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西张夏小学是一所老校。学校于2001年起确定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建设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学校从明确办学目标,使特色建设“科学化”;培养师资队伍,使特色队伍“优质化”;开发教育基地,使特色教育“环境化”;探索科教途径,使特色过程“活动化”;编著校本教材,使特色项目“课程化”;确立科技课题,使特色建设“科研化”;加大宣传力度,使特色经验“推广化”这七方面全方位抓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特色学校的创建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在省、市、县科技创新类比赛中多次获团体奖。学校被评为金山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初步形成了教有特长的教师群体,多名教师获全国、省、市科技辅导员称号,多篇论文获全省、市、县级奖。一大批思想灵活,敢于探索,勇于发明的科学爱好者脱颖而出,学生在省、市、县、镇科技创新大赛中-----余人次获奖,在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学小论文大赛中---------人次获奖,在省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余人次获奖。
西张夏小学正以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教育为老校谱写新篇章。
第二篇: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经验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6年,座落在镇郊旮旯里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私塾,解放后,改建为一所农村小学。几经易址后,1996年建成为镇中心小学。经过镇小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由一所村办小学发展为“管理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育人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的镇窗口学校。学校分为小学部和附属幼儿园两部分,小学部现有15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幼儿园幼儿近300名,全校教职工59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
一、提高认识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源动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意识到要想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体现新时代教育气息,就必须要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2006年,我们成立了以校长叶代学同志为领导的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小组,研究部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制定创建计划,确定可行性方案,全体教师共同出谋划策,听取主管领导教益,吸收经验,博取众长,为顺利进行特色文化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特点鲜明的办学理念是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行动指南。
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选择和确立办学理念是学校实行校本管理、追求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于是校领导及研究小组的成员们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又结合我校校舍比较紧张,功能设施较差,学校近1000名学生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子女,百分之三十是“留守儿童” 的实际情况,把“文化立校、生命关爱、促进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出发点,定位了“阳光教育”这样一个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同时,我们学校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而且有过快乐教学的尝试,于是确立了“让教育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发动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征集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经过征集、研究、讨论,我们最终确立了“博学、厚德、创新、笃行”的校训,“阳光、快乐、文明、和谐”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求实”的教风、“乐学、善思、求实、创新”的学风。这些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是全校师生教育思想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的方向选择、目标定位、特色所在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引领学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创新特色教育发展策略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
学校因地制宜,提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1342”教育发展策略,即构建一个网络,抓住三条主线,推进四个创新,实现两个突破。构建一个网络,就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生的成长不能单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能,搞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和合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参与、协调和监督职能。家长委员会成员须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经家长学校推荐,学校审核聘用,由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家长学习教育管理知识。推行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和举办家长学校,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增强了教育效果。
抓住三条主线:一是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我镇学校布点分散,基础条件落后,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现实,我们不悲观,不等靠,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近年来,我校有效利用社会捐赠和政府投资资金300万元,相继建成多功能小礼堂1个,师生食堂1座、学生宿舍1排,新建幼教楼两栋,学校建设达到了市级规范化标准。二是全面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干好干不好,关键是看这个单位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没有活力,有没有朝气。我们通过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人才培训计划,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获得市级优质课6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地级骨干教师8人,获市级优秀教师4人。三是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过程管理力度,改变了过去校长只当传话筒的传统陋习,强化了单位组织在过程管理中的指导、监督职能,建立了联校与各单位协同操作、目标考核和过程指导相结合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推进四个创新:一是创新育人环境。校园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布置得好,就能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收到熏陶和感染。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内外墙壁、宣传橱窗、数字屏幕、移动展板,精心打造校园和班级文化,在内容选择上,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让学生置身其中,受惠于心。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构建高效课堂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我们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验,在广泛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了“四步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了“读、思、议、练、归”五步教学法:“读”是初读教材,发现问题;“思”是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议”是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练”是尝试应用,拓展练习;“归”是前后联系,归纳升华。不论是“五步教学法”还是“四步一体课堂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锻炼的空间,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三是创新校园活动。学校在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4610”要求,搞好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弘扬家乡文化,我为家乡添彩”活动,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学习的热情,学习氛围空前浓厚。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制订了“星光教育”工程,通过“创星”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内组织了书法、绘画、歌唱、文艺舞蹈、科普等多个“社团”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创新学校管理。具体表现在1、目标管理机制。学校根据学的总体目标,制定月目标、周目标。并将分节落实 到各职能部门,划分出具体的责任目标。责任到人。由值周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进行日检周评月积累,为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积累材料。
2、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通过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做好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备课管理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的备课模式来要求所有教师。教案管理注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突出教师自身的优势,有利于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教科书内容的调整,要以坚持新课标为前提,不得随意拨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上课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立、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我校的对话教学落到实处。作业管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作业。鼓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设计作业,注重多样化,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习辅导管理。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利用节假日和其他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3、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多方法、多途径、多角度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中,建立三级评优标准。评选校级名师、区、市级名师和市级以上名师。每年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师教育目标,明确教师评价标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群众评议与领导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逐级评价。对校级名师不限名额,凡是能够很好地胜任和完成素质教育任务,成效明显的均可评为校级名师。谨慎有序地进行备课改革,鼓励“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制度。按照合格小学生的人才规格,改革学生评价的方法与途径,采用更科学化的、人性化的评价途径和方法。通过教科研手段不断加强评价机制的研究,从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构建适应21世纪合格小学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坚持课堂随机评价,日常管理性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形式。
4、教科研管理制度。坚持教科研工作校长亲自负责制,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教务主任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加强对课题的形成性管理,制定阶段性实验计划,注意跟踪测量与分析和阶段总结,积累数据和资料,建立课题档案。积极参与上级科研部门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交流研究成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质量。
实现两个突破:一是搞好学校建设、塑造学校新面貌实现新突破,二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教育良好社会形象实现新突破。
四、独具特色的七彩课程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基础。
有特色的学校才有活力,有特色的课堂才有生命。学校要求教师树立 “人人都是阳光教育的实施者”的观念,通过制定阳光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阳光般积极的态度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尊重生命,关注成长,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每一位学生,以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每一堂课。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成为阳光理念生长的土壤,教学活动月以促使顺迈课堂成为学生收获的殿堂为目标,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打造阳光课堂。我们尝试运用“学案式”教学模式,探索更为轻松、开放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让阳光教育这一文化精神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动力,我们把阳光教育向校园文化活动延伸,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师生成长相对接,建构系统性、系列化活动园地,全力打造阳光校园。我们把校园文化活动分为七品,组成七个板块,以七个色彩命名,并制定活动方案,打造具实的七彩校园,形成稳定的、常态化的学校文化活动。具体有:
“一彩”红色系列——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倡导品行合一;
“二彩”橙色系列——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做到知行合一;
“三彩”金色系列——开展“争做最美少年”的校园每日一星评比活动;
“四彩”绿色系列——开展铸班魂,创建班级文化活动;
“五彩”青色系列——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促进专业成长;
“六彩”蓝色系列——开展校本研究,“构建快乐和谐课堂”;
“七彩”紫色系列——建设校园文化,实践环境育人。
五、培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灵魂。
阳光学校需要阳光教师,实施阳光教育,我们首先在全校开展争当阳光教师活动。何谓阳光教师?我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是,外形阳光。具有活力、健康的外在形象,不断提升职业品位,内外兼修,以教师的魅力来提升教育的魅力。二是心态阳光。善良、真诚,合作,关爱学生。三是专业阳光。要具备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灵动中,激活学生生命活力,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学校施行阳光化管理,做到从生活上关心教师,在感情上关爱教师,在心理上疏导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把“联席会议、名师引领、结对帮扶” 三个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名师引领、师德汇报会等活动,培养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为实现“自我提高,借鉴提高,引领提高,抱团提高”的目标,我们把“树根理论”作为提高“组织学习力”的有效途径,以学习求发展,强化六个功能: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组织学习,学后行为,持续学习,快乐学习。以岗位大练兵为契机,开展学年团队的集体备课、学科团队的教学研讨等活动,发挥团队力量,使教师们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七彩校园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从2008年起,学校坚持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的生活,锻炼了他们的体魄,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逐渐形成了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学校的国旗班,升旗仪式上国旗班小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威武挺拔,感受着国歌、国旗的庄严与神圣。校合唱团、舞蹈团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同时,为培养学生阳光健康心态,我们把学生的爱国、爱家教育,做人做事的养成教育与班级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阳光学生”系列化主题活动。学校制定了“阳光学生”的评价标准,我们还大胆创新评价,以评比“星级学生”、“阳光学生”取代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比,从学业、心理、品德、个性等多方面拓展了从传统的“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到“十好学生”等多个评价标准。学校按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年段,分别制订了《阳光学生评价指标》,采用多元评价及星级制的形式,每学期进行二次评选。同时,将评比标准纳入每位学生的评价手册,鼓励每位学生争当星级阳光学生。
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的创新工程之一,其绩效并非朝行夕现,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也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不够理想。但我们会抓住机遇,按照市教育督导室的科学规划,遵照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突破自我,抢先作为,积极出题答题,会将“特色教育”赋予创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活力。
第三篇:走教育创新之路,打造特色学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走教育创新之路,打造特色学校
作者:袁道川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6期
21世纪的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认识到:人才的第一要素是思想素质,狠抓学生思想教育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在多年办学的过程中,由于领导、教师高度重视,我校的德育始终做到了系统化、细致化、经常化,学校的系列教育丰富多彩,并针对不同年级,赋予不同的教育内容。初一抓日常行为规范,初二抓理想、前途、勤奋教育,初三抓做人立世教育。我校倡导的“清除卫生死角”、我为学校“换新装”、“爱心无价”等活动,更增添了文明教育之生气。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了周周有重点,项项有内容,件件有实效,声色并茂。另外,我们还充分体会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将校园环境修缮一新,校门美观、校园内栽有四季长青的绿树,建设了规范的旗台、文化墙,荣誉栏中有“明星学生、文明标兵”激励学生努力上进,每日的学生执勤,卫生监督岗,使校园更洁净、更文明。
二、依法执教,活跃法制宣传教育主阵地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校也非世外桃源,自然也受到诸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有部分学生将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带进校园,视为时髦、时尚,还有的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厌学、失常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多次进行了后进生形成原因、心理状态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等专题研究,采取了有效措施,实施爱心感化,真情相助,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学习跟上学校的要求。同时,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如:每年三月、九月就是我校法制宣传月。在宣传月中,我们均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特别加强了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求取得依法治校和法制宣传较大实效,并注重法制宣传教育五个结合,即与校风教育相结合,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与《守则》《规范》相结合,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着力培养复合性人才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环境的不断改善,教师采用多媒体自制课件等实施教学的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媒体在学校课堂中的日益普及,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增强新世纪人才的本领,在校学生必须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这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鉴别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校在计算机多媒体等方面的硬件设施设备上,率先投入、超前投入,给全校师生打造了一流的教育、学习主阵地。同时,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把理论教育和上机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辅导,保证学生学有乐趣,学有所得。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计算机兴趣小组,对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特殊训练。并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资源,大胆创新,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性人才。
第四篇:倾力打造
倾力打造“三园”学校 积极推进均衡发展
杨寨中心中学创特色校园汇报材料
杨寨中心中学成立于1996年秋,2009年与原初级中学两校合一。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7人,专任教师66人。学校校园面积6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100平方米,生均占地及绿化面积等均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多年来校园绿化、美化、现代化融为一体,环境优雅、书香满园。
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坚持教育的科学发展,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的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倾力打造“三园”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配置,亲情呵护,努力营造学生温馨的家园
1、按公寓标准整体改造装修学生宿舍。本学期学生离校后,我校共投资近30余万元对学生宿舍进行整体改造装修。一是对宿舍内外全部刮仿瓷涂料,增设1米2高的彩色卫生墙;二是宿舍北面窗户全部更换成铝合金窗户,宿舍门全部包铁皮;三是每层宿舍新建一个洗簌间;四是在二楼和三楼各建一个学生洗浴间,安装4台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洗浴间个安装8个热水喷头,外设一个更衣间,真正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洗上热水浴的美好愿望。后期我们将以寝室文化为主题,对寝室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和美化。我校共有450余名住宿生,每个宿舍都按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进行配备,有专职宿舍管理教师和住宿生一同玩耍娱乐,这儿仿佛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夏无炎热,冬无寒冷,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铺床、叠被、洗刷、休息。住宿生实行量化考核,每天都有值周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干部进行评比打分。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个人”。
2、不断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我校学生食堂始建于2002年,2008年利用国家项目资金进行改扩建,现在已能容纳1000人进餐。餐厅、操作间、贮藏室、仓库等宽敞明亮。餐桌凳整齐洁净。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保障有力。2009年,我校学生食堂被市教育局评为“放心食堂”。在这舒适、温馨的餐厅里用餐,学生不但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膳食,还学会了礼让、关爱等文明用餐的礼节,更多的是让学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意义与价值。合理的膳食,丰富的营养,使得学生有了充沛的精力从事一天的学习,特别是许多留守学生面黄肌瘦的小脸,也慢慢的泛起了红晕,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从此也精神大增,多数学生倍感自己的记忆力在不断增强。今年暑期,我校将投资5万元对食堂内部设施进行添置和提升,进一步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
3、“多管齐下”,倾情呵护留守儿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关爱留守儿童。据统计,我校目前有“留守儿童”295人,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学校认真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人情况以及父母务工情况和联系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记载。二是经济上大力支持。“留守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优先对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问题。三是生活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求“留守学生”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书信或通一次电话,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抓住春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留守学生”家长共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二、德育引领,环境育人,倾力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1.德育引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不断突出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德育成果,切实抓好德育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人性的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遵守行为规范,争创文明学生”是学校向每个同学提出的口号和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一日常规》,经常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了一套检查评比制度,如卫生评比、“两操”评比、爱护公物评比等。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设立值日岗等监督机制。评选文明班级和“优秀”学生,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学校还运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记录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近年来,学校的好人好事不断增多,学生文明守纪的习惯已初步养成。
2、活动育人,让学生快乐成长。我校始终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一是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根据学期特点组织国庆节及青年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绘画展、书法展、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二是组织队列及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冬季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依此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是每年清明节组织共青团员和优秀学生代表分别到大悟烈士陵园、红安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炎帝神农公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感受始祖文明的魅力。四是举办法制讲座,鼓励学生争做文明守纪小公民。
3、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通过栩栩如生的画匾,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古韵经典的文化长廊,富有个性的班级布置、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和独具匠心文化广场,让墙壁说话,让角落生辉。让每位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高雅的情操。
三、质量兴校,素质强校,全力创建学生求知的学园 1.坚持人本管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一是抓名师效应,铸高尚师魂。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始终把榜样教育与制度推动有机结合,使追求高尚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校市级师德标兵毛清元同志扎根乡村教学二十年,呕心沥血献身教育,因患胆囊炎、胃溃疡两次昏倒在讲台上,都是师生们把他送到医院,他病未痊愈又回到教室;市级师德标兵邓柏亮同志爱生如子,先后为二十多名学生付医药费、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他潜心教学教研,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他淡泊名利,多次将评优表模的机会让给别人。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学师德标兵,铸高尚师魂”的学习讨论活动,对照身边真实的感人事迹找差距,让大家自我加压、自主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抓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我校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评选培养”活动,并以此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输送年轻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前往城区学校“结对拜师”,以期学习那里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的管理经验和育人策略;另一方面邀请城区学校乃至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专家为我校教师作理论上的“充电”和“洗脑”,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上的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是以“常规”为本,狠抓教学环节与过程的管理。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善于总结,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道德课堂。二是建立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学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备课、上课、课程纲要、作业批改、考核评价、教学质量分析均有明确要求,并由教务处和各教研组负责检查落实。每学期初学校提出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与计划,教务处拟好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教研组制定好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各科任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求授课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能力的培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发展优秀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向课堂要质量,重视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与精选,作业批改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考查评价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2013年中考我校正取市一中46人。
3、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是充分利用各功能室组织实验教学,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农村学生的梦想。能在理化生实验室动手操作,提高技能;能坐在优雅的图书室,博览群书;能在音体美教室陶冶情操,发展爱好,所有这些都是均衡发展带给我校学生的实惠。2011年,我校在投资1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理化生实验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充分整合两校原有资源充实和完善我校功能室建设。三是积极申报数字化教学项目,打造数字校园,实现教育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四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完善大课间机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组建了由校团委牵头,各年级组和班主任参加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共享教育公平,着力创办和谐校园。
1.学校十分关注生活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是接受上海交大成功人士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对部分困难学生的帮扶。二是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困难学生结对帮扶,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爱护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义务教育。三是组织师生捐款,对特困和重病学生进行帮扶。2013届学生胡智杰因患脑肿瘤,花去家中全部积蓄,是全校师生捐款两万三千多元,让他渡过难关,成功参加毕业考试。
2.学校坚持小班化教学,在招生、分班、任课等方面都做到公正、公平,不办“重点班”,不办“快慢班”。3.学校每年以形式开展“防辍控流”工作,制定了防辍工作制度和奖惩方案,确保每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采取“预防与动员”并举,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我校七
(四)班学生朱欢欢因家庭困难,辍学打工,学校与该村村委会联系,村校联动(村委会帮扶一部分,学校免除生活费)解决了她的困难,朱欢欢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
4.“两免一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时兑现,全面促进了“防辍促控保学”工作。
第五篇:创新教学管理 打造特色学校
创新教学管理 打造特色学校
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大楼实验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校距离城区学校不足5公里,社区家长不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盲目选择城区学校,“城市化”对学校冲击较大,给学校教学带来较大被动;此外,大楼实验学校所处社区绝大多数家庭贫困,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不足,家庭教育普遍落后。面对面前的困0境,我校师生毫不气馁,鼓足干劲,“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在创新中打造自身的特色学校,营造学习氛围,苦练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得到了社会大力认可,对取得的成绩获得了领导和同行的齐声赞叹。
创新教学管理,首先狠抓教师,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负有时代责任感的教师队伍。在学校所有的资源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更是资源中的资源。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人----教师。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将决定创新教学管理的深度,因此,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是对“人”的理念创新。
(一)思想上,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将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管理措施和制度以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做好每一位老师的思想工作,不定期召开由校长参与的教师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论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由学校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英雄故事,看榜样视频,谈时代责任,大家深刻认识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从小处说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从大处说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教师的责任关系到一个时代的发展,甚至于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振兴。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具有当担精神,应该具有时代责任。
(二)措施上,主要采取三个激励:“聘任激励、评价激励、奖励激励”,对有积极进取的心教师举行首聘,对老师工作进行中肯评价,对有成绩的老师 进行奖励,通过三种激励充分挖掘“聘任”“评价”“奖励”各个环节的激励价值,使教师在“聘任”时自我决策.在”评价”阶段自主参与,在“奖励”环节自觉反思。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三种激励措施,教师的潜能得到彻底挖掘,工作中更卖力,教学中更激情,反思中更深刻。
创新教学管理,其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摸索出适合本校特质的教学研究模式。教研教研,教研一体,教学中引发研究,研究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如果说教是研的载体,那么研就是教的前导。教学管理要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促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成"研究型教师”,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教研沙龙 每周五的下午按时举行由校长参加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的教研沙龙活动。活动前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组长做主持人,由一人主讲教研内容,教研内容包括设计原因,设计目的,设计过程,设计效果等环节,其他老师提出不同的意见,献计献策,提出不同的观点,选出最佳方案;有时,沙龙活动还会抛砖引玉式引出一些有争论的教学研究话题,让大家集体争论,在争论中争论出优点和缺点。譬如,我们在听苏派教学领军人物苏明文课时,我们到底学什么产生了争论,有的说学习行如流水的教学结构,有的说学习深沉忧郁的教学风格,还有的说学习对课堂的及时准确把握等,最后大家还是回到了对学生的研究身上。
(二)请进来 走出去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研水平,学校还不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请进来”请名家专家来,来给教师上课,来给老师讲座,来给老师评课,这种方式让我们的老师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最丰富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形的模板。本学期我们请了范小红等专家到校指导;“走出去”我们也应该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我们看看才知道,故步自封,在笼子里说话,充其量也就是自我欣赏,比一比才知道差距,看一看才知道不足。学校积极派教师参与《初中生世界》举办的“苏派”作文活动和宿迁南师大附中主持的优课评选等,学校鼎力相助,全力让教师得到熏陶的机会。观摩结束后再进行小结,撰写心得 体会。
创新教学管理,更充分激发课堂氛围,摸索出更适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课堂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是最难于监控的环节,每个老师就是一个课堂,换言之,一个老师就是一个课堂,十个老师就是十个不同的课堂,在这众多的课堂哪一个更符合学生的发展,哪一个更具有发展性高效性呢,也许在这众多的课堂中也充满了低效沉闷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那个课堂,因此,学校必须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宏观性管理,进行宏观指导。
(一)主和导的方向不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整个过程应该始终围绕学生进行,教师的问不能替代学生的问,教师的思不能侵占学生的思,教师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问,多思,多学,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积极引导,积极拓展的作用。
(二)高效课堂的观念不变 低效的课堂就是在扼杀学生的生命,师生也没有煎熬的本钱。高效课堂体现在备课上的高效(本校实行三次备课,一次纸质初备,二次同行集体批评备课,三次在书本上备课),让教学内容烂熟于心;高效课堂体现在内容的设置高效,容易的内容要少,难度中等的要多,难度特别大的要精。对于难度中等的内容,要让学生跳起来摸得着。
(三)推进“四个一”教学模式 为个对课堂有一个量化过程,也为了构造符合学生的高效课堂,“四个一”教学模式在前期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下得到推行。“四个一”第一个“一”是一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不宜太多,但是一定要凸显一个重点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明示也可牢记于心;“四个一”第二个“一”是一定时间,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务必保持在25分钟时间以上,让学生充分参与,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四个一”第三个“一”是一个提高,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性,让那些“吃不饱”的学生有一个提高的机会;“四个一”第四个“一”是一节课要有一个评价,通过评价手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补救。
创新教学管理,还应课内外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塑 造充满文化气质的校园特质。“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校园的美既要体现在外在美,也要体现在内在美,把校园外在和课堂内在完美统一才是最美的,充满美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无形中陶冶师生的情操,无形之中提升师生的品味和文化素养。大楼实验学校从三方面全力打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一)创建校园特色文化,拥军爱军文化走进校园 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写满稚气的脸上却充满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谁是这个时代最无私的人?他们不远万里独身一人来到满眼风沙的边塞,他们舍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是最高尚的人,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是对同学们最具有激励的人,他们就是可爱的人民战士。大楼实验学校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树立学以报国的远大理想,在校园中大力营造军旅文化氛围,让军旅文化的“根”扎在每个师生的内心世界。学校在校园的东面单独开辟了一面宣传墙,以海报的形式宣传“党在我心中”“人们子弟兵保卫边疆”“中国的现代化武器”“军民一家亲”等内容,站在高墙下,仰望子弟兵,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敬仰之情写满脸上。在校园里有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的两排高大的路灯,路灯耸入高空,恰如一排排整装待发的战士,为了让军民文化融入校园的血液里,学校在每根路灯上都挂上了“拥军爱军”的宣传标语:“保家卫国守国门,一生从军终不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师生在无形之中受到爱国之情的感染,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总而言之,创新教学管理,要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负有时代责任感的教师队伍,要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摸索出适合本校特质的教学研究模式,更要充分激发课堂氛围,摸索出更适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应课内外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塑造充满文化气质的校园特质。
教育教学创新管理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改初心,才能不断前行。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让我们担当起历史的职责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