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01: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第一篇: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8-06-11 【生效日期】1988-06-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

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88年6月11日)

现将《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近来,省政府机关各部门贯彻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城乡改革,组织实施“科教兴鲁”的战略方针,总的说决心是大的,行动是快的,成效比较显著。机关工作节奏加快,作风有明显变化。但是,省政府机关工作某些环节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有的商品观念不强,竞争意识淡薄,办事拖拉,致使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疏漏了;一些我省经济建设很需要的项目,因工作抓得不紧,把机会错过了;有的对向上级部门写的重要请示报告,不催不问,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有的对领导同志的批办事项,重视不够,办理不及时;个别单位工作制度不严,纪律松弛,作风散漫。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工作带来损失,必须认真加以克服。省政府各部门接到本通知后,要按照省政府规定的要求,对机关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认真进行一次检查,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制订并采取得力的改进措施,使机关作风有一个新的转变,办事效率有一个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实现富民兴鲁的宏伟目标,必须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省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建设和改革服务。为此,针对省政府机关工作存在的问题特作如下规定。

一、一、建立健全责任制。省政府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在实行主任、厅(局)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层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本部门的每项任务、每项工作,都落实到有关负责人和有关处室,做到人人责任明确,事事办理落实。要根据各项工作的特点,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并对工作事项的办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登记和记录,做到不漏事,不压事,不误事。

二、二、强化时效观念和竞争观念。省政府所有工作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时效观念和竞争观念,对每项工作、每项任务、每件事情,都要有时间和质量要求。对各市地的请示报告,从部门收文之日起,一般要在十五天内作出答复;会签文件,应随收文随送签,无特殊原因,在一个单位一般不要超过三天;涉及部门较多的重要文件尽量集体会签,以缩短办理时间。要争速度,抢时间,凡是当天能办完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凡有时限规定的事情,都要按时完成,只能提前,不能拖后。一切对经济建设有价值的信息、技术、项目、机遇,都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决不能坐失良机,贻误工作。

三、三、建立严格的催办制度。对上级领导批办事项、请求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问题的请示报告,以及对下的工作部署,要加强查办、催办、督办,实行全过程“追踪”,搞好信息反馈,务求善始善终,抓出结果,不能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或只布置不检查。

四、四、把提高涉外经济工作的办事效率放在突出位置上。为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对省政府作出的对外开放工作的部署和有关的方针、政策、规划和部署,要抓紧组织落实;对涉外经济事项要加快办理,按规定时限办结;一般事项随到随办,情况特别复杂,在规定时限内办不完的应有所交待,并提出措施,切实避免延时误事。

五、五、改革机关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省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搞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观念,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坚决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条条、框框,缩短和减少办文、办事在机关内部、机关之间的周转时间和周转环节,尽量压缩常规工作事项的办理时间,提倡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问题。

六、六、把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对在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官僚主义严重、办事拖拉、压事误事的,对领导批办事项拖着不办的,对于国内外有关人士提供的重要项目不积极办理、坐失良机的,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给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部门领导者和直接经办者的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意见具体措施的通知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意见具体措施的通知

局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闽政〔2011〕77号),进一步提高局机关办事效率,特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1.缩短审批时限,省局负责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应严格控制在法定时限的60%以内,其中行政许可类缩短50%,不得超过22日;资质认定类缩短50%,不得超过10日,三同时审查缩短75%,不得超过5日;

2.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审批,由监察室指定监察员对网上审批实行监察,实现预警纠错,并将网上审批列入个人绩效评估,对没有依法、依规履行审批职责的,严格责任追究。

3.许可权限进一步下放,除中央和省管理(含控股)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在两个以上设区市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非煤矿矿山企业总部(不包括独立生产系统)以外,其余占全省97%以上的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所有的甲种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委托设区市安监局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经发局实施;

4.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除中央和省管理(含控股)以外,其余占全省97%以上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委托设区市安监局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经发局实施;

5.除省局直管安全培训机构承担安全技术培训以外,其余占全省96%以上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颁发管理工作,委托设区市安监局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经发局实施;

6.统一实施行政处罚,省局负责的行政处罚,全部委托执法总队实施,其中暂扣省局核发的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委托企业所在地设区市、县级安监局实施;

7.严格执行执法计划制度,每年12月底制定下一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各业务处室及直属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执法工作计划开展行政执法,执法与服务并重,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每年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和质量考评,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执法责任;

8.加强行政执法事项管理,每年应组织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梳理,清理行政审批、处罚事项。行政审批事项的设立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理人员、办理时限和行政处罚事项的法律依据、办理流程、执法人员信息以及委托执法行为全部在省局网站上及信息查询系统上进行公开;

9.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完善省局政务内、外网站建设,技术上保障网上信息公开和网上审批等工作,实现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情况网上查询,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三项岗位人员安全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查询管理系统;

10.大力精减会议,综合性会议原则上每年开一次,设区市局长座谈会每季度开一次,处室业务会议原则上每年一次,年初提出计划,特殊情况确有必要临时召开的,必须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今年内建立省、市安监视频会议系统,形成国家、省、市安监系统的互联互通,会议优先采用视频会议方式召开;

11.规范文件管理,非安全生产性文件一般不转发,综合性通报尽可能少发,业务通报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一次;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能电话协调的坚决不发文,上报、下发文件和会议讲话要精练,不说空话、套话;文件、信息报送一般不越级,报送程序和范围要进一步规范,规范性文件要严格按规定制定和报备;

12.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A、B岗”制度,所有岗位明确A角(主办人)和B角(协办人)的职责,防止因主办人员缺位影响工作;

13.落实全年365天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确定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保证12350举报电话、网上举报平台等举报投诉渠道畅通,确保行政相对人意见得以第一时间解决反馈; 14.完善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制定局机关效能建设若干规定,细化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八项制度,研究制定省局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暂行规定,为有效防止机关工作人员庸懒散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15.加强效能督查,局效能办牵头,会同驻局监察室、办公室、人事处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做好机关效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查实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玩游戏、炒股,办事拖拉,遇事推诿扯皮,服务态度恶劣、吃拿卡要等问题,及时查处,严格问责。各直属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和省局的具体措施,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出台相应措施。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转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闽政〔2011〕7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厅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扎实推进省级国土资源行政许可制度改革。通过不再作为行政许可项目、调整为事后监管事项和简化办事条件、合并同类行政许可、实行属地化管理等方式,进一步下放省级国土资源行政许可项目。

二、继续加强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设。简化用地批次报批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更新完善重点项目跟踪在线服务卡系统,做到征地服务及时到位、用地报批协调到位、供地管理规范到位。

三、深化行政审批事项的政务公开。对定期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及时、主动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和办理时限。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对审批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原则上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要尽可能缩短到法定时限的60%以内。

四、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继续实施“两个服务制”,即厅领导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包干跟踪服务制,对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片服务制和“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现场办公会,深入开展“热线电话·服务基层”活动,不断挖掘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突出服务重点,提升服务水平,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五、开展治理庸懒散活动。在进一步总结去年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效率、作风、执行力”等关键问题,积极开展明察暗访和庸懒散专项治理活动,大力纠正庸懒散的不良风气,进一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牢固树立厅机关干部职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效能督查和效能问责。适时开展对效能和绩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检查,对不认真执行效能制度和群众反映强烈、投诉频繁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十条意见的通知

委机关各处室、有关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闽政〔2011〕77号,简称《意见》、下同)精神,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在更高起点上促进福建经贸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现对提高我委机关办事效率的具体措施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委机关各处室和有关直属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省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结合本处室和单位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二、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本委授予设区市经贸行政主管部门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和省政府另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授予县(市)经贸行政主管部门;省、市、县三级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共有的行政执法职权,除法律、法规、规章及政府另有规定外,全部下放到县(市)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县级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办理的省级行政审批项目,除国家和省政府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县级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委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要在“十一五”期间精简基础上继续精减20%左右。委机关各职能处室和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对所负责的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要全面实施和落实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

三、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

对委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要通过本委门户网站等媒介主动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相关事项。原则上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要尽可能缩短到法定时限的60%以内。能够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一律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允许容缺预审、限时补报。对非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也应参照行政审批事项的时限要求,压缩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兄弟部门牵头,需我委联合审批的事项,要按照规定的时限要求办理。

四、进一步提升内部效能

健全经贸工作决策机制,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方法,深化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不断提高委机关各处室和有关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对涉及多个处室的审批事项,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实行主办处室负责制;由主办处室牵头,协办处室配合,做到“一次收文、交叉作业、同步推进、联合审查、一次审结”;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牵头处室协调的处室,实行缺席默认。对重大或急需办理的审批事项,要开辟“企业直通车”和“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主任办公会、处室联席会或处室走签文件等形式,提高办文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方便群众办事。

五、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

按照提高效率、勤俭办事和厉行节约的原则,对公文和会议进行整合和压缩。做到可发可不发的文一律不发,可长可短的文一定要短,可无纸化办公的不再印发纸制文件;梳理和规范文件、信息报送程序和范围,避免多头报送、乱发滥送现象;要按照委工作规则明确的会议制度和规定,做到能不开的会原则上不开,能合并的会原则上合并,能开短会的要避免拖沓冗长,能召开电视会议或网络视频会议的不再召开现场会议。

六、进一步推进网上办公

以委门户网站、局域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依托,进一步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强化网上办公管理,推广办公无纸化,规范网上审批行为,扩大网上办事范围,促进网上公开工作,提升网上服务质量,实现省、市、县经贸主管部门互联互通互动,形成全省经贸工作的整体合力。完善网上审批审核工作,扩展网上审批功能,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要充分利用电子审批系统,加强对行政审批全过程的电子监察,实现审批行为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效能督察和责任追究。

七、进一步推行马上就办和一线工作法

对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委领导班子研究确定的事项、上级交办的事项及各类督办件,对抢险和救灾及领导交办等急件,要做到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迅速受理、加快协调、立见成效。同时,要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显现。

八、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

要切实增强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有效提高全委干部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与党风廉政、绩效评估、效能建设、行风评议及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失职追究制等效能建设基本制度,坚决整治“庸懒散”和“中梗阻”等问题,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急企业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问责

委各处室和有关直属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本处室本单位效能检查,对违反效能规定的人和事,要及时批评、教育并纠正。委效能办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效能督促检查,明察暗访,对查出的违反效能规定的事项及时作出通报,责成有关处室和单位认真研究、详细分析、做出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诉频繁的机关处室和单位,委效能办、监察室要组织调查,对“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的工作人员,委里将予以严肃处理,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效能谈话或效能告诫,直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十、进一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在贯彻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带动委各处室、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优质服务品牌、优秀服务标兵,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推动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涉及我委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特此通知。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省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十条意见具体措施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为促进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闽政〔2011〕77号)精神,结合我厅实际,现提出以下具体贯彻措施: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会同职能处室(单位)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省级行政许可(11项)、非许可项目(8项)进行认真梳理,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今年要在‘十一五’期间精简51%的基础上继续精简20%左右”的目标,认真做好清理下放工作。凡由省授予设区市的行政审批项目,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授予县(市);县级能够办理的省级行政审批项目,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县级,同时做好监督指导工作。

二、相关处室(单位)要充分利用县(市)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契机,指导基层提出将与公务员管理部门交叉的就业市场服务职能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执行力。

三、加强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审批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装修改造工作,为企业和群众建立一个宽畅、舒适、良好的办事环境;要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创造条件开辟“企业直通车”和“项目绿色通道”,推广项目代办制,为企业和投资者全程免费代理行政许可等服务事项;各社保经办机构也应加强公共服务窗口建设,主动、热情、周到地为在我省投资、落地的央属企业代理各项社会保险服务,同时,指导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认真做好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的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加强对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作指导,充分利用和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便民代办点,推行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推进基层便民服务。

四、政策法规处要会同相关处室(单位)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定期组织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主动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时限。涉及我厅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要尽可能缩短到法定时限的60%以内,并实行超时审批默许制度。能够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一律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允许容缺预审、限时补报。

五、对涉及我厅多处室(单位)的审批事项,统一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实行并联审批,实现“一次收文、交叉作业、同步推进、联合审查、一次审结”。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协调的处室(单位),实行缺席默认。

六、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凡涉及我厅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审批,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现省、市、县、乡互联互通。实行网上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运行、网上监察,实现审批行为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

七、大力精简文件和会议,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可长可短的文一定要短;能合并的会原则上合并,能不开的会原则上不开。进一步规范文件、信息报送程序和范围,克服多头报送、乱发乱送现象。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或网络视频会议。

八、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对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的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九、坚决整治“中梗阻”,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庸懒散漫的不良作风,坚决扭转个别处室(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增强机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

十、加强行政效能问责,对有行政审批职责的处室(单位),驻厅监察室应实行重点监控,对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诉频繁的处室(单位),应组织明察暗访,对“吃拿卡要”和“不作为乱作为”的机关工作人员,一经查实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公开曝光。

机关处室(单位)接此通知后,应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负责,认真对照通知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牵头抓好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下放工作,并于2011年12月15日前将落实情况报厅效能办。

宁德市出台十条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

近日,宁德市政府就进一步提高宁德市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提出了十条意见,以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其中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决整治“中梗阻”和“庸懒散”等机关作风问题。

进一步简政放权 行政审批权下放县级

意见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凡省授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省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授予县(市)。

除此之外,设区市行使的行政审批权,县级能够办理的,除国家、省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下放或委托给县级。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在原有精简54.5%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继续精简30%以上,并明确每年的精简计划。推进强镇扩权,赋予省、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

推行网上审批 建立阳光运行平台

意见提出,宁德市、县(市、区)各职能部门要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业务力量,并充分授权,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作用。尚未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县(市、区)要在年底前建立。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每季度清理一次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缩短到法定时限的50%以内,并实行超时审批默许制度。对不能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允许容缺预审、限时补报。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由主办单位牵头实行“并联审批”,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主办单位协调的单位,实行缺席默许。扩大网上办事范围,推行网上审批,加快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建设。

减少会议数量 提倡开短会、开视频会

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篇幅,加快文件运转效率,特急件当场办理,急件当天办理,一般件2天内办理。严格会议审批,减少会议数量,能合并的会原则上合并,能不开的会原则上不开,提倡开短会、开视频会。

与此同时,坚持“四下基层”制度,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做到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对各级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的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限期办结,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加大行政效能问责力度 整治“庸懒散”机关作风

宁德市还将深入开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活动,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加大行政效能问责力度,坚决整治“中梗阻”和“庸懒散”等机关作风问题。

建立健全每季度一次基层、企业评议机关工作作风、审批效率活动,对评议后三名的单位要公开通报,一年内累计两次评议后三名,对该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启动行政效能问责机制,追究相应责任。建立重点监控、效能投诉直查快办机制,对“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机关工作人员坚决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公开曝光。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为促进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现就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凡省授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授予县(市);县级能够办理的省级行政审批项目,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县级,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今年要在“十一五”期间精简51%的基础上继续精简20%左右。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设区市政府要研究出台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鼓励县(市)政府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对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相近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政府执行力,形成职能有机统一、精简高效的大部门体制。

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凡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服务中心办理。要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开辟“企业直通车”和“项目绿色通道”,推广项目代办制,为投资者全程免费代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便民代办点,推行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推进基层便民服务。

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定期组织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主动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原则上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要尽可能缩短到法定时限的60%以内,并实行超时审批默许制度。能够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一律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允许容缺预审、限时补报。

五、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实行主办单位负责制。由主办单位牵头“一次收文、交叉作业、同步推进、联合审查、一次审结”。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单位,实行缺席默认。

六、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实现省、市、县、乡互联互通。网上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运行、网上监察,实现审批行为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

七、大力精简文件和会议,可发可不发的文一律不发,可长可短的文一定要短;能合并的会原则上合并,能不开的会原则上不开。进一步规范文件、信息报送程序和范围,克服多头报送、乱发乱送现象。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或网络视频会议。

八、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对各级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的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九、坚决整治“中梗阻”,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庸懒散漫的不良作风,坚决扭转个别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加强第一道门槛建设,增强机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

十、加强行政效能问责,对审批权集中的部门和单位,监察部门应实行重点监控,对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诉频繁的部门,应组织明察暗访,对“吃拿卡要”和“不作为乱作为”的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公开曝光。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出台具体措施,抓好细化落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贯彻执行本意见。

省政府出台十条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 为促进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出台。十条意见分别为: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凡省授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授予县(市);县级能够办理的省级行政审批项目,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县级,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今年要在“十一五”期间精简51%的基础上继续精简20%左右。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设区市政府要研究出台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鼓励县(市)政府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对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相近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政府执行力,形成职能有机统一、精简高效的大部门体制。

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凡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服务中心办理。要依托政服中心开辟“企业直通车”和“项目绿色通道”,推广项目代办制,为投资者全程免费代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便民代办点,推行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推进基层便民服务。

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定期组织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主动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原则上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要尽可能缩短到法定时限的60%以内,并实行超时审批默许制度。能够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一律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允许容缺预审、限时补报。

五、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实行主办单位负责制。由主办单位牵头“一次收文、交叉作业、同步推进、联合审查、一次审结”。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单位,实行缺席默认。

六、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实现省、市、县、乡互联互通。网上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运行、网上监察,实现审批行为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

七、大力精简文件和会议,可发可不发的文一律不发,可长可短的文一定要短;能合并的会原则上合并,能不开的会原则上不开。进一步规范文件、信息报送程序和范围,克服多头报送、乱发乱送现象。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或网络视频会议。

八、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对各级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的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九、坚决整治“中梗阻”,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庸懒散漫的不良作风,坚决扭转个别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加强第一道门槛建设,增强机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

十、加强行政效能问责,对审批权集中的部门和单位,监察部门应实行重点监控,对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诉频繁的部门,应组织明察暗访,对“吃拿卡要”和“不作为乱作为”的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公开曝光。

《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意见》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出台具体措施,抓好细化落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贯彻执行《意见》。

厦门检验检疫局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根据《厦门检验检疫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有关机关效能建设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部门(单位)应积极开展调研,根据本规定的指导意见探索改进工作的途径,提出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

行政管理 第三条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各部门(单位)及每个科室(岗位)都要确定职责、任务、目标、要求等,明确每个岗位、人员及其承担的职责。机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岗位职责办事,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不办。

第四条

实行同岗替代制。岗位责任人因出差、开会、培训、请假等原因离岗,其职责必须由指定人员代替履行,不能因为责任人离岗而使工作停滞。

第五条

实行首问责任制。对内部或外部的办事请求和询问,第一个接受的机关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凡请求和询问的事项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的,要耐心解答对方的询问,并按规定及时办理;不属于本人职责范围,但属于本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应负责引导或帮助联系,有关人员不在时,首问责任人应当做好记录进行转达或代为转交材料;凡请求和询问的事项不属于本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也要热情接待,告知具体责任部门(单位),并给予必要的帮助。第六条

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对内部或外部的办事请求和询问,经办人必须一次性告知所办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依据、应具备的全部条件和注意事项。对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应马上办理,或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不能马上办理或超过办理时限的,应说明原因;对符合规定但手续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所缺的全部手续和办事程序、办事依据。第七条

实行限时办结制。各对外业务部门(单位)应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时限,受理各项业务;凡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时限的,应自行确定合理的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开,严格执行。各行政后勤部门(单位)要根据职责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所承办事项的办理时限,无正当理由不得延时办理。

第八条

实行绩效考评制。制定考评方案及量化标准,对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发挥职能、工作实效、行为规范等指标进行定性、定量考评和监控。对工作人员迟到、早退行为要制定处理措施。

第九条

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各部门(单位)应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好本部门(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

第十条

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单位)主办的原则,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协商或审批的,由主办部门(单位)负责办理协商或审批的相关手续,协商部门应予以配合。

第十一条

各行政管理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基层和一线部门排忧解难,提出指导意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第三章

公文处理

第十二条

为尽量减少文件数量,凡是已有相应审批表格或适宜口头形式请示报告的以及局内临时性的通知事项不应行文。

第十三条

局各部门需要向局领导书面请示和汇报工作事项,应使用“局内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一般应按照“分工负责,逐级上报”的方式逐级进行,需要其他部门会签的应在其他部门会签后再送办公室,由办公室呈局领导阅示。

各分支机构、直属单位需要向本局书面请示和汇报工作事项,原则上应正式行文,经由办公室呈局领导阅示。需要局相关各部门提出办理意见的,由办公室分送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后呈局领导阅示。

发文和内部请示办理中,部门会签应明确意见。

第十四条

办理公文各个环节应缩短时限,简化流程。各分支机构、直属单位、局各部门应指定专人及时收取文件。

第十五条

公文办理中遇有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事项,主办部门要主动与协办部门协商,协办部门要积极协助。如有分歧,主办部门负责人要出面协调;如仍不能取得一致时,报请局领导协调或裁定。

第四章

会议管理 第十六条

各部门(单位)需提交党组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讨论研究的问题,应先向局分管领导汇报,由局分管领导确定是否要提交会议研究。若局分管领导认为有必要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各部门(单位)将书面提纲或提纲交办公室,由办公室报请党组书记(局长)确定议题。

第十七条

党组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议题确定后,办公室在会前将会议议题相关材料送各局领导和需参加会议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局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要对会议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以便在会上能就会议议题充分发表意见。

第十八条

党组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决定的需要执行的内容应形成会议纪要,督查部门要对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第十九条

应尽量减少会议次数,能用其他形式解决的问题不以会议形式解决。对分支机构需解决的问题,尽量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每周至少确定1日为无会日。

第五章

业务管理

第二十条

本局各处(室)应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直属单位的业务指导,及时传达国家质检总局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建立业务管理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业务交流、指导、检查,统一厦门检区内的业务操作规范。

第二十一条

本局各处(室)应加强主管业务的政策研究、业务分析、检查、监督等管理职能,规范业务管理程序,建立业务管理档案,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条

各分支机构应自觉接受局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主动向主管部门报送业务工作总结、业务工作质量分析报告等,遇到业务问题应及时与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发生重大业务质量事故应及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关于业务操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应积极向业务主管部门提出。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对限期办复和局领导批示的文件,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查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查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查办。

第二十四条

加强执法情况和工作质量的检查工作,及时纠正和改进检验检疫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认真做好行政许可的后续监管工作。

第二十五条

加强机关效能投诉处理工作。基层和一线人员对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方面的投诉,监察部门要及时予以调查落实,对情况属实的要予以批评教育,严肃处理。

第二十六条

建立失职追究制。明确失职追究的范围、程序及应承担的责任,使失职行为得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机关负责人对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态度消极,管理不严,致使所属工作人员效能低下的;对下属工作人员效能低下、作风恶劣问题长期失察、管理措施不严的,应负领导责任。

第二十七条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以一线业务人员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制定制约措施,防止以权谋私、以检谋私行为。全面落实检验检疫人员“十不准”和“八严禁”规定。

第二十八条

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单位)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闽政〔2011〕77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促进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泉州发展和海西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按照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要求,做好省级行政审批事权下放的承接工作。凡是省级授予我市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或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保护、重要资源配置的项目外,原则上授予县(市);同时,进一步推进简政强镇工作,各县(市、区)应将行政审批事权下放至镇级,尤其是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示范镇),前移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全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组织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进行“回头看”。

一是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国家、省级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的统一部署,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及其设立依据再次进行全面梳理,凡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原则上予以精简,重新修订公布审批项目目录,形成动态更新机制。对确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要根据法律法规变动和实际运行情况对现有的行政自由裁量标准进行评估、校正,及时调整行政自由裁量标准,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对基本没有自由裁量空间的行政监督检查、行政裁决和行政给付要制定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和相关制度、规定。

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重点规范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按照“应进则进、一事一地、充分授权“的原则,凡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公共服务事项以及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配置事项均应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要将行政服务向镇、村(居)延伸,在城乡社区(村)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站)、服务代办点,推行村(居)专人负责、办事不过夜制度,实现市县乡三级审批联动,形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行政服务体系。

四、进一步创新审批服务机制。一是促进审批提速。对全市审批项目审批时限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提速,对不需要现场勘查、集体讨论、专家论证、技术检验检测的简易审批项目推行即办制,授权窗口即收即办,不断提高即办件比率;对不能当场办结的复杂审批项目,原则上尽量缩短到法定时限的50%以内,并实行超时默认制度,凡部门超过承诺时限无正当理由不作出审批行为的,视为默认审批,同时推行“补不过半”制,需补件处理的,部门必须在审批承诺时限前半段内作出处理。二是促进项目快速落地。依托行政服务中心设立项目申报服务专窗,凡重点项目申报一律由专门窗口统一登记、全程督促、免费协办代办。对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三维对接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事先办”的办法,窗口即收即办、办完即转,审批时限原则上在现有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一倍,即压缩50%予以办结。同时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成立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协调组,切实加强对项目落地的前期辅导和行政指导。三是完善容缺预审和一条龙联审制。对绿色通道项目审批积极推行容缺预审,即项目审批的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其他条件和材料有所欠缺,各职能部门窗口先予受理审批,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将材料补齐补正。对需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审批的,推行并联审批制,特别是对涉及项目落地的审批项目,从工商注册登记到发放施工许可建设,按照审批前后置内在关联性分成若干阶段,按照“牵头受理、同步启动、限时办结、强化督促”的运作办法实行一条龙联审,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单位,实行缺席默认。

五、整合电子政务资源。一是推行网上审批服务。做好与省级部门网上审批对接,继续完善推行面向公众的网上审批,特别是要大力推行面向企业的全程式网上审批,巩固完善市县乡三级网上审批联动。二是加快建设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及电子监察于一体的行政电子综合监察系统,实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行政权力运行的实时、无缝、全程监察,形成规范统一、上下联动的行政电子网络体系,实现窗口与各部门、省市县行政服务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

六、精简文件和会议。一是精简会议。严格控制会议的规格、数量和规模,主题、内容、出席范围相近的会议,能合并的会原则上合并,能不开的会原则上不开,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凡需传达和部署到基层的工作,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一次性传达到基层,避免层层开会、层层传达,市委办、市政府办要加强协调、统筹安排,利用市政务网积极推进会议预报制度。凡市委、市政府已经发文部署的工作,一般不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二是精简文件。加强发文管理,严格控制文件的规格、数量,可发可不发的文一律不发,可长可短的文一定要短。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发文,已全文公开发布的不再印发文件,已印发的文件不得层层转发。充分利用电子政务手段,尽量减少文件印发数量。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文件,由部门印发或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不得对区县党委、政府发布指示性文件,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要进一步规范文件、信息报送程序和范围,克服多头报送、乱发乱送现象。进一步改进文风,严格按规定行文,着力提高办文的质量、效率。各类文件应尽量减少关于重要性或意义的一般性论述,做到意尽文止、条理清楚、文字精炼。全面梳理各类简报,规范报送要求、压缩报送范围。

七、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推行“一线工作法”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雷厉风行,持之以恒抓落实。对各级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的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每月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下基层、走访企业、群众。下基层要坚持务实从简、轻车简从、减少陪同。

八、坚决治理庸懒散。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机关加大治理庸懒散力度服务泉州跨越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坚决整治“中梗阻”,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庸懒散漫的不良作风,坚决扭转个别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加强第一道门槛建设,增强机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改进会风。参加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全省性视频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实行参会报名制和请假制度,不允许报名后再由他人替会。严肃会场纪律,坚决扭转随意离开会场、在会场来回走动、交头接耳、从事与会议无关的其它事情等现象。各级各部门要避免好人主义,对庸懒散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务必严肃查处。

九、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各监督机关之间联动监督机制,采取联合督查、上下协作督查、与部门配合督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一)督促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简政强镇的具体措施,推动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的精简。

(二)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全面实行超时审批默许、容缺预审、限时补报、并联审批等制度,简化流程、提高时效,全面实现“原则上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要尽可能缩短到法定时限的50%以内”的要求。

(三)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办事窗口建设,落实机关效能建设的“八项基本制度”,坚决整治庸懒散等现象。

(四)围绕机关执行力、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问题开展重点检查,对窗口部门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开展明查暗访。

十、加强行政效能问责。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加大行政责任追究力度,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行为要严格问责,做到不留情面,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氛围。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第三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1-09-14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苏政办发[2011]11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为织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网底,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完善补偿和保障政策,强化管理和指导,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底,确保每个应设村卫生室的行政村都有1所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农村每千人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保障等政策得到落实。到2015年,村卫生室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覆盖,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

1、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2、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较多或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村卫生室主要由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举办,也可采取乡村医生联办等形式,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各地要按照村卫生室全覆盖的要求,抓紧完成机构规划设置工作。

3、加强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与其功能和所承担的任务相匹配。采取政府投入及村集体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视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

设规划和管理范围,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实施县、乡、村卫生机构宽带联网。根据村卫生室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加快建立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对乡村医生服务行为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省对经济薄弱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给予适当扶持。

(二)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

1、统一人员管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可在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之间合理调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凭证执业,定岗定职,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2、统一业务管理。乡村卫生机构应根据功能定位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合理划分乡村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主要交给村卫生室承担。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服务的监管,督促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疗服务规范,并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记录。乡镇卫生院要组建由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全科)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辖区分片责任包干,指导村卫生室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3、统一药械管理。加强村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备,严禁村卫生室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指导乡村医生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4、统一财务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项目,在省定医疗服务价格范围内,制定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规范村卫生室资产和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村卫生室的经常性收支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统一绩效考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和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1〕10号)精神,制定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电子档案,记录乡村医生聘用、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乡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围绕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定期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执业人员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的依据。

(三)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1、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2011年底前,在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各地要在村卫室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

标准和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积极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改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3、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各地要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定额补偿标准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核定后的乡村医生人数制定,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具体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要根据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的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补助分配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乡村医生应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4、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有关部门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退职乡村医生,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妥善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四)健全培养培训制度,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

1、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统一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强化乡村医生“三基”训练。采取务实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乡镇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例会等形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依托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村卫生室推广应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着眼长远,编制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根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需要,做好免费定向培养工作,及时为村卫生室补充服务人员。鼓励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

3、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规范的学历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进行统筹安排,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适应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立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和责任考核指标,完善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省将把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医改考核内容,适时通报考核结果。

(二)制定实施细则。各省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措施,在本实施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医改办、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三)落实资金投入。市、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地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财政扶

持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保障政策、开展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以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省人民政府建立专项补助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切实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第四篇: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2013年7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2号公布,根据2018年1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修订)[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

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适用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适用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三条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实行监督管理与操作执行相分离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 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落实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

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进口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应当符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并报经财政部门核准。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监察、审计等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 政府采购信息应当在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但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除外。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组织建设统一标准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与交易平台。

第二章 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

第七条 采购人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当一并按照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内追加或者调整的部门支出预算中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的,应当同时追加或者调整政府采购预算。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分别适用于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

第八条 采购人应当在政府采购预算批复后2个月内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报财政部门批准。同一政府采购预算中相同品目的采购项目应当编报一个政府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计划应当明确采购品目、组织形式、采购方式和采购金额等内容。第九条 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货物和服务,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当在报送采购计划前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

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的,应当符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且属于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应当在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示。第十条 政府采购预算应当在当年11月底前执行并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属于追加预算的,应当在追加预算后3个月内执行并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未执行完毕的,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报送书面情况。

政府采购预算无特殊原因未执行的,由财政部门收回。

第十一条 政府采购必须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执行。未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项目,采购人不得组织实施,不得支付采购资金。

第三章 政府采购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批准的采购方式实施采购。采购代理机构包括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采购价格监测制度,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实现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并不得将采购项目委托给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十三条 采购人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规定,及时将政府采购项目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并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采购人应当按照公开择优的原则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委托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采购代理机构。

第十四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论证,准确、完整地编制采购文件,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布采购公告。

采购文件应当充分披露采购信息,标明实质性要求、条件及评审办法,注明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并按照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措施的规定明确优先或者强制采购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需要交纳保证金的,应当在采购文件中载明。供应商可以采用银行票据和专门机构出具的担保函等形式交纳保证金。采用担保函形式交纳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拒收。

第十五条 采购文件载明的技术指标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得有下列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内容:

(一)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二)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三)以特定的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评分因素或者中标(成交)条件;(四)就同一采购项目向供应商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五)其他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内容。

第十六条 供应商应当按照采购文件要求编制投标(响应)文件。投标(响应)文件应当对采购文件作出实质性响应。

供应商应当在采购文件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响应)文件密封后送达指定地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收到投标(响应)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

第十七条 开标(报价)应当在采购文件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公开进行,由采购人、供应商和有关方面代表参加。开标(报价)时,由供应商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响应)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采购代理机构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供应商名称、价格和投标(响应)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第十八条 投标(响应)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无效投标(响应)文件处理:(一)在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后递交的;

(二)未按采购文件规定要求密封、签署、盖章的;(三)未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

(四)不具备采购文件中规定的资格要求的;(五)未经财政部门核准,提供进口产品的;(六)报价超过采购预算的;

(七)未全部响应采购文件规定的实质性要求的;(八)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或者谈判小组、单一来源采购小组、询价小组(以下统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评审专家组成。采购人代表应当获得单位法人代表书面授权,并不得担任评审委员会主要负责人。

评审委员会成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供应商认为评审委员会成员与其他供应商以及自身有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其回避。

评审专家由采购代理机构从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抽取的专家数量无法满足评审要求的,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可以采取选择性确定方式补足。评审专家的抽取和使用应当严格保密。

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当依法独立评审,遵守评审工作纪律。对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的,应当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审结论。

评审工作应当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评审场所应当具备完善的录音录像设备。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评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评审委员会成员以及与评审有关的人员应当对评审情况和评审过程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第二十一条 在采购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予以废标或者终止采购活动,并将理由书面告知所有供应商:

(一)在投标截止时间结束后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不足3家,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条件的供应商不足3家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不足3家的;

(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三)供应商的报价均超过采购预算的;(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除前款第四项规定的情形外,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重新组织采购。

第二十二条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货物、服务,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废标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可以重新组织招标,也可以在书面征得供应商同意并报经财政部门核准后,按照下列规定变更采购方式:(一)供应商只有2家的,可以改为竞争性谈判方式,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照竞争性谈判方式的程序组织采购;递交响应文件或者对谈判文件作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只有1家的,应当终止谈判,重新组织采购;

(二)供应商只有1家的,经财政部门按规定公示无异议后,可以改为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第二十三条 政府采购项目的中标(成交)供应商,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货物、服务项目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以最低评标价法或者综合评分法确定;(二)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由评审委员会所有成员集体与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根据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文件要求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

(三)采用询价方式采购的,由评审委员会对供应商提供的一次性报价进行比较,根据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文件要求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

第二十四条 评审结束后,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当出具全体成员签名的评审报告,推荐中标(成交)供应商。持不同意见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当在评审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不签署不同意见的,视为同意。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评审报告送采购人。

采购人应当在收到评审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按照评审报告中推荐的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采购人也可以事先书面授权评审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

第二十五条 中标(成交)供应商确定后,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规定在采购公告发布媒体上进行公告,向中标(成交)供应商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退还未中标(成交)供应商的保证金。

第二十六条 在采购活动中,采购当事人和评审委员会成员不得有下列恶意串通行为:(一)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向供应商透露评审委员会成员情况或者授意供应商撤换、修改投标(响应)文件;

(二)供应商之间协商报价、技术方案等投标(响应)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三)供应商之间事先约定由某一供应商中标(成交);(四)供应商之间约定放弃投标(报价)或者中标(成交);

(五)供应商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并按照该组织的要求协同投标(报价);(六)其他恶意串通的行为。第四章 政府采购合同

第二十七条 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自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采购文件和投标(响应)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采购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副本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向中标(成交)供应商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不得与供应商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退还中标(成交)供应商的保证金。第二十八条 中标(成交)供应商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人签订合同的,保证金不予退还,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上缴同级国库;给采购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采购人应当重新组织采购。

第二十九条 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严格履行政府采购合同。供应商不履行或者不能全部履行合同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供应商不履行合同的,采购人可以重新组织采购,也可以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后,与排位在中标(成交)供应商之后的第一位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签订合同。

第三十条 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采购人需要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在已追加政府采购预算和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

第三十一条 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供应商履行完合同义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验收,参加评审的采购人代表应当回避;大型或者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聘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

第三十二条 采购人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支付或者自行支付采购资金。

政府采购节约的财政预算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第五章 质疑与投诉

第三十三条 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给自身权益造成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

第三十四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应当签收回执。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自签收回执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质疑事项依法予以处理并作出答复,书面通知提出质疑的供应商和相关的其他供应商。质疑事项成立的,应当中止采购活动并予以纠正。

第三十五条 供应商对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逾期未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进行书面投诉,并列明具体事项及事实依据。

供应商不得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投诉。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收到投诉书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一)投诉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转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并书面告知投诉供应商;(二)投诉供应商、被投诉人不属于政府采购活动的直接当事人,全部投诉事项未经质疑,或者超过投诉有效期的,视为无效投诉,书面告知投诉供应商不予受理;

(三)投诉材料不齐全或者缺乏事实依据的,书面告知投诉供应商限期补正,无法告知投诉供应商或者投诉供应商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投诉;

(四)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受理。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受理投诉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被投诉人和相关的其他供应商发送投诉书副本。被投诉人应当自收到投诉书副本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财政部门作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三十八条 财政部门在处理投诉期间,认为投诉事项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可以书面通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暂停采购活动,但暂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第三十九条 财政部门应当采取书面审查方式处理投诉事项。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取证或者组织质证。

财政部门依法进行调查时,投诉供应商、被投诉人以及相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材料。

第四十条 财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书面通知投诉供应商、被投诉人及其他与投诉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采购当事人。

财政部门处理投诉过程中,需要对有关事项进行检验、检测、鉴定的,所需时间不计入投诉处理期限。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评审专家、采购活动以及合同签订和履行等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纠正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财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采购代理机构进行考核,并如实公布。第四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采购人的下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一)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情况;

(二)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履行、验收和资金支付情况;(四)核准与备案事项的执行情况;(五)对供应商质疑的处理情况;(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采购代理机构的下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一)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

(二)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和采购文件编制等组织实施情况;(三)评审专家抽取和使用情况;

(四)实际采购价格与同期市场平均价格差异情况;(五)对供应商质疑的处理情况;

(六)内部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情况;(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评审专家参加评审活动、遵守评审工作纪律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评审专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

第四十五条 审计、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察。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采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擅自进行采购的;(二)未经核准采购进口产品的;

(三)违规收取或者不按规定退还保证金的;(四)在采购活动中有恶意串通行为的;

(五)采购文件具有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内容的;(六)违规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的;

(七)拒绝配合财政部门处理投诉、举报事项的。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社会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的采购方式和程序组织采购的;(二)违规收取或者不按规定退还保证金的;(三)采购文件具有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内容的;(四)未按规定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五)违规抽取和使用评审专家的;(六)在采购活动中有恶意串通行为的;

(七)拒绝配合财政部门处理投诉、举报事项或者拒绝政府采购监督检查的;(八)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集中采购机构有前款所列情形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应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1至3年内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采购活动中有恶意串通行为的;(二)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人签订合同的;(三)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投诉的;

(四)拒绝配合财政部门处理投诉、举报事项的;(五)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五十条 评审委员会成员违反评审工作纪律或者有恶意串通等其他违规评审行为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有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至第五十条所列违法违规行为,影响中标(成交)结果或者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由财政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的,终止采购活动,重新组织采购;

(二)中标(成交)供应商已经确定但尚未签订采购合同的,中标(成交)结果无效,重新组织采购;

(三)采购合同已经签订但尚未履行的,撤销合同,从合格的中标、成交候选人中另行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不能确定的,重新组织采购;

(四)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给采购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二条 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乡镇一级政府采购纳入县级政府采购进行管理,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二)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

第五篇:山东省政府奖学金申请书

山东省政府奖学金申请书

申请人:XXX

时间:2011年9月30日

敬爱的院系领导:

你们好!我是XXX的学生XXX,中共预备党员,现为XXX班的学生。作为XXX学院的学子,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进入大学这两年多以来,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我深知,当今社会竞争如此之激烈,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必须坚持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过硬,且有所专长。也正是如此,两年多以来,我始终严于律己,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我认为我在各方面均符合山东省政府奖学金的条件,故提出山东省政府奖学金的申请。

一、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作为学生我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刻苦学习。努力务实,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如此的刻苦学习和努力拼搏让我能够在各项成绩中都跻身于班级、年级前列,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入学以来我先后获得“二等奖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同时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非专业计算机水平考试、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等。看着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绩,我知道自己在不断进步,但又深知这点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持之以恒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思想进步、紧跟党走

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我特别注重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一直以来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2009年9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念基本纲领,表现优异成为第一批发展对象。此后,时刻以中共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先进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永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工作中任劳任怨时时处处在同学中起表率作用。积极跟随党组织开展“结对子帮扶计划”,参观青岛革命烈士陵园等。永远保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党的工作路线,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并在大二下学期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三、工作出色、认真负责

从入学以来我一直在学生会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会愈来愈好。在工作期

间:我始终以“服务他人,快乐自己”为宗旨,真正做到为老师、同学服务。经过一年多的细心工作认真学习,在2010年9月份当选为XXX系学生会副主席。此后的工作中我继续认真勤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自己的宗旨和热心诚恳、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件任务,并积极配合院、系和班级的各项工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此期间,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同时,在2010年院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上表现突出,获得“突出贡献”一等奖。

四、知识面广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多方面培养个人素质,我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调动大家,并且注重同学们的团结精神,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多次获奖。

2009年11月7日,组织市南义工队成员为邹城白血患儿詹享臻小朋友募捐,总共募得善款6322元;

2010年5月,被评为2009---2010“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同年,参加学院团委组织的“服务社会 实践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挂职锻炼活动,并获得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2011年7月,参与第四届全国外贸技能大赛,作为大赛志愿者一对一组负责人,并获得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两年多的大学工作与学习让我的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将一如既往,精益求精的工作和学习。所有这些收获促使我提出这次申请,申请省政府奖学金的发放,它将是对我学习与工作的进一步肯定。

我始终坚信:永不言弃,否则对不起自己!轻言放弃永远都不是我的选择,我相信有努力总会有收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11年9月30日

下载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省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山东省 【发布文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2号 【发布日期】2013-07-02 【生效日期】2013-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2号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已经2011年4月7日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徐守盛 二○一......

    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总结5篇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9日 姜大明)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人民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

    云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

    云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 云南省政府日前公布《云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指出,法律顾问每届任期不超过5年,聘任机关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重要......

    四川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内容

    四川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合四川实际,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改进......

    山东省政府委托培养研究生保证书

    山东省政府委托培养研究生保证书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录取学院:录取专业:本人自愿接受山东省政府委托培养(省府委培)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保证做到: 1.在山东大学攻读学位期间,......

    山东省政府批复《潍坊港总体规划》

    山东省政府批复《潍坊港总体规划》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港口网 2012-2-2 10:43:00 评论(0)条 潍坊新闻网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省政府正式批复了《潍坊港总体规......

    2009山东省政府报告(范文大全)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姜大明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