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本文针对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及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困境,提出转化创新主体、完善相关政策、培养技术人才和重点技术再创新等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低碳技术、低碳创新主体、低碳创新政策、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仅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60.1亿t,而1978年仅13.8亿t。[1]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能源的迅速减少,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我们要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技术,发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可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技术。
经济学家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经济社会中一些偶然事件可能导致一种技术战胜另一种技术(即技术演进)。但是一旦选择某一技术路线,它会持续到最终,即使另一种技术路[2]线可能比该路线更为有效。”但在中国诸多重点发展领域之中,现正面临技术转化的困境。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则是实现低碳经济理念的一种手段。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引领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传统工业模式,进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经济时代,是中国经济、社会、人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中国已在多个第二产业项目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与新能源相关的行业最为突出。在低碳能源技术领域,中国的可再生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低碳技术已经商业化。如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无先例、无引进、无成熟市场的情况下,创立了具有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工业体系。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为全球低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中国政府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中国近年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环保设备等。1.1火电行业改进能源转化效率,已取得突破
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超临界技术的燃煤电厂,预期发电效率超过45%。同时,中国还在进一步淘汰技术落后的小型机组,推广应用超临界和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预计到2050年将实现相对节能25%[3]。
中国由于天然气资源贫乏,核心技术十分落后,所以在天然气发电领域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5年,国际电力市场天然气的平均效率就已达到了42%,原因在于西欧国家在天然气联合循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4]。
1.2新能源汽车技术慢慢成熟,已迈向产业化
2010年,中国企业就已逐步向出租车市场出售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
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方面,日本的弱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节能38%,而中国的产品只能达到节能20%的水平[5]。说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攻关。1.3建筑节能技术取得进展,保暖减排技术初见成效 “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将被定为节能降耗的主要领域。近日宣告的《财政部、住房和城乡树立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义务的通知》要求,国家将启动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到2015年,改造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将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将下降30%以上。
由于受传统建筑模式的影响,中国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模式,包在水泥里的钢材都是无法回收的,而国外的建筑钢材大多都是可回收的,中国建筑技术一直没有与国际建筑科技并轨。
1.4工业节能与减排
工业领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调整产业结构虽然是最有效的减排措施,但也是最耗时、耗力的措施,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难度较大。
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淘汰落后产能,但是由于未形成长效的淘汰落后产能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新增产能同样对整个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部分工业行业还存在相当的过剩产能。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仅仅只能以现有的产能规模为标准,随着市场的变化与节能标准的趋严,行业的减排工作更具有挑战性。1.5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反复利用,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则是实现资源循环的主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不断规范,各级政府对培育商贸和流通市场的重视,吸引了再生资源的聚集,各地市场交易十分活跃。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由于中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及历史原因使得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另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大部分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还十分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甚远。
1.6环保设备制造技术应用较快,水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
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三大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中,产业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和水质污染防治设备上。
但中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开发相对落后;环保设备初级产品仍占较大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比例小;某些领域缺少适用的产品品种;以及某些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成套水平和能力较低,是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困境 2.1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
就百年的国际经验来看,真正起到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于企业。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
然而,中国自开放以来,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所,而对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放任发展,导致中国产学研工作的严重脱节。高校和科研所虽有能力开发新技术,但由于和市场脱节,相当一部分技术无法转化为真正的商品。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研发人数虽有所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企业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并且流失严重。中国几千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有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机构从事研发活动[6]。就研发的产出指标——发明专利而言,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五名中,有四家是高校,仅有一家是企业。
另外,由于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景不明显且有风险,国有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以及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合一的产权制度导致企业缺乏低碳技术创新的自主权。2.2技术创新相关政策不完善
低碳技术大多是新兴技术,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政府相 关政策的扶持,出于经济利益因素的考虑,为规避风险,企业在技术方面很难去突破创新。
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创新技术载入社会网络中的实体,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网络的结构下制度及嵌入在其中的技术的影响和演化。新技术即使被开发出来,但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投入市场,变成产业,也就不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2.3 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
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并不产生创造发明,而是对人们在发明创造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加以确认和保护。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第三大贸易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首先,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成为制约提升我国低碳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占据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半导体、通讯、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拥有的授权专利数达到60%—90%以上[7]。
中国在一些制造能力较大的加工行业,因缺乏知识产权而竞争力不足。近年来,中国制造产品出口频频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阻拦,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征收较高的专利费。
另外,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面临知识产权竞争。一方面,国外公司在传统行业的高端产品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另一方面,一些在国内市场畅销的中国产品受到外国公司的侵权调查。2.4技术创新人才缺乏
中国的科研人才,大多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真正从事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十分有限。此外,企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稀少,精通外语的国际型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紧缺。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低碳技术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技术是否能有所创新,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研发能力的强弱,而研发能力的强弱具体就会体现在研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面。中国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优秀的技术操作人员的数量以及具有良好素质和长远眼光的企业家的数量。
2010年,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超过了英美等强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极其缺乏。在发达国家,高层次人才占总数的比例约为15%至20%,但我国仅为5.5%。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日本的8%、韩国和美国(不包括工程师)的15%。[8] 2.5技术创新缺乏交流合作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进入工业革命的时期要相对较晚。因此,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相对较弱。并且由于技术开发风险较大、前景不明朗,以及在面对多变的市场时,缺乏灵活性,资源不足和高管理成本等问题,都阻碍了中国技术创新的步伐。
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联合机制,集体开发和研究新技术来分担风险。知识产权制度,也不完善。部分企业害怕核心技术流失,而拒绝与其他企业联手。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3.1加快培育低碳技术创新主体
低碳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经济活动,客观上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必须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能够承担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风险。
按照以上三个条件,只有企业才能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主要体现在:企业是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技术成果产出和应用主体、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主体。
要真正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第一,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要加快向股份制方向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资本结构,实行产权多元化,从制度上确保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第二,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研发的主体。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应在企业内进行。企业可以和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联手,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来实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第三,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逐渐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多渠道低碳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与体系,鼓励企业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第四,完善市场导向的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对创新成果的评价要以市场为标准,着重考察研究成果能否顺利转化,能否实现产业化、能否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3.2 加大政府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政策的激励与支持,对于推动低碳技术这一公共产品的创新及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都运用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政策。如政府投资示范项目、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的消费抵免和政府采购等, 并根据技术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不同的激励政策。
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为各创新主体创造一个引导、促进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中介组织,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加强与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居民的低碳消费需求和国外低碳技术进步反过来又会推动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更大的低碳技术创新 这个创新系统要想有效地运行,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激励。这些政策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低碳技术转让的国际公共政策等。3.3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低碳技术也是智力的劳动成果。要想保持低碳技术研发企业的研发热情,就必须要保证他们能有高额投资的收回,这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政府可以完善针对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低碳行业创新成果合法持有权,使创新者对技术获得一定时间的独占权,让创新者能够通过实施其创新成果,收回前期的研发投入,并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丰厚收益,以此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将有限的创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通过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条件,企业间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合法利用他人的成果,选择正确的低碳技术创新方向、领域和研究开发项目,在做到既避免侵犯他人权利的同时开发新的低碳技术。这样,企业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事更高水平的研发工作,避免了低水平重复的研究开发,既可以节约有限资源,又可以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加大了新技术开发的可能性。3.4 大力培养科学创新性人才
要培养低碳技术科学创新性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首先应该将教育模式从学科导向向应用型转变。人才培养工作要与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其次,要充分尊重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由于,技术创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充当主体,他们大都具有以下特点:创新意识强;自主性强;稀缺程度高;面临风险高。企业和政府都应当为其营造出尊重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最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有突出成绩的技术人员,实行破格待遇,使他们获得巨大的工作满足感,以更积极地工作态度以示回应。并通过上岗竞争制,进行人才筛选,为有技术的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第四,企业要解决人才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企业内部,要走出围墙,利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多渠道、多方法地利用人才。3.5 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与交流合作 由于中国低碳技术起步较晚,离世界水平还有差距。从基础研究开始着手的话,随着时间,会拉大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改变现状,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引进中国相对薄弱的低碳技术,使企业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去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
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发起和参与低碳技术领域的国际间和区域间科学研究计划与技术开发计划,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帮助企业成立行业间联盟,帮助企业整合资源,以此增强该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加中国该行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洪涛.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DB/OL].http://www.xiexiebang.com/Item/7100.aspx [2] 孙丽芝.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1),第139页
[3]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R].科学出版社,2010,第490页
[4]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R].科学出版社,2010,第491页
[5] 刘彬彬.新能源技术现实:国外开花结果 国内无惊人之举[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21日
[6] 王可达.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J].探求,2011(136),第69—70页
[7] 冉永平.从专利数量看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高[N].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0日,第一版
[8]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跃居世界第一[J].人事天地:人才资讯,2010(34),第9页
Analysis of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 paths
Abstract: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ies has become a global consensus.Low-carbon technologies are key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ic.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innovation of China low-carbon technologies.It advises that China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the main innovation,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training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hen focusing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 on.Keys words: Low-carbon technologies;the main innovation of low-carbon;innovation policies of low-carbon;intellectual property
第二篇:区位劣势与民营企业技术发展路径创新
区位劣势与民营企业技术发展路径创新
――以福建省为例
杨永忠
福建省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猛,但最近五年来,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的日益壮大,其极花效应产生的对周边区域资金、人才的集聚,使福建省的区位优势下降、劣势日趋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福建省民营企业思变善变,在技术发展路径上大胆创新,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处于区位劣势的民营企业加快其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可借鉴之路。
1.建立技术组织的区域构架,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民营企业普遍认为,在技术进步方面,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福建处于区位劣势,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因此,如何避开这一区位劣势,保持和提升福建民营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成为民营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此,一些民营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就是技术组织向区域外扩展,在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国内区域建立功能不同的技术中心,形成分工协作的技术开发体系,使技术开发从过去单一的本地组织演变为职能不同、功能相异的多区域立体组织,形成了企业技术组织的横向和纵向区域构架。
比如,泉州亚伦集团和安踏集团,就是典型的企业技术组织横向区域构架。亚伦集团是工艺品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对树脂工艺要求较高,在这方面台湾人具有技术优势。由于泉州对台湾技术员吸引较为困难,因此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在深州创办了研发中心,从当地台资厂高薪引进了50多个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深州研发中心负责精品开发,泉州研发中心负责大众品开发,二者分工非常明确。安踏集团则在本地晋江研发部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北京和广州研发部,北京主要负责球鞋开发,广州主要负责服装开发,本地主要负责休闲系列开发,三者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各地的技术资源。
泉州洲克健美服饰有限公司在技术构架上则是一种纵向再造。该企业以差异化和低成本协调运作,低成本使企业将生产集中在泉州,并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而差异化需要以技术为支撑,本地技术人才则明显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不是流走,就是生锈”。为此,企业将技术中心转移到了上海。在上海后企业技术部门明显感到很容易招到优秀人才,该公司刘瑞金总经理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在本地,是人才选我;在上海,是我选人才”。目前,上海研发中心总揽企业研发职能,本地研发部则接收上海中心的技术辐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在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中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因此,如何进行技术组织再造,提升技术竞争力,将是民营企业不可回避的战略问题。技术组织的横向和纵向区域构造,无疑对处于区位劣势的民营企业提供了一条外向型的发展路径。
2.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推进区域内技术深度开发,企业技术外向型拓展固然非常重要,但向内立足企业本身进行技术深度开发亦不可轻视。但这种内向型技术提升如何避免区位劣势,则有待于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这方面,福建省一些优秀民营企业也通过自身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制度。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座流动水池,人才源源不断地注入,体现的正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性人才观。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泉州市利用本地的经济和产业优势,已经建立了晋江、清濛、南安三个博士后工作站,如福建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00年5月正式挂牌运作以来,已成功引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
江大学等博士后16位(其中留英、留德博士各一位),研究的领域涉及企业经济管理、软件开发、模具制造、生物提纯、材料化学、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博士后在站期间所承担的企业研究课题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良好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晋江博士后工作站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可见,对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民营企业,在处于区位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引进人才效力,对解决企业紧急的技术和管理瓶颈,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面向国际市场,捕捉和跟踪前沿技术信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民营企业不仅仅面对国内企业竞争: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将面对国外企业的挑战,另一方面,走出国门将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民营企业特别是区位劣势的民营企业要实现生存、发展,进而做强做大,技术将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如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保持民营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成为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福建迈克药业有限公司在保持技术国际竞争力方面,拥有成功的经验。迈克产品与技术研发中心建有12个合成实验室、3个分析实验室、2个制剂实验室和2个毒理药理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抗艾滋病、抗抑郁药品以及部分世界畅销的通用名药物。为了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公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产品和技术信息网络,专门负责收集、跟踪国际前沿的产品和技术信息,在产品研发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处于区位劣势的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普遍低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乃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是接受定单和贴牌生产,技术环节处于低端,企业利润菲薄。因此,迈克药业这种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产品自主研发的管理模式,无疑值得不具有区位优势的民营企业思考和借鉴。
4.提升企业研发机构档次,提高企业技术的吸纳力和影响力
企业的研发机构如果仅仅定位于企业内部组织,研发能力必然受限:一方面,企业从外部获取技术信息和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对外影响及由技术水平带来的产品影响力必然也受到影响。因此,企业技术组织如能立足企业,同时充分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形成企业与各种组织共建的研发机构,必将极大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如地处晋江的凤竹集团,在企业建立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针织面料科技中心,一举摆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的负面形象,极大提升了企业产品档次和企业形象。凤竹集团对研发中心的较大科研投入,以及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的关注与经费资助,使企业研发水平保持国内同行前列。该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介绍,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使企业对国内优秀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前来联系的络绎不绝。安踏集团已经建立了省级研发中心,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研发中心。集团总经理丁志忠先生认为,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建立,将为安踏集团实现“引导市场”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迹象表明,高级别的企业研发中心正在成为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民营企业的重要资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并将极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突破企业内部束缚,建立和完善高级别的研发中心,显然是处于区位劣势的民营企业改变技术现状、提高技术竞争力的又一条可行路径。
目前,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结构下,尽管处于区位劣势的民营企业其技术创新困难重重,但福建省民营企业的积极探索,无疑为区位劣势下的民营企业进行技术路径创新带来了巨大希望。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第三篇: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未上马已脱缰 无一合格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0.004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在11月29日开幕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有项明确的任务——积极参加以“低碳城市”为主题的边会,与各国代表“学习并交流经验”。但他坦言,将不会在边会上进行主题发言。
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也许还是政治风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变成政治机遇了
低碳城市不仅在数量上遍布了中国的版图,发展路径的选择也颇为多样。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德州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太阳能路灯立于大街小巷;深圳市政府选择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共建,让这座城市有了“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底气;在浙江省建德市,一场消灭空调外挂机的全城总动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在姜克隽看来,这些热情值得鼓励,但要“名副其实”很难。
目前业界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将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的整体运行规划中,并能使整个城市的碳排放量有明显下降。
这一概念发轫于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顿2007年发表的减碳计划书——《今天行动,守候将来》。在计划书中,利文斯顿将伦敦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锁定在2025年降至1990年水平的60%。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堪称“低碳城市”的典范。自1995年到2005年期间,这座拥有120万人口的城市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
在我国,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还出现了诸多建设低碳城市的怪现状。有的是“旧瓶换新酒”,以低碳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还有的是“低端不低碳”,一些打着低碳旗号的新能源产业园区,还停留在设备制造的低端加工环节;还有的“挂羊头卖狗肉”,“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
“就算是形象工程,也比没有要强,起码说明重视这个形象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认为。在他看来,低碳城市的理念能被广泛接受,本身就很不容易。
几年前,他所在的研究机构曾就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合作事宜,与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接触,但大部分负责人都以“不知道国家在气候谈判上的态度”为由婉拒了合作邀请。去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成为分水岭。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此次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的气候大会,是缔约方第16次会议。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庄贵阳说,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超过100个中国城市明确表示愿与低碳“联姻”。“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也许还是政治风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变成政治机遇了。”他分析道。
早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王克所在的课题组就与国家发改委、英国大使馆联合举办了一个气候变化战略能力建设项目,邀请各个省份的发改委官员来北京参加
研讨。
据王克回忆,参会的地方级官员们,不是直接走人,就是在研讨会上处理公务,或者干脆质疑说:“这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怎么不找气象局的来?”
时隔8年,这一项目再次启动,明显换了种待遇。在半年的时间里,研讨会就已经在北京和苏州举办了两次,受邀的近40位地方发改委官员全部赴会,而且还带来了各种问题和思考,光是自由讨论会就持续了一个上午。
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比“神七”上天还难吗?
面对这股热潮,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曾起草了一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份意见的目的:“旨在为低碳热降温,现在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时至今日,这份意见并未出台,取而代之的是8月10日公布的《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国家发改委对进入试点的五省八市明确提出了5项具体任务,其中一条是“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恰恰折射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困境:地方发改委没有经验,寄希望于意见出台,以向中央取经;国家发改委同样没有经验,寄希望于通知落地,以观地方试点。
“低碳城市被炒得那么热,其实,真刀真枪的工作还没起步,还停留在摸索阶段。”王克分析道。
据悉,碳排放指标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确定。执行方式可能是建立在省份级别的领导签署“军令状”的基础之上,即作为一种约束性的硬指标,分解到各地区。
据王克回忆,在今年6月举行的研讨会上,地方官员向国家发改委的研究人员频频提问。他们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基础碳排放量的统计与检测方法;第二,中央与地方如何分配财政投入;第三,是否存在可以学习的现实案例。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顾朝林教授看来,这些都是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就像“做生意之前要摸清家底、算好账”一样。
事实上,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试点中的五省八市,还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至于财政投入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节能减排任务中2000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看齐,目前尚无定论。
“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比‘神七’上天还难吗?”顾朝林反问道。
一些城市的规划小组还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甚至在方案上也部分照搬“十一五”中的节能规划。
但类似于通过大批淘汰落后产能而减排的方式潜力并不大。仅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省累计淘汰的小火电机组已超过1000万千瓦,这一规模超过了英国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低碳建设应该进入统领性的整体城市规划,而不仅仅是工业减排的附属品。”王克说。建设低碳城,绝对不是政治任务,而是一种责任
“大家都想建设低碳城市绝对是好事情,但不要把它当做是政治任务,而要视为一种责任。”作为中国最早研究低碳城市的学者之一,姜克隽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宣扬低碳城市的意义,那就是创造宜居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经济领域实现我国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而事实是,不少地方官员将低碳城市的建设目的视为“为气候谈判服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官员经常会借用我国代表在世界气候谈判大会上的发言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开场白。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曾举行过一次研讨会,听取一些地方负责人预估的减排目
标。在讨论过程中,各省份代表均以其他省份代表的主流减排目标为参照,有的将目标从30%增加到了40%,也有的从50%减少到了45%。最终,几乎所有代表的意见都趋同于45%,这也是我国承诺减排目标的上限。
“每个城市资源禀赋都不一样,有些城市应该更激进,有些城市则太激进了,缺乏科学性!”一位专家评价道。
今年,王克所在的课题组帮助贵阳市制定了一份《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规划》。而在东部某发达城市举行的一次规划研讨会上,王克发现,该市给出的规划方案,居然大部分抄袭自那份贵阳的行动规划。在提评定意见时,王克没好意思写明抄袭,只是委婉地表示根据该城市的发达程度,已经“不需要再延长产业链做深加工了”。
在姜克隽看来,城市建设主政者应该转变思维,“低碳不是包袱,是财富”。
去年,他到斯德哥尔摩开会。在清晨,他发现大批市民自发骑车上班,原本的两条机动车道一条变成了自行车道,剩余的也以公交车为主。姜克隽忍不住掏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幕。他告诉记者,这座古城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个决策环节都必须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目前斯德哥尔摩已经实现了1990年基础上的25%二氧化碳减排,并计划在2050年成为零碳城市。
近日,一则来自北京近郊怀来县的新闻吸引了姜克隽的注意。新闻中提到,一条大街改造后全长4260米,车行道宽度24米,道路档次大大提高。今年年初,这座城市提出了要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起新城,打造成中国第一个零碳城。
“太宽了!”姜克隽连连摇头,在他看来,一个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建这么宽的大街走的还是“建汽车城的老路”。
11月29日,记者回访了这座“零碳新城”。除了一座占地7000平方米的两层生态新城规划馆外,这片方圆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荒草丛生。
而在展馆西侧那一排银白色的太阳能路灯下,那块印有“零碳城”字样的巨幅围墙式广告牌也已悄然撤下。
钱江晚报:低碳城市不是时髦“头衔”
庄贵阳
2010年12月03日11:11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中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国内发展低碳城市、进行低碳试点的热情很高,都希望城市名片前拥有“低碳”这个时髦“头衔”。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值得肯定,但要有科学的态度,目前必须走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道路。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实验室。实践证明,通过有意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风险,促进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
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即便是在缺乏国家政策和承诺的情况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和大都市地区正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一座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前列,开放、宜居、宜业并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应对调整能力。
城市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存在巨大的责任,决定了应对气候变化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就必须把城市有效整合进来,就必须让资金、技术、政策以及社会意识等诸方面在城市层次上得到全面有效贯彻。
低碳城市虽然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理念,但离我们并不遥远。(庄贵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来论:“低碳”不仅是标签
2010年12月03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新闻背景:目前,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低碳”不仅是标签
“低碳”,的确是城市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百余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节能、环保型发展之路的迫切要求和积极探索。然而,“低碳”不应仅是标签,而应是城市建设时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减少碳排放的行动。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明确“低碳”的内涵。如果不知道城市碳排放的基本构成,不明白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活在城市碳排放中的权重,一边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一边换几个太阳能路灯、修几栋低排放大楼,“低碳城市”难免成为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权威机构研究制定“低碳城市”标准,需要具有公信力的机构进行测评和认证,使“低碳城市”真正可量化、能操作。否则,“低碳城市”将可能沦为空喊口号。
第四篇:我国低碳住宅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低碳住宅技术发展概况
提要: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从20世纪80年发展起来,至今已取得较大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也培育出一批产品质量好、企业声誉高的骨干企业。
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从20世纪80年发展起来,至今已取得较大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也培育出一批产品质量好、企业声誉高的骨干企业。首先,住宅低碳技术科研成果显著。包括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密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共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的69项,主要包括住宅建筑适用技术研究与珍珠岩保温砂浆、带饰面聚苯板内保温、热反射保温隔热窗帘、旧房节能改造、保温复合墙体和屋面、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已建建筑节能改造、空心砖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房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等。其次,部分节能产品产业规模上也有十足的发展。比如,我国外墙外保温历经20多年的发展实现从无到有,当前产量规模已占全球第一,拥有包括模塑、挤塑聚苯、聚氨酯、岩棉、酚醛、浆料等多种保温材料和贴、喷、抹、模板内置等多样化做法。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今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20亿平方米左右。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据悉,到2020年,中国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至少达到1.5万亿元,而在世界范围内,2009年低碳建筑产业将以60%的速度增长。据美国咨询机构麦格劳• 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报告中的预测,2013年低碳建筑的产业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即906亿~1400亿美元。
但是,当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仍存在着部分不足:(1)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存在一定困难。当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存在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起步较晚、技术不成熟、研发不均衡、市场前景不确定、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其中节能技术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合适的转化方式,造成了转化的成功率低,产学研无法有机结合的现象。(2)低碳产品良莠不齐。据2009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对112组工程节能材料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样不合格率高达19.6%。其中在某住宅项目中,某涂料公司提供的两种外墙外保温产品均不合格。(3)节能产品大多价格较高,不利于低碳住宅的普及。当前我国居民建筑节能意识较为薄弱,在节能与价格面前常常选择一时的低价,间接造成了开发商对低碳住宅的不重视,低碳住宅推广较为困难。
因此,未来我国住宅低碳技术将通过国外资本与技术的引进,功能、质量与价格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变得趋于合理,技术取得不断进步。,低碳设计,低碳建筑、施工及装修。建筑系统低碳技术下属共有4大类,分别为能源供给系统、排放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及通风系统。建筑环境低碳技术下分4大类,依次为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绿化系统、运行设备控制、废弃材料循环利用系统。既有建筑改造技术主要是针对既有非低碳住宅的节能改造,涉及到既有建筑外围护系统、供暖采暖制冷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等。
第五篇:探寻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探寻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文章在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几条适宜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必要性,可行性
引言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大量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将触及粮食、水资源、能源、生态以及公共安全,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与能源短缺现象,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 2003),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白皮书指出,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而且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提出了英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C02)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50%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金乐琴,2009)。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被世界各国迅速采纳,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各国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在能源短缺背景下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个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且能源紧张的发展中国家,国内以重工业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面临着国际上后京都时代的巨大压力,因此,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必然更加险峻。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压力。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重化工产业化特征非常明显。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齐建国等,2005)。快速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基本特征。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仅仅在于排污总量的增加、生态破坏范围的扩大和资源供需矛盾的严峻,而是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以及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已经危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庄贵阳,2005)。现有的研究足以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按不完全的保守估计就相当于GDP的7%-20%(过孝民,2004)。由于中国面临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艰巨发展任务,未来的发展必然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中国面临资源短缺压力。2003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中国的资源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需要,资源压力迅速增大(庄贵阳,2005)。中国对钢铁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和日本需求的总和,而中国对铜、镍、锌、铁矿砂和水泥的需求也都超过美国。在未来15年中国将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是资源消费高峰。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I/6;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
10、1/20和3/5.与占世界21%的人口比例相比,中国已发现的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都相当贫乏。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把世界的初级产品价格推上新的高峰,我国与世界主要资源进口国的利益摩擦将会不断增多。
3.中国要应对气候挑战。从1990年至2001年,中国E02净排放增长量达8.23亿吨,占世界总增长量的27%。中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增长趋势显示中国有必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国际上的流行观点认为,要实现公约中“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的最终目标,要以中国实施大量减排为先决条件(唐更克等,2002)。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已经成为限制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Chen,Hu,Pan 2005)。因此,中国需要在未来20-50年间,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进行平衡。中国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的道路。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变也存在着潜在优势,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减排空间大。我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处于高能耗阶段,加上节能技术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漏洞较多,中国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金乐琴,2009)。因此,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2.减排的成本低。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减排成本比较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的每吨减排成本超过30美元,而中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加上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符合减排条件的项目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特点都有利于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从而吸引国际资金进入减排项目(金乐琴,2009)。2006年,全球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CDM)碳交易市场达到300亿美元。目前,已有全球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全球气候变化投资网络,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截止2008年2月,中国CDM项目获得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签发的核证减排信用(CERs)达到了3637万吨,占联合国目前核定CERs总量的31.33%,首次超过印度成为最大的CDM碳交易量国家。
3.技术合作潜力大。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有较大改进余地。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在增加。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承诺要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背景下,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应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速度。但是,也应该看到,技术合作的实际进程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商业利益等诸多原因,中国目前仍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金乐琴,2009)。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按《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承诺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中国当前的优先目标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但中国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和环境保护政策。因此,未来中国要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其可能途径包括:
1.发展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任卫峰,2008)。众所周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如信息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IT产业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又如现代服务业也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在GDP所占比重高达60%。70%,这表明中国的现代服务业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值得中国注意的是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能耗项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未来数年,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建材产业、造纸产业、印染产业等高碳产业都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些投资规模很大的项目20-30年内
很难淘汰或搬走(梁优彩,2005)。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2.发展低碳农业。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的。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被认识,它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其生产过程,本身就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现代农业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一是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
3.发展低碳工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传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巨大能源,能源结构的高碳化是传统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当地球温室效应不断影响和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时,人类对工业文明所依赖化石能源基础的反思和改造也是顺理成章的,高碳工业发展难以为继,但是,从高碳工业向低碳工业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任卫峰,2008)。所以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应该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相结合,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总消耗的增加,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同时,政府要制定高碳能源、高碳工业、高碳产品的税收政策,制定鼓励发展低碳工业的优惠政策,使低碳工业成为企业家有利可图的新兴工业领域。
4.发展低碳城市。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任卫峰,2008)。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一是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任卫峰,2008)。二是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张雪梅,2005),如轻轨和地铁系统。三是限制城市私家汽车
作为城市交通工具。此外,城市交通应该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5.引导金融创新发展低碳经济。设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开发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温室气体减排量全球交易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碳金融市场(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银行贷款)。碳金融市场面临这样的形势(任卫峰,2008):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开发关于碳排放权的商品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排放权的实际需求方——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为减少今后的减排费用也应从现在起筹建各类减排资产项目组合(portfolio)。目前全球已经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6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额度已经达到300多亿美元。中国政府也应该大力发展金融创新,开发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活动,促进环保问题的解决。
6.注重碳汇减碳。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从“碳源”(Carbon Source)上有效的遏制,减少“碳源”的排放,还应该在“碳汇”(Carbon Sink)上花力气下功夫。“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它既来自自然界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任卫峰,2008)。研究表明:陆地森林植被的生长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森林生物有机体中,每年森林植被净碳吸收量约10亿到15亿吨。因此,植树造林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绿化生态环境,而是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途径之一(江泽慧,2003)。
结论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总的来说,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因此,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肖歆 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