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维修-室内内墙抹灰开裂处理
案例名称----室内抹灰出现开裂
一、案例事由
不同材料墙体连接处,填充墙体中间和窗台角部出现裂纹。
二、规避措施
1、二次结构施工重点控制窗台压顶锚入墙体长度、梁底填充缝填塞密实和不同材料交接处挂设钢丝抗裂网。
2、内墙抹灰过程重点控制砂浆配合比和砂的含泥量,满挂的玻纤抗裂网必须压入抹灰层内,以抹灰完成无网格印迹为准。
三、开裂问题处理
1、处理、维修措施:
1.1.顺着裂缝剔凿出U型口,墙面口宽20mm,里面口宽5mm,深度剔进加气块5mm。将剔凿面刷水湿润,用膨胀石膏腻子填补时采用分两次向两边嵌压的方法填补,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抹压并用乳胶将第一道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粘贴牢固,待乳胶干燥再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抗裂绷带粘贴牢固。
1.2顺着裂缝每边宽出150mm,将抹灰层去除后补钉钢丝抗裂网,抗裂钢丝网应钉牢、抻平,重新抹灰刮腻子。
2、现场维修
2.1.材料准备:建筑膨胀石膏、腻子、锤子、凿子、橡胶硬质磙子、腻子刀、白乳胶、接缝带、建筑网格胶带(如图一所示)。
/ 3
2.2.在墙体裂缝处的上下两侧做出裂缝的位置记号,防止剔凿时将裂缝覆盖找不到具体位置(如图二所示)。
2.3.顺着裂缝剔除抹灰层并剔入墙体形成凹槽(剖面图如图三所示),抹灰层外表面剔成锯齿状。
图二 图三
2.4.将剔凿出的凹槽面用毛刷刷水湿润,表面灰尘清理干净,使凹槽面充分湿润(如图四所示)。
图四 图五
2.5.用膨胀石膏填充凹槽时,必须分两次分别从两边用力的抹压嵌入,使凹槽处的膨胀石膏填充密实(如图五所示),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最后的完成面比原墙面低5mm。
2.6.待石膏干燥凝固后用白乳胶粘贴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并用橡胶硬质磙子将其滚
/ 3
压粘贴平整,再用腻子刀将其压实。(如图六所示)。
图六 筑网格胶带不得漏网格(如图七所示)。
2.7.待接缝带贴完5分钟再用腻子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建筑网格胶带粘贴牢固,建
图七
2.8.待修补处干燥后,对维修的整改墙面进行满刮腻子。
/ 3
第二篇:室内抹灰开裂处理方案
室内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水泥砂浆收缩是引起墙面裂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化学减缩、干燥收缩、自收缩、温度收缩及塑性收缩。每种收缩都有其自身特点,在引起抹灰墙面开裂时表现各不相同;同时装修施工工艺的不当造成抹灰空鼓开裂(即外力影响因素)。
(1)化学减缩,又称水化收缩。水泥水化会产生水化热,使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水体系的绝对体积减小。所有胶凝材料水化后都有这种减缩作用。大部分硅酸盐水泥浆体完全水化后体积减缩量为7%-9%,在硬化前,抹灰砂浆水化所增加的固相体积填充原来被水所占据的空间,使水泥石密实,而宏观体积减缩;硬化后的抹灰砂浆宏观体积不变,而水泥-水体系减缩后形成许多毛细孔缝,影响了抹灰砂浆的性能。
(2)干燥收缩是指抹灰砂浆停止养护后,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而发生的不可逆收缩。
(3)自收缩是指抹灰砂浆初凝后,水泥继续水化,在没有外界水分补充的情况下,抹灰砂浆因自干燥作用产生负压引起的宏观体积减小。自收缩从初凝开始,主要发生在早期。
(4)抹灰砂浆的温度收缩又称冷缩,是抹灰砂浆内部由于水泥水化温度升高,最后又冷却到环境温度时产生的收缩。温度收缩的大小与热膨胀系数、抹灰砂浆内部最高温度和降温速率等因素有关。
(5)抹灰砂浆的塑性收缩是指抹灰砂浆硬化前由于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大于内部从上至下的泌水速度,而发生塑性干燥收缩就会出现裂缝。
(6)装修工程中外力影响,如剃打线槽、线盒、开孔等会造成墙面抹灰空鼓开裂现象。处理措施:
(1)确定空鼓开裂的具体位置,使用粉笔画出切割线,切割线比空鼓开裂部位边缘宽出至少不小于100mm。
(2)用切割机对画线部分进行切割,且周边切割成斜坡,禁止直接用锤子打凿,防止对周边抹灰层的影响,造成二次空鼓开裂。
(3)切割后必须保证基层干净;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润湿。(4)采用建筑胶加水泥浆基层扫毛(刷浆)。(5)粘贴玻纤网格布,喷雾状水浆其润湿。
(6)采用1:3水泥砂浆并添加水泥用量的0.5%建筑胶水进行修补。
(7)喷雾状水进行养护。
第三篇:内墙抹灰空鼓开裂修补方案
内墙抹灰空鼓开裂维修方案
空鼓开裂修补方案
1、确定空鼓开裂的具体位置,用粉笔画出切割线,切割线比空鼓开裂部位宽出不少于100mm,2、用切割机对划线部分进行切割,且周边切割成斜坡,禁止直接用锤子打凿,防止对周边粉刷层的影响,造成二次空鼓;
3、切割后必须保证基层干净;
4、用建筑胶加水泥扫毛
5、粘贴玻纤网格布,喷雾水湿润;
6、用1;3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的0,5%建筑胶水进行修补;
7、洒水养护。
(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材料的自身收缩;2,温度产生变形;3,施工因素。预防墙体裂缝出现的方法除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施工外,还有设计及施工方面的技术措施。)
第四篇:内墙抹灰空鼓、开裂修补方案
内墙抹灰空鼓开裂专项修补方案
一、修补注意事项
1、空鼓及裂缝如在同一面墙上且距离较近(1㎡之内)发现多处有空鼓或裂缝可作为一个大面的空鼓维修。
2、空鼓大小≤100*100可mm可不进行处理,标记后待观察。
3、同墙面空鼓开裂超过3处的将整体返工处理。
二、修补方法
1、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
当抹灰施工后发生空鼓时,抹灰空鼓处只能作返工处理。具体方法为:先将空鼓部分凿去(凿除范围为空鼓部位四周扩大100mm),四周凿成方块形或长方形,边缘凿成斜坡形,用钢丝刷刷掉墙面松散灰皮。处理时水泥采用M10干粉抹灰砂浆,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
底层表面进行拉毛,拉毛处理完成后,将修补处周围100mm 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d,用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一天内最好浇水湿润两次。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素水泥浆一遍,然后分两次用M10干粉抹灰砂浆填补并槎平。
2、剪力墙、梁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
当剪力墙、梁与砌体交接处空鼓且裂缝过大时,先将开裂处抹灰层凿除,四周凿成方块形,清理基层,将松动、疏松、脱落的砂浆清除干净,在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表面重新粘贴玻纤网格布,之后才采用素水泥浆的方法对墙面进行拉毛处理,待拉毛的水泥浆终凝后,用水将墙面适当湿润,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相同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当剪力墙、梁与砌体交接处没有空鼓且出现细小裂缝时,先将裂缝处四周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宽度为沿裂缝两边各扩大100-150mm,只凿除面层,清除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然后挂纤维网格布,采用M10水泥砂浆修补抹平。
3、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
当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时,由于线槽处裂缝较小,先将裂缝处四周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宽度约2-3cm,剔除线管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采用M10水泥砂浆分两次修补抹平。
4、因砌体开裂引起的空鼓开裂处理
先将空鼓裂缝部分凿去(凿除范围为空鼓部位四周扩大100mm),四周凿成方块形或长方形,边缘凿成斜坡形。将砌体灰缝裂缝部位采用灌浆料注浆,待强度达到后底部清理干净打底挂网,分两次抹M10抹灰砂浆。
南通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港西新城项目部 2016年10月4日
第五篇:内墙抹灰开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框架填充墙抹灰开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试用)
目前,公司开发项目的抹灰工程开裂和空鼓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墙体美观和竣工验收,用户极不满意。已经成为影响公司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公司开发项目结构形式以框架为主,后砌填充墙多采用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粘土砖等轻质材料。下面以填充材料为陶粒空心砌块为例,就抹灰开裂、空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等叙述如下:
一、现象:
1、规则裂缝:在两种不同材料墙体的分界处出现,如混凝土墙柱与陶粒空心砌块的交接处,呈竖向规则裂缝。
2、内墙不规则裂缝:出现在墙体的抹灰层,呈鸡爪纹或龟背纹。
二、原因分析:
1、当前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均为无砂大孔混凝土,其本身强度低,收缩性大,是产生裂纹和裂缝的主要原因。
2、由于填充墙和主体结构这两种材料这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不同,这些材料在相同的环境、温度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不同,容易在两种材料交接面处产生裂纹和裂缝。
3、混凝土柱子与填充墙间的拉结未按规范做拉结筋或拉结筋伸入填充墙的长度不够。施工不规范。
4、基层处理不干净,抹灰砂浆粘贴不牢。
5、抹灰用的砂浆配合比、强度不合适。因陶粒空心砌块强度比较低,抹灰用的砂浆强度不宜太高。
6、一次抹灰过厚,造成收缩率过大。砂浆和易性差等原因均能造成抹灰开裂和空鼓。
三、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抹灰开裂和空鼓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可从前期砌体和后期抹灰两环节来考虑。
(一)前期砌筑工程方面控制
1、提高砌块本身强度,砌块必须经养护28天后出厂,严禁使用热砌块及生产后不足28d出厂的砌块。
2、水泥进场后,即使有出厂合格证,也必须经过试验室严格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砌筑用砂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3、按设计要求确定砌筑砂浆强度和配合比,必须保证砂浆质量。
4、砌筑前一天,应将陶粒空心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5、混凝土柱子与填充墙间墙体拉结筋可采用预埋或植筋形式。如采用植筋形式,在结构上钻孔后,孔内一定要清理干净。结构胶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拉结筋伸入填充墙内长度和拉结筋的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墙体拉结筋质量
6、如预留墙体拉结筋不在砖缝处,应重新植筋,严禁将拉结筋弯折后压入砖缝内。
7、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至少7天以后,方可将其斜砌挤紧;补砌时,砌体倾斜角度应控制在50至80度,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二)后期抹灰工程方面控制
1、水泥有合格证,进场必须复验合格;砂子采用中砂,用要过筛子(孔径为0.5MM)含泥量不超过3%;白灰膏的沉浮期不得少于15天,如采用磨细生石灰粉,应充分熟化,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2、墙体抹灰前必须将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陶粒空心砌块墙体应提前两天浇水,使渗水深度达8-10MM。然后贴灰饼控制抹灰厚度,个别高差较大处或脚手眼处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平。
3、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比较光滑,抹灰前应进行毛化处理。可用1:1.5水泥砂浆内掺水重25%的TG胶,喷涂或用扫帚将砂浆甩到需要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上,其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用手掰不动为止。
4、在陶粒空心砌块和框架梁、柱相接部位,要粘贴化纤网或加设钢丝网进行加强,每边不小于150MM,钢丝网用钢钉或射钉钉牢。且在陶粒空心砌块和框架梁、柱连接处预留2~3CM宽的小槽暂时不抹灰,让两边抹灰层自由收缩。待两边抹灰层七八成干时,再派专人用加微膨胀剂的砂浆将小槽抹平即可。顶层抹灰要求全部挂网加强。
5、因陶粒空心砌块强度比较低,抹灰层砂浆强度不宜太高。底层可用配合比为1:1:8(水泥:石灰膏:砂子)的底灰刮平搓毛。
抹底层灰时要用力压,使砂浆和基层能很好地结合。为加强抹灰层的抗拉能力,可在底灰中加入适量麻刀或纤维。
6、待底层砂浆七八成干后浇水湿润,面层灰用1:1:6(水泥:石灰膏:砂子)水泥石灰膏砂浆。除厨房、卫生间抹毛外其它部位最后压光。
7、需要留设预留洞口的墙,抹灰施工缝要留设直槎或甩下整面墙不抹灰。严禁随意留设。
8、抹灰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8-10MM。抹灰砂浆配合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9、冬季施工:要求搅拌出的砂浆温度和抹灰的环境均不得低于5℃。可采用加热砂子、用热水搅拌、门窗洞口用透明塑料薄膜封闭、室内生煤火炉子等措施。
四、总之只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施工,同时加强对以上措施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中间验收,填充墙抹灰开裂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