制减弱,手术中易导致体温偏低。因此,巡回护士在麻醉前应对产妇进行皮肤表面保温,术中持续监测温度变化,并经常观察其四肢末梢的温度情况,及时做好各项保暖工作。(2)手术室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40%~60%,这样可以减少寒冷刺激和热量散失。(3)手术开始后,除手术部位暴露外,病人其他部位均应用电热毯、棉被、棉裤腿等辅助措施保暖。(4)术中用温盐水浸泡纱布、纱垫,冲洗液、静脉输液等适当加温至37℃左右,减轻寒冷刺激。4.预防出血性休克

剖宫产术中出血率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所以剖宫产术前输液时即选用输血器,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 观察出血量,适时进行输血。胎儿取出后立即用促宫缩的药物,减少失血量。术后护理

1.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与病房护士做好床头交接,使其并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2.患者的体位

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去枕平卧8小时,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识清醒后即可靠枕。嘱其勿抬头、摇头,有呕吐现象时头可偏向一侧,并早期进行翻身。常规吸氧4~6小时,6小时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血循环和恶露排出。3.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疼痛性质、出入量,各种管道及切口渗血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一级护理患者每30-60分钟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发热患者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使用心电监护是要注意在绑袖带时一定要避开留置针的一侧肢体,同时避免袖带捆绑时间过长而引起上肢水肿。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面色、神志等变化,并详细记录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出血,并做好抢救工作。

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水电解质平衡。4.术后饮食

术后6小时禁食,6小时后可进流质,禁食蛋、奶、糖等,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改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食,禁食以少食多餐、循序渐进为原则。若产妇术后乳汁不足,住其多食汤类,促进乳汁分泌。5.伤口的护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子宫复位及阴道流血情况,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伤口每日更换敷料1次,辅以物理治疗。术后严格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及应用抗生素、止血药和宫缩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促进子宫收缩。

6.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过度牵拉、扭曲,保持通畅,标识醒目,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尿量和性状,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嘱病人多饮水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剖宫产一般术后12h可以拔除导尿管,协助患者下床活动。督促产妇及早下床自解小便,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有利于伤口恢复,防止肠粘连。

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要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过度牵拉、扭曲,保持通畅,标识醒目,按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按时更换引流袋。7.外阴护理

每天擦洗外阴一次,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垫。保证足够的休息及睡眠。8.母乳喂养

术后产妇怕痛,体位受限,分泌乳汁不足加上心理准备不足而影响母乳喂养,故护士应多巡视病房,随时指导母乳喂养,进行宣教,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心理活动,提高母乳喂养率。早期母婴互动即可促进母亲生殖内分泌生理功能的恢复,有可加快心理调适,促进其尽早进入母亲角色。9.疼痛护理

目前大多数病人都选取自控镇痛泵止痛,要注意观察产妇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无嗜睡和呼吸抑制情况及镇痛效果,必要时请麻醉医生处理。耐心向产妇解释子宫收缩痛及切口疼痛的规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消除其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促进早日康复。10.护理全管理

重点是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和窒息评估准确,符合患者病情,护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床头各种警示标识与病情一致。11.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的卫生宣教、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功能锻炼等,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措施落实到位。1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切口、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和窒息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按时来院复诊。小结

剖宫产是解决某些难产最有效的手段,做好孕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严谨细致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良好的术后康复。

1.患者入院责任护士应介绍()、()()和(),护士长()内向患者做自我介绍。

2.剖宫产术前()小时禁食禁水。

3.剖宫产术后需禁食禁水()小时。

4.剖宫产术后需去枕平卧()小时。

5.剖宫产术后()后可进食流质。

6.术后应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周围皮肤有无()

7.术后六小时后取()位,有利于血循环和恶露排出。

8.术后()小时可拔除尿管。

9.术后应密切观察尿液()、()和()。

10.护理全管理重点是()、()、()和()评估准确,符合患者病情。

11.一级护理每()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12.发热患者()测量体温一次。

13.引流袋及尿管须妥善固定,标识醒目,避免()(),保持()。

14.目前大多数病人都选取自控镇痛泵止痛,要注意观察产妇(),(),()和()及(),必要时请麻醉医生处理。

15.耐心向产妇解释()及()的规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消除其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促进早日康复。

第三篇: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

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方法 8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治疗,对照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常规用药治疗,对比不同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1.45±1.07)d,术后最高体温为(37.80±0.20)℃,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5%(1/40),产褥病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2.68±1.8)d,术后最高体温为(38.31±0.28)℃,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5.0%(6/40),产褥病发生率为17.5%(7/40);两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最高体温及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在围手术期给予抗感染用药治疗可明显缩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使用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病发生率。

【关键词】 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临床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69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in perioperative medic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WU Li-he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iaoning Yixian County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Jinzhou 12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in perioperative medic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80 puerpera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anti-inflammation medication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fever clearance time as(1.45±1.07)d,postoperative maximal body temperature as(37.80±0.20)℃,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as 2.5%(1/40),and incidence of puerperalism as 2.5%(1/40).The control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fever clearance time as(2.68±1.8)d,postoperative maximal body temperature as(38.31±0.28)℃,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as 15.0%(6/40),and incidence of puerperalism as 17.5%(7/40).The differences of postoperative fever clearance time,maximal body temperature,inf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and incidence of puerperalism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erioperative anti-inflammation medication treatment for puerpera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can remarkably shorten administration time of preventive antibacterial and reduce infection rate of incision and puerperalism.【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Medication;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剖宫产术是有效防止由于阴道生产过程中由部分原因可能造成母婴健康和性命安全损害的一种常用方法[1,2]。由于手术后子?m切口将完全开放,所以切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对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实施预防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3]。研究显示,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均能够显著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本次研究中作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围手术期实施用药,对比不同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小24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9.5±4.3)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5±0.5)周;经产妇17例,初产妇23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9.6±4.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7±0.6)周;经产妇18例,初产妇22例。两组产妇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治疗,在脐带结扎后,给予1.0 g头孢唑啉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 d;对于使用头孢唑啉过敏患者,采用0.6 g克林霉素。对照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常规用药治疗,即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当天,给予2.0 g头孢唑啉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对于使用头孢唑啉过敏患者,采用0.6 g克林霉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退热时间和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最高体温。②剖宫产术后产妇腹部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渗液、红肿、硬结和压痛等症状;③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产褥病发生率;无其他原因情况下分娩1~10 d内,采用口表进行测量,4次/d,产妇体温有2次≥38℃[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1.45±1.07)d,术后最高体温为(37.80±0.20)℃,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5%(1/40),产褥病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2.68±1.8)d,术后最高体温为(38.31±0.28)℃,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5.0%(6/40),产褥病发生率为17.5%(7/40);两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最高体温及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剖宫产术是有效防止由于阴道生产过程中,部分原因可能造成母婴健康和性命安全损害的一种常用方法[5,6]。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和医学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可大幅度降低产妇的疼痛,然而手术的创伤将会导致患者的抵抗力减弱,术后容易引发感染,给母婴健康和性命安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险性[7-10]。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所指的是在有可能存在感染或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前题下,在剖宫手术前和剖宫手术的过程中实施系统性抗菌药物以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出现的用药,作者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围手术期用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1-16]。

剖宫产手术后产妇通常存在发热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细菌感染继而引发的体温升高,其中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厌氧菌仅高达到10%以上。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1.45±1.07)d,术后最高体温为(37.80±0.20)℃,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5%(1/40),产褥病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2.68±1.8)d,术后最高体温为(38.31±0.28)℃,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5.0%(6/40),产褥病发生率为17.5%(7/40);两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最高体温及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最佳时间是在开始麻醉时或者手术前2 h内,总的预防时间控制在24 h内,特殊情况下可控制在48 h内。这样能够有效杀灭切口暴露时入侵的细菌,从而大幅度降低手术后产妇引发感染的几率[17,18]。本次研究中,在脐带结扎后就开始对产妇进行用药,同时将用药的时间延长至2 d,能明显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降低了药物对产妇的不良反应,同时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19]。

总之,剖宫产术产妇在围手术期给予抗感染用药治疗可明显缩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使用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妹莲,邱丽心,张世阳,等.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907-909.[2] 龚建平,潘美红.381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中南药学,2012,10(6):474-477.[3] 张彩萍,白晓兰,李时敏,等.某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状况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127-128,129.[4] 朱秀霞,杨英捷,施慧菁,等.抗菌药物在剖宫产孕妇围手术期抗感染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4039-4041.[5] 曹慧芳.用药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影响.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194-195.[6] 李宏,曾惠娴,苏晶晶.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22):81-82.[7] 李韶莹,郝琦蓉,张聪琴.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05,34(2):107-108.[8] 李世荣.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3):81-82.[9] 王红琳,陈亚萍.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对策.中国临床医学,2014(3):296-298.[10] 陶群英.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88-3989.[11] 周晓明.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观察.现代实用医学,2015,27(7):906-907.[12] 叶小姣,徐晓红,陈海燕.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控制剖宫产术后感染中的效果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8):3936-3937.[13] 陶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剖宫产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294-1295.[14] 张华琦.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临床研究.中外医疗,2012,31(10):53.[15] 金菊英.剖宫产术后防治感染合理用药的临床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62-163.[16] 龙云萍.剖宫产术规范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92-94.[17] 刘?裕? 宋新文,?S琼,等.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4):312-314.[18] 宋瑞,尹文光,牛绍利,等.291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安徽医药,2012,16(1):103-105.[19] 俞致,赵冰封,王红梅,等.429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安徽医学,2013,34(10):1465-1467.[收稿日期:2016-10-18]

第四篇: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式探讨医学论文.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

式探讨 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外科手术合理预防 应用 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对2005普外、肿瘤、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病人15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100%,术后联合用药率为67.3%,术后用药<72h者仅为9.6%,麻醉诱导期给药为0。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未执行临床指导原则,采取行政干预与宣传 教育,对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单病种 治疗 费用,预防 医院 感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外科;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是我国 目前 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物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 问题 :药物变态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关注外科手术病人如何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我院外科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高(88.6%)的现状,对部分外科择期手术病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加以 分析。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调2005普外、肿瘤、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病人156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89例,Ⅱ类切口手术67例;男88例,女68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岁,其中60岁以上20例,婴幼儿7例,平均年龄39.1岁。

1.2.调查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筛选并登记,项目包括科室、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切口分类、麻醉诱导期及手术后用药类型、天数及联合用药情况,要求入选病例手术前无感染征。

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100%,术后联合用药率为67.3%,术后用药<72h者仅为9.6%,麻醉诱导期给药为0。手术后抗菌药物应用天数、Ⅰ、Ⅱ类切口联合用药、各类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及预防用药前十位排序调查情况见统计表。

讨论与分析

3.1 存在问题

3.1.1 对滥用抗生素危害认识不足

合理用药概念:指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知情、满意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范围内多中心调查,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的约占30%,抗生素药费占全部药品支出的15%~30%;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水平[1]。

细菌耐药性主要是在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被选择出来的,不合理应用和滥用抗生素更助长耐药性的产生。其危害为: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延长患病时间,增加死亡的危险性,流行病发生时间延长,他人遭受感染的危险性增大,抗感染费用急剧增加。

3.1.2 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掌握不严

具体表现为:不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清洁手术,术后平均用药5~8天,手术预防用药率100%,联合预防用药率为67.3%(见表1)。究其原因主要是苛求降低平均住院日,医院环境污染以及医生与病人对手术感染的忧虑。表1 Ⅰ、Ⅱ类切口联合用药统计注:*为围手术期联合用药率

3.1.3 抗菌药物应用选药不合理

表现为用药起点较高,价格昂贵,广谱、高档药物使用较多(见表2);预防用药首选三代头孢类及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本次调查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占预防用药率的62.2%(见表3),并发现有抗菌药物应用剂量、配伍缺陷及不按药代动力学原则给药现象。原因多考虑与主观认知程度有关,包括药物使用的利益驱使作用。表2 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种类统计注:药物使用种类包括联合用药 表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前十位排序注:*为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应用构成比总和为62.2%

从感染学角度分析:手术切口部位感染主要是由G+ 杆菌引起,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是针对G- 杆菌作用强的广谱抗生素。所以,手术预防感染应选用对G+ 杆菌作用强的,对G- 杆菌兼有作用的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3.1.4 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疗程不当

围手术期未按要求给药,抗生素更换频繁,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偏长,术后用药<72h者仅为9.6%(见表4)。主要原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抗菌药物分线使用管理及临床应用指南缺如;单纯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忽视无菌操作、手术技巧及营养调整等预防感染的相关支持疗法。表4 术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与持续时间

3.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干预措施

探索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 科学 评价与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促进合理用药。

3.2.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关键词:干预,模式,探讨,应用,合理,手术,医学论文,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式探讨 内容摘要:【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外科手术合理预防 应用 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对2005普外、肿瘤、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病人15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100%,术后联合用药率为67.3%,术后用

第五篇: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评分情况、喂养情况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确保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的安全,是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护理措施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72-02

剖腹产分娩后,再次妊娠的子宫是瘢痕子宫,由于随妊娠的进展子宫逐渐增大,原手术瘢痕处组织脆弱、伸展性差,如阴道分娩再加上宫缩时宫腔压力的增加,易发生子宫破裂,所以二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宜,因此,怎样确保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的安全成为了护理人员的一大关注热点问题。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均为第二胎或以上的患者,且第一胎均为剖腹产。所有患者无一例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42例)年龄为21-26岁,平均年龄为23.1±3.8岁,平均孕周为35.5±2.6周;对照组(42例)年龄为22-28岁,平均年龄为24.6±1.4岁,平均孕周为35.1±2.2周。两组年龄、孕周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剖宫产术:

以持续硬膜外麻醉为主,进行局麻或全麻。在妊娠期或临产后,于子宫下段切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在子宫下段前壁正中作横小切口,并钝性撕开约10-12cm,取出胎儿、胎盘。

1.2.2针对性护理干预

1.2.2.1术前护理:评估产妇的一般情况,测量生命体征,了解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听胎心音,进行产科检查,了解先露和宫口扩张情况,注意检查有无阴道流血等情况。

1.2.2.2 术中护理:协助摆放好产妇的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对有血压下降或胎儿宫内窘迫者,可稍倾斜手术台或取侧卧位。术中密切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根据情况按医嘱输液、输血,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1.2.2.3 术后护理:按一般腹部手术常规护理及产褥期产妇的护理。产妇回病房后了解手术情况,及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检查输液管、导尿管是否通畅;查看腹部切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并做好记录。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流血多者应遵医嘱给予子宫收缩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评分情况、喂养情况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组别 n 新生儿评分(分)喂养情况

母乳喂养[例(%)] 母乳喂养开始时间(h)

观察组 42 9.97±2.3* 37(88.1)* 32.4±8.5*

对照组 42 8.65±1.8 26(61.9)44.6±7.9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组别n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

观察组423(7.1)*0(0)*1(2.4)*

对照组4211(26.2)3(7.1)6(14.3)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讨论

在我国,剖宫产率平均水平达到46.5%,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自然会在产妇的肚皮和子宫上各留下一道疤痕。第一次剖腹产术后再孕的产妇,第二次分娩有80%做剖腹产,这比阴道分娩安全。但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存在一定风险[2],例如:1)瘢痕粘连,手术难度增加,甚至于子宫与腹壁粘连无法打开腹膜腔;2)组织解剖的改变损伤脏器,如:膀胱位置上移或下移,肠管粘连腹膜下等;3)瘢痕子宫收缩受限,易致产后大出血;4)瘢痕子宫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率增加,前置胎盘本身还容易引起羊水栓塞。为了降低瘢痕子宫再妊娠手术的风险性,我们在围手术期护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的指征;2)加强心理疏导[3],康乐陪产,以增加其自然分娩的信心;3)对有两次剖宫产经历的孕妇,要劝其节育,避免再次妊娠[4];4)嘱患者再妊娠后定期产前检查,尤其是妊娠晚期要避免剧烈运动,若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可掉以轻心。

基于以上观点,本组以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我们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均给予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了两组新生儿评分情况、喂养情况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蔡芬兰,张研琳,黄利兰,等.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1652-1653.[2] 蔡芬兰,张研琳,黄利兰,等.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22-1724.[3] 刘翠华.心理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90-92.

下载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素合理应用的效果评价20140116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素合理应用的效果评价2014011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0505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检查

    合理用药专项检查: 时间:2015年05月05日 参加人:史院长、梁院长助理带队:医务科、质控部、药检科联合检查 内容:合理用药检查和麻醉、精神药品、基本药物管理情况 抽查科室:普外......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原则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 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预防......

    7.)1-二等(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 杨旭 王少华 孙福生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性研究,为临床抗菌药的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普通用药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大全5篇)

    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1 (治疗用药) 病历或处方号: 科室: 医师: 年 月 日 考评项目 评分标准 合计 备注 分值 实际评分 1、有病原学诊断(采集标本如血、......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概述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版)]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