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励性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激励性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评价方式呢?
一、课堂评价的现状与分析
当前我国的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的评价,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有两种极端现象:第一种是狭隘的消极评价,即教师无视学生鲜活真实的生命形态,对偏离预设轨道的课堂生成一律予以无情的否定:第二种是放纵的积极评价,即教师无原则地包容所有源于学生的课堂信息,以过分的手段予以夸张的肯定,自称“以生为本”。误导了学生的价值判断。这两种风格迥异的课堂评价,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1】: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美化封面》
课学堂分析完毕,在学生十分钟创作后,教师在随机抽取作品时抽到一幅粗制滥造的作品,上面只随便画了此方框图、三角形、圆及几条曲线。
教师一:这样的东西怎能算作品?十分钟的创作你不知在干什么!教师二:这位同学太有想象力了,你看:这个长方形代表城市建筑,圆代表太阳,三角形代表风帆,曲线代表着水,寥寥数笔,水城威尼斯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真是抽象画的最高境界,你真是太棒了!教师三:这位同学能画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表示他已经掌握这些基本图形的画法,这非常不错,但他还可以画得更好。
以上是三个真实的教学案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信息教师课堂评价方法。教师一的评价,是对一些后进生的真实情感流露,毫无疑问,这位学生是不认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无是处,教师一没有去发现他的闪光点,而把他全盘否定,挫伤了学生自尊心,于他以后的发展不利。教师二运用的“激励性”评价,寻找所有可以闪光的地方,还运用了自己的想象强加于学生的作品之上,这样的评价除了给学生以惊喜外,可能更多的还是疑惑:老师是不是在讽刺我?教师三的评价是对该生作品客观真实而又带有人文味的评价,他没有否定学生的创作成果,也没有那种完全虚伪赞赏,在肯定学生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学生的努力方向,既诚恳又具有激励性,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的激励性评价。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策略探究
(一)善用肯定性评价
现代评价理念指出: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或某个想法被教师肯定后,就会得到极大地满足,在学习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反复钻研。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行为进行评价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用指令性的语言、批评性的语言,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性激励评价。
【案例2】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神奇的网络》
老师问:你们见过网络吗?学生:见过;老师请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说说网络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上QQ、玩游戏、上网等;老师:XX同学讲得非常好!我们平时在用QQ聊天、玩游戏、看新闻、查资料等都是常见的网络应用,说明这位同学平时善于观察、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涉及到老师们不愿提及的内容,如上QQ、玩游戏等,但局限于学生的知识面,能谈到这里其实已经切题了,老师肯定性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
(二)巧用否定性评价
诚然,正面的肯定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为了评价的准确性又不得不从反面作出否定性评价,当难免要用“不”来评价时,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的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该如何来巧妙处理、合理运用否定性评价呢?
(1)挖掘学习结果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当学生在参与学习时产生了错误的结果,我们应该给出正确的评价“你错了”,但同时,我们应该尽量从这一结果中挖掘有效因素并加以肯定,或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挖掘该结果产生的值得借鉴或引以为戒的价值,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错了,但其中也有得到肯定的部分,从而同样得到成功的喜悦,滋生一种心理安慰,冲淡否定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
【案例3】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井井有条》。老师新课讲授完毕,选一位学生演示本班成绩按总分排序,一位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演示,结果操作失败,在同学们嘲笑声中退回座位!老师:胜败乃兵家常事,谁敢言今生不败?XXX同学虽然操作失败,但他第一个上台演示的勇气却是他今后走向成功之路的保证,大家应该向他学习!当然,光凭勇气还不够,我们得总结失败的原因。一个错误的记忆,换来的是大家深刻的记忆,在对他的否定评价中,挖掘到了更有意义的价值,那个学生将会永远铭记这次大家对他的否定评价,但决不会影响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篇:激励性评价在地理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激励性评价在地理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吴军齐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应用既为课堂改革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新“平台”、同时又对课堂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不少冠以“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的新称呼罢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学情、地理教材本身等因素影响到了新课程课堂地理教学。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高效课堂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 激励性评价 自主学习探究合作 有效性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幕也缓缓拉开,首先我们学习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在运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杜郎口中学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的做法,通过学习,我感觉收获不少,深感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势了,而当前推陈出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中学阶段所大力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地理课要实现高效课堂,就要努力做到:积极主动、达成目标、注重过程、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高效学习。下面我就这学期来自己的学习心得及在地理课堂上对“高效课堂”的实践,谈一下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实施前的班级准备工作
为了在地理学科开展“激励性评价”教学模式,我做了一下准备工作:(1)按照激励性评价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地理学情制定实施方案。
把全班学生按照地理学情的好坏分为六组,每组按照ABCD四个档次的学情好坏进行穿插排座。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待进生均衡分配在每个小组相互兼顾。
(2)每组指定一名学习基础好且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安排、检查、督促、评价、记录本作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情况。
(3)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理解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参与到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
高效课堂在地理教学中必须达到的基本目的,即“一个目的、两个减轻、两个提高、两个基本点”。一个目的:让不学、厌学、不动的同学积极主动的动起来,变得喜欢地理、爱学地理,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地理教学成绩。两个基本点:关注地理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做起,人人成功整体才能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依据地理学情结合学习内容,抓住一个问题,揪住一个知识点让其掌握。然后再“放大”相关知识,上下关联四处出击促进学生发散。例如:在讲授有关时间问题计算时,多数学生常把“时区、区时、地方时”混为一谈,进而导致计算出错!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从概念入手对时区、区时、地方时进行区别。其次,结合地图对时区、区时进行区分。第三,把学生带出课堂,告诉他测量子午线的方法,然后告诉他什么是地方时。两个减轻: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两个提高:提高地理老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欲望。如何打造适合自己所带班级学情的地理高效课堂?我组织师生共同研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打造地理高效课堂必须从教师、学生、及师生结合三个方面实践做起。教师必须达到四个要求:充分细致的课前备课(地理导学案);科学的学法指导;积极有效的奖励与评价机制;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学生要从三个方面做起: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自主的课堂探究精神;扎实的课后巩固习惯。
二、精心做好地理导学案
要上好一节课,实现地理教学高效的基础是,我们老师要精心做好地理导学案的编写工作,导学案不仅要备课本,备学生还要备教学设计(包括教案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这是一项很复杂很劳累的工作,需要我们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平时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把课本读“厚”。我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去查阅大量的资料来解决课本中的重点、难点。这个过程的任务最重,要在杂乱的资料中有针对性的选取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材料,然后再按照知识系统循序渐进的整理出来。例如在学习《地形和岩石圈》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地理专业术语特别多,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地震波、横波、纵波、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等。这些专业术语大多数学生比较生僻,需要老师进一步解释说明。二是把课本读“簿”。在熟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努力把课本文字变成自己的特色、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语言,并且及时向老同志虚心请教,完善自己的导学案的编写。基于以上两点我把我的教学思路以导学案的形式设计成文字形式,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形成自己地理导学案的设计模式,即预习交流—展示问题—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学后反思。
1、“预习交流”
教师先给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再给出适量的探究问题,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自主掌握大部分容易的知识点,同时也为下一环节节约时间。
2、“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这一节课的重要一步。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常常分条理、循序渐进地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发给学生自主探究,等到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逐一解决遇到的困难,遇到抽象的问题时适当展开讲解,如 “日本国土面积狭窄资源匮乏,但为何经济发达”,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地图或部分文字资料反映的知识用问题的形式提问出来。例如,“地球的大小”这幅图,通过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和最大周长三个角度反映了地球的大小,图本身也反映了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从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加以解决。当然一节课不会有太多的难点和抽象问题,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多以小组讨论、组内达成共识、组与组之间归纳结论的形式进行。这一节课上,如果让学生大胆放手参与课堂活动,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学生许多平日被忽视的优点,例如,思维活跃,独具见解,一语中的,团队意识强等。我想这种惊喜的发现才是我们对学生要求的学习效果吧!这一环节一般占30分钟视情况而定。
3、“当堂达标”
这一环节是结合讲授内容,有针对性的搜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组织学生当堂限时训练,这种训练可以独立完成、通过探究完成、小组内合作完成,也可以让小组间相互竞争,看哪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例如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有的小组学生建议,可总结为个24个字:流出高原、进入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在组员参与讨论探究的时候小组长就要发挥导演的角色,安排任务,督促评价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用分数的形式予以体现,每周进行公布。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也变成了裁判员,为每小组的课堂活动表现打分,每周公布一次,评选出课堂活动优秀小组和同学,并在下周班会予以表彰。
4、“学后反思”
本环节是留给学生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情和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自主进行反思,有问题的,或以小组内讨论解决,或请教其他同学及老师解决。我还鼓励学生写学后反思。尝试写一写这节课的学习心得体会。或是学习上的认识,学生可以把学习感受写在当天作业的后边,我在批阅作业的时候会给以评价,当然这些评价是以鼓励性的话语为主出现。例如;“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分量、就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三、用心上好每节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地理高效课堂的主要展示平台。下面我就上课的几个环节说一说我的做法。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个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的导入往往成就了一节精彩的地理课,所以地理课程的导入要有趣味性,用生动诱人、精炼点题,设计悬念且探究性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好的导课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例如,在讲授“秦岭—淮河线”时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大秦岭》来了解秦岭淮河在中国的地理意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激起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学习过程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节好的课堂应该到处都充满学生参与的影子,那么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呢?(1)我尝试着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机制,例如:《高效课堂学生课堂活动评价表》和《高效课堂小组活动评价表》依托这两个评价表,积极的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快乐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探究学习“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时,我先列出提纲给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各小组长组织分配任务给每个组员,让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的感觉!然后我可以促进小组间的竞争,那么这个时候每个组员都肩负着为本组荣誉而奋斗的使命!这时候组长就会对每个组员的课堂活动进行考评(包括上课主动学习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老师安排任务完成情况、本组活动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情况、及小组间活动情况)用分数的形式予以记录。我们把不同的分数化成类似QQ等级的形式,如:几个星星、几个月亮、几个太阳等等不同档次,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每个同学都在为自己的荣誉而奋斗!同时也在和其他同学间进行比较等级,这样一来平时上课睡觉的、玩手机的、不做作业的、和老师顶嘴的等,几乎完全消失。(2)课堂上的“讲” 课堂不是讲堂,老师首先应该明白自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老师对于这节课“讲什么、怎么讲”要做到心中有数。我觉得核心问题必须讲,思路方法必须讲,难点重点必须讲,那么怎样讲?就是讲的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节奏不能过快,一般控制在8分钟以内,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学习,把新疆的地形特征可与“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联系起来,“三横”表示三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意大利的轮廓图像高跟靴子。把难记的地理轮廓形象化便于其掌握。
(3)课堂上的“学”
高效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探究学习就是变传统的“教我学”为“我会学”;合作学习就是“乐学,思学”。这三种学习方式要具体依据情况而定。(4)课堂上的“讨论”
地理高效课堂是建立在课堂有效讨论学习的基础上的,所以有效课课堂讨论学习要建立在学生个体充分的思考和参与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布置问题的难度和广度,给学生留足充分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例如,在学习“日本”一节时,我先对日本国土狭小,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一特点做了简单的描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材料进行提问。为使学生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使学生“会问”,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
(5)课堂问题的设计
提问是课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将老师的关注焦点从内容转移到学生身上。好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有效思考,疏通拓宽学生的思路,起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如学习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时,提出“为什么我国冬季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温差越大?夏季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进一步提出:“影响我国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好的导课只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完美的课堂小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老师在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总结的同时,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在课后主动搜集解决重难点的资料,这样就能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五、作业批阅和课后辅导
认真的作业批阅和耐心的课后辅导,都是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批阅作业,你可以发现上课时觉察不到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习效率才能进一步增强!通过对学生的辅导,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还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以后更好地组织教学奠定基础。如有些同学没争取到机会,但他在作业中把我国的陆上邻国编为:陆上疆界两万千米,相邻国家一十四个,东邻是朝鲜,北有俄(俄罗斯)和蒙(蒙古),西北哈(哈萨克)吉(吉尔吉斯)塔(塔吉克),西有阿(阿富汗)和巴(巴基斯坦),西南印(印度)尼(尼泊尔)和不丹,南有缅(缅甸)老(老挝)南(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可编如下顺口溜:东邻韩国和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部隔海马(马来西亚)文(文莱)、印(印度尼西亚)等,这就值得其他同学学习。
六、做好落实工作
“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脱离了学生,都是空洞的毫无生机的”因此老师要在抓落实上,坚持不懈,绝不能放松。课堂上要将学习任务明确,每个小组长要将学习任务分配到人,做到具体、扎实。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课堂活动表现、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检查他们把讲授的知识是否真正领悟。对于那些任务完成不好的学生一定不能放过,要及时督促完成。通过几次月考和期中考试的检验,我深深地感到“抓落实”的重要性,的确,学生的“学”要比老师的“讲”更加重要。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更新,研究学习。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地理新课程教学论》 王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2、《教育学》 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3、《如何实现地理高效课堂》 李冬英
4、《昌乐二中的秘密》 周至县教研室 2010.12
5、《全国有效课堂实践策略研讨学习资料》 周至县教研室 2010.4
第三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激励、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水九军 临泉县陈集中心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尝试激励、赏识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励、赏识性评价的含义
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就是鼓励和激发,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夯实学生的英语基本素质,教师除了常规教育和教学,还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做足文章,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增强“我要学”的内驱力。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也就是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激励性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以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表扬与激励为手段,尽可能地挖掘并以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自信的学习心理为目标;总之,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期待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更好。
二、激励性评价的原则
1.尊重学生自主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奉行师生平等。每个学生都希望有自我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强制参与自己不喜欢的活动。教师应还给学生这个权力,使其主动从事学习活动,开展为完成学习目标的多种活动,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从心理上给学生以安全感,使其不会担心因一时有错而受到他人的嘲讽或批评,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宽容政策,引导他们自己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和地点。如果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限制,应给予合情合理的解释,使其心悦诚服。同时,要教育学生审查自己的不良举止,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2.增强学生自尊心原则
自尊会给人带来自信。课堂活动如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论成就大小、努力程度如何,都应给予认可和赞赏。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讲清楚活动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目标,进行纵向比较,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和愿望,用语言、手势、眼神、微笑把期望、鼓励、赞许传递给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下面是一个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I’m going to do„这个句型。学生模仿书本中的对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或老师提供的图片编对话并进行表演。
Model: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B: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A: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B: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学生在座位里准备对话表演的过程中,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并不时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点。小顾是一位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平时课上既好动又贪玩的学生,我随意走到小顾跟前,说道:“I will invite you and your deskmate to act out the dialogue,please prepare it carefully.”小顾和他的同桌听后,非常欣喜地应答道:“OK,we will do our best.”于是在我不断鼓励的目光中,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常常做观众的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对话表演的准备工作,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于是,两对学生表演后我叫到了他俩,小顾既高兴又紧张地站在座位上与同桌进行着对话表演,虽然他讲得不太流利,表演的动作也有点引人发笑,但是,我还是热情地表扬他声音宏亮,讲得很不错。此刻,小顾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几次课堂表演中,小顾表演的对话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好,获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从此以后,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浓了起来,学习也主动了,听课也认真了,英语成绩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3.帮助学生寻找归属感原则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基本需求。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孤立、被否定。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无不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自己的位置,争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那种被孤立、被否定的恐惧感会伤害学生的信心,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良性依存关系,使学生在不同层面的集体中产生归属感,显得十分重要。
小组合作活动及交流时,我常挂在嘴上的是:“Your group act out the dialogue so perfect.” “Is there any different opinions from other groups?” “Let’s see which group is the first one to finish it.”学生们都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适当的鼓励会让他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对成就感的愿望,正是这种愿望派生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很难想象,学习中屡战屡败的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围绕task展开各种activities,可以是reading, talking, Interview, survey, discussion, brainstorm, conversation, information filling, listening, checking等等。各种不同活动的难易程度是不相同的,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让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以便促成学生的成功感和自我满足。如果能经常体验到成功,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就会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所以,让学生体会成功,肯定其学习的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给予学生快乐学习的原则
快乐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得到生理、认知和心理诸方面的快乐。学习过程是苦乐交织的,对于初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来说,如缺乏兴趣和快乐,学生就害怕参与。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这条基本原则,让学习活动充满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
三、激励性评价的方法
1.理论指导,方法可行
笔者认为,激励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最大的困难不是缺少先进的理论和新鲜的方法,而是这种评价体系既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又要吸收以往评价方式中的可行因素。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手段,它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而必须具有操作的可行性,使其在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激励调动,方式多样
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充分体现激励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英语学习评价不应只是简单的认定,更重要的是激励和调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步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促进不断进步。
3.发现优点,充分肯定
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学习经历的不同,造成了学习上的差异,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假如某个学生原来学习习惯较差,经常不交作业;后来他坚持每天交作业,对于不懂的问题还会请教老师或同学,对这样的学生,就应就给予充分肯定,这样会激起他更强烈的求知欲。
4.因材施教,关爱呵护
激励性评价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的,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与行为方式,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对成绩历来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只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或“Excellent!”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而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学生,就要抓住优点,用略为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例如:“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If only be more careful!”“I'm so glad to see your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I'm pleased that you ha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now.Thank you!”“Try again,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得到老师关爱和呵护的期盼,教师要力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对那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表扬他们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和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教师一句温和的鼓励和指正,一个亲切的微笑和手势,都能使学生变得勇敢、自信。
5.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激励性评价并不只是简单、空洞的表扬。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无论是采用激励的口头语言,还是激励的肢体语言,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随意激励对学生是起不到促进作用的。现在的课堂上处处都能听到“表扬之声”:“Great!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 接着引导全班学生鼓掌对其表扬,集体喊:“XXX, very good!” 表扬次数过于频繁,这些甚至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只愿听表扬,不愿听批评,盲目乐观。
6.拓展渠道,多向互动
激励性评价也可运用于合作学习和相互评价。教学活动中我常常给学生营造宽松、安全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情感为纽带,以多层面互动为模式,以和谐、民主、兴趣、成功、探究为教学原则,形成重情感、多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学风,使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学习行为。例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制英语班报,鼓励学生挖掘潜能,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排版,由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进行评比。整个活动过程在教师的激励和学生的相互鼓励中顺利地完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英语作业、默写和一些小测验,我也给予激励性评价,一句简短而充满鼓励的评语,常常在不经意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笔者所教的班是中途接来的,英语基础很差。由于在教学中运用了激励性评价,学生们对上英语课渐渐产生了兴趣,喜欢上英语课。现在上英语课,学生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习成绩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篇: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示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同时我们的评价也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时,激励性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从我对激励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来谈点浅薄的看法。
所谓“激励”,顾名思义,激——使劲,使人的感情调动起来的意思;励——劝勉、励志、奖励的意思。我理解的“激励教育”是:以激发、鼓励、勉励等教育原则,营造“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教育环境,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尝试学习成功,调动不同程度的学生奋发向上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我们的教学中,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讲解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只有通过各种刺激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在这里,激励性的评价分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下面,首先来说一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作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适时的运用激励性评价,能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放心地、自由地从事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适时的运用激励性评价,学生的人格必然会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内驱力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
三、在课堂上教师能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激励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深度,还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由此可见,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就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评价。
第五篇: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原创
激励是学生进步和成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心理学研究显示:鼓励、肯定、赞许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获取成功的巨大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鼓励、肯定、赞许的次数越多,他们良好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因而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下面笔者浅谈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几点做法和广大同仁分享:
一、注重创设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实施课堂有效评价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和亲切的话语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课堂环境。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愉悦的、高涨的情绪中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这种氛围中学习、进步,才能真正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
二、丰富激励性评价语言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许多老师毫不吝啬对学生表扬与激励,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尊和自信,鼓励学生持续发展。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不少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单一,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就有了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多种方式来实施激励性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短文后来讲,如果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 “你读得真好!” “你口齿清晰读的流利而有感情,你真棒!”“老师觉得,你的水平可以能当一个播音员了,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深深地被感染了呢?怎么会不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教学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三、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的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更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肯定。有时老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
四、评价要融入真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时,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字,再写上一句“老师喜欢看你写的字:干净、漂亮!”;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鼓励他说:“老师真为你高兴、为你自豪!”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无疑是给学生最好的激励与鼓舞。
五、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尺度
教师注意激励性语言的轻重。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轻重,直接影响着激励性评价效果的大小,理论与实践都证明,激励性语言的强度与效果呈抛物线形:开始,两者间成正比,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效果则自然减退。所以,在以激励性评价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时,初始阶段的激励性语言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特别是针对某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他们取得点滴进步,也要以较大的强度给予激励。一定时间内激励性评价的次数要合适。太少,对学生情感触动轻微,起不到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太多,容易使学生不以为然,默然视之,形成疲塌的心态。对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的学生,激励性评价的次数要吝啬,只有在其取得较达成功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其感受到获取激励性评价的不易,从而努力投入以获取激励性评价。而对那些平日学习较为懒惰、少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的次数可以多些,此时老师千万不要吝啬激励性评价。举个例子:我们班的一位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们反映他回答问题时紧张的大喘一口粗气再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商量要多多鼓励他,及时表扬他。只要他举手就给他机会,并始终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渐渐地他不仅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克服了紧张的毛病,也对自己有自信了。因此,可以看出在老师的激励性评价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但是,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日趋提高,激励性评价的次数也要随之递减,以保持其对激励性评价的渴望,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持续。激励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机。“赏不过时”,而这个最佳时机就是要及时,激励性评价也是如此。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取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赞许与肯定。而这种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要求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投身学习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魅力,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总之,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时,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充满真诚与个性的评价中得到个性的张扬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健康成长!
作者原创
激励是学生进步和成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心理学研究显示:鼓励、肯定、赞许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获取成功的巨大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鼓励、肯定、赞许的次数越多,他们良好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因而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下面笔者浅谈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几点做法和广大同仁分享:
一、注重创设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实施课堂有效评价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和亲切的话语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课堂环境。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愉悦的、高涨的情绪中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这种氛围中学习、进步,才能真正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
二、丰富激励性评价语言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许多老师毫不吝啬对学生表扬与激励,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尊和自信,鼓励学生持续发展。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不少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单一,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就有了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多种方式来实施激励性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短文后来讲,如果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 “你读得真好!” “你口齿清晰读的流利而有感情,你真棒!”“老师觉得,你的水平可以能当一个播音员了,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深深地被感染了呢?怎么会不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教学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三、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的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更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肯定。有时老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
四、评价要融入真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时,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字,再写上一句“老师喜欢看你写的字:干净、漂亮!”;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鼓励他说:“老师真为你高兴、为你自豪!”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无疑是给学生最好的激励与鼓舞。
五、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尺度 教师注意激励性语言的轻重。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轻重,直接影响着激励性评价效果的大小,理论与实践都证明,激励性语言的强度与效果呈抛物线形:开始,两者间成正比,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效果则自然减退。所以,在以激励性评价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时,初始阶段的激励性语言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特别是针对某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他们取得点滴进步,也要以较大的强度给予激励。
一定时间内激励性评价的次数要合适。太少,对学生情感触动轻微,起不到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太多,容易使学生不以为然,默然视之,形成疲塌的心态。对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的学生,激励性评价的次数要吝啬,只有在其取得较达成功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其感受到获取激励性评价的不易,从而努力投入以获取激励性评价。而对那些平日学习较为懒惰、少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的次数可以多些,此时老师千万不要吝啬激励性评价。举个例子:我们班的一位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们反映他回答问题时紧张的大喘一口粗气再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商量要多多鼓励他,及时表扬他。只要他举手就给他机会,并始终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渐渐地他不仅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克服了紧张的毛病,也对自己有自信了。因此,可以看出在老师的激励性评价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但是,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日趋提高,激励性评价的次数也要随之递减,以保持其对激励性评价的渴望,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持续。激励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机。“赏不过时”,而这个最佳时机就是要及时,激励性评价也是如此。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取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赞许与肯定。而这种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要求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投身学习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魅力,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总之,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时,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充满真诚与个性的评价中得到个性的张扬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