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继承发展学校传统 倾力打造特色学校
继承发展学校传统 倾力打造特色学校
丹阳市云阳第二中心小学
创建特色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有一定特长和适应新世纪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划一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校的特色,泯灭了学校的个性,不利于学校优势的发挥和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难以培养更多的有潜质的创新人才的症结之一。因此,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个性教育,要注重探索和创建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学校。近年来,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丹阳市区域教育品牌建设工作意见》的精神,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积极传承和发展学校传统特色,在打造特色学校工作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创建切入口
特色学校的创建,首先要以常规教育和学校传统为基础,不能够仅仅把学校多开几堂课或增加一些教育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就称为特色学校,这就把特色学校看得过于片面化和简单化,这样的一种特色学校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打造特色学校,应该把继承和发展学校传统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
我校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致力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学校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作文教学”的学校传统特色。但是,在本世纪初,为创建教育现代化乡镇,学校把工作的重点落在了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上,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面貌、硬件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沉重的“债务枷锁”使得学校在特色品牌的打造上显得有心无力。随着去年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债务的彻底化解和今年绩效工资方案的出台,沉重的“债务枷锁”终于从学校肩上卸去了,全体教职员工的身心也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学校债务的彻底化解和绩效工资方案的出台,使学校在特色创建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学校的内涵建设,谋划学校的特色品牌的打造成了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教育局《关于开展丹阳市区域教育品牌建设工作意见》的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大力恢复和发展“作文”特色传统,致力于在继承和发扬中倾力打造我校特色品牌。
二、健全组织网络,狠抓创建实效
首先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学特色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①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学校成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特色管理网络,并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具体负责统一规划、组织、领导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组建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一规划、组织、领导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学校还成立了“作文特色办公室”,专人负责具体实施,让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此外,为了激发教师特色创建热情,学校特设立了相关的特色教育奖励制度。这些组织的构建和逐步完善,为我校特色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制度落实,保障实施
学校坚持做到“五个落实”,把“作文教学”与学校“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起来。①时间落实,每周二进行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研讨,每周安排2节艺术活动课,同时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作文和艺术活动时间,我们在严格执行江苏省“五项规定”基础上,在学生离校后安排40分钟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进行作文训练和各种民艺活动。②内容落实,将辅导区1000余名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和爱好,组成各种小组,并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内容:周二、周四为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或在教室、或在图书室、或在网络教室,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周一、周三为民艺活动时间,各小组确定组的活动内容,在相应的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民艺活动。③师资落实,根据各组的活动内容,配备得力辅导老师。④场地落实,每个活动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配备必要的活动器材。⑤评比表彰落实,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项评比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促进特色教育深入发展。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特色创建力
打造特色学校,提高学校特色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中心环节。
首先,我们通过“请进来”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在“作文”方面,我们聘请了全国优秀教师何书照、马汉成等专家成立了“学校作文特色研究顾问组”,每周二来校对年青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并经常聘请陈跃红、毛焕照、丁冬全等一些语文教学中的专家来校进行作文教学的讲座;其次通过校本培训,强化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学校领导上示范课,骨干老师上展示课,中老年教师上创新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老师们的作文课堂教学能力,探索作文教学模式;除了“请进来”,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外取真经”,先后赴南京、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在作文教改方面的成功经验。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电脑网络的作用,拓展教师培训方式,让教师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拓宽教师学习的渠道,增加知识面。
四、打造绿色文化,丰厚创建的底蕴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基,是学校不断创新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动力。为配合市“特色创建”与“活力课堂”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我校特色创建,学校围绕“让教师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校园美起来”这一工作目标,全力打造富有绿色生命的校园文化,为创建特色学校增加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能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这里的每一堵墙都是学生每天需要面对的。要让校园里每一堵墙说话,就要为师生校园生活的每一细节,丰富其生命活力。我们在楼道两侧、草坪、花坛及校园显眼处设置不锈钢文明标语;学校联廊、教学楼前张挂着“让课堂唤发生命活力”“让生命活力在笔尖流淌”“打造活力课堂,提高课堂活力等标语、口号;在学校每一幢楼前,每一层楼道的墙壁上布置上“三字经”、“经典美文”“写作知识”“奥运知识”“名人名言”;还注重创设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在每个班级的墙面上都布置了突出我校特色的“作文苑”和“艺术苑”;建设不同科室文化和与之相应的功能教室文化,让校园每一个角落富有生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作用。
让每一个橱窗能宣传,会展示。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板报都是我校宣传“活力课堂”、展示学校特色的主要阵地。我们充分利用好橱窗、板报,增强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感染力和推动力,尤其是学校去年建成的“百米橱窗”,它既是我校各种荣誉、工作思路、各部门各学科特色的汇集,也是展现学校特色、展示学生素质特长的有效载体。这条“百米长廊”橱窗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为配合特色创建的有效开展,我们对“作文成果展览室”进行了重新布置,把“活力课堂”的理念溶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之中,提出了“让生命活力在笔尖流淌”这一响亮的口号,为深化学校作文教学研究营造浓厚的氛围。另外还在学校校报“七色花”上开辟了 “教你写作” “佳作视窗”等专栏,给老师和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作文成果的平台。
五、重视科研兴校,赋予创建新理念
以课题促进教研,以科研推动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开展,是我校更新特色创建理念,构建 “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
我校作文教学从1985年起,至今已经历了四轮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的作文教学特色。为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原来作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强化作文教科研工作,以“活力课堂”的新理念,打造作文教学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生命活力在笔尖流淌”,以“三个拉动、两个结合、一个拓宽”的新思路,拟定了“321”工作计划,确立了“活力作文”课题,就作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展开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打造我校“作文教学”特色品牌。
五、开展多样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效活动,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活动可以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展示师生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通过“读书月”“作文月”的形式,为师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每年的11月是我校的“读书月”,学校精心策划,使得活动精彩纷呈:有“好书进校园”活动,通过与市新华书店联系,让更多的适合师生阅读的书籍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有“老师、家长、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让学校、家庭一起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校和家庭充满浓浓的书香味;有“校园书信征文绘画比赛”,为师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有“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田间”活动,让师生同去欣赏“金色的秋天”、去品味“丰收的喜悦”、去收获“读书的乐趣”;还有“作家进校园”,让师生与作家近距离接触,感悟写作的方法,享受写作的乐趣等等,在“读书月”结束时,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报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展”、“美文诵读比赛”和“读书之星”评比等活动,让每一个参与读书活动的师生都有不小的收获。每年二小的五月,则是老师们作文教学能力展示的五月,是学生作文情思自由横溢的五月。在“作文月”活动中,学校紧紧围绕“活力作文”这一主题开展活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点谋求语文教师对“活力作文”的课堂实施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作文竞赛”活动,充分展现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个性世界,进一步浓厚学生们对作文的亲和力和习作兴趣。
特色教育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在今年丹阳市“中小学特色建设推进展示活动”中,市教育局领导和100多名校长观摩了我校的民间艺术特色展示,参观了我校的“作文成果展览室”和“民间工艺陈列室”,我校的特色创建工作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深知,打造特色学校品牌之路还充满着荆棘和坎坷,要让我们学生的“生命活力在笔尖流淌”,还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摸索与追求,我们也深信在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中,二小人一定会将特色品牌的乐章谱写得更加激越、昂扬!
第二篇: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西张夏小学是一所老校。学校于2001年起确定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建设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学校从明确办学目标,使特色建设“科学化”;培养师资队伍,使特色队伍“优质化”;开发教育基地,使特色教育“环境化”;探索科教途径,使特色过程“活动化”;编著校本教材,使特色项目“课程化”;确立科技课题,使特色建设“科研化”;加大宣传力度,使特色经验“推广化”这七方面全方位抓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特色学校的创建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在省、市、县科技创新类比赛中多次获团体奖。学校被评为金山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初步形成了教有特长的教师群体,多名教师获全国、省、市科技辅导员称号,多篇论文获全省、市、县级奖。一大批思想灵活,敢于探索,勇于发明的科学爱好者脱颖而出,学生在省、市、县、镇科技创新大赛中-----余人次获奖,在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学小论文大赛中---------人次获奖,在省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余人次获奖。
西张夏小学正以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教育为老校谱写新篇章。
第三篇:倾力打造
倾力打造“三园”学校 积极推进均衡发展
杨寨中心中学创特色校园汇报材料
杨寨中心中学成立于1996年秋,2009年与原初级中学两校合一。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7人,专任教师66人。学校校园面积6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100平方米,生均占地及绿化面积等均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多年来校园绿化、美化、现代化融为一体,环境优雅、书香满园。
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坚持教育的科学发展,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的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倾力打造“三园”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配置,亲情呵护,努力营造学生温馨的家园
1、按公寓标准整体改造装修学生宿舍。本学期学生离校后,我校共投资近30余万元对学生宿舍进行整体改造装修。一是对宿舍内外全部刮仿瓷涂料,增设1米2高的彩色卫生墙;二是宿舍北面窗户全部更换成铝合金窗户,宿舍门全部包铁皮;三是每层宿舍新建一个洗簌间;四是在二楼和三楼各建一个学生洗浴间,安装4台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洗浴间个安装8个热水喷头,外设一个更衣间,真正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洗上热水浴的美好愿望。后期我们将以寝室文化为主题,对寝室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和美化。我校共有450余名住宿生,每个宿舍都按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进行配备,有专职宿舍管理教师和住宿生一同玩耍娱乐,这儿仿佛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夏无炎热,冬无寒冷,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铺床、叠被、洗刷、休息。住宿生实行量化考核,每天都有值周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干部进行评比打分。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个人”。
2、不断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我校学生食堂始建于2002年,2008年利用国家项目资金进行改扩建,现在已能容纳1000人进餐。餐厅、操作间、贮藏室、仓库等宽敞明亮。餐桌凳整齐洁净。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保障有力。2009年,我校学生食堂被市教育局评为“放心食堂”。在这舒适、温馨的餐厅里用餐,学生不但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膳食,还学会了礼让、关爱等文明用餐的礼节,更多的是让学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意义与价值。合理的膳食,丰富的营养,使得学生有了充沛的精力从事一天的学习,特别是许多留守学生面黄肌瘦的小脸,也慢慢的泛起了红晕,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从此也精神大增,多数学生倍感自己的记忆力在不断增强。今年暑期,我校将投资5万元对食堂内部设施进行添置和提升,进一步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
3、“多管齐下”,倾情呵护留守儿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关爱留守儿童。据统计,我校目前有“留守儿童”295人,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学校认真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人情况以及父母务工情况和联系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记载。二是经济上大力支持。“留守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优先对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问题。三是生活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求“留守学生”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书信或通一次电话,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抓住春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留守学生”家长共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二、德育引领,环境育人,倾力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1.德育引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不断突出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德育成果,切实抓好德育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人性的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遵守行为规范,争创文明学生”是学校向每个同学提出的口号和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一日常规》,经常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了一套检查评比制度,如卫生评比、“两操”评比、爱护公物评比等。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设立值日岗等监督机制。评选文明班级和“优秀”学生,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学校还运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记录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近年来,学校的好人好事不断增多,学生文明守纪的习惯已初步养成。
2、活动育人,让学生快乐成长。我校始终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一是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根据学期特点组织国庆节及青年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绘画展、书法展、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二是组织队列及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冬季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依此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是每年清明节组织共青团员和优秀学生代表分别到大悟烈士陵园、红安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炎帝神农公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感受始祖文明的魅力。四是举办法制讲座,鼓励学生争做文明守纪小公民。
3、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通过栩栩如生的画匾,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古韵经典的文化长廊,富有个性的班级布置、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和独具匠心文化广场,让墙壁说话,让角落生辉。让每位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高雅的情操。
三、质量兴校,素质强校,全力创建学生求知的学园 1.坚持人本管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一是抓名师效应,铸高尚师魂。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始终把榜样教育与制度推动有机结合,使追求高尚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校市级师德标兵毛清元同志扎根乡村教学二十年,呕心沥血献身教育,因患胆囊炎、胃溃疡两次昏倒在讲台上,都是师生们把他送到医院,他病未痊愈又回到教室;市级师德标兵邓柏亮同志爱生如子,先后为二十多名学生付医药费、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他潜心教学教研,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他淡泊名利,多次将评优表模的机会让给别人。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学师德标兵,铸高尚师魂”的学习讨论活动,对照身边真实的感人事迹找差距,让大家自我加压、自主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抓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我校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评选培养”活动,并以此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输送年轻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前往城区学校“结对拜师”,以期学习那里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的管理经验和育人策略;另一方面邀请城区学校乃至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专家为我校教师作理论上的“充电”和“洗脑”,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上的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是以“常规”为本,狠抓教学环节与过程的管理。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善于总结,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道德课堂。二是建立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学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备课、上课、课程纲要、作业批改、考核评价、教学质量分析均有明确要求,并由教务处和各教研组负责检查落实。每学期初学校提出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与计划,教务处拟好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教研组制定好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各科任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求授课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能力的培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发展优秀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向课堂要质量,重视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与精选,作业批改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考查评价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2013年中考我校正取市一中46人。
3、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是充分利用各功能室组织实验教学,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农村学生的梦想。能在理化生实验室动手操作,提高技能;能坐在优雅的图书室,博览群书;能在音体美教室陶冶情操,发展爱好,所有这些都是均衡发展带给我校学生的实惠。2011年,我校在投资1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理化生实验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充分整合两校原有资源充实和完善我校功能室建设。三是积极申报数字化教学项目,打造数字校园,实现教育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四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完善大课间机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组建了由校团委牵头,各年级组和班主任参加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共享教育公平,着力创办和谐校园。
1.学校十分关注生活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是接受上海交大成功人士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对部分困难学生的帮扶。二是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困难学生结对帮扶,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爱护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义务教育。三是组织师生捐款,对特困和重病学生进行帮扶。2013届学生胡智杰因患脑肿瘤,花去家中全部积蓄,是全校师生捐款两万三千多元,让他渡过难关,成功参加毕业考试。
2.学校坚持小班化教学,在招生、分班、任课等方面都做到公正、公平,不办“重点班”,不办“快慢班”。3.学校每年以形式开展“防辍控流”工作,制定了防辍工作制度和奖惩方案,确保每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采取“预防与动员”并举,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我校七
(四)班学生朱欢欢因家庭困难,辍学打工,学校与该村村委会联系,村校联动(村委会帮扶一部分,学校免除生活费)解决了她的困难,朱欢欢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
4.“两免一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时兑现,全面促进了“防辍促控保学”工作。
第四篇:立足实际 发挥优势 倾力打造特色学校
立足实际 发挥优势 倾力打造特色学校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走特色办学之路,创建特色学校,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要审时度势,从转变观念入手,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办学体系,倾力打造特色学校。
一、转变观念明特色“观念的转变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长期以来,“千校一面”、“万生一腔”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主要在于许多教师形成了“三风好、教学成绩优即特色”的陈旧观念,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创新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正确把握特色学校的内涵。创建特色学校,校长的管理理念及办学思想至关重要。要引导各完小校长深刻领会特色学校的内涵与外延,使其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独到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校方略,从以下三方面明确创建特色学校的方向。
1、要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特色”,特字当头。特色学校建设应在“特”字上下功夫,在充分分析学校实际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发挥自身的优势,确立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思路,制定学校的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在办学的思想观念、制度模式上,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上,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呈现学校的个性。如英山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所在村落种植业发达,尤其是种茶、制茶业较为有名。因此,英山小学要在抓好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这一优势,依托英山茶场建立学农基地,引导学生学习种茶、采茶、制茶与泡茶等方面的技能,深入挖掘茶歌、茶谣、民间茶舞等民俗文化,在“茶艺”上寻求突破,体现自身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既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又有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一技之长。当然,特色办学并不排除一般学校所共有的特性,仍应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融洽的教育氛围,建设良好的“三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2、要有明确的发展重点创建学校特色,还应发挥自身的潜力,做到“人有我优”,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如丁溪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已初具成效,应在此基础
上,继续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以“知行合一”为切入点,注重行为规范的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改革学生品德考核制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营造德育氛围,搭设德育平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形成一系列德育教育的配套机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保持领先的发展态势,成为全县德育工作的佼佼者。
3、要建构完善的办学体系学校创建特色,要在教育思想、办学目标、管理体制、教学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构建完整的特色办学体系,促使学校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心校以“美育”为着眼点,以美术课堂为主渠道,不断拓宽美育的范畴,在特色学校的办学体系上已初具雏形。在今后发展中要继续构筑立体的美育教育空间,进一步完善美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使美育教育更具科学性、规范性,争取在美育教育中独树一帜。
二、优化资源办特色资源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联系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使之更好地为建设特色学校服务。
1、要盘活硬件资源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是特色办学的物质基础,对创建学校特色起到了促进或制约作用。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最大效益。丁溪小学建设德育特色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声、像、图、文一体的强大教育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精心规划校园德育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立体的德育教育网络。金锁小学虽然缺乏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但校园面积较大,可建立劳动实践基地,设立科技角、饲养角、种植角,探索劳动教育的特色办学路子。在最大限度活化硬件资源的同时,各校还应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2、要强化软件资源软件资源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他们是建设学校特色的主体。在两者间,教师是核心因素。首先,要建设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制定相应制度,将专业培训、学科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做到组织、目标、时间、内容、辅导教师、经费、考核、奖惩全落实,提高教师素质,为建设特色学校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中心校要采取自训、集训的手段,着力提高教师美育教育能力,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实效。
并要有计划引进相关师资,不断充实美育教育队伍。丁乾小学要以专职美术教师带动其他兼职教师,使全校教师人人具备辅导学生的专长。同时,依托省级陶瓷示范科技园区,建设陶艺实践基地,创建“陶艺”特色学校。英山小学要强化教师茶艺方面的教育意识,参与对外交流,加大特色学校创建力度。其次,要多渠道多层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培养学生的特长,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展其所长。
3、要优化潜件资源潜件资源是指学校的环境氛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环境造就人”。好的环境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在建设特色学校过程中,必须通过优化潜件,加大学校“三风”建设的力度,营造学校人文环境,抓紧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凸显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中心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以校园文化环境美为突破口,形成了校园布局整体美,校园环境自然美,校园氛围艺术美,对熏陶教育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要继续在美育上深入开掘,将潜件蕴含的内能外化,为其进入省级名牌学校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地处城郊的高阳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较为发达的特点,依农学农,将蔬菜示范园区的优势挖掘出来,在培植蔬菜方面予以指导,形成学农特色。
三、构建体系创特色特色办学,有赖于建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特色理论,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使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在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运行。
1、目标体系建设学校特色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我们制订了“三步走”的发展策略:第一步,立足校情,从学校的传统积淀中,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优势,为特色建设准确定位,订好规划,形成方案,并着手实施。第二步,总结特色办学经验,发扬优势,反思不足,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第三步,加强校际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不断丰富特色学校的内涵,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化的进程,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课程体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改变以“授受知识”为主的单一课程体系,构建课内与课外、必修课与选修课、活动性课程与选修性课程并行的课程体系,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级的课程管理。一是改革第一课堂。继续加大实验课题研究力度,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特色模式,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是开拓第二课堂。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兴趣小组为骨干、以培养特长生为目的的课外活动体系,促使学生向“多能一专”的方向发展。三是发展第三课堂。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注重挖掘社区资源的育人作用,开设社会实践课,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中心校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已有一定基础,要继续高度重视,不断充实、完善。丁溪、丁乾、金锁、英山、高阳等校要因校制宜,开发出自己的校本课程,为特色办学服务,从而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3、评价体系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学校特色建设的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以发展促评价,加快推动学校的发展。一是学校评价。将特色办学的思路及机制的建立纳入校长考核内容,并作为评估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以此激发各完小校长不断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加快特色学校的创建步伐。二是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由单一的“专业评价”变为“特色教育与学科教学”双项考评,督促教师加强学习,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以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学生评价。将特色学习水平与知识能力水平测评并行,把技能考核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激发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总之,建设学校特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群策群力,勇于探索,敏于开拓,乐于创新,为造就教师尽心、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校大力实施特色教育工程。1996年,学校把创建“大美育”特色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提出了“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的创建目标。几年来,通过“大美育”教育使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道理,形成了“爱美、寻美、审美、创美”的习惯和能力,一年一度的“四节”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套餐式”课程。体育艺术节让学生感受了“竞技之美”、健康向上的活力;文艺艺术节让学生感悟了艺术之美对生命的滋润;科技艺术
节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的习惯;英语艺术节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批批特长学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历史的脚步清晰凝重,传统的继承绵延不息。
第五篇:打造美育特色学校 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范文模版)
打造美育特色学校
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新沂市新安镇嶂苍小学
近年来,我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确立了一保(保徐州市模范学校称号),二优(优化以美育人特色),三创(创建徐州市标准化学校)的奋斗目标,发扬“文明自律
团结进取”的校风,强化“敬业爱岗 善教促学”的教风,培养“勤奋好学
实践多练”的学风。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导向,实现学校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依据徐州市标准化学校创建细则,现将我校创建情况汇报 如下:
我们的概况
我校始建于民国22年(1933年),建国后更名为嶂苍小学,1987年在地方政府和学范区百姓的支持下将原来的孔圩小学、永红小学合并入嶂苍小学,学校占地面积逾50亩,教职工近50人,在校学生高峰时达1600余人,由此学校一跃成为当时苏北地区最大的村级小学。目前我校有9个教学班,学生316人,40名教职工。校委会由9人组成,党员2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6人,校委会成员老中青结构合理,富有教育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教师全部具有合格学历,其中5人为本科学历,23人为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27人,依据标准配齐了英语、科学、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专职教师。全员教师获得基本功技术合格证书和现代教育技术合格证书。学校配套用房、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为把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提供了基本保证。
我们的努力
我校的各项工作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群众对于教育的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目前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2011年,我校迎接徐州市标准化学校验收,全体教职工为抓住机遇而欣喜,为创建之困难而思索。校委会一班人带领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创建标准,使大家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的前提下,确立创建思路,实行岗位责任制,带领全校师生掀起创建热潮,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促进了我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艰难创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基础教育的保障,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校多方筹集力量集中规模办学,共建设标准教室23口,1994年三村又集资20余万元建造一幢教学楼。去年,我们又抓住省“校安工程”机遇,新建一幢可容纳15个教学班的教学楼。新投资购进部分教师办公桌椅和学生用课桌椅共计70余套,目前正投资新建多媒体教室2口,微机室1口,科学实验室1口,新增学生用微机21台,教师用微机20台,力争将我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与教育现代化目标进行接轨。
二、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为首要任务,提高管理和指导教育教学能力。学校领导者的教育理念,质量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行为。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校委会成员的组织、思想、制度、作风建设。坚持四个做到:(1)勤学习,提本领。(2)求务实,讲实效。(3)重作风,履职能。(4)强责任,求发展。同时,严格执行抓“教学五认真”、每周例会、值周、课堂教学专题会晤、调度反馈等领导班子制度。坚持职、责、权、利的统一,做好管好线、蹲好点、包好片。一个智能互补、知识交叉、专业配套、新老交替的高效能的领导集体正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施教能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间周一次政治学习制度。学习时政,政策,法规,强化爱生教育。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杜绝有偿家教,重塑教师良好形象。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每两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两周自写一篇业务摘抄,每人上一节研讨课,包括教研活动,每人评课必须提出两个亮点和两条建议,都大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3、教学常规精细化,素质教育常态化
管理出效益,学校每学期均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传达该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使教师及时了解该学期工作安排。为防止出现教学空堂事故,值周领导坚持每天两查堂,对请假严把审批关,坚持校长审批,教务处下发调课通知单的原则,有效的防止了空堂现象的发生。教学“五认真”检查教导处常抓不懈。对教师的教案、作业、班务工作每月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每次检查结束后由分管领导逐一审查,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进行公示,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每次检查有记载、有总结通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点到事、说到人,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让检查起到真正督促提高的目的。所查的情况全部记录在案,以备学期末和年终考核纳入教师业务考核结果中去。让全体教师在规范的环境下规范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了打造“有效课堂”,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轮公开课和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全体老师全部参与,对于本周听的课,在周四及时组织评议,在评课上各教师开诚布公,既要说优点,更要提缺点、建议,让我们的评课真正产生作用,起到对教师个人的指导作用而不是走过场。通过教师的行为实践和反思探究, 新课改理念得到落实,课堂更民主,更有活力,课堂教学更扎实,有味,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来。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平台,学校结合美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特点,组织了“小画家”展示、阅读能力展示、诗文朗诵、“小小作家展风采”、计算、英语口语、冬三项竞赛、歌咏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学生竞赛和展示活动。在每个学期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进行 实施,激发了学生平时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科研兴校,有效推动素质教育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为龙头,充分发挥科研的辐射作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领导重视,健全科研网络。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实际,学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果断决策,充分利用我校资源优势在徐州市教育学会申报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的科研主课题,组织骨干教师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从而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专职美术教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美术教育专题研究小组。在他们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参与的相关子课题实验组相继成立,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注重培训,提高科研素养。深入开展科研专项培训。在培训时间上突出一个“短”字,内容上着眼一个“实”字,方法上注重一个“活”字,讲究实效。多次聘请市教科所、教研室的有关领导、专家来校为教师搞专题讲座,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弱、急、难问题。不失时机地选派有关人员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科研研讨会、现场会,制定形成了谁参加由谁向校长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向全体教师搞讲座、上汇报课制度,在最短时间内把最新的教改信息反馈给大家,使他们消化吸收、及时运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群体的科研素质。
3、善于总结,推广科研成果。总结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校领导是科研工作的带头人,班子成员中教科研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发表或获奖。全校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教师能认真总结科研成果,其中10-11年共发表或获奖12篇经验论文,学校还编印了我校的儿童画校本教材,该教材目前已被周边不少兄弟学校借鉴或直接使用。
四、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提高师生健康体魄。
1、常抓不懈,推动“两操”有序开展。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各班都能按要求认真整改,严格出操全过程监控,体育教师蹲点包干到年级负责技术指导,确立三级检查考评制度,由值周、分管、少先队具体操作,做到一天一总结,一周一公示考评结果。通过实施学生操自主化管理,从集合站队到进退场和做操的全过程,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认真施行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标准项目锻炼,提高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运动技能。
3、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个卫生区都有一位领导主抓,值日学干和班级卫生监督员每天分早中晚和课间进行检查,利用操会及时反馈,每月班主任例会进行总结、评比。
4、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实行教育、晨检、上报、隔离、救治制度。
五、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安全自护
我们重点抓好“教学、活动、交通、公共卫生、设施设备”五块安全和严禁管制刀具进校园的教育与管理。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队会、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班级一周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利用周前会和周一升旗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指出安全隐患,强调安全事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实行“一岗双责”。组织全体教师按不同岗位,分别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强化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
3、进行安全疏散演练。为确保在发生火灾、地震等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多次举行了安全应急演练。
我们的特色
1、坚持以美育人,创建美育特色学校
自2001年以来,我校以深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树起了“以美育人”的鲜明旗帜,以“学习美的艺术、铸造美的人格”为核心,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雅的情操、文明的举止、审美的情趣、创造的能力”21世纪合格的艺术人才。我们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及艺术专业特色的主题教育。我们举办了各种书画、文艺表演,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美术活动的大力开展,培养小学生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给艺术教育注入一股强盛的发展动力面。
2、增强品牌意识,争创艺术教育佳绩 由于课堂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打下深厚的根基。同时,学校以美术作业评比展览、涂抹墙两个平台为窗口,使之辐射艺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充分为特长生们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同时开展校园歌手、舞蹈、美术作品、书法作品、课本剧等比赛,使学生在淳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逐步领略较深层次的德育教育。
3、加强环境建设,营造美育教育环境
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且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今年,我校借助省“校安工程”建设了一幢可容纳15个班级的全新教学楼,学校进行了校园新的规划,漂亮的校园让人赏心悦目,一尘不染的校园大道,芬芳四溢的花卉草园,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术作品橱窗,小巧高雅的美术作品展室,无一不折射出校园浓郁的艺术氛围。这些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使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赋有一种环境陶冶的功能。
2006年至2009年,学校连续四次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2008年学校被评为新沂市“精细化管理合格学校”;2009年荣获“徐州市模范学校”;2010年被评为“新沂市精细化管理优秀学校”、“新沂市平安校园”、徐州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我校小画家的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近百幅,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级美术竞赛活动获奖300余人次;我校在近几年的镇中心小学细则考核中始终荣列一等奖;新沂市电视台曾多次对我校“儿童画特色”办学成果予以报道。“儿童画”已成为嶂苍小学乃至新沂市农村特色学校的一张精美的名片。
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但也给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它已成为特色学校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我们不求完美,只求突破,只求创新,只求发展。只要有思想、有作为,再承载着标准化学校创建的东风,相信我们嶂苍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