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01:5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篇: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

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

川卫办发〔2008〕277号

四川省卫生厅

四川省档案局

关于下发《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档案局、各扩权强县卫生局、档案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特制定《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本《办法》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们,以便修订。

附件: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省卫生厅

省档案局

二○○八年五月九日

主题词:合作医疗

档案

管理办法

通知 抄送:卫生部,国家档案局。

四川省卫生厅办公室

2008年7月8日印发

(校对:杜小清)

(共印 附件:

120份)

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在具体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应将其纳入主要负责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实际问题。

第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档案业务受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本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为独立事业单位的,应建立综合档案室,原则上应配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专(兼)职档案人员管理档案。

第六条

各单位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纳入本单位档案全宗,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有效利用。

第七条

凡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不同形式和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都应归档。归档范围详见附表《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形成的管理类档案,其整理按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执行。

处方、病历等档案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结算类档案,定点医疗机构分门诊(慢病)、住院等类别,分月、分年度进行整理;经办机构按定点医疗机构对结算材料进行审核、编码后,分门诊(慢病)、住院等类别,分月、分年度进行归档管理。

基金会计类档案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进行整理。

录音带、磁带、磁盘、光盘、照片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参照《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15-95)、《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及《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等有关标准另行分类整理,编目存放,并填写相应的参见号。电子文件及数据应按照相关规定,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三套,妥善保管。

第八条

归档文件材料应制成材质,便于长期保存。禁用铅笔、圆珠笔、纯蓝墨水、彩色笔等不耐久字迹材料。归档文件材料应保持文件的有机联系、齐全完整,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图象清晰、签字手续完备,排列有序、装订整齐,编目正确,质量符合《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川办函[2005]103号)要求。

第九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材料的整理实行谁办理谁整理(立卷)、边办理边收集整理的原则,做到区分类别、区分年度、区分保管期限,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审定后,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室(工作人员)归档。任何人都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条

各单位应根据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设施设备,采取必要的保管和保护措施,努力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等工作。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及时修复破损褪变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一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保管期满应及时鉴定。鉴定工作由本单位负责人、专业人员和档案人员共同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进行,逐卷逐件地直接鉴定,并编制销毁清册。经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当地档案、监察、审计、财政、卫生等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到指定地点销毁。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连同本单位档案全宗一并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第十三条

在对档案信息实行有效保密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数据库,为统计汇总、分析决策、查找利用等创造便捷条件。

第十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查阅和借阅制度,严格履行查阅、借阅登记手续,切实做好档案的利用。

第十五条

档案人员应熟悉保管档案的情况,编制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专题目录等必要的检索工具。档案人员工作变动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档案交接手续。

第十六条

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工作人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联合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七条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不到位的,应限期整改;违反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

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管理类文件材料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程序、规定、请示、批复、通知、报告等文件材料

法规政策性和重大业务建设的永久

基础性、技术性和事务性的30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的协议文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审批表

30年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报表

年度报表

永久

季度报表、月报表

5年

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文件材料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协议书

3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登记表

3三、处方、病历病案

年 年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

1年

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3年

15年

门(急)诊病历档案

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

住院病历档案

四、结算类文件材料

(一)门诊补偿结算材料

经审计后

3年

1.门诊补偿报销凭证(病人须签字或捺印);

2.门诊补偿汇总凭证(须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3.辖区内其它代办点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的门诊报账明细表(包括机构名称、本期报账门诊人次、申请报销金额等,并加盖定点医疗机构公章)。

(二)门诊统筹补偿结算材料

经审计后

3年

1.门诊统筹补偿报销凭证(病人须签字或捺印);

2.门诊发票报销联(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3.门诊统筹补偿汇总凭证(须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三)门诊慢性病补偿结算材料

经审计后

5年

1.门诊慢性病补偿报销凭证(病人须签字或捺印);

2.门诊发票报销联(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3.门诊慢性病补偿汇总凭证(须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四)定额补偿(含体检)、二次补偿结算材料

经审计后5年

1.定额补偿或二次补偿报销凭证(病人须签字或捺印);

2.定额补偿就诊发票报销联(加盖医疗机构公章,集中组织体检的可出具总发票并附体检名单)、二次补偿就诊发票报销联复印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3.定额补偿或二次补偿汇总凭证(须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五)住院补偿结算材料

经审计后

5年

1.住院报销凭证(病人须签字或捺印);

2.住院发票报销联(加盖医疗机构公章,若参合农民已参加商业保险的,须复印住院发票并由商业保险公司加盖鲜章);

3.住院补偿汇总凭证(须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4.出院证明(出院病情证明);

5.住院费用清单(县、市、区外就诊者提供);

6.客观病历复印件(外伤和中毒病人提供,需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五、基金会计类材料

1.会计凭证(含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5年

2.会计账簿(含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分户账)、现金出纳账、银行存款账

15年

3.基金决算

永久

4.月报、季报、财务报告

55.会计移交清册

6.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六、不同载体的电子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最低不得少于

30年。

第二篇: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依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点医疗机构是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确定的,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医疗机构。

第三条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原则是:提供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方便参合农民就医;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竞争,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

第二章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审批

第五条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监督工作;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监督工作;市(州)行政区域以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办法由各市(州)自行制定。

第六条 定点 医疗机构采取自愿申请的办法,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方具备申请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

(一)必须具备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

(二)遵守国家有关医疗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健全和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三)严格执行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政策;

(四)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要配置符合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五)应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有具备执业资格的中医药人员。

第七条申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资格的医疗机构,应填写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向相关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上一业务收支情况和门诊、住院诊疗服务量(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药费、住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平均住院医药费等);

(三)药品监督管理和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和《许可证》。

第八条卫生行政部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负责组建由医疗、管理、财务等专家构成的定点医疗机构专家评审组,对医疗机构的申请和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定点资格审查。根据专家评审组审查结果,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第九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措施,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原则上协议有效期为2年。

第十条已签订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市、区)及以上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并增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标牌。

第三章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第十一条定点医疗机构应设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科室,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共同做好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审查本院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的医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按要求做好各项登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医疗费用要单独建帐管理;

(三)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办理费用的结算;

(四)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向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提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医疗费用发生情况等有关信息;

(五)接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就诊时的政策咨询。

第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要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知识及相关政策,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要。

第十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执行《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目录》,在诊疗过程中应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控制贵重药品的使用,杜绝“大处方”、“人情方”。特殊情况必须使用《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试行)》以外的药品时,要征求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意见并在《使用自费药品、诊疗项目同意书》上签字,同时在处方上注明“自费”字样。自费药品的费用不得超过药品总

费用的20%。

第十四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五条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必须核对就诊人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做到人、证相符,杜绝冒名顶替看病。冒名就诊的,医务人员有权扣留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由定点医疗机构上缴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第十六条门诊处方用药实行定量管理。单人次门诊处方用药量急诊患者不得超过3日,普通患者不得超过7日,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

第十七条 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外的项目变通为范围内项目,更不允许分解在其他项目中。

第十八条 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的费用和按规定不予支付的药品、检查、治疗项目的费用,要在出院结算单和结算清单上分别列示。

第十九条转诊管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转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定点医疗机构无法确诊的疾病;

2.定点医疗机构无条件治疗的疾病;

3.须转院抢救的危、重、急病人。

(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 转往县以外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应填写《转诊申请表》,报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审批。未经审批 转往县以外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报销。急诊患者的转诊规定由各县(市、区)自行规定。第二十条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在病人出院结算费用同时按规定比例给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结算补偿资金,并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及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参合人员医疗费用;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支付给患者的不符合规定的补助报销资金,一经核实,由定点医疗机构自行负责。

第二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示以下内容:

(一)本机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和诊疗目录及价格标准;

(三)参合人员就诊流程和补偿报销规定;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报销的项目;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和住院每月补偿报销情况。

第四章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考核

第二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并逐步建立社会评议监督制度。

第二十四条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考核制度,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等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核。

第二十五条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不定期抽查要根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投诉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随时进行。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或不接受考核的定点医疗机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第二十七条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取消定点资格等处理,对单位领导和当事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将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医疗费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

(二)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支付的费用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

(三)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规定和诊疗规定,开大处方、滥检查、滥用药、“搭车”开药等问题的;

(四)违反物价政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和不执行药品价格的;

(五)申报定点医疗机构时弄虚作假的;

(六)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其他

第二十八条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资格证书、标牌由市(州)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发。第二十九条本规定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摘要)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医疗费补偿标准,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宿迁实际,特制定《宿迁市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参合对象为我市范围内的全体农村居民(包括乡镇中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实行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合。

第三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农民每人每年缴费20元、县财政配套20元、省补助60元。

第四条参合人员可在所在县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自主择医,需向县外转诊的,一律先向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转诊或向上海东方医院宿迁分院(特指心血管和普外科疾病)转诊。需转诊市外治疗的,由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或上海东方医院宿迁分院(特指心血管和普外科疾病)出具书面证明,并经县(区)合管办同意转往省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

危、急、重病人可先转院,3天内补办手续;转院手续一次有效,再次转院需重新办理。

第五条 补偿范围及标准:

(一)补偿范围:在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用药范围根据《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修订)》(苏卫基妇[2006]1号)执行;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就诊,用药范围根据《江苏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修订)》(苏卫基妇

[2006]25号)执行。

(二)门诊补偿标准:在乡(镇)参合医疗机构以及经县卫生行政部门评审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药费按20%比例补偿。门诊药费每人每年补偿最高限额100元。

(三)住院补偿标准:在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市内三级医院、省级及以上医院住院起报名分别是0元、200元、400元、800元,补偿标准实行全年累计分段按比例补偿,即:

10000元以内部分补偿60%;

10001—30000元部分补偿65%;

30001元以上部分补偿70%。

(四)参合人员在各级参合医疗机构住院的按照以上分段按比例补偿。其中一级医院按应补标准的100%执行,二级医院按应补标准的90%执行,市内三级医院按应补标准的80%执行,省级及以上医院按应补标准的70%执行。参合人员如果在内住院两次以上的,只设置一次起报点。

第六条门诊特殊病种。参合人员患肾病综合证、慢性乙肝(肝功能失代偿期)、慢支合并肺心病的患者,没有住院而发生的治疗费用,按照60%的补偿标准每季度集中补偿一次,每人每年补偿限额为10000元;参合人员患恶性肿瘤、尿毒症的患

者,没有住院而发生的放、化疗费用及血透费用,按照60%的补偿标准每季度集中补偿一次,每人每年补偿限额为20000元;如患者死亡可及时补偿。

第七条孕产妇住院分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范围,按照本《办法》规定分段按比例补偿。其中,对于在孕期到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建卡并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在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达3天以上、补偿所得不足400元的,按定额400元补偿。

第八条封顶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每人每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为8万元。其中,住院费用为6万元、恶性肿瘤、尿毒症门诊费用为2万元。

第九条参合人员在住院期间作下列特殊项目的检查和治疗,所发生费用按30%比例补偿:

1、应用CT、核磁共振;

2、立体、定向放射装置(γ-刀,X-刀);

3、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前列腺气化仪治疗前列腺肥大、微电极介入治疗、心脏激光打孔、抗肿瘤免疫治疗和快中子治疗项目。

第十条在就医过程中发生的下列费用,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补偿范围:

(一)参合人员使用目录外药品发生的费用不予补偿。

(二)在各级医疗机构发生的非基本医疗(主要指高等病房、特种病房、特需护理、家庭病床等)和康复性医疗的费用。

(三)未经物价和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检查、治疗项目,以及擅自抬高收费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四)打架斗殴、酗酒、吸毒、性病、交通事故、故意自伤自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医疗事故(纠纷)、工伤及计划生育所需的一切费用。

(五)挂号费、出诊费、会诊费、陪客床费、生活用品费以及各种矫形、整容、纠正生理缺陷、男女不育、性功能障碍的检查治疗费等。

(六)在就诊过程中进行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安装人工器官和体内置放材料的,所发生的费用不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范围。

第十一条 参合人员在申请补偿时必须提供下列资料:有效的合作医疗证;村(居)委会证明;就诊医院开具的有效票据(原件)、微机打印的住院费用结算清单和出院小结;转院审批表,长期居住在县(区)外人员在外就医的还应提供长期居住地村(居)委会或工作单位证明和本地村(居)委会出具的外出证明材料;县(区)合管办认为需要的其他凭证。

乡(镇)合管办收齐凭证后,由专人负责审核和上报工作。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第十二条 参合医疗机构、参合农民以欺骗手段冒领医疗费用的,除追回所领取的补偿款外,对参合医疗机构要按照合同约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直至取消其参合医疗机构资格;对参合农民要取消当年按规定享受补偿的资格。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前郭县神经精神病医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为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根据《关于印发《前郭县20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前卫计联发[2016]1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相关管理办法。

一、门诊管理制度

(一)对门诊医生相关要求

1、参合农民来院就诊,坚持“先验证,后补偿”的原则,即“挂号室”或“农合办公室”验证当年是否参合之后再进行相关操作。

2、实行门诊登记上报制度,门诊日志注明是否参合。

3、实行门诊对参合农民的告知义务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争执和误解。

4、按照处方填写按要求填写,正规书写处方,不得缺项,所开的药必须是农合报销范围内规定用药,医生必须对自己所开的处方负全责。

5、实行统一处方,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6、处方不得损坏丢失。

(二)对药房的要求

1、必须核对大夫所开额度处方有无违规现象,如:大处方、人情方、药品超过五种、抗生素在两种以上等,即对处方进行初验。

2、核对无误后进行划价,价格应准确无误并签字,标明价格。

药房药师必须对自己划价的处方负全责。

(三)对收费室的要求

1、认真查对门诊参合人员的证件。

2、认真查对所开处方的价目,看有无空项。

3、认真分类登记门诊病人所有花费。

4、认真填写门诊统筹补登记表,不丢项。谁填表谁签字。

5、对每一个病人几番缴费时,告知先看病、取药后再来结算室进行直补。

6、交一项费用,填一项内容。

7、把处方原件和“备查联”一并交与药房保管。

8、把“患者留存联”交与病人,以便报销。

9、其他费用单据如平常保留,以便和科室对账。

10、结算完成后在病人合疗本记录本次看病的总费用和报销费用。

二、住院管理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必须严格掌握住院适应症,本着方便群众、应治必治、不能救治即转诊的原则,收治(转诊)每位参合人员。

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住院时,可以在前郭县辖区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定点医疗机构合医办应立即进行登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住院时,就诊时须向经治医生出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本人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并到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登记。

3、经治医生要认证核对住院患者的《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及其他相关证明,人证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将结果立即通知到本单位合管办负责人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知情不报、有意隐瞒者,追究其相关责任。

4、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工作人员要掌握院内住院参合者就诊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5、定点医疗机构要正确填写相关医疗文件,并且字迹要清晰,工整规范,同时要做到病程记录与用药相符、处方和诊疗项目与医嘱相符,处方药品量与实际投药量相符,检查项目与检查报告单相符。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处方必须专用,要求复写,单独装订结算。

7、患者出院后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合管办对住院票据进行审核、登记、汇总,按照规定标准先行垫付报销资金,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统一报县合管办审批。

8、住院治疗用药管理严格按照《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执行,患者不得点名要药,超出范围的药品须有患者或者家属签字,并自行承担费用,严禁将自费药品转为药品结算。

9、严格执行《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项目目录》,超出范围的诊疗项目须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字,并自行承担费用。

10、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费用与医护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11、加强住院管理,严禁挂床住院及顶替住院。出院带药不得超出三日口服量(门诊慢病可以带十五日量,居住偏远的乡镇的结核病患者可以带三十日量。)

三、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地点经批 准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 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3、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所开药品必须符合《吉林省新农合药品基本目录》要求。

4、一般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 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 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开麻醉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6、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

四、审核制度

1、认真审核患者是否参合以及核对医生所开的药品及相关检查是否在农合报销范围内,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医药费的比例分别不得超出7%,医疗康复项目、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物理治疗项目日均费用合计不得超过230元。

2、农合办负责整个医院农合相关工作,有权对每个有关科室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3、对每一个环节上出现的失误,有权及时提出整改,使之正规化操作。

4、严格审核审批合疗门诊报销程序。

5、建立台帐。

6、对每天所发生的直补情况输入微机。

7、做到四相符即:登记表、合疗证、处方、台帐相符。

8、每月20号上报农合报销统筹等有关资料。

五、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专人专管。

2、质控完成后档案交接入库管理时有交接登记记录。

3、档案按年统一入库管理,以时间顺序编排存放。

4、档案复印或借阅是需要相关主治医生、分管领导及档案保管员三方共同完成。

5、如果档案发生丢失或者外传现象,责任落实到个人。

六、财务管理办法

第五篇: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的管理,保证新农合制度的健康运行,根据中、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目的意义:新农合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健保险制度,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条

目标:全县新农合制度要覆盖全县所有镇村,力争实现96%以上的农民自愿参加。

第四条 实施新农合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1、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相适应;

2、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3、新农合基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及以县为单位统筹实施;

4、解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重点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5、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服务、受益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适度保障、略有节余。

第二章 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某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由县政府县长任主任,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县委办、政府办、卫生、财政、民政、计划生育、发展计划、公安、物价、广电、食品药品、统计、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是负责新农合制度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考核奖惩等项工作。具体职责是:

1、组织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参加新农合;

2、制定新农合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3、制定新农合实施方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新农合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补偿制度、基金支付制度、转诊制度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等;

4、确定农民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标准,组织收缴农民参合资金;

5、由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设立新农合基金专用账户,保证新农合基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6、检查、监督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证财政补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7、协调解决新农合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得到合理补偿;

8、建立新农合信息网络和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新农合信息;

9、进行工作总结、考核评价,表彰先进,处理违规违纪行为;

10、定期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新农合监督委员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某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为全县新农合工作的具体牵头协调部门,由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

1、组织开展基线调查,修订新农合实施方案,完善新农合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

2、培训新农合管理经办人员;

3、对经办机构执行新农合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

4、对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新农合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以及医疗服务提供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及处理;

5、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向县新农合管委会、监委会汇报运行情况。

第六条 某县新农合经办中心:为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的新农合工作实施单位,事业性质,副科级建制,同时挂“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经费由县财政全额预算,隶属县卫生局管理。其职责是:

1、按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审核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并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鉴证下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实行协议管理;检查、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新农合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医疗行为、服务质量、收费价格、补偿程序、补偿兑现等,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2、按照新农合基金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管理和使用基金,做到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保证基金安全使用;

3、管理新农合基金账目,编制基金预决算方案;

4、审核并补偿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

5、规范管理新农合档案资料,建立参合农民登记、医疗费用补偿台帐;收集、汇总、分析新农合运行信息,按规定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6、定期向社会公示新农合基金收支和使用情况; 7、调查新农合违规违纪案件及群众举报、投诉等; 8、实施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的测算、制定和调整工作; 9、协助开展宣传动员和农民参合资金的收缴工作。第七条 镇新农合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确定1—3名工作人员具体办公(即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经办科,接受县经办中心业务管理),其职责是:

1、组织实施农民参合资金的收缴工作;

2、开展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

3、督促定点医疗机构改善诊疗环境,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4、建立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台帐;

5、按规定审核、现场补偿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统计、汇总、分析、上报新农合补偿信息;

6、检查、监督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新农合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7、定期向社会公示新农合补偿报销情况;

8、协助调查新农合工作违规违纪案件及群众举报、投诉等。

第八条

某县新农合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县卫生局牵头,由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及定点医疗机构专家组成,其职责是:

1、制定新农合各种医疗方案及标准;

2、检查与评审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

3、调解与仲裁县新农合经办中心、定点医疗机构、参合患者相互之间的纠纷;

4、培训新农合相关业务及医疗技术;

5、向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新农合参加对象及其权利、义务

第九条

参加对象:凡户口在本县内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合,由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可自愿参加新农合。

第十条 参加新农合者享有以下权利:

1、享受规定的医药费用报销;

2、享受规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3、监督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4、对新农合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5、检举、投诉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干扰破坏新农合制度的人和事。

第十一条 参加新农合者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以家庭为单位按时按要求足额缴纳新农合个人承担的参合资金;

2、遵守新农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医疗卫生单位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3、监督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第四章 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管理及总额划分 第十二条

基金筹集:

1、筹资主体:新农合基金由县财政局和各镇政府共同负责筹集。县财政局负责筹集各级政府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250元(遇政策变动时,以上级政策规定为准),此项资金直接进入县新农合财政专户。镇政府负责参合农民每人每年50元(遇政策变动时,以上级政策规定为准)参合基金的收缴,并及时上解到县新农合基金收入专户。

2、筹资时限:农民缴纳的新农合参合资金以户为单位每年筹集一次,每年11月1-15日缴纳次年参合资金(遇政策变动时,以政府筹资方案为准),逾期因故未跟上集中缴费参合且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的,可持村委会证明和户口簿,到户口所在镇卫生院申请补办参合手续,超过12月31日视为自动放弃,后果自负。

3、农村五保对象和一、二类低保对象的参合资金由县民政局按规定标准全额一次性代缴(具体办法由县民政局制定)。

4、符合政策规定享受补助政策的“计划生育家庭”成员的参合资金由县计生局按规定标准全额一次性代缴(具体办法由县计生局制定)。

5、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新农合工作。第十三条 基金管理:

1、新农合基金以县为单位,由县财政局设立财政专户管理。县新农合经办中心设立收入、支出专户,严格执行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及时将基金拨付到各定点医疗机构。

2、按规定累计提足当年新农合基金总额10%的风险基金,使用时,执行中省市有关规定。

3、新农合基金当年结余超过当年基金总额的15%或者累计结余超过当年基金总额的25%(含风险基金),应按规定实行“二次补偿”。

第十四条 基金总额划分:

1、风险基金:累计提取够当年基金总额的10%。

2、门诊补偿:提取风险基金后总额的20%。

3、住院补偿(含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和住院观察补偿):提取风险基金后总额的75%。

4、特殊重大疾病互助补偿:提取风险基金后总额的5%。

第五章 新农合基金补偿模式及范围

第十五条 门诊补偿:参合患者在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符合规定的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材料费等符合规定的费用,按照诊次总额预付、就诊直补的模式补偿(管理办法另文下发)。

第十六条 住院补偿(含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和住院观察补偿):参合患者住院,按照就诊审核程序和报销审核程序审核,符合规定的药品费、检查费、手术费、材料费、床位费、治疗费等符合规定的费用按规定比例补偿。

【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参合患者患特殊慢性病非住院治疗,符合病种规定的,实行按比例限额补偿】。

【住院观察医药费用补偿:参合患者在镇卫生院住院观察治疗费用≤300元的,按规定比例补偿】。

第十七条

特殊重大疾病互助补偿:对0-14周岁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耐药性结核病、重症精神病、各种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6类特殊重大疾病住院报销达到封顶线后的合规费用,实行大病互助补偿。

第六章 新农合基金补偿办法

第十八条 设臵住院补偿起付线:

1、省级(三级)医院2000元;

2、省级(二级)医院1000元;

3、市级(三级)医院800元;

4、市级(二级)医院400元;

5、县级(二级)医院300元;

6、镇卫生院100元,住院观察费用≤300元的不设起付线。

7、各级医院0-14周岁儿童患者起付线按60%执行。第十九条 符合规定的费用按下列比例补偿:

1、省级(三级)定点医院补偿50%;

2、省级(二级)定点医院补偿55%;

3、市级(三级)定点医院补偿60%;

4、市级(二级)定点医院补偿65%;

5、县级(二级)定点医院补偿70%;

6、镇卫生院住院补偿85%,住院观察治疗补偿70%;

7、县外所有非定点医院补偿比例:比照省级三级定点医院补偿比例下浮10%执行;

8、省市直通车补偿定点医院:统一执行省市规定;

9、住院补偿封顶线: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为10万元。

第二十条 其他配套政策规定:

1、对符合农村免费住院分娩和降消项目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按山政办发[2009]41号文件执行;

2、对参合患者接受“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的,按商合疗组办发[2009]8号文件执行;

3、对参合患者实施“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的,按商合疗组办发[2011]3号文件执行;

4、对0-14周岁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

胞白血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狭窄6种疾病,在县外任何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均按合规费用的70%补偿;

5、对年满80周岁、90周岁的参合患者,无论在那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均分别按合规费用的80%和90%比例补偿;

6、对各级医院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费用,在同级别医院补偿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镇卫生院最高不得超过90%);

7、对年满65周岁的参合居民满口义齿修复的,每人次补偿600元;

8、对当年出生的新生儿可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各项住院补偿。享受时间从出生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下以家庭成员身份参合的方可继续享受补偿。新生儿住院补偿只包括住院、诊疗、检查、用药等基本医疗费用,不含生活(奶粉、尿不湿等)及与生活相关(纪念册、照片等)和预防保健类的其它费用。新生儿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住院补偿费用纳入参合母亲封顶线之内;

9、规范一次性内臵材料使用的管理。一次性内臵材料应首选国内普及型,且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由经治医生申请,科主任、医务科长复核、主管院长审批,经办科备案,符合“三合理”要求的,其纳入合规费用的比例为:<1000元的100%纳入、1000-3000元的80%纳入、>3000元的60%。确需使用合资或进口产品的,一律按上述国产产品价格核算。

10、严格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和非单病种次均费用控制管理:确定的单病种及限额标准,为最高花费限额和补偿限额,超支不增补、结余归医院。确定为非单病种的,县内各级定点医院的次均费用控制限额为:县医院3200元/人次、县中医院3200元/人次;县妇保院2500元/人次;晨辉医院1500元/人次;城关、高坝、中村、照川、漫川、宽坪、色河、户垣、小河、板岩、杨地、银花、法官、十里共14个镇卫生院1200元/人次;其余9个镇卫生院1000元/人次。

县医院、县中医院重症住院病人预计费用可能≥15000元、镇卫生院重症住院病人预计费用可能≥5000元的,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由经治医生申请,科主任、医务科长复核,主管院长审批,经办科备案,符合“三合理”要求的,单独统计,不计入次均费用控制指标,年底根据当年基金使用情况另行处理。

11、全面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医院使用《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2010版)》,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且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45%;使用乙类药品必须先由患者自付20%(不属自费项目,不需签订协议),其余全部纳入合规费用按比例核报。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门诊和住院)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凡超出以上范围的药品,均为自费药品,严禁纳入合规费用核报,自费药品使用比例不得超过药品费用的10%。特殊病人确需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白蛋白)的,经院科两级批准,可以纳入合规费用核报,且不计算药品比例。

12、严格执行入出院判定标准:严禁因单病种限额管理或非单病种次均费用管理而缺失服务,特别是入院指标把关不严而造成的门诊病人住院治疗、挂床治疗和小病大治现象,出院指标把关不严而造成的提前出院、重复住院和分解住院。同时规定,同一病人因同一种疾病在同一医院的同一科室住院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4天,特殊情况确需重复住院的,由经治医生申请、科主任、医务科长复核,主管院长审批,经办科备案,符合“三合理”规定的方可补偿,否则,按分解住院对待。

13、严禁住院病人门诊购药:诱导或诱迫住院病人门诊自费购药,严重损害了病人的切身利益,群众反响特别强烈,给新农合制度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特别是县级医院尤为突出,必须强力制止,严格管理,严肃查处。

第二十一条 补偿方式:参合患者在省市县“直通车”补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由经治医疗机构负责承办相关补偿业务,统一实行“直通车”式现场补偿制度,属单病种定额付费病种的,入院时只交纳该级别医疗机构限额费用的自付部分;非单病种的,核准符合规定的费用后按比例补偿,补偿资金暂由经治医疗机构垫付,病人在出院时必须一次性结算清楚,由经治医疗机构在当月16-19日到县新农合经办中心报解,30个工作日办结资金拨付手续。参合患者在县外非“直通车”补偿医疗机构住院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患者垫付,出院后由患者本人或家属或委托代理人到户口所在地镇卫生院办理报解手续,由镇卫生院经办科每月报县经办中心审批一次,其补偿资金60个工作日内通过信用联社“一折通”账户转账兑付。

第二十二条 参合患者住院补偿必须提供的材料:

1、患者必须提供的材料:

①、《合作医疗证》原件及复印件(县外就医报销者60天后到卫生院领取);

②、户口本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现场审结退回原件);

③、住院分娩者必须提供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④、外伤患者必须提供受伤地村委会等单位证明; ⑤、县外就医补偿需提供本县信用社“一折通”户名及账号复印件。

2、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提供的材料: ①、报销审核审批表;

②、填报后的《合作医疗证》复印件; ③、户口本或身份证复印件; ④、诊断证明原件;

⑤、住院费用结算发票原件(医保联)及费用清单原件(卫生院为复式处方);

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证件、出生医学证明等复印件;

⑦、病历原件(审核后退回,外地就医者提供复印件);

⑧、其它必须的材料。

第七章 新农合管理及奖惩

第二十三条 实行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制度: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为镇卫生院及其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有条件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社会团体医疗机构参与定点竞争。参合农民患病后,原则上在县境内自愿选择定点医院就诊,并按照新农合有关规定标准补偿。参合农民在县境外患急症病后,可就近在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并在三日内电话报告县经办中心备案,病情缓解后或患慢性病者,原则上返回本县就治。

第二十四条

县、镇政府要把建立和推动新农合制度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目标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列入政府及干部政绩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确保本辖区农民参合率不低于96%。

第二十五条 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全县新农合工作进行考核,对在新农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

新农合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并依法追缴非法所得。违反党政法纪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1、工作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

2、贪污、挤占新农合基金或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

3、擅自批准不属新农合补偿项目的;

4、截留、挪用新农合基金的;

5、其他违反新农合政策规定的。

第二十七条 凡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运行管理指标超标(指非单病种次均费用超标、药品比例超标、自费药品比例超标等行为)和违反新农合政策规定(指单病种超限额报销、非单病种自费药品纳入报销、乙类药品未20%自付报销、违规多收报销、分解住院报销、超封顶线报销、住院病人门诊购药等行为),由县经办中心依据《协议》条款执行。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进行通报批评或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取消定点资格,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对新农合工作管理不到位,影响正常运行的;

2、不严格执行《基本用药目录》和国家物价政策,分解收费、乱收费的;

3、不严格执行诊疗规范,随意放宽入院指征,随意检查、转诊、推诿病人的;

4、不严格执行新农合有关政策规定,虚开发票、编写假医技资料套取新农合基金,造成新农合资金损失,医务人员不验证登记诊治或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的;

5、违反新农合用药规定,开人情处方、大处方、假处方的;

6、违反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为非定点医疗机构挂名报销的;

7、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或与患者联手造假,将自费药品、保健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换成基本用药目录内药品的;

8、其他违反新农合管理规定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参合农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追回已补偿的医药费用外,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提供虚假医药费收据、处方,冒领新农合补偿资金的;

2、将户口簿、《合作医疗证》转借他人冒名就诊的;

3、私自涂改医药费收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

4、其他违反新农合管理规定行为的。

第八章 新农合补偿除外责任

第二十九条 新农合补偿除外责任:

1、非单病种合规费用未达到规定起付线者;

2、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费用;

3、超出补偿范围的费用以及未经批准的特殊材料费用;

4、会诊费、点名和预约手术(检查、治疗)费、会诊交通费、医疗咨询费、优质优价费(指医院开设的特诊及优质优价病房)、优生优价费、气功诊疗费、食疗费、体疗费,特别营养费等;

5、住院病人的伙食费、陪人费、取暖(降温)费、电话费、损害公物赔偿费、就医交通费等;

6、违法犯罪、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自杀自残、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个人从事生产生活劳动发生意外事故除外)、医疗事故及计划生育手术、计划外生育的医药费用;

7、各种保健、健美、整容、美容、配镜、常规镶牙及自用的按摩、理疗器具、磁疗用品,家庭自备的各种诊治材料和器具等费用以及与病情无关的医药费、不符合新农合规定的费用;

8、出国以及到港、澳、台地区探亲、洽谈、考察期间所发生的医药费用。

第九章 新农合运行监督

第三十条 某县新农合监督委员会:由县人大副主任任主任,政协联系领导、监察局长任副主任,县人大办、政协办、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社等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其具体职责是:

1、检查、监督政府、政府相关部门、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政策规定执行情况;

2、检查、监督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及工作经费的落实情况;

3、检查、监督新农合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

4、检查、监督参合农民缴费和各级财政新农合补助资金的落实情况;

5、检查、监督对农村五保对象、一二类低保对象、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参合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

6、检查、监督新农合补偿及时到位情况及有无超范围、超标准补偿等问题;

7、检查、监督新农合基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等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等问题;

8、检查、监督定期公示新农合基金收支、使用情况;

9、检查、监督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医疗收费情况;

10、检查、监督专项审计新农合基金的情况;

11、向政府、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卫生、财政、民政、计生等部门及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等反馈监督检查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责成相关部门纠正和解决新农合筹资、运行和管理中的问题;

12、受理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和投诉;

13、根据有关规定,查处违规违纪和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新农合基金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十一条 建立新农合内部和外部监管机制:新农合基金按照收支分离、管用分离的原则封闭运行;补偿审批实行医疗机构和县新农合经办中心两级审核制度。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对补偿情况实行县、镇、村三级同步公示。

第三十二条 健全组织监督体系:县、镇人大、政协定期对新农合政策的执行情况及运行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审计部门定期对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十三条 县新农合技术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对全县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及管理经办机构进行检查指导。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向县人大和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2008年6月26日某县人民政府发布的《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实行)》(山政发[2008]27号)同时废止.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下载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

    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参加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

    安丘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安丘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依据中共中央、国......

    金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金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庆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庆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时间:2016年06月06日 文章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7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使农民病有所医,依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衡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006年11月5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规范合作医......

    泰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泰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为保障我县农民的身体健康,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推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