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化程度的自我鉴定
社会化程度的自我鉴定
蒋阳斌 信息学院 学号 2402090206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 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就是“把野兽关到笼子里”,有报道说猪孩等就是没有经过社会化的结果。
作为大学生的我,现在不是团员跟不要说是党员了。我不是党员,并不是代表我不相信共产党,而是我觉得自己的政治觉悟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我能够理智的对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关于政治社会化问题在各国社会心理学领域仅有少量的研究。美国R.赫斯1969年作了一项关于儿童政治观念发展的研究。他提出很多政治问题让各个年级的儿童回答,发现很多年龄比较小的儿童把美国政府与美国总统混为一谈,3年级以上的儿童才能区别担任政府职务的个人和政府机构。这说明个体政治化是发展的,并且与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关。我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中谁都离不开法律的制约,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对基本的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在法律的制约下从事相关活动,不得违法乱纪。只有在法律的制约下,社会才会显得更稳定,更有秩序!当然在不同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法律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向不同。据美国J.L.塔普等人(1974、1976)对丹麦、希腊、意大利、印度、日本、美国等6个国家的4、6和8三个年级5000名学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法律推理有3种水平:①习俗前水平:特点是因害怕惩罚而遵守法律,不明白必须遵守法律的道理。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水平。②习俗水平:特点是以社会需要有控制管理才能使这个社会有秩序和存在下去这种习俗的认识,去理解为什么要制定法律。这是一种中等水平。③后习俗水平:特点是能通过抽象的法律概念来证明法律存在的合理性,懂得为什么要遵守法律的道理。塔普等人的研究对象后来从4、6和 8年级学生扩大到成人和学前期幼儿。根据研究的结果认为,这6 个国家的儿童和成人,绝大多数只达到中等水平,能达到后习俗水平者为数极少。中国政府从1985年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这一措施有助于公民的法律社会化进程。
在人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法律制约认得活动,公共道德也影响着人的行为。而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部分。道德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应该遵守社会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遵守各自领域的道德,一个有道德的人。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社会心理学中有关道德社会化的理论有3种:①精神分析论。创始人为S.弗洛伊德,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H.埃里克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着重从人格结构的3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个体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它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到了父母的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埃里克森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②认知发展论。创始人为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热,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L.科尔伯格。皮亚热的认知发展理论重点在于分析儿童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分──道德判断。它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惩罚措施。科尔伯格则将道德发展分为 3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含2个阶段:第一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自出生至9岁,此水平的道德价值来自外界事物或权威;第二个水平是习俗水平,9~15岁,此水平的道德价值来自传统上为多数人认可的是非与正误标准;第三个水平是后习俗水平,16岁以上,此水平的道德价值来自普遍的原则与个人内在的良知。③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A.班杜拉。他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社会环境条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沉淀的底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伟大的民族自豪感。热爱和忠于所属民族的优良传统、风尚、风俗,但这并不是盲目排外或把自己所属民族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中华民族的民族社会化水平是很高的,即使是长期侨居在国外的华人,仍然保持和发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年间,中国人民受尽了外辱,在那个落后的旧中国,大多数人没有了民族自豪感。鲁迅是一个有着强大的民族自豪感的人,为了唤醒中国人民,他弃医从文,努力改造人民的落后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祖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外辱了,民族自豪感又长出来了。国家的强大是民族自豪感的强大后盾!当然,作为一个大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我对社会化的认识:
第一、一个人必须要获得成为某一群体所需要的知识,有时角色会(被动或主动的)发生转变,如:多年媳妇熬成婆;曾经是某家公司的小职员,经过努力以后,变成了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等等一系列的角色转换。
第二、了解有可能打交道的其他群体,因为社会不同的行业就为不同的群体,而我们生活的周围是有很多的群体同时存在,他们或许就会对你所在的群体产生影响,如:商场、出租车、建筑工地、电力部门等,他们在一定的(或特定的)时间里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篇:社会化程度的自我鉴定
社会化程度的自我鉴定
蒋阳斌信息学院学号2402090206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 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
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就是“把野兽关到笼子里”,有报道说猪孩等就是没有经过社会化的结果。
作为大学生的我,现在不是团员跟不要说是党员了。我不是党员,并不是代表我不相信共产党,而是我觉得自己的政治觉悟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我能够理智的对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关于政治社会化问题在各国社会心理学领域仅有少量的研究。美国R.赫斯1969年作了一项关于儿童政治观念发展的研究。他提出很多政治问题让各个年级的儿童回答,发现很多年龄比较小的儿童把美国政府与美国总统混为一谈,3年级以上的儿童才能区别担任政府职务的个人和政府机构。这说明个体政治化是发展的,并且与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关。我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中谁都离不开法律的制约,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对基本的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在法律的制约下从事相关活动,不得违法乱纪。只有在法律的制约下,社会才会显得更稳定,更有秩序!当然在不同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法律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向不同。据美国J.L.塔普等人(1974、1976)对丹麦、希腊、意大利、印度、日本、美国等6个国家的4、6和8三个年级5000名学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法律推理有3种水平:①习俗前水平:特点是因害怕惩罚而遵守法律,不明白必须遵守法律的道理。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水平。②习俗水平:特点是以社会需要有控制管理才能使这个社会有秩序和存在下去这种习俗的认识,去理解为什么要制定法律。这是一种中等水平。③后习俗水平:特点是能通过抽象的法律概念来证明法律存在的合理性,懂得为什么要遵守法律的道理。塔普等人的研究对象后来从4、6和 8年级学生扩大到成人和学前期幼儿。根据研究的结果认为,这6 个国家的儿童和成人,绝大多数只达到中等水平,能达到后习俗水平者为数极少。中国政府从1985年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这一措施有助于公民的法律社会化进程。
在人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法律制约认得活动,公共道德也影响着人的行为。而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部分。道德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应该遵守社会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遵守各自领域的道德,一个有道德的人。
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社会心理学中有关道德社会化的理论有3种:①精神分析论。创始人为S.弗洛伊德,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H.埃里克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着重从人格结构的3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个体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它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到了父母的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埃里克森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②认知发展论。创始人为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热,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L.科尔伯格。皮亚热的认知发展理论重点在于分析儿童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分──道德判断。它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惩罚措施。科尔伯格则将道德发展分为 3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含2个阶段:第一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自出生至9岁,此水平的道德价值来自外界事物或权威;第二个水平是习俗水平,9~15岁,此水平的道德价值来自传统上为多数人认可的是非与正误标准;第三个水平是后习俗水平,16岁以上,此水平的道德价值来自普遍的原则与个人内在的良知。③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A.班杜拉。他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社会环境条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沉淀的底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伟大的民族自豪感。热爱和忠于所属民族的优良传统、风尚、风俗,但这并不是盲目排外或把自己所属民族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中华民族的民族社会化水平是很高的,即使是长期侨居在国外的华人,仍然保持和发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年间,中国人民受尽了外辱,在那个落后的旧中国,大多数人没有了民族自豪感。鲁迅是一个有着强大的民族自豪感的人,为了唤醒中国人民,他弃医从文,努力改造人民的落后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祖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外辱了,民族自豪感又长出来了。国家的强大是民族自豪感的强大后盾!当然,作为一个大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我对社会化的认识:
第一、一个人必须要获得成为某一群体所需要的知识,有时角色会(被动或主动的)发生转变,如:多年媳妇熬成婆;曾经是某家公司的小职员,经过努力以后,变成了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等等一系列的角色转换。
第二、了解有可能打交道的其他群体,因为社会不同的行业就为不同的群体,而我们生活的周围是有很多的群体同时存在,他们或许就会对你所在的群体产生影响,如:商场、出租车、建筑工地、电力部门等,他们在一定的(或特定的)时间里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篇:社会化的自我鉴定
社会化的自我鉴定
本学期,抱着多接触一些新东西的想法,带着兴趣,选择了老师开设的选修课---“社会心理学”。虽然课时只有13个学时,而且中途也因为实习的原因耽误了几个课时,但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老师的知识、观点、态度等,并给自己的成长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短短十几周的课程接近尾声,老师以考察的形式布置了“社会化自我鉴定”的论文,刚接触这个题目,完全不知所云,然后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对其有了初步的想法。以下我就结合本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亲身经历的的社会经验谈谈我的社会化自我鉴定。
首先,从社会化的概念谈起。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也可以这样说,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通过实际生活与学习,逐渐建立自己的生活习惯,实现自我社会化的变化。
在课堂上,老师讲了,人作为社会中一个个体存在,我们接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且更多的方面是被潜移默化的。我们从高中繁忙单调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大学式的---主要靠自主学习,老师辅助指点的方式,我们的学习更多的是发现一种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广度,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中找到学习的快感。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专业的媒体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和精道的见解需要一辈子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
一个社会化的人是接受着来自各种事物的影响。大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周围有来自不同省份与城市的同学,他们带着不同的口音,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与个性,在交流中,我们的视野得到拓展。大学里有多样的学生组织,在学生组织中,我们跟各种能力的人合作竞争中,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长。同样,我们会面对多种多样的机遇与挑战,在不断适应与成长中,我们勇于抓住机会,敢于面对挑战。我们的身心在多方面得到塑造和坚固。
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以前只在教室、学校这些狭小的范围内没能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我们给外地人指示方向,我们给受灾的地区捐献物资,我们无偿献血„„这些真正让我们体会到真情在人间的传递。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着亲情的珍贵,爱情的幸福,友情的美好。曾记得有位学者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感动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感动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我们离我们国家的目标---和谐社会,将会越来越近。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团体,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事物,我们必须有面对各种困难与挫折的心理素质,一个有作为的人,往往有一个强大的心理作为后盾,而一个强大的心理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我们通过锻炼逐渐培养成的,经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经过磨练,才会有一个强大的自我。
在自己的思想方面,我大二时有幸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我积极的参加党小组的活动,我觉得我的政治觉悟还很浅薄,所以时刻学习党的理论与思想,以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觉悟。我能够理智的对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个体的政治化发展是与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关。而且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而在人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法律制约人的活动,公共道德也影响着人的行为。道德跟社会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部分。道德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应该遵守社会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遵守各自领域的道德,以道德来约束自己,以道德来感染他人,为道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从大学到现在,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反省自己,我诚实,热情,乐于助人,并且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知道,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即使有急事也不失约。我热情诚恳,所以一直与同学跟老师相处的很好,而且也受周围的同学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考虑问题要周到,并且,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我们一直和自己在战斗,在坚持中,使自己变得坚韧,并不断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我明确自己在不同情况下扮演的角色,并且义不容辞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我是儿子,我孝敬父母,勤俭节约;我是学生,我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我是学长,我助人为乐,给学弟学妹答疑指祸;我是同学,我助人为乐,互相团结;我是班长,我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就是这种责任感,让我时刻审视自己,约束自己,更好的成长。
新世纪,祖国对人才的要求是“四有人才”,所以,要注意自己的全面发展。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素
质,我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让自己有个良好的体格。
我个人认为我最大的缺点是有的时候会心不在焉,并且急功近利,有时候想“一口吃个胖子”。但往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而给自己带来多余的负担与压力。既然意识到了,可以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所以我平时注意着自己的这个坏毛病,在自己比较浮躁的时候,听听音乐、一个人在操场散散步,等心情平静下来,再继续做自己事,这样,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心情很舒畅,感觉不错!
我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也许以前我没能在这个过程中好好的“整理自己”,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乱,听了老师的选修课,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给了我指引,让我的生活、学习多了点“条理”,也让我懂得,有些事情不能勉强,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
课程接近尾声,对于我的“无故”缺勤,我十分抱歉;而我上的每一堂选修课,都让我收获很大,同时,也正是老师的选修课为平时“呆板”的专业课增添了一些乐趣。
最后,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诲,谢谢老师!
第四篇:社会化的大学生的学习自我鉴定
以下就为大家提供一篇一名社会化的毕业生的学习生活自我鉴定。
在大学学习和生活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候,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须。首先感谢所有给予我勇气和力量的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我想自己难以应对那么多的困难和麻烦,也很难顺利地走完这么一段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间。
从高中的死记硬背逐步向自我主自学习转变,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发现一种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广度,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中找到学习的快感。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专业的媒体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和精到的见解需要一辈子的学习,很庆幸我的大学让我找到了学习上的自我满足感,也体会到了小有成就的专业归属感。
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在不同的天空下,感知异样的色彩,能够收获新鲜的空气。能够在北京见识这么多来自不同省份,带有各种口音,有着不同生活习俗和个性的同学,能够同他们进行协作和交流,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捕捉到了另一种不一样的色彩。只是,这种捕捉还有待于深入和提高。
作为对所学知识的检验,社会实习也让我有了对专业知识更好的表达方式,而且社会实习能够让我更加认清楚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能够向那些已经在路上的职业记者交流,感受他们的工作方式,受益不少,但也有很多遗憾。
大学的生活虽然称不上最美丽的日子,但我相信一定会是一个人最难忘的时光,它记录着我年少的足迹,对我的影响也是比较全面的,我相信我会从中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
友情提醒:本文来自【自我鉴定】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版主!
大学专科生的毕业自我鉴定
大学三年的学习自我鉴定
第五篇:社会化管理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创先争优近年来,我区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夯实基层党建、加强群众工作、致力统筹发展等举措,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上创先争优,有力地服务和推动了娄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为推动娄星“统筹发展、和谐共进”再立新功。
一、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观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有机地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在区直机关中,推行以“帮办事、帮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和党员联户帮扶“双承诺”活动,即机关党支部为贫困村党支部做出技术、资金等帮扶承诺,机关党员为贫困村党员做出发展家庭经济、改善生活等的结对承诺。目前,全区已结成联村对子87个、联户对子800多对。在乡镇街道和村级党员干部中,推行了村民事务帮办制度,把审批宅基地等农村24项事务的审批程序作出路线图,由农村党员干部帮助群众办理生产生活中急需办的事情,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联系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公开承诺、结对帮扶等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承诺内容、承诺事项,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加强人文关怀和改善干群关系,带头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二、夯实基层党建,激发管理活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按照“区域化统筹、网络化管理、多元化平台、常态化服务”的思路,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功能。一是扎实开展“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认真抓好“五星班子”、“六园社区”和“效能型”机关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四化两型先锋行”、“惠民服务先锋行”、“三亮三创三评”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先锋队作用,为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大的福祉。三是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四是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渠道,做好一支书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切实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五是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各类阵地建设,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六是认真实施“四评议两公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群众工作,形成管理合力。我们党是一个历来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党,是一个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和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做好群众工作,一是在领导方法上侧重教育引导,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做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惠民便民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通过开通书记信箱、专家听证、网络问政、“五务”(党务、政务、财务、事务、服务)公开等方式,逐步完善决策和议事规则,创造条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在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情民意通报制度等,更加注重作风建设,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四是在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信访评估机制等,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办法来处理复杂问题。五是在工作力量上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新格局。只有这样,党的群众工作才会越做越好。
四、坚持以人为本,巩固管理成效。作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所系,更是价值所在。今年来,区发放春荒资金20余万无,全额资助1385名农村五保户参加医保;区医保局城镇居民缴费7.2万人,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464万元;区就业局设立专用零就业家庭援助窗口,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指导;区水利局投入1870万元加强水利建设;区农业局组织260余人下乡入村进
行耕地抛荒督查和宣传,发放各种资料3.5万份,投入180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区经济局积极为银、企搭桥,为区民营企业争取信贷资金8250万元;区安监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发放资料2万份,投入整改资金1000余万元。1—3月完成生产总值51.2亿元,同比增长2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亿元,同比增长 11.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34.7%。同时,我区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了“联系一个民营企业,帮助做大做强;联系一个重点工程或项目,优化发展环境;联系一个独立院落单位,指导平安卫生文明创建活动;联系一个低保户,帮助寻找就业致富门路;联系一个重点信访对象,化解处理矛盾纠纷”的“五个一”创建活动。领导干部变群众上门求助为主动下基层服务,实行了机关工作人员定期下村服务制度,下村服务的时间定为每周的周二、周四(除法定节假日外),各村驻村干部、挂点领导必须下村开展工作,为群众解难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加强信访维稳,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注重源头治理,主动排查信访苗头。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交办、一月一落实、一月一督办、一月一考评通报”,推行台帐管理,责任到人。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2起,调处到位298起。其次,实行领导包案,集中化解信访老案。严格实
行《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制度》,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的41件“疑难案”、“骨头案”分别交办给相关的区级领导,限期解决。今年以来,各级交办的80件信访案件,已办结72件,办结率为90%。第三,畅通渠道,妥善解决诉求。坚持区级领导接访日制度,做好定期接访工作。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一次性解决到位。
六、致力统筹发展,促进管理和谐。统筹发展、和谐共进,是全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热切期盼,更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重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新居民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按照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采取四种模式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一是转型过渡式。在城乡一体新社区探索“1+3”(社区党组织+社区管委会、党员议事会、物业公司)组织架构和“四双”(日常管理双向、组织活动双联、形象展示双亮、作用发挥双岗)管理过渡期模式,推进农村党建的社区化转型。二是统分结合式。根据党员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从业情况和年龄特征等,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下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为不同类型、各有专长的党员开展服务搭建平台。三是区域共建式。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联合建、属地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探索网格
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示范龙头企业的党组织作用。四是链状融合式。适应产业分工和布局、党员流动等发展变化,以产业链为纽带,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基地+党组织”等党组织设置模式。
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没有社会的无穷活力,就很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区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了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