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萧萧》文学评论
《萧萧》读后感
整个小说语言真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成功的营造了一种与自然相近的氛围。同时文笔细腻,将主人公萧萧内心的种种起伏波动、那种微微触动的少女心描绘的细致而生动。情感没有大的波澜,情节没有大的起伏,却也让读者融入到了某种在都市喧嚣中感觉不到的细腻与自然之中。
如果要描述主人公萧萧的话,有三个词是必须的——单纯,希翼,悲哀。说到萧萧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单纯”。然而,萧萧的单纯既是一种纯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知的愚昧。这个在如今的社会已经被视为无法生存的词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似乎成了女主人公的代名词。萧萧的单纯是一种纯洁。沈从文朴实自然的文笔赋予了这个农家姑娘淳朴可爱的天性。
“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了。”“天晴落雨日子混下去。”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等得,混混沌沌的过着内容单调并且不断重复着的日子;花狗“诱她做坏事”,她心里乱了,但当花狗对天赌咒之后就觉得“一切有了保障”,一切尽他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单纯到极点的愚昧?当她意识到自己怀了花狗的孩子,商量未果,希望穷尽时,她想到的是进城。只是一味的想进城躲避——也为了心头那淡淡的遐想——全然不考虑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少女在城中该怎样过活。所以当花狗反驳她说:“你想逃到城里去自由,不成的。人生面不熟,讨饭也有规矩,不能随便!”时,她只能心急的骂花狗“没有良心”,而根本无法反驳他,因为她太单纯„„最后,被逼无奈的萧萧想到了自己跟随女学生进城——这和她吃香灰、喝冷水的行为一样——是想与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分离或是逃避不想要的东西的一种非常幼稚的手段。在她脑海里,似乎有一个单纯的概念——不喜欢,不想要,就分开,就逃走„„复杂的世事在她眼中是如此的简单„„
萧萧是一个一直抱有希望的孩子——不管是多么渺小的希望,不管是多么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她终究是抱有着的,这是她的可爱之处,也是她与其他农村人不同的地方。希望在那个黑暗时代的黑暗社会里实在是一个奢侈的词,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抱有希望那么就做梦吧!虽然只是梦,但也是对自己希望的事物的一种抽象的追寻„„所以萧萧做梦了,做了她年龄的人都会做的梦——从最简单的想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想有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到向往自由,变成鱼各处游,或变得很小很轻,飞到众星上去;再到想念起也许连面都没有见过的母亲„„用做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似乎太过卑微和悲哀,但萧萧至少有这样的希翼,而我们都知道拥有希望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怎样的不可估量„„说到萧萧的希翼,不得不提的就是“女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和探求,这是花季少女的一种本能。萧萧梦想着女生学和她们的生活,以至于在最后走投无路时会想到跟着女学生进城——“你赶快找药来,我想„„”想进城的愿望被花狗大反驳之后依然不甘心,这句话如果说完恐怕是“我想进城,去看女学生”吧„„即使有郎中买药,即使有了药就能让自己解除这个心头之患,但萧萧还是想进城,这就说明她进城不仅仅是想逃走,更是想要握住那小小的希望的苗芽。
而萧萧的命运终究还是悲哀的„„
生在那样一个时代,身为女孩本来就是悲哀,只能是以帮男方传宗接代的工具的身份而活着,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能违背或者操控,因为是别人在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萧萧的生活由婆婆和祖父掌控,萧萧的生死是由伯父决定„„自由究竟能承受的住多少束缚的枷锁?花季的心究竟能承担多少压抑的奴役?当你连生死都要由别人决定时,你在这个世界上还谈何自由?而萧萧的另一个可悲——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可悲之处——就是不懂得反抗。不反抗,不奋斗,不争取,不懂得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可以靠自己争取到的,只是一味的顺应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不过话说回来,残酷的现实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是容不得自己去改变的„„可悲?诚然。忍受?只能如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萧萧,生活在受尽压迫、压抑和束缚的年代却有抱有希望,纯洁、可爱却又有着无知的可悲。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沈从文通过她将人性中接近自然的部分一一展现给我们看,即纯洁,活泼,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对自由的向往,对本能的索求,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也本能地对生活抱有飘渺的希望„„
《萧萧》是沈从文的避风港,保留他乡下世界中一贯的完美与朴实,是他的理想世界的绘图。而萧萧的乡间是他心中永远的寂寞的风景。这就是沈从文向往的未受**世事染指的宁静、恬美的乡村世界,这就是他要努力揭示的优美、质朴、善良、宽容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这就是民族的精神!
第二篇:《萧萧》文学评论
《萧萧》文学评论
——解读女主人公萧萧
在上了中国现代小说课堂后,让我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让我受益匪浅。老师还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遍关于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少女生活中的点滴和坎坷。整个小说语言真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成功的营造了一种与自然相近的氛围。同时文笔细腻,将主人公萧萧内心的种种起伏波动、那种微微触动的少女心描绘的细致而生动。情感没有大的波澜,情节没有大的起伏,却也让读者融入到了某种在都市喧嚣中感觉不到的细腻与自然之中。
如果要描述主人公萧萧的话,有三个词是必须的——单纯,希翼,悲哀。说到萧萧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单纯”。这个在如今的社会已经被视为无法生存的词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似乎成了女主人公的代名词。萧萧的单纯是一种纯洁。她带着能称之为“弟弟”的丈夫到村前的柳树去玩,到溪边去玩,一面亲嘴一面说着:“弟弟,哪,啵。再来,啵。”——多么纯真,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她还会做这种年龄的人都会做的梦——捡到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爬树,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游,甚至飞到天上众星中„„即使因为说了梦话而被骂也不怕,还暗暗的笑着,为刚刚美好的梦境而留恋——多么纯洁,多么真实的孩子啊!沈从文朴实自然的文笔赋予了这个农家姑娘淳朴可爱的天性。
然而,萧萧的单纯既是一种纯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知的愚昧。萧萧是一个一直抱有希望的孩子——不管是多么渺小的希望,不管是多么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她终究是抱有着的,这是她的可爱之处,也是她与其他农村人不同的地方。希望在那个黑暗时代的黑暗社会里实在是一个奢侈的词,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抱有希望那么就做梦吧!用做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似乎太过卑微和悲哀,但萧萧至少有这样的希翼,而我们都知道拥有希望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怎样的不可估量„„说到萧萧的希翼,不得不提的就是“女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和探求,这是花季少女的一种本能。萧萧梦想着女学生和她们的生活,以至于在最后走投无路时会想到跟着女学生进城,这就说明她进城不仅仅是想逃走,更是想要握住那小小的希望的苗芽。
而萧萧的命运终究还是悲哀的„„
生在那样一个时代,身为女孩本来就是悲哀,只能是以帮男方传宗接代的工具的身份而活着,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能违背或者操控,因为是别人在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萧萧的生活由婆婆和祖父掌控,萧萧的生死是由伯父决定„„而萧萧的另一个可悲——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可悲之处——就是不懂得反抗。不反抗,不奋斗,不争取,不懂得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可以靠自己争取到的,只是一味的顺应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
这就是萧萧,生活在受尽压迫、压抑和束缚的年代却有抱有希望,纯洁、可爱却又有着无知的可悲。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沈从文通过她将人性中接近自然的部分一一展现给我们看,即纯洁,活泼,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对自由的向往,对本能的索求,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也本能地对生活抱有飘渺的希望„„
第三篇:《萧萧》读后感
《萧萧》读后感
《萧萧》读后感1
看到题目,想必大家应该知道,我们要说的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刚刚看完《萧红文传—呼兰河畔的萧萧落红》这本书,心里着实难受,虽然生命的最后,她得以与蓝天碧水永处,可是这又如何?难道我们能忘了她的苦难,她的坚强,她的才情吗?
萧红出生于19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民间,在呼兰城,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是不吉利的,加上是个女孩,在当时那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中就更加被嫌弃。凡此种种,仿佛萧红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所以,祖母的嫌弃,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无奈就是萧红人生的开端,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一生“在白眼和冷遇中开场”。但是,却有一个人给了这个苦命孩子最初的温暖,那就是萧红的祖父,一位慈爱善良的老人,他给这个孩子取了大名叫张秀环,乳名“荣华”。此后的十几年,在祖父的守护中,这个孩子渐渐长大。可是,十九岁时,祖父的去世让萧红彻底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再没有人爱的萧红只能自己去寻找爱。
长大了的萧红不满于家里包办的婚姻,加上想继续读书求学,就和表哥逃到了北京,可是,没过几天,没有了钱的两个人还是不得不重新回到了呼兰城。于是,萧红生命里的第一个男人,也就是她家里给她找的那个富家子弟,汪恩甲出现了。因为萧红逃婚,家里已经不再接受她,而汪恩甲又及时送来了关心和帮助,想必那么年轻又不谙世事的萧红是很难拒绝的,于是两人在一个小旅馆同居了,有了安稳生活的萧红以为命运开始垂青她了,其实这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就算是她怀了汪恩甲的孩子,他还是悄悄的离她而去,并且欠旅馆的房费也没有结清,都留给了萧红去还。旅馆的老板当然不会放走身无分文的萧红,她被关进了冰冷黑暗的地下室,迫于无奈的萧红只好写信给报社求救。由此出现了她生命里的第二个男人。
萧红的求救等来了她一生最爱的那个男人————萧军。从萧军踏入那个狭小的地下室开始,他们的缘分就开始了,也许谈不上一见钟情,但是绝对是相谈甚欢。就此,被救出来的萧红,怀着汪恩甲的孩子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恋爱。性格豪爽的萧军尽其所能的照顾着孕妇萧红,萧红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疼爱和尊重,于是在她生下了汪恩甲的孩子,并立刻送了人后,毫无障碍的萧红开始全心全意的爱萧军,虽然两个人的生活是那样的贫困潦倒,但是,两个人的温暖足以抵挡任何的寒冷和困难。在萧军爱的滋润下,萧红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她的第一个短篇《弃儿》,仿佛就是她的人生写照,渐渐的,受到鼓励的萧红作品越来越多。而这时,鲁迅先生的赏识,可以称得上是命运对萧红唯一一次的垂青。在鲁迅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诞生了,从此,中国的文学界多了一位才情出众的女作家。可是,随着萧红的成名,有着大男子主义的萧军似乎受不了了,他竟然打了萧红,并且提出了分手,而这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萧红怀了萧军的孩子,纵然这样,萧军还是头也不回的离去。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接受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
心情已经破碎成渣的萧红,不知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这时,文质彬彬的端木蕻良送来了真诚的关怀,让她有了希望和信心。不久后,她艰难的生下了萧军的孩子,那个孩子却在几天后夭折。加上当时中国的战事越来越紧张,萧红和端木蕻良去了香港。在香港,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逐渐成熟的萧红也在这时进入了创作的丰收期,并完成了伟大的《呼兰河传》,可是,命运终究还是不会放过这个苦命的女人,先是端木蕻良丢下她独自离开了香港,再就是萧红的病愈发严重,她终于倒下了。在和病魔抗争了一段时间后,1942年1月22日上午11时,她永远的走了。随后,她的骨灰被葬在了香港的浅水湾,有蓝天碧水相伴。
萧红的一生,短短三十年,在错误中开场,一生都在和命运抗争,一直都想做好自己,却到死都抗不过命运,都没有做好自己。幸而她留下了那些渗透着她生命和情感的美文与佳句,就算是误入人间三十年,那也不算白来。
《萧萧》读后感2
一提到“萧萧”两个字很自然的就会给人以一种凄凉悲伤的气氛。譬如:“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凄凉萧瑟。而我今天所要写的“萧萧”则是被中国的旧制度所压迫的.一位典型的农村的淳朴的劳动妇女。下面就一起和我走进《萧萧》吧!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萧萧》,主人公也是萧萧。她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女性,但同时她也是一位令人感到十分惋惜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有中国传统乡村妇女的勤劳、朴素、善良等等一切女性的优点;在她的身上,也深刻形象的体现了一个被中国传统的旧制度所压迫的一位女性,这在某些方面也暴漏了中国旧制度的不合理。在我看来,中国的旧制度确实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们的传统美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那就是非常严重的压抑了人性!萧萧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
这篇文章大致讲述了一位童养媳的故事,萧萧是一位童养媳,她比自己的丈夫打九岁。当她做媳妇时,她的丈夫仅有三岁,仍然在吃奶!这一切的事实就注定了萧萧要在她的“丈夫”没有成年时要一个人过!她没有朋友,就连平时能和她说话的朋友都没有,也根本没有人是真正的关心她的。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渴望有一个人能真正的关心她、呵护她、理解她的人。因此,当“热心”的花狗向她示爱的时候,一个从没有谈过恋爱的人,而且,正值花季一样的年龄,再加上,她长期以来的寂寞孤独之感使她坚定的认为花狗就是那个一直给她温暖并呵护她的人,但又有谁知道?花狗对萧萧只是一种生理需求,她被骗了!
当族人知道萧萧坏了花狗的孩子时,按照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是要沉潭或者是发卖的等等。在那个时代,一个已经嫁人的妇人若做出对不起丈夫的事情,这是犯了大忌的,严重的触犯了道德标准,其惩罚在我看来更是没有人情味!在这篇文章中,萧萧并没有被沉潭也没有被二次嫁到外地,原因是她为公公婆婆家增添了一个“苦力”,当萧萧生下了一个儿子时,家里人忙里忙外的,很细心的照顾她,渐渐的时间久了,全家人也从心里接受了萧萧以及那个孩子,。其实,在我看来,全家人接受萧萧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她生了一个儿子,为家里增添了一个“苦力”,我想更多的还是亲情吧!长时间的与公公婆婆还有自己的小丈夫以及家里人的相处,使得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难以磨灭的亲情。萧萧这么多年来任劳任怨的苦干精神已经在无形中取得了公公婆婆的信任,而且,小丈夫从小就和萧萧生活在一起,这使得小丈夫越来越依赖她。因此,她并没有被赶出家门,而是被家人们在一次的接受了。这就是说明了任何道德规范,任何制度都不外乎人情。制度确立的目的就应该是服务人民的,就是应给保护人情的,当现实摆在眼前时,任何旧的制度,旧的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消逝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它虽是一篇批判中国的旧制度戕害人的事实的文章,而实质上却从最后萧萧的结局来深刻的反映了旧制度的坏处。其实,萧萧嫁给小丈夫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她和小丈夫存在着年龄上的差距,小丈夫也会有长大的那一天,他也会遇到自己心爱的女孩子的,在他们之间有的就只是亲情,有的是相互关心与照顾。小丈夫是人,不是神,当爱情来临时,他也会为了爱情而抛弃萧萧的,这对萧萧来说无疑将是一场悲局!作者的这种以欢喜衬悲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显得悲凉!但其实,最悲的还是萧萧的未来所要面对的事情,就像文章结尾写得一样,她的儿子也娶了一个比他大六岁的童养媳,那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让人觉得可悲的是,萧萧的悲局又会继续上演,而却没有人可以制止住这场悲局的发生,这样下去,将会有更多的受害者的!这样的结局让我很是为萧萧感到悲哀,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中国的旧制度感到悲哀!
《萧萧》读后感3
沈从文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旨在“表现1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因此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人性美,人性是沈从文先生小说作品的表现中心,在小说《萧萧》中也深深的透露着1种淳朴、自由的人性美。
《萧萧》描述了1个农村少女萧萧作为童养媳的故事。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寓技巧于平实之中,小说通篇洋溢着浓重的民间乡土气味的同时,也透露着1种浓厚的人性美,这主要体现在小说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和描写的乡风民俗上。
《萧萧》的主人公萧萧是在自然里长着的1个农村少女,在她的成长中无不彰显着1种人性美。萧萧是1个童养媳,在风气淳朴的乡村,“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妈妈身边离开,且准备做他人的妈妈,从此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像做梦一样,将同1个陌生男子汉在1个床上睡觉,做着承宗接组的事情,当然十分害怕,所以照例觉得要哭,就哭了”,在萧萧做新娘子时,“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因此到那一天这女人还只是笑。她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了。”,面对着比自己小9岁的丈夫,她整天带着他玩,干杂货,倒也不觉得怎么苦;面对爷爷喊她“女学生”时,她是既排斥又向往;15岁发育成熟的萧萧在与长工花狗懵懵懂懂发生了关系后,她并没有害怕,只是在怀孕后身体发生变化时才产生了恐慌,并萌生了逃跑的念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萧萧有着优点的同时也是存在着缺点,这是1个有血有肉的灵魂。沈从文先生从这些点点滴滴向人们展示了萧萧纯真、善良、懵懂的天然之美,这种天然之美成长在偏僻的山村,正是人性美的最好诠释!
在《萧萧》中,除了萧萧展示了人性美之外,其爷爷、伯父、丈夫及婆家也展示了人性美。夕阳西下,爷爷叼着烟袋,和萧萧开着“女学生”的玩笑,这是祖孙的天伦之乐;伯父抚养萧萧,在萧萧意外怀孕时伯父并没有选择“沉潭”萧萧,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丈夫自幼与萧萧长大,当得知萧萧意外怀孕要被嫁到远处去时,他不愿意了,萧萧婆家最后也因为萧萧生了儿子而没有把萧萧再次嫁出去,这是对亲情的珍惜。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可能爷爷、伯父、丈夫及婆家对萧萧的感情并不一定是至真至善的,但那也是发自内心的,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所以这也是人性美的体现!
人性美,除了在人物形象上有体现外,我觉得在乡风民俗上也有体现。如小说开头的“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描写了岁末年关山乡盛行抬花轿接媳妇之风,“到秋八月工人摘瓜,在瓜间玩,看硕大如盆、上面满是灰粉的大南瓜……”,这是乡下收获季节时喜悦的场景。虽说这些都是乡风民俗,但是在这些乡风民俗中深深透露着人性美:淳朴、至真。在萧萧意外怀孕时,虽然有损风俗,但是最后乡亲们还是没有让萧萧沉潭,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痛心边地风俗落后的同时也听到了人物内心灵魂深处的人性的呼唤,乡亲们并没有受到大城市文明的影响而变得麻木冷漠,“沉潭”这种风俗是封建落后的,但是乡亲们的人性并没有“封建落后”,他们仍然有着1种隐藏在内心的人性美。这也是人性美的体现!
《萧萧》这是1个平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平静的生活中寓有一丝躁动,看到了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为了伟大的事业而碌碌一生,牵动他们的还是身边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就是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会充满着人性美。“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沈从文先生在《萧萧》中将生命形式和生活形式高度统一,所以我们在《萧萧》中看到啦人们的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萧萧》读后感4
沈从文的《萧萧》,在清丽淡雅的湘西山村背景下,以平淡舒缓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童养媳女孩萧萧苍白愚昧的生命状态,作品在淡淡的悲喜交织中,展示了一类人生命底蕴上的苍凉无奈,引人回味深思。
20世纪20年代的湘西山村还流行着古老的大媳妇小丈夫的习俗。小说主人公萧萧正是这样背景下的一个童养媳。萧萧“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到伯父种田的庄子上”,没有母亲的关爱照顾,她出嫁的时候并没有向其他女孩那样都哭,萧萧不哭,“又不害羞,又不怕”认为“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这就显示出萧萧的生命状态是愚昧懵懂的,没有人生阅历,没有受过教育开化,所以不懂得珍惜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幸福与价值,就连自己的身体和命运是被别人摆布的,也不知道悲伤。到了婆家,除了带丈夫外,还要渍麻,纺车,洗衣,浆纱织布,打猪草等繁重的劳动,但受到的待遇却只是“喝冷水,吃粗粒饭”,“婆婆虽生来像一把剪子,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这表面看上去虽是喜人的场景,实则内里蕴藏了深深的悲哀——生命对苦难的麻木。然而萧萧又是善良可爱的,文中描写萧萧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写尽了她人性的善和美,使萧萧更显得可爱可怜,惹人关注。
我看来文中有三处萧萧生命的觉醒,虽然对于这种觉醒她本人是无知的。第一次,梦到“捡到大把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爬树,自己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溜。或一时仿佛身子很小很轻,飞到天上众星中。”这些平时被压抑的生命的渴望只有在梦中才得以满足,她吓醒来心还只是跳。她的梦是如此的质朴单纯,对快乐的定义还停留在如此原始的状态,让人看到萧萧的单纯,也看到她的愚昧和混沌,叫人心酸。第二次,是对女学生朦胧的好奇与向往,祖父所描述的女学生的生活是萧萧那个封闭落后的山村从未有过的“稀奇古怪”,“岂有此理”,对于女学生大家只是把它当成夏日的谈资,引起种种的打趣,哄笑和奚落,但是“萧萧心中却忽然有了一种模模糊糊的愿望,以为倘若她也是个女学生,她是不是照祖父说的女学生一个样子去做那些事情?不管好歹,女学生并不可怕”并且经常梦到女学生,同她们一排走路。萧萧内心深处有着追求自身独立价值与幸福的渴望,但这渴望也只能以梦的形式达成。第三次,是被花狗的情歌和男性特有的魅力所吸引,女儿的天性萌发,变成了妇人。在社会环境的约束下,似乎只有这三次主动的流露出萧萧的生命渴望,其他时候,她总是受着社会环境的限制,由于缺少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萧萧对于这压制处于麻木无知状态。所以当失身怀孕的私情暴露后,决定萧萧命运的只能是统治这个小山村的种种封建宗法的规矩和观念,萧萧的生死祸福也就完全掌握在别人的一念之中,由他人任意地安排了。
好在萧萧的命运看似不错,由于萧萧的婆家与娘家长辈中没有一个是读过“子曰”的人物,萧萧才有被决议发卖的可能,好处是他们可以得点钱;又因为一时找不到买主,萧萧才能暂时留住;又因生了一个儿子,婆家有了种接代,萧萧终于不卖,而留在婆家了。这看上去皆大欢喜,但是小说结局,当萧萧与丈夫圆房生下第二个儿子时,她的私生子——第一个儿子又在迎娶大媳妇了。读者会震惊地意识到,这可怕的无意识的生命形式正一代一代轮回着,他们依旧愚昧麻木地在封建统治的安排下生老病死,过完一生,这实际上是极其可怕的生命底蕴的苍凉与无奈。作者在看似平淡,看似一切都好的氛围中赤裸裸地为我们呈现了处于底层人民的一种可悲的苍凉的生命形式,叫人心惊。不同于一般悲剧直接将人生撕裂给人看,作品揭露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荒芜,比死了还不如,这份生命底蕴上的悲凉与麻木,才是人生最沉重的悲剧。
作品显示了作者对人的命运的深沉关切与忧患意识,自然,隽永的叙述中揉和了真挚的关怀,使作品格外饱满丰赡,是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篇:文学评论
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是運用文學理論現象進行研究,探討,揭示文學的發展規律,以指導文學創作的實踐活動。
文學評論包括詩歌評論、小說評論、散文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等。《我的父親母親》是電影。電影是集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音樂、美工、剪輯、服裝、道具、化妝、燈光、特技等于壹身的壹種集體創作的綜合藝術,影視評論既可對諸多方面做綜合評論,亦可對某壹方面做重點評論。
文學評論與壹般的思想評論是不同的。思想評論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和人們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種種思想問題,目的是幫助人們提高思想認識,分清是非;它可以通過各種各樣,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論證,只要緊扣妳所要闡明的觀點就行。
文學評論的對象是文學作品(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影視等);評論的目的是通過對其思想內容,創作風格,藝術特點等方面議論、評價,提高閱讀,鑒賞水平,評論時當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種材料論證,但這旁征博引的各種材料,應是與文學作品有關的,而文學評論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來自所評文學作品本身。
另外文學評論與壹般的作品分析也不同。當然從某壹角度講,文學評論首先要基于對作品的分析,沒有分析何來評論;而分析本身也自然含有對作品的評價。但之間仍是有區別的,分析作品側重是談作品“是這樣”;而評論側重是談作品“爲什麽是這樣”,“這樣好不好”。文學評論必須對作品有總的評價,並且對妳這個評價有壹定論證過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對作品要有總評價。
另外在寫文學評論時,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樣會用原材料擠掉妳的論述;評論點要集中,鮮明。評論角度不要過大,比如妳寫“評《紅樓夢》”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妳從何處下手評?很難寫,如果妳把它縮爲“評《紅樓夢》中人物的對話”,進而再縮小角度爲“評《紅樓夢》鳳辣子的語言特征”就容易下筆了。
觀點要鮮明,要用確鑿的材料的闡析去支持觀點,引證的材料首先要來自作品本身,當然還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觀點要始終保持壹致。對讀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評論前要對其有關方面作壹定的交代。
文學評論的標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文學評論的兩個標准即:壹個是政治標准,壹個是藝術標准。政治標准是爲了解決文學爲什麽人服務的問題,藝術標准則是爲了解決文學如何服務好的問題。這兩個標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壹直堅持的文學藝術工作的指導思想。
編輯本段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文學研究和理論批評的大型學術刊物。
文學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2月22日,原屬北京大學,1956年撥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1977年5月哲學社會科學部改爲中國社會科學院,是《文學評論》的主辦和主管單位。
《文學評論》原名《文學研究》,1956年下半年籌辦,1957年3月12日創刊號出版,爲季刊。1959年2月定名爲《文學評論》,由季刊改爲雙月刊。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刊物出至當年第三期被迫停刊。
刊物重視對新時期文學成果的研究和評論,注意扶植中青年文學研究工作者,爲繁榮文藝,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編輯本段寫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的寫作大致有四個步驟:閱讀——定題——評論——寫作。
(壹)閱讀閱讀對于文學評論來說,是占有材料、調查研究的過程。只有通過閱讀,才
能爲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閱讀範圍。從文學評論的寫作要求看,閱讀既要做到點面結合,又要做到深淺結合。
所謂點面結合的“點”,是指作品。所謂“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這裏,作品的閱讀是最重要的,這是獲得評論權的最重要的依據。只有閱讀作品,才能使自己對評論的對象了如指掌,評論時說到點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謂深淺結合,是指作品的閱讀要深壹點,鑽得透壹點,深到能産生真知灼見爲止。爲了深,就要多讀幾遍。恩格斯爲了對拉薩爾的《弗蘭茨·馮·濟金根》壹劇本進行評論,先後將作品至少讀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薩爾》中說:“爲了有壹個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態度’”,爲了“在讀了之後提出詳細的評價、明確的意見”,所以需要壹個“比較長的時間我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如,列甯爲了對小說《怎麽辦》進行評論,在壹個夏天把這部小說讀了五遍,“每壹次都在這個作品裏發現了壹些新的令人激動的思想。”(《列甯論文學藝術》第897頁)毛澤東也說過,《紅樓夢》要讀五遍,不讀五遍就沒有發言權。
這說明,浮光掠影、晴蜓點水式的閱讀是不行的。對于被評論的對象,壹定要研究得透徹壹些,對作品象對人壹樣,要知心、知音。對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閱讀不妨淺壹點,浏覽壹遍,有壹個直覺印象即可,否則,不能保證“點”的深。2.閱讀方法。壹般采取“總體——部分——總體”的步驟。壹、總體,就是從頭至尾通讀。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對重要部分仔細地讀,分析研究,加深印象,發現特色(或發現問題),初步形成觀點。
三、總體,是要獲得完整的本質的認識,對作品的傾向和藝術性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閱讀過程中,要及時做好摘記工作。有壹種“評點法”的評論,就是壹手拿筆,壹邊閱讀,壹邊評點的。如金聖歎評點《水浒》、《三國演義》。還要通過閱讀培養複述節錄作品內容的能力。這是因爲評論中常要概述作品內容,以作評論的依據。
(二)定題所謂定題,就是在讀書、搜集材料的基礎上,選擇並確定評論的題旨(中心)。定題也稱爲“選題”。
初學寫作文學評論的人在定題時常犯以下幾種毛病:第壹種,爲評而評,無的放矢。評論者隨便拿壹篇作品,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未經過認真思考,就去評論。第二種,貪大求全,面面俱到。壹開始就寫《論×××的小說創作》這樣大的題目,往往無從下筆而流于壹般、平庸、膚淺。第三種,缺乏新意,老生常談,步別人的後塵,拾人牙慧。應該怎樣定題呢?首先要選准作品。應該選擇什麽人的哪壹篇作品,這是有標准的。標准就是:
(1)作品的價值。壹篇作品拿到手,要掂壹掂份量,權衡壹下,問問自己:這作品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評?俄國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假使妳要做壹個徹底的人,那麽就應該特別注意作品的價值,而不必拘泥于妳以前覺得這同壹位作家的作品是好還是壞。”(《談批評中的坦率精神》)這說明:文學評論要評的是文學作品,作品本身的價值才是我們確定評論與否的重要依據。所謂作品的價值,指的是它的美學價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的水平應是很高的,或比較高的;另外,是某壹種作品代表著壹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或者就是壞作品。這兩類作品都是值得評論的。因爲,評論好的,可提高讀者的審美水平,使讀者獲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認識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發展,提高壹步;評論壞的,可以防微杜漸,給作者敲警鍾,使讀者也能認識假、惡、醜。
(2)現實的需要。現實的需要指的是:國家事業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凡是現實需要評論的作品,我們作爲評論者,就應該負起評論的責任。
(3)個人的專長。選作品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專長來定。也就是說,要選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評論的來評。尤其是初學評論寫作的,更要揚長避短,否則評起來困難,也不容易評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確定評的論中心,有兩個原則要遵守:第壹、不同體裁,區別對待。體裁不同,確立評論中心的角度也應有所不同。如:敘事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信箋于人物塑造、矛盾沖突等方面。抒情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偏
重于藝術意境、感情抒發等方面。第二、應有真知,貴在創新。評論的中心,必須從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真知灼見出發來確立。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見,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創新,評出新水平。對壹篇作品,是評人物形象,還是評情節安排,是評某壹細節,還是評全篇結構,是評思想意義,還是評語言風格,都需要評論者具有壹雙慧眼。培養“眼力”,可以采取兩個辦法:壹是選取。選取作品有意義之點來評。因爲作者在寫作時就是這樣選材的。魯迅說:“選取有意義之點,指示出來,使那意義格外分明,擴大,那是正確的批評家的任務。”(《關于小說題材的通信》)應該使自己能夠熟練地從評論的作品中選取有意義之點。在開始時,可以選擇壹些名篇,自己確定壹個具體的範圍,選取壹些有意義之點。如評價魯迅的小說《祝福》,可以確定壹個範圍:評論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這樣,既可以從總的方面——祥林嫂是壹個什麽樣的典型,成功在哪裏等方面來選取;也可以從局部的方面——魯迅怎樣刻劃祥林嫂的眼睛、語言、性格等方面來選取。二是甄別。主要從三方面鍛煉自己的甄別能力:壹,作品中什麽是應選取的有意義之點,什麽是要舍棄的無意義之點;二,什麽是自己對于作品的真知灼見,什麽是拾人牙慧的舊調重彈、老生常談;三,哪些是自己評論時能夠駕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難自己力不勝任的。總之,定題是在閱讀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評論者的思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過程”。要順利完成這個“飛躍”過程,需要花大力氣、下深功夫。壹些批評家能定題定得准,不是壹朝壹夕之功,“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三)評論多數評論是基于以下五個問題:
1.這部作品說些什麽?
2.這部作品意味著什麽?
3.這部作品是如何表達的?
4.這部作品表達得好不好?
5.這部作品值得創作嗎?
第壹個評論的問題,只涉及到作品的壹些表面現象。主要應對“誰”、“什麽”、“何處”、“何時”、“爲何”和“如何”給予正確的答案。目的在于明確作品所反映的具體內容,並且把作者所經驗的與自己所經驗的聯系起來。
第二個評論的問題,在于闡明作品的主題。這種能力只有在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有了豐富的經驗之後才能具備。要正確評論作品的主題,壹般要從:壹、內容釋義;
二、感覺感情;
三、語言調整;
四、作者意圖等四個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個評論的問題,涉及到作者爲了在讀者中得到預期反應所運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達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爲文學作品來說,除非能夠注意並運用這些特殊的技巧,否則,讀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評價它。評價作品的表達技巧是讀者和作者都會感興趣的。
第四個評論的問題,是建立在對前三個問題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爲了公平、正確地評價壹部文學作品與讀者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這種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評論者對這部文學作品的個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確判斷作者藝術手法表達的成功程度,對作品的技巧的運用作出應有的評價,將會得到作者和許多讀者的贊同。
第五個評論的問題是關于作品的價值的。壹篇文學評論只有正確地指出作品的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才稱得上是壹篇好的文學評論。“使文學作品獲得寫作價值的,除了帶來愉快,擴大知識領域,提供新的見識,促進積極行動,促進對生活有更正確的態度等等以外,還有語言的描繪(通過色彩、形狀、明暗、場景的描寫),思想、結構或語言的宏偉,曆史性(對于另壹時間的描述),以及存在于許多散文和詩歌中的韻律。”(威廉·W·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
在《文學評論》、《文藝報》等報刊上發表的評論作品,爲我們學習評論提供了範文,我們可以從這些評論中學習到有益的評論方法。
(四)寫作文學評論屬于議論文。它必須具有議論文的壹般特點,這是它與其它議論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于它是對文學作品發表的評論,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議論文,而要有點文學色彩,這是它的個性。因此,壹篇好的文學評論,既要具有壹般論說文的特點,又要講究文學性。
1.要有正確而鮮明的觀點(論點)。我們對壹篇文學作品發表議論,總要有個基本看法:是好還是壞?是基本上好的還有缺點,還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處?這個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這個論點必須是正確的、鮮明的。
2.要有准確、充分而有說服力的論據。文學評論的論據,主要應從作品的人物、情節和藝術描寫中去找,也就是說,要對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藝術描寫和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具體的分析。從而引用足以說明自己論點的材料來作爲論據。這些論據壹定要准確可靠,不能想當然,更不可曲解,甚或斷章取義,攻其壹點不及其余。
3.要運用科學的符合邏輯推理的論證方法。是用歸納法,還是用演繹法,或者是類比法,應深思熟慮。而且,是寫成壹篇立論的評論,還是壹篇駁論的評論,也需要根據寫作目的,從作品實際和讀者需要出發來確定。
4.要具有文學批評的當代意識,能按照文學規律和特性結合作品實際進行寫作。必須運用學過的文學理論知識、文學史知識、美學知識、語言學和修辭學知識,針對具體作品進行具體分析。否則,在文章中盡講外行話,或者對文藝作品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這樣的評論肯定難以服人。
5.在創作上文學觀念在不斷更新,因此文學評論的理論和術語也隨之不斷更新。爲此,就要努力使評論的語言既准確、嚴密、有科學性、理論性,又要鮮明、新穎、有文學性、形象性。要通過語言的運用將評論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第五篇: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谄媚的奢华
------电影《红高粱》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摘要】:后殖民主义是9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文化思潮,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影片《 红高粱》 的后殖民特性。在张艺谋改编自莫言《红高粱》《高粱酒》的电影《红高粱》里,就保存着这种后殖民主义的特性。并近乎于谄媚的表现出民族的劣根性。
关键词:《红高粱》 张艺谋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和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爱德华· 赛义德在《 东方主义》 一书中认为:在西方学人的视界中,“东方”被憧憬为一个从远古以来就洋溢着异国情调与传奇色彩的浪漫国度,而且这种憧憬是一种文化猎奇。虽然我们中国并没有真正地沦落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可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却遭受着殖民化的统治。
在莫言的小说中,并没有这些在电影中表现的这些意象元素,在经过张艺谋的改编之后,凸显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一些问题上的是是非非。张艺谋作的电影作品《 红高粱》首先是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一片轰动,特别是猎奇心理支配下的西方观众,可是在国内对于影片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影片《 红高粱》 折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射的落后文明是旧中国的真实写照,但是相应地迎合了西方东方主义者的欣赏品味。可是在这其中也暗含着许多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一、“伪民俗”迎合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在小说《红高粱》中,作家莫言所描写的是在山东高密的事情,张艺谋导演有意的将这故事背景挪用到了陕北的高原之上。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才是最原始的的最富有激情的,也是最能够满足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猎奇心理的。可是《 红高粱》 这部影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却带有很强的虚构性,即“伪民俗”性。
首先,在故事的层面上将故事的发生地移植到陕北那是合情合理的,但从史实的角度出发,这未免就太牵强了。影片将地点改在了边远的宁夏地区而不是原作中的高密东北乡。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因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并没有深入到边远的宁夏一带。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会让东方主义者认为当年的中国非常弱小,连偏僻的内陆深处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和蹂踊。
其次,影片中我奶奶要嫁过去的十八里坡是除了烧酒作坊一家人外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村庄是如此荒凉、人丁稀少的。
再次,去十八里坡的路上经过的那片高粱地被拍摄成野生的高粱,这也是站不住脚的,没有野高粱会是那么整齐壮观的,更不可能如此的生长在陕北大地上,在那片土地上,是不可能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的美满的。《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最后,烧酒作坊的人崇拜酒神。但是,我爷爷的恶作剧朝高粱酒里撒了一炮尿,竟然酿成了喷香的好酒一一十八里红。如此多的“伪民俗”客观上无形地迎合了西方世界的观众,为他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从而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引发了他们对东方中国“神秘”的幻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无疑是在给我们中国,中国认得脸上抹黑,可是对于张艺谋来说,通过这样做他成功了。
二、愚昧和落后引发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绪
影片刻意在视觉上营构了流动的画面,以最大的信息量来表现东方大陆传统文化的原始荒蛮与愚昧落后,供西方读者猎奇。在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开始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并没有影片所展示的那般的丑陋不堪。张艺谋有意的将这段传奇刻画成如此直露的对于金钱,物质等的追求实在是有那么点差强人意。
首先,在我奶奶上花轿前后,画外音里的那段“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些语言信息无非在向我们传达新娘必须在轿子里也规规矩矩,哭和吐等任何动作都是伤风败俗的,新娘没有一丁点的自由,花轿也是一种束缚而不是让人欢喜的地方。
其次,我奶奶在曾祖父的眼里就相当于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曾祖父用她换取了李大头给的一条老骡子。为了让老李家的名气和气派提高自己的声望,穷困的曾祖父把她嫁给了李大头,逼她做了买卖婚姻的牺牲品,并向她隐瞒了未来丈夫的情况:对方五十多岁了而且还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是个麻风病。对于这桩婚姻,曾祖父自个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 女儿高攀了。但她仍然处在父权制和夫权制的夹缝中,她只好把自己屈服给了余占熬。这样的情节塑造使得西方猎奇者认为,中国的妇女丧失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工具性客体,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和言语权力,仅仅缩为一个空洞的能指而成为夫权主义的反证;她们不仅受到压迫而且通过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养成的精神驯服来支持对她们自己的压迫即她们已经心甘情愿地适应了男性的压迫。
再次,影片多次向观众展示了我奶奶的金莲小脚的诱惑魅力,也就是展示了中国妇女在身体上所受到的夫权社会的残害。拦路抢劫者掀开轿子的帘子时,注意到的是我奶奶的那双小脚,而不是她那美貌的容颜。我爷爷和我奶奶第一次的肉体接触就是我爷爷对我奶奶伸出轿子外面的金链小脚的抚摸和凝视。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这种刻意把女性角色塑造成被动客体,营造为男性观赏愉悦对象的做法,使得西方人用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东方,对待东方女性群体。
三、对情欲的大肆捕捉强化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结
在影片中张艺谋刻意的策划了几处具有商业元素的情色场面,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描写两性之间的苟合,但是在在那种大写意的视觉元素下,加上电影蒙太奇剪辑的视觉补偿,在看完这样的段落之后,自然的会在我们的意象里产生这样的错觉。这样的视觉营造,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对于东方女性的视觉上的欣赏。
在迎亲的队伍里,我奶奶的三寸金莲的小脚,对于作为轿把式的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我爷爷的迷惑,甚至是对拦路抢劫的假“神枪三炮”的迷惑,这些稍微的流露着“色”,甚至是“性”的暗示,给西方观众传达了东方人含蓄的两性观念。在西方人的好奇心理的后殖民情绪中,似乎也是对于近日的老外对华人女性侵犯的始作俑者。
在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我爷爷将我奶奶捉到高粱地里并踏出了在一些影评人眼里的女性“生殖器”的造型,这无疑是对西方人的猎奇心理的苟合。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存在着生殖崇拜。在那个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只有人口多了才是强大了,所以会更多的重视女性,重视生殖。可是在这里的生殖崇拜,似乎有点不合乎情理。虽然我们面对的是比我们强大的敌人,可是这样的背景对生殖崇拜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的联系。再者说来,这种穿越式的理念构架,除了满足西方人的欲望之外,尚不若实实在在的好。
总之,这部影片刻意营构了本土传统文化的愚昧和落后以取悦西方大众,使得西方观众对东方、东方文化以及东方人更感到好奇,满足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参考文献
【 1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2 】罗钢,刘象愚《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学出版社,19990 【 3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