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知识点详解(三)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知识点详解:邓三概论第三章
第一节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三、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也才能坚持自己的先进性。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也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因此它本身也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实事求是则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实事求是。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或“右”的错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人的正确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有机演化过程,生产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作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尊重实践。
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一切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本身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实践过程。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发展的科学,它始终以变化着的实践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因此我们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同不断发展的情况相结合。
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六、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一)“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其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概括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如果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则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意义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标准。它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排除了在社会化大生产一些手段、方法问题上的所谓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使我们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
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第二篇:考研政治知识点
毛泽东著作
1.1926年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1928年10月和11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4.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针对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指出“本本主义”是错误的,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5.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主要为了克服教条主义。
6.1938年5、6月,《论持久战》,阐明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7.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8.1938年11月,《战争和战略问题》,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9.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0.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首次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1.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12.1941年5月至1942年2月,《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成为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献。
13.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4.1945年,中共七大上《论联合政府》,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15.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第一次将当前阶段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6.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对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7.抗战胜利后,《论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8.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
19.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深刻阐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
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0.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思想。
各种会议
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选举产生陈独秀、张国焘、李达
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当前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
义加入国民党。
4.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
治基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1925年1月,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6.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选出了以
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作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8.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
地位,开始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年达到了成熟。
9.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0.1937年8月,洛川会议,指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强
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1.1938年9月至11月,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标志国民党从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13.1945年4月,中共七大,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思想,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即“两个务必”的思想: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5.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共同纲领》的基础。
16.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着重抓了四方面的工作: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7.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
任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18.1958年11月到1959年4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武昌会议)、八
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郑州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海会议)、八届七中全会等,主要是纠正围绕生产关系方面的急于过渡和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急于求成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在坚持“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带有局限性。
19.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庐山会议,出发点是统一全党认识,巩固纠“左”成果。
20.1959年8月2日至16日,八届八中全会,全党范围展开反右倾斗争。
21.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
22.1962年1、2月,“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带头做自我批评,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
神和自我批评精神,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3.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文化大革命”
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5.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
26.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27.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
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并且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28.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29.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30.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段,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31.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2.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3.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三项内容:一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二是指出马列主义
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
34.35.36.37.38.39.40.41.42.43.平理论,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是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0年2月,江泽民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1年7月,江泽民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并在2004年写入宪法。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概括。
其他各种标志、第一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孙中山。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中国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化肇端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失败标志: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戊戌维新。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的转折点: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护法运动的失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1925-1927大革命高潮的起点:五卅运动。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七一五政变。
19.20.21.22.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标志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2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2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
25.全国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三篇:考研政治:认识论知识点
考研政治:认识论知识点
认识论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中的具体应用部分,在奠定了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后,认识了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需要我们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改造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章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落脚点。
因此,在这一章中认识和实践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在联系前面我们学到的实践观,基本上就构成了哲学部分分析题中涉及“怎么做”相关设问的答题范围。
所以综合这部分的内容特点,需要我们将这部分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部分(以及最后两者的统一)和物质观综合复习。对于认识的发展规律和真理价值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则需要我们的识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各个击破。
具体来说,此知识点包含五方面的内容: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认识的发生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 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三、认识的发展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认识过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认识活动中则起到动力、引导和诱发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期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和谬误
相互区别(含义不同),相互联系(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至,符合,所以只有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东西,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所以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五、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四篇:2014考研政治新增知识点
从最新发布的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来看,今年的政治大纲变动较大,马原、毛中特、史纲等部分都有新增考点。其中,马原部分有5个新增知识点。在此,文都名师就针对其中第二个新增考点做出详细解读,帮助考生更好的结合新大纲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进行有效地复习。本文主要详解的是马原部分第一章新增的第三个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在这里,客体即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他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提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解释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恩格斯提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为了深入理解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如何实现的,需要了解认识的结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两者的基本要素都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实践活动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活动是以主体观念的改变、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作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第五篇: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总结
考研政治:物质世界和实践八大命题点
物质世界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的考核重点。
命题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命题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哲学史上有所谓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2.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
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命题点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一定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界定的。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命题点4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命题点5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具体内容。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必须借助物质运动而存在,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命题点6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命题点7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2.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由于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命题点8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制约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产生后,又制约自然界,不断地改变自然界。这种改变产生两种结果,如果尊重自然规律,既推动自然界的发展,又可满足人类的发展需要,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破坏了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就会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
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 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促使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