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京政

时间:2019-05-15 01: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京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京政》。

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京政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发[2005]18号 【发布日期】2005-09-26 【生效日期】2005-09-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

(京政发[2005]1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推动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执政能力,现就进一步接受监督事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接受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主动接受监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应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本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主动接受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主动接受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既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充分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要求。

(三)主动接受监督,是提高执政能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需要。当前,首都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政府必须不断提高行政能力。主动接受监督,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汇集民智,形成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良性机制。

二、进一步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一)认真落实好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报告和向市政协的通报制度。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及重大工作事项,要及时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协商通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会议纪要以及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材料,每季度摘要送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要将市政府规章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将市政府公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时发给北京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

(二)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意见,扩大市人大、市政协对政府决策的参与程度。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请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同志出席。出台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前,要以书面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实事求是地办理好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以及市政协建议案、党派团体提案及委员提案,市政府办公厅对办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主持办理,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尽快解决并明确答复;对暂时难以落实解决措施的问题,应如实说明情况,明确办理时限,在妥善解决后再行答复;对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说明原因。对日常来自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及时研究,限时处理和答复。对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书要按规定时限认真落实。

(三)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组织的各项检查、视察、调研和政务咨询等活动,主动接受监督。政府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在上述活动中要如实汇报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按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据实答复市人大代表的询问和质询。市政府组成人员要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认真参加述职评议,市政府各部门要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工作评议,切实按照评议意见进行整改并按时提交整改方案及整改情况报告。执法任务较多的部门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特邀行风监督员。规范并严格执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待日制度,市政府各工作部门负责同志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下午专门接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答复问题。

三、进一步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一)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逐步使其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对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改革发展等重大决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大额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等,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政府公报等向社会公开。把政务公开向为民服务领域深化,大力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明确办理事项、工作流程和工作时限,建立健全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应向社会公开,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刊登,在“首都之窗”网站公布,市民可免费索取。在“首都之窗”网站显著位置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开政府各类信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网上审批、缴费、年检、咨询等工作。提高“一站式”办公大厅服务质量,将行政许可办理的事项、依据、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切实方便群众、企业。充分利用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和政府网站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二)完善决策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机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开辟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和法规规章草案,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收集和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信访处理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信访督查落实力度,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信访条例》要求阅批重要来信,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和便民电话中心作用,建立社会舆情分析和报告机制。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健全“北京市行政投诉中心”等投诉处理体系,在“首都之窗”网站和各部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设立投诉或意见箱,认真处理投诉案件。

(三)建立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要把社会公众评价作为政府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将社会公众的评价纳入政府督查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民意测评长效机制,利用好“政风行风热线”,由市纠风办每半年向市政府报告和向市有关部门通报政风行风民意测评结果及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政府特约监察员等,对政府部门进行经常性监督和集中评议,督促部门整改相关问题,转变工作作风。

四、进一步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

加强和规范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通报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公布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情况、政府重大决策、重大突发事件,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指定专人关注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主要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以及群众通过主要媒体反映的有关公共安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及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2个工作日内向本部门负责同志报告,责成有关方面迅速调查、核实、处理,并将情况报市政府督查室。对处理不积极、不及时的要通报批评。

五、进一步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各部门要自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出庭应诉、答辩,积极提供证据,并依法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和裁定。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本市实施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并积极借助各方面监督,切实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质量。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市政府法制办、市信息办等单位要对意见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本市第九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发[2003]7号 【发布日期】2003-03-27 【生效日期】2003-03-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本市第九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

(京政发[2003]7号)

199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本市组织实施了八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使首都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为全面实现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决定在2003年实施第九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

第九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继续以防治颗粒物污染为重点,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加强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煤烟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与建设,深化本市东南郊、石景山等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力争使市区空气质量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达到60%。现将具体措施通告如下:

一、完善目标责任制,巩固治理成果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对本通告提出的任务和目标,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想方设法,求实创新,不折不扣地坚决完成。

各区县政府要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辖区空气质量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与全市同步增长。

(二)各区县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巩固控制大气污染前八个阶段的治理成果,继续执行和落实各项要求,凡是出现反弹的要坚决纠正,凡是治理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的要切实落实。

二、控制扬尘污染

(三)全市各类工地在施工前必须制订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采取各种扬尘控制措施,达到“绿色工地”的要求,即施工现场周边要设置硬质围挡,主要道路要硬化并保持清洁,垃圾、渣土要及时清运,施工土方要覆盖,工地出口要设置冲洗设施,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

建筑工地的水泥、石灰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必须在库房内存放或严密遮盖。严禁凌空抛撒垃圾、渣土。

拆迁工地的垃圾、渣土要在房屋、设施拆除后3天内清运完毕。拆除工程完成后不能立即施工建设的,必须采取围挡、覆盖、地面硬化、简易绿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市政工地(包括道路、管网等)要合理分段施工,减少土方开挖面积和存留时间,特别要严格采取围挡等措施,防止泥土流失到附近道路。

道路绿化产生的弃土、垃圾等要随时清运,不得在道路旁堆放;规划市区内市政、电信等工程完工后一周内要恢复原状。

城近郊区和各远郊区县城关镇地区,凡浇注混凝土量超过100立方米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

市建委要组织有关单位在招投标中增加控制扬尘污染的标的内容和责任承诺,将所需资金列入工程造价。

(四)市建委和市国土房管局要继续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各类工地的管理。

城管监察部门要对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进行现场执法监督,层层负责,分片管理,落实责任;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地,要责令其限期整改,依法予以处罚,并记入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警示信息系统;对逾期仍不改正的,要责令其停工整顿。对累计两次以上(含两次)被责令停工整顿的外地施工企业,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取消其在京施工的资格,对本市企业要依法追究责任。

(五)市市政管委要加强渣土消纳管理,对未设置围挡、车轮冲洗设施或施工现场出入口未硬化的工地,一律不予核发其渣土运输车辆的渣土消纳许可证。市市政管委和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要加大对车辆道路遗撒的查处力度,自今年5月1日起,未实行密闭运输的垃圾、渣土、砂石等运输车辆一律不得进入五环路(含规划五环路)范围内行驶。

市市政管委要组织完善高碑店等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管网,增加取水量。市市政管委和各区县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全市城市道路机扫面积,加强洒水压尘,道路冲刷面积至少要达到3000万平方米;制定沙尘天气扬尘污染控制预案,在出现沙尘天气后要立即组织冲刷和清扫。

三、控制煤烟型污染

(六)在今年10月底前,各有关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完成城近郊区1500台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的工作。鼓励采用各类节能技术和措施。

各城区内14兆瓦以下的燃煤锅炉要全部改用清洁能源;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四环路以内区域以及石景山区古城地区的14兆瓦以下的燃煤锅炉,要力争全部改用清洁能源。远郊区县卫星城镇小于0.7兆瓦的燃煤锅炉要积极改用清洁能源。

在城市热网或燃气供气管网覆盖的地区,一律不得新建燃煤锅炉。鼓励将有条件的14兆瓦以上(含14兆瓦)的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同时可并入城市热网。全市现有燃煤锅炉要安装有效的脱硫、除尘设施,保证达标排放。

市财政局要尽快下达补助资金,市市政管委要组织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经委要协调北京供电公司等单位,保证清洁能源的供应。

(七)在今年11月底前,东城区和西城区政府要分别组织完成东四三条至八条、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的平房改用电采暖示范工程。旧城区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要力争在2005年年底前全部改用清洁能源采暖,市规划委要据此完成采暖规划,市经委要组织供电部门完成配套外线建设任务,各有关区政府要制订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

市经委要加强对煤炭经营单位的管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加强对煤及煤制品质量的检查,市工商局要严肃查处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煤炭的违法行为,城管监察部门要严厉打击无照经营的流动售煤摊贩,保证锅炉和平房采暖燃煤符合《低硫优质煤及制品标准》。

四、控制机动车污染

(八)自今年起,在京销售的轻型车和重型柴油车必须符合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否则不得出售,不予上牌照。

(九)市环保局和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要完善机动车检测场管理体制,组织建成140条简易工况检测线,陆续对在用轻型车、重型车、农用车和摩托车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检测,自今年8月1日起全面执行;同时,要建成尾气检测在线监控系统。市交通委要组织汽车维修企业,加强对不达标车辆的维修。

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要加强对延缓报废车辆及上路行驶的农用车污染排放的管理,市农业局要加强对拖拉机和农用机械污染排放的管理。

(十)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市环保局要制定高排放载客汽车限行措施并组织实施,自今年4月份开始陆续限制高排放车辆在二环路(含主辅路)范围内行驶,自2004年起限制其在三环路范围内行驶。

(十一)在今年年底前,市公交总公司要将主要在三环路内行驶的660辆老旧公交柴油车,置换为符合绿色环保标志要求的车辆。市科委、市环保局和市公交总公司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运行示范。

(十二)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市环保局共同组成的北京市控制机动车污染联合执法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建立责任制,加大路检力度,重点加强对无环保标志的车辆及夜间重型货车尾气排放的检查。凡违反规定和超标行驶的车辆,要依法予以处罚,滞留其牌照,责令限期治理,力保不达标车辆不上路行驶。

(十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工商局要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油品的违法行为。积极推广和鼓励使用含硫量分别在0.02%和0.035%以下的低硫汽油和低硫柴油。

在今年8月底前,市环保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制定《油库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五、控制工业污染

(十四)市经委要按照改善首都环境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订2003年至2007年的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分确定具体任务及进度。市经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要尽快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搬迁。

(十五)市经委要组织协调市区电力及其它工业企业落实年内削减工业用煤100万吨的任务。

(十六)在今年年底前,北京琉璃河水泥厂和北京东方化工厂的额定小时蒸发量65吨自备发电锅炉和燕化公司的额定小时蒸发量220吨水煤浆发电锅炉要完成烟气脱硫工程。

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1号至3号机组、京丰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号至7号机组和华能北京热电厂1号至4号机组,要力争在2004年完成烟气脱硫工程。

(十七)首钢总公司自今年起要按600万吨钢产量组织生产,在今年年底前关停第二耐火材料厂的2座250立方米白灰窑以及特钢公司的15台煤气发生炉;要加快料厂整体改造、厂区道路和裸露地面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减少各种无组织排放。同时,要启动首钢电力厂额定小时蒸发量220吨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十八)市经委要组织市区20家有污染的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搬迁或停产,其中北京玻璃仪器厂、北京染料厂、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在今年10月底前实现原址停产。位于本市东南郊的化工企业要做好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2004年实现搬迁或停产。

在今年年底前,北京焦化厂的1台额定小时蒸发量35吨煤粉发电锅炉、正东电子集团的油制气生产设施和2台额定小时蒸发量28吨的煤粉发电锅炉,以及全市所有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和房山区的20个石灰粉厂要实现关停。

(十九)全市各工业企业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厂区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各类炉窑、工艺过程和无组织排放的管理,做到“排放不超标、‘三堆’不露天、工地不扬尘、不达标车辆不上路”。

(二十)在今年年底前,各区县政府要督促辖区内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完成油烟污染治理任务。

六、加强区域生态建设

(二十一)市园林局要组织新增城市绿化面积500公顷。首都绿化办(市林业局)要组织新增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化面积1000公顷,启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基本完成“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任务;加快京津周围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在五大风沙危害区营造固沙片林2667公顷,实施“封沙育草、播草盖沙”工程3333公顷;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营造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林6667公顷;完成退耕还林1.2万公顷。

(二十二)市农委和市农业局要继续组织对季节性裸露农田的治理,基本实现秋收作物留茬免耕;全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3.33万公顷,其中春季推广1万公顷,对近郊区粮食作物全面实行保护性耕作。

(二十三)自今年5月1日起,在本市范围内禁止生产粘土实心砖。市农委、市建委负责组织协调,各区县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关停辖区粘土实心砖厂的工作。暂时保留的非粘土实心砖厂,要采取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

在今年5月底前,关闭本市范围内所有砂石场,并拆除生产设备。市水利局负责关停全市河道内的砂石场,各有关区县政府负责关停辖区河道外的砂石场。砂石场关停后,要做好砂石场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恢复工作。

七、加强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二十四)东南郊和石景山地区(包括丰台区、门头沟区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对当地及市区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在这两个地区内,除完成上述各项有关任务外,各有关区县政府还要大力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硬化和修缮道路、加强绿化、减少裸露地面、清理垃圾渣土、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区域环境状况。市水利局要对永定河麻峪漫水桥至京原路漫水桥段的河道实施封河育草,对河堤进行整治。

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辖区城镇和重点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清理脏乱区域,减少各类污染源的排放。

八、完善管理保障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二十五)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市人大、市政协汇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对各项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二十六)由市环保局负责统一协调第九阶段控制大气污染各项措施的实施,要定期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空气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度、计划、措施、存在问题和所需技术经济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并提高对各类污染源的监控能力。

市科委要继续加强对大气污染控制科研项目的支持,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宣传部门要组织各新闻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对违法行为予以曝光。

首都精神文明办和各区县政府要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加快绿色社区建设速度,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

(二十七)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和市环保局要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完成任务差的单位提出批评,并按照《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追究行政责任的暂行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特此通告。

二○○三年三月二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本市第十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发〔2004〕11号 【发布日期】2004-04-01 【生效日期】2004-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本市第十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

(京政发〔2004〕11号)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本市已组织实施了九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使首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决定,在巩固前九个阶段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在2004年实施第十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

第十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继续以控制颗粒物污染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严格控制污染增量,大力削减污染存量,使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减少,确保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2%以上。各区县政府要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并实施严格措施,确保各区域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分别达到:东城区前门61%,东城区东四60%,西城区官园64%,崇文区天坛61%,宣武区万寿西宫59%,朝阳区奥体中心66%,朝阳区农展馆62%,海淀区车公庄65%,海淀区玉泉路51%以上,丰台区丰台镇50%以上,丰台区云岗68%,石景山区古城45%以上,门头沟区龙泉镇52%以上,房山区良乡镇43%以上,通州区通州镇62%,顺义区仁和镇61%,大兴区黄村镇59%,昌平区昌平镇69%,平谷区平谷镇62%,怀柔区怀柔镇78%,密云县密云镇68%,延庆县延庆镇7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57%以上。现将具体措施通告如下:

一、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一)全市各单位要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必须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保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及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环保部门要依法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布超标单位名单。

(二)本市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批准建设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现有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单位要实行总量削减,市环保局要公布总量削减单位名单。凡列入名单的单位,要制定并落实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方案,通过结构调整、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切实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各有关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作,扩大东城区、西城区平房电采暖面积。市燃气集团和市热力集团要切实加快供气管网和供热管网的建设。

(四)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和市园林局要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各施工工地要切实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和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等有关规定,减少大规模城市建设造成的扬尘污染。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地,城管执法部门要依法予以处罚,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改正的,要依法责令其停工整顿。

市园林局要组织落实新增、改造城市绿化面积1000公顷,对五环路内主要道路旁的裸露树堰进行覆盖。

市市政管委和各区县政府要组织落实道路清扫保洁责任制,利用中水加强道路冲刷,城近郊区道路机扫面积要达到2400万平方米;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沙尘天气扬尘污染控制预案,组织专业队伍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在沙尘天气过后24小时内完成清除沙尘任务。

(五)市交通委和市环保局要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和机动车检测场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动车排放检查和维修制度。市公交总公司要继续增加清洁燃料公交车辆,在今年年底前更新淘汰500辆老旧公交车。

环保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路查力度,开展对夜间货运车辆尾气排放的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车辆冒黑烟、尾气排放超标等违法行为,并将超标车辆情况向社会公布。

(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工商局要加强对车用燃油质量的执法检查,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布。在本市销售的车用燃油必须符合国家及本市规定标准,其中车用汽油应在储油库添加去除积碳的清净剂。储油库要严格执行《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标准。

二、推进郊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七)首都绿化办(市林业局)要组织完成绿化造林3.47万公顷,在风沙危害区完成播草盖沙0.33万公顷。房山区、大兴区和顺义区政府要分别组织建立蒲洼自然保护区、长子营沙地自然保护区和旱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

(八)各郊区县政府、市水利局和市国土房管局要严格管理各类资源开发项目,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制定砂石坑、窑坑、废弃矿山等生态恢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九)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怀柔区政府和密云县政府要加快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延庆县政府要继续实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示范工程。市农委和市环保局等部门要会同有关区县政府组织创建1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50个生态文明村。

(十)市农委和市农业局要组织基本实现秋收作物留茬免耕,完成冬季新增生物覆盖面积0.67万公顷,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4.7万公顷,其中春季保护性耕作面积2.3万公顷。

三、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和政策

(十一)市环保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尽快制定本市《建材、冶金行业及其它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车用汽油》、《车用柴油》等地方标准,尽快完成2005年执行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当于欧3标准)的报审工作。

(十二)市发展改革委和市环保局等部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

(十三)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和市环保局等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制定本市鼓励高排放机动车提前更新淘汰的经济政策。

(十四)市科委和市环保局要继续组织《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战略研究》工作。市环保局要组织完成本市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开展本市西南地区的区域环境状况评价,并将成果及时用于指导大气污染防治。

四、动员公众参与,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十五)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区、社团、专家和广大市民的作用。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使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本市环境状况和大气污染防治进展情况。市环保局要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状况、违反环保法规行为等环境信息;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和市民作为本市大气污染特约监督员;设立环保专项奖励基金,在全市组织开展有奖举报活动。

(十六)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凡是群众举报的问题,都要及时处理并答复举报人。

市政府将把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作为相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和市环保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的单位,要依据《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追究行政责任的暂行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对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特此通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1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京政办发[2006]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保留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利用这一契机充分展示北京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是办好“人文奥运”,提高北京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

本市一直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刻不容缓。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具有北京特色、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制度。

(二)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三)工作重点。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和保护,逐步形成合理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五年规划》,并将其纳入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和奥运会前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折子工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法制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和保护

制度

(一)认真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各区县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在充分利用本市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紧制定普查工作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对散存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普查,并全面了解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对传承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了解,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在全面普查基础上,建立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按照国家有关评审标准,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市及区(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建立与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衔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市政府批准公布;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各区县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市政府备案,市文化局负责具体备案工作。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要鼓励全市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专家学者加强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原则,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市及区县两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资料等进行征集,并加以保护和保存,防止损毁、遗失或流出境外。要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场地进行展示和保存,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对列入市及区县两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以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和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的传承人(团体)进行项目传习活动。通过命名传承单位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对列入名录的、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和特定区域,可以实行动态整体性保护。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区和乡村,可以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活动。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文化局牵头,会同市各有关部门,建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区县也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二)高度重视,认真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区县政府要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将其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以及保护措施和目标。要按照整体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推进本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累经验。

(三)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市政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加强资金的核算和监督管理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区县政府也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给予经费保障,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要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共享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方式,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四)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活动。教育部门和各级

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并开展教学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情况的宣传,普及保护知识,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努力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〇〇六年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

京政发〔2011〕3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培训,加速培养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以服务首都经济和促进就业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职业培训制度,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培训梯次成长通道,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推行企业新录用人员先招用、再培训、后上岗的岗前培训制度。在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战略新兴产业、公共公益服务等相关岗位,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落实职业资格准入,鼓励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实施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实现在职职工岗位技能的提升。

完善创业培训政策,对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创业培训,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引导各类优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化创业培训,强化创业培训与创业服务、创业咨询和创业孵化等服务手段的有效衔接,鼓励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二、构筑开放多元的职业培训体系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效集成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构建需求导向、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管理规范、进退有序、保障监管到位的职业培训网络,通过转换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联合一批,优化区域职业培训资源配置,建立现代职业培训体系。

结合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定位,依托技师学院、职业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组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职业培训联盟,完善职业培训的产业板块支撑;挖掘优质职业培训资源,建设高水平公共实训平台,“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促进30个跨行业、专业化、社会化、示范性的公共实训集群化建设,完善职业培训的实训基地支撑;发挥首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和联系国际教育资源紧密的优势,建立职业培训的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及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开发、引进国内外示范项目,完善职业培训的多元智力支撑。

三、构建高质量的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标准开发力度,及时更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和统一证书”的原则,优化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和质量。

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完善“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考评机制,进一步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完善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机制,每年举办不少于30个职业(工种)的行业、地区性职业技能竞赛,每3年举办一次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

四、实施职业培训五项行动计划

为适应首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职业培训五项行动计划。

(一)岗位技能全员培训计划。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研修培训、弹性学制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技能人才。“十二五”期间企业技能岗位职工至少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重点行业领域技能岗位职工至少参加两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二)高技能人才“百千万”带动计划。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物在解决技术难题、组织重大技术技能革新、开展技术攻关项目以及带徒传艺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依托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含量较高、高技能人才密集的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中,加快培养一批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精湛技艺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予以资助。“十二五”期间提升完善100个首席技师工作室,并对30个重点工作室给予30万至50万元的资助,主要用于开展带徒传技、实施技术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的应用推广、组织参加技术培训、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任务;支持5000名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前沿理论、技术革新研修培训;发挥行业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年培养8万名高技能人才目标。

(三)紧缺技能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技能人才调查制度,发布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工种目录,引导职业培训。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城南行动计划以及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等战略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储备先行制度,通过技能人才需求的先行调查、技能人才计划的先行制定、技能人才开发的先行实施,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强紧缺技能人才储备。对掌握绝活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师带徒”技能振兴工程,在本市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并在全国范围扩大招生和培养。

(四)就业培训援助计划。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和公益性就业岗位需要,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重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培训与就业对接,对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培训援助,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立足首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完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创业课程,将创业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的综合培训,依托创业服务园区、创业孵化机构、创业成功人士,强化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创业服务,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创业。

五、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健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薪酬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职业进行试点,研究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充分发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职工培训、考核和工资分配中的作用,大力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

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晋升、靠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在企业薪酬中充分考虑技能所做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生试用期、见习期工资待遇及定级工资,均参照大专学历毕业生待遇确定。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

建立高技能人才引进制度。对本市紧缺、企业急需的非本市户籍的技师、高级技师,可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在京工作3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且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来京务工人员,经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

继续加大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获得或培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教师,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对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了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的,可从外省市引进。

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咨询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对企业、职业院校根据生产和教学需要引进、聘用的国外专家和留学生,享受本市有关人才的优惠政策。

七、完善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建设

整合信息服务资源,优化信息支撑环境,依托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提升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功能。夯实基础、集成开发,建立集资源配置、职业分析、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开发五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平台;丰富技能人才开发交流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为企业和技能人才提供培训、使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等多维信息服务,完善信息服务交流共享平台;加强职业培训系统网络监管,完善培训过程和风险点的管控,全面提升职业培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八、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坚持“服务就业、高端引领、内涵发展”的原则,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培训研究,成立市级职业技能研发机构,组建专家队伍,建立研发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做好技能人才的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研究和开发新职业(工种)的培训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完善职业培训教师培养制度,建立教师培养专项资金,实施职业培训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教师进修基地,加快培养一大批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师。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人的教师实施专业化培训,“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每位专业教师都参加一次培训,“一体化”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建立职业培训教师国际交流学习机制,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合理、结构科学、专兼结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九、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职业培训投入机制。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完善和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合理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本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新录用人员、新生劳动力和来京务工人员等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标准制定、教材题库开发、师资培训、质量督导、职业技能竞赛、评选表彰等基础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各区县政府要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落实专项经费,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建设和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给予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培训期间的生活费补贴等工作。

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要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的比例提取,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其中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对企业未按规定足额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区县政府可依法实行统筹,由人力社保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培训。

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用途、申领拨付程序和监管措施,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形成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市区两级职业培训管理和培训指导服务机构,形成全市上下紧密结合、运转有效、监督到位、支撑有力的职业培训监管平台,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十、强化职业培训工作组织保障

要建立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人力社保部门统筹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委、市国资委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市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要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及时解决、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进行表彰。

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把职业培训作为稳定就业、促进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落实责任制,完善措施,加强考核,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习使人进步,相信能就一定能成功

来源:首都之窗> 工作动态 > 公告公示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七月六日

下载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京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家行政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京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