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明王朝十六帝论文
大 明 王 朝 十 六 帝 论 文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范
社会发展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011524054 永 强 颓废王朝最后的一个身影——张居正
—他是一个柔弱的文人,却又是一个锐意的改革者,跌宕起
伏的人生却写下了震古烁今的丰功伟绩!
他是明王朝“大厦将倾”的最后一根支柱,革新政,推新法,铸就“万历中兴”之伟业;
他是中国历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声名远扬,丰功伟绩,为后世推崇、敬仰;
他又是贪官污吏的“眼中钉”,屡处险境,常遇“明枪暗箭”;
他又是皇帝口中的罪人,惨遭灭门抄家的噩运。
他就是万历首辅张居正,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政治家、改革家。
张居正不仅是老百姓口中的传奇人物,更是后世史学家笔下的“常客”,这也足以说明他的巨大影响力。张居正于明王朝浑浊之际推“新政”,行新法,“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处于衰亡之际的明朝再现中兴奇迹,为后世称道,为后世之典范,为历史记忆!
明穆宗在位的时间与其父亲世宗相比并不长,只有六年,但他是比较有作为的。他改正了世宗在位时的一些过失,开启了一个较好的风气。除了政治较清明外,穆宗最难得的地方还在于他发现、选拔、重用了一批人才,给他儿子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文有高拱、张居正,武有戚继光、李成梁。正是这些人,为万历初年的新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张居正更是万历初年的实际掌权人和万历新政的推行者。隆庆六年闰三月,明穆宗病危。他自知大去之期不远矣,赶紧召见高拱、张居正、高仪、冯保等人,让他们尽心辅佐皇四子朱翊钧。五月穆宗去世,随后年仅九岁的朱翊钧 在群臣的拥戴下继皇位,以第二年为万历元年。在位初期,他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朝政完全掌握在辅政大臣、大学士张居正手里。穆宗陈皇后和神宗生母李贵妃,则在幕后操纵。一方是为自己讲课的师傅,一方是嫡母的亲生母亲,年纪幼小的神宗只能听从他们的意见,不敢自作主张,稍有越轨就会被训斥。不管神宗是出于对张居正的尊敬还是畏惧他的权威,但是神宗继位初期,确实是非常信任张居正的,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种情形,为致力于改革的张居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又称张江陵。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曾七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三。无奈之下,他把希望寄托在长子张居正身上,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张居正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他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升为编修。以后不断晋升,穆宗在位时已任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与高拱并为内阁宰辅,深受穆宗的赏识。隆庆二年,张居正上《六事疏》,提出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项措施,这份奏疏体现了他的依法治国思想,内容切中时弊,可以看出是他经过仔细地观察与思考后提出来的。明穆宗对这份奏疏也十分赏识,当即下发各部门执行。但是,当时的首辅李春芳不想作为,对张居正的这份奏疏也是敷衍了事,这令张居正十分寒心,他知道,只有自己成为内阁首辅,才能彻底贯彻改革计划。机会终于来了,隆庆六年,也是神宗登基后,神宗下旨将高拱革职,以张居正为首辅。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排除了改革的人事阻力,接下来他便着手进行改革。他以天下为己任,在吏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神宗支持他的改革措施,所以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张居正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整顿吏治。明代中期吏治腐败十分严重,未来改革各级官吏因循守旧、贪污腐败、办事拖沓、不重视实效等弊端,张居正创建了“考成法”,用以考察官吏的政绩。张居正以考成法为依据,赏罚分明,奖善惩恶,把整顿吏治与对黎民百姓的态度联系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体现了他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样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张居正还抑制各地强宗豪族,禁止他们欺压百姓,为非作歹。他用法度伸张朝廷权威,振肃纲纪,一些豪族的不法行为得到了抑制。经过张居正的精心治理,明代吏治得到了很大改善。第二,整顿边防。明代嘉庆年间,边疆形势开始严峻,始终被“南倭被虏”所困扰。南倭在嘉庆末年基本平定,“北虏’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鞑靼人经常进入明朝边境抢掠财物杀害百姓。他任用谭纶、方逢时、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驻守边防。尤其是戚继光和李成梁,都堪称一代名将。在嘉庆年间,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和俞大猷等在东南沿海并肩作战,最终平定了倭寇。隆庆元年,张居正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此年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从而有效地防范了蒙古对京师的进犯。戚继光镇守后,蒙古军队几次侵犯都没有得逞。李成梁于隆庆四年代理辽东总兵职务,镇守辽东。而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多年,多次打败蒙古人的进犯,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戚继光、李成梁二人在镇守北部边疆的过程中多次配合,共同抵御蒙古,使得边境防御力大大增强,蒙古不敢轻易犯边。史书称赞戚继光为“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称赞李成梁说“边帅武功之胜两百年所未有”,尽管有溢美之词,但基本符合事实。除了任用名将镇守边疆外,张居正意识到必须改善通蒙古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边疆不稳定的因素。隆庆五年,宣大总督王崇古上《确议封贡事宜疏》,提出对蒙古封贡、互市的八项主张。这一主张得到高拱、张居正等人的大力支持,最后得到明穆宗的批准,这一事件又称为“隆庆和议”。从此,困扰明代两百多年的蒙古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明朝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俺答封贡后,蒙汉两族友好相处,边境安然,数千里军民安居乐业,又免除了兵戈征伐,节省了财政开支。第三,财政改革。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张居正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倡导节俭。他不仅要求自己和各级官员,而且要求最高统治者神宗也厉行节俭,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2)清理陈欠赋税。(3)推行“一条鞭法”。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条鞭法”的赋役改革,简化了赋役征收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分担合理的状况,抑制了地方豪强,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
明王朝自英宗以后政治日益败坏,虽然孝宗、穆宗时有过改善,但是仍没有从整体上抑制住江河日下的态势。历史选择了张居正,他怀着满腔经邦济世的热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挺身而出,顶住巨大的压力,革除弊政,实行新法,力挽狂澜于既倒。在因循守旧、积重难返的时代,如果没有超人的魄力、卓越的才能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历史上的改革家,很少有善终者。从商鞅到杨炎,再到范仲淹、王安石,无一不是如此。功高盖主,张居正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仍然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明朝的积弊,我们又怎能不佩服他人格上的高大?事实也证明,他的改革是成功的,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历史进入了“张居正时代”。
张居正是深受儒家思想熏染的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他的做人理念。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人。张居正是个愤世嫉俗的人,面对各级官吏的贪污腐败、奢侈浪费、办事拖沓,且不思进取、目无国家、一心为己的行为,他既然看不下去,她要用言行律法管理这些目无法度的官员,杀杀他们的劣根性,以树立朝廷的威信。
张居正是个地道的实干家,而不是一个“空谈误国”者。他有满腹经邦济世之才华,却因为庸人挡道而无用武之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救国于危难之时,济民与水火之中,他不惜同太监冯保合谋将李春芳、高拱排挤出内阁。但他的目的是好的,张居正玩弄权术成为首辅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改革重振国威,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并不是贪官。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张居正并不是圣人,他也有缺点。除了使用阴谋手段排挤李春芳、高拱外,他还对已经离职回原籍的高拱进行陷害,欲处之而后快。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能看出他人格上的缺陷。他还纵容家奴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他的三个儿子均因为他的权势而赐进士及第,而他也并不推辞等等,这些都是他人格上的污点。尽管如此,张居正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的功绩,依旧是不容抹杀的。虽然改革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改革成效是巨大的。如果后人能把他的改革进行下去,那么明代的历史也许会改写。
第二篇:大明王朝观后感
大明王朝观后感
电视剧里面没有自己喜欢的人物,那个求神问道的皇帝还不错,正经神道,心里头还挺明亮。不过一直都搞不清楚,明朝的黄帝为啥要和太监那么亲密,衣食住行都得其伺候着,一个半男人在一块,真的很有激情么?有时候,看着里面的表演,还真的很有感情,这感情还有点逆味口。不知道太监这个职业是什么时候登上力史舞台的,但是我知道明朝那些太监们是这个舞台上相应角色的佼佼者。要问这个世上谁的儿子最多,就是那些明朝的太监们。干儿子干女儿遍布朝野,干孙子干孙女满地都是,谁敢说他们没有后呢,我觉得这就是创新,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明朝的皇帝和太监的感情是比较深厚的。自从皇帝生下来就由太监陪着,提供各种服务,我敢打赌,要是太监也有产奶的生理机能,奶妈的差使肯定也由其兼着。皇帝和太监的感情,可比父子兄弟,不过太监只是单方面的提供服务,其实,皇家也只是想要太监提供服务。这时间长了,太监就说他是皇上的人,皇上想想太监们也没啥发展前景,就把他们当作了自己人。和皇上是一伙的,跟着皇上混的,皇上把他们当作自个某个器官复制品的,手上的权力级别还挺高的,这群太监们能不折腾么?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变态的一面。如果让其自由的发展,后果不勘想。明朝的太监们就是这回事。还有以前看的那个新闻,落马的高官有个爱号,不论出多少钱还是施多少权利手段,就是喜欢和女明星在一张床上过夜,凡是到过他管辖的省份的女明星,没有几个错过了的。那些不正常的人变态的一面会更突出一些,还是限制一下他们比较好。
明朝的海瑞比较有名,是大明朝当官的,可是他这当官的混的真不好。入冬了没有棉被,过年了没有米炊,母亲六十大寿都没有钱吃顿好的,我觉得你海瑞自己怎么艰苦都行,可怎么能让父母老婆孩子跟着受罪?可是他却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是大家公认的好官。这样的官不当也罢。一位同窗就立志要当官。当官很苦,同时很累,而且挺危险,最重要的是那点工资养活不起一家人,他又不像那种艰苦朴素的人,所以我就劝他做老百姓为好。这位同窗就严素的告诉我“你傻阿,什么年代了,哥要做的是贪官”。电视剧里海母的一句台词必较好“当官就应该上无父母,下无妻儿,孑然一身,毫无牵挂”。我觉得,应该培养一批孤儿来当官,科技允许的话,让电脑来当官也行。
第三篇:《大明王朝1566》影评
《大明王朝1566》影评
我不是越中四谏,也不是戍午三子。我姓海名瑞字汝贤号刚峰。海瑞,外号“海笔架”,相传某御史到县学视察,海瑞带着两名训导前往迎见。面对上级,两名训导毫不迟疑地跪了下去,海瑞却拒绝逢迎,站在两人之间行抱拳之礼。这三个人两低一高,就像一个山字笔架。从此,便传开了“海笔架”的名声。
在《大明王朝1566》的最后,嘉靖三代坐在海瑞面前,质问他,到底谁才是大明王朝的笔架,谁才是大明王朝的山。在我看来,嘉靖隆庆万历不是笔架,海瑞也不是笔架,真正支撑起大明王朝的笔架,是大明王朝的子民。嘉靖说:“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是指江山。君既不是山,民便不是江”,即君是山,民是水,水是不能淹没山头的。但于我而言,民才是山,君是水,水是不能淹没山头的。
功如嬴政,千古一帝。六王毕,四海一,一统天下。可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秦朝仅仅15年即灭亡。隋朝,统一北方基业,行大一统之伟业,可隋炀帝滥用民力,频繁发动战争,激起民变,隋朝千秋万代功劳毁于一旦。
不思安民,先做圣王事业,对外强硬,对内压制。所谓要先积德百年而后起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人民才是真正历史的创造者,皇帝不是,内阁六部更不是。
当我看《大明王朝》时听到嘉靖帝说“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这段台词的时候,我是非常震惊的。这段话初听是很有道理,正所谓“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当官,无论清流浊流,贤人则用。能为帝国建功立业的,即是好官。因而当裕王问道:“大明王朝谁是贤臣”的时候,嘉靖才会回答:“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贤使用之,不贤黜之”。
然而,当真应该如此吗? 我认为非也。作为统治者难道不需要时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吗?明白他们应该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不是总做“造梦者”去无尽地幻想,而是要想想那些最广大的人民,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被官员淹了田,被改稻为桑的国策逼着用田换口粮,官商勾结,一步步压低田价,这才是那些最广大的人民百姓所过的日子。而这时候的嘉靖呢?何时为了大明百姓的生活有所忧虑?
皇帝要用什么人?一是忠,二是贤。什么忠?忠于皇帝。什么贤?有能力稳定国家给皇帝赚钱。至于人民,到底能被放在第几位呢?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这些领着朝廷俸禄的官员,都应该把自己的肠子拎出来,晾一晾,看看他们有几个是干净的。朝堂之上,烂了几个人,大明王朝便要烂一片。如果所有人都烂了,大明王朝的百姓,便要揭竿而起了。然而这时的朝廷,已经是烂到了骨子里。严党干政,肆无忌惮。但他们着实是贤能的,在这浙江千钧一发的关头,及时选择了牺牲沈三石等那些为他们捞金的商人,抄没家财,稳住了农民,稳住了他们在朝中的位置。
然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铸就了中国的魂魄。在大明王朝中,这无疑就是海瑞。
他,是以一人对抗整个朝廷;他,是一把利剑,当他亮剑,便从未想着活着归来;他,是真正的清官,是大明王朝中的一股清流。他敢于说出那些别人不敢说的真话:当今圣上,差汉文帝,远矣。
只要是贪官,便是浊流,一定是滥用权力,一定是贪赃枉法之人。对于人民,对于百姓,他们就是猛兽,是吸血鬼,无论他们有何种功劳,无论他们有何种才能,无论他们可以给皇帝带来什么,这都不是他们应该被任用的理由。只因为他们的行为使得百姓陷入水生火热之中。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今后的我们中的某些人或许就是那手中握权的人,无论那权利是大是小,需要谨记的一定是为民不为利。总书记也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这清正廉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这部影片中同样可以看出来。大学时期正是我们逐渐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我们也应该注意接触的事物,毕竟这对于我们以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篇: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有感
作家张宏杰从一个新颖角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稍微与众不同的大明王朝,之前的大明王朝在我的脑海里是飘逸的,当时的人物似乎都有一种由内而发的道骨仙风,当然,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我之前所看的武侠影视作品,而现在,看过张老师的作品后,我觉得我之前对于明王朝的历史认识实在有些浅薄,身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为我的幼稚感到悲哀,张老师把历史浓缩,就像用抽气机把历史抽成真空一样,没有半点水分、没有半点空气,只有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生死时间,用一位书友的话来讲就是他的书比较“接地气”,在他的描述中,这些比墓碑还枯燥的东西开始进入我的大脑,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历史是用人来写的,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纪传体仍然是历史书的最好体例,从人的角度却感受当时的人物。编年体当然会显得更加详实一些,但如果放到整个历史长河里,大概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嗯哼,太阳底下从来没有发生过新鲜事,只是不断重复上演昨天的故事,换了个主角,换了些配角,和一群死跑龙套的。
历史属于那些主角和配角,我们这些死跑龙套的在历史和家族史中也许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哪怕你现在拼命写博客,也只追求现下的表达而已,在历史滚滚车轮中,我们连发生车祸的资格都没有。本书解读明朝历史人物,揭开人所共知的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分析其何以茅盾,扭曲和心力憔悴。这既是人在历史中的境况,也是其在文化中的境况。而这七张各不相同的面孔,构成了那个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大明王朝的侧影。
其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农民,他用农民式的精明、周密和愚昧打造了一个自以为固若金汤的监狱式帝国,这个监狱关住了其治下的黎民百姓,也关住了官僚,甚至还关住了他的直系子孙,而且,直至今天,中国人的头脑似乎还没有从他缔造的精神监狱中完全解脱出来,虽然我本人对他的封闭思想评价不是很高,可是我却丝毫不怀疑他的传奇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以一个最低贱的社会地位在大乱的天下中挣扎并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及时放在当今社会,仍然是一个奇迹,可是这位令人惊叹的传奇老爷子为了帝国的稳定和王朝的长久发展殚精竭虑,可惜他苦心经营来的江山在子孙后代的折腾下也摇摇欲坠,更加可悲的是,他精心设计的治国安邦之策也未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得这位开过之君在一声叹息中离开人世,由于其出身是贫农,加上在兵荒马乱是有流浪江湖,故而他在登基之后便努力改变内心中不认可的东西,比如说腐败、大权旁落、子孙不安定等等,然而有些滑稽的是,他越是极力避免这些,其结果就越是适得其反。
首先,越想治贪,贪腐越重,由于其根深蒂固的农民思想,他反腐的力度可谓是前无古人,下手重,不讲情面,而且打击面之广,更加令人咂舌,比如,贪污60两以上就要剥皮实草挂在衙门外,让人不寒而栗;有名的空印案、郭桓案,先后连坐被杀的有七八万人;一些地方因为官员杀得太多,只好让已经判了死罪的官员戴罪办公;朱元璋自己也说,东南各省的司官没有一个能任满期的。到了朱元璋统治晚期,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满目贪腐。朱元璋死后,腐败更是如脱缰之马一样发展,明朝也成了一个最腐败的王朝之一。
透过他的这场彻头彻尾失败的反腐,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制度使然,在那种高度集权制度下的明朝,任何一个官员都只是办事的奴才而已,极低的俸禄使得官员们不得不用来之不易的权利中饱私囊,结果就出现了无官不贪,而什么严刑峻法、思想教育、群众监督等等统统不顶用。
其二,中央集权异常的高,可他越是想集权,越是大权旁落,废宰相,分权六部,废都督,设立五军都督府,使之互相牵制,这样做虽然有效地做到了中央集权,可是却造成了皇
上事必亲躬,天下的事都只有皇上一人负责,而其他人普遍缺乏责任心,一旦皇帝哪天不上朝,国家可能就会瘫痪,最终就会制造出刘瑾、魏忠贤之流货色,远的不说,离朱元璋最近的一次灾难便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那就是——靖难之役······
“从很小的时候起,朱棣就明白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一定要用最美的品德来装饰自己,用最坏的打算来揣测别人,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每一个篡位者都是精力充沛、雄心勃勃、充满主动出击精神的。因此,他们的出现往往会给历史带来一丝血性和活力。当然弑君之后他们都会把手洗的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纯洁无暇的人。本来按照历朝的规矩,本应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可太子与老四朱棣比起来简直就是木头一块,朱棣与其他皇子比起来显然深得朱元璋的真传,朱元璋不止一次的考虑江山未来究竟要传给谁。终于有一天,老皇帝崩殂,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外表上看,朱允炆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智力过人,然而,即使他再优秀,也不过是一介书生,自以为精通霸王之道,一登基就开始大力削藩,而众多藩王中燕王势力最大,野心也是最大,这就导致二者之间必然会有一场血雨腥风,可惜满脑子仁义道德束缚了建文帝的手脚,在拥有绝对的优势下败于自己的亲叔叔,“一位机敏的君主从来不缺乏正当的理由使他的背信弃义显得冠冕堂皇。”向他这样面不够厚心不够黑,绝对不是成大器的气象。在建文帝登基的第四年,他原以为自己做了明帝国这艘超级战舰的船长,可以把这艘船开到他想去的地方,没想到,刚刚坐上的位子就如此简单的拱手让人了,与之相反的,朱棣初登大宝,却从容不迫,像一个高明的驭手,熟练地操纵者手里的缰绳和鞭子,缰绳是利益,鞭子是暴力。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朱元璋在当时虽也算是明君,可其骨子里的农民气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使他的统治有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弊端,而朱棣却不同,天生的贵族身份使他摆脱了父辈的桎梏,与朱元璋略有不同的是,登基伊始,无论功大还是功小,无论官员还是百姓,一律封赏,对自己有恩的人念念不忘,加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可是,在百姓心中,有些尴尬的是,心甘情愿的做一个篡位者的子民,无疑是有些屈辱的,万幸的是,他们是百姓,需要的只是生存,可士人们就不一样了,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生死攸关,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贯彻纲常,而朱棣却野蛮的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美丽的面具揭开之后,露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这个流氓开始展露他对生命的不尊重,他开始滥杀无辜,动辄就是数百人死于非命。比老皇帝更聪明的是他知道适可而止,对残暴用之有度,知道什么时候该仁,什么时候不仁。只有像他这样,把东方社会,把东方人的心理,把权利的奥秘捉摸得通透的人,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取得成功,并且姿态潇洒。
对于海瑞,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位贤良之臣,可在本书中,他一改以往形象,以一个偏执症患者出现在读者眼前,从现有资料上,我们可以判断海瑞有强迫—强制型人格障碍。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海瑞先后娶了九个老婆,和每一个都不能琴瑟相合;为什么五岁的女儿吃了男仆的一块饼,就被他活活“赐死”。由于从小就没有父亲,在守寡的母亲严格的教育下成长起来,在严母的教育下,海瑞逐渐养成了耿介、顽强甚至偏执的性格,可惜这种环境下的海瑞也逐渐养成了恋母情结,当然,这只是其偏执性格的一小部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在海瑞看来,贪污是不可饶恕的,在得势之后,他开始大力反腐,这样的他在官场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到最后连当初提携他的恩人都不放过,为官清廉严谨固然是好,可是像他这样严苛的管理者,在那个不大可能产生清官的年代,未免有些过分了。总之,海瑞是单纯的,透明的,然而他的姿态却是单调了,因而缺乏美感。
谈到明朝,就不得不说说那个震古烁今的太监——魏忠贤,一个几乎是文盲的农民,为了生活自残进宫,几十年后,突然他侍奉过的,原本不可能做皇帝,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作皇帝的主子,在两个排在前面的继承人都短命时,偶然坐上了皇位,于是演绎了一出太监执掌大权的闹剧,哪知道这位皇帝也如同前面的几位,花天酒地,终日淫欲无度,23岁就早早离开了鼎立帮助他的魏公公,使一人之下的魏公公没有多享几年权力的好处,最终自己也身败名裂;权力可以使一个原本忠厚的人变得混蛋,可以使原来唯命是从的,曾经也是忠实臣子的人一下子感受呵斥,教训别人的快感,享受运用权力为自己树碑立传,被所有人奉承的愉悦滋味,历史就这样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凡人总应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正常,女人自然要有女人味,性格上像男人一样刚毅的女人总不会受到太多的欢迎,而没有爱,没有正常家庭生活的女人往往会产生有莫名的烦恼需要迁怒于人,没有抚育过子女,也不愿意去收养或者爱一个孩子的女人,十有八九也不太容易对别人产生同情心;一样的,男人就要像男人,有勇气,有毅力,有决断,有胸怀,也要能够心仪美人,喜欢温情,爱护弱小。生活中,我们厌恶那种所谓“乃怪”(昆明话是女人味十足)的男子。为啥宦官当权就容易发生祸乱,为啥被宠爱的太监一般也就是朝政混乱的罪魁祸首,那都源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正常。现实中许多贪官出生于极度贫寒的家庭,因为曾经的穷使他记忆犹新,所以最终对财富的追求往往让他栽倒,江西的胡某、广西的成某、云南的李某都如出一辙。试想一个曾经娶妻生子,22岁迫于生计才被阉割,进宫后从倒马桶做起的的魏忠贤,他手里一旦有了大权,可以任意挥斥方遒、享受人世间所有荣华富贵时,却没有自己的正常性爱,那他还不把所有拥有性爱的人嫉妒死,恨死吗?他还会正常的对待社会和人民吗?
再谈谈本书中谈到的另一个人物——张献忠,说实话,在读本书之前,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人物,和所有不尊重妇女的起义军一样,他把女人视为祸水,既要玩弄女人,又要贱视女人。他对女人只要一夜情,第二天就杀,越漂亮的他越仇视。看来对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还没有寻找到原因。我估计这是在青春期他曾经被女人严重伤害过,所留下的阴影所致,今天说就是心理疾病。
真正在起义后坐上皇位的那又有几个农民呢,历史上好像也也就是朱元璋,陈胜吴广让贵族后裔刘姓建立汉朝,隋末农民起义让地主家庭的李姓建立唐朝。所以农民的起义也就是为另外一个新兴的贵族统治集团崛起创造了条件,而农民自己的命运依然是悲惨的,是不能自己掌控的。依靠了农民掌握政权的人最后都是损害农民利益最凶残的,好像任何时期都没有能够逃离这样的怪圈。
在明朝末年,有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不得不说——吴三桂,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背叛,第一次,他背叛了大明,第二次,他背叛了李自成,没想到,到了六十二岁白发盈巅之际,他还要第三次反叛,曾经的英雄少年,曾经的忠孝典范,一生的奋斗却最终走上屡屡牺牲自己名节的道路,以荒唐可笑的悲剧收场,他有那么多的机会选择慷慨赴义,成就千秋美名,可惜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时代造就英雄,也会产生罪人,之所以成为历史的罪人,无非是其没有遇到正确的时代罢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少,在明朝,台湾就已经属于中国,明朝——台湾——郑成功,中国历史上唯一打败过西方殖民者的骁将,因为注重名节誓死不投降与清朝,演绎出一曲可以不顾孝道,骁勇善战,收复台湾的精彩节目,其在历史上的作为终于让国人心情得以舒展。更为令人尊敬的是,他的父亲在他以死抗争劝说也没有任何作用后,最终投降了清朝,并被清政府指使屡屡信函劝他归顺满清,可他却不顾孝道,要以忠义为生命,最终让老父亲和
郑氏全家人都搭上了性命。仅凭这一点,郑成功是个值得十分尊敬的人。在追求过分务实的考虑太多的现实里,“识时务”的“俊杰”多得不计其数,这些聪明人聪明得让你窒息,理智得使你心灰意懒。反过来他们要奉劝你,人要变得随和圆滑一些,耿直正义是没有前途的。当一个民族都没有正义时,也就是这个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台湾,也就从这时起,真正回到中国人的手里。当然因为郑成功没有归顺正统的朝廷,所以还是没有回到大一统的天下。后来的朝廷对这个海岛正式实施统治,也是在他对荷兰人的收复基础之上。
读罢此书,我深深地为张宏杰细腻的文笔以及对历史的细致思考所折服,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明朝,选取的七个人物也是极有针对性,他们的事儿发生在古代,但是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逆境中朱元璋的坚忍,登基后帝王们处理问题的果断,以及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热爱······另外,中华文明虽然悠久灿烂,但是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是经过统治者修改过的,要想还原历史真相,就只能博览群书,所以,虽然在此书中有所收获,但我亦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清十二帝论文
康乾盛世
近年来,一幕幕康乾盛世的动人故事,频繁地出现在影视剧的荧屏上,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场面壮观,甚至令人神往,一时间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广泛兴趣与关注。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思考:应如何正确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它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呢?
所谓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有些中国历史学家们将“康乾盛世”称为辉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他们认为国家统一的最终完成,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趋势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我们应以客观实际的态度评价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康乾盛世”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平庸的盛世。首先,“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的纵向看,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其次,从世界的横向看,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当时的经济生产总量仍高于西方,但是生产技术却相对落后了)、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这是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当时是世界领先)、仁宗盛治、、永乐盛世(当时是世界第一)没有出现的情况。还有,盛世下的清朝有很多弊端:第一,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及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止;第二,大兴文字狱,残害大量文人学士,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明末繁荣的百家争鸣,科技发展彻底消失,中国从此进入一个死气沉沉而昏暗的时代,被欧洲人称为“中国的中世纪”。当“康乾盛世”正在进行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
不过康乾时代贡献仍十分卓著,如康熙时代统一台湾,平定三藩,抗击沙俄侵略,三征噶尔丹,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使疆域空前扩大。雍正时代广泛实行“摊丁入亩”税制,使经济、人口迅速发展;还有改土归流,加强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乾隆时代继续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使人丁繁多,国家富庶起来,而且开辟新疆,这时清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但实际有效控制区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经康乾百余年的发展,人口已超过3 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2/5,是明朝最多人口数的2倍,比清初人口最少时增长了5倍。
“康乾盛世”的到来,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由于康、雍、乾三位皇帝的个人素质,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延缓了封建社会衰败的进程但是却改变不了其衰败的命运,“康乾盛世”的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落日余晖。
如果把“康乾盛世”和三代以降号称盛世的其他各个时期相比较,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它都逊色前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康乾盛世呢?首先,政治局面安定。在康雍乾时期,自从三藩平定之后,中原地区就没有战争,国内也没有战争,社会上就没有大规模的破坏。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其次,就外部条件来说,当时中国产品丰富,换时往往出超。西文国家的物品不足,只能是拿银子来换中国的产品,这样大量的白银就流入中国。据《白银资本》一书记载的二百多年中,全世界的白银总产量为12万吨,其中6万吨约一半流入了中国。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面积种植第四。美洲的玉米、花生、白薯等明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明朝时还没有广泛种植。清朝大批推广高产作物。还有,三代皇帝励精图志,勤政英明,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生产力措施,如康熙时期:实行更名田鼓助垦荒,实行固定的粮食税。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放松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盛世之下人民生活幸福吗?盛世真的有我们说的那么美好吗?其实不然。腐败的政治统治下,民不聊生,百姓不能安居乐业,经济的发展又从何谈起?明朝,在江南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勤劳的中国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水平,一些雇佣主开设的小作坊渐渐兴起。无论是炼钢筑船等重工业,还是丝绸陶瓷等轻工业,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然而时过境迁,清朝一贯加强重农轻商的政策,使得从商人事越来越少,加之政治腐败,苛政重税,商人被官府欺榨,利益减少,于是清朝的商业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许多清朝虽说重农,但是农业在清朝并没有迅速发展。清初的“圈地政策”使得百姓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极大地影响了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清朝人口剧增,从1以增加到了3亿,这就导致产粮多,但饿死的人更多。虽然引进了马铃薯、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但是饿殍遍地、鬻妻卖子的情况屡见不鲜。乾隆朝诗人魏来朋的《鬻子行》写道: 潍北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膝下娇儿莫能蓄,百许铜钱即便鬻。但令得主免饥饿,宁甘下贱为人仆。交钱交儿说分明,钱交儿不随人行。翁亦无奈强作色,驱之使去终不能。望儿挥手频频打,旁观谁是解救者?频打频来怀中藏,儿声长号翁如哑。凄惨之情,不忍入目。满清统治者的文化思想统治导致民不聊生,经济凋敝。如果把康乾盛世在同时期世界大范围进行比较,其繁荣的背后隐藏怎样的危机呢?
17—18世纪中西方的社会状况对比中 国与西 方 国 家。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设军机处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重农抑商,西方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发达,重商主义,开始工业革命;思想文化: 提倡程朱理学大兴文字狱,西方,从文艺复兴运动发展为启蒙运动自然科学兴起(牛顿三大定律);外 交:闭关锁国 做天朝上国迷梦。
由此可见,就在这样的盛世下,清朝的统治隐含着严重的危机。当时的世界已经呈现出了走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应对这个历史巨变,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严峻选择。而清朝统治者对此一无所知,继续在做着天朝大国的虚妄之梦。而在思想文化上又实行严酷的专制政策,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活力。康雍乾时期文字狱频繁出现,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由于缺少权力的制约,政治上的清明愈来愈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了和珅这样的贪污之王。此外,在对外关系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轻视科学的态度,清朝已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境地。康雍乾时期的盛世,只是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社会的回光返照而没有在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开辟出任何新的路径。18世纪以后,、西方世界出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中国则陷于贫困、落后和长期危机之中。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盛世也并非全面发展,只是某些方面强大,特别在发展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对边疆的开发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功绩,其政策措施,多可借鉴。然而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滚滚大潮中,却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不应过高评价康乾盛世,更应视把“康乾盛世”放在世界的大环境中进行比较,从中得到益处,为迎来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盛世”而努力。
历史已经过去许久,很多很多真相已经无法考证,无论是否客观,是否全面,这就是我眼中的“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