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经局关于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武
2014年4月22日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农村集体资金管理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县在规范 “村账乡代理”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村级财务清理整顿、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工作的开展和调查中,发现和暴露出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现针对产生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试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2003年我县在响塘乡进行了“村账乡镇代管”试点工作,随后全县展开。2007年起我县推行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规范了会计业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2009年开展村级账务、资金 “双代管”工作,将村级资金集中到乡镇会计服务中心村级集体资金管理专账中,减少了村级资金存在的风险。2007年在全县农经系统建立局域网,将县、乡镇、村“三资”管理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随后又对原有软件进行升级,建设“农村综合信息、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信息、专业合作社网络监管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2014年1月份,村级 资金单列出来由财政部门代管,但事实上,我县实行的仍然是村级资金、账务双代管。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级账务、资金“双代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确起到一定实效,但仍未能彻底消除长期以来农村财务管理的漏洞。我县实施村级账务、资金“双代管”制度,原意图是通过专业水平相对较高且与村干部无隶属、利害关系的会计代管机构对村账及资金进行管理,规范财务收支,但在具体实践中,原先模式所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在新制度中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1、管理体制不顺。
我县虽然就村级财务规范管理下发了相关文件,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偏差,尤其在村级账务管理、资金管理和票据方面,客观上存在着由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财政所两线管理,有的乡镇存在村级没有到乡镇村级会计服务中心交账做账就直接从财政所领取资金的现象,造成村级资金监管脱节。这次我们调查的几个乡镇如茶恩寺镇、河口镇,2014年1月经发办把票据、资金移交到财政所后,村上到了一笔钱,直接由村开票在财政所领走,而收支凭证却迟迟不交到经发办,村干部手上到底留了多少资金无法查清。同时,村级资金账户管理出现混乱现象。2013年底按照县政府文件要求,乡镇经发办不再开设村级资金专用账户,账户内所有 资金全部转到由乡镇财政所在信用社开设的村级资金专户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乡镇财政所在开设村级资金专用账户后将账户仍交回经发办管理(如乌石、石潭等)。还有部分涉及业务多的银行均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销户,例如易俗河镇,建行、邮政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的村级资金已转到财政所专户中,华融湘江银行、农业银行以涉及征拆资金为由不予办理,而且天易示范区征拆资金仍往相应的银行中转账。这就造成了镇财政所代管财政拨付的资金,镇经发办代管天易示范区征拆资金,由于镇财政所没有与镇经发办建立相应的连通措施,财政不知道经发办代管的资金,经发办也不知道财政所专户的余额,村上支取资金难度加大。
2、村级票据管理不到位。
实行村级账务、资金“双代管”后,村级领取票据实行限量供应、定期报账、以旧换新、及时缴销的制度,用于村内使用的票据,每次限领一本,并对前期村级所领票据进行全面清理。今年财政部门开始代管资金,大部分乡镇票据也一并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调查发现,白石乡今年每村都发放了一本收据到村,没有盖“限村内使用”章,村干部能拿此收据到村内、村外收取资金,不便于监管。
3、村级报账不及时的问题。
近年来,各村级资金、业务量增加,每张凭证需经村财务负责人、监督员审批签字,由于大部分村没有形成有效的 办公机制,往往不是这个不在,就是那个不在,很难统一审批,造成报账一拖再拖。特别是今年一季度,村级资金由乡镇财政所管理,可能是村级认为经发办不再代管资金了,可以不像以前那么重视了,会计中心提前半个月反复催促村报账员报账,但部分村仍不能按要求时间及时报账。据统计到2014年4月,我县还有145村没有结转账套,大部分村没有按时报账。
4、报销审批不规范。
现有村级财务报销制度规定,支出票据需注明事由并由经手人、证明人,监督员签字及村级财务负责人员审批同意才能报销。但现实中签字不齐备或者代签、冒签等情况下也给予报销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大额支出没有经过一定审批程序,即由支村委主要负责人说了算,民主理财和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5、监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①、群众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账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在群众知情权、民主管理权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不但群众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还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村级财务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上都与相关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表现为有的村财务公开不完整、会计服务中心发放到村的财务公开表不公开。在民主管理方面,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滞后,表现为有的村村民民主理 财小组根本就没有成立,有的村虽然成立了理财小组,但形同虚设,极少发挥作用。②、业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够到位。在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业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时,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资金平衡和单据审查,而对村级支出的真实性和对村级收入的完整性以及对村级资金使用中是否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的审查都不够到位,使得利用虚报开支,现金收入不入帐和截留、挪用等方式贪污、私分村集体财产的现象没能及时发现,且长期得不到查处。锦石乡对各村2011年初--2013年底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发现存在村级资金没有入账的现象,经审计21个村,共退款40余万元,其中大部分是平时账务处理时难以发现的。
6、乡镇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按照湘潭县“双代管”工作实施意见,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设主任1人,总会计1人,总出纳1人,记账员3-5人。目前我县有的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只有1--2人,还要兼做农经其他职能工作和乡镇中心工作,虽然整体业务水平高于村级原有会计,但人少事多,工作精力难到位,难以有效管理;再加上乡镇农经部门在所处的同级站所中,经济利益上处于弱势,毫无自主支配权,低待遇、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不仅不能吸引人才进来,反而造成许多业务能力优秀的人员外流。农经队伍的不稳定,给业务工作开展带来很大被动。
三、解决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的几项对策
1.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主要矛盾是人少事多,从而导致一些本该能管好的事,由于精力问题无法有效管理。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任务即要确保前次机构改革明确协助村级财务
编制的人员到岗到位;适度增加增强财务人员队伍配置,加大对记账会计和村级财务人员包括村报账员、村主任、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从事前预防和事后调查两方面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其次是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来提高财务人员从事农经工作的积极性。
2.健全村级财务内控制度。
①、规范财务开支手续。凡入账的单据必须做到“五有一不准”,即有正规发票;有经办人签字;有简要用途说明;大的工程项目有合同书、结算书等作附件;有财务人员审核;有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否则不准入账。②、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要求各村严格按程序选出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审查,对有争议的财务开支提请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对大额支付款项,应当由驻村干部签署意见,以防范欺骗发生。
3、严格执行“双代管”有关制度。
①、继续加大“双代管”工作督促力度。要求各村积极配合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财政部门,及时报账,规范管理。②、严格村级资金管理。要管好村级资金,就要管好资金拨付、票据、账户,县里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好农经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双代管工作各自的职能职责,全县一条尺,规范化操作。如对超备用金而不上缴入专账的村,财政部门要严格控制到村资金拨付;报账不付现金,用以减少村级留存现金,防范村级资金风险;村级组织所使用的票据由各乡镇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村级用于向上级争取资金使用的票据,必须到财政部门统一开据。这样以来,便于监管村级资金收支及使用情况,也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村级财务方面,也可以考虑将村级账务、资金全部移交镇财政所,经发办不再承担村级财务相关职能。
4、实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
财务公开必须及时、详细、完整、透明。内容应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科目余额表等。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进行统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的内容要简单易懂;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5、加强村级财务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作为农村集体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形式,对于监督约束村干部权力,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规 范村级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一些村存在的财务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各乡镇应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不定期审计和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努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加强对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工作。对违纪违法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纪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并通过发生在身边职务犯罪案例,教育广大村干部,形成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是整个农村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就如何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政策,各级农经管理干部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财务仍比较混乱,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搞好农村财务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农村诸种矛盾的焦点、农村基层工作的难点的关键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尚未完全贯彻落实达到预期目的。主要表现在?押一是部分村民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干部指定,使民主理财失去作用。二是部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草率签字,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负责任,对违规违纪的收支单据仍然签字同意报销,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三是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部分村不按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有的村由村会计拿着报账单到理财小组成员家签字,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四是财务公开搞形式,走过场,搞半公开、假公开。
(二)村干部插手管钱。审计中发现,有些村干部违规违纪插手管钱。如某村支部书记上任几年时间,上省城,跑市里,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使本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争取来的资金自己掌管,自己开支,长时间不向会计报账,引起群众怀疑,造成集体上访,被迫辞职。有的村主要干部一人手中一包包,谁收的钱谁拿着,收支不分,公私不分,不按时结账。
(三)农村财务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巧立名目,多发工资,乱发奖金和实物,侵占集体资产。如某村在镇批得的标准之外加码近一倍发放三职干部工资,巧立名目发放所谓的山区建设奖、统筹提留奖;某镇某村以所谓的干部补助为由春节发烟酒,中秋节发月饼,夏天发凉鞋,冬天分煤炭。二是坐收坐支现象严重。村集体实现的收入应先足额送存乡镇经管站代管,开支使用时再按规定提取。有些村干部怕花钱不方便、受限制,以种种借口不按上级规定办,坐收坐支。此类情况占总村数的60%左右。三是借支挪用。有些村干部,该交的款项不交,打张条顶着,自己需要钱或亲朋好友需要钱也到村里随便借支挪用。
(四)招待费超标。审计发现,许多村招待费开支过大,严重超标,开支多,赔额多,欠账多已成为村级招待费问题的突出表现。如某村人口不足千人,两年时间花去招待费5万多元。有的村为避开审计,将招待费巧立名目变通报销。
(五)审计质量不高。一是把关不严,不按政策办事,不按规定审计。如村干部滥发的奖金实物,违规购置的警械,在乡镇审计时,通常通过了审计。再如,招待费超标问题,县里文件规定,招待费超标不予报销。但有许多村招待费超标,仍通过了审计,报了销。二是审计业务不熟,使一些不符合程序的开支和手续不全的单据都过了审计关,入了账。有的还存在不按时审计,不会审计的问题。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忽视对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的学习和运用,轻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同时少数干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以身作则,导致对农村财务管理掉以轻心,对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视而不见,敷衍了事,没有进行严肃的清理和处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混乱的蔓延之势。
(二)财务制度不落实,执行不严。农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结算资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但由于部分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干部自搞一套,财务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三)财务管理欠民主,监督乏力。由于农村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清账财只能是阶段性的,长期的、经常的监督要靠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些地方要么不建民主理财小组,要么建了民主理财小组,但形同虚设,起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导致部分村的财务由少数干部说了算。缺少群众监督,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始而怀疑继而愤怒,不仅要“总是问个不休”,而且还要上告上访,讨个说法。
(四)财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差。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相对稳定。农村财务人员的选配,应由乡镇考察审核,直接管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村财务人员,都是村支书、村主任聘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有些地方村班子换届,会计出纳也换届,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现象,导致财务人员工作不能坚持原则,不能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不能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经常出现“包包账”、“断头账”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认真清理农村财务。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各级领导一定要克服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真正把财务管理作为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密切干群关系、保护集体财产、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件大事来抓。针对当前部分农村财务混乱的状况,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下大决心,集中时间和人力,以农村财务审计为手段,认真全面地开展清理整顿农村财务工作,绝不能有“怕麻烦不想搞,怕搞乱不愿搞,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不敢搞”的思想,彻底扭转农村财务混乱的局面。
(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由于制度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细则,如财务审计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改变过去笼统要求而无具体标准,有制度难执行的状况。在制度的执行上,领导要重视。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对策,带头执行,率先垂范,检查督促乡村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要完善奖惩措施,加重处罚力度,严格做到照章办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保证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为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加强民主理财监督。农经站对各项支出单据监督只能依据合理性、合法性来进行审计,对支出单据的真实性无法判断。村一支笔审批监督由于审批人自身素质,在客观上很难对每一条财务管理制度和每一笔经济支出业务都掌握得很清楚,难免其在审批监督中的某些失误。只有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推选一批敢监督、会监督的理财人员,才能把住支出单据的真实性关,加强合理性、合法性监督。由于目前民主理财人员普遍业务水平有限,理财监督往往只停留在账务的表层,直观地看看单据,了解大致收支情况,对一些支出是否合理,单据真伪识别及账务内在关系等掌握不准,难以发现账务中存在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监督作用?首先民主推选理财人员。由群众民主推选一些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财务知识,敢于说话,对群众负责的党员、群众,组成民主理财组,建立理财人员登记簿,保持相对稳定。其次要提高民主理财人员的理财水平。乡镇农经站要定期对理财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理财人员的理财业务水平、监督能力。第三,及时登记处理理财意见。民主理财时,理财组要及时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登记,并拿出处理意见。
(三)推行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加强群众对农村财务的监督,交给群众一本明白账,简便易行的办法是推行财务公开。一是全过程推行公开。首先实行年初收支计划公开。制定的收支计划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对重大支出项目,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对决定后的收支计划向全体村民公开。其次实行计划执行过程公开。定期把本期的收支实现情况,对照年初各项计划数字进行公布。二是公开方式以公开栏为主。各村要有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公开栏应设在群众聚居、主要交通路口等方便阅览的地方。另外对重大事项可推行“一览表”到户公开。三是公开的内容要完整。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水电费、以资代劳情况,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都要公开。切忌隐瞒收入与支出,做到摘要明白,用工清楚,往来项目明细,使群众对每项收支都明白,便于群众监督。四是公开时间要及时。要做到年初、每季度、年终都有公布计划,对多数村民或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和重要的财务活动,应及时逐笔公开。
(四)稳定农村财务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调换、免职等,必须履行考核报批手续,坚持任人唯贤。为克服“一任会计一包账”的现象,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档案的统一保管,财务移交时要办好移交手续,财务档案要随钱物一同移交给下一任财务人员,并做好财务档案的防虫、防害及安全保卫工作。在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素质方面,一是要提高业务素质。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指导,不断充实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并组织好村级财务人员的考试和考核。二是要提高思想素质。广泛开展农村财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三是要坚持奖罚制度。对坚持原则、按章办事的财务人员,要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不坚持财务制度、违犯财经纪律、不适合在财务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清除出财务队伍,保持财务队伍的纯洁,促进财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双台乡经管站(责任编辑:禾 言)
第三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年2月
搞好创造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按照**局关于干部下基层、解难题活动方案的要求,我联系***镇**村。通过下基层,和村组干部商讨、走访群众,并根据自己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的经验,就村级财务问题做一点探讨。村级财务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好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财务管理,堵塞财务资金使用上的漏洞,让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是当前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2003年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全县村级财务实行“村财镇管”和开支报账制度,在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投资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原则下,乡镇成立农村财务代理中心,抽调专门人员任代理会计,由代理中心代理会计负责保管并记载村级账务,取消了原来的村总会计,村级只设总出纳,每季度报账一次。虽然这一办法的出台强化了村级财务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支差应付。近年来,乡镇针对村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制定了《村务政务公开办法》,对村务公 1
开尤其是财务公开做了严格规定,但一些村在村务公开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财务公开内容不够细化具体,项目不齐全,敷衍了事,只是公布个大概,群众雾里看花,看不明白。前几年我分管农村财务这一块时,***镇**、**村就做得比较好,他们把买了几张纸、几支笔,收了几块钱都一一公布,就等于公布了出纳账,一目了然。群众一看就懂,比较满意。二是财务公开不及时。一些村长期财务不公开,上级来检查或年终考核,匆匆在公示栏上轻描淡写地写上几笔,在公开记录上编造几次公开记录。三是公布的形式简单,有的村部位置比较偏僻,在村部公开栏上公布群众没人去看。有的公开栏简陋,没有防护设施,用粉笔写上去雨一冲没什么也没有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民主理财机构作用发挥不够。虽然各村都设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村上的财务收支都是村上的干部说了算,大额开支、借款、贷款和承包出让不经过村民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形同虚设。有的村民主理财和监督小组成员参与理财的意识不强,对本村财务漠不关心,不积极主动地参与理财和监督,忙于自己的家务,叫不上阵;个别村支部书记违反财经纪律,直接经手现金,代替了总出纳;有的村存在着“包包账”和“断头账”。这样使村级财务的真实性、可信度很低,无法让村民信服.3、票据管理不规范。记账时不少村总出纳手里拿着一把白条,代理会计左右为难,坚持原则账记不过去,账记了又违反原
则。而村上是你爱记不记,反正我钱已经花了。一方面是村干部图方便,买笔墨纸砚多在村上小卖部,这些小卖部一般没有正式发票,到税务部门换正式发票还要交税,所以开票只开白条。二是部分村干部财务意识不强,认为反正我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啥票都一样。这样造成原始票据不规范,没有正式收据。另外,有的收款人不签名盖章,不附一些原始证据,以“白条”代发票入账等现象较为普遍。
4、村级债务化解困难根据***镇2010年村级债务清理结果,全镇村级债务达1388万元,村上少则上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村级债务主要是学校修建、道路修建、村部维修和新农村建设等集体公益事业形成的。村级干部进退两难,不建设对不起群众和良心,建设又缺乏必要的资金。只能是欠一点,以个人名义在银行贷一点,有的甚至高息借一点,个别村债务高达51万元。不少村过去的债务没化解,新农村建设又增加了新的债务。
二、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村干部财务管理的考核机制。乡镇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领导、引导作用,督促各村落实各项财务制度,并把财务管理工作列为干部考核项目,作为评定村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年终考核时应加入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把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和票据规范等纳入考核范畴,进行量化考核,同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并将财务管理的考核结果作为以村干部任免的重要条件之一。
2、调整充实代理会计队伍。***镇共有村组会计单位242个,只有6个代理会计,且这些人各自承担着其它业务工作和包村工作,会计业务成了附带工作。所以要抽调有农村工作经验、懂业务且敬业负责的干部任代理会计,腾出手来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详实的调查研究,制定出有指导意义的整治方案,因村制宜,因村施策,针对突出问题重点解决,一项一项落实。同时加强对村级干部的财务意识和财务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做好财务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认真搞好财务公开。,在财务公开中要切实做到四点:一是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村级财务该公开的都必须按规定公开,尤其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详细、具体。村级财务量不大,可公开出纳账,方便群众监督。第二,公开的程序要严格科学。村级财务在公开前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和监督小组逐项审查,由村委会主任、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及总出纳签字后,报镇农财中心代理会计审核后方可公开。第三,公开的形式要便捷实用。设立固定规范、便于群众阅读的村务公开栏,在公开栏旁设立意见箱,方便群众提意见。也可以利用召开群众会时在会上公布,或者在每个村民小组张榜公布,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第四,公开的时间要及时。要根据内容确定公开时间,该及时公开的要及时公开,该定期公开的要定期公开,并保持相应的公开天数。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和监督小组作用。一是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应及时听取和反映村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制定本村的财务收支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监督本村财务收支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所有公开项目,在公开前要经民主理财小组核实后方可公开,对有疑问的问题,要求村民委员会作出解释,解释不清的由镇代理会计根据会计账解释说明,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可靠。
6、逐步化解村级债务。对村级债务要坚持“割旧帐、建新帐”的原则,坚持边清查、边化解的方针。一是对已确认形成的村级债务,在分清性质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分类治理,制订偿还计划,逐年化解来解决。二是清收债权还债。在认真清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对单位、个人拖欠集体的款项,根据不同情况,加大债权催收力度,把收回的债权用于偿还债务。三是要堵住村级不良债务的“源头”,严禁各种形式的胡花支乱行为。
7、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村级财务走上规范化道路。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审计、专项财务审计。审计工作由县农经局负责,制定详实、切实可行的方案办法,做好培训、指导和督查工作。由乡镇牵头,组织财政,农经等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对农村离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总出纳等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每年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至少审计一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问题及时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村干部
违反规定虚报、谎报的,或者用白条入账的一律要求退回该款,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村级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靠某一个部门、单位或几个人就能搞好,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只有各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规范管理,堵塞漏洞。只有通过对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才能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政府职能,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源溯踪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作者简介]杨龙振,广东省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广东惠州,516001
[中图分类号]G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8-0131-000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阶段和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三方面的主要内容。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当前,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已在全国展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其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比较薄弱,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诸多薄弱环节。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面对一些不断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一)在资产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规范和管理薄弱现象
随着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有的还相当庞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账外资产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事业单位长期不对账,账实不符,甚至有的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没有纳入账内统一核算,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单位账外资产比账内资产还要多,由此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混乱,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毁损、变质和流失。其次,固定资产购置不规范,使用效率不高。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采购和投资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一些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前瞻性,随意性较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因缺乏统一与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果导致有些事业单位大量资产被闲置。最后,固定资产界定过于简单。一些事业单位在界定固定资产时,把单价在500元以下的一般设备和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而把单价达不到标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同类物资,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或干脆一次摊销,致使一些资产流失。一些由外单位或个人赠送的物品未能及时入账,形成了账外资产。
(二)在管理体制方面,专项资金管理不科学,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法不够先进
首先,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来说,专项资金是指定用途、专款专用、单纯核算的;预算资金是对某些预算支出进行专项核算,有利于保证专项任务的完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了财政负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预算外资金是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分离出来的,但在分流收入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分流财政支出,于是出现了原由财政供给的项目照样供养的状况。这不论从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理论还是从实践看,都必然导致预算内资金紧、预算外资金松的问题。再次,预算外资金的产生实际上是政府对地方和部门的放权让利行为。对各部门放权,使得本来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的分配权力纷纷下放到各主管部门。在利益机制和攀比效应的诱惑下,一些部门竭力寻找预算外的财源,加剧了部门保护和条条分割,不利于政企分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财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清。一些事业单位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在使用中财产丢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账物不符;财产管理权限不清,表现为部门之间调用资产不办理转移手续,财产报废不办理相关手续。一些事业单位为了工作方便,常将办公用具、工具、生活用具等配备给个人或部门使用,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用人在调动或离职后或部门撤销后也不交还,最后成了账有实无的虚资产,造成部分资产流失。
(三)在制度管理方面,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
首先,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范发票得以报支的现象随处可见。记账不规范、违反会计制度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内部控制执行欠缺。审计中发现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相当一部分单位是有章不循、有规不守,个别单位更是形同虚设。如办公室主任兼任主办会计,既是经办人又是审核人;材料保管员既保管实物,又承担部分会计职能,不相容职务未分开,存在着很大的控制风险。再次,在原始凭证方面,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有的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内容过于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全,有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甚至有的以“白条”入账。最后,在记账凭证方面。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具体经济业务;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的报销费用的期限超过一年。有些单位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附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哪些原始凭证内容,使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
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彻底改变“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要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依法执行部门预算,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更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大胆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公众评价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制度,增强制约机制,各部门、单位都应在国家宏观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单位的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相互制约,减少或避免各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发生,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二)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注重素质培养,建立高效队伍。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各主管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之全面掌握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培训方法要得当,讲求实效与应用。要加快财政、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使之跟上形势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各单位财务主管领导也应学习、掌握一般的相应管理知识。要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研究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规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有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思想观念;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政策观念以及宽阔的胸怀;有一专多能的工作本领和驾驭全面工作的能力。有了这样一支精干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经济管理职能,才能更好地为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服务。
(三)规范内控措施,实现有效监督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确保现金真实反映银行存款,坚决制止白条抵库。所有收入要足额及时人账核算,严禁私设“小金库”或转移资金,坚决杜绝重复报账,确保支出合理真实,凭证有效,票款印鉴要分别管理;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严格程序,明确职能,强化责任,进一步强化内控机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业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推行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制度。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如对招待费、差旅费等可采用费用定额标准进行控制,车辆实行派车制和燃油定额管理制度等;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要提高单位负责人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树立诚信理念。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四)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支持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财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主管部门应统揽全局,积极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有关领导应做到重视这项工作,经常指导关心财务管理工作;积极支持配合财务管理工作,带头遵章守纪,给其他干部做出表率;对于违章违纪的人和事,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查处。有了这样一个环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
第五篇: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保障,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前提。从目前的情况看,特别是从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情况来看,农民反映最多的问题,还是集中在集体财务上。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引发社会矛盾,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财务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改革,管理日趋规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本身的问题。
1、农户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造成个别领导干部警觉性不高。
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生产单位基本上是以农户家庭为主,农户与集体特别是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关系不直接,群众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致使 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警觉性。
2、个别领导干部和部份群众对原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农经站概念模糊,关系不清,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形成财务管理的一大漏洞。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非生产性开支过大,财务管理不民主,财务公开不落实,票据管理不规范,坐收坐支、白条抵库、白条入账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形成了财务管理的一大漏洞。
、领导者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个别村领导对经营管理技术不知晓,不明白,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对农村集体层次的统一经营缺乏科学的认识,主要表现在:
1、财务开支审批人员不具体,审批职责不明确,并且审批权限不界定,随意性较大。有实行一只笔审批的、也有实行两只笔审批的。
审批职责方面:有的村是由村主任审批,有的村是村主任、支书混批,形成职责主体不明确。
审批权限方面:不管金额多少,仅由一人审批签字即可报销。有的事前虽通过有关会议决定,但事中、事后仅有少部分人知晓。
2、村级财务主管人员不明确,存在互相推诿现象,财 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无人过问区”。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所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专门的日常经营管理者来对整个财务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指导。近年来,特别是XX年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以来,村主要领导不明确指定财务主管人员,或不明确财务主管人员的职责,仅凭有事推诿。长此以往,村主要领导只管有无“钱”开支,开支审批,无人关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
3、个别村主要领导办事无计划,只“管”开支、不管收入,寅吃卯粮,收不抵支就挖陈年积累。
4、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成员改选制度,不同程度地给少数领导干部造成了不稳定因素,能管的不管,做老好人,能用的还是要用,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
操作技术上的问题
部分村会计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不高,而年轻有文化的大都务农经商,不愿承担低报酬的会计工作,导致会计队伍青黄不接,同时由于近些年来各级没有组织各种层次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村、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业务水平难以提高。账务处理过程中记账方法、记账凭证、账簿登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会计科目运用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不按相关的财务规定进行核算,认为只要“钱”不错乱就行。
2、农村固定资产监督管理松散,形成部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3、现金、银行存款混用,造成难以对库存现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4、个别村账据设置不符合规定,不设出纳账。
5、个别村纳入村级核算的会计事项不完整,不全面。
6、村、组财务年终收益分配不科学,不合理,造成收益分配过程中不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
7、记账凭证,账簿登记涂改刮擦现象时有发生,错误更正不按规定进行更正,“月结”“累计”不使用或使用不规范等。
其他方面的问题
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不力,内部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难以落实,监督主体不明确,致使法定的监督机构和群众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未能很好地履行。
二、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国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制建设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双层经营体制的一个层次,既是一个具有管理、服务职能的组织,又是一个具有一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与企业、事业等其他组织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 性。由于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合作社法人条款,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直没有明确定位,究竟是属于其他经济组织,还是属于社团法人,无论是民法,还是经济法,都缺乏具体规定。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存在很多政策上的含混。例如:农村集体资产能否抵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业务是否应该缴纳营业税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农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度财经法规时,往往忽视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对这项工作的监督管理缺少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依据,致使对有关违规违纪问题处理不力,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
、约束机制不健全,财经纪律贯彻不力。
虽然各村都有一套可操作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部份领导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干部自搞一套,财会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财会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
近几年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伴随集体土地的资本化,变卖集体土地的收入大量发生,而这方面在制度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2、收益分配问题,制度上也没有规定;
3、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统筹,改革了村提留的征收和使用办法,增加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核算,增加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核算,这些核算内容,现行制度上都没有规定。、农村“两委关系”长期不协调,形成财务管理工作的一大误区。
由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讨论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同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虽然在第三条规定了党支部是领导核心,但在关于村委会职责的规定中,又几乎囊括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种规定的模糊性和重叠性从制度上就导致了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两人个体之间的工作不协调,造成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科学分工,明确责任。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两委各自按照对己有得的法规,一方面争夺财务管理权、各种签字权,另一方面,面临困难和问题时又互相推诿。使财务管理问题陷入人人管,人人不管的误区。
、村干部素质差,主管领导重视不够。
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视集体财产如家财,带头违反制度,随意撤换财会人员,使制度形同虚设;部份乡镇领导思想上存在有“重生产、轻理财”、“重指标、轻实效”的片面认识,对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担心加强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得于各项指标的增长,以致对政策文 件的宣传、执行落实不到位。、群众参与意识淡薄,使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一方面由于群众常年忙于各自生产经营,无暇顾及集体之事,另一方面群众对会计财务知识生疏,对公布的账目看不懂,这就导致了名义上,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人人都是主人,实际上,人人又都无法当家作主,其成员对公共资产处于无法监督、无力监督的地位,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审计力量薄弱。
例如:某乡所辖8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农经站仅有2人,肩负着全部农经工作,工作量大,对于村级财务工作指导、监督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低,政府的培训辅导不到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都是农民身份,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培训,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三、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村财务管理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滋生腐败、污染社会风气的主要因素。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领导:
1、各级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 好坏直接与村、组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利益挂钩,建立奖惩制度。对于管理好的村,要给予主要领导干部物质上和精神的奖励;对于管理不好、甚至引发社会矛盾的村,要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甚至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
2、要端正广大农民对“三者”关系的认识,乡、村、组干部要率先垂范,关心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3、作为村级财务主管部门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认识,加强科学的财务管理,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至少每个月要组织一次农村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农村经营管理技能等。、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法规,健全财务管理等制度。
1、国家应尽快修订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增设“合作社法人”条款,并明确合作社法人的相关权益,规范其设立、合并、撤销应遵守的法定程序。
2、省、市、县要根据各地形势发展的变化,适时制定和修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的管理办法。
3、乡、村也必须从建章立制入手,用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农村财务行为。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 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现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财务报表和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理清“村两委关系”,明确规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责,使村级各种组织有职有责,分工更科学,更明确,使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运转。
1、根据《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同时《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因此主管村级财务工作的第一负责是村主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权利和法律责任主体相一致。另外,由于组级尚未有“法人”的法律条款,同时结合组级干部法律知识、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村级应对组级财务把关、监督,开支单据必须先由组长审批或经组集体讨论通过并由组长签字后,附会议记录报经村主任审核后方可入账。
2、村民会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责应作出明确规定,从组织上规范村、组级事务决策程序和议事程序,加大村民监督力度。在村、组级重大事务决策上,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统一决策程序:①由党支部依据法律、法规及上级 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研究提出方案;或由村委会提出方案经支部同意后提交村两会研究。②两委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修订;③召开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讨论修改并形成决议;④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做出最后决定,并付诸实施。
、实行集体资金“村账乡管,组账村管”的制度。
凡是村级集体资金和账目统一归乡农经站管理,凡是组级集体资金和账目统一归村管理。实行计划拨付,定项限额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杜绝集体资金损失和浪费。、完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增强民主意识。
要切实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必须有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措施相配合。
1、完善奖惩措施,提高农村干部工资待遇,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按章办事,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各乡镇应因地制宜制定村主要干部工资报酬、交通工具管理、电话费用报销标准,保险费、退离职费标准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以增强内部控制能力。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制定违反财经纪律处罚措施,对县乡农经人员、村干部和会计、出纳等人员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逐一制定明确具体的处罚措施。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
2、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搞好以民主理财小组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在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3-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明确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发生的收支业务比较了解,容易发现业务的不合理性,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置于广大群众监督之下。
3、切实抓好财务公开,重视实际效果。乡镇领导要加强对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财务公开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内容不规范、搞形式化的村,要采取措施,责令整改;对不进行财务公开的村,要追究村干部的责任,注重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根据群众对财务公开内容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4、加强审计力量,增大监督力度。要根据实际各乡镇配备专职的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增强审计力量,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人员深入村、组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进一步开展以干部任期、离任审计为重点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干部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干部廉政勤政意识,规范农村干部行为,增强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首先要对村、组主要干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经济管理常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廉洁奉 公的品质,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把好财务审批关。
其次是要切实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内因,必须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通过《会计法》、《会计工作规范》以及行业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会计分析等内容的学习培训,使财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的特殊性,国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制建设滞后,各地领导重视不够,农经部门没有相应的执法权等种种因素,使乡镇级对农村村、组集体经济的监督软弱无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国家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党委、政府共同支持好农经部门履行好财务管理职责,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财务会计》
《会计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