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定型机废气的治理现状与技术发展
浅谈定型机废气的治理现状与技术发展
摘要:定型机主要是用于的纺织工业制造品定型,按种类分有袜子、鞋面和面料定型机三种。纺织业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和出口国,纺织行业又作为高度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稳定和发展对于保证国家财政平衡,外汇储备和汇率稳定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由定型机造成的废气排放对自然环境和纺织工业周边的人文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投诉纠纷不断,影响纺织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纺织业;定型机;废气处理;技术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乃至国际关注的焦点,定型机因其污染性大,被列为环保专项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随着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在定型机废气的处理问题上已收获不少成效,但仍然有不足之处。本文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切入口,结合定型机废气的成因及定型机废气的处理现状,简要概述处理定型机废气的相关技术性措施。
一、定型机废气的成因、危害
(一)定型机废气的成因:纺织品在漂洗和染色等工序中,为保证其外观、质量,会添加很多化学剂,后在进行热定性工序时,纺织物中的水分、油脂、化学剂等有机化合物成分会在加热过程中,挥发、排放到大气中,形成定型机废气,其主要组成成分有油、尘、烟、印染助剂。定型机产生的油雾废气会对人体呼吸道粘膜和肺部造成伤害,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另外废气中的油雾难溶于水,无法随雨水降落回地面,长期漂浮在空中,加之油雾气体吸附性强,会成为灰尘和其它污染物的“载体”,造成空气能见度差,还会对其它污染物产生“催化剂”的功效形成光化学污染[1]。
(二)定型机废气的危害:(1)对自然环境和工业周边区域人们的生产环境构成威胁,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癌症病发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这和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2)影响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高温废气会在工厂的排风管道上形成油垢,堵塞过滤网,长此以往会对工厂的整个排风系统管道造成损坏,增加机器保养、维修和更换的费用,另外废气排放,会引发投诉和纠纷,严重时还会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影响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3)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全球环境危机。我国纺织业数量多、规模大,每年定型机废气排量巨大,严重影响空气能见度,形成的光化学烟雾破坏大气臭氧层,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威胁了全人类的生产和发展。
二、定型机废气的处理现状与技术发展
(一)定型机废气的处理现状。(1)成果:①制定定性机废气治理设备的标准。据环保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定型机废气收集率达到90%以上,总颗粒物的去除率达到80%,油烟去除率达到75%[2]。②以浙江纺织业大省为例,其纺织行业,96.5%的定型机都安装了废气净化装置,并对净化处理后的排放物进行了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目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治理成效显著。(2)问题:①国内没有全面、完善的定型机废气排放标准,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增加了对定型机烟气排放监管的难度。②国内定型机废气处理的相关工艺、技术和设备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但引进国外配套的热能回收与烟气治理设备又会扩大生产成本,维修方面也不方便,而国内现已实施的定型机废气治理工艺,烟气净化效果低、热回收利用率不高还存在火灾事故隐患。
(二)定型机废气的技术发展。(1)定型机废气的热能利用与油脂回收。采用热交换方式,用水气换热器回收热量,再将加热的水用于其它环节的生产,如用于印染行业中的煮炼工艺;在废气净化过程中,对废气中的“化纤油”进行回收,后期用于工业建筑膜模剂[3]。
(2)综合运用各种新工艺和组合工艺,对定型机废气进行深度净化。水喷淋处理工艺和静电式处理工艺是现在常用的定型机废气治理方法。静电式处理工艺可以达到有效除尘的目的,但对净化设备的处理工艺、结构要求高;水喷淋处理工艺,能降低电能损耗,消除高温废气的火灾隐患,还能有效回收废油;采用过滤吸附与湿式洗涤综合,静电捕获与焚烧净化综合等综合治理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油烟的净化效率[4]。
(3)技术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是前提,稳定运行是目的是定型机废气技术发展的理念。定型机废气处理工艺设计与设备造型,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从源头上防范火灾和爆炸事故等安全隐患的发生;管理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个人制,加强日常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设备制作、安装和操作要规范,日常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器的充分安全状态和长期稳定运行。
(4)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定型机废气排放的标准,并研发出对应的检测方法,实现对定型机烟气排放的环境监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定型机废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大的不良影响,虽然经过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定型机烟气专项治理工作有所成效,但问题依然很严峻,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定型机废气排放的标准,并研发出对应的检测方法,实现对定型机烟气排放的环境监管。技术研发部门要不断突破和创新,研发新工艺、新设备,增加废气的热回收率和净化率,降低安全生产隐患,实现纺织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庆荣,王伟能,刘子辉等.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定型机废气的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2014,28(2):43-46.[2]赵丹,蒋磊,张菁雯等.热定型机含油废气的特征及净化技术[J].广东化工,2013,40(3):99-100.[3]姜辉,高华生,李小明等.循环水净化染整定型机废气的初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1):41-43.[4]黄晨昀.定型机废气热能回收及废气净化处理[C].//誉辉第十二届全国印染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365-367.
第二篇:废气治理方案
杭州金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废气收集与治理方案
一、废气发生地与废气种类
1、锅炉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等。
2、拌料车间
共有1#,3#两个拌料车间,1#拌料车间有10只搅拌锅,3#车间有4只搅拌锅。正常运作时,搅拌锅内的温度约为160~200℃,锅内是石油沥青、橡胶粉(鞋底胶)、石粉的混合物(以下称改性料)。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主要成份是饱和烃油分芳香烃,树脂(沥青脂胶),沥青质。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
改性料在生产时所产生的废气有:沥青油烟,石粉粉尘。车间操作工在投石粉时会关闭烟道隔板,因此只有少量石粉粉尘通过隔板缝隙进入烟道。
3、卷材生产车间
共有1#、2#、3#三个卷材生产车间,每个车间有一个胎布浸涂池,池内装有改性料,浸涂池内改性料的温度约为140 ~160℃,产生少量的沥青油烟。4、10#石油沥青熔化池
共有两个10#石油沥青熔化池,工作温度150℃左右,10#石油沥青在熔化时会产生少量的沥青油烟。本公司在每年的6月~9月间会使用一定量的10#沥青,约1.5吨/天,其他时间基本很少使用。
二、金屋公司现有废气收集与治理情况
1、锅炉烟气净化处理
每个锅炉后面安装有一个水幕除尘器,锅炉烟气出来后直接进入水幕除尘器除尘后通过烟囱排放。如图所示:
2、拌料车间、生产车间烟气、粉尘处理
每个搅拌锅上端都装有烟道,锅内产生的油烟、粉尘等通过烟道进入水幕除尘器除尘后进入烟囱排放。生产车间的浸涂池上端装有吸烟罩,油烟被吸入烟道进入水幕除尘器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如图所示: 3、10#沥青熔化池
在工作温度下,10#沥青受热熔化后会散发出沥青油烟,油烟被吸入烟道进入水幕除尘器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如图所示:
三、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1、10#石油沥青熔化池周围有油布帘遮挡,但操作工有时会忘记将油布帘拉上,由于没有引风设备,油烟不能完全进入烟道,因此仍有少量油烟溢出。
2、拌料车间上面的窗户没有完全关闭,在投石粉时(有时石粉含水量过多),会有少量石粉粉尘从窗户溢出。
3、卷材生产车间:浸涂池上端的吸烟罩与池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池周围没有采取密封措施(原因是工人操作需要),所以会有一定的石油沥青油烟没有完全被吸入烟道而溢出,气压低时尤为明显。
4、通过水幕除尘器向烟囱排放的气体中还存在着一定量的石油沥青油烟。
四、处理方案
通过本公司现有的治理方案,约有 90%以上的锅炉烟气、油烟及粉尘通过水幕除尘得到有效的处理,只有小部分未能收集而溢出的废气和粉尘,以及水幕除尘设备未能除去的油烟通过烟囱排放。
对于问题1:在10#沥青池运作时,必须将油布帘拉上。增加引风设备和排烟管道,让油烟通过管道进入水幕除尘器。需增添设备:添加两台引风机
所需工时:停止使用时立即添加,两周之内完成。
对于问题2:拌料车间工作时,将上部窗户完全关闭,从而可以阻止粉尘通过窗户溢出。
此项措施可以立即执行,我们会观察执行后的效果以及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
对于问题3:尽可能将浸涂池密封。为方便工人观察和操作,用透明的材料作为遮挡材料,并开一扇出入的小门。所需材料:铝合金、透明塑料格帘…… 所需工时:30天左右
对于问题4:目前有及几种方案可以治理沥青油烟。焚烧、冷凝、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
第三篇:欧洲炼钢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欧洲炼钢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2年,27个欧盟国家的产量为1.685亿吨,其中有19个国家年粗钢产量超过300万吨。这些国家主要的工艺路线是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其中转炉炼钢比例为58.3%,电炉炼钢为41.7%。但各国工艺路线区别很大。意大利和西班牙电炉炼钢比例超过2/3,卢森堡、葡萄牙和斯洛文尼亚这一比例达到100%。与此相反,在奥地利、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转炉炼钢比例超过90%。在德国,电炉炼钢比例占32%,转炉炼钢比例占68%。
转炉与电炉:结合显优势
相比于电炉炼钢,转炉炼钢具有更大规模生产特定钢种的能力。精细的钢种用于供应扁平材及长材产品、半成品、线材、热轧卷和冷轧卷的生产使用。氧气转炉炼钢工艺主要分为3种:顶吹LD炉、底吹BOP炉、为了增加废钢比例的顶底复吹Q-BOP炉。
1952年~2007年,底吹BOP转炉粗钢产量远远低于顶吹LD转炉粗钢产量。许多优化LD转炉的工艺和装备技术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其中包括改善工艺自动化的副枪技术、实现出钢温度和成分命中的动态工艺模型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出钢挡渣系统和通过炉底透气砖喷吹惰性气体搅拌熔池实现顶底复吹。
底吹转炉改善了炉渣熔池反应和脱碳效果。在出钢时具有相似碳含量的情况下,相比于LD转炉,BOP转炉渣中铁含量降低。
可生产多样性钢种是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的共同特征。较少种类的高品质结构钢、耐腐蚀耐热钢和工具钢多采用电炉生产。许多化学元素可以当作合金原料用于生产多种市场所需的钢材产品以满足客户要求。1980年~2011年,欧盟国家电炉炼钢产粗钢比例从20%增长到42%,增幅超过1倍。可持续发展是这些数字背后的驱动力,因为各种级别废钢的循环利用是电炉炼钢的重要任务。此外,电炉炼钢相对于长流程炼钢来说也减少了CO2的绝对和相对排放量。
在德国,28座电炉中有3座是直流电炉,分别位于翁特威伦博恩、派尼和乔治玛林。直流电炉主要具有低噪音、低电耗、长炉龄、对电网冲击小等优点。
就电炉炼钢流程来说,伊斯肯德伦MKK冶金公司拥有300吨容量的电炉(交流电),东京钢铁公司拥有420吨容量的电炉(直流电)。这些电炉炼钢厂粗钢年产能达到250万吨,接近中等规模转炉炼钢厂的产能水平。
Conarc工艺代表了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技术的结合。根据原材料的不同,两个独立的熔池可以同时冶炼或者分别作为转炉和电炉冶炼。原材料可从全铁水到全废钢变化,充分考虑原材料的灵活性是Conarc工艺的特点。
采取改善转炉传感器技术和工艺建模等措施的目的在于增加转炉的有效性及保证转炉在换衬和缓冲期的安全准确维护。此外,其也有助于改善能量利用率、二次燃烧率、转炉炉气回收和增加原料废钢比等。但是,电炉炼钢炉气利用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高品质废钢数量的有限性限制了电炉炼钢生产粗钢比例的提升,所以电炉熔化废钢和海绵铁、转炉冶炼铁水、化石燃料熔炼废钢等复合工艺得到发展。
目前,用气体作为还原剂已经不仅限于研究阶段,奥钢联在德克萨斯投资了新的热压块铁厂。一些地区的天然气价格较低,使得这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炉外精炼:精细灵活
转炉炼钢厂典型的炉外精炼工艺开始于出钢过程中加入合金元素。LF炉可以用电作为能源对钢液进行加热,这给炼钢工人带来了许多便利且具有其他优点:①出于工艺考虑可以降低转炉出钢温度,②可以延长转炉炉衬寿命,③使加入大量合金原料成为可能。
加热钢液也可以在HALT或者CAS-OB通过铝脱氧放热实现。VD/VOD或者RH可以进行脱气和脱碳。在钢包脱气过程中,利用适宜的炉渣条件可以将钢中硫含量降至最低值。而RH炉为脱碳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
钢种的多样性和客户的需求导致炉外精炼的工艺路线比较复杂,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都是如此,其中考虑到了炼钢、搅拌、RH和VD/VOD脱气、LF和化学升温等因素。实际工艺路线的选择由冶金需求决定,可以同时采取多种工艺路线,而且这些工艺路线互相关联。因此,炼钢厂的调度安排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对工人操作水平和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
客户需求和产品种类决定了所需要的炉外精炼装备。通常来讲,满足残余元素或者微量元素的下限与生产有合金元素上限的钢种是两个不同的任务和工艺。此外,从不同元素的需求来看,LF炉的关键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钢种合金元素总体含量越高,采用LF精炼就越重要。这是由于工艺所允许的温度上限有要求,炼钢时输入钢液的能量不能保证添加大量合金元素的需求。
自20世纪50年代装备了第一台炉外精炼设备以来,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推动精细冶炼工序的发展,这也可以从钢中残余元素最低值要求的变化看出:1960年,钢中[C]、[S]、[N]、[O]、[H]含量总和为600ppm,到2010年,这一值降低到了70ppm。显然,这一数值已经没有必要再向更低的水平发展了。
现在,炉外精炼的主要类型有VD/VOD和RH。采用RH工艺,钢液终点碳含量仅为采用VD/VOD工艺终点碳含量的1/3。另一方面,由于VD可以优化炉渣成分进行脱硫,钢中硫含量约为RH的1/4。因此,VD在中厚板和管线钢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欧洲1990年~2010年每5年中新建成的脱气装置可以看出,主要趋势是在转炉炼钢厂装备RH,在电炉炼钢厂装备VD/VOD。但是,也有不同工序的不同组合。大约50%的RH使用的钢包容量超过150吨,而大部分VD/VOD使用的钢包容量都小于150吨。
对LF工艺技术来说,可以总结出以下趋势:转炉炼钢生产高合金钢种是需要LF炉的原因;LF炉可以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以降低钢中磷含量,这也有利于延长炉衬寿命;开发出水冷铜元件可以避免结壳。
预期LF今后会在转炉炼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炼钢工艺需要更高的灵活性与更加精细钢种数量的增加相结合,这给炉外精炼带来了一个新挑战。炼钢物质流的持续改善是另一个主要任务。在高合金钢的生产中,合金系统必须升级到更大效率,同时保证更好的分析弹性。在线工艺建模的重要性已经增加,光学检测和摄像系统配合图像分析软件的应用是此技术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炉外精炼设备数量的稳定增加和精细技术的投入使用,确保了该工艺操作的最大灵活性,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当今和未来的市场需求。
连铸:稳中求“精”
比较7年间欧洲吨钢研发投入与吨钢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和技术差别可看出,薄带连铸仍有很多问题。也就是说高研发投入却获得低附加值。未来几年工艺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可能
是提升薄带连铸产品的附加值。薄板坯连铸处于较好态势,但是要获得高附加值仍然需要高研发投入。
当今95%的钢材仍由传统连铸工艺生产,因为其能够以较低的研发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德国厚板厂商迪林格公司正准备采用一种近终型连铸工艺,旨在建造一台可生产最大厚度500mm板坯的连铸机以满足客户在厚板市场的需求,预计将在2014年投产。
薄板坯连铸。自1984年纽科公司第一家薄板坯厂在克劳福兹维尔建成以来,这项技术在高质量热轧板卷的生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薄板坯连铸主要的优势在于相对低的能量消耗,约比传统板坯连铸-热轧工艺低一半。
据统计,全世界薄板坯连铸工艺产能总和达到8150万吨。有44家工厂采用CSP工艺,有12家采用FTSC工艺,5家采用其他工艺,如DSP、ESP、ISP。这些技术在电炉炼钢厂和转炉炼钢厂都有使用。这些工厂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也有的部分位于印度、韩国和中国。
目前,欧盟国家有7家薄板坯厂正在运营,年产能达到900万吨,分别采用ESP、ISP、CSP或DSP工艺。为使产量实现最大化,这些厂不断提高连铸坯拉速。比如克雷莫纳厂采用的ESP工艺,最高拉速可达到8.5m/min;土耳其伊斯肯德伦也有一家工厂采用FTSC工艺。
薄带连铸。为了生产厚度为1mm~5mm的近终型产品,双辊薄带连铸工艺被开发出来。由于产品厚度降低,可以减少轧钢机架数量,从而大幅缩短生产线。相对于传统(厚板坯)连铸-热轧工艺,双辊薄带连铸工艺能量消耗最多可降低90%;由于钢液凝固时间为传统连铸的1/700,微观组织也能得到改善,且可以避免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从而允许更高的残余元素含量。在生产高锰和高铝含量的钢种时,薄带连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目前,主要有3家薄带连铸厂正在运营。韩国浦项在2002年建成了一座类似的工厂用于生产不锈钢和硅钢。2002年,纽科公司在美国克劳福兹维尔建成一台双辊轧机,年产能54万吨。此后,其又在美国布莱斯威尔建成了第2台,生产的钢种包括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
一般来说,表面缺陷不能通过火焰清理和修磨去除,这是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主要问题。该技术在侧板密封技术、边缘板型控制、凝固过程控制和工艺收益率等方面还尚待改进优化。
德国扁钢厂商萨尔茨基特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BCT薄带连铸工业化,相应的试验工厂位于克劳斯塔尔大学。通过旋转,钢液从类似于中间包的容器中浇出,冷却成钢带。初级冷却主要在连铸滚带上进行,凝固过程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浇铸成的钢带厚度在10mm~15mm之间。
相对于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来说,BCT薄带连铸工艺表面缺陷没有那么严重,且具有偏析轻、在线轧制能耗低、轧钢机架数量少等优势。同时,由于不用经过弯曲和矫直,该工艺避免了热致裂纹的发生,可专门用于高锰钢的生产。
技术展望。在德国钢铁协会会员公司中,当前连铸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提升工艺可靠性和工艺稳定性、装备模块化和改善灵活性方面。对于传统连铸工艺的优化策略是根据产品市场定位来确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短期来看,薄板坯连铸工艺将会引起极大关注;长远来看,则必须发展精细的设备和工艺流程。然而,未来薄板坯连铸的发展也要取决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情况。
第四篇: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绍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1-07-08 10:18:09.0
绍县政办发„2011‟46号
为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加快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浙江省清洁空气行动方案》(浙政发„2010‟27号),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为目的,以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抓手,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为保障,全面实施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专项整治,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1年7月底止,全县所有印染行业的定型机都必须安装符合环保、质监、安监等部门规范规程的废气净化装置,并达到装置到位、安装规范、净化达标三个标准;安装后废气收集率应达到90%以上,总颗粒物的去除率应达到80%,油烟去除率应达到75%;落实净化处理后废水和废油的污染防治措施。
三、工作安排
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总体分为动员发动、实施整治、检查验收三个阶段。
1、动员发动阶段(2011年5月上旬)。县政府召开全面开展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进一步开展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营造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2、整治实施阶段(2011年5月中旬—7月底)。各镇(街道)、开发区根据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相应整治措施。已安装定型机废气治理装置的企业要对定型机废气治理装置运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定型机废气治理装置稳定达标运行,对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和废油落实好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做好运行的台帐管理;对尚未安装定型机废气治理装置的企业,要在2011年7月底前完成定型机废气治理装置的安装,确保定型机废气治理装置稳定达标运行。
3、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8月底前)。县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镇(街道)、开发区和企业的整治进度,经企业申报后,组织人员按照“三个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做到整治好一家,验收好一家;对在2011年7月底仍未完成整治的,严格实行停产整顿。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县
长丁生产任组长,县府办王峻峰、县环保局高青泉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经信局、财政局、科技局、环保局、安监局、质监局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内,具体牵头负责实施这次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高青泉兼任。
五、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宣传。开展全县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是我县“清洁空气”行动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县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企业减污排放、节能降耗、提高效益,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各镇(街道)、开发区及县有关部门要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抓紧制定工作计划,层层进行宣传发动,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工作上全面落实,措施上扎实有效。
2、重抓落实,密切配合。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县有关部门在整治过程中,要坚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属地包干”的原则,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好这次专项整治的牵头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应的工作简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切实做好本辖区内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污染整治的具体落实工作。
3、严肃政策、加强督查。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全面提升我县空气质量,各印染企业要把定型机废气整治,作为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县环保局要加
大对定型机废气专项整治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圆满实效。对已取得过定型机废气治理补助资金且不能稳定达标运行的企业,将收回已发放的定型机废气治理补助资金。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
杭州力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整理上传,以供广大相关企业参考!
第五篇:导尿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导尿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摘要:导尿是医疗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长时间手术病人术前不可缺乏的内容。本文就导尿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导尿失败原因分析综述了医护人员在实际导尿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技巧。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导尿管的材质、分类以及简单分析了针对不同导尿人群采取留置导尿时所应注意的事项,对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因导尿过程而引起尿路感染的认识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导尿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医学上,经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的过程叫做导尿。导尿分为导尿留置性导尿和间歇性导尿两种。留置性导尿导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体内,在病情许可时才拔掉或定期更换新的导尿管。间歇导尿则每隔4-6小时导尿一次,在膀胱排空后将导尿管拔出。导尿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近年来,广大的医护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在尿管的改良、导尿方法的选择、导尿及留置尿管应重视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和研究,对导尿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需要对患者施行导尿,一是为尿潴留病人引流尿液,以减轻痛苦。如麻醉手术后膀胱平滑肌麻痹等。二是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肾盂肾炎);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进行尿道或者膀胱造影等。三是在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人导出尿液,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的误伤等。四是导尿术的治疗作用,如为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内化疗等。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膀胱的排空和其抗菌作用使其本身具有防御感染的能力。尿潴留使膀胱过度充盈膨胀,造成黏膜充血水肿,防御机制受损,使尿路易受感染。相比于留置导尿间歇导尿使膀胱周期性的充盈-排空,可保证膀胱黏膜有充足的血流量,减少感染,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与重建[1,2]。在测定残余尿量时,一般先嘱患者自行排尿,然后导尿。残余尿尿量一般为5-10ml,如超过100ml,则应留置导尿。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4]初步了解了一些导尿术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技术,现综述如下。尿管的改良
1.1硅胶尿管比橡胶尿管具有较多优点。李鹏翔等研究表明:硅胶导尿管组织相容性大,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小,毒性也很小。已取代了组织相容性差的橡胶尿管,同时由于硅胶尿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对管道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较大,具有便于膀胱冲洗或引流的作用。吴金菊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纯硅胶和乳胶两种不同材料导尿管患者的舒适程度实验比较中发现纯硅胶导尿管比乳胶导尿管更能减轻留置尿管患者的不适,明显降低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的发生率。
1.2 双腔气囊导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其一腔为气囊管,向气囊内注入注射用水5~10ml即可固定。另一腔与集尿袋相连接,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固定,不易脱落等优点。目前留置导尿较多采用此种导尿管。金湘玲[5]等对尿管气囊内灌注溶液量与尿路感染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气囊内灌注溶液15~20ml优于10~15ml,可明显减少尿道周围粘膜鞘,减少尿路感染。
1.3 三腔Folley导尿管。司秀云等[6]研究发现0.5%的碘伏消毒并选用Folley氏导尿管可有效防止逆行尿路感染。三腔Folley导尿管采用与人体组织相容性高的乳胶制成,表面柔软粗细适宜。其中一腔为气囊管,向气囊内注入注射用水5~10ml即可固定尿管,且不易滑脱。其余二腔,一腔接冲洗装置,另一腔与集尿袋相连接,这样即形成密闭式膀胱引流冲洗系统,可以明显减少尿道感染机会。
1.4 单向冲洗式导尿管。三腔气囊导尿管中的1个引流腔有特制的单向阀,此为固定的冲洗腔,将无菌注射器或输液器乳头插入单向阀,即可进行取尿标本、注药入膀胱、膀胱冲洗等治疗,减少了引起泌尿感染的几率。
1.5 单猪尾多孔导尿管[7]。单猪尾多孔导尿管尾端猪尾卷曲状,管壁上有10~20个侧孔,尿管远端外口处有封闭塞。由于猪尾端有猪尾卷曲具有自动内固定作用。尿管猪尾端侧孔较多,不易堵塞,有利于引流尿液和冲洗膀胱。此外,此种尿管对膀胱刺激小,可长期留置,且不易形成结石。堵上尿管远端的封闭塞,患者可在公共场所不带尿袋而自由活动,尤其适用于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
1.6 各种涂层导尿管。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95%以上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导尿管漆包一层银合金,利用银有广谱抑菌作用减少菌尿发生。包水凝胶导尿管表面软而光滑可减少尿道与尿道上皮之间的摩擦,对尿道上皮起保护作用,且能有效防止细菌及炎性产物在管外的粘附,从而减少菌尿的发生。不同患者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方法
在导尿时应使病人取仰卧位,应严格保证在无菌操作下,将适应型号的尿管男性插入20~22cm,见尿后再插入2cm;女性插入4~6cm,见尿后再插入1cm,即为常规导尿法。如果使用气囊导尿管,因其头
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所以在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应在见尿后再将尿管插入6cm以上才能避免气囊损伤尿道。刘优珍认为妊娠的子宫逐渐增大,使膀胱向上前方移位,尿道延长,因此,剖宫术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以8~10cm较为合适。李均等认为将导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需要再插入6cm以上[8],但对操作难度大以及为防止导尿引起的疼痛和感染,需采用不同的导尿方法。
2.1 男性由于尿道有2个弯曲和3个狭窄,导尿时病人痛感明显,特别对有下尿路不全梗阻的病人,因尿管刺激可能诱发尿道痉挛致插管困难甚至失败。黄宝瑛[9]等研究发现在尿道注入1%地卡因后,由于麻醉了尿道粘膜,使尿道粘膜对导尿管的刺激敏感性降低,疼痛减轻,可使导尿管顺利通过。任碧华认为插尿管前应用润滑止痛胶松弛尿道肌肉,减少插管阻力,减轻尿道黏膜的刺激,避免损伤出血,从而减轻病人痛苦或采用利多卡因黏膜麻醉减少疼痛及疼痛反射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余娥娟等在研究中使用超滑导尿管(即用水润滑后尿管壁有蛋白粘液)采用尿道口注水法为男性导尿,根据注水时阻力选择合适插管角度,对比发现采用注水导尿对提高男性导尿成功率与舒适度效果显著[10]。此外,杨洁[11]等采用注射器自尿道注入无菌甘油或石蜡油的方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2.2 老年男性[12]病人由于性激素分泌紊乱,致前列腺增生肥大,尿道变窄,尿流阻力增大,最终引起尿路梗阻,影响膀胱排空。罗凤莲[13]认为老年男性在导尿时由于尿道本身的狭窄或梗阻,加之插管时的机械刺激和疼痛反射使尿道平滑肌收缩,尿道更加狭窄。插管时前列腺肥大患者应取侧卧位,垫高其臀部使呈30°角即可插入。个别用此方法不能插入者,先在医生指导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尽尿液后可顺利插入。此外,还可采用具有柔韧度高的金属导丝置于引导管内,使导尿管具有一定韧性的条件下使导尿管插入膀胱,将尿管内金属丝抽出后,尿管仍留在膀胱内,弥补了金属导尿管不能保留的缺陷。陈春娥等在向尿道内注入无菌石蜡油[14]3~5ml轻轻用食指和中指挤压尿道口1~2min使尿道充分润滑全程尿道后,按基础护理常规导尿取得良好效果。
2.3 由于女性会阴部有尿道口变异和皱折较多。因此,其操作较男性更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吴阶平[15]认为引起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最重要,约占50%以上病例,其余病原菌则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耿氏[16]认为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80%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为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0%,且
以D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常见。有研究表明,采用喷雾消毒和局麻,即在距外阴15~20cm处对准外阴进行手动喷药(1%盐酸丁卡因和0.1% 醋酸洗必泰盛于无菌塑料微型喷雾器中)4次,随后按基础护理常规导尿,该方法具有广谱杀菌和快速局麻止痛作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2.4 大龄女性患者多数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会阴部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松弛而在导尿时发生渗尿,因此在导尿时应选用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方仕婷等做过观察认为当气囊注入生理盐水10ml后气囊在膀胱内上浮,与尿道内口接触面减少,尿液易随着导尿管流出,当渗尿发生时,可抽出囊内盐水4ml[17],使气囊张力降低气囊上浮力减少,同时向外轻拉导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内口接触面积增大,紧密度增加,防止渗尿。
2.5 儿童 儿童较成年患者更容易发生尿道痉挛[18]。儿童初次导尿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医护人员未取得患儿的配合,对于这类患儿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加强和患儿的沟通,取得患儿信任,通过聊天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迅速插入导尿管。必要是可给予尿道表面的麻醉剂或者水合氯醛镇静催眠后再进行导尿。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
3.1 掌握熟练的导尿技术、合理控制导尿时机。杨翠芳[19]等人研究发现以心率、血压,同时采用相差镜观察导尿后尿液内红细胞形态差异鉴别红细胞性质,根据非肾小球红细胞阳性率确定尿道粘膜损伤率为对比参数考察了导尿时间的选择情况,结果显示为了减少术前导尿导致病人的不适和尿道粘膜损伤,宜选择在麻醉后10min后再行导尿术。蒋芝英[20]麻醉前用苯巴比妥(采用肌肉注射0.1g)、阿托品(皮下注射0.5mg)进行实验研究,经对照实验发现在用药后15min后导尿可明显减轻患者导尿痛苦。此外严格掌握导尿及留置导尿适应症、严格无菌操作、保证引流袋正确位置、保证引流通畅、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此外应注意的是导尿管一旦误入阴道,不准再将原导尿管从阴道拔出后随即插入尿道,以免污染尿道。在插管时,嘱咐病人张口呼吸,使腹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有助于插管。若膀胱高度紧张,而病人又极其虚弱的情况下,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因大量放尿膀胱压力突然降低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致血压下降而引起虚脱。另外因膀胱突然减压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导尿及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42%因此预防因导尿术引起的感染形势十分严峻。
3.2 尿管护理。对留置尿管的病人,选择封闭式导尿系统以减少细菌污染,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及频繁取尿标本等动作。嘱病人多饮水,注意观察尿液酸碱度,保证尿pH在6.5~7.0,李业梅等研究发现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多饮水每天2000ml左右,同时可口服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防止尿垢的形成与附着[21]。禁饮浓茶和咖啡,预防结石的形成。
3.3 膀胱冲洗。临床研究表明膀胱冲洗对治疗菌尿无明显作用,且冲洗液可使膀胱表层黏膜受损,细胞剥脱增加感染危险,必须冲洗膀胱时最好放置三腔Folley导尿管或单向冲洗式导尿管或用输液管在导尿管末端消毒后用输液法快速滴入。郭慧荣等发现用肝素钠1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或活力碘原液5ml加入20~30℃的生理盐水100ml。输入膀胱夹管留置30~60min,2次/d可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3.4 留置尿管与间歇导尿的时间。Ohkawa报道[22]留置导尿管4d以上,70%的尿管表面粘附有病原体,长期留置尿管大于30d患者几乎100%发生菌尿。国外资料[23,24]显示留置2d尿道感染率2%,大于14d感染率100%。留置导尿由于长期置于尿道内,削弱了中性粒细胞的抗感染能力,破坏尿道正常生理环境以及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能力和尿道粘膜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影响膀胱对细菌的冲刷作用,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统繁殖而引发感染。间歇性导尿时间[24]是根据吴氏定律:细菌在膀胱内的浓度是一个指数型曲线,在开始时细菌浓度随着尿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不断增多,繁殖浓度上升,并超过了起始浓度,从最初细菌浓度降低到返回原先水平的时间为安全排空期,故间歇性导尿在安全排空期内导尿,从而有助于保持无菌或减少细菌尿。
3.5 拔除尿管的时机。魏瑛琪等[25]认为拔出尿管前排空膀胱,以1:5000呋喃西林溶液500ml冲洗膀胱,并保留冲洗液20~30min,待病人有尿意时拔出尿管,可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呋喃西林是一种抗菌药物,有过敏和蓄积中毒的危险,呋喃西林液使部分患者激发膀胱麻痹,有人认为也可以改用250ml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代替。临床上长期留置尿管的多数病人在拔除尿管后常出现第1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任建华[26]认为在改进拔管法时在拔管前经尿管注入药物,能避免和减轻经尿道内窥镜术后病人拔尿管时及拔尿管后出现的自觉症状,其联合给药效果更好。
3.6 并发症的处理。如果导尿管使用不当会造成尿道损伤、尿道
断裂、气囊导尿管断入膀胱入口,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前3种均需手术治疗。拔管困难多是由于气囊内液体抽不出,气囊回缩不良,以及因长期留置导尿管而未冲洗导致气囊周围钙盐沉积附着尿管外壁而引起的,对于此种情况的患者每日需用0.1%新洁尔灭棉球或碘伏擦洗尿道口两次,然而薛明英等[27]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0.5%的碘伏清洁尿道口的杀菌效果明显优于0.1%的新洁尔灭,同时更换引流管或尿袋每日一次,每12周更换尿管一次,每日用0.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尿道,防止或减少钙盐沉淀的产生[28]。如因心理紧张或黏膜水肿造成的拔管困难,可给予耐心解释疏导,转移其注意力,并同时热敷下腹部以达到解除膀胱及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水肿,杨红军等采用从尿道外口处剪断让导尿管囊内液体自动流出但谢贻先等[29]认为此法不但不能及时排尽囊内液,还可因气囊排液(气)的反作用,致使尿管滑入膀胱内。基于国内外相关报道[30,31],自己设想出制作一种双层嵌套导尿管,基本原理是内层类似气囊导尿管,外层为远端封闭环形开孔的结构,这样从截面来看便形成两个独立的环腔。由于在留置导尿时内层导管腔内的尿液以及包围它的内层导管与尿道之间被外层导管隔离而减少了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同时该设计还能更加便于进行尿道的定期杀菌消毒以缓解由于留置导尿引起的尿道感染,具体方法是通过在近端外腔注射一定量的碘伏溶液从而进行定期消毒,还可以在拔管前改换注射液状石蜡油起到润滑尿道进而起到便于拔管的作用。具体是否如此,还需要等待做出此类导尿管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才能判断此法究竟是否可行。
参考文献:
[1] 李华,王玉龙.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129-132 [2] 时美芳,杨在英.尿潴留患者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管细菌学检测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4):220 [3] Khen-Dunlop N,Van Egroo A,Bouteiller C,et al.Biofeedback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overactivity,vesico-ureteral reflux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J Pediatric Urol, 2006,2(5):424-429 [4] Dobbs SP, Jackson SR, Wilson AM,et al.A prospective,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continuous bladder drainage with catheterization at abdominal hysterectomy.Br J Urol, 1997,80(4):554 [5] 金湘玲,贾宜莹.导尿管气囊内灌注溶液与尿路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5):624-625 [6] 司秀云.两种不同导尿管及消毒液应用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8):50 [7] 孟晓,管淑萍,李朝霞等.介绍一种单猪尾多孔导尿管[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67
[8] 李均.气囊导尿插入深度不够可造成男性病人后尿道损伤[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24 [9] 黄宝瑛,于晓芳.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技术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43 [10] 余娥娟 罗世媚 林君 尿道口注水法对提高男性导尿成功率与舒适度护理效果[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85-86 [11] 杨洁,王涛.运用注油法导尿术提高男性导尿成功率[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99-2700 [12] 毛丽湘,戴宝珍.实用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3 [13] 罗凤莲,陈梅.老年前列腺肥大疾行尿潴留2种导尿方法的比较[J].使用护理杂志,2004,20(3):62 [14] 金有豫.药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122 [15] 吴阶平.泌尿外科[J].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7,295 [16] 耿丽华.医院感染实用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6 [17] 方仕婷,马丽峰.男性留置气囊导尿管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92 [18] 何远桥, 郭炬, 吕磊.初次导尿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0 13(6)[19] 杨翠芳,赵哲玲.全麻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89-90 [20] 蒋芝英,甘明艳,吴夏云.手术前病人导尿时机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5):759-760 [21] 李业梅.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的改进对尿道损伤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77-78 [22] Ohkawa M,Sngata J,Sawakl M,et al.Bacterial and crystaladher2 encetoche surface of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s[J].JUrol,1990,143(4):717 [23] Tang MW,Kwok TC ,Hui E,et al.Intermittent versus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in older female patients.Maturitas,2006,53(3):274-281 [24] Evron S,Dimitrochenko V,Khazin V,et al.Th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versus continuous bladder catheterization on labor duration and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nd infection: a randomized trial.J Clin Anesth, 2008,20(8):567-572.[25] 魏瑛琪,符丽,张文香 拔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3-734 [26] 任建华,彭妍.尿道内窥镜术后导尿病人拔尿管方法的探讨[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19):1788-1789 [27] 薛明英,俞志海.0.1%新洁尔灭与0.5%碘伏清洁尿道口效果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45 [28] 冯雅男.胶乳导尿管留置发生意外原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5):80 [29] 谢贻先,苏兴惠.使用气囊尿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四川医学,1999,20(6):615 [30] Cardenss DD,Hooton TM.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5,76(3):272-280 [31] Fujimoto Y, Ueno K, Yamada S, et al.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J].Hinyokika Kiyo, 1994,40(4):3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