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力打造爱心工程
青岗坪煤矿倾力打造爱心工程,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如此,作为企业也是如此。只有践行“职工是家人”的理念,在人格上尊重职工、管理上重视职工、情感上贴近职工、机制上激励职工、生活上关爱职工,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职工群众的尊敬。
“创建安全矿区,是为了解除职工安心上班的后顾之忧,该投入的就必须投入”这是青岗坪煤矿领导班子共同的观点和想法。一年来,青岗坪煤矿党政就是围绕着共同的观点,立足实际,把关心职工作为大事来抓,始终坚持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的方针,充分让职工享受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在抓安全生产、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矿区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主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效益、民生”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强企富民”发展理念,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改善民生,着力“三个提升”,尽最大限度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使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幸福根基。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创建幸福矿区的根本前提。职工平安,家庭才能和谐;家庭和谐,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发展,职工才能有所保障。只有践行“安全是职工最大福利”的理念,维护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家庭幸福,才能赢得职工家属的尊敬。该矿把建设安全和谐矿区作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是家中的梁、父母的心、妻子的天、孩子的山”。这是亲人对职工的安全寄语,同时也是对企业的重托。为了不让父母失去儿子,不让爱人失去丈夫,不让孩子失去父亲,该矿坚持“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的原则,着力提升矿井安全保障水平。一是抓培训提素质。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旨在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规范工作行为;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突出抓好事故案例教育和亲情话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推广手指口述、岗位标准流程操作法,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是抓惩治筑防线。采取猛药治顽疾、重典治沉疴的手段,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监控管理,检查安全隐患处理工作和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对“三违”人员尽最大限度帮助教育和经济处罚,努力营造对“三违”的高压态势,筑牢了安全防线。三是抓投入提装备。坚持科技兴煤、科技兴安战略,努力打造自动化、信息化矿山,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目前,该矿井下轨道运输安装了风动自动道岔装置,风动自动联锁安全门,正在安装调试全矿井紧急遇险应急撤人语音喊话系统设备,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改善生活环境,切实关爱职工。
提升职工的生活质量。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困,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职工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该矿从提高矿区安全管理入手,把矿区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手段。今年来,加强了职工宿舍楼管理,一是狠抓制度建设,下发了职工宿舍管理考核细则和制定检查考核制度,为规范职工宿舍管理提供了保障制度;二是建立了职工宿舍住宿管理档案,完善和细化了职工宿舍管理;三是强化宿舍楼矿民警和甲方物管两级安全巡查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迅速解决,保证了宿舍楼各种隐患和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置;四是每个职工宿舍都推荐了一名寝室长共同参与宿舍管理,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宿舍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开展了“做文明职工、争当标准宿舍”活动,积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职工食堂和职工宿舍楼投入资金购买安装了净化水处理设备,确保职工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加强食堂食品卫生、服务态度等制度管理;增添了花色品种,免费为职工供应稀饭。建立了“爱心”服务站,安排专人为职工缝补衣裤,购置了大功率的洗衣机、烘干机,让职工每天穿着干净舒适的衣服下井。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和“金秋助学”活动,看望慰问困难职工人 次,慰问金额达 余元。目前由于宿舍房间紧张,难以全部解决双职工夫妻房,造成部分双职工夫妻分居,矿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夫妻分居问题,近期又对原调度室进行了改造,安置了两户双职工夫妻居住,最大努力的解决双职工夫妻住房难的问题。对分来的大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帮助,宿舍安装了电视机、网线;工作中安排专人帮带,引导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激励大学生要扎根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在工作岗位中,大学生通过不断努力进步较快,已在各自的岗位上脱颖而出,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人生价值在岗位得以体现,人生境界在奋斗中得以提升,岗位成才提升幸福指数的过程。该矿通过一系列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的做法,切实关爱职工的工作生活。让广大职工感到在矿工作有想头、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企业获得了广泛支持,获取了凝聚合力,推动了企业稳健持续发展。
搞好文体活动,丰富快乐生活。
提升职工的文化生活。为保证职工有良好的休闲娱乐生活环境,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该矿健全和完善了各种文体设施,形成了基层文体活动室、室外健身广场两级文体活动设施网。建立了基层文体活动室,投入大量资金,配备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文体器材。定期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做到日常活动不断线,重大节日有安排;组织举办了环矿长跑、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项文体比赛,组建了职工篮球队;周末职工卡拉OK晚会常态化。为基层开展小型文体活动创造条件。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举办的各项文体赛事,参加了咸阳市旬邑县煤管局运动会、歌咏比赛;以及组队参加了公司举办的职工趣味运动会,共获奖牌20块。该矿还坚持办民心工程: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近日又增添购买了各类藏书 册。该矿近期又在积极筹备电脑网络信息室,为职工学习提供网络信息查询材料服务平台;同时开通职工亲情互动网络视频,通过网络视频互动增加浓厚的亲人间的感情,积极打造和谐家庭。从多方面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目前矿区呈现出和谐幸福、平安祥和的景象。
第二篇:倾力打造
倾力打造“三园”学校 积极推进均衡发展
杨寨中心中学创特色校园汇报材料
杨寨中心中学成立于1996年秋,2009年与原初级中学两校合一。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7人,专任教师66人。学校校园面积6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100平方米,生均占地及绿化面积等均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多年来校园绿化、美化、现代化融为一体,环境优雅、书香满园。
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坚持教育的科学发展,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的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倾力打造“三园”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配置,亲情呵护,努力营造学生温馨的家园
1、按公寓标准整体改造装修学生宿舍。本学期学生离校后,我校共投资近30余万元对学生宿舍进行整体改造装修。一是对宿舍内外全部刮仿瓷涂料,增设1米2高的彩色卫生墙;二是宿舍北面窗户全部更换成铝合金窗户,宿舍门全部包铁皮;三是每层宿舍新建一个洗簌间;四是在二楼和三楼各建一个学生洗浴间,安装4台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洗浴间个安装8个热水喷头,外设一个更衣间,真正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洗上热水浴的美好愿望。后期我们将以寝室文化为主题,对寝室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和美化。我校共有450余名住宿生,每个宿舍都按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进行配备,有专职宿舍管理教师和住宿生一同玩耍娱乐,这儿仿佛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夏无炎热,冬无寒冷,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铺床、叠被、洗刷、休息。住宿生实行量化考核,每天都有值周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干部进行评比打分。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个人”。
2、不断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我校学生食堂始建于2002年,2008年利用国家项目资金进行改扩建,现在已能容纳1000人进餐。餐厅、操作间、贮藏室、仓库等宽敞明亮。餐桌凳整齐洁净。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保障有力。2009年,我校学生食堂被市教育局评为“放心食堂”。在这舒适、温馨的餐厅里用餐,学生不但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膳食,还学会了礼让、关爱等文明用餐的礼节,更多的是让学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意义与价值。合理的膳食,丰富的营养,使得学生有了充沛的精力从事一天的学习,特别是许多留守学生面黄肌瘦的小脸,也慢慢的泛起了红晕,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从此也精神大增,多数学生倍感自己的记忆力在不断增强。今年暑期,我校将投资5万元对食堂内部设施进行添置和提升,进一步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
3、“多管齐下”,倾情呵护留守儿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关爱留守儿童。据统计,我校目前有“留守儿童”295人,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学校认真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人情况以及父母务工情况和联系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记载。二是经济上大力支持。“留守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优先对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问题。三是生活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求“留守学生”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书信或通一次电话,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抓住春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留守学生”家长共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二、德育引领,环境育人,倾力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1.德育引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不断突出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德育成果,切实抓好德育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人性的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遵守行为规范,争创文明学生”是学校向每个同学提出的口号和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一日常规》,经常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了一套检查评比制度,如卫生评比、“两操”评比、爱护公物评比等。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设立值日岗等监督机制。评选文明班级和“优秀”学生,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学校还运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记录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近年来,学校的好人好事不断增多,学生文明守纪的习惯已初步养成。
2、活动育人,让学生快乐成长。我校始终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一是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根据学期特点组织国庆节及青年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绘画展、书法展、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二是组织队列及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冬季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依此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是每年清明节组织共青团员和优秀学生代表分别到大悟烈士陵园、红安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炎帝神农公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感受始祖文明的魅力。四是举办法制讲座,鼓励学生争做文明守纪小公民。
3、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通过栩栩如生的画匾,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古韵经典的文化长廊,富有个性的班级布置、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和独具匠心文化广场,让墙壁说话,让角落生辉。让每位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高雅的情操。
三、质量兴校,素质强校,全力创建学生求知的学园 1.坚持人本管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一是抓名师效应,铸高尚师魂。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始终把榜样教育与制度推动有机结合,使追求高尚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校市级师德标兵毛清元同志扎根乡村教学二十年,呕心沥血献身教育,因患胆囊炎、胃溃疡两次昏倒在讲台上,都是师生们把他送到医院,他病未痊愈又回到教室;市级师德标兵邓柏亮同志爱生如子,先后为二十多名学生付医药费、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他潜心教学教研,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他淡泊名利,多次将评优表模的机会让给别人。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学师德标兵,铸高尚师魂”的学习讨论活动,对照身边真实的感人事迹找差距,让大家自我加压、自主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抓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我校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评选培养”活动,并以此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输送年轻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前往城区学校“结对拜师”,以期学习那里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的管理经验和育人策略;另一方面邀请城区学校乃至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专家为我校教师作理论上的“充电”和“洗脑”,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上的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是以“常规”为本,狠抓教学环节与过程的管理。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善于总结,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道德课堂。二是建立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学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备课、上课、课程纲要、作业批改、考核评价、教学质量分析均有明确要求,并由教务处和各教研组负责检查落实。每学期初学校提出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与计划,教务处拟好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教研组制定好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各科任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求授课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能力的培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发展优秀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向课堂要质量,重视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与精选,作业批改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考查评价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2013年中考我校正取市一中46人。
3、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是充分利用各功能室组织实验教学,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农村学生的梦想。能在理化生实验室动手操作,提高技能;能坐在优雅的图书室,博览群书;能在音体美教室陶冶情操,发展爱好,所有这些都是均衡发展带给我校学生的实惠。2011年,我校在投资1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理化生实验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充分整合两校原有资源充实和完善我校功能室建设。三是积极申报数字化教学项目,打造数字校园,实现教育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四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完善大课间机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组建了由校团委牵头,各年级组和班主任参加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共享教育公平,着力创办和谐校园。
1.学校十分关注生活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是接受上海交大成功人士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对部分困难学生的帮扶。二是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困难学生结对帮扶,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爱护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义务教育。三是组织师生捐款,对特困和重病学生进行帮扶。2013届学生胡智杰因患脑肿瘤,花去家中全部积蓄,是全校师生捐款两万三千多元,让他渡过难关,成功参加毕业考试。
2.学校坚持小班化教学,在招生、分班、任课等方面都做到公正、公平,不办“重点班”,不办“快慢班”。3.学校每年以形式开展“防辍控流”工作,制定了防辍工作制度和奖惩方案,确保每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采取“预防与动员”并举,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我校七
(四)班学生朱欢欢因家庭困难,辍学打工,学校与该村村委会联系,村校联动(村委会帮扶一部分,学校免除生活费)解决了她的困难,朱欢欢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
4.“两免一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时兑现,全面促进了“防辍促控保学”工作。
第三篇: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范文模版)
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地处博乐市开发区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西至团结路、北至博阿公路、南至联通路。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有居民3500余户11340人,流动人口1140余人,自管党员39人,低保户71户144人,下岗、失业人员301人,4050人员1人。社区有各类行政、事业、企业单位32个。辖区单位多、困难居民多、居住区零散、管理难度大。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协管员4人。近年来,社区以“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顺民意”为主线,认真实施帮民、安民、育民、便民“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和谐社区。2003 年社区被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州级“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同年被博乐市文明委命名为“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州级“和谐示范社区”。
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创和谐社区的能力 开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必须大力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把握政策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认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安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利用社区各类资源的新途径,创新推动 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新载体,抓亮点、抓优势,创特色。三是强化民主意识,增强以制理事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要不断增强民主观念,尊重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的民主权利,有事与群众商量,听取群众意见。四是强化群
众观念,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自觉地把为居民群众服务、让居民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搭建民主平台,创和谐的民主环境。
1、实施社区居民听证制。凡涉及社区居民关心和急需解决的社区公共事务、社区重大建设项目、社区重大决定等,通过召开居民听证会的形式进行民主讨论、议定,以实现民主决策,利为民谋。
2、推行社区重大决定票决制。凡涉及居民关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济金发放等,需实行票决制,以实现事由民定、顺应民意。
三、搭建爱心平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每年3月底,开展“春风行动”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政策、送职业、送温暖”,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生活帮助、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就业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
2、组建以辖区单位振博律师事务所、爱博律师事务所为主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设立法律援助站,为弱势群体的提供法律援助。
3、实现“爱心超市”的品牌效应。通过深入开展9月的“暖冬行动”和“结对共建”活动,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学上,患病有救助.与辖区单位签定协议,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临时就业机会。在“手拉手”互助联合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原来以党员为主体,形成“单位、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格局。
四、搭建平安平台,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为了给居民提供和谐安定的生活服务,本着“预防为主
即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结合的原则,组建以社区民警、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居民中退休党员、下岗党员、有能力的低保护为辅的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看楼护院活动。通过民是调节、民情分析会法制宣传、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等工作积极开展利民、便民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率。
五、搭建学习教育、文化娱乐平台,创和谐的学习娱乐环境。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架构社区终身教育链,积极开展“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要学习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你能怎么学,我就怎么教,你想在哪学,就能在哪学”的活动,努力将团结社区大造成一所社会学堂,使全体社区居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升素质,健康生活、建设学习型社区。
六、搭建服务平台,创和谐、便利、快捷的服务环境。为满足居民不同生活需求提供服务,成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站,免费为居民申请办理生育证、困难救济金等手续。对请求调解民事纠纷、家庭纠纷、夫妻矛盾的人员,都热情接待,及时提供服务,在各小区内将社区具体的服务项目进行挂牌公示,具体内容:为民服务代理的主要内容分三大类。一类是党务服务类,主要包括:社区新型经济体党组织、工青妇的组建与管理服务、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教育服务、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管理、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等。一类是政务服务类,主要包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计划生育服务证、办理独生子女证(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残疾人员残疾证、暂住证等证件。一类是社区服务类,主要包括:就业信息服务、法律政策咨询服
务、精神慰籍服务、科普保健知识讲座、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代缴水费电费和电话费服务。为确保代理制的各种事项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将以社区六站二室为主体,建立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站,真正让广大居民得到服务代理的好处。广泛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为畅通民情渠道,在所有小区橱窗内设立“回音壁”,使居民的诉求得到反馈。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总之,构建和谐社区是社会各方的义务和责任,关键是各部门按其职责,同心协力。上下要同心协力,左右也要同心协力,根据其工作的不同侧重,在分歧中找到共同点,共创和谐,为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坚信:多方努力共奏和谐曲,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
第四篇:倾力打造精彩收束
倾力打造精彩收束
俗话说:“编筐编篓,难在收口。”头难起,尾亦难落。古人对文章的结尾很重视,好的结尾人们称之为“豹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雪天,郑板桥外出遇见一群读书人在赏雪吟诗。那人见板桥衣着破旧,就故意难为他,让他做诗。板桥触景生情,随口吟道:“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话音未落,读书人便捧腹大笑,说他在胡扯。板桥不慌不忙,继续吟道:“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吟罢,众人大惊。这首诗的开头平淡至极,但结尾的突转让诗的意境全出,且富有理趣,堪称“豹尾”的典范。怎样打造记叙文的“豹尾”呢?有以下方法值得借鉴:
一、首尾呼应巧切题
这种写法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如2002年湖北市中考满分作文《把梦想带给花季》的开头:“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结尾又很好地呼应了开头:“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言: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文章以优美的语言,在首尾呼应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明了而醒目。
二、卒章显志妙点睛
这是在文章结束时才把文章的主题思想挑明,或者将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有篇叫《生活只有今天》的文章,小作者在不紧不慢地叙述自己消磨了一个暑假,然后又无所事事混了一天后,才在结尾写下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很简单的真理:生活只有今天。”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前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在为结尾作铺垫。这种结尾,增强了文章的深度、感染力和结构美,给人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感受。
三、空白喻意激联想
就是精心设置一句话、一段景、一个细节,让它们蕴涵丰富的弦外之音,从而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如《弯弯的月亮》记叙了一个叫星子的女孩在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角”却被老师批评后,一直伴随着沉默长大,后来当了老师,也碰上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星子极力鼓励她,这个学生后来成为一个作家,并给星子来信,感谢她没有扼杀学生的想象力。结尾只有一句话:“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一个省略号隐含了关于“笑容”的细节,蕴涵了无限深意,让人浮想联翩。
四、抒情议论增文采
就是在文章 的结尾运用优美的抒情或议论,升华情感,或点出主旨。如有篇名《网》的文章在记叙了自己的网络生活之后,仿拟朱自清的《春》的结尾结束全文:“网络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网络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网络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文章上前去。”气势不凡,强劲有力,又令人忍俊不禁。
五、意外突转好制胜
意外突转就是在文章将要结束时,陡然出现一个转折,随之戛然而止,从而使读者震惊,进而回味、想像。有篇名叫《快点放学吧„„》的优秀作文,文中“我”做立不安地盼望下课,因为今天要去看电影。可是几何老师不紧不慢地讲,好不容易放下书,“我”一喜,老师却又讲了起来;总算讲完了,开始布置作业,“我”又一喜,老师却点名留下了“我”;好不容易补课完毕,“我”飞奔到电影院,拿票一看,原来却是明天的。前面不厌其烦地铺张、积累、渲染都是为这最后一瞬间的爆发,使得文章生趣盎然,极富感染力。
第五篇:倾力打造“服务型”法院
为保障“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人民法院必须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将审判职能作用转移到服从服务于“第一要务”上来,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拓宽审判职能,从司法改革中谋求审判职能的最佳效益,从队伍建设中积聚服务发展的最佳活力,从现代化法院的构建中开辟审判工作的最佳局面,努力为实现“两个率先”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全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安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法治环境。要实现上述目的,人民法院必须找准工作切入点,以打造服务型法院为根本,拓展和规范司法服务,全面发挥人民法院多元化的功能。
一、深刻理解“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涵义,创新审判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人民法院机制和体制创新的内容、目的和方向,也为人民法院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找到了落脚点。其中“公平和正义”是人民法院永恒的追求和不竭的动力。当前,人民法院由于机制和体制上的不协调,“人情案、关系案、权力案”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干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判的“公平和正义”,因此,必须尽快完善审判运行机制,实现人民法院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扩大司法服务的效果,真正做到让审判工作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牢牢把握法官队伍建设的命脉,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水平人是一切活动的核心,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就是以法官为主体的审判群体运用法律维护公平和正义的过程。因此,提高人民法院的服务水平,必须提高全体干警的综合素质,激发全体干警的服务热情,积聚全体干警的服务活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大事、人人干成事的强烈氛围。为此,我们一是要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个别谈心和班子内部争创活动,凝聚班子合力,形成有战斗力、感号力的领导核心。二是充分发挥中层干部承上启下的作用。切实加强中层干部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院党组考核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考核本部门的两级管理、两级考核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四是从优待警,从严治警。在现有的人、财、物管理体制下,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为完成繁重的审判任务,干警经常加班加点,因此在待遇上要优厚,要多从干警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严格执行省法院“六条禁令”和市法院“八条禁令”,对少数违法违纪者,要从严惩处,以儆效尤。
三、认真处理“四个关系”,确保服务效果一是认真处理好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与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关系。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党领导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其本质也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树立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二是认真处理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关系。人民法院服务的中心是“第一要务”,为区域经济提供司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只是法院服务“第一要务”的一项内容,而不是全部和整体。因此,人民法院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时,不能影响整体经济发展,不能将司法作为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工具。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是为地方保护服务,要克服狭隘服务的观念,从宏观上提供司法服务。三是认真处理好严格依法办案和死抠法律条文的关系。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但并不是生搬硬套法律条文。当前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和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上必须与时俱进,在法律滞后或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要准确运用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公正裁判,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四是认真处理好为当事人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衡量服务型法院的价值标准是人民满意,而不是某一方当事人的满意。当然,当事人是人民法院直接服务的对象,为人民服务首先体现在当事人身上,而且是双方当事人身上,不论是胜诉的当事人还是败诉的当事人,离开了为当事人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仅仅把为人民服务简单归结到为当事人服务,就会使司法的救济功能变质,因为司法服务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蕴含的是其社会价值,而不单纯是某个特定的团体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