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

时间:2019-05-12 22:5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

第一篇: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

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

新县泗店中学 黄学勤

泗店中学地处新县县城的边缘,受城市化进程和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影响,加之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整齐,学生学习基础差,素质教育跟不上,面临着升学和生源的巨大压力,是新县名符其实的薄弱学校。薄弱农村中学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多年学校管理工作的风风雨雨,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管理一所学校尤其是薄弱的农村中学,立足校情是基础,创新管理是保证,提高质量是关键。

俗话说,穷则思变,破旧立新才是最终的出路。因此,我校针对现状,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

一、要改变学校,首先要改变课堂。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农村中学的成功经验,使我明白了学校管理上的一个道理:要改变学校,首先要改变课堂。于是,自2007年起,我们借教体局将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放在我校的契机,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课堂教学改革。5年来,泗店中学一直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巩固和深化“三三六”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工作,科学、规范管理学校,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校教师转变了观念,转变了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努力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师关注学生全方位和谐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参与互动的欲望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会过程与方法、享受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了课前精心预习,不懂就问,上课积极发言,展现自我,课下认真总结,积极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更主动、更积极,真正做到了爱学习,会学习,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中招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2009中招考试,我校重点高中录取11人,其中实验班学生董建国突破600分大关,取得农村中学

考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以教师发展为本,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让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我们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落实要质量的奋斗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组织落实。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狠抓教学常规工作,坚持四查:教研组周查、教导处查堂、教导处随查(推门听课)、期末组织专查,督促教师落实“四清”。学校制定了《泗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方案》,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职、聘任挂钩。建立查堂公示制度,定期评比文明办公室,教师的办公纪律和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

2、认真开展四课活动,说、听、评、思已形成了各教研组浓厚的研究氛围。为使每一节课做到优质高效,教师们都努力做到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经营好课堂主阵地。开学初,每个教师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提高质量的措施,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3、落实“四清”,狠抓质量。基础知识要落实,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教学内容的落实,力争做到教学任务堂堂清、日日清、周周请、月月清。建立学优生、学困生档案,建立教师、学生帮扶,家庭密切配合等帮扶机制。制定《泗店中学学生作业要求》、《泗店中学学生课堂常规》等要求,扎实开展课堂常规训练,规范课外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规范考试行为,严格考试纪律,及时批改讲评,及时督促更正,做好质量分析工作,为学生查缺补漏。

4、狠抓教学科研。班子成员下到一个教研组,对新课程进行重点研究,通过说、听、评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还注重原始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了详实的资料。课题的研究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各级骨干教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5、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运动会,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达到全民健身。坚持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组织朗读、书法、绘画、手抄报等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舞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学校,建有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每周定期训练。

四、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从而健康成长。我们始终坚持学校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求真务实,努力把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作为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不断创设富有育人氛围的学校环境。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和办学条件等又是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我们在教学楼、办公楼悬挂了校风、学风、教风等标语。办公室内各种规章制度及育人理念,教室内激励警句、名言、守则、规范等内容充实。教学楼过道悬挂的中外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警句,校园的绿化带、餐厅内富有人性化的宣传标语等等,让师生的“心灵感受心灵、智慧碰撞智慧、情感赢得情感”达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还提升了学校内涵和品位。

近年来,虽然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校还将在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结合我校实际不断创新,开拓进取,逐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为农村中学示范性学校。

第二篇:立足校情 强化教研 创建特色学校

立足校情 强化教研 创建特色学校

各位领导、全体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立足校情 强化教研 创建特色学校”。结合我校实际,今年我们确定以《小学生作文评改模式研究》这个小课题进行研究和《小学英语生活化》来创建我校的特色,以小课题研究提高学校教学成绩,以特色学校创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兴校”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坚持“教研上水平,教改求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强校本学习与培训,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具体目标

1、以345优质高效课堂改革为契机,以“研讲评一体化”基本模式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用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积极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力争在理论上及实践上取得一定突破,形成自己的教改特色。

2、牢固树立“学校即基地,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提高”的思想,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重点推进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的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沿着“研究现象问题化---研究问题课题化---研究成果特色化”思路,积极稳妥的推进我校教研工作高质量的深入发展。

三、具体内容

(一)继续完善推进“研讲评一体化”模式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

1、每人要做到“五个一”:设计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做一次高质量的观摩课发言;提一条有价值的教学建议;提供一堂有质量的公开课;写一份有价值的心得体会。

2、以赛促研。根据我校实际,开展“研讲评一体化”擂台挑战赛、“同课异构”教学大比武、优秀教学案、优秀学生作业、优秀教学反思、优秀教学论文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继续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比赛、英语口语才艺展示、现场习作与书法比赛等学科竞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

(二)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追求课题研究有成效

1、抓好《小学生作文评改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作一次专题研究讲座,上好一堂研讨课,写一篇有质量的阶段研究论文,切实提高科研的效果。

2、倡导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生成研究的课题,独立或合作开展行动研究。

(三)努力创建特色学校,彰显学校特色,借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自去年以来,我校就在“英语教学生活化”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我校抓住这一特点,进一步探索英语生活化,努力创设生活化的学校氛围,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素材,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作业生活化,让学生的日常生活英语化,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因此,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本校实际,今年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项目确定为“小学英语口语生活化”。

1、特色学校建设具体目标

1)督促学生多说英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出错,大胆开口,最终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2)开展英语特色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3)提供舞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2、具体措施 教师方面

1)对全校教师进行英语培训,让全体教师都能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2)学校给英语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参观英语教学有特色的学校,提高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和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方面

(1)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过程尽量情境化、游戏化、媒体化,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积极研发校本教材。本学期我校将组织有关教师编写关于小学生日常英语口语的校本教材。

其他方面

①班级设立英语角鼓励学生课间用英语交流。②班级创办英语周报,每月开展一次展评活动。

③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英语角等来学习英语,让学生感受英语的氛围。

④每月开展一次大型的英语主体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交流和展示英语学习成果的平台。

⑤在校内开展英语“五个一”活动:每天背一个英文单词;每天记一个英语短语;每天读一个英语句子;每天读一篇英语文章;每天做一次英语交流。

⑥开展课文朗读比赛、情景对话比赛等多种有特色的英语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7、多和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在家说英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各位领导、老师,以上是我校在新学期中小课题研究和特色学校创建方面的打算,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第三篇:立足校情 科学发展 自查报告

立足校情 科学发展 积极推进学校“双高普九”工作

——本溪市第九中学“双高普九”工作自查报告

一、学校概况

本溪市第九中学坐落于溪湖区火连寨镇,始建于1963年,1987年迁入现在的教学大楼,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2279平方米,建筑面积2024平方米,操场面积607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314名,其中七年级学生111名,八年级学生101名,九年级学生102名。全校教职工38名,其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7名,中学一级职称教师13名,市优秀教师3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9名。

几年来,学校以厚德诚信、博学创新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和谐理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以“好习惯就是好学生,有进步就是好学生的学生”评价理念,以打造书香校园,提高生命质量为工作目标,形成了乐业、求实、团结、创新的教风,博学、勤问、慎思、善用的学风和负重自强、团结奉献、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九中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市教育局、市政府授予的“本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单位”、“诚信教育先进学校”、“控辍保学先进单位”、“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日趋上升,“双高普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二、“双高”普九工作达成情

(一)普及程度

学校坚持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教育政策,严格实行“小学生就近直接升初中的要求以及流动人口少年儿童入学的要求,依法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多年来,学校未发现阻碍学生入学及侵害学校和师生权益的事件。2004年至2007年学校的入学率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率分别是98.2%、98.4%、100%。同时学校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控辍保学”工作的要求,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学生辍学,近三年辍学率分别是0.64%、0.67%、0.35%,连续几年控制在1%以下。

(二)师资水平

我校的三位校级领导均为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3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2人,专科7人,达标率77%,胜任率为100%,专任教师计算机达标率为100%。学校以师德建设为中心,提高教师的水平,尊重学生个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聘任制度,为教师创设公开、公平竞争和择优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起“以校为本、四位一体、课改牵动、分科推进、案例为主”的校本培训制度,“十五期间”学校拥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三项,全校有58.8%以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我们又承担了一项国家级课题、三项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比例达到 62.4%,全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两年来,九中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捷报频传,国家优秀课例1节、省优秀课例7节、市优秀课例14节、区优秀课例18节。共有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先后获国家、省、市的不同级别荣誉。

(三)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一个150米椭圆形跑道的田径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生均占地39.1平方米,校舍楼房化,生均建筑面积6.45平方米,标准教室9间,专用教室8间。2002年完善了实验室建设,建成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准备室、备品室各一个,教学仪器配备齐全。学校有多功能会议室、学生微机室、教师微机备课室、语音室、多功能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各一个。其中图书室藏书近13000册,同时建立起班级图书角,生均藏书超过40册,并达到了电子化管理。学校“校校通”接通率达98%,学校有多媒体教室3个,占班级比例达33.3%。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31台,生机比达到10:1,教学资源库存量达到320G。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各班人数均在40人以内,小班化比例达100%,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覆盖率达100%。现在学校的操场完成了硬覆盖,拆除了危房,修建了整齐的偏墙,楼内的墙面整修一新,教室更换了木制门,改造了楼内的电路管网,更换了漂亮的护眼黑板,配备了新桌椅,耗资累计70余万元。教育设施合理,教育资源充足,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

(四)教育经费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2004年至2006年分别为4522元、5772元、6096元,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并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04年至2007年分别为636元、638元、755元,达到省定标准,并做到逐年增长。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学校成立了义务教育助学基金,“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这是溪湖区政府对全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的承诺。为了让贫困生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我校始终坚持“爱心助学”多方筹集社会赞助,学校领导和老师也积极资助贫困学生,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五)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的生命线。现今的教育质量绝不再是简单的“片追”,更重要的是肩负起学生的全面发展职责,其核心是素质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为此,学校全面按照新课程要求落实国家规定课程计划,普及外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现代化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应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育人中心,抓住“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一关键,广泛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形式新颖,目的明确的德育系列活动,坚持“活动育德、实践养德、管理促德”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德育工作的层次性、连续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学生基础扎实、品德优秀、爱好广泛、综合能力突出。2004年至2006年九年级学生升学率分别是96.3%、97.5%、97.4%。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和其他群众性体育活动,并通过活动拉动整个校园文化的开展,学校的健康状况良好,健康达标率“六病”防治达标,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质量基本达到双高水平。

(六)教育管理

1、坚决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学校大力整顿办学秩序,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建设,严肃收费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实现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学校的全体教职工职责分明、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和谐发展。教师工作心情舒畅,能很好的为学生服务,达成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良好效益。

2、树立服务意识,形成开放式办学。学校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优化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学校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建立了社区活动方案,制订了《家访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3、坚持特色办学,形成特色教育。作为城乡结合部的薄弱中学,我们不灰心不气馁,潜心创设教育特色,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效果明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九中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建立德育实践基地的号召,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面落实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万里长城、文化名人、科技展示、卡通运动使每面墙壁都有主题;紫槐飘香、红枫染霜使每一处角落都有风景。学校环境达到优化、美化、净化、艺术化,并具有良好的隐性教育功能,为高质量高水平实现“普九”提供了优质的育人环境。

为全面落实课程改革计划,九中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从七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基本都能熟练的使用电脑。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并纳入课表中。以美术手工制作、英语“生活口语”、语文毛笔书法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逐渐形成校本教材。

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九中还积极开展以文娱体育为主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的“竖笛”、美术的“沙画”、艺术月展演、运动会、冬季“三项”比赛、语文的“大阅读活动”,以及排球队、腰鼓队、踏板操舞队等的成立,突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学生的爱好,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强手林立的市运动会上连续六年技压群雄荣获冠军。踏板操舞队的表演在去年的溪湖区艺术节演出中引起轰动,代表溪湖区参加本溪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反响强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对照评估标准,我校自评得分:201.15分,失分23.85分。

三、“双高”普九的主要做法和特色

“双高普九”工作和新课程改革是互相促进,互为作用的两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普九”的继续和提高,是省、市、区各级政府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大契机,是我校提高办学品位的一次重大机遇。

两年来,市、区教育局,市、区政府领导对我校“双高”普九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到我校视察,详细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设施配备等情况。市区两级政府先后投入140余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其中市政府投入70余万元用于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装备。鉴于我校地处偏远,建校时间长,教育设施陈旧老化,教育配备严重不足等现状,区政府加大动员和宣传的力度,为学校牵线搭桥,火连寨镇政府和区林业局成为我们普九建设的坚强后盾,为我们出资30余万,改造了操场和火烧房。市教育局为我校投入30余万元,学校自支了10余万元,进行楼内装修改造。这些都为学校的硬件建设解决了很大难题。近期,区政府又为我校牵线火连寨铁矿选矿厂,每年为我校赞助教育教学款项10万元,今年10万元已经到位,这些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营造“双高”普九的工作氛围。

学校专门成立了“双高”普九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主管副校长主抓,把“双高”普九工作当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列入校工作计划中,并坚持长抓不懈。同时,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橱窗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生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要求全校教师严格按双高标准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水平。此外,我们还采用走出去的形式,与家长进行座谈,与街道社区、派出所沟通,引起社会各界对“双高”普九工作的重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为“双高”普九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2、提高教育理念,加强教育管理,达到“双高”标准。

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因此,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为“有健全的人格,有健康的体魄,有学习能力,有创新意识,有责任心,有自主技能,适合新世纪竞争挑战,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

3、加强队伍建设,落实课程改革,夯实“双高”普九工作基础。学校把“双高”普九和新课程改革这两项互相促进、互为“加速度”的工作作为本的重要任务,基于我校的校情及现今发展趋势,我校在总体规划及“双高”普九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以“办学形式多样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素质教育深层化、育人水平高质化来弥补学校硬件建设滞后的工作策略。学校明确教师队伍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知识渊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有献身精神,懂教学规律,懂因材施教,能从事教育科研,锐意改革,善于教书育人的队伍。为此,学校实施了校本培训和名师培养两大工程,全面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教育水平,夯实了“双高”普九工作基础。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关键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知识传授上,我们更着力于品德建设上。几年来,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把《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追求德育内容具体、平凡、真实,使德育内容真下在体现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增强了实效性。各项活动做到计划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生动性的和谐统一。

四、存在的不足及工作目标

我校在实施“双高”普九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生师比8.26:1,高于规定的标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降低一部分生师比;另一方面通过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增加生源,最后实现生师比例均衡。

2、生均建筑面积6.45,大大低于规定标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同时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教育设施投入来完成。

桃李无言春华秋实,泽被一方下自成蹊。本溪九中以自身教育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的文化不断向前发展。这座火连寨学子求知的乐园、成长的沃土,如今正迎着课程改革的旭日,乘着“双高”普九的东风,在“厚德诚信,博学创新”校训的指导下,在“乐业 求实 团结 创新”的教风,“博学 勤问 慎思 善用”的学风的引领下,朝气蓬勃地踏上了新的征途。

第四篇:以人为本 立足校情精心打造民办教育品牌

以人为本 立足校情精心打造民办教育品牌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办学经验交流

一个琼海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铭刻着一段琼海教育改革的历史,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在海南教育界的崛起,这是一个谜,谜底就在于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与时俱进的不息探索与奋斗里。

七年耕耘铸一剑,宝剑锋从磨砺出!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成立于2003年,是为进一步发挥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办学优势,优化教育资源而创办的一所民办公助完全中学。

学校办学七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教职员工发扬“以人为本、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海桂精神,恪守“厚德、自强、博学、创新”的校训,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学生,奉献社会”作为师德要求,以“教书育人九大理念”为特色,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开创了我校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海南省绿色学校”、“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校本培训示范校”、“海南省先进社会组织”等殊荣。

短短七年,我校的高中办学就取得令海南同行刮目相看的成果,应归功于“立足校情、走发展性教育之路,打造民办教育品牌”的办学思路,我们选择了走发展性教育之路,即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去强调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程度、幅度和速度。真正以学生为本,创造并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

一、以人为本,实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我校高中部生源在海南省内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样一个群体的学生,不仅基础不够牢固,同时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问题。高中作为升学预备教育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必须兼备良好的品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后自信的面对高考?如何在三年的教育中让这个群体的学生走出成绩的低谷?如何在个人品质方面有全面的转变?这也成为我校自办学以来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秉着“为社会分担责任,努力让每一个家长满意”的宗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精心总结办学经验,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书育人九大理念”(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感恩、学会健体、学会发展),就是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为目标。在老师和学生中宣扬“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海桂没有差生,只有暂时还没有进步或进步还小的学生;在海桂没有失败,只有暂时还没有成功或只成功了一点的学生”的观念。

有了正确的理论和思想作为指导,我校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对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对策。对学习心灰意冷;抱有读书无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迷恋网络厌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等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做法。

例如为新生制定高中三年人生规划、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设立心理咨询室,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深入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针对高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情况,高中生心理特点进行新环境适应、心理转型、人际关系处理等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交际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同时我们还专门开办了礼仪礼节培训班、编写了针对三个年级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校本教材。

这一系列的德育策略我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坚持的人本教育,尊重、信任、赏识学生。我校2009届高三(1)班王春莉同学,因个性太强平时跟同学们相处不甚融洽,产生了厌学情绪,之后又迷恋上了网络。高一下学期更是不顾学校纪律逃学到武汉见网友,事情发生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都很着急,讯速派人家访,但其父母对其很漠然,还说不要管她了。对此我们都很痛心,学校经过商量后决定亲自派班主任以及两位科任老师去武汉找王春莉。在武汉老师们找到了她,回海南后我们并没有过多的责骂她,而是对她的错误给予了理解,表示出了对她悔过决心的信任,并对她身上凸显的优点表现出了赏识;还为她请来了专业的心理医生给她辅导,这一切让她感动不已。回到学校,她没有辜负学校、老师的一番苦心,在2009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37分的总成绩,且政治单科考了811分名列琼海市第一。当初,老师们为她转化付出很多努力,学校为她个人的花了一万多元,但看到她的转变与成功,我们深感欣慰。

二、以人为本,推行人文化、制度化和个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

我校的学生管理可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刚柔并济”。在如今的年代,很多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事无巨细,都被家长包办。孩子在这种溺爱和娇宠的环境中,很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独立的性格,未来难以做成大事。为了培养孩子在逆境中拥有抗挫折能力,拥有自我调整能力,拥有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校必须要对他们实施严格的管理,这些管理理念又全都贯穿于我们的年级、班级管理和量化管理中,这种管理是人文化的、制度化的和个性化的,其核心价值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生都受益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持续发展能力和意志品质。

(1)营造德育大环境,着力抓好学风建设。

我们以宣传教育为前提,以制度为导向,以程序为框架,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将教育疏导与教育惩戒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家校联合,做足教育过程,让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通过科任教师的课堂监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通过学生处工作人员和行政领导全天候的值班巡查,提高制度执行力;通过学生会和团委的自主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年级组和班级的量化管理,加强集体教育力量„„,每周学生从进校门到离开学校,门卫、生活指导教师、后勤员工、科任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分管领导、家长等各个层面的教育者,在各自的工作范围,与学生进行教育对话,以内化对学生的制度要求,指导并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爱的道德品质,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2)以硬性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是保证学生安全,加强了对学生出入校园的管理。建立起学生出入校园的电子门禁管理系统,凡学生因病和其他情况需要请假,由家长手机短信向班主任申请,学生处批准并在电子计算机门禁系统授权发出允许进出校门的指令,学生凭校园卡在门卫处刷卡进出校门。周末放学和返校,学生在在规定的时间内凭卡刷卡出入。学生考勤电子化,出现问题家长与学校可以及时沟通处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诚信意识;

二是为保证学生的休息和集中精力学习,加强了对学生手机使用的限时管理。教学区制止使用手机,生活区中午和晚上就寝休息时间不得使用手机,并保证手机处在关机状态,特殊情况允许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充电,其他时间与空间学校尊重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若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违反相关规定,手机即被暂时收缴,待学期末再直接返还给家长;

三是为落实德育考核,学校实行学生日常行为德育量化管理。学生处将学生违反中学生日常规范和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量化扣分,落实到班级,并在全校通报,再由年级和班级落实到学生,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并做相应记载,学期末进行汇总,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给出学生德育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评优表彰依据。

(3)以活动为载体,着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法制讲座、心理辅导、礼仪训练、知识类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兴趣活动、各类体育赛事、艺术节、电影欣赏、谜语竞猜、有奖游园等活动,让学生在软性的教育环境中树立讲规则的良好品质,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教育中认识自我,树立集体的价值观念,在成功的体验中领会主流思想和科学价值观念所带来的正面影响。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一种积极的、进取的、科学的、高尚的校园价值取向,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确保规范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的认可度。

三、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成长的剧变期,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只要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富有人文气息的管理,就可以打开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学困生到学优生之间,如同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很难过去,如果还像过去那样,那么失败的将是大多数学生,而成功的只能是少数会游泳的学生。怎么办?关键是为学生架设桥梁,教会学生自己过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搭建这样一座桥梁。

然而一切设想都是美好的,而实现设想的过程则是艰辛的。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优秀生源不足这是我校高中办学的不利因素,面对复杂的生源群体开始我们还是很困惑。这样的生源质量如何在三年后出成绩?如何在高中三年中把这样的不利局面扭转?如何让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满意?

尽管架起成功之桥并不容易,但我们并不畏惧,迎难而上,抱着“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的坚定信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校情,提出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和“转变一个学生,稳定一个家庭,办好民办教育,造福一方百姓”的社会承诺。学校特别制定了“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教学方针,坚持分层及小班化教学,教师们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不抛弃,不放弃,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悉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1)打造效率课堂和道德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要让学业基础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成绩,这是对我们教师最大的挑战,唯一的选择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然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技能。高中部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不断加强学科组建设,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作业的选择等方面都通过充分讨论后确定;教务处通过常规管理检查、教学能力竞赛、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以促进教师个人教学技能的提高。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在打造效率课堂的同时,着力打造道德课堂。为了落实全员育人的目标,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后进学生,学校规定课堂提问必须兼顾优秀、良好、后进三个学生群体,并通过期中、期末全员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作出评价;与此同时,学生处专职检查员和学校行政值班领导一起,每天不定时地进行课堂巡查,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相关要求的行为,通过家校通短信平台在全校教师中点名通报,并纳入到教师考核。

而针对边缘生,我们重在思想上、方法上的面对面,谈心式的辅导,落实师生结对子策略,突出学法指导,班会重点分析边缘生推进完成情况。定期召开边缘生推进研讨会,重新划定工作区域,建立边缘生推进档案卡,并落实学科教师负责制。

(2)跟踪个体成长,提高边缘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从高一新生一入校,就开始为每个学生记录好成长档案,实事求是地分析每个学生的“长板”和“短板”,班主任作首席,协调好各科任教师,就如何发展学生的“长板”优势并做好“短板”的补差工作,而制订相应的“培优补差”计划,定期量化总结,及时跟近指导,适时评价激励。此做法产生的一个现象是,中考成绩并不高的学生,来到海桂学校后学习激情格外的高,学习成绩提高幅度也非常大,高考时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如今年高考,学校高三(1)班学生,3年前中考成绩是80分,不够当年嘉积中学的录取分数线而留在我校就读高中,我们对他采取了个案跟踪制,今年高考 考出了638分的成绩,进入了一本线,这令学生和家长十分高兴。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尊敬的校长!我把孩子送到海桂学校是我这一生为儿子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海桂学校真的是一所造福百姓的好学校。学校给孩子重新点燃了希望,给孩子树立了坚定的信心,给孩子创造了拼搏的环境,给孩子铺就了走向成功的幸福之路。作为学生家长,我们感恩学校,感恩校长,感恩老师。孩子也会永远记住海桂学校。”

(2)探索分层导学的教学模式,重视差异化教育

面对学生实际,我校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挖掘差异、利用差异,积极探求个性化、差异化教育策略。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正常的课程以外,各年级每天保证一节基础知识提高课,并在相应年级开设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竞赛辅导课和培优提优课,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异步推进的方式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任务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把培优和补差紧密结合起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每位学生都建立起学习成绩与学习品质跟踪教育档案,充分运用长效跟踪教育机制,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都有所发展。

经过3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原来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09年高考中,542人参加考试,专科以上入围482人,入围率为89%,全校800分以上4人,700分以上35人,最高分850分,单科800分以上6人,其中李菲菲、冯学城、杨玉江分别被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高考成绩节节高,学校也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2009年的在校生数量比2006年增加了1/3。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成为我校的办学特点。

依托着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全体教师无私忘我的敬业精神,依托着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全体教师教改科研表现出来的“创新的精神、无畏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南省琼海市海桂学校的明天将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第五篇: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经验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6年,座落在镇郊旮旯里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私塾,解放后,改建为一所农村小学。几经易址后,1996年建成为镇中心小学。经过镇小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由一所村办小学发展为“管理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育人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的镇窗口学校。学校分为小学部和附属幼儿园两部分,小学部现有15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幼儿园幼儿近300名,全校教职工59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

一、提高认识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源动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意识到要想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体现新时代教育气息,就必须要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2006年,我们成立了以校长叶代学同志为领导的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小组,研究部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制定创建计划,确定可行性方案,全体教师共同出谋划策,听取主管领导教益,吸收经验,博取众长,为顺利进行特色文化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特点鲜明的办学理念是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行动指南。

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选择和确立办学理念是学校实行校本管理、追求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于是校领导及研究小组的成员们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又结合我校校舍比较紧张,功能设施较差,学校近1000名学生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子女,百分之三十是“留守儿童” 的实际情况,把“文化立校、生命关爱、促进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出发点,定位了“阳光教育”这样一个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同时,我们学校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而且有过快乐教学的尝试,于是确立了“让教育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发动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征集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经过征集、研究、讨论,我们最终确立了“博学、厚德、创新、笃行”的校训,“阳光、快乐、文明、和谐”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求实”的教风、“乐学、善思、求实、创新”的学风。这些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是全校师生教育思想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的方向选择、目标定位、特色所在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引领学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创新特色教育发展策略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

学校因地制宜,提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1342”教育发展策略,即构建一个网络,抓住三条主线,推进四个创新,实现两个突破。构建一个网络,就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生的成长不能单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能,搞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和合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参与、协调和监督职能。家长委员会成员须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经家长学校推荐,学校审核聘用,由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家长学习教育管理知识。推行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和举办家长学校,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增强了教育效果。

抓住三条主线:一是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我镇学校布点分散,基础条件落后,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现实,我们不悲观,不等靠,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近年来,我校有效利用社会捐赠和政府投资资金300万元,相继建成多功能小礼堂1个,师生食堂1座、学生宿舍1排,新建幼教楼两栋,学校建设达到了市级规范化标准。二是全面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干好干不好,关键是看这个单位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没有活力,有没有朝气。我们通过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人才培训计划,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获得市级优质课6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地级骨干教师8人,获市级优秀教师4人。三是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过程管理力度,改变了过去校长只当传话筒的传统陋习,强化了单位组织在过程管理中的指导、监督职能,建立了联校与各单位协同操作、目标考核和过程指导相结合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推进四个创新:一是创新育人环境。校园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布置得好,就能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收到熏陶和感染。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内外墙壁、宣传橱窗、数字屏幕、移动展板,精心打造校园和班级文化,在内容选择上,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让学生置身其中,受惠于心。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构建高效课堂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我们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验,在广泛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了“四步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了“读、思、议、练、归”五步教学法:“读”是初读教材,发现问题;“思”是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议”是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练”是尝试应用,拓展练习;“归”是前后联系,归纳升华。不论是“五步教学法”还是“四步一体课堂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锻炼的空间,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三是创新校园活动。学校在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4610”要求,搞好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弘扬家乡文化,我为家乡添彩”活动,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学习的热情,学习氛围空前浓厚。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制订了“星光教育”工程,通过“创星”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内组织了书法、绘画、歌唱、文艺舞蹈、科普等多个“社团”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创新学校管理。具体表现在1、目标管理机制。学校根据学的总体目标,制定月目标、周目标。并将分节落实 到各职能部门,划分出具体的责任目标。责任到人。由值周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进行日检周评月积累,为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积累材料。

2、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通过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做好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备课管理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的备课模式来要求所有教师。教案管理注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突出教师自身的优势,有利于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教科书内容的调整,要以坚持新课标为前提,不得随意拨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上课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立、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我校的对话教学落到实处。作业管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作业。鼓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设计作业,注重多样化,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习辅导管理。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利用节假日和其他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3、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多方法、多途径、多角度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中,建立三级评优标准。评选校级名师、区、市级名师和市级以上名师。每年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师教育目标,明确教师评价标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群众评议与领导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逐级评价。对校级名师不限名额,凡是能够很好地胜任和完成素质教育任务,成效明显的均可评为校级名师。谨慎有序地进行备课改革,鼓励“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制度。按照合格小学生的人才规格,改革学生评价的方法与途径,采用更科学化的、人性化的评价途径和方法。通过教科研手段不断加强评价机制的研究,从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构建适应21世纪合格小学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坚持课堂随机评价,日常管理性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形式。

4、教科研管理制度。坚持教科研工作校长亲自负责制,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教务主任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加强对课题的形成性管理,制定阶段性实验计划,注意跟踪测量与分析和阶段总结,积累数据和资料,建立课题档案。积极参与上级科研部门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交流研究成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质量。

实现两个突破:一是搞好学校建设、塑造学校新面貌实现新突破,二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教育良好社会形象实现新突破。

四、独具特色的七彩课程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基础。

有特色的学校才有活力,有特色的课堂才有生命。学校要求教师树立 “人人都是阳光教育的实施者”的观念,通过制定阳光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阳光般积极的态度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尊重生命,关注成长,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每一位学生,以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每一堂课。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成为阳光理念生长的土壤,教学活动月以促使顺迈课堂成为学生收获的殿堂为目标,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打造阳光课堂。我们尝试运用“学案式”教学模式,探索更为轻松、开放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让阳光教育这一文化精神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动力,我们把阳光教育向校园文化活动延伸,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师生成长相对接,建构系统性、系列化活动园地,全力打造阳光校园。我们把校园文化活动分为七品,组成七个板块,以七个色彩命名,并制定活动方案,打造具实的七彩校园,形成稳定的、常态化的学校文化活动。具体有:

“一彩”红色系列——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倡导品行合一;

“二彩”橙色系列——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做到知行合一;

“三彩”金色系列——开展“争做最美少年”的校园每日一星评比活动;

“四彩”绿色系列——开展铸班魂,创建班级文化活动;

“五彩”青色系列——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促进专业成长;

“六彩”蓝色系列——开展校本研究,“构建快乐和谐课堂”;

“七彩”紫色系列——建设校园文化,实践环境育人。

五、培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灵魂。

阳光学校需要阳光教师,实施阳光教育,我们首先在全校开展争当阳光教师活动。何谓阳光教师?我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是,外形阳光。具有活力、健康的外在形象,不断提升职业品位,内外兼修,以教师的魅力来提升教育的魅力。二是心态阳光。善良、真诚,合作,关爱学生。三是专业阳光。要具备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灵动中,激活学生生命活力,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学校施行阳光化管理,做到从生活上关心教师,在感情上关爱教师,在心理上疏导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把“联席会议、名师引领、结对帮扶” 三个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名师引领、师德汇报会等活动,培养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为实现“自我提高,借鉴提高,引领提高,抱团提高”的目标,我们把“树根理论”作为提高“组织学习力”的有效途径,以学习求发展,强化六个功能: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组织学习,学后行为,持续学习,快乐学习。以岗位大练兵为契机,开展学年团队的集体备课、学科团队的教学研讨等活动,发挥团队力量,使教师们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七彩校园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从2008年起,学校坚持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的生活,锻炼了他们的体魄,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逐渐形成了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学校的国旗班,升旗仪式上国旗班小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威武挺拔,感受着国歌、国旗的庄严与神圣。校合唱团、舞蹈团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同时,为培养学生阳光健康心态,我们把学生的爱国、爱家教育,做人做事的养成教育与班级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阳光学生”系列化主题活动。学校制定了“阳光学生”的评价标准,我们还大胆创新评价,以评比“星级学生”、“阳光学生”取代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比,从学业、心理、品德、个性等多方面拓展了从传统的“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到“十好学生”等多个评价标准。学校按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年段,分别制订了《阳光学生评价指标》,采用多元评价及星级制的形式,每学期进行二次评选。同时,将评比标准纳入每位学生的评价手册,鼓励每位学生争当星级阳光学生。

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的创新工程之一,其绩效并非朝行夕现,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也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不够理想。但我们会抓住机遇,按照市教育督导室的科学规划,遵照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突破自我,抢先作为,积极出题答题,会将“特色教育”赋予创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活力。

下载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足校情,创新模式,打造特色学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足校情科学发展积极推进学校123

    立足校情 科学发展 积极推进学校“双高普九”工作 大源中心校“双高普九”工作自查报告 一、学校概况 大源中心校坐落于将乐县西北部较偏远的大源乡大源村,辖10村1场。现有九......

    创新教学管理 打造特色学校

    创新教学管理 打造特色学校 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大楼......

    立足校情扎实工作创建和谐校园

    立足校情扎实工作创建和谐校园 ——寿春中学“六五”普法汇报材料 安徽省寿县寿春中学座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新城区通淝大道东侧,占地4.12万平方米。这是寿县人民......

    立足校情 狠抓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范文模版]

    立足校情 狠抓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招贤中心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情况汇报2013-2014学年度前半期,我校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校各项工作稳步......

    学校汇报材料:秉承传统,立足校情,稳步推进工作

    学校汇报材料:秉承传统,立足校情,稳步推进工作 一、学校概况 第十一小学地处城厢镇土楼村,北依凤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南望笔架翰墨飘香,人才辈出。学校创办于1978年,命名为土楼小学......

    立足校情 真抓实干 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

    立足校情 真抓实干 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 会盟镇雷河小学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变更,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朵奇葩,它彻底......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西张夏小学是一所老校。学校于2001年起确定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建设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学校从明确办学......

    走教育创新之路,打造特色学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走教育创新之路,打造特色学校 作者:袁道川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6期 21世纪的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认识到:人才的第一要素是思想素质,狠抓学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