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4语文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三年级四班 张玉兰
一、总体情况分析
3.4班应考50人,实考49人,王新玉因病缺考。90分以上25人,85-89.5分13人,80——84.5分8人,70-79分3人。85分以上共38人,占77.55%,平均分88.63分,试题包括“基础知识”、“开心阅读”、“自由练笔”三大块内容。考察的知识点涉及到字的书写、形近字组词、一字多义、句子仿写、反问句改陈述句,句子中改用错了的词语,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个句子,句子排列顺序,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课外阅读能力等多方面,题型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总的来讲,课内外知识结合,有比较大的难度。除了前两题较容易外,其它各题均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思考、辨别,才能得出答案。
二、各题情况分析(一)学生答题有问题的
1.我发现了,A小题中学生错误较多的出现在“动静”上。说明学生平时这种类型反义词练习比较陌生,审题不过关。E小题中“闻鸡起舞 万马奔腾 ”写出带动物的成语,有38个学生写成了成语,说明审题粗心。
2.用“——”画出句子中用错了的词语,并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学生出错率高。说明近义词使用平时练习较少。3.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有22个学生没弄明白题目意思。
4.孔子常用的——来要求我们对待学习实事求是的,学生背诵孔子的名言,但对哪一句具体怎么用,难以断定。故此题丢分多。
4、互动天地中第三小题题目理解不准确。
(二)其余部分题分析
1.习作,习作失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部分学生不懂最起码的书写格式,如:题目直接写成“自定”或干脆丢掉;作文不分段;自然段开头不知道空两格;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等。2.审题不清。内容不符合要求。比如,有的孩子不写春、夏、秋、冬中的任何一个季节的景物,而是写成了在这个季节发生的事情,文不对题。3.三年级刚刚开始练习习作,大多数孩子抓不住题目要求、写景物时内容空洞、平淡无味、语言表达不流畅。4.卷面书写整体不容乐观,整洁度有待提高。
2.试卷字体小,学生看不清楚。
3.学生的习作普遍篇幅较短, 审题不认真,组材方面还有待加强, 有些学生有偏题现象.三、教学分析
1.本学期教师努力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因此虽然没有进行题海练习,但是学生成绩还是比较稳定。
2.教学中加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准确掌握了字的音形义,但是平时考查力度不够,从卷面反映出字词还是欠扎实。继续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自己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教学,从试卷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3.增加了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但是阅读课堂上培养孩子的自主理解能力不够,造成个别题目学生无从下手。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4.加强习作的指导。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强习作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四、今后措施
鉴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和对自己平时教学的反思,我将采取以下提高质量的措施:
1.立足文本: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争取学生对该类题型的得分率进一步提高,消除错别字的情况。
2.听辨练习: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同音字、形近字在音义形的区分,通过听写、听辨等形式提高学生听辨水平。3.增加课外阅读,提高读题意识,丰富解题技巧。4.在作文方面,重视学生的积累和平时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多读,多练,同时开发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5.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争取B的能够A,C的可以有所进步和提升。
6.加深对教学的认识,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出现“亡羊补牢”或“揠苗助长”的情况出现。
希望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能和我的学生们取得突破和进步,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和学生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会结合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014年1月9日
第二篇:语文质量分析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考试情况:九年级(2)班50人,人均分44.7,最高分69,最低分13,及格人数6人,及格率10%;九年级(3)班54人参考,人均分45.7,最高分69,最低分26,及格人数为9人,及格率16.67%。
考卷与考情分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总分100分。分三个大题: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是作文题。该试卷知识涵盖面较广,试题设置难易适中,题量稍大。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材料的选取,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考试的成绩来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学生对拼音、字形、成语运用及古诗文的积累和理解掌握不够深入,得分只占50%。失分较严重的是综合性学习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对宣传语的拟写更是难以下笔,均答不到要点,可见此类题还需多训练。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题占36分之重,但普遍同学得分率不高,尤其第四篇说明文《北京古柏》的说明对象及其特性把握不准确。分析原因是:(1)审题不仔细,如需要从两方面回答问题的题,很多同学只答了一个方面,有的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没看清楚就做了与题目要求相反的答案。(2)回答问题“拈轻怕重”,无头无尾的回答。(3)语意表达欠通顺和准确。部分同学能理解文意,但在回答问题时,前言不搭后语,心明口不明。(4)阅读分析的能力低下,两个班有30个同学读不懂文意,答题东扯西拉,答非所问。情况不容乐观。
第三部分是作文,是以“礼物”或者“创造”为题作文。很多同学没有把握好题意,作文的感觉不是很认真,构思简单粗糙,下笔随意。选择“礼物”为题的同学多停留在“礼物”一词的表面来说,并未深化“礼物”的喻意。而选择以“创造”为题的同学偏少,也没能把握住题意,写作比较随意。作文写作主要问题有:中心不突出,泛泛而谈;结构混乱,行文无章;语言枯燥平淡,无感染力;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下一阶段教学打算:
针对边疆学生汉语表达基础差的现状,一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扎扎实实的搞好常规教学,注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二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技巧,特别是现代文的阅读,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段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抓住关键词或关键段进行推敲,从而理解文意。三作文教学要坚持审题训练,进行定格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注意细节,思考人生,张扬个性。
初三年级 王翠玲
2013-11-8
第三篇:语文质量分析
湖江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
全乡参考人数368人,总分25075。平均分68.19,及格数252人,及格率70.38﹪,优秀44.03﹪全乡村校成绩差别大。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题量适中,内容覆盖比较全面。第六、十题试题难度大,整张试卷难度偏大。
三、答题分析
1、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有待加强,部分学生还不会拼读。
2、反义词及量词填空半数学生做得较好,少数学生没有理解题意,随便乱写。
3、第六题照样子写句子的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看不懂题意,不知道仿写。第七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很多学生因为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答不出来,或写错字。
4、同音字填空学生掌握不够好,很多学生不知道填标点符号。
5、优等生和差生差距大,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做阅读题。
6、看图把短文补充完整的大多数学生能看懂题意,按要求补充句子,一部分学生后面还写得非常好。
第四篇:语文质量分析
主要成绩:
多数学生对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看拼音写词语,给形近字组词,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等题中失误较少。大多数学生在课内知识积累方面做得较好,在有关积累的题目中失误较少。多数学生在阅读和习作方面都有了更大的进步,阅读分析和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都进一步增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待学习没有兴趣,平时不注意积累。
2、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在课内外阅读题中没有掌握方法,在阅读分析问题时,出现失误较多。
3、综合能力薄弱。由于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学生在上述方面的能力不强,所以造成失误。
4、习作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字词等,并能在解决问题时,加以灵活运用。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4、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阅读及习作方面的指导,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能力。
第五篇:语文质量分析
岔河九年制学校2013——2014学年九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九年级53班期末测试人数为28人,平均分为67.1分,优秀率无,及格率为78.6%.最高分为79分,最低分为48分。70-79:13人、60-69:9人、60以下6人。
一、试卷分析
试卷的题目以新课标为依据,体现了“中考说明”的教学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体来看,题型丰富,覆盖面广,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积累与运用并重,课内与课外衔接,注重了对语文知识和生活体验的检测,不过有些题目太灵活,如综合性活动一题,学生做起来难于把握,特别是中下等生更是无从下笔。
二、本次考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大意马虎。原本很简单的题型却无故丢分。
2、书写不规范不认真,从第一小题的书写中失分可以看出。
3、古诗文的默写错别字较多,书写不规范,粗心大意,审题不到位。
4、诗歌鉴赏的能力比较薄弱,对诗意的理解不够准确。对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熟悉模糊,影响了答题的规范性,不是答非所问,就是根本答不上来。
5、基础知识部分的读音与字形题答得均不够理想,这说明学生平时对课内内容的积累整合做得不够,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明显不足。
6、文言文实虚词、翻译、文意理解、拓展应用的考查失分率较高,不能审清题目和掌握做题方法,技巧欠缺。
7、说明文阅读大部分考生对文章未能读懂读透,导致答题不全面,丢分率最高。
8、现代文阅读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结合全文来理解文意,掌握内涵。答题时不习惯紧扣文本内容来解答,而是离开文本自说自话。概括信息及语言的规范表达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9、写作部分一些考生审题不清,导致写作背题、内容空洞、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泛泛而写、泛泛而谈。有的则语言平淡、缺乏文采、平铺直叙,空话套话较多。当然最突出的莫过于书写,很多考生书写不规范、不美观,字迹潦草,很难辨认,导致写作部分得分普遍较低。
三、从本次考试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也是语文试卷考查的重要元素,但许多考生的卷面书写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清晰,不工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所以教师对于规范汉字的书写未能具体化、长期化。
2、一些基本知识的练习没有达到预期强度、深度。
3、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4、对课外阅读、讲解练习只注重讲,未能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很多都流于形式。
5、写作方面:①、审题不清,不能很好地挖掘材料的意义,影响了全文的立意。②、提炼生活,挖掘生活的能力不够。许多考生选择了亲人的逝去,学习成绩退步,深陷网络等材料。但处理这些材料的时候浮于表面,只是简单的再现当时的情景,没有对这些情景作深入的思考与挖掘,从而使立意缺乏深度和新颖性。③、材料的组织能力较差,思路不清,缺乏整体构思。④、语言表达不流畅,不严谨,缺乏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细致的描写,没有真情实感。⑤写作技巧知识的掌握强化不够,对文体写作弱化,汲取材料形式有限,导致学生无话可说,说之无物,言语空洞,形式单一,内容干瘪。
四、为切实解决问题,提升复习质量,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做
1、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如拼音成语的应用,名著阅读。学生语文基础不扎实,应在平时教学中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重复巩固等方式狠抓学生基础知识。
2、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如让学生装多读名著,读后让学生概括所读文章的内容,文章的主旨,让学生摘录名言、警句,背诵优美的散文,古诗文等。
3、所学知识应分门别类,总结归纳进行系统化复习。
4、要向课堂和课外要效率,不单只注重讲,更应该加强练,而且应独立自主的练。
5、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教学复习中应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挖掘教材,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
6、复习时精讲精练,避免陷入题海战术。
7、多说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是他们勤学苦练所得,都要给予表扬鼓励,特别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他们更有信心,更能继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