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

时间:2019-05-15 10:0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

第一篇: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

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

本人有幸参加了今年〇九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下便是我对西财罗珉管理学的一点复习经验,希望能对一〇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帮助!

〇九西财管理学的题型有概念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我总结发现:

1:历年出题数目最多的是“领导”章节,其中论述题出题最多的章节是“组织”;

2:出题知识点类型最多的是理论知识,偏重理解;

3:第一章中重点知识偏于管理学是什么,各学派的代表性研究对象是什么,如“管理学的焦点问题”等,注重书中一些判断性字眼;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的分类,注重书中热点课题知识点的比较性;

4:第二章管理的基本的假设,历年考过“社会人”、“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考点不多,但考简答题,注重理解

罗岷教授的管理学主要是外文翻译,所以要用英语阅读的思维找关键句,关键句是存在明显特征的,比如:首尾句原则、在平铺直叙的段落中要注意作者的语气变化、有标点符号做解释、表达观点类的破折号,表达转折类词语引领的句子,句中有“宗旨与使命”字眼的。

5:第三章重点要把握文化的分类,各种文化的提出者、内容是什么、概念性的判断定义要弄清楚、组织文化的功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组织文化的作用。

6:第四章重点掌握目标管理的特点与作用,计划职能、计划工作的任务、第一任务等关键词汇、预算、战略规划的焦点、非预算控制的方法。

7:第五章重点掌握科技条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的再造工程、组织的职能机构、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各时代组织特点、组织目标体系的重要作用、组织原则、组织的维度、组织战略、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网络组织意义、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

8:第六章重点是激励的一系列理论辨析与运用

9:第七章重点是领导的相关理论以及它的提出者、主要内容、相近概念的辨析、领导者运用权力和影响别人的技巧、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集权与分权、名人的论断;

10:第八章控制 多出判断题,历年出过一次简答题是控制的含义、意义、程序、方法、要弄清什么是战略控制

辨析整个出题思路就是要考你是否真正弄懂各概念是什么意思,与其它相近概念能否区别

11:第九章重点是有效组织的特征,考点不多,看一遍就可以

罗珉教授的是目前管理学前沿理论代表,它的特点就是多引用,首次读会觉得概念很难理解的纯属正常,因为大部分是外文翻译而来,所以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不要害怕,虽然书中字号相对周三多管理学小一半,但绝不会成为你不想看书的理由!反复多读几遍,联想周三多管理学中相似概念加以理解会事半功倍!

因此,结合以上特点,在复习第二遍时,最好在一旁放纸和笔,把重点知识点摘录下来,什么是重点知识点?重要章节主要集中于领导、激励、组织,复习是偏重理解,在遇到有数字标号的语句式段落,要以记忆的形式背下来,当然,看此书,要以书要从宏观到微观,要有清晰的知识脉络体系,要达到当想到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概念时,就清楚的知道出自哪个章节,是谁说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提出来,它的背景是什么,它的必要性,它的意义,与它相近相关的知识点的区别联系。达到这个层次后,几乎到了第三遍或第四遍,第四遍的时候提倡用批判思维看书,即对书中观点提出质疑,想有没有漏词、或者更好的描述等等。

最后,找到书中下下围用标示的外文原文看一遍,因为复习的书本是人翻译的,所以会带有翻译者的个人偏好,会影响对观点的个人理解,从而缺少创新意识!那么这样的外文翻译看个一本即可,不过要看那种只要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的超级经典的管理学书籍(比如管理学丛林),如果不知道,那最好不要跟别人说你是学管理的,更不要说你是参加过考研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希望能有一点点帮助!

第二篇:西财考研心得

今天离考研那天已经很久很久了吧,其实一直想动笔写点考完研的感受,可是因为懒都没有动笔。今天龙哥说我们应该给下一届留下什么,我想也是应该写写了,虽然那些记忆已经开始模糊了。。个人整体觉得考研复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决心和朋友的支持相伴。在考研初会觉得其实还好,不就是学习嘛,又不是没学过,可是渐渐下来,你会越来越痛苦,面临越来越多的信心受挫的事情,比如数学老是做不对,英语阅读怎么还是错。所以很容易动摇,想有放弃的冲动,这时候朋友最重要了,我烦的时候都会和朋友说,她们会告诉你这是正常的,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这样你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影响复习。同时在选择研友的时候,一定要有些成绩比你好的,这样你遇到不懂得地方才能找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数学好的,这方面我实在是要感谢董、张蕾、王静,才有了最终数学的高分。还有就是你要确定你的研友比你还坚定的要考研,且有很强的毅力坚持的人,那样你看着他都有动力了。我考研的研友有男有女,平时都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互相讨论问题,我觉得这种氛围对我考研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心态(我心态很不好。经常哭)。还有个问题就是,可能在复习的过程中,你的研友比你复习的快或者慢,你最好不要太过纠结于这些,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也就是说不能为了比进度而比进度而没有把知识掌握的好,也不能和整个考研过程中每阶段应该干什么拉开太大的距离。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参考以前考过的学姐学长,每个时期大概干什么,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一段时间的目标计划,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看书,什么时间看什么科目等等。下面我讲下我模糊的记忆中各科复习的最有体会的地方吧

一、数学 这次考研最骄傲的就是数学了,差一分满分,可是其实我特别笨,一点也不聪明。我考高分有几个原因:

1.我很爱问问题,遇到不懂的,自己想不通的,我一定会请教我朋友,而我又很幸运,旁边朋友数学都挺好的,问数学题,我一般会先问她遇到这道题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为什么没有思路,她就会耐心的给我讲解她的思路是什么样的,然后才是具体开始问这题怎么解,最后你如果可以联想到其他题目类似的问题是不是也是这么解就最好了,这样你一类题就基本上多做几次能搞懂。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能回归课本上看看课本上类似的题就最好不过了,其实一切题基本最终来自课本。

2.每天我都会花时间在数学上,数学我觉得我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做到一定时候可能自然看到就有反应,特别在后期很多人觉得专业课什么的没什么时间看了,可能会忽视数学的练习。但大部分同学的经验都是生疏了后面感觉很多不会了。所以最后时间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可以减少,但千万不能不练。还有就是数学最忌讳看,不动手练。这个可能就是大家觉得报辅导班没有用的原因吧,我当时报了海文的全程,其实真的真的没必要报,基本没有学到什么。拿数学来说,数学光听真的没什么用,当时听完很有感觉,过几个星期全部不记得,而且你自己的书都做不完,基本没时间复习考研班的资料。只建议听下李永乐的,其他的都讲的不是很好,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3.我觉得最后真题给我的帮助很大,我做真题的方法是一个姐姐给我讲的,我觉得效果很好。就是每次做真题都把时间规定成考试时间,自己拿一张纸当做答题纸把答案写在上面,每次都当做你在考场上一样认真对待,最后做完了给自己打分。刚

开始可能会很受挫,但做着做着还是会改善的。我觉得这个方法使我在考场上,觉得很熟悉的感觉,所以一点也不慌,做的很顺,因为之前一直这么练的。4.关于数学做笔记,大家做的笔记基本最后都没有时间来看。做笔记不能把你所有不会的都写下来,一来没时间,二来没效果。我觉得最好是在复习全书做第二遍时候再开始做笔记,而且笔记可以记下你记不住的公式,还有就是我一般会写经常都做不会的题目,一类题型,当时问完同学的心得体会,这样下次又遇到就可以翻翻笔记本。5.关于复习进度,由于过太久了记得只能是个大概,我大概是暑假之前看玩课本一遍,包括选择性做做后面习题,暑假开始复习全书,暑假完了做完一遍复习全书,接着第2遍,做完后做的660,那个很受打击,做完选择题哭了一次,基本都不会。然后又看了一遍复习全书,后面做了400题,我是和真题一起穿插做的,做几天400题,做一天真题,真题做了两遍。

二、英语

英语我考研的时候考的很不好,考场上还睡着了5分钟,因为某些原因前天没睡好,中午忙着被模板又没休息。。所以很失误,而且自认为自己英语还可以,所以也没有多加重视。我也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1.关于单词,每天都要背,而且一定不要死磕一个单词背很多遍,多看几遍就好了,翻得次数更重要。

2.阅读每天都要做一到两篇,保证自己的阅读感觉和速度,刚开始不会规定速度,后面15分钟内要做完一篇阅读 3.根据学姐学长的经验,真题很重要,所以要做两篇,可是我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我第二遍的时候老是记得第一遍的答案。。所以大家做的时候不要犯我的错,而且第一遍最好写在纸上,不要写在卷子上,避免留下痕迹,做的时候要想的是出题者的思路,而不是上次的答案。。

4.关于复习进度,单词一直都在看,阅读我有点懈怠,每次都赶时间一样,因为我是按规定时间复习科目,英语给的时间最少,我担心耽误其他科目复习。所以大家还是认真对待,做的是张剑的黄色那本阅读,做完后做的真题。

三、专业课

我是考的自己学校,可是没感觉专业课有啥优势。。虽然最后考的还可以。主要经验如下

1.专业课最重要的是课本,然后是真题,然后才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参考资料。西财的专业课是高鸿业的宏微观,还有西财的微观,西财的政治经济学(这个主要靠后期背西财的一本黄色的配套的讲解什么的,忘了什么名字了。)宏微观搞懂很重要,其实考的都是重点,而且从我们这年就给了大纲,大纲上的知识点一定一定要搞懂,最好还要能背下来,因为毕竟最后那个考试要文字叙述,但我自己的心得是,经济学题一定要答到知识点,要不然就算大段文字叙述也是没有用的,老师一样不会给分的。

2.专业课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最好能够自己亲手做一遍,因为没有答案,而且一些研究生编的答案很多都错的。不要做政治经济学部分,那个太费时间了。然后最后一个月要狂背那些东西,当时觉得专业课看一遍忘一遍,但最后发现只有背了才会有印象。专业课不要拖到最后才开始背,那样真的很赶。建议一个半月左右一定要开始背了,要不后面很赶。

3.西财的专业课有老师开班,建议不一定要报,我当时没报,后面可以买录音和相应的笔记,就是什么西财的红宝书,我觉得那东西编的实在很烂,基本没怎么看,除了辅导班笔记和真题有用基本没有,个人意见哈~

4.关于复习进度,只记得自己暑假完了书还只是把宏微观看了一遍,而且基本啥也没记住,后面就接着又看了一遍吧,然后就是边看真题吧,最后是看了下政治经济学,因为还是有要理解的地方,书大概看了4遍吧,其实前期理解,后期狂背。

四、政治

政治真的是我最不会的了,从小就不会编,觉悟也不怎么高。所以最后考的也不是很高,而且政治花的时间最少,所以记忆也模糊了,经验也不是很多,我就不说了,这个可以参考下那些高分的人的。

写完了,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哈~每个人有自己的最适合的复习方法~希望能对下届有点帮助吧 最后真的告诉大家,考研很艰辛,但路上的风景很美好,我收获了一辈子的友谊,谢谢陪我渡过考研日子的人:张蕾 刘扬 甜甜 董璐璐 静 娇娇 马栋 潘峰 小强 八戒一辈子会记得那段时光的

第三篇:西财考研

【校长访谈】

在红土地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王乔

□本报记者 肖雨枫

王乔,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

再过2年,江西财经大学就满90岁了。按照王乔的话说,他就像运动员,拿着接力棒,要把这份事业继续跑下去……

此次采访王乔,不是在他摆放着清香茶花的办公室,而是在7月炎热的北京,其时他正在中央党校,同45所高校负责人一起参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班学习。采访中,他表达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好大学,在红土地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

涵庐山之气 扬财经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财经大学有着怎样的历史沿革?在这期间,学科建设具有哪些特点?

王乔:江西财经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坐落在英雄城南昌,涵庐山之气,扬井冈之魂,临赣江碧水,接梅岭烟霞,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

财大前身为1923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62年改为江西省财政贸易学校,1968年被撤销。1978年恢复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转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按照学校提出的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整体定位,学科建设上,我们的理念是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学科建设;抓住学科点申报契机,不断做强做优重点学科;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全力加强基地、创新

团队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所财经类大学,学校拥有哪些优势学科? 王乔:财大的优势学科主要还是体现财经特色。具体体现在:现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多为经济、管理类;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奖励项目中,经济、管理类也占多数。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学科建设工作将重点由以申报为主向以建设为主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提升学科专业整体竞争力。努力构建“重点学科、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物”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十二五”期间,财大有着怎样的发展蓝图? 王乔:“十二五”期间,我校目标定位是,建设“人才培育有鲜明特色、专业学科有竞争优势、科研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全国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总体目标是,巩固财经类高校第一方阵的地位,力争学校综合实力和主要学科在全国财经高校排名前移;扩大在江西高校的优势地位,全面打造区域人文社会学科中心;扩大办学空间,争取实现省部共建,进入教育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努力办成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具体来讲,教育规模上,普通教育各类学生总规模38800人。专业建设上,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教学工作上,积极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力争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工作上,实现国家级科研奖励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的突破。努力建设成为区域人文社科研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三个课堂联动 三类实践齐上

《中国社会科学报》:财大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请您介绍下该办学特色的实践经验。

王乔:高校在培养人才上具有共性,然而,由于各校定位不同,自身条件不同,服务面向不同,在人才培养上必然有自己的个性。人才培养没有特色、没有优势的高校终将被淘汰。我校毕业生究竟是社会的包袱还是社会的财富,能否负起时代的艰巨,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财大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历程,形成了重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传统。

1927年,罗静远校长制订了“信敏廉毅”校训和校歌,倡导创业精神和实践教学,校内开办银行、商店和美术广告社等,学生实习时间约占上课时间的

1/3,在当时全国商业学校中尚属首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历任领导班子秉承光荣的办学传统,不断探索具有江财特色的办学道路。1985年学校提出培养“开拓型”经济管理人才目标,强调责任感、成才欲、文明度教育,试行学年学分制;1994年提出“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创造型素质的人才”,并通过完全学分制和双专业与双学位教育来实现;1997年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2000年进而提出“培养大大小小的老板,使我们的毕业生不是给社会制造就业压力,而是给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思想;2002年正式确立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思想。

新世纪以来,我校逐步建立了“以学分制为基本教学制度,贯彻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齐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三类实践齐上”,即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协调安排,有序开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财大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乔: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面,我们制定了“优秀青年学术人才支持计划”、“特色科研团队支持计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计划”以及“高端科研成果支持计划”。“十二五”期间,学校还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多出科研精品,形成研究特色,铸造江财品牌,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江西中部崛起 提升和谐大学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是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中南经济圈相毗邻的省份,被纳入泛珠三角经济圈。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上,财大起到了哪些作用?

王乔:多年来,学校组织科研团队,全面参与江西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江西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创办了“财经高端论坛”、“江西发展高端论坛”等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与江西11个区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大力实施“结对帮扶工程”,集全校之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学校根据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校企、校地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面向地方和企业举办各类培训班、学历班,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人文底蕴丰厚,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井冈山精神传遍全国。在大学传承创新文化功能上,贵校有着怎样的思考?

王乔: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培育积淀发展而形成的共同的

价值追求、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我认为,组成和谐大学文化有四种要素:融合、独特、人文的物质文化;先进、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理性、诚信、高效的行为文化;宽容、创新、和谐的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间的关系,都反映出高校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识等。它属于大学文化硬件,是大学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实现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载体和手段。制度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品味、办学水平、价值取向的体现,它集中体现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要求。行为文化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是学校创新精神、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动态表征。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龙头,包含办学目标、校训、大学精神、行为规范等顶层设计。只有进一步明晰学校的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第四篇:西财货币博物馆观后感

西财货币博物馆观后感

本周一下午,在苏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金工10级全体同学们参观了西财货币博物馆,该馆老师为我们介绍该馆的历史、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构想。西财博物馆所取得的成果确实丰硕,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经过我们的详细询问和认真观摩,主要整理了以下几点:

1.藏品征集途径多样化

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藏品拥有丰富,涉及货币、金融、保险等各个方面,而且藏品还在不断地壮大之中,这主要归功于其有效的藏品征集途径:博物馆自身购买、接受捐赠和借展。西南财经大学每年拨给博物馆50万元的专项经费,其中绝大部分用来购买适合展馆的藏品;另外,借展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好办法,目前西财博物馆主要是接受个人藏品的借展,并设专柜展出。这样做从博物馆方面来讲,展馆对外展出不时有新的亮点,观众也会因此对博物馆有新鲜感,此外,还能更好地发挥藏品的社会教育价值,而从借出藏品的一方来说也同样有益,好东西与众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2.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西财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他们正在与上海金鑫公司合作做一个“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这个项目共有三期,目前已经做到了第二期,整个项目已先后投入资金近35万元。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部“十五”和211项目子项目——高校博物馆数字化项目的特别拨款,用于资助其建设数字化博物馆。

还有就是博物馆网页内容设计正在丰富,包括藏品多媒体欣赏、展览回眸、博物馆日常记事和博物馆大事记等各个方面。

3.博物馆专项经费

近些年,西南财经大学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支持和投入,每一年由学校拨给图书馆,转由拨给博物馆的固定专项经费有50多万元,另外还有相关项目或机动申请经费。其中大部分用于购入藏品,所以西财博物馆每年都会根据需要,制定一个购入藏品的详细计划,其藏品每年都在持续丰富和充实之中。其余经费用于对藏品进行日常维护、设备更新、技术跟进以及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的宣传上。

4.藏品保护 为保护藏品不受环境的损害,西财博物馆的展厅内空调常年开放,每一展柜内都有温度计和湿度计,用以严格控制展厅和展柜内的温度和湿度,工作人员坚持每天记录展厅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藏品处于适宜的环境之中。

5.宣传册子的成功经验

鉴于我们博物馆要重新做一个宣传册子,特意向已做过三期宣传册子的西财博物馆请教。他们在藏品排版、解释文字、藏品图片拍摄以及制作费用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他们也根据自己宣传册中存在的不足,提醒我们在制作时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同时建议我们应该就技术和设备问题,加强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合作和交流。

6.成都高校博物馆联谊会

成都高校博物馆之间联系紧密,他们经常会举行联谊,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同心协力搞好高校博物馆,最近他们准备联合搞一个图片展,选定地点集中展出各个博物馆的精粹藏品,以集体的力量加大对高校博物馆的宣传与推广。这对我们武汉地区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启迪。

7.创办与博物馆有关的报纸

为传承历史与现代文明、服务财经类教学与研究,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西财货币证券博物馆的老师们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与学生办一起合作创办了《金融文化》与《光华溪语》,前者偏重于金融方面的专业内容,同时也是向广大师生介绍货币证券相关知识、宣传西财博物馆的绝佳窗口,为博物馆和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光华溪语》则关注社会热点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家提供一个针砭实事、抒发感情的场所,无疑会增强广大师生对博物馆的亲切感与认同感。

第五篇:考西财常见问题解答

考西财常见问题解答 1.总体评价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院校。由于金融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近几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都在200人以上,甚至达到300人。个人认为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学校,学校实力很强,但是分数相对不高。

2.金融学各个专业方向的说明

08年金融学专业计划招生中列出了10个方向,现在作简单的说明:

1——6是金融学院的方向(其中6金融学实验班是新开的)

7——9是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方向

10——是模拟银行中心的方向

这10个方向初试内容都一样,都是考经济学二,但是复试有所区别:

1——5复试完全一样,6的复试笔试有所不同,7——9的复试笔试由中心独立出题,10也是由相应单位独立出题。

3。金融中心和金融学院的区别

西财金融学专业的招生主要有两个单位,一个是金融学院(方向1到6),一个就是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方向7到9)。二者招生是独立进行的,只是近年来,二者在教学科研上有合作的倾向,但是行政上还是独立的两套系统。

金融学院相比于金融中心招生人数要多得多,学院近几年的招生人数都在200+,中心06年招生40人,07年招生45人,08年估计也是40人左右。因此,两者招生规模上区别比较大。这就造成了金融中心更有精英教育的感觉,就业自然也是很不错。金融中心基本上汇聚了财大最顶尖的师资。

对于那些有名校情节,希望到一个有名的地方深造的同学,或者是自我感觉实力不凡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金融中心。

4。参考书目

西财列出的那些参考书目是初试——复试的书目,初试不需要看那么多的。

西财经济学分为经济学一和经济学二,经济学一是指政治经济学90分+西方经济学60分,经济学而2是指政治经济学75分+西方经济学75分。经济学一和经济学二指定的参考书目是一样的。

官方教材大家只需要看这4本就行了个人观点)刘诗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吴开超 张树民《微观经济学》

补充参考资料: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版本(本书是张老师给本科生上课使用过的教材,现在本科经济学基地班的用的也是这个教材,只是使用的是英文版本的。虽然不是西财没有指定为参考书目。里面的的案例最好都看看,比较经典,建议大家有时间翻翻,很多跨专业考经济的同学,推荐此书作为入门教材)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有关“禀赋”的概念,本书写得比较清楚,本书内容较多,属于中级教程,大家可以看看8-10章,即斯勒茨基方程、购买和销售、跨时期选择三个章节,作为对初级教材的补充)

3、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本书是张老师给研究生上课使用的教材,05和07年有关天然气涨价然后政府补贴的题目就是来自此书,辅导班中微观部分有关消费者选择理论也是来自此书)本书的第二部分:最优化与理性选择可以作为初级教材的补充。

5。专业课的复习

西财宏观、微观复习提示:

1、财大微观的传统重点在市场失灵,四种市场失灵必须全部掌握,基本上每年必考。08年考了“外部性”,总结市场失灵不推荐高鸿业的书,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张树民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总结得很清楚,很有条理,或者参考我总结的,然后再结合其他资料,一定要总结出一个自己的大综合版本出来

2、财大宏观的出题老师应该是曾志远老师,03年和08年的笔记比较有参考价值,或者参考曾志远的本科笔记宏观部分。专业课的复习基本上是以辅导班笔记和历年真题为主线展开的,尤其是暑假之后,不能一味的光看书了,要有所侧重,通过真题和笔记把握西财的出题风格。

关于知识点的总结还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通货膨胀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出来后,怎么答呢?

我总结的时候一般都是这个思路,一个问题出来,先答概念,也就是先答什么是通货膨胀,把阅卷老师当成是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来对待,逐步把所有有关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有条理地答上去,比如,我是这么总结的:

(1)通货膨胀的定义(2)通货膨胀的类型(3)通货膨胀的成因(4)通货膨胀的后果(效应)(5)通货膨胀的解决办法

(6)最后,如果需要结合实际,还可以适当结合实际

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这种套路。

建议大家可以先总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就以辅导班笔记为线索,把所有问题都总结好了,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刚才那个通货膨胀的问题,不管他怎么出题,只要是考到通货膨胀,那么就可以把这些总结内容全部有条有理的答上去。西方经济学总结好了再总结政治经济学。

关于记忆,就是“关键字”+“回忆”!这同样适用于政治。

6。关于辅导班

西财以前每年暑假8月份和11月份会有辅导班,这个辅导班还是比较有用的,但是也不一定要亲自去上,因为培训只有5天,好象还比较贵,而且成都天气也很闷热,尤其是外地的,去也不方便。所以可以买本笔记也可以,这个笔记有专门的商业机构在卖,这个笔记还是比较必要的,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今年考试的题目基本上没有超出辅导班的范围,所以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08年只开办了暑假的辅导班,11月份没有辅导班,今年暑假的开班信息出来了会在版里告诉大家,或者关注一下经济学院的主页,一般是4月出通知。

7。关于初试科目

西财考研经济学类的专业分两类,理论经济学类考“经济学一”,应用经济学类考“经济学二”,其实基本都是一样的,都考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只是比例不同而已,经济学二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个占一半,经济学一是西方经济学60分政治经济学90分。

初试题型全部是简答论述,没有选择题。初试的真题在精华帖子里面可以找到

8。初试之前是否需要看复试参考书

由于西财不是自主划线的34所院校,参考的是国家线,所以复试一般比较晚。按照惯例,复试时间是在4月中下旬的一个周六周日。因此,即使是跨专业的同学,初试前也不需要看任何复试的书,初试后知道分数了再准备复试完全来得及。而且,西财相对还是很公平的,只要初试成绩到一定程度,复试表现不是很意外,一般就可以录取的,所以关键还是初试成绩。

9。关于复试

西财初试占70%,复试占30%。由于划线比较低,金融学专业复试人数比较多,根我了解,08年金融学院有500人左右参加复试(08年的复试名单可以参考西财金融学院主页),录取了300人左右,调剂了100人左右,刷了100左右。

复试分为三项,笔试10%,专业面试15%,外语面试5%,总共占30%,初试占70%。然后还有一个加分项目,具体如下:(一)在有CN标志的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二)获得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三)获得各类科技发明奖(须有专利号)(四)全国数学建模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五)获得省、部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六)其他省部级奖项(证书上须加盖省、部委印章)。

这6个项目可以加分,每个项目最多可以加一分,总共最多加三分。

10。是否歧视跨专业考生

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还很喜欢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同学。一般老师都喜欢数学或者英语成绩好的,像我复试的时候老师就问我数学英语考了多少分,是不是正常发挥。

所以跨专业的同学完全不要担心这些问题。

11。公平问题 当我谈到西财比较公平时,可能有人会说,考上的人都说公平,没考上的都说不公平。其实,公平本来就是一个论理学概念,没有绝对的公平,关键在于你拿什么标准来衡量。西财在全国众多高校中,还是算相对公平的。我可以举一些例子:

我今年基本上算是3跨考生,但是我最后专业课拿了129分,说明西财判卷还是很严谨的,没有压外校。而相比而言,我认识的一些我考南开、央财的同学,他们的实力都不比我差,但是最后专业课都不高。

还有,今年我在论坛上骂西财不公平,很是气愤。今年西财金融生源特别好,分数都划到了340,为历史最高(与06年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像那些外校的,考340+刚好压线的,如果你复试也没好好准备,一问三不知,那么试问,西财有什么理由要你?

照顾本校学生不是西财一个学校这样做,试问,你自己的学校是不是也照顾本校,或者也许更为严重?!所以,有些潜规则我们必须面对,如果你无法接受这样的规则,那么就请选择别的学校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与其花力气在这里争论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还不如认真复习把初试考好。试想,如果你初试高出复试线20分以上,复试表现也不意外,西财有理由刷你吗?

12。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我认为,完全不需要。

记住一句话:有关系的,联系不联系,结果都一样;没关系的,联系不联系,结果也一样。我就从头到尾都没联系过,即使知道初试成绩考得还不错后,也没联系。

因为我就是属于那种没有关系的,而且西财复试是分组面试,你见的老师也不一定能够面试你。而且,老师大多数都很忙,哪有时间见呢,再说大牛老师也不是你说见就能见的啊。更何况,西财整个招生环节,相对而言还是很公正的。所以,与其花心思在那考虑怎么联系导师,还不如好好复习,把分数考高点,复试时争取表现好点,这才是王道!

13。公费比例

08年官方公布的全校公费比例为40%,根据我的了解,今年金融学院第170多名都还是公费,加上保送的,估计公费比例超过50%了。金融中心第25名都还是公费,加上5个保送的,公费比例超过60%了。中心07年的公费比例大概是65%。

下载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于西财管理学的一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财专业理科(五篇)

    西安财经学院专业(理科) 专业名称 遥感科学与技术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测绘工程 投资学 应用统计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经济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金融学 年份 2......

    西财组织结构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 组织结构分析 一、 组织结构概述 我们认为西财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特殊的事业部制结构,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结构。在校级方面其相较于事业部制结构的特殊之处......

    西财2014研究生考试自主命题大纲803-管理学(共五则)

    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编写说明 管理学属于招生学校自行命题考试科目。本(考试)大纲为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编写......

    西财考研必看,绝对干货

    1.总体评价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院校。由于金融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近几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都在200人以上,甚至达到300人。个......

    管理学总结

    拾忆小组个人总结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一、个人实训过程的表现与描述 1. 第一次会议是组建学习小组,在这次小组会议中我认真的听了其他成员的观点然后发表看法,提出自己在关于宗......

    管理学总结

    二简答题1.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

    管理学总结

    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管理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的自然需要。(2)社会属......

    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 管理的定义: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