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据说这才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据说这才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质量体系还在,质量人员已无!或许这才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到底怎么理解,速看下文......一,抛开“质量”讲“成本”是“飞蛾扑火”
先来看一个关于项目收益的计算公式:
一个项目的收益,要看项目交付物的质量是否高、成本是否低、工期是否短、风险是否可接受!这意味着,同等条件下,质量要求越高,意味着花费的成本也越高,反之,高成本却并不一定都会带来高的质量。
对于正常运行的工厂来说,大家都希望有效益、有利润,效益和利润从哪里来?当然是控制成本,但是控制成本不是一味地降低原辅料消耗甚至是降低原辅料质量,不是一味地降低备品备件库存和设备维修费用,更不是一味地减少劳动者数量、增加劳动者工时、甚至降低劳动者工资。低成本项目的结果是,项目“交付物”质量低劣,既影响了生产的产品质量,又保证不了运行成本的合理性。
有些企业做项目舍得初期投资,完全是形象工程,很多名企,外表看似光鲜亮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其实内部管理也是一塌糊涂,为了维持光辉形象,也只能处处粉饰太平,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软件文件记录做的天衣无缝,把质量体系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生产工艺的改进,效果微乎其微。
到最后,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天天是文山会海,一个偏差接着一个偏差,一个文件接着一个文件升级、培训,庞大的质量体系整天忙得天昏地暗,与生产车间却毫不相干,生产车间仍然是在为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而起早贪黑、当牛做马、累死累活!
效益不好的企业,干脆把买来的文件束之高阁,把过认证时候的质量人员减了又减,工程人员和维护人员也走光了,证书到手,质量管理水平也恢复到认证之前!
长此下去,产品质量必然无法保证,而离开了“质量”去追求所谓的低“成本”,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二,不计“成本”追求“质量”也是“走火入魔”
也有一部分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价格最昂贵的设备、采用最自动化的控制系统、采用全世界质量最好的原辅料,这当然无可厚非,有钱任性!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适可而止,凡事都有一个最优的性价比。
药品质量,取决于药品对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取决于患者可接受的质量风险,同时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整体行业水平的提高。
比如说药品的纯度,世界上永远也没有100%的纯物质,那么也就永远没有杂质为0,但是在当前有限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杂质研究改进工艺,差不多达到极限以后,可能每降低0.01个百分点,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成本升高。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们日常的“偏差”,有多少是因为控制策略不适当,制定的内控质量标准过高,制定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过窄,拿一道又一道的绳索,把自己捆绑的紧紧的,动一动浑身都疼,看似严苛的管理,实际到头来不是损失巨大,就是明紧暗松,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研发阶段,我们就要充分研究产品的质量属性,基于产品的风险和安全有效性,认真制定质量标准,工艺开发阶段就要考虑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的工艺设备,规划合理的设计空间,制定合理的验证策略和控制策略,为将来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的高效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何质量的控制,都是基于质量风险和现有的技术手段,我们当然鼓励创新,但是决不是盲目的无谓的提高标准。
三,质量体系与经济效益
质量与经济效益,大家应该都知道:
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好的市场,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好的价格,没有好的质量,只能陷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泥潭,最后也就彻底没了质量,彻底没了效益,只能关门大吉!
但是很少有人考虑质量体系的经济效益,大家都把销售部门当做金娃娃,把生产部门当做金矿来挖,质量部门并不能有效的参与到生产过程控制中,而是变成了救火队、清洁工,出了问题出来收拾残局,对内是写写画画、纸上谈兵,对外(监管部门)是遮遮掩掩、粉饰太平。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也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个好的质量体系,一定是项目提出阶段就要有质量人员参与,项目设计阶段就要有完整的质量团队,质量人员要参与整个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才能够对整个硬件系统有足够的熟悉和认识。同时质量人员要参与研发向生产转移、参与工艺设计、参与产品投产、后续生产全过程。这样他们才能够了解产品本身,了解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只有了解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做好质量管理。
要做好这一切,首先要懂得科学知识管理和质量风险管理,基于当前的科学知识发展水平和质量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将“人机料法测环”的方方面面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不是“秀下限”打擦边球,也不是“秀恩爱”高调表演!
四,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质量管理”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质量不是QC检验出来的!
质量更不是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出来的!质量从来不是“质量管理”出来的!
质量应该是渗透到每一个企业员工灵魂里面的东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首先想到“我生产的不仅仅是产品,我们生产的是质量属性”!
什么时候不再需要人监督人,每个人都可以自觉地履行质量义务!
什么时候不需要QC的检验结果出来,每一个岗位的生产人员都可以自豪的说:“我生产的这一批肯定合格”!
什么时候不需要专门的质量人员来处理质量问题,而是第一时间把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现场!
什么时候不再需要处理一大堆的偏差,所有可能的风险、可能发生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提前预见、提前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尽可能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即时发生了,也早有预案,没必要天天吵架,天天开会研究偏差该谁报告、偏差该不该记录在案、该不该对检查员公开了!
说到底,什么时候“质量体系”还在,但是却不需要专门的质量人员,或者需要极少的质量人员,什么时候我们只要抓好“生产管理”,抓好服务于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不需要专门的强调“质量管理”,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更有保证!
质量体系还在,质量人员已无!这应该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第二篇: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现代企业的管理与经营
《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毛泽东主席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曾说过自己只抓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简而言之,领导者并非那个举旗冲锋的人,优秀的领导者应是排除障碍,鼓舞士气,让他人得以把胜利的红旗插上顶峰的人。
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不但要会运用权力,而且更需具有威信。人们常常把领导者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那么领导者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领导者的威信的树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做好四个阶段的修炼:
第一阶段,先做事,后做人。只有先把时做好了,才能反映这个人的品格很好,才有资格说别人,指导别人。
第二阶段,既做人,又做事。事情做好了,人也做到位了,下面的人才会认为你是一个出色的,体恤下属的人,值得大家与你并肩作战。
第三阶段,多做人,少做事。到了这个阶段,你就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下属。你多多的放权,经常去培养,锻炼他们,让他们也和公司一起成长,这样肯定能吸引一大批人跟随你。
第四阶段,只做人,不做事。你把同仁培养起来后,只需要给他们制定好远景和规划,设计好位置和舞台,就会有很多人跟随你,和你一起奋斗,甚至有很多人觉得不为你多做点事,就会觉得内疚。这才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第三篇: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必须是、一定是“成人达己”。西谚云:“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英文是这样的:if you help others achieve their dreams and you will achieve yours.”
在这里,我选定微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来
阐述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基本的观点。
我们首先看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微软的宗旨是: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企业潜力。(enable people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full potential)。激发个人潜能,就是成就个人(enablepeople)的表现。当然,微软是通过招募业界最优秀的人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是微软真正的最大的财产,员工的素质是对生产力唯一最重要的来源。因此,微软决定聘用最聪明的前5%,这里的关键词是聪明,而不是知识和经验。找到最能干的专业人才,帮助他们成功,微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功了。
微软企业文化的核心则在于:激情、技术至上、勤奋工作。有一则故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说是一次ibm和微软要举行谈判,为了缓和气氛,ibm的人特意去商店买了牛仔裤和t-shirt,而微软的人也特意穿上了西服,打上了蹩脚的领带。微软的成功和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群普通的员工,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上君尽人之智。
如果把同样的理念运用到客户、社区和其他活动上,企业文化就会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对手的。
无独有偶,google在这方面可能比微软做的更好。在google的“员工福利计划”中就包含:向员工提高丰厚的退休金供款方案和大幅度增加年终奖金。为了增加员工的公司归属感,所有google的雇员都会有公司股票优先认股权。由于近期google的收入上升一倍,盈利也随之大增,google的股价在一年内也已翻倍。google的员工都因此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涌现了不少百万富翁。这更让google成为很多it专业人士向往的公司。还有,google总部里,google公司除了24小时向所有员工提供各式各样的美食,还提供儿童日间托儿服务,医疗服务,衣服干洗等服务,甚至公司还设有健身院,篮球场和排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google的电脑工程师可以允许将自己1/5的工作时间用于追求自己的爱好,而暂时放下公司的工作。有很多人才就是冲着google这独特的公司文化而加入的。google向每个雇员提供成就大业的空间。因此,在google工作可以让员工看到长远的事业发展未来。
很显然,微软也好,google也罢,它们都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君尽人之智。
不知道大家对于战略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但是,企业文化在战略架构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些企业把赚钱作为最高目标,把人作为工具,就是本末倒置。但是,本末倒置已经被大家视同正常。
如果我们认同“一切都应该以人为本”,那么,人就自然成为企业战略的绝对主体,所以,我们就可以真正体验到一点:成就他人,其实也就是成就自己。
第四篇:做人的最高境界
做人的最高境界: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 荣誉的最高境界:你已远离江湖,江湖还在传说你; 喝酒的最高境界:你还知道他是谁,他已经不知道你是谁;
交友最高境界:久不联系,常在心中;
事业的最高境界:家人想你,单位念你;
生命的最高境界:哭着来,笑着走。
第五篇:《赢的最高境界》
“赢”的感悟
读完《赢的最高境界》这篇文章后,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人之竞争,一拼技巧,二拼学养,最后拼的就是一眼望不见的人格。”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造字神奇,其实老祖宗从造字的时候就向我们揭示了赢的内涵。
“赢”字包含了五个汉字,也包含了赢家必须具备的五种态度:
“亡” :要有危机意识,必须随时了解环境的变化。
“口” :代表沟通,要在不同场合宣示目标与决心,成功的沟通时双向的,除了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外,也要有倾听的能力。
“月” :指时间。赢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不是昙花一现。
“贝” :有形、无形资产。
“凡” :平常心,我们努力去争取胜利,但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
在目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赢?我们靠什么赢? 文化是赢的根、团队是赢的本、能力是赢的枝、品牌是赢的叶、利润是赢的果、需要强调的是,赢只是一个结果,而过程就是竞争。
赢,首先要赢自己,第一就是自我超越,加深自我超越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不断提高创新成长力。赢不了自己的人,就赢不了别人。
赢,需要勇气,需要顽强的斗志。有勇气,就有希望,不放弃。终会取得成功。要勇于进取,敢于挑战,善于打硬仗、啃硬骨头,永不放弃。
赢,同样需要智慧和技巧。一棵树,总是根据周围环境做出适合的调整。它知道,顶风硬上,会把枝给摧断,于是它选择很智慧的与风共舞。从一棵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竞争的智慧顺势而为,又要控制节奏。
我们可以通过无数的实例感悟到赢的最高境界,比如关于战争赢的最高境界是不战,关于商战的赢的最高境界是合作。
总之,赢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技巧、学养和人格征服对方,学会施恩、懂得感恩,尊重对手,与对手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和平、互惠、互利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