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阅读理解 44分析
语文阅读理解
①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但是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不仅是陌生黑暗的,还是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
?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到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读1-3节)答案:说明父亲对于小群意义重大,是父亲让小群对世界充满了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读7-8节)
_ 答案:对于一个盲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是十分重要的,就好比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答案: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了。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 定了定神 以同样的速度 同样的力量 在同样的位置 给主考官同样的一记耳光 说 就是这样的滋味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我们自己的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低头处世,昂首做人”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答案)
④最有益的教诲
在那年的毕业晚会上,班主任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人结伴穿过沙漠。走到途中,水被喝光了,其中一人也因中暑而不能行动。同伴把一枝枪递给中暑者,再三吩咐:“枪里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两小时你就对空中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
躺在沙漠里的中暑者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他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包袱”独自离去?
暮色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中暑者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象中,沙漠里的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终于,中暑者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已的太阳穴。
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中暑者温热的尸体。
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总会在惋叹之余陷入沉思:那位中暑者不是被沙漠恶劣气候吞没,而是被自己的恶劣心理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身处困境,他用绝望驱散了希望。
十多年来,(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面对多大的困难,我(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放弃对生活的信心。
那个故事,是我今生得到的最有益的教诲。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这篇短文带给你的思考。(3分)答案:我有一次参加奥数考试,初赛时我仅以1分的优势进入了决赛,虽然初赛考得不好,但我没有失去信心,决赛考了个好成绩。我从中知道了无沦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失去信心。
⑤ 精神救助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叫范春芳,好学生。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 “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够了再说。”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习册。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了我不要。” “拿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剖析深刻。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分析。(6分)
答案:说明我的救助并不是全心全意的,还是带着个人的自私情感。(言之有理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生活中学写作
我一直信奉“语文无处不在”,所以也就觉得学习写作的根本方法是学习生活。
我在看书时,最关心的并非作者表达了什么,而是体味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的,这样,我才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去观察和感受生活。我厌恶刻意地背诵和套用中外名篇中的语句。但对于那些真正与我产生强烈共鸣的字词句,我也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因为它们已成为我生活感悟的一部分。正因为感受生活,我读名著,大报小报的副刊,流行歌曲的歌词等,只要它的某些东西能打动我,启发我,我是决不会排斥的。
我把与朋友聊天作为人生一大乐事,也喜欢在独处“胡思乱想”。前者,使我听到形形色色的故事,了解各种各样的心态;后者则给我深入思考的自由空间。我还乐于对那些引起争论的事物作一些换角度、换立场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也时常觉得有话可写。而我所有的失败之作,均由“为写而写”所致。
写作是让人喜欢让人忧的事。其感受也是一言难尽的。
1、文中说“语文无处不在”。你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文?(无答案)
第二篇:2010年语文时事热点分析理解
2010时事热点语文试题整理
扬州网讯(记者 王蓉 文/图)记者昨从扬州玉器厂获悉,由扬州玉雕大师江春源设计的翡翠玉雕《螳螂白菜》已经抵达世博会江苏馆内,开始在江苏馆“玉色临风”主题展区进行展览。
入驻上海世博会江苏馆的这棵玉白菜堪称江苏馆“镇馆之宝”,长90厘米、宽56厘米、高56厘米、净重150公斤,它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名的《翠玉白菜》同等质地,都是用翡翠雕成,个头是所有翡翠白菜当中最大的。这棵《螳螂白菜》的原料是一块300多公斤的翡翠,自2004年问世后,曾获全国工艺品大奖。
《螳螂白菜》作为镇馆之宝安放在江苏馆南门最显眼处,在射灯的映射下,显得熠熠生辉。经玉雕大师的精心打造,这棵玉白菜显得异常水灵生动,菜叶如巨大的花瓣舒展开来,两只逼真的“螳螂”被白菜的新鲜所吸引,停栖在菜叶上„„巧妙的动静结合,让这棵玉白菜富有生气。《螳螂白菜》将在世博会江苏馆内,展出至10月底世博会闭幕。
1.请自己组织语言,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尤其是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40%,所以建筑的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在我国建筑的耗能主要是电,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电为主,所以建筑也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者。要想
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④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所以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为太阳能的利用和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力诺瑞特、皇明、桑乐等等。
⑤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⑥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特别是针对在建筑高耗能而生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这就需要行业领头羊来引领或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为建筑的节能减排,为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建筑节能进行到底。
4.根据文本,请你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
5.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一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7.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文本,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在必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材料二:CO2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200多万人死亡。
材料三: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西南为何如此干旱
①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②据有关专家称,此次西南气象干旱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③持续时间长。2009年9月中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已持续5个月。在这次干旱中,云南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84天,贵州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50天,平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多;广西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32天,为历史第二多;四川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25天,为历史第七多。
④影响范围广、程度重。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2010年1月,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3月,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⑤灾害影响重。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气象干旱已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干旱导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的减产趋势已成定局。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库蓄水不足,对春播以及作物后期生长影响较大。
⑥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去年秋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上空的气压场持续偏强,其南侧的印缅槽活动长时间明显偏弱,使得形成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印度洋暖湿水汽输送特别弱。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很难渗透到云贵高原腹地。这就导致我国西南地区冷暖空气很难交汇,降水持续偏少。2009年9月以来,云南等西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再加上秋季后气温又长期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造成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8.文章思路是:先写,再写,后写。从全文来看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顺序。
9.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最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加点词能删除吗?为什么?
11、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请概括作答。
12、面对西南旱灾,知名作家韩寒。他认为国人对西南人民最好的帮助是“监督好政府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舆论的作用”,而不是捐助。网民议论纷纷,你怎么看待他的这一观点呢?
每次灾难都让国人忧心远方的困顿
余人月
①玉树地震,举国驰援。
②当灾难又一次猝然降临,我们唯有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在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奋勇拼搏中,将损失降到最小,将生命挽回最多。此时此际,唯愿玉树坚强,救援顺利,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
③每一次灾难都让父老乡亲蒙受无辜的不幸,也让我们心手相牵。我们在灾难中成长,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对天地自然重怀敬畏,倍加珍爱自然的恩赐。
④而每一次灾难,从汶川地震到西南大旱再到玉树地震,甚至山西矿难,将我们的目光拉向那片土地时,让人揪心的除了灾难,更有背后的困顿。
⑤据报道,玉树县城有很多土木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较差。需要救援的地方特别多,可什么工具都没有,只能靠双手。缺乏大型机械,缺帐篷,缺医疗器械、药品,缺医务人员,也缺电。玉树是由当地的小电站进行水力发电,地震造成全州停电,给救援带来很大不便。⑥一场地震,暴露出偏远地区的基础条件之差,让人为之牵肠挂肚。
⑦西南大旱时,我们同样目睹这样的困顿,旱灾来临凸现水利设施的不足,针对城区、工业的供水体系,很少兼顾农村灌溉需求。抗旱需要水,想修条管道,建水窖,购买水泵,村民没有钱,看得见水却喝不到。“需要资金,需要技术支持,需要专业人员,需要帮助。”一位女大学生村官如此发帖求助。
⑧救灾展现出的力量是感人的,也是心酸的。广西那隆镇王沙村都义屯屯长黄仁忠,带领村民到处寻找水源、砌蓄水池,因劳累过度而与世长辞,年仅44岁。
⑨每一次灾难,都让我们为偏远乡村的困顿而流泪。这种困顿不仅是物质的匮乏,亦有精神层面与基层治理上的。村民为争水源打架、“跪求修路”„„即使在地震灾区的重建中,也传出购买豪华车、斥巨资建地震博物馆、建别墅式的样板房等让人心疼的荒唐事。虽然这些不是主流,却反映出困顿的因素所在。
⑩当务之急是全力救灾,与玉树同呼吸共命运。而审视灾象背后的困顿,并不影响我们的救灾热情。
11面对困顿,思考如何夯实那片土地上的基础设施,包括房子、电力、通信、水利、医疗等所有的生命保障,让我们在拥有超强救灾能力的同时,更像日本、智利等国一样,具有较强的防灾、减灾、抗灾能力,让我们抵御灾害的能力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灾难的洗礼才能让我们更加成熟。越是生态脆弱、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各类灾害往往越是多发。因此,在发达地区强者恒强的同时,对偏远乡村,需要挹注更多的资源以让这些土地生动起来、自救的能力强大起来。灾难来临时,方能少一点悲怆,多一点从容。
(2010年04月16日07:12中国青年报)
13、这篇散文大体的行文思路是:
先写,再写,最后写。
14、你觉得作者有哪些困顿?为了表现这种困顿,作者详写了哪些事例?
15、结合文本,说说下列点词的表达作用。
A、越是生态脆弱、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各类灾害往往越是多发。
B、“需要资金,需要技术支持,需要专业人员,需要帮助。”一位女大学生村官如此发帖求助。
16、第⑧段中说“救灾展现出的力量是感人的,也是心酸的。”为什么说既是“感人的”又是“辛酸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17、“我们在灾难中成长,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对天地自然重怀敬畏,倍加珍爱自然的恩赐。”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答案:
1、世博江苏馆镇馆之宝是咱扬州“翡翠玉白菜”
2.看展馆藏今纳古,演绎万千气象:叹扬州史厚景明,醉倾四海宾朋
3、礼貌用语,打招呼。(1分)介绍宝物特点及推荐扬州特点(2分),语言有文采(1分)
4.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效为基础,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加以调整、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5.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
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
6.不能删去,“目前来说”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如果删去,则表示太阳能成本永远是最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成本更低的能源,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7.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
人类一员,我们应该为减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气候问题全球都在关注,反思。
8.文章思路是:先写灾难概况,再写灾难特点,后写灾难原因。从全文来看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9.举例子、列数据说明西南干旱持续时间长。
10、不能删。“目前”,表限定,说明“5个月”是指最新的时间统计。去掉后,不准确。
11、气压场偏强,暖湿水汽输送特别弱;冷暖空气很难交汇、降水持续偏少
气温长期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12、观点鲜明1分,能联系实际讲道理2分,表达流畅1分
13、这篇散文大体的行文思路是:
先写面对灾难的心情,再写灾难背后的困顿,最后写困顿后的思考。
14、物质的匮乏、精神层面匮乏、基层治理上的匮乏。玉树地震和西南大旱
15、A、“往往”,表明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用语准确,很有分寸。
B、反复手法,突出西南大旱的困顿处境,也表达出一种急切的心情.16、“感人的”是黄仁忠似的奉献、牺牲精神;“心酸的”是偏远乡村的落后现实以及面对灾难的脆弱无力。
17。能就生命或自然表达观点得1分,联系实际谈道理得2分,表达流畅得1分
第三篇: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分析
【摘 要】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所以对阅读理解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文章有着不同的分类,不同文章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时,语言要素、能力要素、情感体验要素这三部分也影响着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37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字词、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每一个层面上的教学共同构成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只有将每个部分都完成得比较好才能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合格的。在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阅读教学尤其关键,它是在承接字词教学的基础上延伸的部分,也是写作教学不可分割的影响要素。学生掌握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整个语文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有正确的分析和把握。
一、小学语文阅读内容的分类
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就要对阅读的内容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其中对文章进行分类是剖析阅读理解的关键,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
(一)以课内课外为标准
拿到一张语文试卷仔细观察其中的阅读理解题目不难发现包含着两大部分的内容,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两部分题目设计目的是不同的。课内阅读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情况,主要包括字词的考察、重点句段表达的含义、学生阅读感想等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课文比较短小,掌握起来较为容易,这部分内容很容易作答。
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重难点部分都要反复的强调。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甚至要求学生将某些固定的答案背诵下来,这会降低课内阅读的难度,但同时可以看出,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帮助。所以,这就需要有课外阅读进行补充。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看出对于课外阅读题目的重视,尤其在小升初考试中,课外阅读是重要的考查部分,能体现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能方面的能力,是了解学生、考查学生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只讲解考卷中出现了的课外阅读,更应该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是让引入课外阅读的教学内容。
(二)以阅读内容为标准
阅读理解还可以从阅读内容上进行分类,这主要是以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分类。阅读文章的题材无外乎人物、状物、风景、故事等,体裁方面多为散文,其中又以记叙文为主。掌握这几大类阅读理解类型,阅读起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在平时练习中可以重点强调一些关于文章分类方面的内容,并将每种分类大体会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在碰到同样题材的文章时就不会盲目乱答。比如在风景类的阅读文章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许多作者写景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总会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在拿到写景的阅读文章时会重点在阅读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素分析
阅读理解有着自己固有的要素和组成部分,这些要素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明确了阅读理解要素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语言要素
阅读任何一篇作品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的,不同的文字构成了一个个有意义的词语,词语加关联词又构成了句子,句子的叠加构成了段落、文章。阅读理解就是在阅读字、词、句、段。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理解是在掌握了一定语言、词汇基础上才能进行的。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阅读水平有限,只能在文章中理解字词含义和进行生字识别学习。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巩固字词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训练,理解组成该文章的语言含义。高年级的学生要专注于文章内涵,不能过多的纠结在字词方面,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确定某些拿不准的字词意思方面,就会导致无法顺畅的理解整篇文章。所以说,教师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学中,要合理把握语言要素。
(二)能力要素
能力是指使人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需要的个人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在不同的领域或者在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是需要不同的能力来完成的。这些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并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有些能力是基础性的,也就是说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者大部分事件中都需要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更加专业和高难度能力培养的基础,而阅读能力就是这样的基础能力。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数学学不好很有可能是语文成绩差。这就是说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存在很大影响的,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很难在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做出成绩。阅读的能力在不同年级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够在掌握简单字词的基础上理解短小文章的内容;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长度、字词的难度等方面要求则要高一些;五六年级的学生需要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调动起想象、感受等各方面的心理活动。
三、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和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采用,其中较为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有两点,分别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以及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
(一)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对于文字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在现如今的班级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来说,根本没有得到合理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感受力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一概而论,就会抹杀很多学生的文字感受力和创造力,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显的太过于困难。这就凸显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阅读,正如上文所说,阅读是在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它可以巩固字词,又可以指导写作。这就要求在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复习字词又要链接作文,读写结合是培养写作方式的重要一步,可以进行阅读后的写作练习,比如读后感、缩写、改写等,也可以根据阅读的中心思想重新写作。总之,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能有很好的锻炼。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必须充分重视,通过不断探索积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四篇:企业文化理解分析
人力092黄纪华200900710062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小析
文化这个东西可以看成一种影响群体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准则集合。纵观古今中外,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每一个富强的国家和成功的家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即某种共同践行行为准则。这个准则从国家的角度看,在古代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从家庭看,是一个人早期受到的家庭教育,即教养,从而形成一些影响一个人终生的思想观或行为准则。最终使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族一个人产生凝聚力,拥有自己竞争优势。这些道理对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哈佛商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那些业绩最好的领导者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关键性力量。任何一个企业,不存在企业文化有无的问题,只存在“优劣高低”的问题。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源,确实能够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催生出优秀的企业。
企业是一个整体,如果比喻成一列火车,企业员工的共同利益是这列火车的第一动力,那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这辆火车前进的第二种动力。文化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力,有其特有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些作用,文化力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党或者宗教的信仰往往会产生狂热的崇拜行为,狂热和信仰可以让一只兔子敢于攻击一只雄狮。强大企业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众生膜拜的信仰,只不过此时的众生不是信徒和党员,而是企业的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员工就是企业文化的“信徒”。企业文化形成后,会对每一个企业的成员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作用直观的看,就是一个企业的风气和企业道德。良好的风气就是良好的环境,促使员工不断进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目标,就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也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文化实质就是形成企业的内部动力机制,使广大职工自觉的把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的大目标中来,使其勇于奉献,乐于牺牲个人。
人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结合体,当企业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之后,用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个人的精神力量,就能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省,自律,勇于献身,敢于拼搏。在古代,造反的人一般会以得到天下分封诸侯之位来诱惑追随者,追随的人的初衷未必不是奔着高位的念头。高位在手,即是一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的满足。成功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奋发进取的效应。一个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被这个企业的员工接受认同之后,就会让员工产生凝聚力,让员工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密连接起来,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思想信念的一致,高效而团结令企业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企业文化的实质与宗教的教义、政党的党章是一样的,形成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使员工成为这个文化的信仰者,就能让员工犹如教徒与党众一样,狂热,勇于拼搏,乐于奉献,最终让企业迸发出自己的力量和活力,拥有自己独特,强大的竞争力,最终横扫对手,傲视群雄。
第五篇:语文古文理解
二、古文知识
2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文章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然后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在写法上,运用了骈体文的体式,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2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全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文章在写法上有较突出的特点,即:多用否定句,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刻。
2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了作者为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这篇文章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在文中,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5、《诗词曲五首》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这首七律诗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赤壁》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这首七绝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这首七律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思念手足,心情郁闷惆怅之情,但以乐观旷达的情怀作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这首曲表现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6、《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7、《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章是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规箴之意。全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句式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写景状物的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的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8、《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
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文章在句式上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29、《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本文是一篇清新写景小品,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拘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或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30、《诗五首》之《饮酒》,作者陶渊明,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诗人在田园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静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行路难》作者李白,诗中描写世路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作者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边陲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三、古诗文默写: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遭逢雨打萍。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山坡羊?漳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
10、《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小石潭记》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与“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百废俱兴;形容景色是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气象万千;形容水势浩大的是:浩浩汤汤;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6、《醉翁亭记》中的点睛之笔是: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说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17、《满井游记》中比喻春水清澈晶亮,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写自己愉快欢畅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总写春天景物的一句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文中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8、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龚自珍《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21、《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2、杜甫身居漏雨的茅屋,仍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四、文体知识(包括古代)
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
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2、骈文: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赠序:古代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6、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7、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8、传:主要是指记录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另外,专门解释经文的文章也称为传。
传又分为: 本传 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正式的传记,相当于某人的历史。别传与本传相对,是记录某人的轶事的传记。外传 某人在正史记录以外的传记。内传专门记录某人轶闻轶事的传记,多是描写一些与神仙鬼怪有关的也专门解释经义的文章。自传 某人自己所写的记录自己的事迹的传记。列传描写叙述两个以上的人的生平事迹的文章。正传 多是用于描写人物的小说名称,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