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安徽高考理综考生表示题量大写不完
2017年安徽高考理综考生表示题量大写
不完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高考栏目编辑为您整理“2017年安徽高考理综考生表示题量大写不完”,希望对您有用。
6月8日,2017年安徽高考进行综合科目考试,上午11:30左右,合肥一中考点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不少同学表示今年的理综试题和平时模考难度差不多,但是生物有一题设计实验题,比较少见。还有不少同学表示,今年题量大,写不完。
来自合肥八中的考生杜成斌表示,感觉理综和模考的难度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少见的知识点,但是生物考到了一题实验设计,这在以前的模考练习里是没有的。
168中学的王衡说,虽然生物题型没怎么见过,但是所考的知识点并不难。
对于物理和化学部分,合肥一中季同学表示今年的物理题量大,化学和平时差不多。但是能全部写完并不容易。
更多 > 与“安徽高考”有关的文章 12017安徽省高考工作日程22017安徽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32017安徽高考艺术类本科二批综合分最低分数42017安徽高考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52017安徽省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62017安徽高考文科590分可以报哪些大学72017安徽高考录取查询入口(艺术类)82017年安徽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92017安徽高考分数线公布10安徽2017年文科高考状元:潘宇昂11安徽2017年高考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12安徽2017高考状元名单出炉
更多 > 与“理综”有关的文章 12017年高考理综答题技巧22017年理综全国卷1:物理运算量大 化学难 生32017年安徽高考理综考生表示题量大写不完42017年高考理综试卷解析:贴近生活是最大特点
分享到:
第二篇:浅谈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对考生思维的考查
浅谈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对考生思维的考查
赵国斌
(安徽省炳辉中学
安徽
天长
239300)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不仅对考生进行知识的考查,又对考生进行能力的考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知识升华到能力,必须依靠思维为阶梯。因此,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实质是对考生化学思维的考查。
一、打破传统化学思维的定势,富含“例外”特色。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不仅要继承传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敢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有生命力。考生思维的灵活性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选拔,关系到化学学科的未来。富含“例外”特色的试题为思维灵活性提供了高层次要求。
第7题题干中化合物名称为亚氨基锂。在传统思维中凡名称带“亚”的物质一定含变价元素,且化合价仅次于最高价。例如化合物名称为氯化亚铁,铁为变价元素,有0,+2,+3价之分,这里铁为+2价,仅次于+3价;化合物名称为亚硫酸钠,硫为变价元素,有-2,0,+4,+6价之分,这里硫为+4价,仅次于+6价。但亚氨基锂(Li2NH)中氮元素是变价元素,有-3,0,+1,+2,+3,+4,+5价之分,这里的氮为-3价,并不是仅次于+5价,是个例外。在化学中把NH3失1个H余下的部分称为氨基,失2个H余下的部分称为亚氨基,失3个H余下的部分称为次氨基。
第8题(A)选项,传统思维认为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不能用作滴定强碱溶液,但若换成耐强酸、耐强碱的新型高分子塑料活塞完全可以滴定强酸或强碱溶液。是个例外。
在传统思维中一般学生对酸的概念理解就是例如硫酸、硝酸、醋酸都是可溶性酸,但第9题(D)选项中H+与SiO32-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沉淀的酸——硅酸,却是个例外。
第27题中传统思维的碱金属盐都可溶,例如Na2CO
3,K2SO4等,但LiMn2O4与Li2CO3却出现在框图中滤渣的位置,不能不说是个例外。原因是Li与Mg在周期表中互为对角线关系。根据对角线规则,锂的化合物与镁的化合物在某些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Mg(Mn2O4)2与MgCO3不溶于水,不难理解LiMn2O4与Li2CO3也不溶于水。
第28题(4),Fe(NO3)3水解生成Fe(OH)3与HNO3,由于水解程度较小,导致硝酸浓度极小,降低了硝酸氧化的电极电位。最终Fe3+优先与Ag反应,而不是HNO3优先与Ag反应,这种例外打破了传统思维中HNO3优先Fe3+与Ag反应的事实,因此,本题反应产物中只有Fe2+生成,而无Fe(OH)3生成。
二、打破了知识点的局部理解,追求知识点的完整理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系统性。课本知识点是纲,是最简单最易懂的基础知识点,简单基础知识点完全可以适当推广,以追求知识点的完整理解,让学生感觉到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整体大厦之美。第9题(C)选项,乙醛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Ag(NH3)2OH]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u(OH)2]氧化是课本上乙醛化学性质两个经典的反应,乙醛既然能被弱氧化剂氧化,当然能被强氧化剂(例如O2,Cl2,H2O2,KMnO4/H+,Cr2O72-/H+,HNO3等)氧化,所以乙醛不能与Cr2O72-/H+大量共存。
考生不仅需要适当推广课本基础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理解课本基础知识点内部分类的完整性。第8题(C)选项为电解饱和食盐水,涉及到电极材料的分类,若选用惰性电极材料石墨电解自然可以得到产物H2与Cl2;若选用活性电极材料Cu作阳极电解,就得不到Cl2,而得到Cu(OH)2了。没有熟知电解原理中电极材料这一分类的知识点,这一选项便无法判断。
如果认为电解装置都用惰性电极材料电解,那么这种对知识点的局部理解有点像“盲人摸象”,结果只能导致对课本知识点完整性理解缺乏,达不到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三、干扰选项以假乱真,考生不仅不能被考题的相似形式、相似概念所迷惑,而且也不能被不同环境、不同产物、不同条件所迷感。要求考生能对课本知识点有相当准确的理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
1、形式相似造成干扰
第9题(B)选项考查Al3+与NH4+能否大量共存,部分考生看成了Al3+与NH3·H2O能否大量共存,由于NH4+与NH3·H2O形式上部分相似造成干扰,考生审题不清造成了失分。
2、不同环境造成干扰
燃料电池分为酸性环境(传递H+),碱性环境(传递OH-),高温熔融环境。第11题(B)选项,用碱性环境正确的正极电极反应式干扰酸性环境正极电极反应式,不符合题题意。
3、相同反应物,不同产物造成干扰 第12题(B)选项铁与硝酸反应,浓硝酸还原产物NO2对稀硝酸还原产物NO造成干扰。
4、两个浓度概念造成干扰
第12题图像中显示物质的含量(质量分数)与(C)选项物质的量浓度张冠李戴,造成干扰。
5、同一物质不同性质相干扰
第26题(3)b中,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相混淆,造成干扰。
6、非官能团与官能团放在一起造成干扰
第26题(3)中,甲基、苯环是非官能团,对硝基、羰基是官能团,造成干扰。
7、实验条件不同造成干扰
第28题(1)c选项制备银镜时误用酒精灯加热代替水浴加热,造成干扰。
8、物质制备实验时,取用量相颠倒造成干扰
第28(1)b选项银镜反应实验: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改为将几滴乙醛滴入2mL银氨溶液中。无机物与有机物取量大小关系故意颠倒,造成干扰。
四、试题中类比思维充分应用体现了化学学科特色。考查了考生思维的传承性。类比思维是解决化学试题的基本方法,类比思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联想,即由新信息引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2)类比,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通过类比思维,在类比思维中联想,从而升华思维,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1、分于式、分子结构的类比
第25题(2)考查了CS2分子中存在几个σ键,只要类比熟悉的CO2的结构式并思考一下CO2分子中存在几个σ键,便可填空。
2、化学方程式的类比
第26题(5)用熟悉酯类水解化学方程式来类比肽键水解化学方程式,便能看懂肽键水解化学方程式的题示,就不难写出有机物F在强酸和长间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了。
第28题(2)由于Cu、Hg、Ag三者化学性质相似,都为不活泼金属。联想熟悉的化学方程式Cu+2Fe3+= 2Fe3++Cu2+,就能类比出化学方程式Ag+Fe3+= Fe2++ Ag+。
3、性质的类比
第28题(1)e:AgOH属于沉淀碱,可类比沉淀碱Fe(OH)3,Al(OH)3,Cu(OH)2等,判断AgOH为一元弱碱;Ag(NH3)2OH属于可溶碱,可类比NaOH,KOH等,判断Ag(NH3)2OH为一元强碱,再考虑AgNO3溶液水解呈酸性,就不难判断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值增大是正确的选项了。
4、实验装置的类比 第8题(D):用高中课本灼烧胆矾晶体实验装置类比出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装置,必须
应用玻璃棒搅拌,且宜把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以体现石灰石分解条件为高温煅烧。通过类比,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五、对课本常规实验细节的考查,不仅能区分做实验与不做实验的考生,更重要的意图是要求考生在平时动手做常规实验时,能细心观察实验的每个环节,以及对实验造成的不良后果能探究出原因,给出合理的解释。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
第8题(B)选项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实验。定容时,离100 mL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定管滴定至刻度线,要求考生能对1~2cm在脑海中有“量”的概念,考虑滴管1细滴约为0.05mL,可以通过粗略估算需要下滴20~40滴,下滴时先快后慢,有充足的时间滴好。
第27题(3),要求对于常规过滤实验,当滤液中出现浑浊不良后果时,能给出两种解释,这都需要考生思维的深刻性作为保证,做实验时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得分。
六、大容量高密度信息试题出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集中性与发散性。
由于理综试卷分布了理、化、生三门自然学科,对于化学而言,做不到每个知识点都考,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理综试卷总体容量也不允许。命题人尽可能考单科的主干知识。为了增大选拔人才的公平性,主干知识点越多越好。在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尤其是非选择题,出现一到两个大容量高密度信息试题是非常合理的表现。
第25题属于物质结构知识点题,解析成课本知识点包括四个方面。
1、十二个基本概念
能级、电负性、核素、质子数、中子数、周期、族、σ键,共价键极性,键长,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热化学方程式。
2、三个关系
(1)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2)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位置存在间接关系。(3)同类型共价键比较,键长、键能、键极性强弱存在一定关系。
3、三个式子书写
(1)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3)化学方程式书写
4、两个应用
(1)非金属性大小经验规则应用。
非金属性:C1>S,推导出酸性:HCIO4>H2SO4(2)盖斯(Hess)定律应用
考生想要在较短时间内攻克此类型题,不仅要对课本知识点充分理解,而且要对课本知识点灵活应用。在答题时不仅思维要高度集中,而且思维要高度发散。从一侧面也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承担着选拔人才的功能。
七、探究题一直为新课改高考题压轴大菜。探究题带有课题研究成份,为考生以后从事科研活动垫定基础。探究题是新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新课改高考题坚定不移的方向。探究题从一侧面考查了新课改主体——研究性学习落实情况。探究题既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独立性又考查了思维的综合性。
对考生思维独立性与综合性要求就是对考生素质的要求,对考生思维独立性与综合性培养就是对考生素质的培养。这就不难理解新课改倡导的素质教育为什么始终不渝要坚持考探
究题的原因。
探究题分为反应条件的探究、反应产物的探究、反应装置的探究,以及反应原理的探究,第29题属于反应原理的探究。考生既要独立完成两个假设实验;①Fe3+对Ag氧化刻蚀(要求考生完成化学方程式);②一定PH值的HNO3对Ag氧化刻蚀(要求考生写出两步简要实验步骤),考生又要综合权衡这两个假设,判断究竟是Fe3+还是一定PH值的硝酸对Ag氧化刻蚀产生影响,并简述理由,从整篇探究题来看,俨然为一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实验报告,对考生思维要求较高。
八、不同情景的创设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敏捷性。
智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事物或环境熟悉的快慢。高考题既然是选拔人才的工具,不可能不涉及对智商的考查,而陌生事物在高考化学试题中主要表现为陌生情景的创设上。对陌生情景熟悉得越快,越能最短时间接收新知识,反映出考生接收新事物新信息能力较强,同理,对陌生化学情景接收越快,越能攻克试题。化学试题中不同情景的创设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敏捷性。
1、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情景创设
(1)第7题介绍了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亚氨基锂的储氢原理。(2)第26题介绍了一种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中间体合成路线。(3)第28题介绍了Fe(NO3)3溶液蚀刻银制造美丽的银饰原理。
2、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化学情景创设
(1)第10题介绍了处理废气中氮氧化合物低温脱硝技术的原理。(2)第27题介绍了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锂元素的原理。
3、图像、图表表达的化学情景创设
(1)第8题直接给出几个重要的基础实验操作或装置图像,判断正误。(2)第11题介绍了一种固体酸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3)第12题给出了三种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图。(4)第25题给出前四周期中常见四种元素信息表。
思维是一门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钱学森语)。能从化学知识的应用与解题策略中,把化学思维方法提取出来,不仅对学生学习化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科研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本文试浅谈一下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对考生思维的考查,希望能对高中理科生化学学习以及高中一线化学教师教学提供微薄的参考。
第三篇: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word版 有答案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
3C.属于共价化合物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
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N2O5(g)+O2(g),若反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3.室温下,在0.2mol/LAl2(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
3B.a-b段,溶液pH增大,A1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I(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25.(14分)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用“>”或“<”填空: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子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c.1molG完全燃烧生成7molH2O 27.(14分)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屯,HF的沸点是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
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28.(14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人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7.C
8.D
9.D
10.A
11.B
12.D
13.C
25(14分)(1)3 ⅠA(2)
21s22s22p63s23p2
(3)4CuCl(s)+O2(g)=CuCl2(s)+CuO(s)△H=﹣176.6kJ/mol(4)
2ClO2-+Cl2==ClO2+2Cl-26(16分)
(1)CH2=CH—C≡CH
加成反应
(2)羰基 碳碳双键 2-丁炔酸乙酯
浓硫酸(3)CH3 C≡CCOOH+CH3CH2OH
△
3≡CCOO CH2 CH3+H2O
(4)(5)ad 27(14分)(1)溶剂
反应物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3H2O=H3PO4+5HF(3)过滤
蒸馏
w-26n(4)12628(14分)(1)
(2)吸氧腐蚀
还原反应
O2+2H2O+4e-=4OH-
(3)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4)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第四篇: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
3C.属于共价化合物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
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25223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42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
3B.a-b段,溶液pH增大,A1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I(OH)3沉淀 D.d点时,Al(OH)3
沉淀开始溶解 25.(14分)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用“>”或“<”填空:
22,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子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c.1molG完全燃烧生成7molH2O 27.(14分)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屯,HF的沸点是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28.(14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人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2
发生了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7.C
8.D
9.D
10.A
11.B
12.D
13.C
25(14分)(1)3 ⅠA(2)
1s22s22p63s23p2
(3)22(4)
2ClO2-+Cl22-26(16分)
(1)CH2=CH—C≡CH 加成反应(2)羰基 碳碳双键
2-丁炔酸乙酯
≡CCOO CH CH+HO(3)CH3 C≡CCOOH+CH3CH2OH浓硫酸232
△(4)(5)ad 27(14分)(1)溶剂
反应物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3H2O=H3PO4+5HF(3)过滤 w-26n(4)mol
12628(14分)(1)
(2)吸氧腐蚀 还原反应
蒸馏
O2+2H2O+4e-=4OH-
(3)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4)
第五篇:理综题趋势2200722812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命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在纵观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基础上,展望2007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
一、把握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
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淡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抹杀。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所以在2007年的备考中,话题作文等四种形式的训练要兼顾,对它们的写作要领都应了然于胸。特别是那些已连年考查话题作文的省份(如广东、江西、浙江)的考生,一定要多练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意作文(所谓“命意作文”即提供材料并略作提示,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二、重视两种题型
两种题型.指“寓意”类话题作文和关系类作文。
(一)“寓意”类话题。
即本身含有比喻义、象征义等隐含意义的话题。如,2006年江西卷的“雨燕减肥”、广东卷的“雕琢心中的天使”等。对于“寓意”类话题作文.审题立 1
意时应当像材料作文那样。充分理解、准确把握设题材料的内涵.这是把握题目的关键。具体应注意:
(1)从材料中找到暗示话题含义的关键词(句)。比如在“雨燕减肥”的材料里,有多个关键词应引起重视,它们是“安乐窝”“离巢”“减肥”等,大体说来,它们分别比喻安逸的生活环境.走出安逸环境而接受考验,改掉自身的种种不足。其中的关键句为“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这句话意味着强化自己的能力,就能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并一展抱负。
(2)要有整体意识。比如,“雨燕减肥”的材料,从整体上看,包含一组对比:幼年的雨燕„„第一次离巢前„„构思作文时就应根据这组对比,由物及人加以迁移。
(3)试着把原话题改换成一个显性话题。比如,“雨燕减肥”说白了就是“磨砺人生,不做温室中的花朵”“挑战自我,‘飞’向社会”“一味溺爱不足取”等。
(二)关系类作文。
对于关系类试题(包括关系类命题作文),构思时须将两者(甚至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要搞清关系各方所属的领域、范畴,把握关系各方的本质、特点,更要搞清关系各方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或者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等等。搞清关系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或判断。如果命题人在出示话题(命题)前,加有提示语,对提示语一定要逐句研读。比如,江苏卷《人与路》这个命题前,有三句提示语。第一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路(包括“革命之路”“改革之路”“个人发展之路”等)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可以无路开路,开创出道路。“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这第二句就耐人寻味了。为什么“人多”会导致“无路”?不妨。多角度思考,比如“千军万马”都往“独木桥”上挤,自然会造成“此路不通”的尴尬状况;大家都固守着原有的套路不思开拓,必然会产生前途被“堵”,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须“排除堵塞”或“另辟蹊径”。由前两句提示语不难发现,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再看第三句“还有人说“„„”这里的省略号可谓意味无穷。它暗示考生:关于“人与路”的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种种个性化的思考:
(1)顺着前两句的思路,把提示语补下去。比如,补作“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仍然没有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如此一来,写作范围扩大了许多
(2)谈“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你可写如路一样的人生,或者如人生一样的路。
(3)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是常规思路;如果将“人与路”往实处理解,不也能避免与大多数考生在立意、选材上“撞车”吗?
(4)虚实结合,专谈“人造路”。比如,从“造路”需要科学的规划、“造路”需要拼搏的精神、“造路”需要健全的体制(这最后一个“造路”,虚指加强廉政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逐层论述。
三、突出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一“体验”“理性”和“人文”。
(一)“注重体验”将是2007年高考作戈命题的基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部分的“教学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可见,“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才可能有深刻、独到的“感受与思考”。否则,要想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要求,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注重体验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和人生经历,理应是2007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
(二)“讲求理性”将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浓重一笔。
“理性”,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还指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三)“宏扬人文精神”将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精髓。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入文精神尤显重要,这自然也将成为考命题者关注的热点。
四、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即指题目规定的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题眼在于一个“想”字(表示一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这道题与“我握住了你的手”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命意作文”的审题上,准确解读题意是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题目中悟出写作话题,把它转化为话题作文。比如今年湖北卷的题目.就可转换为“请以带“三”的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强化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特别是要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比如,今年辽宁卷考命题作文《肩膀》,此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看到试题,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进而围绕“肩膀”也来写一个亲情故事;想到现代汉语中的“身肩重任”‘“肩膀儿硬”、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取其“承担责任”的含义构思成文;还可联想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人们不是常说“并肩作战”吗;联想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的“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这个“肩膀”,喻指“基础”;联想诗人舒婷《神女峰》中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个“肩头”指一种“依靠”„„可写的内容相当多,关键是如何精选角度展现出一定的新意与深度。
(三)强化素材积累。
强化素材积累,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要备好生活素材。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强化素材积累,还应博览课外读物,常咀时文精华。从近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所以,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短文,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在多阅读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手册。这个手册要分门别类,有作文题,构思路数、文章概要和写作资料等。并要编个索引,以后要看哪一方面的内容,知道到哪里找。
(四)强化分析能力训练。
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所谓分析,就是找联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例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普遍和个别之间的联系”“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等等。能够把这些联系找充足,就是说理充分;能够找到最本质的联系,就是说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