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怕吃亏的人世界会越来越逼仄
怕吃亏的人世界会越来越逼仄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这就是吃亏是福,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得失之道。小处吃亏,大处受益;暂时吃亏,长远受益。不断吃小亏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人脉的过程,厚积薄发,你的成功的天窗会在有一天被你自己不经意打开。让人一步真的是吃亏吗?
常言道:让人一步,天宽地阔。一些人把让人一步视为软弱、无能,认为让掉了人的尊严。然而恰恰相反,让人一步,正是宽大胸襟的体现,也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在现实中,聪明人会甜言蜜语地巴结强势者,曲意奉承,说假话哄强势者欢喜,而老实人不会这样做,所以强势者总是喜欢聪明人。在一个单位里,聪明人干活并不一定认真,也不一定刻苦,有些聪明人干脆就是偷懒磨洋工,可是聪明人在领导出现时,立刻就非常认真地干起活来,干得非常卖力,比所有的人都干得好,于是领导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然,这正是聪明人希望的效果。而老实人不是这样,领导在,也是那样干,领导不在,也是那样干,所以当领导偶然出现时,老实人看起来工作并不突出,远远没有聪明人的干劲大。
在社会上,聪明人会用邪门歪道,比如排队买火车票,聪明人会插队,就容易买到票。坐公共汽车,聪明人会强挤硬抢着上车,就容易坐上座位。
聪明人走路,自然喜欢走捷径,因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近,捷径最省脚力,至于脚下的花花草草,反正又不是自家的,踩了就踩了。
聪明人过马路,不管红灯还是绿灯,抬脚就走,这样才最节省时间,并且警察对闯红灯的行人无可奈何;聪明的司机在没有摄像头与交警的监督时,对闯红灯也是满不在乎,无人监督,闯了还不是白闯。上公共汽车,如果没有铁护栏或者志愿者在旁边监督排队,就会争抢上车,谁的力气大谁会抢谁就先上,自觉排队的规则无人理睬--当然,也不是完全无人理睬,只不过遵守这个规则的人往往是最后上车。在社会上经常会有不愿吃亏、心胸狭窄的人,往往遇事就会无理搅三分,有理更是顶破天,只一味想在是非纷争中攫取最大的利益,往往忽视自己也是这个利益团体中的一员。被私欲和“不吃亏”蒙蔽了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损失,最终失去的反而更多。于是,到头来,“失道寡助”,自己在朋友圈中、同事关系网中成了孤家寡人,得不偿失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失去了快乐的动力,最吃亏的反而是“处处不想吃亏”的自己。
不怕吃亏才会心底坦荡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古人的话值得算计者时刻铭记在心。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为了名利与权势,金钱与美色而算计他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可耻目的,人们称这种人为小人。自己没有什么真本事,而算计他人却很有一套,对别人拥有的东西垂涎三尺,欲占有之而后快。这种小人在被扭曲心态与强烈占有欲的驱动下,策划一个比一个狠毒的诡计与陷阱去算计与陷害他人,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使得出来。算计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田野里有两只老鼠,一白一灰。白老鼠和黑老鼠是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互相帮助。它们整天为生存忙忙碌碌,日子很平淡,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一天白老鼠和灰老鼠一同去森林觅食,意外地发现了一箱珠宝,它们高兴极了。它们想,有了这箱珠宝,就会过上一辈子荣华富贵的生活,它们决定把这只珠宝箱运回家。于是它们轮流背着那只沉重的箱子向家走去。走了很长时间,它们觉得又累又饿,于是决定坐下来歇歇脚,吃些东西,然后再走。经商量,由白老鼠去寻吃的东西,灰老鼠负责看守那箱子珠宝。
白老鼠一边寻找食物一边想,那只珠宝箱运到家后,得分给灰老鼠一半,假如那一箱子珠宝都属于自己该多好呀,这样才算得上圆满。它心里开始恨起了灰老鼠,它恨灰老鼠与它平分这一箱子珠宝。它大脑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将灰老鼠杀死,那么这一箱子珠宝不就全属于自己了。它越想越兴奋,口中哼起了小曲。它寻思,用什么办法杀死灰老鼠呢?它忽然发现有人在地上放了毒饵,它赶紧将毒饵放进手中的食物中。它想好了,回去后,就说自己已经吃过了,这些食物是给灰老鼠吃的,灰老鼠怎么会想到食物中有毒呢。它觉得,那箱珠宝全是自己的了。
灰老鼠静静地看守着那箱珠宝。它心里渐渐产生了一种不满足之感,它想,要是白老鼠不回来就好了,那么这箱珠宝就完全属于自己了。进而又想,即使白老鼠回来了,我照样可以杀死它。主意打定,它便寻求杀死白老鼠的最佳办法。
它偶然发现了人放在树底下的鼠夹。于是,它决定利用这只鼠夹来杀死白老鼠。它慢慢地将鼠夹移到白老鼠回来的必经之路上,并对鼠夹进行了掩盖,以使白老鼠不能发现。
白老鼠兴冲冲地回来了,它没有注意到路上的杀机,一下子就踏在鼠夹上,鼠夹啪的一下,将白老鼠的五脏六腑都打碎了,白老鼠痛苦地挣扎了几下,便断了气。灰老鼠大喜过望。它看了看死去了的白老鼠,说:你不要怪我,我实在是太爱这箱珠宝了,这样我就圆满了。它拾起白老鼠扔在地上的食物,心想,吃饱了,再赶路。
它狠吞虎咽地吃完了白老鼠带回来的食物。它刚想去扛那箱子,猛然觉得腹中剧烈地疼痛,越来越重,如刀割,如针刺,它满地打滚,痛苦挣扎着,不一会儿就死去了。
小人上面有强人,算计别人到时就会有人来算计他,算计别人最终是在算计自己,不要以为就自己最聪明,把别人当傻瓜。
古时,有一个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哥哥不愿意吃亏。弟弟则忠厚老实。一天父亲拿出了两块铁,一块如同鹅卵石,另一块坑坑洼洼,薄厚不均。他对两个儿子说:“这两块铁,你们一人挑一块,拿它去砍三天的柴,谁砍得多,我就把咱家里的鹅作为奖励。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哥哥一看,砍柴刀当然是越锋利越好,于是拿走了那块坑坑洼洼的铁,结果越用越钝,三天下来,只砍了一担柴。而弟弟则把鹅卵石似的铁拿走了,他先把铁磨成刀,然后去砍柴,三天下来,他共砍了四担柴,结果获得了奖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刚开始弟弟看上去是吃了点小亏,其实,越是甘心吃亏的人越吃不了亏,他们的结果绝对坏不了。总是担心自己吃亏的人,最终必定会吃亏。
吃亏是一种境界一种睿智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事之道,不能不说,“吃亏是福”是超越时代的智慧。可是,现在的社会态势毕竟是物欲横流,崇奉金钱,人们一个比一个精明,竟相比较的是谁更有本事趋利避害,哪一个还会“吃亏”呢?哪一个还会认为“吃亏”是一种“福”气呢?谁还为“吃亏是福”充当“傻冒”的角色? 其实,往往傻人更有傻福。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吃亏是福”这四个字的含义,一个老实纯朴,一直处于劣势的人反而比那些精明强干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吃亏,自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当你失去某些东西的同时,你也会获得另外一些东西。不要怕便宜了别人 小损失大收获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你最不想吃的但却经常能吃到的是什么?答案是“吃亏”。几乎在所有人的意识里,亏吃不得。亏到底吃得吃不得呢?我们首先看看“吃亏”二字的渊源。
相传它的来源是这样的:有个小伙子叫李三,因赌博成性而倾家荡产,最后流落街头,成了乞丐。一次,他已两天没吃一口东西了,再不吃东西就得饿死。他想出个招,即使被打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李三来到一家饭馆,对店主的说:“给我来个‘亏’,我好长时间没吃
亏’啦!”老板愣住了,“什么是‘亏’,这个‘亏’怎么做?”
“你们这么大个饭馆,连个‘亏’都不会做,太没水平啦。我告诉你们,把面和好,擀成饼,把肉馅放在饼上,卷起来放到笼屉上蒸,一袋烟的工夫就好。”
“客官,那你慢慢喝茶,一会儿,‘亏’就好了。”老板陪着笑脸说。
一会儿,“亏”出屉了。李三三下五除二,将几笼屉的“亏”一扫而光。然后趁老板不注意,就溜之大吉了。老板发现后,着急地说,那人吃了我的‘亏’还没给钱呢?众人知道原因后,开玩笑地对老板说:“人家吃了‘亏’,为什么还要给你钱?这是你亏欠人家的,吃你是应该的,还管人家要什么钱?” 据说从此后,吃亏就成了一句口头禅流传下来。虽然这里的“吃亏”和我们现在所谈的吃亏意义相反,但其中“吃亏是福”的道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极富哲理的发人深省的话,“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两字相互牵连着”。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事时一门心思只考虑不能便宜了别人,但却忽视了于自己是否有利;有时候不能便宜别人就得自己吃亏,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怕便宜了别人,“便宜”别人又“得益”自己,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你一定要记住:有时候急于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
石崇是晋朝著名的大财主,他官至卫尉,富可敌国。有个叫孙秀的高官非常嫉妒石崇的财富,曾几次借机要石崇贡献些财富,石崇却装聋作哑,故意不理,孙秀愤恨不已。
石崇有一爱妾绿珠,美貌非常,孙秀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却无法割爱,断然拒绝,孙秀于是更加嫉恨石崇。
后来淮南王司马允犯了事儿,孙秀主抓此案,乘机诬陷石崇跟司马允一起作乱,把石崇的外甥欧阳建等人一并起诉,收进了监狱。石崇长叹一声:“那些家伙们是看上了我的财产啊!”执行的人于是问他:“知道如此,你何不早把它们送人!?”石崇无言以对。不久石崇就被正法,家产也全部被抄没了。不能吃亏,最终得吃个大亏。相反,那些能吃得亏的人却总能在不如意中找到一飞冲天的机会。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一个不能吃亏的人,会在斤斤计较中丧失了更多的资源,得小利而失大利。相反,能吃亏就收获了“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性格形象,就能够在沉淀中有了“厚积薄发”的资本。
有些事你吃亏就是占便宜
俗语说,吃亏就是占便宜。这话从得与失的层面说似乎有道理:失去一些,得到的更多。可是,占便宜,占谁的便宜?存有“占便宜”的侥幸心思,良心就有了亏缺,不可取了。
其实,古代的事例对当今社会依然有借鉴作用,例如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管仲家贫,出资就少,鲍叔牙不计较,生意赚了钱,管仲要多分,鲍叔牙也不计较;两人一起去打仗,冲锋时鲍叔牙冲在前面,管仲躲在后面,败退时管仲又跑在前面。管鲍是好朋友,但吃亏的好像总是鲍叔牙,但在他看来,这根本不算是吃亏,因为他非常了解管仲,知道他家贫需要钱;更知道他孝母,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鲍叔牙所作所为并非为了求福,但却赢得了友情,造福于齐国的霸业,甚至可以说造福于中国古代文明。因为有了他的帮助,才有了管仲后来的辉煌,才有了那部《管子》。
刘震云写过《一地鸡毛》,市侩哲学信奉者眼里看到的多是一些鸡毛,一地鸡毛或者半地鸡毛,而且为了几根鸡毛就能闹得鸡飞狗跳,但闹腾的结果仍然是一地鸡毛而已。“吃亏是福”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不矫情,人活得像春风一样。把眼光放长远 出口往往在低处
在人生的漫长历程中,吃亏和受益是互为存在、相互转换的一对矛盾体。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受益,处处占便宜,有些事情当时即使真得受益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而有些事情表面上看,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受益的结果。
1908年,美国有一个叫希尔的年轻人去采访了美国最富有的人 钢铁大王卡耐基。卡耐基在与希尔交谈后,很是欣赏希尔的才华,于是卡耐基就对希尔说:“我要向你挑战,在此后20年里,你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上,然后得出一个答案。但条件是:除了写介绍信和为你引见这些人外,我不会为你提供任何的经济支持,你肯接受吗?”虽然没有任何的酬劳,但是,希尔相信自己的直觉,于是他爽快地接受了挑战。答应不要一丁点的报酬,为这位富翁工作20年。在一般人看来,希尔吃了大亏,因为这20年对于希尔来说无比的珍贵,正是他年富力强、最能创造利润的时期。
最终的结果是,希尔获得了远比他应该得到的报酬还要多得多的回报。在接受挑战后的20年里,希尔在卡耐基的引见下访遍了全美国最富有的500名成功人士,写出了震惊世界的《成功定律》一书,并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
希尔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有吃亏的精神,这就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后来,希尔在回忆这件事情时说:“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为他工作20年而不给我一丁点儿报酬。一般人在面对这样一个荒谬的建议时,肯定会觉得太吃亏而推辞的,可我没这么干,我认为我要能吃得这个亏,才有不可限量的前途。”
中国有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当下的吃亏,未必就是坏事。更多的时候,损失蝇头小利反而会换来巨额的大利。切不可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而落入“鼠目寸光”的俗套,为人处世时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否则,你就会在斤斤计较中错失获取更大收益的机会。有时吃亏能显现一个人的本质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能说吃亏反而是福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吃亏的人,一般来说都会得到旁观者的同情,不但赢得好人缘,还会在道义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自己构筑了坚实的人脉。
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惟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赏识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赏识。所以,吃亏表面是祸,其实是福;占便宜表面是福,其实是祸。
有个私营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几乎都是肯吃亏的人。相反,那些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人,多半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因为吃亏的背面是福气,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学会了吃亏就是懂得了纳福之道
“吃亏”大多指物质上的损失,倘若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
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之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老李上中学的儿子是学校的足球队员。在一次客场比赛时,对方一名球员死盯他不放,一次他起脚破门,那球员眼看盯不住了,就朝他膝盖猛踢一脚,他应声躺在地上,被救出场外。对方球队论水平比他们差一截,但由于他这位主力队员受伤,影响了全队的情绪,最终他们队以0∶1输给了主场队。
比赛结束后,老李的儿子气哼哼地被同学送回家。正在厨房做晚饭的妈妈看见儿子一拐一拐地被人搀扶回来,急切地问:“儿子,你怎么了?”妈妈的话刚出口,他就哭了起来。他对妈妈讲了今天踢球的事。妈妈非常生气,抓起电话打给老师,请求老师让儿子退出这既影响学习又要挨打的球队。过了一会儿老李下班了,听到母子俩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看了看儿子的伤腿,他对夫人说,没伤着骨头,过几天就好了,孩子受点气也没什么不好,古人有句话,吃亏是福嘛!
儿子不爱听爸爸这么说,心想是爸爸不疼爱自己,但又不好反驳,于是在心里记了爸爸一笔。
一天,儿子到同学家玩,看到同学家的客厅里挂着两幅拓片,一幅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另一幅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德人情之平,内德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吃亏是福”。
他对同学说:“这两幅拓片上的话跟我爸爸教训我的话一样。”同学说:“我爸爸也经常拿它教育我,还说这是修身之道。”
吃亏能锻造和打磨人的承受能力。学会甚至习惯了承受,你做起事来就百折不挠,自己倒了自己爬起来,在哪儿倒了在哪儿爬起来,成了一粒蒸不熟、煮不烂、打不碎、响当当的铜豌豆。
与人相处中,如果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人很难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一不小心就吃亏,有谁愿意?除非别人愿意吃这个亏。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在许多时候乐意吃亏,别人与我们打交道就会放心,就会愿意与我们打交道,而且只要别人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报!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先吃亏,别人在适当的时候才会主动吃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步融洽。
你们吃喝达万亿之多,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讲节俭? 你们将子女送到国外,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讲忠诚? 你们把国籍全都改了,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讲爱国? 你们养情人包二三奶,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讲荣辱? 你们的特权无处不在,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讲公正? 你们的贪腐触目惊心,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讲和谐? 你们的臭嘴请闭上吧,你们每句话都让国人恶心
第二篇:讲诚信是否会吃亏辩论赛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
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以环。然而,近些
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消退,“ 拜金 ” 在滋长。“ 利益 ”
取代了美德,诚欣让位于欺诈。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诚信高高翘起。诚信变轻了!难道 “
诚信” 真的可以抛弃吗?今天我们再次欢聚在一起,就 “ 诚信 ” 问题展开辩论。担任本次
辩论赛主席的是***同学,大家欢迎。
主席:各位辩手,大家好!很高兴担任本次辩论会的主席。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辩论赛。
本次辩论赛的主题是 “ 诚信吃亏吗 ”,我们希望双方辩手能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才
华,争当最佳辩手!本次辩论赛,我们分这样几轮:第一轮是由双方一辩个人陈词,第二轮是
双方二辩提问,第三轮双方进行自由辩论,第四轮是双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一.陈述观点
正方一辩:
我方的观点是讲诚信不吃亏:
诚----诚实,信----信用,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墨子曾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相信大家都读过《小珊迪》吧!小珊迪就是因为他的诚实才使得作者答应照顾小
利比,而不让小利比遭受同样的不幸。
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国外,从墨子到莎士比亚,从鲁迅到富兰克林,诚信在社会生活中无
处不在,无所不有。再说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讲诚信。《狼来
了》这一个寓言的启示还不深刻吗?近期不是也有两大丑闻吗?黄禹锡论文造假在国内遭唾弃,名誉随之一落千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假药已导致 7 人死亡,2 人尚在抢救之
中,因而被吊销营业执照。他们都是因为没有坚守住诚信这道防线,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们现代的生活尤其依赖诚信,如我们买东西要依赖销售商的诚信,当你购买食品时,你
得相信吃了它不会让人生病。当你买药时,你希望它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副作用。因此,诚信可
以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诚信,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吃
辣椒酱的时候会想到里面是否有苏丹红,使用大豆植物油会想这是否是转基因产品,吃禽类食
品是会担心这家禽是否得禽流感,等等等等,日常生活提心吊胆,忧心忡忡的。所以,综合上
述种种事例,我方认为讲诚信不吃亏,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反方一辩:
我方认为:讲诚信吃亏。
当今社会上,老实人总是吃亏。而那些不讲诚信的人,总是平安无事,坐其享乐。
我方是从四个方面来证实的:
首先第一:我方认为“在学习上讲诚信吃亏”。
俗话说得好“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如果我们一遇到问题就承认不会,一犯错误就勇于
坦白,肯定会降低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使自己矮人一等。那不就太不值得了吗?
这不就吃亏了吗?
这足以证明:学习上讲诚信吃亏。
第二:遵纪守法上讲诚信吃亏。
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骗子、一个盗贼,人家问你家有多少钱,钱放在哪里,你难道如实相告吗?那么,你家的金钱早有一天会被一抢而空!这岂不成了一个天大的大笑
话了吗?
总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遵纪守法上讲诚信吃亏。
第三:经济上讲诚信要吃亏。
我们不难看到:当今社会老老实实、说到做到的人,往往会被那些言而无信的人所欺骗,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虚假广告的传播,当一个个无辜的老百姓痛诉这一切的时候,那些制假
售假者正高兴地数钱呢?到头来,吃亏的还不是大多数讲诚信的人吗?
这足以证明:经济上讲诚信要吃亏。
第四:交友上讲诚信吃亏。
如果你与一个朋友约会到公园的去玩。那天一大早,你如约前往,等在那里但你的朋友却
失约了。你苦等了半天,最后只能扫兴回家。你说你有没有吃亏?
由此可见:交友上讲诚信吃亏。
老实人总要吃亏,这是我们常见的。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不吃亏!
二.双方提问
正方二辩: 去商场买东西,你会提心吊胆吗? 你愿意和不守诚信的人交朋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难道对方辩友希望利益取代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吗?
反方二辩: 如果说诚信不吃亏,反过来说就是不诚信要吃亏。但如果不诚信吃亏,为什么假冒伪劣
商品还卖得这样火热? 上个月,我家买了一个水族箱。商家介绍很好的。承若得很周到的,我们也就信以为真。
和他讲了诚信,买了下来。可是,买了后,才发现商品和承若的不一样,服务也不如原来
好了。
水族商却赚了 2000 元。吃了什么亏? 好多名人结婚时,总说:“爱你一万年“之类的话。白头到老,信誓旦旦。可是,没多
久,便离婚了,或找个更有钱的,或怎么怎么,总有理由的,他们吃了什么亏?
三.自由辩论
主席:刚才我们听了双方辩手精彩的发言,四位辩手由深入浅滔滔不绝,给同学和老师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进入辩论最精彩、最激烈的环节 —— 自由辩论。
四、总结陈辞。
反方四辩:
对方辩友总是抓住当今社会不讲诚信的事例为由,来证实讲诚信要吃亏。当然,现在社会
上,坑蒙拐骗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事时常发生。老实人看起来总是要吃亏,不讲诚信的人看起
来总是捡了便宜。然而这只是短时期内的,从长远的角度看,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反之,那
些不讲诚信者终将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的。
我方认为不管是在 “ 学习方面 ”,不管是在 “ 经济方面 ”,还是在遵纪守法方面,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诚信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而诚信 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一点也可以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证。我方辩友也提供了不少例子
。很难想象,一个人抛弃了诚信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
交往和合作的基础,诚信是个人、单位乃全国家不可缺少的一张真正的 “ 金质名片 ”,他
有利而无一害。对方辩友,我方还是奉劝你们,千万不要犯目光短浅的错误,不要被眼前的利
益所迷惑,你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今后,讲诚信是绝对
不会吃亏的。
正方四辩: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诚信,是人与人的信念。的确诚信在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做人处事要讲诚信,学习工作要讲诚信,商业买卖更要讲
诚信,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需。实现诚信,有时可能让人失去什么,但同时也让人得到无价
之宝。
我国历来是一个崇尚诚信的国家,2500 年前孔子有言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
信是人类坠入尘世之初的本性。虚假的程式有时很隆重,但他永远不会象诚信那样永恒。正如
韩非子所说:“智诈不如挫诚。”正因为世间总有诚信,人们才感到生活的美好,只要是诚信 的意味尚存一息,也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意思慰藉,使灵魂得以净化,没得以永存。更是崇尚诚,信的体现。
一个讲诚信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不吃亏的,在交友上他能活得朋友的信任,在经济上,他
能获得上司的赞赏,在学习上获得优异的成绩,他无论在哪里,别人都会给他们一个信任的眼
神,讲诚信的人不吃亏。
北宋私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有人把他做为神童推荐给皇帝。皇帝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
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十天前作过了,就如实相告,并请求换题,皇帝很欣赏晏
殊的城市品质,赐给他“同进士出身”。还有一次,群臣都出去宴游,但只有晏殊一个人闭门
读书,他也如实说,并不是自己不想宴游,而是没钱,这两件事,因为晏殊的诚信,使他在群
臣目前树立了信誉,而皇帝也更加信任他了。
我们应当懂得,人生苦短,更应以城为本。诚是金,信是银,拥有诚信,就拥有了人生的
最大财富。一个人,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 …… 但失去了诚信,我们拥有的一切最终会随风而逝。
孩子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是未来的希望,更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在家对父母讲诚信,在校
老师,同学讲诚信,只有从小讲诚信,播种诚信的种子,长大才能做到言比信,信比果,永立
不败之地,这样他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快乐,更宽阔。
所以我方认为,讲诚信,不吃亏。
第三篇:地球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热
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却有不同的学术观点,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由于人类干扰导致温室气体(代表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可也有人认为是自然阶段方面太阳活动的原因。究竟谁是造成全球变暖的有力说明呢?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资料显示,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
不仅如此,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 因此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可真的如此吗?要是把地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那上述也有可能;可地球本身就是太阳系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它影响着其它,更是受其它的影响。
早在1991年,Richard Lindzen就曾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在美国国宝质询会上爆发过一次激烈的争论。当时的戈尔还是个年轻气盛的参议员,列席了国会关于气候环境问题听证会,Lindzen则是接受听证的学术专家。会上,Lindzen猛烈批评戈尔关于全球环境的问题认识极为片面且缺乏某些必要的研究常识。首先,Lindzen认为地球气候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期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原因,而不是如“全球变暖”支持者所说的那样仅仅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他在2007年曾在News Week 杂志撰文指出20世纪全球温度上升最快的阶段是1910至1940年,此后则迎来长达30年的全球降温阶段,直到1978年全球变暖问题重新开始上升。如果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果结束1940年至1978年间的降温阶段。众所周知,这三十年是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大跃进的时代即所谓战后景气时代。
在过去,科学家在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全球变暖的时候都主要以温室气体为变量参数,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温室气体在最终的预测结果中都显得明显重要,要是模型本身就是错的,那结果也不言而喻是不科学的。所以过去的建模预测也不具代表性和科学性。
戈尔曾在其《环保》的宣传片中认为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CO2的含量增加,同时全球的温度增加,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保证的,这个现象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然而。戈尔没有解释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究竟是CO2上升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CO2上升,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全球变暖和CO2的关系的可信性,这点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事实上,温度上升,则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之则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如果非要在二氧化碳与全球的气温变化之间寻找一个因果关系的话,那只能是气温的变化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这与我们过去的认识”温度变化受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截然不同.先来看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比例,逐年升高。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真的增强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在这200 多年的时间里,全球气温应该持续上升,并且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原来越多,升温幅度越来越大才对。但是实际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在1940 年之前相当明显,可那时的二氧化碳排放却很低。格陵兰岛的冰川那时候逐渐消失,北极由于气温上升已不适合海豹栖息。1938年,一艘破冰船自由航行至新西伯利亚岛80°03’N,是世界上船舶自由航行的最北记录。巴伦支海甚至出现了许多喜热性鱼类。从1935 年到1975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而全球气温却出现持续40 年的下降,1968 年冬,冰岛与格陵兰岛居然被冰盖连接起来,以至于当时全球变冷的观点成为主流观点。而事实上, 温度升高,导致海水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海洋释放出大量co2,温度降低,导致海水的溶解度升高,从而吸收了大量的CO2。要知道人类排放的CO2只占大气中CO2很少一部分,只有百分之几,火山每年产生的CO2比工厂、汽车、植物和人类加起来的都多,制造更多CO2的是动物和细菌,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CO2,而人类只制造 65亿吨,而且CO2 的最大来源是海洋。
所以无庸置疑的是,全球变暖导致了CO2浓度的上升,CO2浓度的上升又加快了温室效应,并非CO2真正决定了全球变暖。那究竟是什么因素了?
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常态,它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暴风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太阳表面的周期性活动让地球在一个时期变暖,一个时期变冷,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很正常的变暖期,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在过去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不仅如此,书籍《全球变暖》也阐述了这种观点。
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变暖的影响比人类干扰的活动更深,但无可否认,我们人类的活动确实给全球变暖带来了影响,如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森林资源锐减有毒废料污染等等,只是我们目前还不完全了解。但从上述可知,我们不能再片面的认为人类干扰产生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太阳活动无时无刻在影响的地球,对它进一步的研究更能解释我们现在的问题。
相关资料请查看: http://roll.sohu.com/20130704/n380696000.shtml
第四篇:《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读后感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读后感
原创: 大鹏展翅
每个人一生下来,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嵌入了一个如蜘蛛网般的社会中,一环扣一环,结构复杂、关联紧密,一旦运转起来就停不下来。但作为理性人,我们有时必须要停下来,好好看看社会、看看人心,反思自己的所做作为能否让社会变得更好。同时,用强大的思维武器透视社会各个利益阶级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各个方面的博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妄图脱离社会,就像人想脱离空气而生存一样可笑。不理解社会者,不配理解自身。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这本书就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机制、人心规律的一个很好切入口,本书通篇用一个“狠”字作为中心线索,从世界越变越狠的逻辑讲起,然后依次讲对别人狠的人有哪些,他们隐藏在何处?他们的心理为何发展成那样的变态、畸形;对自己狠的人有哪些,崩溃和抑郁在心理上意味着什么?为何自杀是人类存在的败笔;变狠有哪些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他们能被战胜吗?
围绕着这些精彩而宏大的主题,作者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和客观理性的观察慢慢展开一个属于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涉及到各个社会阶层的心理分析,所以读起来不免会让人感到现实的黑暗和充满负能量的压抑之感,但我们仍需鼓起勇气去直面现实,不是吗?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就是作者敢于揭露真相的内心动力。
社会因所有成员的精细化分工协作而高效运转,积累大量财富,但却不得不支付一些社会成本,如竞争白热化下人的心理变狠,疯狂拜金下的道德滑坡、人心冷漠下的大量心理问题和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等。这些都导致了我们在社会中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就更无从谈起了。
虽然一直有感受到社会人心变化的很厉害,隐隐约约出现了很多问题,和谐和幸福只是冰山上的部分假象,冰山下面无数人的内心深处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如畸形房地产利益分配下的巨大不公、厚黑学、潜规则当道,人心变的越来越坏、越来越狠,阶层固化在加速完成,底层人民中存在很多互相残杀、互相鄙视的现象,但却没有到相关的书籍来深入讨论和破解这些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深度剖析的方法论。
直到看到本书,透过作者恶狠狠的真相揭露、精湛的心理分析,才让我对社会机制、人心规律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变狠的心理和社会机制
只会躲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过“小确幸”的生活是可笑的。因为从逻辑上说,一个人心变得越来越坏的社会,每个人都无法自保。每个人都有软肋,都有虚弱、需要休息的时候,任你再强大都会遇到比你更强大的人。用地沟油炒菜给我们吃的餐馆老板,种“毒蔬菜”的菜农,生产、贩卖有毒大米的人,哪一个你能保证一辈子都不会遇到?
更可怕的是,比如在公共空间,中产阶层与社会下层一样,没有任何物理上的防护措施,没有防护工具或者保镖警卫,随时可能被不知哪里冲出来的什么人所伤害。这种伤害既可能来自于失范的公权力,也可能是想在人群密集的火车站挥刀的社会失意者。
在暴力面前,中产阶层和社会下层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曾非常形象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人对人是狼”.“自然状态”的可怕状况,他经典地表述为“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人们“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让人变狠的心理机制。先看一下穷人为什么会变狠。首先我们要用到“心理保护”这个概念,在心理上活下去,是人最大最深远的内驱力。如果他在心理上受到威胁,就必须用行为来保护自己,或者产生其他的心理问题来保护自己。
穷人在利益上一直处于社会食物链的底层,因为穷,在这个社会心理食物链上,一直在被别人从心理上进行吞食。如果一点改变的希望都没有,他就会说服自己认命,就像奴隶社会的奴隶,中世纪的欧洲农民那样。
但只要还有一点希望,或者说,如果他一受刺激,就会感到巨大的挫折,心理上就会觉得活不下去。他要在心理上保护自己,怎么办?变狠!在心理上可以防御,可以进攻,就能够得到心理优势。这意味着他内心世界对那些富人、食物链顶端者产生麻木、不仁感,同时幻想变狠的自己可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主宰正义,惩罚这些贪婪者来补偿自己的心理。
变狠解决不了穷人的处境,但看上去却可以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富人为什么变狠呢?
实际上,变狠就是从富人那先开始的。他们可能没有对别人进行人身伤害的狠,但利用制度的、政策的、社会博弈的优势地位“掐穷”.占有更多的钱,本身就是一种狠。在房地产利益集团洗劫“中产”和“草根”时,看一下某知名房地产商“穷人就不该买房”的那副论调就明白了。
按理,你变狠洗劫别人后,应该感到害怕,怎么还变得更狠?
富人确实感到了害怕,但在心理上并没有示弱。当你欺负一个人的时候,因为在道德上是错的,所以你一定有一种罪恶感。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了欺负别人在道德上是错的,罪恶感就会惩罚他,他就不可能再去欺负别人,否则知道是错的又继续干,道德的压力会让他人格分裂。
这一点,在心理上必须有一个解决方案。怎么办呢?就是把欺负别人合理化,认为欺负别人是对的,别人活该被欺负,或者这根本就不是欺负。在心理上,要贬低、蔑视、仇恨别人,利用心中充满的这些情绪来掩盖罪恶感。
到这里,仍然没完。
因为富人清楚,他们变狠剥夺穷人,穷人会恨他们,说不定穷人会报复。所以仅仅说服自己“剥夺穷人是对的”或者“这并不是剥夺”并不够,他们还必须变狠,加剧剥夺穷人的力度。也就是说,更狠,是对变狠产生的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个人杀了人,消除恐惧和罪恶感的办法就是继续杀人。在一个心理畸形的人那儿,更加疯狂的行动,就是对原先的行动所产生的问题的治疗。
而从语言、行动和心理的关系上,一个人只要变狠,在伤害别人时,由于心理保护,也反过来破坏了自己的心理和人性,他会继续更狠,继续在人性上更像是一个“残废”.当穷人和富人的狠相遇时,就产生了这样的社会机制:他们基于对对方的防御,行为会相互强化,即一起变狠,没有谁肯或者敢示弱。
为什么那么多年了,我们还看不到一点“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呢?就在于,有权和有钱的人根本不可能让步。因为一让步,就证明他们压榨无权者、穷人是不正当的,这在心理是就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和利益;而且,在让步后,他们对无权无钱的人会对自己干什么,根本没有预期,没有人有能力给他们一个保证。
变狠,给所有人,给中国下了一个套,一个越来越收紧的套。
二、隐秘人群的心理分析
揭秘这些极端人群的心理,不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深处的恶,并且提醒着我们,一个人如果沦为被社会价值排序和疯狂占有等观念奴役的心理动物会有多可怕。
1.校长、老人为何性侵幼女
在中国,因为频频爆出的关于“校长”、“老人”性侵幼女的新闻,导致这两个词汇成为像“小姐”这样具有“污名化”特征的词,这显示着,在一个变狠的社会,得到最多的人和得到最少的人总是最狠。
毫无疑问,“校长”、“老人”们对幼女的性侵,碰到了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痛处。
这两类人群可以很形象的划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他们代表着得到最多的人和得到最少的人。他们都具备两点心理特征:
1.具有“占有”的强烈倾向或焦虑。
2.心理失衡。
这两点心理特征下隐藏着惊天的秘密。为什么要去性侵幼女呢?因为幼女是处女。在今天这个时代,实际上是更为稀缺的资源,也差不多是最后可以占有、掠夺的资源了。在和别人的心理竞争,她们更能满足“食肉”动物们占有、掠夺的快感,以及在变态中消除焦虑。
古今中外,性侵幼女的现象都存在。但在今天的中国,它远不止是道德问题、心理问题,而是社会变狠、占有很疯狂的一个后果。
现在分析一下“食草动物”的心理。仔细想想那些农村性侵幼女的老人,活了一辈子,为什么突然“晚节不保”?这并不是说他们原来就是装的。根源在于,面对这个社会的利益链和食物链,还有年轻人能够享受的日新月异的科技、物质生活,他们感觉自己成了被抛弃的失败者,很有深的“白活了”的可怕体验,在心理上处于极度的劣势。
来日无多,他们必须变狠,补偿自己,并“报复”社会。()去和别人玩追逐权利、金钱的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已无法想象。但他们还有更好的机会:占有更为稀缺的资源——幼女。
性侵幼女,使他们在心理竞争中突然找到了心理优势,并完成了对社会的“报复”,使他们觉得这辈子并没有那么失败。其内心的声音是:“太阳你妈,你们得到,老子也得到,而且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著名权威时政刊物《南风窗》有报道说,广西武宣县的一个70来岁农村老头,性功能早已退化,其老婆说“我那老头子已经不行好多年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性侵幼女,因为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解决生理问题,而是为了治疗自己的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的远不只是农村老人。某些教师、民工等,直接是这个社会残酷的利益和心理竞争的出局者,心理的挫败感、怨恨感更为蚀骨痛心。
虽然“食草动物”们没有机会换来利益,但他们和“食肉动物”们在心理上其实是一类人,都具有占有倾向,都希望处在被人吃的地位的不是自己,都随时打算把自我和人性卖出去。他们的心理后果和“食肉动物”的区别只是,不是狠自己卖了自己,而是恨自己的无能。
而为了补偿自己,他们必须具有“被迫害感”,以便为自己突然突破道德底线找到心理依持和理由。
2.让座的圈套
让座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国人,很多人没想通其深层次逻辑,表面看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但却会衍生出暴力打人事件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矛盾等。有时,衡量一个社会变态到什么程度,有两个指标:它的老年人无赖、乖戾到什么地步,人们是非不分、认知混乱到什么地步。在此,先来看一看作者对让座的深入分析:
先澄清一下“让座”问题。一个恶人,同时也是一个认知混乱的人。而社会的认知混乱,只会鼓励作恶。
不让座不对吗?是道德问题吗?这要看情境。
乘客购买了车票上车,和公交公司达成了一项契约,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如果有空位,乘客有权利坐下去。这一项权利是有道德分量的。无论是放弃,还是取消这一权利,都意味着乘客要做出牺牲。
但你要一个人做出牺牲,只可能是基于这个理由,即你要别人让座的要求的道德分量压倒了别人权利的道德分量,从而别人有让座的道德义务。因为放弃权利并不是义务,而是一种美德。
就郑州公交车老人暴打不让座女孩事件来看,当女孩在车上坐下时,她“可以”让座,“可以”主动放弃这一权利,而不是就被动地“应该”“必须”让座。“应该”“必须”在道德哲学上是进行道德判断的词语,表明一个人具有做什么的道德义务。
但这个社会的主流舆论,却偏偏用“应该给老弱病残让座”的混乱表述,在道德上取消、否决年轻人坐下的权利。把年轻人向老人让座这一美德弄成了年轻人的道德义务,搞的不让座就是道德问题!这就为老人疯狂使用道德来胁迫年轻人就范,引发社会矛盾埋下了伏笔。
不错,当老人没有座位坐,预期会有安全问题时,从自然义务的角度上讲,年轻人应该让座,因为安全的道德分量,足以压倒他坐下的权利的道德分量,而年轻人让一下也没损失什么。
但是,要搞清楚,这是基于预期老年人会有安全问题而让座,而不是因为他是老人这一身份,别人就应该让座。对孕妇、小孩、残病人让座也同样如此。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包括年轻人,如果预期有安全问题,别人也应该让座。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把让座和身份强行联系起来,那就是偷换概念,在认知上“出老千”了,把享受年轻人的让座当成了老年人的特权!似乎,就像主流舆论和脑残时评写手认为的那样,只要有老人上车,年轻人就应该让座。
但一个人绝不仅仅因为他是老年人,就享受有让别人让座的权利。除非他预期会有安全问题,否则,他只能请求别人放弃坐下的权利,而绝无资格“要求”.如果别人不让,他也没资格说什么,让了,享受了别人因放弃权利做出的牺牲,就具有表示感谢的道德义务。
只有如此透彻地界定让座问题,才不会纵容那些心理上还停留在巨婴阶段的老人胡作非为。
3.周克华的心理分析
作者选取了周克华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他的深层心理动机,发现了一个心理规律:一个人走不出过去,就一定和现在过不去,甚至和别人过不去。
与纸上谈兵的心理学家不同,作者追求最大化的实战,得意之笔有2012年云南巧家县爆炸案断定赵登不是官方所说的“报复社会”的精彩推断,还有南京“爆头哥”周克华事件中对华人神探李昌钰的挑战中,否定周克华有同伙的论断。
根据警方提供的线索,作者对周克华的心理分析如下:
周克华属于六型性格理论里的自卑性性格,属于自卑中“冷血杀手”类型。
1.他获取心理生存的方式是向外攻击,无道德焦虑,故不可能自首。心理极为强大,故不可能投降;
2.他可能曾受到贫穷刺激或他人羞辱,自认为不该混的惨,或自认为有能力,因为绝不像很多自卑型的老实人那样认命,而是要通过伤害有钱人或抢钱来报复;
3.他的心理模式是: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窥视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看不见自己,然后突然给予致命一击;
4.他不对世界开口说话,但在心里面,一直对世界说狠话;
5.他极为自负,并且不会信任任何能够给他带来威胁的人,尤其是男人。
后来事实证明,这些判断极为准确,周克华没有同伙。他唯一信任的人,不过是一个女人张贵英,但她只是他心理和情感寄托的一个对象,再在内心里对世界说狠话的人,也不可能完全孤独,而是要通过某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人和这个世界建立心理的联系。
再看一下周克华从小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我们就会知道他为什么成为“爆头哥”.1.父亲曾是城里人,从小极少与人交流,向世界封闭自我、保护自我的心理模式,对贫穷不甘“认命”
2.爱看武侠和侦探小说:通过幻想自己有力量窥探这个世界来获得心理优势。
3.体育锻炼,甚至“练武”:不仅在心理上幻想自己有力量,也让自己在身体上有力量感,以及对世界造成震撼。
这种心理发展的极端,就是玩枪。他在心理上,把自己变成一把枪。以上几点,已经注定了自卑又自负,但又无法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周克华,一定会对这个世界出击。
一个人走不过过去,就一定和现在过不去,甚至和别人过不去,周克华深刻的演绎了这一心理规律。
三、世界这么狠,如何在心理上修炼自己?
这本书里还有关于美国影院枪击案嫌疑犯霍尔姆斯、校园特大枪击案凶犯赵承熙、马加爵等极端人群的心理分析,分析的深刻而有理有据,让人能拨开迷雾看到人心理崩溃形成过程和爆发的逻辑。在此不一一展开了,那么在这个变狠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修炼自身呢?有方法吗?相信读者朋友们一定会此想法。
作者给出了他的方法论。首先是强大自己的智力结构,将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化进自己的身体。我们要和别人打交道过程中,不受伤害,就需要具备心理优势,而要具有心理优势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变成一种逻辑、一种理念、一种精神,顽强的捍卫它。
想想看,苏格拉底为什么能够临时前坦然的服下毒药,完全克服死亡的恐惧,靠的就是理性和逻辑的力量。他用逻辑推理证明了死亡,穷尽了人死后的所有处境,然后一一描述、推理、证明,最后得出结论,死亡并不可怕。一个真正捍卫自己理念、哲学精神的哲学家,死后自己的存在就从肉体分离,进入了一个纯粹的、真正的理念的世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完美的吗?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真正的哲学家都应该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刻,并庆祝能顺利进入理念的世界。
再举个例子,方舟子虽然并不一定是对的,但他自己从内心深层完全相信自己是代表着科学、真理的,为这些而战,所以面对再多的打击甚至人身威胁,他都不怕。同样,毛主席的信念是为人民服务,尽力打造一个理想中的阶级平等新世界,你能从心理上打败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吗?
其次,当你因某事而焦虑、恐惧是,你就要控制自己不要去感觉这些情绪,而是观察它,观察你的心理活动。因为感觉和观察不能共存,当你观察时,你就感觉不到你的焦虑、恐惧、抑郁,它们在你的观察中慢慢消散。这个时候,你实际上已经跳出了给你带来痛苦的心理情境,你是在另一边观察那些奴役你的东西。你会发现,焦虑、恐惧、抑郁实际上没有什么力量。
不将注意力集中在各种情绪上、集中在启动它们的原因和环境上,而要上溯到它的源头。否则,一个观念出现,他就人自己被牵着走,第一个观念生出第二个、第三个观念,然后是一根由众多维持心灵混乱的观念形成的无穷无尽的链条。
最后,要训练我们洞察存在真相的能力,通过认知的改变达到心理模式和人格的改变。这里有三个步骤:静心、对生活具有反思性、看清各种观念的虚妄性。
静心可以是静静的看着你面前的任何一个东西,电脑、桌子、书、树都可以,静坐时,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思考。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你能够做到直观不为心理活动所干扰,度过难挨的大脑一片空白和可怕的不适感以后,你会变得更加清醒。而这就意味着,你和你的内心建立了联系,循序渐进的延长时间,坚持训练,你的心就会静下来,此后,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就会更多的听从内心的声音,乔布斯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呢?这恐怕和他长时间的静坐密不可分。
对生活具有反思性,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凡事追问一下,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更深入一点的是什么,为什么?我能解释它吗?这是一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习惯,这种习惯可以倒逼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思维武器和思想体系,将智力表层的泛泛而谈的观点分解成方法和规律,进入到我们的心理结构。当遇到相同的情境时,我们便可以运用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体系把眼前的事解释的井井有条,这时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一种理念,在心理上就不会被轻易击倒。
看穿各种观念的虚妄,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这更像是一种佛教的精神训练方法,如佛教里为了看穿色欲的假象和荒诞性,进行针对性的白骨观、不净观训练,这些方法都是要你把人的存在属性剥去,如身份、地位、容貌、种族、肤色、职业、性别、社会价值排序等等,以无限逼近你的存在本身为目的,将困扰你的旧世界砸个粉碎!
当然,书中IMP心理分析方法绝不仅限于此,更多的干货和方法论还在作者的其他书中,等待着我们去阅读。我们想要吃透并灵活准确地运用这套心理方法,还需不断地在各种情境中反复运用、打磨这套方法论,将其融进自己的身体。
第五篇: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体验过国内各大社交网站,还分析过各网站的优点和用户特征。当中有一点是:人人、微博、空间偏个人生活社交,天涯、猫扑、贴吧偏社会娱乐,果壳、豆瓣、知乎偏人文科普问题讨论。我在知乎上看到不少大学生说,当同学们在打游戏、刷人人、刷微博、刷天涯、刷糗百、看贴吧的时候,自己在看果壳、豆瓣、知乎。这话倒没什么,但听到那优越感十足的语气,我真想泼他一盆冷水:你以为刷豆瓣、果壳、知乎就真能学到许多东西吗?不,光是刷知乎刷果壳刷豆瓣,你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充其量不过是多知道点皮毛可以跟别人显摆罢了。
这类网站,你偶尔看一看,用来增长见识、开拓思维是好的,但如果你想凭借它们真正学到东西,不可能。碎片化的知识最多让你了解一些皮毛,想深入了解某个知识还得看系统化的书籍。知乎的回答、豆瓣的评论、果壳的文章篇幅再长,那也是别人经过阅读消化之后,将自己的知识做了一个浓缩与整理。
首先,你没那个底蕴未必能看懂;
其次,就算你看懂了,你跳过了太多循序渐进的细节,最后不过是一知半解;
再有,许多人写的回答都带有一些主观色彩,毕竟是自己的知识梳理,不一定能做到专业人士那么客观,有什么误差的地方便要误导你了。
所以我诚心建议大家,尤其是那些刚上知乎就特别有优越感,自觉发现了一个知识殿堂的那些大学生们:偶尔刷一下知乎,见识一下更大的世界是好的,如果沉迷于刷知乎,长久下去,跟沉迷于刷微博没什么两样,只会让你更浅薄。
没错,你的确知晓了一些新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因为略有趣味,比起微博更容易让你上瘾。你沉迷于不停地找寻新鲜的知识,略微了解觉得很新鲜,然后接着找寻下一处给你这种满足感的新鲜知识,根本没想要对任何一个知识点作深入研究,不过是过眼浮云,没在心里留下任何深刻痕迹。你来知乎一趟,不过是狗熊进了玉米地,看到这个好,掰下来,看到那个也不错,掰下来,渐渐地,手上捧不下了,就把之前的丢掉。你不信?好,你觉得知乎很好对吧,这也好,那也好,你学到了很多,改变了你很多,对吧。那如果我问你,你具体学到了什么,具体改变了你什么,你真能说出来吗?还是说,那些回答对你来说,不过是有趣的生活调剂?那知乎跟糗百有什么区别?不过是看起来高端一些罢了,对你的意义是一样的。
如果知乎对你来说,只是“有趣”而不是“有意义”,或者对你的“意义”仅仅是“有趣”,那你何来的优越感?你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浅薄而已。想要不浅薄,刷知乎是没用的,还得多看书,看知识系统化的书。如果你因为知乎上某个人在讲某个知识时提到了某本书而真的去看,那你就真是在利用知乎学习,知乎对你来说才真是“有意义”的。认真说,读书有两种效用。一,纯为消遣。看点轻松愉快的言情、灵异、推理、奇幻小说,主要是满足人的猎奇心。这种阅读就像蜜蜂采蜜,这边看看,那边瞅瞅。刷知乎刷豆瓣刷果壳也能满足这种心理。对这些人来讲,上知乎和读书没什么区别,纯为消遣和猎奇。但另一种效用就没这么简单了。
一个人,如果抱有研究学问、学习知识的态度去读书,而不仅仅是消遣,他就必须要有严肃的计划和自我监督。对他来讲,读书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是一种自我提升。为此,有些有趣的书他不得不舍弃,有些很枯燥的书,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去硬啃,久而久之,也啃出味道来。
对这种人,我会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要多读书。
我自认为就是这种人,所以戒掉所有社交网络。
那我为什么还用豆瓣知乎?不,我从来不看豆瓣知乎上的文章。我读书只读经典的,最好出版十年以上的,没什么商业炒作意义,经住了时间的考验。我出于研究学习,而不是消遣娱乐的心态读书。那我上知乎干嘛?我写。
光读书是没用的,要思考,要总结,要学以致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想得太多,看书太少。是思而不学。我看书不少,但我不想自己学而不思。最好的思考方式是写作。比如看文学小说,我通过自己创作小说学习写作技巧,比如看社会杂文,我就在写知乎回答的时候,不时引用一些先人的我觉得很有道理的思考,并加入自己的感悟。
这篇文章,差不多算是我对朱光潜《谈修养》中《谈读书》一文的思考。
如果你只是消遣玩玩,那么,刷社交网络都没什么,没必要去刻意读书。但如果你想研究学习,请戒掉所有社交网站,认真读书,静心读书,只在创作的时候使用一些创作平台,但不要沉迷于此。惟其如此,你才能真正静下心学到东西。想必大家也能看得出来,知乎、豆瓣、果壳上相对厉害的牛人多半都是文章写得很多的。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知道,光看是不行的,就算你每天看知乎八小时,三年五年,仍是没进步。
许多人上知乎都这样,不停地看别人的优秀答案,不停地赞同、感谢、收藏、分享,辗转反侧,渐渐地放弃了独立思考。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到知乎问一下,看看大家怎么想的,看看知乎上的优秀回答者们怎么想的。一看某某某的回答,哇,太牛了,不亏是某某某,赞同、感谢、收藏、分享……下次再遇到问题,继续邀请某某某回答。
知识太容易获得,太容易沉溺,许多人便马不停蹄,辗转于各个好答案中。称赞别人,收藏表彰,却从不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一味看,一味接受,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输出,不总结。读万卷书,也不过是个数字。
万万不要痴迷于求知,却从无创作。更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的文章写得好,便望洋兴叹,感概自己太渺小,裹足不前。因为大量知识的阅读,看到的优秀回答太多,渐渐不敢表达自己,一想到那些“最佳回答者”的优秀回答,就觉得自己的回答太轻了,没人看,没人赞,也没质量。觉得只有上得了台面的回答者,才配回答,自己能力不够,还需要学习和锻炼。殊不知,只看不写,永远不会进步。有错,才有进步的余地。你去问问,那些“最佳回答者”哪个不是慢慢进步来的?哪个不是一个回答一个回答攒起来的?你以为他们是一步登天吗?他们也是慢慢积累的。而他们的积累,就在于笔耕不辍。不要妄自菲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作,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开始。没有谁是一步登天的,只要循序渐进,每次都写得比上一次好就行了。
唯有那些看了许多书,又在看完之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知识讲述出来、写下来的人,才真有长进。为什么要写?因为你只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别人才能给你反馈,你才能通过反馈知道自己哪儿是对的、哪儿是错的,才能有所改善。从不表达自己的人,看再多书、刷再多知乎也是没什么长进的。那些每天刷知乎刷豆瓣刷果壳、从没认真写过一篇文章、沉迷于求知、却从无创作、看了很多书仍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的人:
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吗?
本文原标题《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要多读书》。作者:徐沪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工程系。微博:我叫徐沪生。简书签约作者。文章选自新书《少年啊,前路漫漫》,当当、京东、亚马逊均有售。
招人啦!年后换工作,考虑下品叔这里?因业务发展需要,品叔找寻合作小伙伴:
1.文案,有较好的文案功底,能独立完成撰稿,俗称写稿小能手!
2.策划小能人,负责线上线下营销活动。脑洞无边际,策划有创意接地气。
3.设计师,胆大心细像素眼+细节控,实时关注业界潮流,有眼界有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