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级审计师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二章试题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二章 财政政策分析
知识点一:财政收入
【例题1·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的有()。
A.财产税
B.公债
C.流转税
D.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E.社会服务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财政收入有:税收(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类);公债;非税收入等。社会服务属于政府支出。
中级审计师考试QQ群:469798117 后续课程进群下载,购买联系QQ:90478090【例题2·单项选择题】(2014初)
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
A.公债
B.税收
C.行政性收费
D.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一般占经常性公共财政收入的90%以上。
【例题3·多项选择题】
税收的特征有()。
A.强制性
B.自愿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灵活性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税收的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例题4·多项选择题】
税负分配可以通过()实现。
A.税种选择
B.税收优惠
C.转移性支出
D.制定不同的税率
E.税负转嫁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税负分配一方面可以通过税种选择、制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市场活动进行)。
【例题5·多项选择题】
公债的特征有()。
A.灵活性
B.固定性
C.竞争性
D.有偿性
E.自愿性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公债的特征有: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例题6·单项选择题】(2014)
国家以国有企业资本出资人身份获得的与该资本运营和处置有关的净收益是()。
A.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B.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C.行政事业性收费
D.政府基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是政府以国有企业资本出资人身份获得的与该资本运营和处置有关的净收益。
【例题7·单项选择题】(2009)
下列会对民间机构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政府行为是()。
A.增发货币
B.发行公债
C.发行股票
D.增加出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政府出售债券相当于收回流通中的部分资金。由于公债信用风险很低并且利息不征税,使投资者偏好于投资公债,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大量购入公债会导致市场上资金减少,利率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产生挤出效应。
知识点二:财政支出
【例题8·单项选择题】(2010)
在下列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政府购买性支出的是()。
A.社会保障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基础设施投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政府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
【例题9·单项选择题】(2014初)
在财政支出中,行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政府投资性支出
D.社会消费性支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各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中的社会消费性支出。
【例题10·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对转移性支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生产和流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有直接影响
B.对生产和流通有间接影响,对分配有直接影响
C.对生产和流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有间接影响
D.对生产和流通有间接影响,对分配有间接影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见教材P25页。
【例题11·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对购买性支出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
B.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C.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D.对生产流通有直接影响
E.是经济活动的自动稳定器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E属于转移性支出的特征。
中级审计师考试QQ群:469798117 后续课程进群下载,购买联系QQ:90478090【例题12·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财政收支对社会经济运行影响和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的购买性支出的变化能直接影响需求总量
B.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C.转移性支出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D.转移性支出可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或抑制经济衰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B项错误。
【例题13·多项选择题】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的有()。
A.政府各部门购买办公用品
B.社会福利保险
C.公共工程项目投资
D.财政补贴
E.债务利息支出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政府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例题14·多项选择题】(2014、2014初)
不同类别的转移性支出的共同特点包括()。
A.资金无偿使用
B.资金有偿使用
C.资金双向流动
D.资金单方面转移
E.转移对象为企业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转移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个人。
【例题15·多项选择题】
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会导致()。
A.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
B.社会总需求增长
C.市场价格水平上升
D.市场价格水平下降
E.社会生产萎缩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当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社会总需求增长,这会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从而使企业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扩大生产规模。
【例题16·多项选择题】
就一个国家来说,确定财政支出规模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B.本国国情
C.财政预算
D.经济发展水平
E.支出的结构安排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在现实中确定财政支出规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索:满足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需要;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知识点三:财政政策
【例题17·多项选择题】
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包括()。
A.收入分配公平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优化资源配置
E.经济稳定增长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增长。
【例题18·多项选择题】(2012初)
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和差距的手段包括()。
A.财产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个人所得税
E.社会保障费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选项B和C主要是针对企业征收的税款,不会影响个人收入。
【例题19·多项选择题】
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分为()。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
D.积极的或主动的财政政策
E.消极的或被动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分为:积极的或主动的财政政策和消极的或被动的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为: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③中性财政政策。
【例题20·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2中的介绍。
【例题21·多项选择题】(2014)
在国民经济明显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投资
C.增加转移支付
D.减少政府支出
E.增加政府消费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在需求过旺时,应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即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减少转移支付;需求不足时,应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即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增加转移支付。
【例题22·多项选择题】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
A.当经济衰退时,应抑制总需求
B.当经济衰退时,应刺激总需求
C.当经济过热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D.当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E.需求管理政策应逆经济风向行事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人为的政策调节,一般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例题23·多项选择题】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府运用相机抉择原理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手段有()。
A.发行公债扩大开支
B.提高税率
C.减少政府开支
D.提高利率
E.降低税率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府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缩小财政开支、提高税率等。
【例题24·多项选择题】(2013初)
财政政策本身可以自动抑制经济波动,这种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A.转移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
E.累进所得税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转移性支出、累进所得税。
【例题25·单项选择题】
政府为了扩大内需而增大开支从而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下降,这种经济现象称为财政政策的()。
A.回波效应
B.挤出效应
C.木桶效应
D.溢出效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增大会增加总需求,扩大国民收入,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造成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提高私人投资的成本,使得私人投资被政府支出从经济活动当中“挤”了出来,结果抵消财政政策的一部分扩张效应。
【例题26·多项选择题】(2013)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支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A.降低私人投资收益
B.挤出私人投资
C.提高国民收入
D.增加货币需求
E.推动利率上升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增大会增加总需求,扩大国民收入,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造成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提高私人投资的成本,使得私人投资被政府支出从经济活动当中“挤”了出来,结果抵消财政政策的一部分扩张效应。
第二篇:初级审计师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试题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概论
知识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例题1·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有()。
A.就业与失业
B.总供给与总需求
C.货币政策
D.通货膨胀
E.企业利润实现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选项E属于个体经济行为。
知识点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例题2·单项选择题】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原因是()。
A.存在看不见的手
B.存在市场失灵
C.存在市场机制
D.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市场失灵。
【例题3·多项选择题】
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私有化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中级审计师考试QQ群:469798117 后续课程进群下载,购买联系QQ:90478090【例题4·多项选择题】(2014)
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出现“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
A.外部性
B.公共物品
C.通货膨胀
D.不完全信息
E.不完全竞争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会造成市场失灵。此外,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也会造成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低效。
【例题5·多项选择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A.警察
B.广播电视
C.高档耐用消费品
D.灯塔
E.高速公路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高档耐用消费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不属于公共物品。
【例题6·单项选择题】
由于顾客乱丢弃垃圾而需要购物中心出资雇人去清理,这属于()。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顾客乱丢弃垃圾而需要购物中心出资雇人去清理,导致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属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例题7·多项选择题】
当企业出现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有()。
A.政府直接管制
B.企业合并
C.反托拉斯法
D.明确产权
E.价格控制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政府对外部不经济的干预措施有征税和补贴、企业合并、政府直接管制、明确产权,反托拉斯法和价格控制是针对不完全竞争的政府干预措施。
【例题8·多项选择题】
对不完全竞争,政府干预的具体政策措施有()。
A.征税
B.企业合并
C.反托拉斯法
D.政府管制
E.明确产权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政府对不完全竞争的措施主要有政府管制和反托拉斯法。选项ABE属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政策措施。
中级审计师考试QQ群:469798117 后续课程进群下载,购买联系QQ:90478090【例题9·多项选择题】
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
A.市场秩序紊乱
B.逆向选择
C.不公平
D.道德风险
E.搭便车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例题10·多项选择题】
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一方的行为难以被对方所察知,则一方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选择,这种行为属于()。
A.道德风险
B.外部性
C.逆向选择
D.因不完全信息引起
E.因不完全竞争引起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则甲(乙)方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这种行为是道德风险,是因为不完全信息引起。
知识点三:国民收入核算
【例题11·单项选择题】
一般而言,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不包括的是()。
A.劳动力
B.技术因素
C.消费性资本存量
D.生产性资本存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因素决定的。
【例题12·单项选择题】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市场价值总和。
A.全部物品
B.全部物品和劳务
C.全部最终产品
D.全部中间产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例题13·单项选择题】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称作()。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例题14·单项选择题】
如果已知国内生产总值为10亿元,外国国民在本国收入为1亿,我国国民在外国收入为1.5亿,国民生产总值为()亿。
A.12.B.10.5
C.9.5
D.7.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0-1+1.5=10.5亿元
【例题15·单项选择题】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是()。
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总和
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C.消费、储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总和
D.消费、储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四部门经济中,从支出的角度看GDP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从收入的角度看GDP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和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的总和。
【例题16·单项选择题】
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不包括()。
A.居民个人消费
B.居民个人储蓄
C.出口
D.进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用支出核算的 GDP 应包括:①消费;②投资;③政府购买;④净出口。
【例题17·多项选择题】
采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以下属于投资的包括()。
A.居民购买小汽车
B.居民购买住宅
C.政府用于医疗的开支
D.企业添置新设备
E.家具厂购置大量木板用于生产家具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购买小汽车居民个人消费;用于医疗的开支属于政府购买。
【例题18·单项选择题】
采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以下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A.设立法院的支出
B.国防支出
C.政府提供经济适用房的购房支出
D.政府开办学校的支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政府购买是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例题19·单项选择题】
采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有()。
A.公务员工资
B.税前利润
C.银行存款利息
D.新住宅的投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2.非公司企业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5.资本折旧。
【例题20·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B.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C.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等资本消耗
D.DPI=PI-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
E.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津贴)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等资本消耗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津贴)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DPI=PI-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
【例题21·单项选择题】
在三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中,(T-G)为()。
A.企业储蓄
B.政府储蓄
C.政府购买
D.企业购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政府储蓄为T-G,即政府净收入-政府购买性支出。
知识点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例题22·多项选择题】(2011初)
下列各项目标中,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有()。
A.物价稳定
B.社会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顺差
E.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例题23·多项选择题】
价格指数通常有()。
A.批发物价指数
B.股票价格指数
C.消费物价指数
D.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E.生产物价指数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价格指数通常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例题24·单项选择题】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是指()。
A.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百分之百就业
B.是所有人百分之百就业
C.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
D.愿意就业人的百分之百的就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
【例题25·单项选择题】(2014)
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在经济学中被称为()。
A.自愿失业
B.摩擦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摩擦失业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
【例题26·单项选择题】
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称为()。
A.摩擦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非自愿失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属于自愿失业。
【例题27·多项选择题】
用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不包括()。
A.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实际增长率
B.国民生产净值(NNP)的实际增长率
C.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增长率
D.国民收入(NI)的实际增长率
E.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的实际增长率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实际增长率、人均GDP(或人均GNP)的实际增长率。
第三篇: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
(A)税收(B)政府支出(C)净出口(D)投资
2.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C)
(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D)(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4.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A)(A)货币需求(B)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C)储蓄(D)储蓄与投资
5.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B)(A)0.25(B)0.75(C)1.0(D)1.25 6.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在内的稳定器(失业补偿)(B)(A)累进税率制(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C)社会保障支出(D)农业支持力量
7.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D)(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8.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C)
(A)非充分就业(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C)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程度较大(D)现金持有率较低 9.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B)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隐性通货膨胀 10.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C)
(A)货币供给量(B)税率(C)银行准备金率(D)银行利息率 11.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B)(A)与利息率不相关(B)与利率负相关(C)与利率正相关(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12.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C)(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 1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者物价指数(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 14.松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D)(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
15.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1(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6.下列哪一种表述正确表述了利率传递机制的过程。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A)
(A)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B)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C)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D)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17.不存在挤出效应的条件是(C)(A)实际货币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B)实际货币供给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C)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D)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18.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B)(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没有任何政策变动,但物价水平提高
19.假设没有预期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引起(B)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2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21.下面哪一项是从国民收入的循环中的漏出项(C)(A)投资(B)政府购买(C)进口(D)出口 22.对一个经济来说,哪种情况是正确的(C)(A)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但不总是等于国民生产总值(B)总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但一般要小于总支出(C)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D)只有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23.下面哪一项不是用要素收入法计算GDP时的一部分(D)(A)租金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利润(D)净出口
24.某一经济中,若1995年的名义GDP为40000亿元,价格指数为200(1985年的价格指数为100),那么1995年的实际GDP以1985年的价格衡量应为(C)
(A)200亿元(B)400亿元(C)20000亿元(D)80000亿元 25.总支出曲线表明了计划总支出与下列哪一项之间的关系(B)(A)可支配收入(B)实际GDP(C)利率(D)消费支出 26.假如乘数为4,投资增加100亿元,均衡的实际GDP将(A)(A)增加400亿元(B)增加大于400亿元(C)增加小于400亿元(D)不能确定
27.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0%,公众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是(C)(A)3.33(B)3(C)4(D)10 28.贴现率是(B)
(A)银行对其最有信誉的客户所收取的贷款利率(B)银行为其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
(D)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中央银行所收取的利率 2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政府债券将引起(D)(A)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B)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减少(C)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减少(D)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30.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A)
(A)储备动机(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 3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D)(A)变动法定准备金率(B)变动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业务(D)以上均是 32.如果一个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中,那么(D)(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总支出没有影响(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D)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33.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双重市场上(D)(A)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上升(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下降(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下降(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 3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B)(A)增加投资(B)增加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减少税收 35.长期总供给曲线是(C)
(A)向右上方倾斜的(B)向右下方倾斜的(C)一条垂直线(D)一条水平线 36.当宏观经济均衡时(D)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
37.如果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的水平(C)(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C)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D)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38.滞胀意味着实际GDP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B)(A)通货膨胀率下降(B)通货膨胀率上升(C)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D)通货紧缩 3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 40.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A)(A)扩大总需求(B)扩大总供给
(C)扩大总需求和总供给(D)扩大总需求或总供给
41.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这税款中的一部分本来为个人和企业用于消费和投资,一部分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A)(A)部分存在(B)不存在(C)全部存在(D)不能确定
42.总漏出大于总注入而造成的经济不均衡可通过以下哪项来调(C)(A)刺激投资的增加(B)减少税收(C)A和B(D)提高边际储蓄倾向
4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D)(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抚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
4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MPC)小于平均储蓄倾向(APC),那么,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有:(D)(A)APC下降(B)APC上升(C)MPC下降(D)MPC上升
45.如果物价水平为2,实际国民收入总值为1000亿元,货币数量为400亿元,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C)(A)2.5(B)4(C)5(D)10 46.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更大(C)(A)更多的人关心投资的时间(B)很少有人关心投资的时间
(C)其他金融资产对货币有较大的替代性(D)其他金融资产对货币有较小的替代性 47.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D)
(A)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C)中央银行决定降低贴现率(D)本国汇率升值
48.在衰退期间自发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的总支出是(A)(A)消费支出(B)政府购买(C)投资支出(D)净出口 49.下列哪一种情况使短期生产函数向上方移动(D)(A)资本存量减少(B)技术进步(C)所使用的劳动量增加(D)物价水平上升
二、计算题
1.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 y =k 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率为2%,折旧率为4%,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又是多少?
解:当达到稳定状态时有: k = 代入数据得:(4%+1%+2%)k =28% k 从而人均资本稳态水平k =16 从而产出y=4 同理,当达到新的稳态时,得k =1 从而新的产出水平y=1 2.一个封闭经济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支出如下: C=400-400r+0.2Y I=240-400r G=200(1)构造IS曲线,并进行解释。
(2)Y=1000时,利率水平为多少?Y上升至1020时,利率水平又为多少?(3)政府支出提高到240,IS曲线将如何移动? 解:(1)IS曲线为
由于是封闭经济,所以Y=C+I+G 即 整理得
(2)由(1)当Y=1000时,同理,当Y=1020时,=0.03(3)国家实行的是财政扩张政策,使的政府支出增加,从而国家计划总支出E增加,使IS曲线向右平移。移动后IS曲线变成
三、简答题
1.论述我国的四大经济目标及其联系。
答:凯恩斯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常常表现为GDP或产出水平,物价稳定则表现为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反映在失业率上,而国际收支平衡则与进出口相关。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联系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即:。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联系表现为奥肯定律,即:实际GDP变化率= 失业率变化率。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联系是通过国民经济恒等式来实现的。即:。物价水平与充分就业的联系表现为菲利浦斯曲线,即:。2.政府为鼓励私人投资,减少消费,并使总需求不变,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用IS-LM模型进行解释。
答: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增加货币供给量,使LM曲线右移,从而使利率 下降,投资增加。
②收缩性的财政政策,如增税,由 知,消费将减少。同时实行①②政策,可以使Y不变。
第四篇: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
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
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
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货币投机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以获利而产生的持币要求。国际收支均衡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
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
BP曲线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不单纯取决于
现期收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和财产,在整个生命
周期内平均安排消费,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
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
现象称为挤出效应。简单地说,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
投资降低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是指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财政
政策非常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
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
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二、计算题
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知
IS曲线为y=90+0.8yd+140-5r+50=90+0.8(y-50)+140-5r+50=240+0.8y-5r 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200-25r
①
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这里有点看不懂啊MS是什么啊?)LM曲线为0.20y=200,即y=1 000
②
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 000,联立式①②得1 000=1 200-25r 求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8=100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90+0.8yd+140-5r+70=90+0.8(y-50)+140-5r+70=26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300-25r 与LM曲线y=1 000联立得1 300-25r=1 000 由此均衡利率为r=12,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12=80 而均衡收入仍为y=1 000。(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减少相应份额,这说明存在“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与横轴y垂直,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
2、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Y=C+I+G(收入恒等式)C=100+0.9Yd(消费函数)当投资I=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 T=0,(1)当政府收支平衡时,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多少?政府购买乘数为多少?税收乘数为多少?
根据收入均衡条件Y=C+I+G和已知条件C=100+0.9 Yd,Yd=Y-T,T=0.2Y,可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C+I+G)/ [1-b(1-t`)]
=(100+300+160)/ [1-0.9×(1-0.2)]
=2 000 根据三部门经济模型中的乘数公式,政府购买乘数为:KG=1 / [1-b(1-t`)]
=1 / [1-0.9×(1-0.2)]=3.57 税收乘数为:KT=-b/[1-b(1-t`)]
=-0.9 / [1-0.9(1-0.2)]=-3.21(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多少? 根据(1)中的计算公式,当政府支出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C0+I+G`)/[1-b(1-t`)]
=(100+300+300)/ [1-0.9(1-0.2)]=2 500 也可根据政府购买乘数,求得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Y+KG×△G=2000+25/7×(300-160)=2 500(3)假设投资从300增加到4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 根据(1)中的计算公式,当投资增加到4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C0+I‘+G)/ [1-b(1-t`)] =(100+400+600)/ [1-0.9×(1-0.2)]=2 357.1 也可根据投资乘数,求得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Y+KI×△I=2 000+25/7×(400-300)=2 357.1(4)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由方程I=300+0.2Y决定的,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乘数为多少?(5)假设税率t`=0.4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乘数为多少?(4)由Y=C+I+G和C=100+0.9Yd,Yd=Y-T,T=t`Y,I=300+0.2Y,解得:
Y=(C0+G+300)/[1-b(1-t`)-0.2] =(100+160+300)/ [1-0.9(1-0.2)-0.2]=7 000 政府购买乘数为:KG=dY/dG=1/ [1-b(1-t`)-0.2] =1/ [1-0.9×(1-0.2)-0.2]=12.5 税收乘数为:KT=-c/ [1-b(1-t`)-0.2] =-0.9/ [1-0.9(1-0.2)-0.2]=-11.25(5)直接用公式,可得到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各种乘数为:
Y`=(C0+I+G)/ [1-b(1-t`)] =(100+300+160)/ [1-0.9(1-0.4)]=1217.4 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相等,即:KI=KG=1/ [1-b(1-t`)]=1/ [1-0.9×(1-0.4)]=2.17 税收乘数为: K`T=-b / [1-b(1-t`)]=-0.9/ [1-0.9×(1-0.4)]=-1.96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税收乘数是指税率t`=0.4时的乘数,而没有涉及t=0.2调整到t`=0.4这个变化过程。
三、问答题
1、试用图形画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均衡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均衡公式 Y = C + I ①;消费函数 C = a + bY ②
投资函数
I = I0
③;把②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Y = [1 /(1a +(1-b)Y ③;把② 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
Y = [1 /(1-b)]×(a + I0)
2、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3、试描述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并推导BP曲线
简版答案: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是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函数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而净资本流出函数是利率的函数。因此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净资本流出减少,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则净出口也要减少,而净出口的减少就意味着国民收入必须上升。因而每一个利率水平都有与之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这样就可以得到国际收支均衡曲线。
详版答案:BP曲线的推导有两种方法:公式法和图形法
①公式法:结合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和净资本流出函数来推导。BP指国际收支差额,即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差额: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者
BPnxF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0。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BPO,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0,则称国际收支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当国际收支平衡时,即BP=0时,有:nx=F
将净出口函数:nxqynF=σ(rw-r)代人中,有:
EPf(最后一个减号改为加号)和净资本流出函数:Pqyn化简为:
EPf(rwr)PrnEPfqyrw P上式表示,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称关系式为国际收支均衡系数,简称国际收支函数。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人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BP曲线。从上式可知,BP曲线的斜率为正,即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②图形法:用图形转换的方法来推导。
如7-3所示,其中,(a)图为净资本流出曲线,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b)图是横纵坐标的转换线,即45°线,它表示净资本流出额与净出口额相等,两个项目的差额正好互相补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c)图为净出口曲线。在(a)图中,当利率从r1上升到r2时,净资本流出量将从F1减少到F2。假如,资本项目原来是平衡的,这时将出现顺差。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根据45°线,净出口必须从nx1减少到nx2,按照净出口曲线,国民收入要从y1增加到y2。这样,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有两个对应点C和D,同理也可以找到其他对应点,把这些对应点连接起来便得到BP曲线。
如(d)图中的BP线所示: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个使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而不在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使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具体而言,在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入顺差即nxF;在BP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即nxF。在BP曲线上方取一点J,J与均衡点D相比较,利率相同,收入较低,而其相交的净出口较高,即有nxF,在BP曲线下方任取一点K,K与均衡点C比较,利率相同,收入较高,故相应的净出量较低,即有nxF。另外,从上述BP曲线的推导中容易看到,净出口减少使BP曲线右移,净出口增加使BP曲线左移。
4、如何理解菲利普斯曲线从长期看是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2)任何一条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只是代表了短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只有在短期中,才存在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
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着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因为在长期,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而不论通货膨胀是多少。上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政府只有在短期内才能以极高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代价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从长期来看,这种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加速,而不能使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5、什么是乘数原理?为什么按照这一原理储蓄即节俭反而成为一种罪恶?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1)乘数原理是考察和分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某因素的变动或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就是研究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乘数原理用于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就有不同的乘数。(2)传统经济学崇尚节俭,鼓励储蓄。而现代经济学根据乘数理论认为,消费增加会使销售量增加,销售量增加会使投资增加,而投资增加又会使收入增加;相反,储蓄增加会使销售量减少,销售量减少会使投资减少,而投资减少又会使收入减少。因此,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消费即浪费是一种“美德”,而储蓄即节俭是一种“罪恶” 传统的“美德”之所以变成了现代的“罪恶”,原因在于:
第一,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来说可能是愚蠢的事情。节俭即消费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它会减少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收缩;相反,消费即浪费,对个人来说是坏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因为它会推动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扩张
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资。这时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来看,节俭都是美德。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存在着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这时从个人来看节俭是美德,但从社会来看节俭却是一种罪恶(3)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会受到的限制 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对独立性 ;
三是货币供给量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求。
6、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其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才能减少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一般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不完全的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k的大小。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的大小。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挤出效应越大(1)政策搭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也有不同的情况。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的同时,又提高了利率水平。这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自己和国民收入增加,即在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刺激了经济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以把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因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减少,从需求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减少,从货币量控制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又会使利率下降,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利率下降,这就不会使利率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也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或者是把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前者是为了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尽管会引起挤出效应,但对总需求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会抑制由于货币量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后者是为了消除财政赤字,但又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这时对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不一定大,但会使利率下降
7、什么是货币工资弹性和货币工资刚性?在货币工资弹性和货币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实际就业量的决定有什么不同?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其政策含义有何不同?(答案不全)
货币工资弹性:货币工资在劳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可以充分自由地上下伸缩。刚性工资理论是指工资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迟钝,不能灵敏地对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货币工资不能够充分自由的上下伸缩。)
在货币工资弹性的情况下,实际就业量就是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在货币工资弹性的条件下,实际的就业量由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即它等于均衡就业量和充分就业量)而在货币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实际就业量不仅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还要受到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一定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越高,实际就业量就越低,失业率越高。
根据货币工资弹性和刚性的不同假定,总供给曲线有两种不同的形状:垂直或向右上方倾斜。政策含义:可以通过对总需求的有效管理来达到和维持价格稳定的充分就业状态: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税等手段把总需求曲线向右推移,从而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当经济处于高价格水平,并有进一步通货膨胀趋势时,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把总需求曲线向左推移,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8、什么是“米德冲突”?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为什么说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只是一种理想?)
简版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难以运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目标,只有支出变更政策可供当局使用。这样,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变更政策的要求上就存在着冲突的可能,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根据政策搭配论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国民收入的变动一致时,对于利率的变动进而对于国际收支的变动是相反的,因而可以采用两者的搭配来使内部和外部同时均衡。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财政政策的执行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而且其执行延迟性很高。而且国际间的投资活动不一定是由于利差,许多投机因素也在里面,这样,情况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 详版答案:(1)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2)蒙代尔指出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而不用担心米德冲突的发生
可以用IS-LM-BP模型来说明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
假定一国内部经济实现了均衡但却存在失业,同时又存在国际收支逆差。如图所示:Yf代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即内部均衡所要达到的目标。初始状态为:IS0、LM0、BP0,由于IS0与LM0的交点位于Yf直线左边,故这是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即经济中存在失业;由于IS0与LM0的交点不在BP0线上,故这是国际收支失衡,又由于交点处在BP0曲线下方,故这是国际收入逆差
如果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即内外同时均衡,则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具体说,已知BP曲线与Yf相交于A点,即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同时均衡点在A点。如何达到A点呢?与IS、LM曲线的交点相比,A点意味着更高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更高的收入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达到,它使IS沿LM曲线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使利率稍稍提高);更高的利率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达到,它使LM沿IS曲线左移(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使收入会稍稍下降)。这种政策配合的结果将使IS与LM的交点不断接近A点,从而实现内外同时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都是以经济水平不变为前提的。事实上,IS与LM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从而价格水平的变动。在这里,由于IS与LM变动的结果是交点向右上方移动,从而总需求曲线也向右移动,价格水平将会上升,价格水平上升将造成净出口减少,从而使BP曲线左移,BP曲线与Yf曲线的交点将上移。假定移至B点,这时要实现内外同时均衡,政府必须采取更加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才能使IS、LM的交点达到B点 总之,在低于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以减少资本净流出,从而实现外部均衡目标,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以提高收入,从而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
(3)“政策配合论”只是一种理想,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大量削弱开支或大大提高利率,都是难以做到的;其次,各国为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都倾向于采取膨胀性措施,而膨胀性措施往往是国际收支发生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国际资本流动并不一定是由于利差关系,投机活动会使问题复杂化。总之,在错综复杂的开放经济中,一国要长期保持内外同时均衡,是很困难的事
第五篇: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上学期《宏观经济学》试卷
姓名_______专业_______层次_____学号______年级_____站点_____分数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是(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2、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B)
A、NDP
B、DPI
C、PI
D、NI
3、用支出法核算GDP不包括(C)
A、C
B、I
C、Tr
D、G
4、对两个经济部门中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错误理解的是(D)
A、Y=AD
B、Y=C+I
C、I=S
D、C=S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能确定
6、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C)
A、价格水平下降
B、储蓄增加
C、收入增加
D、利率下降
7、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以下各项不属于投资的是(D)
A、人们购买土地
B、厂房增加
C、企业存货的增加
D、新住宅的增加
8、在一项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C)
A、企业收入的多少
B、企业存款多少
C、利率的高低
D、市场竞争状况
9、按照凯恩斯货币需求观点,人们持有货币是由于(D)A、交易性货币需求动机
B、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
C、投机性货币需求动机
D、以上货币需求动机都正确
10、IS曲线是描述(A)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C、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11、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B)
A、货币供给量减少
B、货币供给量增加
C、自发总支出增加
D、自发总支出减少
12、下面理解正确的是(B)
A、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降低税率或者减少税收量
B、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降低税率或者减少税收量或者扩大政府购买支出
C、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提高税率或者增加税收量
D、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抑制需求或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13、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是(C)
A、物价稳定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1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5、爬行性的通货膨胀率一般为(C)
A、4%--5%
B、6%--10%
C、2%--3%
D、10%以上
二、判断正误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没有收入时,消费为零。
3、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投资与储蓄相等。
4、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
×)
√)
√)
(((
(
5、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
6、在实际生活中,有价证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同方向变动。
(×)
四、论述题(18分)
7、摩擦性失业的根源在于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
8、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
9、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最重要的、最常见的工具。
(√)
10、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拉动混合型而产生的。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中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什么?(1)两部门经济的活动主体是居民和厂商,达到均衡的条件是I=S即投资等于储蓄;
(2)三部门经济的活动主体是居民厂商和政府,达到均衡的条件是Y=NI=C+S+NT=AE=C+I+G,即S+NT=I+G;(3)四部门经济的活动主体是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达到均衡的条件是S+NT+M=I+G+X
2、松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两种不同组合产生的政策效果有什么不同?
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财政、货币选择双松政策。财政增支减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两者配合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
当整体经济状况良好,为了促使经济更快发展时,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选择。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合理地配置到生产经营领域,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3、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境内利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而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且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4、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共性与区别是什么?
来源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来自于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两者都属于自然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短期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的数量取决于人们加入和离开劳动的人口的比率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减比率,包括自愿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两种;结构性失业可以是由于永久性的技术更新,也可以由于国家竞争力的下降,通常包括技术性失业和地理位置转移性失业。
试述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怎样运行?
购入债券——放出货币——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产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