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笔记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0:3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社会工作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社会工作笔记》。

第一篇:家庭社会工作笔记

第一讲 家庭社会工作导论

家庭社会工作导论

一、婚姻

(一)婚姻的含义。

婚姻乃是经过某种仪式之男女结合,为社会所许可者,此种制度必以社会之许可为其特征,到处皆然

(二)婚姻的形式

群婚制 血婚制 外婚制 对偶婚制 一夫一妻

(三)婚姻的的社会意义

仪式化和法律化的双重认可 社会继替的制度安排。

二、家庭——家庭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 

(一)家庭的含义 

经济性——社会性 家庭的含义:

 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作为纽带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体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二)家庭的特征

 1.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角色多面,家庭情感亲密、面对面的日常生活

 2.家庭是一个依靠某种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如血缘、婚姻、收养、法律关系, 3.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的某处共有、共享。 4.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  5.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家庭功能

 1.生产和消费功能  2.生育功能

 3.抚养和赡养功能  4.教育功能  5.情感支持功能  6.闲暇生活保障功能

(四)家庭的变迁 1.家庭结构变迁

家庭结构的分类标准:

(1)家庭人口组成结构维度

丁克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形式 

(2)维持家庭运转和稳定的机制  权威系统、家庭生活主轴,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家庭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形式,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轴由纵向的父—子主轴向横向的夫妻关系主轴转变。家庭日常权威系统也正在渐变。2.家庭伦理变迁

孝道文化日渐没落,代际关系呈现出理性化色彩 3.家庭功能变迁

生产功能弱化,消费功能强化 4.家庭日常生活的私密化

(三)家庭问题

1.代际关系问题—代际失衡严重

代际关系呈现出单向度倾向

2.家庭结构变迁与家庭的稳定性问题

家庭倒三角形结构导致家庭重心下移,家庭稳定性下降 3.家庭日常生活的空间与时间的区隔化 4.过度政治化的家庭肢解

家庭具有政治的、神圣的意义 的日常渐进。家庭边缘化

家庭经济理性的侵入

第二讲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一、家庭社会工作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中心而进行的社会工作介入及所提供的家庭服务;其目的是在与协助家庭解决问题,改善日常家庭生活,提升家庭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及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家庭社会工作内容(一)一般性内容

1.治疗性的服务:家庭治疗、婚姻 辅导 2.发展性服务:家庭服务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 1.婚姻咨询 2.家庭生活教育 3.家事管理服务 4.心理卫生服务

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婚姻与家庭咨询 —— 咨询性质  家庭生活教育——预防性措施  一般性服务 —— 家庭主妇  家务服务 ——老弱病残

 家庭社会环境的改善 —— 宏观层面的改善 港台地区家庭社会工作内容 香港:

 婚姻与家庭咨询 ——主要内容  家政服务——有偿服务

 家庭生活教育——认清家庭角色  儿童照顾服务——照看 台湾

 经济协助——辅助困难家庭获取经济资源  心理治疗——角色认知混乱

 社会的服务——寻求资源,加强社会适应  制度配合——社区服务网格化 大陆内地家庭社会工作内容 传统家庭服务

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与培训,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  专业家庭社会工作 

家庭救助——经济

家庭咨询与治疗——问题 

亲职辅导——家长

家庭服务——综合性、多方面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进程

(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

由慈善作为源头——专业的机构

 法国1663年 慈善女儿社,英国1869年 慈善会社  美国于 1877年慈善组织会社

(二)香港

 1951年的妇孺保障法例,成立社会福利办事处,1965年办事处的成立,家庭服务部的成立,推进了家庭服务的发展。

(三)大陆社会工作发展

 正式机构:妇联、民政、社区

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离婚高潮  单位制时代 思想工作为主

 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 政策 ——家庭结构变迁  1990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

 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政策的发展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孕育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高校 1988年,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专业  民间 春雷行动 总结

欧美国家:

 1869年英国成立慈善会社;1877年美国成立慈善会社。1919年德国成立婚姻与性问题咨询中心;1930年美国家庭关系协会等;1950年系统性组织性服务机构出现发展,专业家庭治疗职业化。我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开设有家政课程  50年代取消

政府机构主导家庭工作

今年家庭治疗形成家庭心理辅导潮流

四、家庭社会工作特征

(一)由个人问题而引出家庭问题

(二)从家庭的整体角度去观察个人、理解个人

(三)家庭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五、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和理念

(一)关注家庭需求原则

(二)家庭介入的情景化原则

(三)优势与增能原则

(四)家庭介入个别化原则

六、家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支持者

(二)教育者

(三)能者

(四)咨询者

(五)协调者

(六)动员者

(七)倡导者

七、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视角

(一)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

(二)专业性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 第三讲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介绍

一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  20世纪30年代 萌芽 希尔和汉森建构基础  20世纪50年代 运用到家庭社会工作研究中  20世纪60——70年代 兴盛  代表人物:

 希尔,杜瓦尔,埃多斯,格里克,罗杰斯等,(二)理论假设

 人是行动者,也是反应者

 家庭成员的增加和减少是互动的重要表现

 家人在同一场景中的互动与家人在不同场景的中互动  家庭急速的变动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八阶段分析(杜瓦尔Evelyn M.Duvall,1957)1.未有小孩的已婚夫妇阶段,大约2年左右;

2.养育幼儿阶段(第一个小孩未满30个月),约2年半

3.有学龄前儿童的阶段(第一个小孩子年龄在2.5至5岁之间),大约3年半左右; 4.有学龄儿童的阶段(第一个孩子年龄在6--12岁之间),大约7年左右;

5.有青少年子女在家阶段(第一个孩子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大约也是7年左右; 6.子女离家的阶段(第一个孩子离家到幼儿离家),大约8年左右; 7.中年父母阶段(空巢到退休),大约15年左右;

8.老年阶段或鳏寡阶段(自退休到死亡),大约10至15年左右。

(二)五阶段划分法

第一阶段:新婚期(2年左右),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

第二阶段:育儿期(5至6年),从生第一个孩子至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 第三阶段:教育期(15年左右),从孩子入小学至孩子独立 第四阶段:向老期(20年左右),子女相继离家

第五阶段:孤老期(10至15年),夫妻中只剩一人,直至该家庭生命终结

三、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

(一)八阶段的任务

 新婚期(没有孩子)发展相互满足的婚姻生活;怀孕及即将成为父母的适应;适应彼此的亲戚网络

 育儿期(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到该子女两岁半)适应新生子女的诞生、成长;发展一个可以满足的双亲、新生儿的家

 学龄前期(从第一个子女两岁半到该子女六岁)以激发性、成长方式适应学龄前期子女的重要需求;充沛的精力适应及因对子女需求,父母因此缺乏隐私  学龄期(从第一个子女六岁到该子女十三岁)有学龄子女的家庭以建设性方法适应社区的生活;鼓励子女教育上的成就

 青少年时期(从第一个子女十三岁到该子女二十岁):青少年在自由及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发展中年父母(子女已成年)的兴趣和工作

 空巢期(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家):成年子女离家就业、服兵役、上大学、另组新家庭等;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

 中年父母期(空巢到退休):新的婚姻关系重建;维护老的及年幼的亲属关系

 老年家庭成员(退休到双亲死亡):因对丧偶及独处;亲近家人或适应老年生活;适应退休生活

(二)五阶段的任务

新婚期:婚姻系统的形成及整合,夫妻角色的认定,姻亲关系

育儿期:父母角色的认定,家庭财政、家务劳动等分工或协作,职业与家庭之间的精力分配 教育期:亲子关系的调整,夫妻情感的深化发展

向老期:接受子女已独立、离家的现实,婚姻关系的再调整

孤老期:面对自己及配偶的衰老与死亡,安排晚年充实的生活,体味人生的意义

四、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解析的局限

(一)时序结构

(二)关系结构

(三)功能结构 

(一)理想化的道德性 

(二)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

(三)区域的特定性

五、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

(一)评估 ——发展阶段 

(二)介入——特殊化原则 

(三)处理——资源的针对性

二、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 1 .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聚合性趋势

二者是动态的的稳定与平衡

整体与部分既有脉络特质也有各自特性、二者是互相影响互为条件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的界限——刚性 缺乏弹性

开放系统的界限弹性与柔性可以形成一个回馈圈

(二)家庭系统

 1 .家庭系统的构成

家庭由系统组成 配偶、亲子、手足 

家庭由个人组成  2 .家庭系统的两种基本机制 

改变机制 

平衡机制

 3 .家庭系统的运作秩序

(三)社会环境与家庭系统  1.家庭生态系统  社会环境  物质环境

 2.制度与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 3 .社会网络

(四)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边界

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单位的界线 2.沟通方式 3.家庭结构

三、功能主义理论 

(一)家庭的功能  1.成员的社会化  家庭是首属群体, 先赋性地位的获得

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场所

 2.情感功能的满足  3.性规则的制度化 

后代延续的合法性

子代社会身份的合法来源

(二)功能主义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 1.家庭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  2.家庭大系统与家庭子系统的关系  3.家庭与人格的关系 功能论视野中的家庭

 1.家庭是平静的、被动的,是社会平衡的一部分

 2.家庭是永恒的生活场所,成员的财富、身份都是代代相传的

第四讲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下

四、社会冲突理论

(一)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家庭中的冲突是自然、不可避免的

2.家庭是作为社会组织蕴含着潜在的和事实上的冲突 3.人们的观念不是教养的,而是差异性的冲突中形成的

(二)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家庭内部不平等与冲突 1 .冲突论关于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观点 2 .女性主义关于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观点

(三)社会冲突理论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1.冲突的安全阀 刘易斯▪科赛

释放紧张能量

加快适应过程

修正不合理的家庭关系

2.控制家庭冲突的强度和冲突烈度

夫妻暴力——家庭解体

血缘暴力——消解家庭对社会的正向功能

家庭暴力后果——人格扭曲

五、家庭危机理论

(一)家庭危机的概念

指作为家庭的基本组织形态,家庭现象引起家庭构成组织  的不调和、和家庭功能障碍的现象。固有的功能、家庭成员  责任义务的实行、家庭成员的共同生活目标、家庭内部正常  人际关系的维持衰退,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冲突、对立分化, 人性梳理,异常等

(二)家庭危机的原因  1.外在因素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2.内在因素

 家庭成员的身体、生理  家庭成员的人格条件  家庭的经济条件  家庭的社会条件  家庭结构  家庭功能条件

(三)家庭危机理论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 1.充分认识家庭内外因素的出现,辩证看待

 2.充分考虑引致家庭危机的因素之间的复合连锁作用  3.重点关注家庭内部因素的变迁 讨论:

 婚姻危机的应对  婚前如何预防危机

第五讲 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一)一、家庭治疗发展历程:

(一)创始人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家贝特森教授 

儿童精神病学家阿克曼教授,奠定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治疗范围的扩展,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扩展到处理全面性的情绪困扰问题,包括家庭问题;

(2)一般系统理论的引入,强调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交互影响的整体;(3)家庭动力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的探索;鲍恩的共生母子关系 (4)儿童辅导运动的发展;(5)婚姻辅导的发展;

(6)团体治疗技术的发展。

(二)家庭治疗理论的发展历程

 1.家庭治疗的探索期 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初  杰克逊——心智治疗中心

 贝尔(John Bell)将家庭治疗分解成一系列阶段  阿克曼——家庭研究所  鲍恩——母子间的共生关系

 1957年,美国精神卫生学家联合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召开家庭治疗议。 1961年,哈利(JayHaley)与阿克曼共同创办了《家庭过程》

2.家庭治疗发展的黄金期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 三个经典流派

 1960年代以帕罗▪阿尔托小组创立的沟通模式为代表,代表性书籍是     《人类沟通的语言学》、《联合家庭治疗》 1970年代属于米纽钦他所创建的结构式家庭治疗 《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1980年代的家庭治疗发展则以策略式家庭治疗的发展为代表《改变《问题解决治疗》(《矛盾与反矛盾》)3.后现代家庭治疗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  强调心理现象的建构性和心理学知识的相对性。 其次是女性主义对家庭治疗的质疑

二、家庭治疗的概念      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的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 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 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 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特点:  1.是以家庭而非个人作为治疗单位的。

 2.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在于改变家庭内部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了的互动方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个人以及家庭问题。

 3.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情景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的实际过程,并刻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 家庭成员间的座位的远近、答话的先后,话题的主导权问题

 4.家庭治疗以心理学、家庭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三、家庭治疗的原则  1.中立原则  2.循环提问原则  3.积极赋议原则

四、家庭治疗师的角色和价值规范  1.促进家庭转变的推动者  2.提供咨询和辅导的教导者

 3.链接求助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协调者  4.广泛发动社会资源求助家庭的组织者  5.对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和支持的联盟者

五、家庭治疗的一般过程 

(一)结案

 是指治疗师初次与求助家庭接触。

 与家庭建立的专业的信赖关系,达成工作协议;了解家庭及  其问题的全貌,以决定是否属于家庭治疗的适应范围;进行  初步的介入治疗。

(二)治疗  探索, 诊断, 介入改变。注意事项:

 治疗师的角色转变  注意家庭的领悟能力和家庭的承受力  目标导向

 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结案 任务:

 一是对整体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给家庭和治疗师一个交代;  二是要消除家庭对于治疗师的热心理依赖,推动家庭进入自我该、自我支持阶段。注意事项:

 其一,要逐渐延长两次会谈之间的间隔时间, 其二,结案时候要坚决果断, 其三,引导家庭有准备的面对将来

 其四,治疗师要及时从这个家庭中饭抽身出来  最后要随访评定

 第六讲 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 

(一)基本假设

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个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力和家人之间的交往结构,可以使个别成员的症状好转或者消失,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健全的结构。(二)核心概念

 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界线

 家庭结构是指一组无形的功能性需求,家庭成员借此建立他们的互动模式,家庭是一个借由互动模式运作的系统。这些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建立了如何、什么时候以及和跟谁相互连接。

家庭次系统是家庭大系统中根据性别,功能、角色和代际不同而分成的比整体小的次级系统,兄弟姐妹系统。

界线是指家庭与外界、家庭各个此系统之间以及个别成员之间存在着的边界。次系统的界线指的是谁能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规则。

二、常见的家庭图

三、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 

(一)纠缠与疏离 

(二)联合对抗 

(三)三角缠 

(四)倒三角 

(五)越俎代庖  祖孙三代的家庭中 

(六)混沌一片

四、结构式家庭的治疗基本过程 

(一)加入

 是治疗师用来建立治疗系统和定位自己为领导者的过程和方法,结构式家庭治疗师的两大任务是:适应和领导  自我调适

 技巧:维护、追查、模仿等。

(二)诊断

目标是收集足够的资料去了解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地方和原因。家庭的基本情况,整个家庭的结构,家庭系统改变的弹性和能力,家庭生活环境,家庭发展的历史和生命周期,家人的表征问题和家庭系统惯用的交往方式的关系。 注意的问题:  结构的互补性, 结构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

(三)介入  重构家庭  工作目标:

 改变家庭对问题的定义  挑战家庭的结构  挑战家庭的世界观

五、常用的家庭治疗技巧 (一)维护  顺应技巧 

(二)追查 

(三)模拟 

(四)重构 

(五)重演

(六)平衡与打破平衡 

(七)现实化 

(八)划分界线 

(九)运用症状 

(十)指定任务 

(十一)集中焦点

(十二)导致强烈的感受 

(十三)似是而非的介入

六、治疗师的角色 近距离的密切参与  中距离的适度参与  远距离的抽离 结论 

结构式治疗是一种行动治疗,而非解释性或者分  析治疗,它注重家庭成员的互动之中的家庭结构的重构。

 第八讲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一、基本理念  人性本善论  以人为本  沟通过程

二、家庭沟通的影响因素             1.自尊

人对自己的评价、界定和认同 较高的自尊——较高的内在安全感 自尊低——依赖性强 丢自尊具有传染性 2.家庭沟通模式

良性沟通方式——表里一致

能同时顾及自己、其他人和所处情境的沟通方式 三个方面:

我们自己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要友善对待别人的感受

区别不同的情境及其适合的做法

不良沟通方法——表里不一 讨好型 忽略自己,欠缺安全感

我的生存取决于别人对我的照顾和保护,我必须取得别人的欢心才能换取这些照顾和保护 指责型 忽略别人 内心缺乏安全感

攻击是最好的防御,我要先攻击被人,免得他们看见我的弱点

超理性型 强调理性和客观分析 忽视感情

我的生存取决于别人佩服我理性分析的能力,情感是多余和危险的我必须用理性来克制自己和别人的感觉。

打岔型 逃避责任 缺乏安全感

3.家庭规则  家庭规则的具体性与原则性  家庭规则的弹性与矛盾性  家庭规则的人性化与非人性化

三、治疗方法与技巧          1.治疗策略

注重家人的成长而非解决问题

治疗师的角色:妥协的协调员与成长的导引者 注重过程而非内容

即不是家庭发生了什么,而是家庭互动如何助长问题 治疗师需要打破恶性循环

注重让家庭获得新经验而非消除旧经验 注重滋润而非强迫 治疗就是教育 2.治疗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触期 获得当事人信任

观察当事人家庭互动方式 对当事人家庭的回馈

第一人称叙述,描述经验,示范沟通,鼓励不同观点表达 第二阶段——蜕变期

醒觉——接受——经验(改变)醒觉对现状的认识

接受承认现状,不再逃避 连接—重建家庭感情上的联系 引导-说出正面动机 澄清——沟通 对质——反省 沟通游戏

模拟家庭会谈 家庭塑像

家庭压力芭蕾舞 自我循环 家庭重塑等 1.治疗师角色 连接者角色 中介者角色 支持者角色

注重个人由内而外的改变

注重家庭中的沟通过程,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 改变设计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基本信念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

注重情绪的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

 第九讲 家庭治疗的其他理论流派介绍 3.治疗中的有效模式

四、治疗师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 2.特色

一、德国家庭系统式的家庭治疗 

(一)概述

 系统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将人际互动视为与精神疾病相关。着眼于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来建构有建设性的心理和人际现实。家庭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自稳系统,家庭具有内在解释,即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务的模式。家庭部分元素发生变化会引致其他部分发生变化。

 围绕症状找出家庭规则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加以扰动促成症状消失

(二)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  1.扰动式提问技术  循环提问  差异性提问  假设式提问  2.家庭作业技术  悖论

 单双日作业  计秘密红帐  角色互换  水枪射击

(三)系统家庭式治疗特色  1.建立假设  2.循环提问

 3.重视患者及其家庭对病症的及行为的赋义以及治疗师的积极赋义和改释  4.保持中立  5.共情取向

 6.资源取向的立场

二、其他模式介绍 

(一)鲍温家庭系统理论  八个核心概念  自我分化  家庭投射过程  数代相传  兄弟姐妹位置  三角关系

 核心家庭情绪系统  情绪割裂  社会倒退

(二)行为主义家庭治疗

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和促进进度。充分运用学习原则,通过给与适当奖赏或者惩罚,促进家庭成员的改变。 行为矫正技术——实证疗法  认知带来行为改变——行为疗法

(三)功能性家庭治疗法 Functional Family Therapy  从家庭功能方面的满足或者缺失及行为所满足的家庭功能方面来理解和解释家庭成员的问题行为,并依此来选择治疗策略。

(四)策略性家庭治疗 Strategic Approach  强调有计划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变化。其着眼点在于准确评估问题的症结所在,订立清晰的工作目标策划有层次有次序的有效策略,对症下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步骤性与策略性  策略包括:  重构问题  重贴标签  直截了当  似是而非

 第十讲 家庭过程

一、择偶

 选择谁做配偶?  温琦—需要互补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 柯尔科霍夫、戴维斯—过滤理论  墨斯登—第三种序列解释  刺激——价值——角色 择偶的基本原则  一是同类性原则  二是对等性原则  三是互补性原则

二、现代人的择偶标准?  眼缘?  利益?  政治?

三、择偶与约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如何在初次约会中约会对方 2.约会的内容如何设计

3.怎样达到对对方的完全了解 4.如何认识性在约会中的作用 1.爱情的萌动 2.试探和表述 3.热恋

4.平和恋爱期

5.进入婚姻或者分手

(一)家庭过程 1.新婚期 2.育儿期

3.有学龄儿童期 4.有青少年子女期 5.空巢期 6.孤老期

(一)老年家庭婚姻 1.老年婚姻

2.老年人婚姻满意度高 3.老年人离婚和再婚率低

(二)老年家庭结构 1.主干家庭 2.核心家庭

分而不离:经济,生活、情感

四、恋爱

五、家庭

六、老年及空巢家庭的辅导              

(三)空巢家庭 1.空巢家庭概念

杜瓦尔提出1977年提出 2.空巢期提前到来 3.空巢家庭问题(1)生活无助(2)情感空洞(3)心理灰色(4)死难善终 1.老年人的自我照料 老年人的自助互助 2.家庭支持是基础 3.社区服务是现实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

 第十讲 家庭危机及其应对

(四)空巢家庭的辅导

一、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 婚姻问题:

广义:所有影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狭义:仅指影响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问题。

1.不同生命周期的婚姻家庭压力源

2.婚姻冲突与危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婚姻冲突的因素:

内在:夫妻双方自身因素

外在:夫妻双发之外的社会环境因素 城乡婚姻冲突的异同点:

共同点:家务、子女教养、经济,婆媳关系,一方的不良习性 差异:

城市夫妻感情的调试问题。婚姻质量成为婚姻冲突的重点

农村:婚姻基础不牢,感情淡漠,道德品质问题;恶习不改,凑合维持型家庭。妇女的社会地位不高,缺乏财产支配,如土地等、,房屋等 1.审视双方的性格 2.促进有效沟通 3.学习处理冲突 4.了解婚姻的期望 5.认识夫妻角色及分工 6.性和生育计划安排 7.家庭财务预算安排 8.重视双方的姻亲关系

1.重视磨合期的调整与适应

2.呵护感情----保持长久的感情生活 3.互敬互谅---构建良性的婚姻沟通模式 4.调整预期值----让婚姻维持生命 5.护诚互信---构建诚实的夫妻关系

三、预防危机-婚前准备

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调试

六、家庭暴力  1.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特征

家庭内的暴力表现为人身虐待,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并与精神折磨,忽视基本需要和性骚扰等行为相互相关,暴行一般发生在有抚养关系的最亲近的家庭单位内,使受害者遭受严重的伤害,一再发生的暴行应于偶尔发生的暴行相区分,偶然发生的暴行如果不紧急干预,这种行为往往会一再重复发生并趋于严重。————联合国的界定 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形式的不法侵害行为————我国新婚姻法规定

家庭暴力的类型:  身体暴力  性的暴力  精神暴力

家庭暴力的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隐蔽性高

私人事务的屏蔽性造就了家暴的隐蔽性 再发率高 危害严重

受害者身体心理的直接伤害 侵犯了人权 家庭破裂

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成长 影响社会稳定

(1)传统的性别不平等意识惯性是家暴的深层次原因(2)家庭内部的不平等资源分配关系是家暴重要原因

(3)家庭成员的背景差异产生的对立情绪是家暴的重要媒介(4)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现状合理性的认识分歧是家暴现实起因(5)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家暴外部因素。(1)应当与当事人建立合作性的伙伴关系(2)充当受害者和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链接者(3)进行心理辅导

(4)教导个人权利的观念,应对家暴的技巧

(5)协助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根除家暴产生的源泉 2.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3.家社会工作对于庭暴力介入途径

第二篇:家庭社会工作

做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分析贫困家庭1医疗2住房3就业4养老的问题,结合社工整合资源的能力,从家庭、个人的角度可以怎样帮助贫困家庭。

1、医疗方面

a.对于贫困家庭存在看病难问题,社工可以联合医院、社会事务局合作,在社会基本医疗

保险和低保基本医疗救助保障基础上,对合作项目保障范围内的患病低保对象实施补充式救助,进一步提高低保对象的医疗保障待遇。

b.社工在社会上可联系爱心企业提供医疗支持,在医疗服务上给贫困家庭予针对性的服务,以及在医疗费用上给予相应的救助,减轻贫困家庭就医负担,从根源上缓解因病致贫、因贫困而无法及时充分就医情况的问题。

c.可开展贫困家庭大型义诊暨健康建档活动,对贫困家庭中个别患病对象免费进行义诊

2、住房方面

a. 社工可以帮助符合“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项目的贫困家庭联系相关的政府部门,以至

于能帮助贫困家庭的“住房差、住房难”的问题

b.向社会筹集灰水等粉刷墙壁的材料和旧家具等物资,并联系爱心企业得到人、财、物三

方面的资助,同时包括装修技术援助,为贫困家庭提供装修服务

3、就业问题

a. 为贫困家庭人员制定适合他们能力的就业辅导计划,指导他们进行与相适应的能力的免

费职业训练,提供与发掘就业机会。尽量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贫困者,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低收入岗位,对其生活也是有帮助的,如社区的保洁、电梯工等。对于一些下岗工人,也应鼓励他们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培养其自主自助的精神。贫困青年的失业问题,低收入和低技能的工作对他们主要还是过渡性安置,激发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增加技能,为从事更为理想收入水平的职业做准备。b. 社工可以联系政府部门,帮助符合资格的贫困家庭,采用政府和社区分别承担“社会保

险”的缴纳方式,解决贫困家庭再就业的后顾之忧

4、养老问题

a. 帮助贫困家庭联系政府相关部门,采用政府承担“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以至于帮

助贫困家庭管好“保命钱”

b. 社工可以让贫困家庭中的成员知道养老最主要的支持来源就是家庭成员,让他们知道家

庭成员在生活照料上、情感上对老年父母的支持,家庭成员及其子女的支持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家庭社会工作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家庭社会工作

简答题

1、简述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是(1)家庭关系更加注重爱、关心和平等;(2)家庭结构进一步趋丁小型化和多样化;(3)职业女性增加;(4)“家庭网”区位距离的扩大。

2、简述家庭治疗的特点。

答:家庭治疗的特点:(1)家庭治疗是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2)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3)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4)家庭治疗以心理学、家庭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3、简述家庭治疗过程中,各种学派所持有的一些共同理念。P126

答:家庭治疗过程中,各种学派所持有的一些共同理念:(1)家庭是一个有机系统。(2)家庭成员的不良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是孕育家庭问题的内在结构性因素。(3)现实的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家庭生活过抖中&期积淀的产物。(4)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情感群体,治疗师需要与家庭结成稳固的治疗联盟。(5)家庭有权利自我决定有关治疗的事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简述家庭治疗师的角色。P124 答:家庭治疗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都是与家庭及家庭其他成员互动的结果。家庭治疗师的角色通常有以下几种:

(1)促进家庭转变的推动者;(2)提供咨询和辅导的教导者;(3)联结求助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协调者;(4)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帮助求助家庭的组织者;(5)对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联盟者。

5、简述家庭治疗结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P129

结案一般要事先告知家庭,取得家庭的同意,并留有一到两周的准备期让家庭适应。

(1)接近结束阶段时要逐渐延长两次会谈之间的间隔时间。(2)缩案时坚决果断。(3)引导家庭有准备地面对将来。(4)结案后,治疗师要及时从这个案例中抽身出来,并在以后对这个家庭的情况严格保密。

6、简述中年夫妻产生婚姻危机的主要原因。P226.司登堡和司里堡提出,如果把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婚姻满意度连成一条曲线,那么这条曲线是呈“U”字型,即初婚和年老时,夫妻的婚姻满意度都比较高,而中年夫妻的婚姻满意度相对较低。原冈在于:(1)价值观的差异。(2)互信程度偏低。(3)沟通时间不足。(4)外遇机率提高。

7、简述引起我国夫妻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P297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性别歧视。(2)双方性格无法调利。(3)生理障碍。(4)婚外恋,一方情感转移。(5)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纠纷的压力。(6)社会强制性压力。

此外,缺乏两性相片的技巧与方法,不懂得如何满足对方的需求,彼此感受不到对方的爱,也会使夫妻双方误认为感情已经破裂而导致离婚。

论述题

l、评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社会工作意义。P96-100

家庭生命周划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目前学术界被广泛传播和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山的。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重视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戍性调整的重要性等。在该理论看来,对于整个家庭发展而言,家庭生活各阶段是前后延续的,其间有一种转折和衔接:后面阶段将受到前面阶段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将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家庭生活;阶段之间的转折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导致家庭芙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

对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家庭社会工作者进行家庭评估,以便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确诊个案家庭在哪种发展阶中发展阶段所可能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非传统的家庭(如单亲家庭)而言,这种作用尤其明显外,此外,一些有残障成员的家庭而言,家里如果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子女,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始终处在养育期,父母扮演照顾子女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对这种家庭的介入,必须根据其特殊性的发展需求,寻求社会福利系统的介入,协助其满足家庭发展阶段的需要。

2、评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点。P164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所以适用性广。

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是“经验式”的。

4、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5、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

另外,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还有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被有些学者归为“经验一人本主义”取向的一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点及局限性,P176 特点:

1、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重视增强家庭改变对的自由和能力,不强迫家庭改变,又重视治疗师的干预主义;

2、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反对对家庭的强迫和建议,尊重家庭充分的选择自由和治疗师的灵活、不拘一格,又发展出一系列程序化的技巧;

3、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既要求治疗师与家庭共情,又要求治疗师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警惕涉入太深;

4、既要求建立治疗假定,又要求治疗师去诊断;

5、系统式家庭治疗采取资源取向,既类似义不同于精神分析的自我分析技术、存住主义哲学倾向以及高度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与权利的人本主义倾向等。

局限性:

1、往往没有确定的方案和建议,可能使救助者产生失望情绪;

2、主要采取通过问问题引发来访者的思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有些来访者可能难以理解治疗师的意图,双方无法互动,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另外内省性的问题可能带来复杂的局面,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

4、谈谈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P284(一定要适当展开论述,并要联系实际)

1、传统的不平等的性别意识惯性是导致我国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关系是家庭暴力冲突的重要原因。

3、家庭成员背景的著差异而产生的对立情绪是家庭渖突发生的重要媒介。

4、家庭成员对家庭现状合理性的认识分歧是家庭冲突最常见的现实原因。

5、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

5、谈谈如何构建良性的亲子关系。P252(一定要适当展开论述,并要联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维护整个家庭的稳定和谐、对于子女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虑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父母的自身行为的控制:

①提高白身素质。改变对子女的认识和态度。③树立榜样效应。

二、加强亲子沟通:①定时沟通。

2、情感发泄。

三、角色互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四篇: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就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过程模式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系统理论。(3)生态系统理论(4)优势视角和增能社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迂腐,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重点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系统论的视角来统筹分析案主的问题和处境,并能从系统论的视角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方案。

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1生命周期2人际关联。3能力。4角色。5地位与栖息地。6适应力。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有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我们的,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基本的分析依据,在具体分析方面,社会工作者尚需要熟练运用内外影响力范式、社会功能范式和生命周期范式等来分析安主的情境及其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方案。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包括: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1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2运用综合方法。3工作过程阶段化。4工作任务阶段化。5整合的价值观。

运用通过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 序是有弹性的。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4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1改变媒介系统2服务对象系统.3目标系统。4行动系统。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1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任务。2完善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3合理确定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4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5在实务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6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

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在服务对象”。接案的步骤和核心技巧:

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实效面谈提纲(1)资料准备。(2)拟定面谈提纲。

二、面谈(1)面谈的目的。(2)面谈的主要任务。(3)面谈的技巧。(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三、收集资料(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四、初步预估。

五、建立专业关系。

六、决定工作进程。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常见的接案不成功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4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5社会文化因素。6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接案应注意的事项:应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预估的目的:(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预估的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

存在的问题。(2)了解服务对象

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预估的特点:(1)持续性。(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3)行动取向。(4)有可识别的步骤。(5)渗透了专业判断。(6)有局限。

预估的原则:主要包括个别化、合作、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等原则。

预估的基本步骤:1收集资料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3认定问题。4撰写预估报告。

预估的主要方法:1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2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及运用。3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4社会网络分析。服务计划的构成:1目的与目标。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3介入策略。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3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5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1设定目的和目标(1)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2)设定工作目标。2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2)选择行动内容。服务协议的形式:社区工作的协议可以是书面协议,也可以是口头协议。书面协议要列明各项工作目标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协议对于改变过程是有积极帮助的。所以,一般来说最好是能够订立书面协议,使其起到督促双方的作用。签订服务协议的过程:社会工作协议是与服务对象在从接案到共同讨论问题、构建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协商产生的,因此协议的过程从接案时就已经开始了。

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1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2与服务对象讨论对问题的看法。3描述介入工作要解决的问题。4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

策略。5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介入的特点: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介入的分类:分两类,即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介入行动的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2个别化。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5瞄准服务目标。6考虑经济效益。

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直接介入行动和策略是与服务对象系统一起行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任务和环境的需要。直接介入策略主要包括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危机介入、运用活动和调解服务、运用影响力。

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间接介入行动及策略是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1运用和发扬社区人力资源。2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3制订计划创新资源。4改变环境。评估的目的: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评估的作用:1监督介入工作进度。2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3巩固改变成果。4社会问责。

评估的类型:1过程评估。2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和技巧:1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4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结案的类型:结案的类型包括:目标实现的结案;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对整个助人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主要任务包括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解除工作关系、做好结案记录。

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的需要:儿童的需求包括生存的需要、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社会化的需要、被保护的需要6个方面。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儿童可分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5岁)、学龄期(6-14岁)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资源。也面临的不同的问题。(1)婴儿期面临着如何避免疾病困扰以保障生命安全等,主要是生理层面的问题。(2)幼儿期除了生理发育方面的问题外,可能会有分离焦虑,会出现恐惧: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3)学龄期可能会出现学习性问题,如厌学、焦虑等。幼儿期的行为问题,在学龄期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等。

主要概括为环境对儿童的伤害和儿童自身发育障碍这两个方面。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具有以下4个方面:(1)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立足于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2)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方法和技巧。

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1)儿童生物学。(2)儿童心理学(3)儿童教育学(4)儿童社会学。(5)儿童文化学。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广阔,可以将其内容分为宏观儿童工作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两个层面。(1)宏观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面向全社会的、宏观性的社会工作。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促进对儿童的养育推动儿童教育事业④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⑤加强儿童卫生保健⑥开展儿童家庭服务⑦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⑧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2)微观儿童社会工作是直接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的社会工作。一般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是对一般儿童提供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托儿、康乐等方面的服务特殊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是对残障儿童、问题儿童及

特殊身世(孤儿、弃儿、受虐)儿童提供救助、教育、医疗及机构照料、家庭补助、寄养和收养等方面的服务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④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包括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以及政府及相关的部门等。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儿童辅导2儿童小组工作3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的需要与问题:青少年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独立(人格、经济、价值观)、认同(性别、自我)、社会角色(家庭、婚姻、职业)与社会关系。青少年的问题与该阶段的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如:自我认同问题、社会支持网络发展不良、或者独立动力不足等。

青少年工作的特点: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3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类: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其中发展性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青少年群体潜能的发挥与发展的促进,具体内容主要集中于思想道德发展、心理认知辅导、就业能力拓展、生涯发展、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等;预防性的社会工作主要集中于对于一些潜在的可能会阻碍青少年社会功能发挥的条件进行控制,其主要着力点更多是在青少年相关群体与社会功能载体中,如青少年父母亲教育、社区环境改善、社会政策完善等;而补救性的社会工作则是指协助青少年恢复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功能,具体包括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与犯罪青少年矫正等,还包括弱势青少年保障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个案、小组与社区,方法的具体操作与实施则与青少年发展理论密切相关。个案方法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以积极主动及多

样化的方式去接触案主,同时在接触过程中给予案主的独立性以足够的尊重,从而激发案主的主体意思,增强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工作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该群体可以借助小组获得其所需要的安全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朋辈支持、学习模范、社会网络等。

社区青少年工作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即调动社区资源使之为青少年服务,或者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除此之外,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还包括一些专项服务。比如就业辅导及网瘾戒除等;另一种则是通过团康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整体提升的历奇训练等。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和一条龙照顾等。老年人的问题:1疾病与医疗问题2家庭照顾问题3宜居环境问题4代际隔阂问题5社会隔离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2反移情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3社会工作者要关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主要包括: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2老年人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处理的方式:帮助老人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等最常见的4个认知和情绪问题。3老年人精神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理解老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在精神上关怀老人。4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临终关怀、丧亲问题、酗酒问题、自杀 等。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式主要包括:缅怀往事、人生回顾疗法、验证疗法。2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有现实辨识小组和动机激发小组。3老年社区照顾工作方法主要分为医疗性社会照顾两部分。4老年机构照顾工作方法有三个实务模式,分别称为爱登选择模式、住房与服务模式和以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式。

第六章 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的需要:主要包括: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妇女的权益和妇女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妇女的问题:包括:妇女的婚姻与家庭问题;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问题;妇女就业问题;妇女的贫困化问题;妇女参政率及妇女教育资源普遍不足等问题。

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1要关注妇女的多样性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4个人的即政治的。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妇女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为妇女服务,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关注妇女的发展,解决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的权益和发展问题;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的机制建设。

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1婚姻和家庭关系和调适与工作策略。2对单亲母亲家庭的介入。3干预针对妇女的暴力。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1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考生主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具体内容。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3推动社会主流化的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性别分析方法。2妇女一点赋权的方法。3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基本需求:残疾人的主要困难:分为城镇和农村两部分。城镇包括: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婚姻难、就医难、社会交往难、心理

障碍等。农村包括:交通不便、体力劳动困难、医疗困难、社会服务难等。残疾人的基本需要:社会福利政策落实、家庭扶助、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就业政策倾斜、康复与医疗救助、伤残抚恤、社会保险、特殊教育、文化生活照顾、改善社会环境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1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其二是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此外,还要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和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与创造性。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1)宣传贯彻。(2)开展政策咨询工作。2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1)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2)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3)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有社会活动,以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社区康复模式。社会康复模式。职业康复模式。教育康复模式。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对象面临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服务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矫正工作的特点:矫正社会工作即有社会工作的共性、如注重专业知识、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等;又有其个性特征,即:福利性、特殊性、系统性、专业性。这4个特性分别从工作的性质、工作的服务对象、工作所依托的体系、对服务提供方的要求这4个方面进行归纳。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社会矫正中的社会工作和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4种。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1树

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接纳矫正对象。2掌握5个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应用它们分析案主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指导服务方法的拟订。3内化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4掌握行为治疗方法。5掌握理发情绪治疗模式。

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社会—心理”视角。行为治疗方法:治疗的策略与技巧;增强物的使用;强化程序。理论情绪治疗模式:1ABC理论。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个案管理:1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2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3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4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5个方面:治疗康复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社会尊重需要。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2)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3)生活保障问题。(4)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困惑。(5)社会隔离,缺乏社会网络,身心非常孤单。

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4个方面:健康维护的需要;婚姻家庭的需要;社会参与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

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老化问题。(2)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3)心理失衡(4)社会地位下降。(5)社会隔离。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2个方面: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就业难。(2)隐性失业(3)延迟上岗。

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5个方面:军队情结;社会尊重;健康维护;居家养老;社会参与。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角色失调。(2)地位下移。(3)心理失衡。

优抚安置工作:

1、优待。优待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对优抚对象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的优厚待遇。

2、抚恤。一般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3、安置。仅指对退役军人、军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按照不同的服务载体分类,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光荣院社会工作、烈士褒扬社会工作、军供社会工作、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和军休社会工作。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1、政治性。

2、政策性。

3、协调性。

4、特殊性。

5、矛盾性。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4个总体内容(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的问题。(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4)出院跟进服务。

2、3个特例内容。(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做好服务对象人住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2、协助服务对象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

3、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心理辅导。

4、通过策划、组织一些简单易学的活动,增进服务对象群体之间的交流。

5、协助服务对象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6、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力所能及的院舍活动。

7、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死亡。

8、利用社区或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服务。

9、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

10、促进光荣院专业服务的发展和专业质量的提高。

11、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决策。

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1、引导讲解员,引导参观群众,加强阵地宣传,开展群体性的心理辅导。

2、策划有针对性的宣传纪念活动。

3、协助烈士遗物史料的收集。

4、协调烈属与陵园的纠纷。

5、协助做好前来扫墓的烈性及亲朋的精神抚慰工作。

6、协助完善解说词,针对不同人群凸显宣传教育重点。

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1、及时发现过往部队中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配合部队做好预防、解决和转介。

2、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完成好军供保障任务。

3、协调组建工作人员的支援网络,加强工作人员的心理辅导及沟通技巧,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压力释放,情结疏导和问题解决。

4、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军供站管理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1、协助服务对象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

2、协助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的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3、加强协调沟通,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安置格局形成。

4、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倾听心声、舒缓情绪、提供慰藉。

5、协助搭建信息咨询平台。

6、积极推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1、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心理关怀和精神服务。

2、协助军休干部适应军休服务管理机构里的新生活。

3、协助军休干部认识老龄化的过程,适应晚年生活。

4、协助军休干部发挥自身政治、经验、智力优势,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

5、协助整合社会资源。

6、协助依法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

7、协助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8、协助做好工作人员的情绪疏导和压力释放工作。

9、培训工作人员,促进专业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0、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方法:

1、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

2、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法—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

3、危机干预方法—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

4、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

支持性小组。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不同领域需掌握的个性方法:

1、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的介入重点(1)直接面对死亡和濒临死亡的现实,了解临终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心理反应。(2)了解、满足并体恤服务对象对归属与爱的需要。(3)失禁问题的处理。(4)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5)疏于照顾问题。(6)建立专门小组。

2、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1)压力预防与减压。(2)构建支持网络。

3、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技巧(1)接收安置。(2)服务管理。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体现在贫困对象致困原因的多重性和困境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提供的救助类型也相应不一样。工作过程的持续性: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是持续的。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要向对象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心理辅导、精神慰藉、行为矫正等援助,从而提升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

工作方法的融合性:由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所以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强调事融合运用。工作方法的政策性:社会救助的体系比较复杂,相关的各类政策非常多。在救助过程中,要熟悉各类政策,并在政策的范围和许可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规范服务。

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救助:基本生活救助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五保”供养为主的救助形式。(1)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2)社区层面社会救助的内容。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一是提供物质帮助;二是提供就业机会。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一是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二是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三是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

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教育求助。促进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分层分类给予救助,通过“奖、贷、助、补、减”等措施直接支持在校学 生;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2)医疗救助。寻找与社会救助的结合点;参与救助政策的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3)住房救助。帮助申请住房救助;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灾害紧急救援:紧急救援,转移群众,保护生命,减少财产损失;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灾民衣、食、水、住、医等基本生活问题;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2)灾后社区重建:协调社区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流浪乞讨救助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1)救助政策的修订。(2)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3)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4)流浪儿童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一是从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二是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三是安置与跟踪服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方法特点:一是符合社会救助政策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标准;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的选择性使用。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1、针对困难居民的个案工作。

2、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专业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开展专项社会救助中的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时,要根据各个专项救助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工作方法。

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1、灾害预防。

2、灾害救助。

3、灾后重建。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1)外展服务。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有系统的服务模式,它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出现多和活动频繁的地方,与他们保持紧密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更要注意儿童的心

理和行为特征。(2)机构服务。思想转化;行为矫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

第十一章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1、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

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

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系统理论三个基本的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即是机会,也是挑战。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家庭系统概念的六个核心要素:

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一们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

5、每个家庭系统即包含很多个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家庭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

一、家庭组成阶段:脱离原生家庭;组成新的家庭;形成夫妻的角色分工和规则。

二、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习父亲和母亲的角色;调整夫妻的角色。

三、学龄子女家庭阶段: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对学校等新的机构和社会成员保持更大开放性;接纳家庭角色的变化。

四、青少年家庭阶段:调整家庭界限满足青少年的独立要求;适应家庭成员对个人自主性的新的要求。

五、子女独立家庭阶段:为子女独立生活做准备;接纳和促进子女的自立要求。

六、家庭调整阶段:重新调整夫妻的角色;学习把子女作为成人对待。

七、中年夫妇阶段:适应新的、不以子女为中心的角色要求。

八、老年家庭阶段:学习与成人子女以及孙子女的沟通交流;应对衰老带来的困难;维护生活的尊严、意义和独立。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2、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3、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原则

2、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3、家庭个别化原则。

4、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1)接触阶段:与受助家庭约定实效会谈的时间和安排;为实效会谈做好准备;安排第一次会谈等。(2)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需要;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安排。(3)介入阶段:制订服务介入计划(问题、总目标、阶段目标、介入方案);明确自己的专业角色,并且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等。(4)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1)家庭结构图。(2)家庭生态图。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1)观察技巧。(2)聚焦技巧。(3)例子使用技巧。(4)再标签技巧。

第十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实践性。针对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1、学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需要。

2、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3、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的需要。

4、情结觉察与情结管理的需要。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1、针对学业困境学业。

2、针对人际关系困境学生。

3、针对家庭生活困境学生。

4、针对心理状况困境学生。

5、针对特殊行为群体学生。

组合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开展学校社会工作:

1、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2、搭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的桥梁。抗逆力的基本原则:抗逆力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形式。从构成要素看,抗逆力由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三部分组成。

抗逆力方法的基本步骤:

1、促进亲社会联结。

2、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

3、教授生活技能。

4、提供关怀与支持。

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个案管理的过程:

1、识别服务对象。

2、对案语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确定案主所需要的资源。

3、评定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

4、完成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案主的对接。

5、监管服务的传输。

6、评估。

团体辅导方法的组织和运用:

1、选题

2、招募

3、甄选、4、实施。

5、评估。

6、跟踪。

第十三章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

1、以社区为对象。

2、重点解决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集体性问题。

3、采用宏观结构的视角分析和介入问题。

4、强调社区参与,关注人的发展。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社区服务。

2、社区就业。

3、社区治安。

4、人民调解。

5、社区卫生。

6、社区教育。

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包括:社区分析、政策分析、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策划、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执行、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评估五个步骤。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资源连接、推动居民参与、居民能力建设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第十四章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服务规范的专业化。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

2、危机介入。

3、对病人的心理社会评估。

4、介入服务:疏导病人心理,调节医疗关系;帮助病人申请金钱、物质等方面的公共援助;为绝症病人提供临终关怀;悲伤辅导。

5、根据不同科室病人情况提供服务:内科社会工作服务;外科社会工作服务;妇产科社会工作服务;小儿科社会工作服务。

6、康复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

7、出院安排:出院解释;帮助病人制订出院计划;协助病人回家和转到社区服务机构;病人的家庭护理安排。

8、外展服务:社区医疗照顾;慢性病及严重疾病的家庭照顾。

9、教育、培训、发展服务。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1、健康生活的需要。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心理疏导的需要。

3、卫生保健的需要。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对象的问题:

1、对公共卫生知识缺乏了解。

2、各种突发传染病频繁出现,威胁公众健康。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待加强。

精神健康社区工作对象的需要:

1、获得包容理解和关爱的需要。

2、获得及时治疗的需要。

3、康复环境的需要。

4、就业需要。精神健康社区工作对象的问题:

1、病情易反复。

2、社会歧视。

3、家庭和经济压力。

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在门诊部的工作方法:接诊服务;评估与诊断;简短辅导;住院安排;转介服务。

2、在住院部的工作方法:一般服务程序;复杂病例的个案工作方法;同类病例的小组工作方法。

3、家庭医疗工作方法。

4、临终关怀工作方法。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健康宣传方法。

2、健康管理方法。

3、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4、对重点人群进行个案管理。

第五篇:家庭社会工作3

家庭社会工作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舰艇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家庭关系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4、界限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单位的界限

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错误的给出正确说法。

1、摩尔根认为婚姻与家庭形式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血婚制、普那路亚家庭(伙婚制家庭)及对偶婚制。错

2、家庭社会工作只是依靠家庭本身的资源来帮助家庭解决问题。错

3、社会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问题,家庭中的冲突也只会给家庭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错

4、行为主义倾向的功能家庭治疗认为,表面上的不适应行为也不具有功能上的合理性。错

5、兄弟姐妹之间具有绝对的相互扶养义务。错

三、简答题

1、简述当代中国的主要婚姻家庭问题。

婚姻对性行为的社会控制功能在减弱,婚前和婚外性活动日渐活跃;

婚姻生活质量不高;离婚率逐年升高,婚姻的平均社会寿命缩短;婚姻“创新”引发家庭问题;

2、通常情况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家庭生活服务,面对家庭的教育与培训,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

3、社会交换理论对家庭问题的分析有何作用?

4、结构家庭治疗常用的治疗技巧有哪些?维护,追查,模拟,重构,重演,平衡与打破平衡,现实化,划分界限,运用症状,指定任务,集中焦点,导致强烈的感受,似非而是介入法

5、空巢家庭经常面临哪些问题?在辅导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问题:生活无助,情感空洞,心理灰色,死难善终。

辅导:建立一种以老年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

下载家庭社会工作笔记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社会工作笔记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假设以及具体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考研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考研笔记 ----------------------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3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 --------------- 3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 3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的宗旨:“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的特点:职业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 多方协作。 ◆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缓解......

    福建自考社会工作行政笔记

    更多http:///?kjjmeet 1、评估培训方案的四个测量指标:反应测量、学习测量、行为测量、结果测量 2、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体制呈现的特点: 福利资源稀缺化;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福......

    《社会工作实务》个人辅导班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2、接案步骤: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做接......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 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