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

时间:2019-05-15 10:4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

第一篇: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

5月10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以三城一区为抓手,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协商议政,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政协主席吉林主持,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会上,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李强做主题报告,全文如下: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自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设计图”“架构图”“施工图”密集出台,“三城一区”层层落实,各级各部门“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洪荒之力”高起点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政策措施起点高、格局大,推进有序,但在某些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北京还没有成为政策的高地,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都需要向高端调整。

一、未形成产业政策高地,低端产业转型困难就目前情况看,“三城一区”面临的问题是小散软的产业较多,真正大的产业研发占比较低,形不成产业研发体系。这就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来支撑“三城一区”提升研发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深圳、上海、重庆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深圳通过统一工商、质监、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这样的制度设计来打破条块分割,形成了配套齐全的“工程师”+“小企业主”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创意就能开模生产,使产业发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向拼质量、重功能、求创意的高附加值核心零部件方向转移;上海继2015年出台《科创中心建设22条》之后,今年又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进一步放宽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破除科技成果转化壁垒;重庆则是通过“战略性新产品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的税收优惠引导产业升级。比较而言,北京在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导向等方面,需要多向深圳、上海等城市借鉴。为此,建议北京依托高端智库,构建基于大数据考量的政策体系。可由中关村管委会统筹规划,与高端智库共建科技政策大数据平台,沿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给出的改革方向,从中关村、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集中研发优势,亦庄开发区集中品牌优势两个方向,开展相关政策的深入分析和前瞻研究,使“三城一区”始终成为引领全国科技创新的政策高地。

二、未形成人才政策高地,高端人才难以集聚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中央对北京市提出的发展要求,在北京的“首都功能”中,核心是“人”。在以人为本的城市中,宜居服务和资源友好产业是并重的,没有产业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同时,缺少宜居环境和服务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吸引不了人才工作和居住,城市的产业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认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恰恰是聚合发展首都功能的良好机遇。所以“三城一区”的发展思路应当是营造人才宜居和适合创业的环境,通过政策引导使人才结构由“金字塔”型向“鱼肚”型转变,使北京成为汇聚全球中坚力量的创新之都,产业价值链自然就会向高附加值的研发和品牌服务端延伸,从而为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建议北京在“三城一区”开展“高端国际人才特区”试点。系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和“开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聘、聘用国际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试点”两条改革意见,强化人才政策高地优势,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附录:市政协议政会建言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5月10日上午,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以‘三城一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协商议政。市委书记郭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吉林主持。

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这次议政会主题前期开展了大量调研,进行了充分准备。会上,姚文清、李强、李昕、闫傲霜、王璞5位代表以及7位专家、委员踊跃发言,从强化功能分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人才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郭金龙指出,大家聚焦“三城一区”建设,提出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梳理,吸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近年来,市政协积极履职,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拿出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为首都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郭金龙强调,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新形势下中央对北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不仅自身发展要靠创新驱动,而且要力争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北京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要全力做好服务,主力要出征,地方须支前,在京高校、科研院所、部队和央企的研发机构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力部队”,要主动服务好“主力部队”,全心全意推进央地合作、军民融合。二要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更加突出“三城一区”这个主平台、主战场,服务重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专项落户,服务重大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三要广泛聚集高端人才,大力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面向全球吸引世界级顶尖人才和团体来京发展,带动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四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京津冀三地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共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特别是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五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着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和政策机制。

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讲话。市领导闫傲霜、赵文芝、李士祥、傅惠民、葛剑平、马大龙、蔡国雄、闫仲秋、李长友,市政协秘书长周毓秋出席会议。部分在京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会议。

1.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2.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3.科技体制改革的三项基础性任务4.从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看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5.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6.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7.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8.吴晓莉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9.创客们的最新灵感缪斯是什么?

10.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11.走向全面创新时代12.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13.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1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6.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17.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18.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19.两位北大老校长的经典演讲20.校长教授们连鼓四次掌,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讲了啥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解读22.中国创新成就与未来五年部署23.有些人可能会被历史淹没,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24.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25.@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26.“互联网+”如何助推中国经济腾飞27.我们的伯乐和千里马在哪?28.科研领域权力寻租亟待破除29.诺奖和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因车祸去世30.隐身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31.屠呦呦为什么会落选院士32.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33.4年前获得拉斯克奖 贡献是创制抗疟药青蒿素34.刘鹤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35.以全球史视野审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36.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37.引领制造业 从“大”到“强”38.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须举全社会之力39.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40.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41.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42.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43.为苹果承诺改变“失控的创新”点赞44.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45.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航天事业发展再创辉煌46.特朗普当选背后的技术因素47.国之重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二艘航母下水!!48.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吗?49.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50.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51.“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52.引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发展53.寒门贵子,贵在“奋斗”54.重新唤起中国孩子的科学梦想55.201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6.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57.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科学思维58.雄安新区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59.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60.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61.陈十一: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62.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63.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64.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65.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66.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67.《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68.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69.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第二篇:北京多部门合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多部门合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左右,位居全国最高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8万家,占当年新增企业总数的比重为3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589件,是2011年的3.5倍……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交出了亮眼的答卷。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

2016年,科技创新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艘巨轮已经扬帆起航、加油发力,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航程中澎湃前行。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

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深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百度公司、数码大方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双创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也精彩纷呈。7月4日,北京市科委、昌平区政府举办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签约仪式。旨在推动央企研究院、在京氢能领域优势研发机构聚焦氢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开展协同创新。至此,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在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主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深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百度公司、数码大方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中科大北京研究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航天科工云网等6个双创服务平台持续深入建设。怀柔科学城取得多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进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获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全部开工。

未来科学城“打开院墙搞科研”的机制逐步深化,累计建成40个高水平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等8个试点项目在央企研究院试行,2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按计划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全面启动智能车联、新型显示等20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等5家研究院,顺义中航发动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双创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也精彩纷呈。2016年,北京市科委挂牌16家“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面向创新创业团队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其中,大唐网络、航天云网等国有企业孵化器突破原有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中航工业集团、北方车辆等军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腾讯、小米等龙头骨干企业开放产业链资源和大数据资源,吸引小微企业和团队在平台上开发面向市场应用的产品和服务;硬创梦工场、洛可可设计集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的开放创新平台;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东方中科集成等科研助手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北京市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在这些行动的推动下,在京单位全面参与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超过300家,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统筹部署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形成了远期有总体方案、中期有五年规划、近期有改革举措、每年有工作重点的“一揽子”行动计划和推进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央地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运转有序。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统筹部署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图”;在国务院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北京市政府和10个国家有关部门合力搭建“组织架构图”;本市和国家有关部门联手绘就科技创新中心“施工任务图”,制定实施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提出2017年启动的215个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目前已全部启动、有序推进,有的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北京市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率先布局支持4G、5G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成功研制世界首个碳纳米管集成电路计算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2.9万辆,规模居全国第一。与科技部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使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落户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加快推进。

在这些行动的推动下,近年来,在京单位全面参与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重点承接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0个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在京运营或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个。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超过300家,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北京市科委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加快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燃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信息的实时监测。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制定136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筛选170项科技成果向5000家(次)医疗机构推广。

此外,顶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加快聚集。北京市科委制定实施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的实施意见。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等8位科学家受聘成为首批“中关村海外战略科学家”。截至今年5月底,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京设立研究院。截至2016年底,北京累计吸引“千人计划”人才1653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挥

北京服务全国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在天津、河北、内蒙古、宁夏、重庆、贵阳、黑龙江、云南、山西等省区市,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技术市场窗口,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事关北京的发展,更是京津冀及全国的战略部署。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工作方案和中关村行动计划,促进区域科技功能分工协同、产业与创新高效衔接、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共享。聚焦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和一系列产业承接合作平台,构建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上下游高效衔接、互利共赢的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型园区和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联动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创新平台、汽车产业区域协同创新产业布局、汽车模具协同设计云服务平台等一批创新载体加快建立。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2016年达到154.7亿元,是2011年的2.3倍。

同时,北京服务全国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提高。与其他省区市建立了区域科技合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搭建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辐射引领服务全国创新发展。五年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4.4%辐射到国内350余个城市。在天津、河北、内蒙古、宁夏、重庆、贵阳、黑龙江、云南、山西等省区市,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技术市场窗口,共建“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和云南科技桥头堡,创新要素开放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1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为和田地区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支持引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技成果落地新疆和田,筛选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集成组装10多项援疆农业科技成果,在小麦、玉米、设施蔬菜、设施果蔬等方面充分示范展示了增产增收效果,累计培训带动上千农户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科委成功举办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意创新活动周等活动,与40余个国家的400余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多元化科技投入创新资助方式

五年来,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市本级为例,5年间年均增长9.4%。在投入方式上,逐步根据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分类制定管理办法,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科技项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研经费是科技创新的种子。财政投入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财力保障。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技领域,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

五年来,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市本级为例,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从2012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44.06亿元,5年间增长了73.76亿元,增幅43.3%,年均增长9.4%。

在投入方式上,逐步根据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分类制定管理办法,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科技项目,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全力支持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具体说来,采用定额补助方式,对市属公益性科研院所给予稳定支持,用于支持院所基本运维、自主选题研究以及人才引进等;采用后补助方式,针对有明确绩效目标的项目或政策,待项目单位绩效目标实现并通过审核验收后,给予后补助方式支持;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采用基金方式,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发行政府债券,通过向建设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的方式,支持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已投入资金30亿元;在北京科技领域首次探索采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与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合作共建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直接带动社会投资5亿元。同时,北京市注重从构建长效的科技经费保障机制上创新突破,打造“松绑+激励”的财税政策体系。《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出简化科研项目预算财政评审环节、提高人员激励支出、松绑科研类差旅、会议及出国经费限制、保障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扩大市属公益性院所和高校科研定额经费支持规模、拓展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增强科研结余结转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下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等八项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创新举措。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卓有成效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专项办形成了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三大项任务的政策体系。国家首批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与此同时,围绕八个产业领域重点布局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占据产业高端。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增强其辐射效应,是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专项办(以下简称“专项办”)首先完善了创新中心建设顶层设计。制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年工作目标。研究支持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了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三大项任务的政策体系。

在架构理顺前提下,专项办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节点建设,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国家首批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地北京。发布了《北京市产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组建了先进动力电池系统创新中心、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和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等4家市级产业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围绕八个产业领域重点布局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占据产业高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业技术合作,打造高标准、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中心升级版。已经发布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范标准》是全国首个服务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团体标准。

以亦庄、顺义为主体,组织申报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并在开发区实施“4—10—20”工程,全面启动4个千亿级集群、10家百亿级企业、20个具有全球影响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在顺义实施了中航发动机、中航复材、青云航电、502所等20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区,推动中科院联动创新产业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建设,推进顺义从传统制造业大区向先进制造业强区转型发展。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光刻机零部件、新型显示、基因技术转化、创新医疗器械、车联网、增材制造和新材料6个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示范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中关村引领全市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升。2016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4.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6;实现增加值6254.1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9%。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约2万家,政策范围覆盖北京市十六个区。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全国科创中心建设要“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全国科创中心建设。中关村引领北京市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升。2016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4.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6;实现增加值6254.1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9%。中关村“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形成,六大重点技术领域收入占比76%,现代服务业收入占比64.9%。万元增加值能耗约为北京市1/

5、全国1/10。在中关村试点的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股权激励、新三板等10余项先行先试政策,推广到全国或其他示范区。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作用增强,涌现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中芯国际28纳米集成电路成套制造工艺、航材院石墨烯制备与应用、百济神州靶向+免疫生物技术等一批国际前沿创新成果。2016年,企业获发明专利授权1.48万件,同比增长15.3%。

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3067.5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3,近八成辐射到京外地区;中关村308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3/4在北京以外地区实现,对外辐射收入超过1.6万亿元。截至2016年底,中关村企业京外设立分支机构1.2万家。

中关村链接全球创新网络,聚集了英特尔、微软、IBM等3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领军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超过500家,在境外上市公司97家。2016年,中关村企业境外并购52起,涉及金额685亿元,同比增长15.7%。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中关村围绕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落实国务院批复同意的“1+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市级政策。在中组部等15个部委支持下,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着力实施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20项政策,并启动中关村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工作。今年上半年,出台了“1+4”政策支持体系,从创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金融、“一区多园”统筹等方面加大资金精准支持力度。

二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施“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构建了由97家创新型孵化器、29家大学科技园、26家特色产业孵化平台为代表的创业服务体系,2016年创办科技型企业2.5万家。实施集群创新引领工程,出台中关村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政策措施,支持中科大北京研究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

三是坚持创新治理理念,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领军企业和潜力企业,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建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目前中关村有2万天使投资人、670家知名创业投资机构,2016年天使投资案例819起,投资金额45.6亿元;创业投资案例1961起,创业投资金额1054亿元,均占全国1/3以上。活跃的产业技术联盟和协会组织超过500家。

四是聚焦“4+N”产业合作功能区,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成立了“一司一金一空间”,即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中关村领创空间。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园区链,着力推进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五是推动开放式创新,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支持企业“走出去”,实施中关村企业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和300亿元中关村并购母基金。建立中关村驻硅谷、伦敦等10个海外联络处,支持设立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吸引全球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在中关村落地。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回望五年的发展历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艘巨轮已经扬帆起航,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航程中澎湃前行。

第三篇:创新四项机制打造人才新高地

一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实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客观公正评价人才。二是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破部门、身份、所有制、地域等限制,畅通各类人才在产业、地区和城乡间流动渠道。实行跨企业交叉动态使用,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出台《鼓励支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落户、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医疗保健等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围。宣传人才典型和成功经验,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增强他们的归属感。特殊的政策优惠,增强他们的满足感。通过多种激励,吸引各级各类人才。

第四篇:创新“14146”模式 打造孝德文化高地

创新“14146”模式 打造孝德文化高地

‚坚持一个定位,建设四个平台,成立一个宣讲团,突出四个层面,开展六项活动‛,今年以来,孝里镇创新‚14146‛孝文化深化提升模式,抓落实,树典型,促亮点,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厚德之地、孝义之里‛让该镇的这张‚名片‛更加靓丽。

‚人无我有‛培根基

‚我认为,‘孝’字‘土’下面的撇就是郭巨的‘一板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埋儿奉母’的故事由来,这也是孝里镇从‘水里铺’更名的原因…”10月的一个周末,孝里镇南凤村道德讲堂,原区文化馆萧昌升的一堂课赢得了在座村民的阵阵掌声。

孝里镇历史悠久,境内古迹荟萃,文物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号称‚石质建筑博物馆‛。拥有国内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齐长城源头遗址、晚清太谷学派代表人物张积中传授太谷文化的黄崖山寨遗址、梯子山山寨等古山寨群、境内有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方峪明清古村,风景秀丽的省级森林公园大峰山还是第一届长清县委所在地,被誉为长清的‚延安‛。

近年来,孝里镇充分利用特有的人文资源,组织编撰了《古迹孝里》、《孝行天下》读本,作为农村、中小学的教材,通过道德讲堂、乡村地理课等形式,开展镇情教育,让广大村民和孩子们了解孝里的历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学习,咱现在都能当半个导游了,再来客户,咱也不能用愁了,介绍个差不多没问题了‛,孝里乙炔气厂厂长高玉远自豪的说。

‚创新模式‛求发展

‚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孝里镇搞得孝文化建设不错,但真正形成体系,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时代在变,我们的工作也要跟上‛作为孝里镇孝文化深化提升工作的‚总牵头‛,镇政协工作室主任周延文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

从领导班子‚孝文化‛深化提升思路的确定到‚14146‛模式的出台,倾注了整个团队的心血和付出。一个定位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慈孝文化,培养时代典型,倡树和谐新风,打造‚齐鲁孝文化之乡‛;四个平台即打造孝文化大讲坛、设立慈孝基金、成立孝文化传播站、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一个孝文化宣讲团;突出机关、农村、学校、企业四个层面;开展孝文化宣讲交流、慈孝素材征集、孝文化展演、慈孝之星、慈孝事迹展览评定、慈孝关爱慰问大走访六项活动。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孝里人,对镇政府出台的孝文化深化提升工作措施‘举双手’赞同,只要能用的上我的地方,我一定会不遗余力。‛孝里中学工会主席马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以点带面‛促和谐

投资5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中华孝文化广场将孝里镇的孝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广场设计以‚孝‛为主题,以‚郭巨奉母‛故事为背景,塑郭巨像,刻孝经石壁,雕二十四孝小品,摹汉石室壁画‚大王出行图‛线刻,建滴水池、涌泉桥,植桑梓之树,铸篆孝字刻,充分融入孝文化元素与地域特色,形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广场文化。投资数万元的孝堂山街孝文化一条街和投资160万元的孝文化公园,与孝文化广场珠联璧合,成为孝里镇的又一地理标识。

孝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四进活动,成功举办八届的‚十大孝子‛评选、连续8年开展的‚联百户、暖民心‛活动,扶贫解困的‚胡林模式‛…一件件工作、一条条成绩,一个个亮点,成为孝里镇‚以孝文化促发展‛的具体展现。

孝里镇‚14146‛孝文化深化提升模式也先后被大众日报、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新长清》、长清电视台等省市区媒体报道。如今在

孝里,慈孝文化深入人心,孝的传统源远流长,民风更加纯朴,社会愈加和谐,全镇正在朝着建设‚富裕孝里、平安孝里、幸福孝里、美丽孝里‛的目标阔步前进。

孝里镇宣传办 刘燕、牛振勇、张娜

第五篇:打造西部教育高地需要思维的创新

打造西部教育高地需要思维的创新

杨茂森

论文摘要:文章对重庆高校教育与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结合分析,就重庆高等教育在打造西部教育高地中须以创新的思维大胆探索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师资引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的改革提出了探索性建议。

关键词:西部教育高地,创新思维,改革探索

新阶段重庆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简称为“314”总体部署。围绕“314”总体部署,重庆明确了教育“加快”和“率先”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要落实总体部署,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人才来源于教育。加快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更有效地为落实总体部署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现以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结合我市高校情况,就重庆高等教育在打造西部教育高地中的思维创新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教育观念上要大胆嬗变

1、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现在应该归本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创新人格。因此,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让中国的教育体制能更好的培养出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出来。这是中国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改革要加快步伐,思想上要进一步解放,体制上要有所突破,建设现代大学不仅要着眼于大楼与设备、教学与科研、专业与学科、新校区与老校区,而且应该努力去营造一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氛围与文化,要多一些宽容与“大爱”即让教授们置身于宽松、自由探索、相互尊敬、友爱和谐的氛围中。这种氛围与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一种处处存在、无时不在的软环境。这里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才能实现这种软环境。其实也就是我们所应倡导的学术研究自由,追求真理的自由。对于建设现代大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办学理念。重庆大学的教育观念必须要提高到此层面,才能解决我们的创新教育问题。

2、大学必须提倡学术研究自由,教师要承担起教学和科研双重职责。大学有三个主要的直接职能。首先是培养人才;其次是科学研究;第三是服务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大学不仅具有传授和储存知识的职能,而且要具有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职能。大学的最后

是要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以及所需的条件是什么?这是所有大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始终坚守自己追求真理的办学宗旨,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把哈佛看作一个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场所,看作培养社会领袖和精英的机构。围绕这一办学宗旨,哈佛大学总是能够审时度势,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同时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锐意创新,使哈佛大学的改革始终走在美国大学的前列。这就是这所具有辉煌大学的成功原因。重庆的大学校也应该围绕这一真谛根据自己的学校实际制定出符合自己大学的办学理念。要敢想,敢做,“要提倡创新思维,正确与否交给实践去检验。”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要敢于变革

中国教育从理念到发展方向,从体制到相关政策,都存在偏颇失误,教育领域改革步伐滞后。温总理说过:中国的教育需要一批真正的教育家来办,这样的教育家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要能够经住名利的诱惑,能够一往无前,目光远大地坚持自己的办学思想。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存在力,而我们国家的大学领导最多也就是任期8年,绝大部分校长只有4年的任期。根本无法完成校长的基本办学理念。我们所知道的科南特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之久。许多教育体制改革在他倡导下得以实施。

钱学森给总理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教育难题”:为什么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陈丹青这位被清华美术学院特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著名画家,因考生英语成绩差一分而四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所以几年后称因不适应、也不愿适应“办学的教条”而递交了辞职报告。无独有偶,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也称“考研究生靠分数来定实在是可悲的”。教育体制改革已到非改不可的关键时期。

1、要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大爱办学思路。鼓励学生尊重思想和思想的自由表达,乐于发现和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致力于创造知识,用这种知识陶冶学生的心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教育机会。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学校要尽可能消除各种限制,让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教学要达到为学生提供一种基础的学习力,使其养成自我依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大爱就是大包容,也是教育的根本追求。

2、全面推行选课制和学分制。正是基于学术自由的理念,全面推行选课制,但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选修课中的选择权,即使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有很大的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领域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目前,重庆高校还不能真正意义的进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学生没有选

择学习的自由,也没有拒绝参加一些不喜欢活动的自由。高校要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自由选课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种学生对课程的不同要求,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3、要建立导师制。导师不是一种职务或职称,而是一种工作。担任导师工作的不但有年轻教师、研究生,而且也应有资深教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同时,导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深厚的学校学统,文化积淀感染每一代学子。

4、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要停止对传授固定知识、应试知识的强调,转而强调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强调论述以及掌握基本语言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积极的课堂讨论,需要教师的教学要做出大的能动调整,并要多给学生布置启发其思维发展的作业练习、思考练习。考试设置也应以启发思维为主要的灵活、主观题为主。要充分发掘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辅导、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模拟法庭、独立学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可以最大的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启发性,不要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同时注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投影仪、幻灯、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5、要倡导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发挥各所大学综合性的优势,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使大学比以往更富有包容性,更富有凝聚力和协作精神。重庆大学城的建设已具备了这一合作可能性,但需要主管教育部门、政府起到积极协调作用,把这一合作领域开展起来,真正发挥学校之间的资源互补作用。

三、师资引用上要有国际人的观念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正是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大学是由学者和学生组成的社团,因此,大学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要看它能否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重庆高校地处西部,如何吸引人才,吸引国际级的人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选聘和激励教师,确保教师队伍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瓶颈”问题。选聘教师的根据是放在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方面,还是主要根据他们难于界定的教学能力进行选聘?还是两种能力都加以综合考虑?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把科研能力,学术价值,学术创造力

作为有长远意义的指标来考虑更具有前瞻性。把重点放在较为客观和可衡量的方面,科研的标准一定会产生公认目标意义上的更高的平均质量,即能使人保持生气勃勃和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思想显得更加重要。但我们也要清楚,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补充的,大学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提供新的思想和启示,其教学水平是难以提高的,而教授的理想知识结构亦包括含着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指导。要有全球眼光,舍得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人”,哪怕就是名誉顾问也可以起到拉动作用。

四、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突破性探索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这是温总理的一段讲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人才培养是需要我们做出大胆的改革了。

1、培养自由的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所有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这就是大爱,自由包容的大爱。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和数据。在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看来,大学应该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集自由的人与专家于一身的人。这人才培养理念同样适用于重庆高校的同行们。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学生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对某个专门职业的选择,无论是化学家、医生、工程师,还是艺术家或技术性行业的专家。但在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上,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提升社会竞争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3、哈佛最希望为国家和世界培养的是有教养的人。哈佛的希望是一如既往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思想的人,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和行动继续更新和加强世界生活的优良品质;培养有知识和信念的人,他们乐于向他人学习,诚实地评价自己的文化,认识到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独立地、公正地看待这些优缺点;他们不是抱怨,不理智地批评,或者傲慢、冷漠地改变

方向,而是坚定不移地从自己做起,投入到工作中,去改良文化,将文化的精华而不是糟粕展现给别人。哈佛对人才培养有五条标准:

1、必须能够清晰而明白地书写;

2、应该对认识和理解的宇宙、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

3、对其他文化不应该是一个狭隘无知的人;

4、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和道德问题,在进行道德选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5、应在某些知识领域里拥有较高的成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要重视课堂外的非适应性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外活动计划不仅已经成了对学生的有益的服务计划,还要成为教育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只强调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向学生提供从事相互依赖的合作活动的机会。课外活动,即使是运动队、报纸、戏剧组织或音乐团体,都是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重要手段。这些课外活动,不仅被看成是娱乐的场所,而且被看作是学生学习相互合作、沟通处事,做人的理想的组织形式。

5、要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我国一直沿用着“考试加面试”的研究生选拔方式。但近年来,选拔过程中的“公平”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以分数划线,表面上看似乎很公平,但机械、单一的标准,很容易忽视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对被这条“线”挡在门外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学生,这是不公平;对渴望能发现创新型人才的导师们,也是不公平。研究生录取应该是建立对学员更全面、更广泛的考核。可以探索建立“表面上看,分数‘门槛’低,实际上入学‘门槛’更高的录取方法”。不仅看你说了什么,更看你做了什么。要扩大对考生科研能力考查的比重。把那些有研究能力、培养前途的学生招收上来,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做法。

五、建立新型的科研创作成果评价认定体系

今年以来,国内众多高校栽倒在“造假门”前:清华大学教授刘辉盗用论文刚被处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杨杰学历造假又被揭穿;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与北京大学“引进假人才”之争又起;在刚结束的院士评选中三院士候选人浙江大学的叶志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守亭也涉嫌舞弊事件被曝光而落选„„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数量至上”。“指标式考核的‘学术GDP’已成为高校学术浮夸的‘催化剂’。当前屡屡曝光的论文抄袭、专利造假事件,有个人道德因素,也有制度导向的原因。这种导向就是高校内部普遍采用的“量化式”科研评价体系。本该是科技创新、培育良才“沃土”的高等院校,缘何风气浮躁、“泡沫”堆积?在道德谴责之余,有识之士将批判矛头转向了制度层面,当前高校过于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应予以改革。

重庆高校应该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和改革。要将从以论文、奖励数量评价为主,实现向以创新实际贡献、创新发展态势、创新质量水平评价为主的跨越;从比较关注同行评价为根据,实现向

更加注重实践和历史检验与评价的转变。

评价体系应该是重点考虑对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更多以是否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大小作为评价重点,对公益性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作为评价重点,而对于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则应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评价重点。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实体、不同类型的研发项目及其成果、从事不同类型科技工作的人员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考核方法。例如对艺术家作品的评价体系问题,是以创作作品为主还是要艺术家写篇论文发表重要呢?重庆高校应在建立导向机制,强化对科研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及其标志性成果的考核评价上探索,要在强化对科技成果成熟度及其转化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情况的考核评价上探索,要在强化对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上探索。尽快制定出我们自己的科学的科研创作成果评价认定体系。

结语:

通过对具有300多年办学历史的哈佛大学办学的分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很多理念对于重庆打造西部教育高地的高等学校办学是可以借鉴和采用的。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应该把寻求真理作为大学的宗旨。我们应该坚持大学的多职能性,把教学与科研放在重要的地位。自大学产生之日起,教学(人才培养)便是大学最本质的职能,今天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学应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互补的双手硬、双手抓。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只专不通的所谓专门人才。哈佛大学强调培养有教养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与世界上普遍倡导的全人发展、全人教育、完人教育是一致的,值得我们借鉴。在如何培养人才方面,哈佛大学注意为学生设计一个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并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自由、宽松而又丰富多彩的环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须以创新的思维,大胆探索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师资引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的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实际及时调整,才能为重庆建设西部地区教育高地,承担和起到真正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哈佛大学办学理念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月

2.王京文,胡忠望,肖建华,林志刚《高校教师科研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2月

3.王雅芬,《改进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3月

4.梁水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扬州大学2008年

5.陈阳,《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探索》黑龙江教育2006年

6.黄安年,《再评现行学术成果评价的排他性和功利性弊端》学术交流网2006年

下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科技政策1128-1202解读

    ☆规章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 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

    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选编

    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选编 南京市栖霞区科学技术局 南京市栖霞区知识产权局 二○一三年十月 1 目录 1、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苏科高〔2013〕260号 .................

    上海市科技创新券政策

    上海市科技创新券政策--详解 上海惠及面最大的的科技政策 政策简述:“上海市科技创新券”是由上海市科委推出的,为在本市注册并在本市纳税的中小企业及创业团队提供年最高10万......

    北京: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

    今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西张夏小学是一所老校。学校于2001年起确定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建设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学校从明确办学......

    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精选]

    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 要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发达省份落实科技创新战略、建设科技创新省份的一致选择。财政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着制......

    锐意创新积极打造文化高地真抓实干推进我市文化发展

    锐意创新积极打造文化高地真抓实干推进我市文化发展 日前,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完美谢幕,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我市领导集......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双创高地的战略思考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双创高地的战略思考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