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5篇

时间:2019-05-15 10:5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袅娜 褶皱 蹂躏(lìn)膂(lǚ)力 B.驰骋 浩瀚 自艾(yì)黏(nián)膜 C.葳蕤 雾霭 无垠(yín)濡(rú)染 D.秀颀 顿挫 磕绊(pàn)虬枝(qiú)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______美,________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②事后总结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谋划,可惜大多数经营者均未能____到这一点,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下再大的功夫也_____。

A.崇尚 追求 观察 一事无成 B.崇尚 追求 认识 无济于事 C.追求 崇尚 认识 无济于事 D.追求 崇尚 观察 一事无成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发现改造基因能创造超级智能人后,科幻小说变成现实已为期不远了。B.未来,武汉市民在享受城市交通便捷的同时,也能在家门前享受大自然美景。C.在“每天都不一样”的今天,能鲜明地揭示出时代特征是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备受市民关注的环东湖绿道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和郊野道四条主题绿道构成。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昨日,光谷中心城的核心部分——“地下公共交通走廊及配套工程”全线开工。B.重度污染天气期间,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尽量待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C.一年来,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

D.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碎片化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却缺乏逻辑的关联,它们大量简化了推演的过程,或者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简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当我们接受碎片化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这样的结果是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那么,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你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你的“网络”并没有扩大;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五层六层乃至更深入的剖析。长此以往,你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

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是B”、“C是坏的”、“因为A所以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朋友圈,还是在读书,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些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些内容,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网络。

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避免碎片化认识。具体的方式是: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把你能够说出的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阅读、学习的时候,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网络。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了路径,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知识点就真正属于你的了。

5.下列对文中“碎片化信息”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碎片化信息往往是一些没有逻辑关联的事实或观念的集合体。B.碎片化信息因为降低了认知成本,所以在传播中易于习得。C.碎片化信息通过简化推演过程,减少表述路径,让复杂事物简单化。D.碎片化信息往往只是呈现出事物外在的联系,而忽略事物内在的原理。6.下列对“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接受碎片化信息只是在接受一堆孤立而无联系对提升思维能力没有帮助的“事实”。B.接受碎片化信息只需付出很少的精力,就能获得大量新东西,易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喜悦中。C.由于长期接受碎片化知识导致获得的新信息过多,从而造成大脑“提取”这些信息困难。

D.因为无法扩大“知识网络”,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肤浅而狭隘。7.下列对如何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伤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微博、朋友圈是碎片化信息的来源,应多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尽量远离碎片化信息。B.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应尽量思考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

C.养成拔高一个层次去看待问题的习惯,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与其他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D.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主动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纳人到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之中。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谏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王释先王之礼乐 释:解释 B.臣请辟矣 辟:离开 C.遽召掌书曰 遽:立刻 D.此得失之本也 本:根本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A.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B.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C.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D.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齐宣王要建造的宫室超过一百亩,光是厅堂就能住很多户人家。B.春居借楚王的事来作类比,目的是批评齐宣王大兴土木。C.齐宣王不满春居反对自己,责备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劝谏自己。D.作者认为齐宣王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失去了春居这样的臣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12.填空。(10分,每空2分)① 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②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瞑》)③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孟子〉两章》)

④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中诗人“自许”的是____,在这一诗句中,诗人发出了 ______________的感慨。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感恩

邻里有个上了些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城来小住,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俗称苏子叶,叶面呈油紫色,且有药香,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细丁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人道:“苏子叶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一如不忍惊破美梦。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苏子叶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健旺。”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人脸一红,说:“够了。”

怎么就够了呢?他不知道,施予者的注视会让承享者失去坦然的心情。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人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里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了,却看到它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便一下子明白了。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人的欣喜。

欣喜之余,是人们对他的关心与尊重——端午节有人给他送粽子,中秋节有人给他送月饼,重阳节有人约他到河边公园看蹬高跷,元旦、春节有人请他喝好酒。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慢长秧棵快长叶,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高矮不一,比对着就有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于是,杏树就栽在了紫苏的空隙里。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快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年年果实满枝,红绿相间,看着就让人欣喜。且兀自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我出生于山地,是吃山杏长大的,楼前杏树,便让我看到故乡余影。读书写作到了月阑星稀,不由自主地踱出门外,在杏树下漫步。桠间杏果,一如夜之眼,多情地闪烁,不禁心热,摘食数颗,叩齿生津,文思如潮,踅回房间,笔底通畅,一如神助。

因为一片紫苏、两棵白杏,让我虽身居市井,却情系乡关,想到草木性格——草木虽卑微,却兀自生长,不惮冷暖,不计荣辱,坚韧、隐忍、沉静、皮实、忘我,活得本分、自适、自足——虽被磐石挤压,也能钻隙而出,向上生长。即便瘠瘦与旱涝加身,只要你播下种子,它就没心没肺地生长,供奉出果实。

此种雅意,两位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但他们的种植却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一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卖大白菜的农车一驶进小区,便有人告知左邻右舍,备下冬储;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互通款曲;亭阁之下,对弈恳谈,大话家常„„亲情融融,和乐一片,香气满楼,全不见别的小区那种不相往来而生成的心灵隔膜、人情冷漠。

因为,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可以蔓延开来——小区居民都觉得,凭空坐享其成是很不体面的,多少也是要尽些义务的。这不禁让我想到古罗马的圣哲西塞罗所说:“受人善行后的首要义务是回报——土地所提供的,远远比它所接受的要多,所以,没有什么义务比对他人的感激更重要。”

哦,紫苏和杏树,温暖的感应,一如爱情——在爱中爱,在感恩中释放感恩!13.“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一句中以“节制”来补充说明“掐”这一动作,请依据上下文,简要说说“掐得很节制”所包含的两层语意。(4分)

14.从老家归来,看到紫苏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老人“便一下子明白了”,老人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

15.文中的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简要概述。(6分)16.本文揭示出了“感恩”所具有的特殊效果,请用精练的语言将这种效果表述出来。(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学校想与图书城联系,利用图书城的国学图书资源,在学校举办一次“国学经典图书展”的活动。

17.为了顺利举办此次活动,学校要招聘一批志愿者。在招聘志愿者之前,需要在招聘启事中对招聘的志愿者的条件作些说明。请你基于这次活动的特点拟写四个条件。(4分)18.假设你就是这次活动的志愿者,需要你在班级里宣传这次活动,请你以简明而得体的语言讲讲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同学们应注意的事项。(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大雨倾盆而下,悟远坐在禅院里想到自己屡遭挫折,不免黯然神伤。师傅见状对他说:“悟远,雨有声吗?”

悟远说:“当然有了,师傅,你听这雨声,噼里啪啦的,多壮观呀!”

师傅回答:“不,你错了,雨本没有声。当它落下来的时候,遭遇了阻拦,砸在了屋檐上,砸在了雨棚上,才反弹出了有力的声音。所以,你听到的不是雨声,而是雨遇到阻拦后发出的声音。”

悟远听后,豁然开朗:“师傅,我明白了。只有遭遇挫折,才会发出掷地有声的回响。”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C

7、A

8、A

9、B

10、B

11、宣王若没有春居,几乎被天下所耻笑了。(共4分,微、为、笑理解正确,各1分。其余语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齐宣王盖大宫殿,大得足以覆盖数百亩地。堂上有三百间屋子。凭借偌大的齐国,盖了三年却未能盖成,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香居问齐宣王说:“晋王放弃先王的礼乐,去做淫乐,臣斗胆问荆国是有君主的么?”宣王说:“是没有皇帝的。”“臣斗胆问荆国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没有臣子的。”香居说:“现在君王盖大宫殿,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敢问大王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无臣子的。”香居说:“臣请求回避。”于是香居小步快走着往外走。宣王说:“香先生留步,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寡人进谏?”于是诏来尚书说:“记下,寡人不遵从先王教诲,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对于劝谏,不可不认真考虑。宣王如果没有春居,几乎要被天下人耻笑了。莫敢谏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

12、①老骥伏枥 ②清泉石上流 ③舍生而取义者也。④能为国戍守边疆 壮志难酬

13、⑴掐得很小心(状态)(2分,答 “掐得不坦然”可以得1分。)⑵掐得很少(数量)(2分)。

14、老人明白了“施予者的注视会让承享者失去坦然的心情”这个道理。(4分)答“老人明白了只需让紫苏长好,不要注视着邻人采摘紫苏”得2分。)

15、⑴乡下老人栽种紫苏供大家采摘品尝的善行,引来了人们对他的关心与尊重; ⑵老人在空地上栽种紫苏又引来了老人提供杏树苗给紫苏遮阳,并在紫苏的空隙处种下杏树;

⑶两位老人种植紫苏和杏树的善行又“蔓延”成邻里的友善和乐。(共6分,每条2分。能较全面地概述出本文所表现的善行的传递,即可得满分。)

16、感恩能让善行蔓延开来,感恩能在恩德中释放恩德。(感恩的特殊效果应落实在“蔓延”或“释放”等行为上,语意近即可。4分。)

17、共4分。答案应扣住志愿者的“条件”,可以从状态和能力等方面提出条件,且“条件”与这次活动的要求相符,符合要求的一条1分。

18、共4分。所讲内容涉及到这次活动的意义的,得1分;讲述活动意义的语言简明得体,得1分。所讲内容涉及到同学们应注意的事项的,得1分;讲述应注意事项的语言简明得体,得1分。对“活动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不作是否深刻和完整的要求,只要涉及到即可。语言简明得体得分以内容为前提,没有对应的内容就不得相应的语言分。

19、作文

对本题题意表达的界定

题意正确:遭遇挫折会让人生(生命)更精彩(壮观、美丽„„)。

题意错误:只把握住了话题——“挫折”,而对“挫折”的阐释偏离了“挫折”对人生(生命)的意义这一方向,而是从本材料没有涉及到的方面来阐释“挫折”。或将题意偷换为与“挫折”相关与却意无关的内容,如由“面对挫折”引出要坚强,要坚持不懈,要树立崇高理想,题意表达的重点是“坚强”“坚持不懈”“树立理想”等意义。

对材料支撑的界定:

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的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事件或材料能将“遭遇挫折“具体化,并能具体或是清晰地表现出“遭遇挫折”能让人生更有意义(比如能将下面内容具体而清晰地表述出来:挫折可以让人变得坚强,或挫折可以激发斗志,或挫折可以释放潜能,或挫折可以丰富生活阅历,或挫折可以让人感悟生命真相,或挫折可以让我们理深体会百姓疾苦等),从而表达出“遭遇挫折”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支撑起挫折带来精彩人生(生命)这一题意。

缺陷:事件或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有相关性,但文中的事件或材料只是空洞地贴上题意的标签,没能真正呈现出题意蕴含的内在逻辑。如只是贴上“挫折”的标签,不能表述出“挫折”的特征和具体内容;只是简单地表述“挫折”带来的结果,不能具体阐释或呈现“挫折”所带来的人的意志品质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变化。

错误:事件或材料貌似与题意相关(需要读者从自己个人经验中提取事件或材料的要素后才能与话题相关联),但其表述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无法支撑本题题意,其表达的意图与本题题意无关。如写到了海伦•凯勒,将其先天的缺陷当成挫折,突出的却是她如何坚强,如何不放弃,她的老师如何有爱心,支撑的是坚强、不放弃、爱心让其人生变得美好;以如写到了司马迁,但所写内容只是突出了司马迁的使命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并未涉及挫折对司马迁的意义。

第二篇:武汉市2013年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武汉市2013年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焦灼秀颀(qí)驰骋大气磅礴(bó)

B、匮乏濡染(rú)幽咽眼花缭乱(liáo)

C、浮燥翌年(lì)沉湎屏气凝神(píng)

D、玄虚蹂躏(lìn)褴褛稍纵即逝(shì)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______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

(2)那只病狼之所以要紧跟着他这个病人,是希望他先死。早上,他一睁眼睛就看见这个畜生正用如饥似渴的眼光_________着他。

(3)亿万棵粗细均匀的白桦。一团团、一片片从大兴安岭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地_____下来,在坡上、草中、水旁、路边找好自己的位置,风姿优雅、亭亭玉立,像玲珑剔透的女儿国。

A、流看倾泻B、冲瞪倾泻

C、冲看排列D、流瞪排列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汉江关博物馆建设的启动意味着武汉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工作拉开了序幕。

B、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完成建设,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以独立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

C、阿里集团将建立一个超大规模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力争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下单24小时内到达的目标。

D、随着几场大面积的降雪,使北方多地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

4、将“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茶水漱口好处多。(A)茶水中含有茶多酚,有对抗烟碱毒素,中和酒精的作用,还能除臭去腥。(B)清晨用茶水漱口,或吃鱼腥之后用茶水漱口,能有效地除掉口中的异味。茶叶中含有氟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齿的发生。(C)经常用茶水漱口,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D)儿茶素还可以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使牙龈炎症状减轻。牙周炎是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浓度适宜的茶水,可以抑制口腔中的厌氧菌,起到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堆石的布置

楼庆西

堆石,常见于园林和住宅的庭院里。在世界园林史中,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山水型的园林,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完全由人工创作的园林,追求的都是一种具有自然山水、植物的环境,因此园林中形成了用土、石堆山,用片石造景的传统。堆石要成为可供观赏的景观,如何布置很重要也很讲究。

堆石所用的石料讲究瘦,瘦石之立要劈立当空,孤峙无依,不论立在地面或座上,都要以小头雀下,大头在上。《园治》中讲到“峰”和“岩”的堆砌方法时都强调了这一点,“峰石一块者„„理应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渐大„„”人们观察自然山势,山脚在下,山巅在上,上小下大,所谓“稳如泰山”,这也是人们习惯了的稳重形状。但久而久之,这种形象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河

北承德市武烈河东岸的磐锤峰上有一高三十多米的天然巨石,形如洗衣服用的棒槌,因此俗称为“棒槌峰”。奇特的是此石上大下小,如棒之倒立,这一不寻常现象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成了承德市著名的景点之一。这种出奇制胜现象在艺术欣赏中经常起着重要作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何出名,就在于它不同寻常的斜。塔都应该是垂直于地面的,唯此塔独斜,而且斜而不倒,反常规而行之,所以游人纷至沓来,欣赏这一奇观,这就是堆石所以讲究上大下小的美学原因。

有的堆石并非独立的一块孤石而是由数块石头或拼掇或排列而成景。这里列为建筑小品的堆石自然都不是崇山峻岭,而是三两块石料组成的小景,但它们的拼掇排列亦颇有讲究。从石料的选配来说,种类不可杂,湖石以玲珑透漏为上品,黄石则纹理古拙,形态端庄,此二类石不可拼掇在一起。对同类石料的拼掇也要注意纹理之粗细横直和疏密隐现,务求两石纹理相通而不显杂乱。对于数石之排列应有主有从,最忌“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像供桌上的香炉、烛台,战场所用的刀、剑那样整齐呆板地排成一排则是最大的失败。堆石往往还和植物花卉相配成景。在传统中国画上常见挺立的古松、几枝兰草、一束花卉、数杆翠竹与片石组成的画幅,它们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寓意颇深。在这里石喻山,松木苍劲而刚健,兰草清幽宜人,竹直有节而心虚,它们所组成的画面自然都表达了文人的志趣与人生追求,古代的山水诗画与山水园林描绘的是自然山林之趣,都是借景抒情,借物喻志,因此它们的艺术构思与构景也是相通的,文人画的这种场景自然也被运用到园林中来。

计成在《园治》中就对太湖石的运用总结道:“此石以高大为贵,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我们常常在园林的庭前、廊里、墙角都看到此类小景,松柏树下立孤石,堆石之旁栽翠竹,石跟上种兰草,在这里,石与植物相得益彰,组成一处又一处既得形式之美,又蕴含人文意识的景观。

堆石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也是颇有讲究的。中国园林之景,讲求可观可游可居,方称为上品。早期园林堆山,追求庞然大物,人可进山中游,可住山上山下的建筑之中。到后期造园,虽不能模仿昔日苑囿堆出高山峻岭,但也讲究筑出山之一角一隅,使观赏者可近游近观而得真山真水之趣。但是此类堆石小品却不能游其中,更谈不上居其间了,它们的作用是在园中造一处可观赏的绝妙景点。《园治》掇山部分的“峭壁山”一节中讲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皱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这是讲墙前的堆石布置,好比是以白墙为纸,拿山石来作画,根据石头的皱纹,仿照古人的画意,在墙前植几株黄山松柏,种几枝梅花翠竹,与堆石组织在一起,通过圆窗望去,宛然一幅绝妙图画。这种图画般的堆石小景无论是放在墙下或堂前或庭院中间,都要考虑到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观赏价值,要在它们周围设置出可以观赏它们的地点。江苏留园的冠云峰石是一块堆置得很精致的山石,它立于留园主要厅堂“五峰仙馆”的前院,四周都可以观赏到屹立于庭院中的这座山石,构成仙馆前的主要景观。留园的东部有一“揖峰轩”,轩前庭中布置有几处堆石。此庭设有围廊,游人出入廊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这些石景。设计得好的园林,在游览全园的过程中,会处处发现这类别致的堆石。它们的形象丰富多彩,有傲然孤立者,有纹理多皱、玲珑剔透者,它们或在圆洞门前,或在曲廊转折处,或在庭院墙底,成为古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点景小品。

(选自《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有删节)

5、文章围绕“堆石的布置”讲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堆石所用的材料讲究瘦。

B、堆石本身的摆设方法。

C、堆石与植物花卉的组合。

D、堆石摆放位置的讲究。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堆石的摆放讲究上大下小,错落有致。

B、湖石与黄石搭配得好会纹理相通而不显杂乱。

C、堆石与植物相得益彰是文人画在园林中的运用。

D、堆石小品的作用是在园中造一处可观赏的绝妙景点。

7、作者举江苏留园中的堆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面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之景,讲求可观可游可居,方称为上品。

B、充分发挥堆石的观赏价值,应在它们周围设置出可以观赏它们的地点。

C、设计得好的园林,在游览全园的过程中,会处处发现这类别致的堆石。

D、堆石景观是古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小品。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患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宜:应当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遗留

D、悉以咨之咨:询问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愿陛下亲之信之·

10、选文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

B、赏罚严

C、举荐贤臣

D、亲贤远佞

第Ⅱ卷(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

(1)了 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杜甫的《蜀相》中“两朝开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想起了梁思成徐怀谦

1996年岁末,有关部门发出对位于北京站东街的一段破损的明清城墙进行修缮的决定。于是,上至八十多岁的老叟,下至六岁的孩童,捐砖的捐砖,提供线索的提供线索,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北京城捐城墙砖”的活动构成了京城冬季最动人的文化景观。

我想更多的老北京为之奔走相告,为之动情流泪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圆一个古老的梦--在他们心中沉淀已久、逝去已久的古都之梦。

每当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想起梁思成,正像我们因人口膨胀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不能不想起马寅初一样,一个让我们保存古建筑,一个让我们控制人口。我们开始都没有听从,最后都不得不听从,然而却已为此付出了相当惊人的代价。想起马寅初的时候,我国人口基数已经庞大的令人头疼;想起梁思成的时候,我们古老的北京的城墙已经消失殆尽。

四十多年前,总长四十六公里的明清城墙这是那么巍然地环抱着北京;到九十年代的今天,人们却只能从仅剩的三楼两段--正阳门城楼、德胜门前楼、东南角楼以及位于西便门和北京站东街的两段城墙上来寻觅昔日的梦痕了。

当年,围绕北京城墙的命运,梁思成与“毁城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毁城派”的观点是说城墙限制和妨碍城市发展、阻碍交通、甚至认为它是封建帝王的遗迹,理应拆除,拆墙可取得许多砖,可取得地皮,有利可图等等。现在看来,这类观点显然是愚不可及的。试看当年梁思成的回答:现代城市为防止过度密集和拥挤,采取大城市用园林地带分隔小区域的办法。城墙可负起新的任务,承当现代大都市的区间隔离物。环城沿护城河可做成绿带公园;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的城墙,可砌花池,栽种花木;城楼角楼可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而形成方便市民休息、娱乐、纳凉游戏、登高远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环城立体公园。当国防土需要时,城墙上还可成为良好的高射炮阵地,古老的防御工事在现代还能再尽历史义务„„

当如此诗意和苦口婆心的表白碰上现实冷冰冰的硬壳被反弹回来的时候,一颗崇高无私的心灵所体验到的是怎样的孤独与悲凉啊!

梁思成说:“建筑师比一般人更幸福,因为他比别人更多地看到美的作品。建筑师又比一般人更苦恼,因为他比别人更多地看到丑的作品。”在那样一个美丑颠倒的年代,梁思成的苦恼显然是多于幸福的。试想,一个在二战时期曾成功劝阻美军轰炸奈良和京都而被日本誉为“古都恩人”的建筑师,却亲眼看到在自己的古都,在和平时期的古都,一座宏伟的明清城墙在三十年内被化整为零,相当一部分城砖被单位和个人用来修房子、铺路、造防空洞、砌厕所„„

今天的捐砖人中,可能有不少还记得那段历史,然而并不知道历史背后的梁思成。据悉,这段长达一百一十五米的城墙修缮工程指日可待,梁思成地下有知,或可稍感心安;然而、梦已碎,终难圆。尤其是当我们眼前的北京变得越来越像雾都伦敦的时候,当人们发现长安街

上的建筑越来越不伦不类的时候,当我们永远无法领略那种叫做“整体美”而只能面对残垣断壁发思古之幽情的时候,当围绕鲁迅、钱钟书等名人故居的拆留闹得纷纷扬扬、丝毫不减当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梁思成,想起他的梦、他的困惑、他的悲凉。这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变得困惑、悲凉起来。

附:【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13、从本文看,梁思成的“梦”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语句表明作者对梁思成持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4分)

当如此诗意和苦口婆心的表白碰上现实冷冰冰的硬壳被反弹回来的时候,一颗崇高无私的心灵所体验到的是怎样的孤独与悲凉啊!

15、文章的结尾谈到了“悲凉”,作者认为梁思成的“悲凉”源于什么?我们的“悲凉”源于什么?(4分)

16、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想起梁思成”?(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武汉地铁二号线的正式开通给老百姓带来了欣喜,为了了解轨道交通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学校特地组织同学们进行以“地铁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某小组打算了解地铁和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优劣,于是确定了一个调查项目--“地铁时代的公共交通”,请你也像这样为本小组确定一个调查项目。(2分)

1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在地铁运营首日搜集到的几则新闻,请你归纳出地铁运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条建议。(4分)

【材料1】循礼门站是地铁2号线与轻轨的唯一交叉点,是目前轨道交通中最大的换乘站。上下班高峰时间,两股人流在这里汇集。地铁转乘轻轨方向,很多人不清楚1号线就是轻轨,纷纷询问。加上人流量过大,一部电梯出了故障,等待的队伍几分钟之内就有数十米之长。轻轨转乘地铁方向,因为缺少指示牌,令不少乘客犯晕,地下一层汇集了很多找不到方向的乘客。

【材料2】许多市民对自动购票程序不熟悉,自动售票机前比较混乱。虽然有工作人员不停疏导:“有老年证的不用买票,有'武汉通'的直接刷卡进,那边还有人工售票窗口„„”但是工作人员明显忙不过来,而且导乘服务明显有欠缺,比如老年免费通道前没有标示,许多人都搞不清楚。

【材料3】晚高峰时间,光谷地铁站的检票口,黑压压的人群分别排成近20米的长队。不少市民因为不熟悉检票台的操作规则,导致一个检票口10秒钟才能通行一位市民。市民需要站在检票口红外线以外投入地铁票,经过红外扫描后才能视为有效操作,但由于人多,很多市民拥堵在红外线以内投地铁票导致闸门无法开启,只能从退票口再次拿起地铁票重新操作。

19、假如你是志愿者,在地铁站做服务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端着一碗热干面而匆匆忙忙的准备乘车,你知道地铁2号线是全程禁食的,这也标志着维护地铁环境的优美对市民素质要求更高了,于是你走上前很有礼貌地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他不好意思地站到一边吃面,准备乘坐下一趟车。(2分)

七、(50分)

21、请以“温度”为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第一卷 选择题

1、C2、B3、D4、C5、A6、B7、B8、C9、D10、C 第二卷非选择题

11、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

12、(1)赢得生前身后名(2)安得广厦千万间(3)后天下之乐而乐

(4)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有辅佐刘禅支撑困难局面/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

13、围绕以下要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保留北京的明清古城墙,留住古都的风貌。

(2)让古城墙成为现代城市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14、要点:同情、赞扬。选取句中任何一处作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实例:作者认为梁思成的表白是“诗意”和“苦口婆心”的,他的心灵是“崇高无私”的,作者借助这些褒义语意表达了对梁思成的赞美之情;而后一句以强烈的感叹句表达了对梁思成的孤独与悲凉心境的强烈认同。

15、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梁思成:因保留古都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眼睁睁看着古建筑被毁坏了而悲凉。

(2)我们:因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而导致今天我们必须面对种种困惑而悲凉。

16、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缅怀梁思成,因修复古城墙而想起梁思成曾为保护古建筑所作的努力。

(2)提醒我们,要认识古建筑的价值,应懂得保护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要留下遗憾。

17、此题围绕“地铁时代”轨道交通方式给人们的生活状态带来改变的各个方面均可。示例1问题:导乘工作考虑不细致,缺少导乘标志。建议:增加明确的导乘标识辅助市民出行。

示例2问题:对如何乘坐地铁所做的宣传工作不够。建议:利用地铁的大屏幕做好培训辅导工作,方便市民出行。

示例3问题:导乘人员缺少。建议:在高峰时间,招募志愿者帮助做导乘工作。

19、此题围绕“全程禁食”、“坏境优美”有礼貌地进行劝说,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叔叔,地铁2号线全程禁食,大家都遵守规则地铁环境才会更美呦!请吃完了再上车,好吗?谢谢您配合!

20、略

第三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汉字。(4分)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xuàn()耀,也不是为了献mèi(),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格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yùn()藏着温柔的谦xùn(),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

2、根据下面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入相应的横线处(3分)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_____、国内_____、两岸______、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和谐 和平和解)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用有限的时间,干出无限的事业,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②珍爱生命的人永远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③被称为“美国张海迪”的残疾女作家金•史密斯•凯文虽然双目失明,但无时无刻都在用自己灼灼燃烧的生命之火温暖他人。④这样的生命是多么生动完美啊!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4、根据提示默写(8分)

(1)跳往助之。。《愚公移山》(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该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相似。

(3)《蒹葭》中,写女子文静美好,形容真挚爱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季皆可入诗:“。”悄然带来了春的气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尽情展现了夏的风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容描绘了秋的浩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妙渲染了冬的奇美。

5、你一定读过不少名著吧。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可以运用“颁奖词”的形式汇报阅读名著的成果。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完成该题。(5分)

如:人物 孙悟空 出处 《西游记》 作者 吴承恩

颁奖词:你桀骜不驯、敢做敢为,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第一功臣;你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深受人们喜爱。

选择人物: 出处 作者

颁奖词:

6、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4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

二、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兵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 》,课文题目是《,》(2分)

2、解释加粗的词。(2分)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故天将降大任()无法家拂士()人恒过()

3、选文首段列举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4、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大业需要经过哪些磨砺?请用原文回答。(2分)

5、写出从反面论述论点的句子,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6、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读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感受。(3分)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16分)

水色

美蓝

①冬天里与几位朋友在一家菜馆吃饭,看到墙上挂着很大一幅老照片,是典型的20年前江南水乡的画境,黑白的,微微泛黄。一定是冬季,但也到尾声了。中间一条河,河中水位很高,上有一桥,称西高木桥,横跨河的曲岸。桥洞里一条水泥驳船正经过,船尾的水波荡漾开去,直延伸到照片的底部边缘。两边河岸上都为低矮狭小的老式民屋,一侧屋檐斜斜向河面低落,屋顶上有残留的积雪。靠河的左边,桥洞下方,下着一张网,半截露出水面。

②画面很怀旧。眼下已是深秋,偶然想起那幅画面,一些细节片段悄然冒出记忆的河面,水淋淋地呈现在耀眼的阳光下。

③起先几十年茶馆都是在桥堍,后门便是河了。河面上一天到晚会有大小很多船经过,有机动的,更多是单桨划的,来来往往,俨然如现时的马路那么热闹,④茶馆里头的老虎灶吃煤,每日吐出来很多煤渣。父亲将这些煤渣掏出来后倾倒在后门的岸边,久而久之,煤渣不断往河内积淀,便形成了一个小栈头,可供划桨的小船停靠。往往都是这些最粗糙鄙陋的东两,被许多人喜欢并使用:大概是那份随意与不需要多讲究什么的态度较符合劳作的人们,因此茶馆后门口的栈头上时常会同时歇着四五条船,令原本宽敞的河面显得稍微有些拥挤。

⑤那些划着船想要靠岸的人,大都是四乡五里装了自家田头种的菜去集市卖、卖完来吃茶谈天的。他们从船上站起身,一步跨上岸,将船绳系在后门的门槛上,直接就从后门进了父亲的茶馆。他们会大声喊“某某”,边挤过几张桌子,找到空位坐下。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与父亲认识,或交好。

⑥若干年后,当父亲已然安睡在青翠的山坡上,我的容貌不再稚嫩纯真,某一日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我在小镇上相遇,在低矮的房屋檐下,在陈旧的刷着黑漆的木门槛,他们身形枯槁,面容模糊,眼神昏暗却温暖。他们早已弃船上岸,用蹒跚的脚步代替了船橹的摇动他们认出我来:“阿是菜某笃个小三三。”这样的时刻我总是忍不住流起泪来。我听见老茶馆后门河里的水在哗哗地响,吱嘎吱嘎的船橹声在河中央向四面扩散。

⑦父亲经常需要摇船进城采购茶叶,偶尔也会允许我搭上他的船沿水路进城去玩。天未完全亮的时候,父亲与我从老茶馆后门动身出发,一路经过一些村庄和空旷的田野,穿过几座身形单薄的单孔小桥,当青灰的天光变得明亮耀眼,父亲的船已经拐过弯入了梅塘河。从窄小的河道进入宽阔的梅塘河,父亲的船显得更小,原先热闹的顺溜的船橹吱嘎声也听不真切了。一些外埠船只目中无人的汽笛响彻了整条河道,排起的水浪将小船漾得上下左右地颠簸。

⑧父亲的船钻出大虹桥桥洞的时候,我兴奋地尖叫起来。从那里开始似乎有了小镇与城里的区别,河面越发开阔,河水不那么清冽了,停靠在右岸的船只也更多了,岸上汽车喇叭声也渐渐密集了起来。进城了,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说,那是件值得盼望与炫耀的事情。

⑨直要到傍晚日落时分,父亲和我才能回到小镇,将船靠上老茶馆后门的栈头。此时茶馆早已没了茶客,临街的木排门紧闭着,老虎灶也没了热气,在昏暗的光线里头缩成一只昏睡的煨灶猫。父亲将一包包茶叶拎进去,我就站在后门口,向东望着对岸自家屋顶上的烟囱正冒出长长的青烟。夕阳落在身后,一些金色的亮光在河面闪耀着,跳跃着,一直爬升上母亲敞开的屋门前。

⑩又过了好几年,我从北方返回到小镇上的时候,老茶馆的原址上建起了一排平房,一些外乡人拖家带口地住在里面。他们在临街的房门前扯了几根包着塑料皮的电线,上面晒满了衣服和被子。

(11)很多时候,我一个人端坐在屋里,什么也不做,耳边播放着父亲生前最爱的评弹俞调唱腔,三回九转,缠绵而婉转。眼前便是一片水色,旧年光景就隐现在其中。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2分)

狭小()粗糙()门槛()炫耀()

2、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分)(1)他们身形枯槁,面容模糊,眼神昏暗却温暖。

(2)很多时候,我一个人端坐在屋里,什么也不做,耳边播放着父亲生前最爱的评弹俞调唱腔,三回九转,缠绵而婉转。

3、作者以“水色”为题,在文中也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水色。你认为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什么?(2分)

4、第二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5、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夕阳落在身后,一些金色的亮光在河面闪耀着,跳跃着,一直爬升上母亲敞开的屋门前”一句进行评析。(2分)

6、为什么作者在镇上人认出自己时“总是忍不住流起泪来”?(2分)

7、“水”留给人间许多的故事,你在哪部文学名著中读到了与水有关的情节,请把它概括出来,并谈谈这个故事留给你的印象。(3分)

三、作文:(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好想说声对不起》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暖;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有了阳光的普照,滋润着爱的土地。

请以“收集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1、炫 媚 蕴

2、和平

和谐

和解

3、第②句,修改意见:在“面对”后加上“生活”

第③句,修改意见:把“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或把“都在”改为“不在

4、(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阿廖沙 《童年》 高尔基

颁奖词:你是一位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武松

《水浒》

施耐庵

颁奖词:你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对朋友肝胆相照,对哥哥情深意重。是一个侠义之士,是下层英雄中最有血性的—位。

祥子

《骆驼祥子》

老舍

颁奖词:你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样;你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是—位地道的人力车夫。

6、如:①贪婪者必自毙。②没有标牌的陷阱才是致命的。③安逸让人忘记忧患(两个即可)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被选拔 责任、使命 常常犯错误 通“弼”辅佐

3、这几个人物都是身处逆境而后有所作为的。举这些例子可引起下文的论述,并充当论点的事实论据。

4、“必先苦其心志”至“曾益其所不能”。

5、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句: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6、略

(二)、现代文阅读

1、(xia2)(cao1)(kan3)(xuan4)

2、(1)不明亮。这里形容人的年纪大。(2)形容曲调哀伤。这里也包含着作者对父亲哀伤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3、围绕“对生活在水边的父亲、对以往闲适的生活的怀念之情”回答即可。

4、描写了画面上的水色,也引起了下文中作者对父亲的回忆。

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晚归的美景,表现出作者当时闲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以前一家人的生活的怀念。

6、镇上人的话语使我想起了已逝的父亲,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7、示例:《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民渡江的情节,表现了刘备爱民的特点。

三、(略)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7.1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匀称(chân)诘问(jiã)镏金(liú)惟妙惟肖(xiào)....B.归咎(jiù)绮丽(yǐ)轩榭(xiâ)长途跋涉(bá)....C.繁衍(yǎn)荒谬(miù)嶙峋(xún)销声匿迹(nǐ)....D.追溯(shù)伧俗(cānɡ)藻井(zǎo)啸聚山林(xi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制裁 藩蓠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B.琉璃 嶙峋 雅俗之别 周而复始 C.劫难 惨损 草长莺飞 风雪载途 D.脊椎 烦躁 天衣无逢 变化多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B.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C.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D.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B.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5.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分)

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B.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D.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作者)的小说《

》。

②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①,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李白《送友人》)②登临吴蜀横分地。(陈与义《登岳阳楼》)③青山横北郭,④,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⑤,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⑦,,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⑧两岸石壁。

,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8.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3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9.根据下面材料的介绍,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3分)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结果对于思考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完成第10小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10.这首诗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11——15小题。(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是日更定矣: ②上下一白: .. ③午刻入昭庆,茶毕: ④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②未复能有与奇者 . B.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②其中往来种作 .. C.①从武林门而西。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D.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1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3页(共8页)A.①天与云与山与水 .

D.《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初至西湖记》表达了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②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15.《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6——18小题。(8分)

Wi-Fi能像空气一样笼罩我们的生活吗?

在“没网就不能活”的今天,Wi-Fi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一个地方,Wi-Fi要是没连上,人会感觉到格外失落。会不会有那么一天,Wi-Fi就像空气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只要拿出手机就能连上免费Wi-Fi?

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这被称为“可见光通信”。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2/3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为满足贫困、边远地区人们的上网需求,以及通过收取费用,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使用者的超级漫游需求,谷歌正在建设一项通过热气球为全球提供快速、稳定的Wi-Fi网络的工程,代号“懒人”。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据国外最新消息,美国科研人员还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输到大海及河川中,提供Wi-Fi信号。不过,在大海里覆盖Wi-Fi算资源浪费吗?据研究者说,这种全新模式的无线网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例如通过Wi-Fi检测、预警海啸等。

此外,“萌宠”也能装Wi-Fi!泰国一家电信公司日前找到许多猫和狗做“志愿者”,在它们的脖子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使用 Wi-Fi者只要靠近这些宠物,连接热点,就能上网,网速峰值可达每秒8.76M。有人打趣道:“如此一来,以后人和狗出去散步,将会是狗遛人,而非人遛狗。”也许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狗狗疯一般地往前跑,主人跟在后面大喊:“狗狗,你快给我回来!我的Wi-Fi断了!”

有了Wi-Fi,人们上网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但是,人沉溺于虚拟世界可能会疏离甚至排斥现实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应该把持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被其操控。16.通读全文,说说未来Wi-Fi笼罩生活有哪些方式?(4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17.细读全文,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可见光通信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B.美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他们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

C.泰国一家电信公司在做“志愿者”的宠物身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如果使用Wi-Fi者离这些宠物太远就会断网。

D.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谷歌正在建设一项代号为“懒人”的网络工程,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18.《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进行曲”。你认为Wi-Fi进入我们生活,其“悲”“喜”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作答。(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9——22题。(15分)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5页(共8页)

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凤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9.第③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简要概括。(4分)20.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4分)

21.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②⑤两个自然段中任选出一例加以赏析。(4分)

22.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 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2016-2017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

1.A 2.B 3.C 4.D 5.B(每题2分)6.①老舍 《骆驼祥子》(2分。每空1分)②示例: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2分)

7.①晨兴理荒秽 ②徙倚湖山欲暮时 ③白水绕东城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⑤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⑧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8分。每小题1分,各小题中有错则该小题不得分)

8.示例: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3分)9.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且有价值的,有着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非传统性思维活动。(3分。“具有新颖性和价值”、“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这三个特点每点1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10.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3分)

11.①完了,结束 ②全;都 ③毕:结束 ④偏:通“遍”。全,都,遍及(4分。每个1分)12.C(2分)13.B(2分)

14.①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②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4分。每个2分)

15.《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1分);《初至西湖记》用生动的比喻写景(2分)。

16.利用灯光传输数字信息、热气球提供Wi-Fi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倨传到大海河川中、在宠物脖子上安装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4分。扣住“灯光”“热气球”“水下传感器”“热点设备”即可,每点1分)17.A(2分)

18.示例:“悲”:Wi-Fi 容易使人沉迷于肉上聊天,却忽视甚至排斥与身边人交流;在学习中不动脑.遇到难题就上网查询等。“喜”: Wi-Fi 上网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更丰富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2017-1 的信息资源;当我们遇到的一些无法弄懂的问题时,可以借助Wi-Fi 上 网释疑;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2分)

19.①炊烟狂草。②莲荡乱荷。③秋树的疏简以及枝头如音符般的鸟巢。(4分。第①②两点每点1分:第③点2分)20.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1.(4分。举例1分,赏析3分)示例:第2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句,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第5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22.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2分):内容上,点明主旨(1分)

三、写作(50分)

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8-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休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0-37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以34分为基准分下下浮动。

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20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字多,不会使用标点。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50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8页(共8页)

第五篇:武汉市2011年1月(元月)调考作文——重点中学名师《欣赏》讲析及

张老师讲武汉市2011年1月(元月)调考作文——欣赏

武汉二中 张慕元

一 作文题目、(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欣赏一朵花的开放,可以看到生命的灿烂;欣赏一只蜗牛的攀爬,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欣赏朋友,可以看到生命的美好;欣赏对手,可以看到生命的宽容……欣赏一切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请以“欣赏”为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一、审题:

1、以“欣赏”为题目——内涵要从材料中提炼为准:

2、“欣赏”的两个要素:①“一切值得欣赏”——这是“欣赏”的对象的特点。②“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这是“欣赏”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价值。

3、总结:最佳审题理解是——要写某种值得欣赏的事物+再阐明这种欣赏给我们的价值

二、最佳立意:①确定以“欣赏的价值”为主旨。这是最好的主旨。即:欣赏……让我们懂得……学会……变得……明白……

②也可以写“要学会欣赏” 这也会写到为什么值得欣赏,与①殊道同归。③如果写“要欣赏”或“怎样欣赏”就不太扣材料。体现不出欣赏的“价值”

三、确定作文的写作对象:(或实(具体事物)或虚(精神、抽象事物))

一、张老师的提纲示范1:欣赏对手 立意:欣赏对手……让我们……

1、欣赏对手……让我们学会旷达开明;形成一种睿智的人生气度【林肯欣赏蔡思、酒鬼格兰特,】

2、欣赏对手,让我们提升人格品位,获得珍贵的友谊【略……】

3、欣赏对手,让我们拥有博大的胸怀,领略人生的和谐美。【 略…… 】

4、欣赏对手,让我们拥有谦让的君子风度,让人生充满阳光【 略…… 】

5、欣赏对手,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让让人生闪耀人性的光芒。【 略…… 】

6、不能欣赏对手,就会陷于狭隘自私的泥淖,让人生布满阴霾。【周瑜嫉恨诸葛亮,庞涓嫉妒孙膑】

二、张老师的提纲示范2:欣赏自己:

1、欣赏自己,让人生自信自强。【 略…… 】

2、欣赏自己,让人生不断自我超越。【 略…… 】

3、欣赏自己,让人生志存高远。【 略…… 】

4、欣赏自己,让人生恬淡自适,乐观坚定。【 略…… 】……

一、自由度较大的作文梯级优选法则:

1、首先确保有话可说的话题(或主旨)。

2、在上面一关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再进一步选择有丰富内容可写的话题(或主旨)。

3、实力足够时,再考虑选择有精彩亮点的话题(或主旨)——深刻观点,精彩的事例,较多的比喻句……

4、游刃有余时,可以尝试出奇制胜(但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写新颖独到的主旨,尝试避开热门俗气的内容,选择新颖的内容,出人意料的观点和选材

九、我指导的学生中的一类佳作选【45分以上】

欣赏(丁帆,46分)

欣赏一篇伟大的著作,可以感悟生命的哲理;欣赏一幅画,可以看到生命的美好;欣赏一片落叶,可以看到生命的真谛……在这个世界,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让我们欣赏一切值得欣赏的,看到生命的丰富多彩。

欣赏朋友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好。伯牙和钟了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伯牙的琴弹得十分动听但只有钟子期才会欣赏,因为他们是朋友,钟子期能体会到伯牙琴声里的感情,两人这种朋友之间的欣赏成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流传千古,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欣赏对手,可以看到生命的宽容。在美国总统竞选时,美国前总统的夫人希拉里和奥巴马成为了对手,可希拉里最终败下阵来,奥巴马成了美国新任总统,他也欣赏到了对手希拉里那优秀的口才,于是在组建自己的内阁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希拉里任命为国务卿。他,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而希拉里,则成了美国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巴马的这种

欣赏对手的态度,突显出了他的宽容,让他在美国国民心里留下了好的印象,提高了自己的民众支持率,也帮自己更好地治理美国,帮人又帮己。

学会欣赏,让人看到品德的高尚。一次斯诺克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奥沙利文和才是新手的丁俊晖对阵,丁俊晖的技术和天赋让奥沙利文十分欣赏,可在比赛时,一些奥沙利文的球迷开始谩骂丁俊晖,这让还是新手的他乱了阵角,频频失误,这时奥沙利文让保安将那名球迷带出去并安慰丁俊晖,这种对对手的欣赏和鼓励(呵护)让人们看到了奥沙利文的大将风范。假如他不是欣赏对手,而是满怀嫉妒,那么,我想丁俊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而奥沙利文也不会拥有这样的名誉(君子风范),他也不会成为球迷们心中的楷模。

蔺相如和廉颇的相互欣赏让齐国【赵国】更强大;【让他们获得了友谊和美德】 管仲和鲍叔牙的相互欣赏成就了一段佳话【成就了高尚的人格】; 林肯对对手的欣赏让他成为美国人民心中最伟大的总统。

欣赏是一门艺术,可以让你看到生命的美好;欣赏别人更是一门艺术,它可以帮你拥有宽容和高尚的人格。

欣赏3【50分.文化意蕴+独到见解】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往事越千年,斯人虽已逝,其言独留存。那背后隐藏着的,是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士子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的情怀。生活中,往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欣赏美的心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我们的生命,不必拘泥于单线条的进行,自缚于呆板的成规,生命本该千姿百态丰盈灵动,正如一棵树木的主干必有枝桠横斜披离才见情致丰神。这种“旁逸斜出”之美,就是我们对生活中美的感悟对生命的欣赏,正是这份欣赏的情趣,蓬勃了生命,丰富了生命,诗意了生命。

欣赏生命,首先带有一颗善于感受与体味的心灵。伟大的禅师云门文偃曾说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话:日日是好日。日日是好日乃不是说每天都是阳光和煦的春天,而是说要让自己的心像春阳一般来观照对应这个世界,欣赏生命的风景,唯有我们能够维持在真实对应中有

心的高点,开展一个更大的心灵视野去欣赏世间一切万物,才有可能真正的睥睨人生,不被挫败所戕伤。当一个人的心能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风雨波涛的时候,又何惧于生活的小风小浪呢?

生命的道路注定是不会走坦途,但如果我们能有我们心的高点,维持大的心灵视野,走在平坦大道就以平坦大道的角度去欣赏它,走在林荫小道中就以林荫小道的心情去品尝它,那么或平坦或崎岖的道路对我们又有何碍呢?正如蔡志忠先生所说的“宽窄都是路”,只要我们能打开心门欣赏世界欣赏生命,那么生命铺排出的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现代人的目的性,实用观念太强,讲究以繁驭简,直奔主题,删掉了生命中许多美丽的依附,缺失了美的体验。由于他们不懂得欣赏,丰美、大写意的生命正离他们远去,美感枯萎症成为了现代人身上的通病。

欣赏生命的风景,打破了生命的孤寂改写了生命的单调。在生命的河流奔流不息的行进过程中,保有一份善于欣赏的情怀,我们的生命才能随着日升日落,发出流水一般清脆的足音。

【张老师点评:几篇佳作都是——扣题紧,有独到的见解,文笔流畅,特别是见识广博,积累丰厚。我比较喜欢引领学生扩大视野,广泛涉猎社会与历史文化,以广阔的见识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我的观点就是“见识决定思维,决定作文品质”。从以上以及其他学生的作文内容看,都印证了我的作文教育思想——他们并非天生就会独到地思考,也非生来就善于纵横舒展自己的文笔的;都是日积月累的熏染打造而成的。他们笔下有一般学生常见的文化典故“高山流水”,但是,更多的是一般学生所不知道的文化、生活的积累,这是他们超越一般学生的根本所在。除了高分作文外,还有值得圈点的是——同样爱读书的,我班的学生李智康以总分539分(语文103),获得江岸区1月调考总分状元。】

下载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1月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推荐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 一、 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feì xū jǐn shân pō fù shâng míng qí qū dàn shēng sù jìng zhǎn d......

    2015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答案

    2014-2015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15.4.16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B(陶冶鄙薄bó) 2. A 3.B(主宾搭配不当 ) 4. D 二、(共9分,每小题......

    2017武汉市部分学校四月调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2017学年度四月调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惠农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卷面分4分,教师酌情给分,最低2分,按2分、2.5分、3分、 3.5分、4分几个标准给。对......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惠农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二年级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卷面分4分,教师酌情给分,最低2分,按2分、2.5 分、3分、3.5分、4分几个标准给。对......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考试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的一种评价教育目标的手段。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bō làng xiū xi qiān bǐ zhù fú kē......

    2014年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最终版)

    2014年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估:语文试卷的结构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考察的知识点也没有过于偏、怪的地方;总体难度个人觉得比去年略低,尤其是现代文阅读......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五篇模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 语 文 试 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 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面,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