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

时间:2019-05-15 11:2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

第一篇: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

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由普通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的、更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发展。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古城,以其独特的泉水资源闻名中外。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来济南的旅游尤其是泉水文化游具有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本文通过分析济南旅游和泉水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今后旅游开发的策略。关键词 泉水,保护,开发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和城市化在工业化社会前期是互相背离的,但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环境的改善和配备设施的完善,城市具有了管理、接待、集散和娱乐中心的功能,而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与城市功能要求是相辅相乘的,所以旅游开始了“城市化”。中国城市旅游的地位是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和旅游人数的增加,逐渐为人所认识、所重视的。正如学者和专家所言,现代旅游只所以不同于以往的旅游,最重要的标志是现代旅游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也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城市又是现代旅游的支撑点。济南作为较早确立的旅游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飞速发展,在近十几年有了高速发展。

济南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南的旅游资源以“泉、古、河、山”为主要特色。作为历史名城,济南有文物保护单位118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37处,市级75处;历朝历代留下的古迹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即发源于此。拥有诸如齐长城,孝堂山郭氏墓祠,柳埠四门塔,洛庄汉墓等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和七十二名泉享誉中外,明水百脉泉群、平阴洪范书院泉群和分布于南部山川的众泉水形成泉的世界。以泉水旅游为主题的泉文化游已经成为济南旅游的标志和主体项目,并且以泉水作为济南旅游的招牌和旅游定位是可行而且是最恰当的选择。济南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泉群资源,结合周围山,河,文化古迹,是发展其具有自身特色旅游的捷径。

对于济南泉水旅游分析,应当以济南整体旅游竞争力和现状为出发点,以其整体环境特点出发,才能更加正确地进行把握和定位。下面我们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济南旅游竞争力进行粗略分析

1.优势(S—Strengths)(1)资源优势: 济南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南的旅游资源以“泉、古、河、山”为主要特色。“泉”: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和七十二名泉享誉中外,明水百脉泉群、平阴洪范书院泉群和分布于南部山川的众泉水形成泉的世界。济南南部的齐长城比秦长城还要早400多年,孝堂山郭氏墓祠是中国现有最早的地面建筑,柳埠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塔,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岩寺千佛殿宋代四十罗汉彩泥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发现的洛庄汉墓规模比北京老山汉墓大两倍还多,迄今为止发现的外围陪葬坑和祭祀坑有33座,出土随葬品3000多件,规模之大、随葬品之多、文物保护之完好国内罕见,被国内专家评价为“我国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济南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历代在济南生活或

活动过的名人有200多位,为泉城留下了许多珍贵文墨和历史遗迹。其中包括: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此外,济南的民俗风情、风味小吃等都体现了古老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容。“河”: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穿越济南市,其雄伟气势和两岸风光,为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山”:济南以独特的“青山入城”的城市规划格局,形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的独特韵味,郁郁葱葱的山川伸入市区,与鲁中南几万平方公里的山峦联为一体,构成济南市独有的旅游资源。

(2)客源优势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面积8154平方公里,人口570多万人;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热情好客;连续多年列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第一名,200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破千万人次大关,是全省旅游业最大的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目前有星级酒店54家,其中三星级以上的25家,共有客房7065间,床位12834张,具有充足的客房优势和高规格的接待能力。

(3)区位优势

济南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毗邻,北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相依,东边有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青岛,西有孔子的故里曲阜。距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只有几百里路之距。从交通区位来看,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山东省的主要出入口,其交通条件有明显的优势,济南国际机场通达香港、泰国及国内各大城市;京沪、胶济铁路在此交汇,济泰、济德、济聊、济青、京福、京沪高速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济菏高速四通八达。济南市处于“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中,是游客在山东的中转站和集散地。2.弱势(W—Weaknesses)

(1)旅游创汇收入增长缓慢,游客滞留时间较短。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和经济活力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商贸为代表的大流通业是城市活力的核心。济南虽然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由于开放度较低,活力不足,夜生活单调、冷清,外国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提高缓慢,国内游客的滞留时间也较短,制约了济南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2)信息网络相对落后,行业信息通报频率低,办公自动化程度不高。济南还没有像其他大城市那样建立起完备的旅游信息系统,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来提高旅游宣传的效果。目前,济南旅游网页还不够完善,难以让游客充分了解其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和旅游要闻,也不能让游客充分在网上进行交通和酒店的选择和预定。

(3)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脱节。济南市在旅游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中没能充分地把旅游竞争力的培育融入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中,在城市规划、道路规划、城市设计等硬环境的建设中没有充分反映出济南具有深厚的古文化气息和现代化“泉城”风貌的特色。济南市缺少人文景观,其知名度和文化品位不高。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方面的建设很缺乏,城市建筑特色不突出,个性不鲜明。

3.机遇(O—Opportunities)(1)中国加入WTO 通过加入WTO,旅游环境必将得到优化,外资引入必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管理也将随之进一步改进,对加快引进和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构,提高旅游的竞争力,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政府支持 新一届省、市政府高度重视省会济南的建设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济南市一批重点旅游大项目正在协议和开发之中。具有中心旅游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济南市旅游集散中心”即将动工建设;而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济南肯定还有一些未被发现的旅游资源有待发现和开发。

(3)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全运会商机无限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旅游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它将直接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在21世纪的前1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山东省青岛市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唯一伙伴城市,其浮山湾将成为帆船决赛的分会场。奥运会在给北京和青岛带来更大机遇的同时,也将给予山东省以最大的惠泽。济南作为省会城市而且与青岛只有300多公里路程,济青高速路3个多小时就可通达。所以,把握这次机遇,发挥济南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未雨绸缪,籍此提升济南旅游国际形象和旅游产业水平,意义非常重大。

与此同时,济南即将承办2009年全国运动会,这必将对济南的国内旅游市场产生强大的推力。济南的旅游发展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4.威胁(T—Threats)(1)相似旅游资源的竞争者

虽然“泉、古、山、河”是济南的旅游特色,但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泉”,由于过度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主要泉群常出现停喷甚至常年停喷现象,许多游客是慕名而来又扫兴而归。另外,有“古、山、河”特征的旅游资源不是济南特有的,仅从山东境内来看,济南“古”不如曲阜,“山”不如泰安,而“河”对于沿黄河分布的9个省区来讲,更可谓各有特色。所以,目前济南的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单调分散,缺乏特色,形不成竞争优势,影响了济南市的旅游人数和创汇收入。

(2)主要旅游指标落后

与全国15个主要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城市相比,济南的主要旅游指标相对落后。2002年,济南接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居15位和13位,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创汇均居14位。所以,和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相比,济南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除此之外,针对济南的泉水文化旅游,还具有其独自的特点。济南泉水是天然地下泉水形成,以流量大、泉水甘美为特点,水温度常年变化不大,泉水形态各异,有的声势浩大,有的宁静幽雅,有的如万马奔腾,有的像金丝细线。济南泉水的独特魅力是吸引广大中外游客,打响济南旅游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对济南地下水的开采和城市工业的污染破坏严重影响了济南的泉水资源。主要是引发了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了泉水喷涌的不稳定。泉水的停喷严重影响了济南泉水旅游的市场,没有泉水,泉水旅游也成为空谈。泉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水资源不足,泉水持续喷涌时刻受到威胁

2泉水源头补给区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泉水补给供应不足

3泉水缺少志性建筑或者环境的依托,影响力不足 4泉群整体的知名度不够,除了趵突泉,黑虎泉等少数几个知名泉眼之外,其他有特色的泉眼并不为人耳熟能详,宣传力度不足

整体说来,济南的旅游文化是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发展有限,与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仍然有很大的发展上升空间。进一步发展济南旅游,尤其是打响泉水旅游这个品牌知名度,就要全面正确的定位济南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旅游中的位置。同时还要切合实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案。济南市要持续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市内抓建设,区域抓联合,国内抓促销”的发展方针,在把旅游业作为济南市面向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的同时,把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大项目,作为济南市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形成政府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自主、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旅游格局,保持济南旅游业在山东省的中心地位,并不断提升济南旅游在中国旅游市场中的有利竞争地位。

1.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济南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垄断优势,但是类型单调,地域组合不佳,知名度不高,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就必须对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的优化整合。

2.转变营销观念,增加旅游收入,提高企业竞争力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是置于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之中的,旅游目的地应时刻关注市场供求与环境的变化,在与其他目的地的竞争和动态中求发展,这是一地发展旅游业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增强济南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加旅游者人次,提高旅游者的人均消费水平,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提高旅游者购物消费等。

3.加大旅游宣传的促销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由于旅游是一种对信息

依赖性很强的行为,游客出游常常根据目的地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来做决定。因此,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宣传,对济南市旅游的整体营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济南市在原有宣传促销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寻求新的突破。一是要确定一个好的旅游形象定位词和旅游宣传口号,并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宣传推介。二是确定国内、国外主要客源市场进行重点促销,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三是形成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多层次促销。四是在传统旅游促销的基础上,注重媒体宣传的深度和广泛,不仅在地方媒体宣传还要在中央媒体宣传,不仅要静态宣传还要实行动态宣传,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协作,如与媒体合办旅游专栏、电视栏目、旅游征文等。五是革新促销手段,逐渐推进“网上旅游促销”。

4.“以人为本”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企业家队伍 旅游市场的竞争虽然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资源优势的竞争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储存,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力培养优秀的旅游创新人才,积极构筑旅游人才高地,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培养复合型和职业型旅游企业家,是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5.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竞争态势

旅游区域合作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决定了新世纪的旅游业决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也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或某个城市能独立进行的经济行为,而是需要多行业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区域性、世界性行为,它已打破行业界限、行政区域限制,也突破了国界,形成了众多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联合体和区域联合体。所以要充分联合济南周边旅游城市资源,与泰山,曲阜等旅游胜地联合,打造鲁中旅游一体化,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此外,针对泉水这一独特资源,还要进行特殊的保护和改善措施。泉水既是自然资源,又和人的行为密不可分。具体来说,首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节水保泉,严格控制城区的地

下水的开采,保护地下水,维持地下水位。近几年济南对于这一方面着实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从政府到普通民众,节水保泉的意识逐渐提高,并且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收效。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还应该继续保持和加强

2加强对南部山区的保护和恢复,保护泉水的补给区,并适当采取回灌的方法进行补给。这一点同上一点一样,已经得到有效实施并通过实践检验是可行的。

3增加对于泉水以及泉水文化的宣传工作,使广大旅游者不仅知晓趵突泉等名泉,更能用其他有特色但不知名的泉水来吸引旅游者。

4加快泉水申报世界遗产的进度,再为泉水旅游打造一个金牌标志和砝码,更能进一步提高泉水旅游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对于济南旅游尤其是泉水旅游的简浅分析,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济南旅游业的现状和竞争力。济南旅游业潜在的资源仍然巨大,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相信通过对于现状的把握和分析,我们能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并使济南旅游尤其是打造泉水旅游这一品牌有更显著的发展。相信济南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能更加发挥其优势,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郭丽华

略论“文化旅游”[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12(4)42~45 [2]

玉、杨达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3(1):65~71 [4]

曹文 济南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布局[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9(3):298~300 [6]

司马迁

史记[C] 南京: [7]

现代旅游文化学[M]

青岛: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1年

青岛出版社,1998年

第二篇:济南旅游攻略分析

目录:济南简介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带南翼的重要战略城市,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东政治、文化、经济、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军区和济南铁路局本部位于济南。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城市,和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一,济南旅游线路攻略。

08:00—09:30 游览泉城明珠大明湖公园

09:30—09:40 乘车至趵突泉公园

09:40—10:40 游览济南趵突泉公园

10:40—11:00 游览济南泉城广场

11:00—12:00 自由活动或去芙蓉街品尝济南特色小吃(费用自理)

12:00—12:20 乘车前往千佛山公园

12:20—14:30 游览济南千佛山公园

二,济南旅游景点。

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老城区东北,曾名“莲子湖”、“西湖”,金代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成今日形貌。

大明湖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水质清冽,游鱼可见,平均水深2米左右。沿湖800余株垂柳环绕和40余亩白荷红莲,构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美画卷。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观赏。

园内名胜遍布,计有一阁、二园、四祠、十亭,还有书画展览馆、碑刻展等人文景观。

交通:6、11、31、33、36、37、41、k54、游66路可达。

趵突泉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位于老城区西南,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趵突泉在《水经注》上有记载:“泉源上涌,水涌如轮。”趵突,即形容泉水上涌跳跃之状。此泉有三个泉眼,终年喷涌,周边面积50余亩。水质优良,泡茶清香可口,泉东有望鹤亭、茶座等。

交通:5、41、49、k54、k96、游66、85、102、103、104路可达。

千佛山

著名佛教名山,位于市区东南,高21米。古称历山,隋代开凿石佛后,始称千佛山。山上有唐代古刹兴国寺,寺后千佛崖上有隋代的六十余尊佛。千佛崖下还有极乐洞、黔娄洞和龙泉洞,其中极乐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达三米。

千佛山上新近又增添了一处胜境棗万佛洞,它将我国佛教之精华的敦煌、龙门、麦积山和云冈“四大名窟”于一洞,由万千彩塑和壁画构成一座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石窟艺术博物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老亲自为“万佛洞”题名。

交通:2、31、48、k51、k56、游66、游68路可达。

门票:20元,万佛洞15元

大明湖,乘11路公交可至公园西南门、南门;乘31、36、37路公交车可达公园东门;乘6路可到达北门;乘坐41、66路旅游公交车可达大明湖西南门。

趵突泉公园位于市中心,在大明湖以南一公里处,与泉城广场隔路为邻,距最繁华的商业街泉城路也仅一华里左右,交通方便。乘坐K51、K52、K54、66、72、82、85、101、102、103、104路公交车均可直达。【5路】 太平洋小区[3-10月5:30-21:30 11-2月5:30-21:00]↔泺安路↔大坝↔泺口服装城↔动物园↔工人新村↔绿地商城↔长途汽车站↔制革街↔成丰桥↔天桥南↔大观园↔人民商场↔共青团路↔趵突泉北门↔趵突泉东门↔泉城广场↔黑虎泉↔青龙桥↔解放桥北 千佛山公园在趵突泉以南二公里,可乘2、16、31、48、62、79、K51、K54、K56路公交车到千佛山站。

出租车:起步价6元,外加1元钱油费。3公里后1.5元/公里。

济南公交车一律自动投币,不找零钱。普通车1元,K系列空调车2元,注意备好零钱。

济南美食:黄河鲤鱼、宫保鸡丁、九转大肠、黄家烤肉。明湖三美:蒲菜、茭白、白莲藕等。

趵突泉公园 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 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是“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 一”。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平方米/日,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 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 游胜地。

周边揽胜

【观 澜 亭】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韵

[宋]苏辙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栾城集》)

【柳絮泉】

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之南,漱玉泉东侧,属于“趵突泉泉群”。据《(乾隆)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曰:“柳絮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繁,如絮飞舞”,故名“柳絮”。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荫。春日,岸上柳絮扬扬飞舞,水中泉沫翻动如絮,泉水与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赋诗曰:“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诗中正是对此景色的赞咏。该泉现泉池系於1956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米,深1•5米,池于1980年题写。泉边柳树成荫,池水清澈见底,长流不竭。水中游鱼可数。夏日乘凉观景,可谓佳境。

【金线泉】

老金线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 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线泉”。它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鱼展馆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 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

金线泉,泉池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围栏杆均用精细的大理石砌成。

【漱玉泉】

金代《 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南侧,属“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 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

【趵突胜景坊】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口,其高7•5米,柱间总宽9•2米,两侧悬挑各1•5米,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八个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题书。

【龟 石】

离开马跑泉及其附近的浅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迎面矗立。这座太湖石,名叫龟石,这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拒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风、龟、麟四大灵石尤为著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了。四座灵石现在仅存的只有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石品中的“邹、瘦、透、漏”的特点。

【尚 志 堂】

在趵突泉东北,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著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来鹤桥】

位于风景秀丽的万竹园白云泉畔,石因泉而命名。该石高4.2米,宽1.8米,厚1.5米。盖石体态高大浑厚,石身纹理交错,窍孔通透,与泉溪、亭桥、翠竹、丛林浑然相融。

【泺 源 堂】

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至今。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1979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堂前悬楹联,是选取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

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

这当然是从杜甫的“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但由于赵孟頫是人们喜爱的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济南人还是很珍重他这首诗的。此联为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近年所写。

在泺源堂三进院落的墙壁上嵌着明清以来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学大师、阳明学派的开创者王守仁的手迹。摩挲欣赏,也可以增加游兴。

【三 圣 殿】

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建筑。

【来 鹤 桥】

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蓬山旧迹坊】

也称“来鹤坊”。在趵突泉东侧来鹤桥南端。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莱旧迹”匾额。

【观 澜 桥】

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广 会 桥】

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

【胜 概 楼】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壮丽。近亦为水所坏。“

胜概搂诗

[元]赵梦頫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松 雪集》

【槛 泉 坊】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后。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吕 祖 庙】

在趵突泉北岸。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为”吕公祠“。清顺治观察何启图改历山堂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后来三殿统称吕祖庙。

吕公祠

[明]王象春

回老犹能恋此乡,远时相约近时忘,黄梁未熟人生醒,可是泉香是米香。

金元遗山在太原,有道人尝邀同食。且曰:”吾家在济南趵突泉上,甚可乐也。子能从吾游乎?“元曰:”有待。“数年后,遗山过济,已忘前约矣。游泉上,倦卧泺源堂,忽梦前道 人揖之曰:”久约不相忆耶?何咫尺不相顾?“醒而始悟,因起过北岸入祠中,俨然座上矣。因为重建此祠。

(《齐音》)

【白 雪 楼】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泺源白雪楼

白雪楼旧有二处,今皆凋落。士人不忍,因于第一泉畔另起杰阁。要之,非实。(《齐音》)

趵突泉白雪楼

[明]光庐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

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三,济南旅游消费大全。

大明湖15元、趵突泉15元、千佛山20元 四,济南旅游住宿攻略。东新世纪酒店:

济南西部档次最高的酒店。酒店离温州小商品广场不到2公里。酒店有客房67间,房间内有国内国际直拨电话、中央空调、24小时冷热水等。并且还配有餐厅、会议室、迪斯科舞厅、卡拉OK、桑拿、蒸气浴、商场、商务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公司全体员工以“严格自律,规范灵活”为公司的训导,向“宾至如归,宾去思归”的服务宗旨努力。一流的设施设备,规范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我们全力打造休闲娱乐新理念。山东航空大厦: 山东航空公司综合大厦位于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外环路5746号,背倚风景秀丽的燕翅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方便。整幢大楼高98米,总面积28000多平方米,集餐饮、客房、办公、娱乐、写字间、购物、医疗保健、会议接待为一体。大厦实行中央集成系统高智能化管理,设有金碧辉煌的首层大厅、富贵典雅的贵宾接待室、环境幽雅的大中小会议室、豪华客房和高级公寓,大厦设有2部客用电梯、4部观光电梯,乘电梯可直达顶层的室内花园,使大厦成为吃、住、行、观光、发展的完美统一体。

市人大机关招待所:

济南市人大机关招待所位于经五纬二路东南角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北门。西靠大纬二路、北依经五路、旁临大观商场和聚丰德饭店,距火车站较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室内装修典雅,商务设备齐全,内设客房部、餐饮部、票务订购等服务。客房部:内设标准间、单人间、三人间和高档套房,共计50余间。大中小会议室齐全,能接纳20至100余人各类会议,90余人住宿。内设分体空调,24小时冷热水服务以及国内外长途电话。餐饮部:设有装饰豪华的雅间,宽敞明亮的零点大厅,能同时接待200余人同时就餐。主营鲁、粤、川、海鲜等菜系,厨师荟萃南北精英,烹饪出各种菜系的精美菜品,满足不同品客人的需求 济南南苑宾馆:

济南南苑宾馆建成于一九八八年,对外营业十多年来,接待了近百万人次的国内外宾客。宾馆内绿树成荫,鲜花各异,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是济南唯一的园林庭院式综合性旅游涉外酒店。馆客房类型齐全,现有客房100余间,260余个床位,设有标准间、豪华标准间,三、四人间、复式豪华套间等,房间设施豪华舒适、风格各异、价格合理,可以满足各类宾客的需要。

南苑宾馆将进一步内挖潜力,外树形象,增强硬件设施的同时积极着手“软件开发”,对服务程序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以其服务质量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济南邮政宾馆 : 济南邮政宾馆建成于一九八八年,对外营业十多年来,接待了近百万人次的国内外宾客。宾馆内绿树成荫,鲜花各异,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是济南唯一的园林庭院式综合性旅游涉外酒店。馆客房类型齐全,现有客房100余间,260余个床位,设有标准间、豪华标准间,三、四人间、复式豪华套间等,房间设施豪华舒适、风格各异、价格合理,可以满足各类宾客的需要。

南苑宾馆将进一步内挖潜力,外树形象,增强硬件设施的同时积极着手“软件开发”,对服务程序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以其服务质量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五,济南旅游注意事项。

旅行前准备行李不免有一些烦乱,但不管你去哪儿,只要记得带上以下十件重要物品,准备行李就变得容易多了:

1、钱和钱包。

你努力工作挣钱,平时又省吃俭用,现在是享受花钱的乐趣的时候了。买个钱包,装上贵重物品,比如信用卡,护照,现金等,贴身保存。一般来说,要带上比预算多20%的钱,再带上20张1元面额的小钞、硬币。为防止意外,还要把备用的信用卡和身份证分开存放。

2、旅行包。

不同旅行包适合不同的旅行。探险旅游用具与一般旅游不一样,在香港街头漫步和骑在驼背上享受沙漠之旅的旅行包显然不同。所以,首先明确你的旅行目的――体育、娱乐、野外活动还是探险旅游,然后挑选适用的旅行包。旅行包的大小最好可以放在座位下、飞机或火车的行李架上。

3、易干的外衣。

棉、羊毛、亚麻衣服又重又过时,对旅游来说是不合适的。易干的衣服便于路上换洗。某些织物可以防潮,在参加海上划船、漂流等衣服容易打湿的活动中,可以尽量保证身上又干又保暖。

4、适合各种天气的服装。

虽然你带的衣服取决于目的地的气候和你的旅行项目,但一般来说,一件轻便的雨衣是必须的,这件雨衣要有口袋、有帽兜。如果要带防风衣,就要带那种宽松的,里面可以加几件衣服的风衣。

5、塑料袋子。

你可以把脏内衣和湿的游泳衣分开存放,袋子也可以分门别类放旅行用具和化妆品等。记住带上塑料袋和橡皮筋等小物品。

6、鞋子。

穿上合脚的鞋子,带上一些干得快的袜子以免脚受潮。如果要走长路还要带点滑石粉洒在鞋上,这在炎热的天气可以避免脚出汗或长皮疹。上飞机时穿上最重的鞋子,并且多带双轻便鞋,这样在长途飞行中你可以脱掉鞋子以免它变脏。

7、医药包。

不要忘记携带药丸、绷带、苏打水、止血棉塞、防晒霜、驱蚊剂等。抗生素也是必备品,它可以治疗严重腹泻、炎症、上呼吸道疾病等。出发前先咨询一下医生,准备药物需要有医疗、保健学知识。

8、消遣书。

带本书路上阅读,你可以跟游伴交换书籍。选一本跟目的地的国家、民族有关的书籍,最好不是虚构的游记,读一些与勇气、自信、独立自主精神有关的故事。

9、止水塞。

旅行家都知道止水塞的重要作用,没有它你怎么能泡淋浴或在水池里积水洗衣服呢?平时止水塞能适用于各种洗涤池,另外还要带一包洗衣粉。

10、好的旅伴。

如果没有旅伴,你就照照镜子对自己说:我和我自己旅行,可以吗?!。单身旅行的优越之处是你可以注意到更多的人,但诸多问题是你事先要考虑到的。六,济南特产与美食。名优特产

平阴阿胶

阿胶因产于原东阿县城(现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它以专用黑驴皮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天然水质——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两千年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将阿胶称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

章丘大葱

章丘种植大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优良品种“大梧桐”,一般株高150至170厘米,最高达到2米,单株重1斤左右,有的达到3斤多,章丘大葱被称誉为“世界葱王”。

龙山小米

章丘市名产“龙山小米”,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向皇帝进贡。“龙山小米”集中产于龙山村周围十里内,是一种无公害食品。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产于章丘市的明水镇,已有2000年的历史,从明朝开始就作为贡米向皇帝进献.以浓郁的香味而闻名中外。

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始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目前,玫瑰种植面积已近万亩。平阴玫瑰既可制作玫瑰酱,酿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平阴玫瑰以出售鲜花蕾为主,大多销往江浙一带及东南亚地区。

红玉杏

红玉杏又称“金杏”,主产于济南市历城、长清,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为山东杏中之魁。单果重60-83克,最大单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肉细嫩,酸甜可口,是山东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木鱼石

木鱼石是60亿年前生成于长清县馒头山一带的一种珍贵石材。经过水的浸泡,木鱼石能够析出锌、铁等多种元素,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长清县的木鱼石色泽凝重,纹理清晰,制成的各类艺术品和保健品畅销国内外。

黑 陶

黑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故称之为“龙山文化”。龙山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四大特色,被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

鲁绣

济南刺绣,亦称鲁绣,是山东省著名的传统刺绣,也是我国刺绣史上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济南刺绣素以丝绣、发绣著称,特别是发绣,是以人的头发做绣线,工艺细腻,风格独特。特色美食

草包包子

据说当年黄河岸边有一家饭店雇用一个小伙计,表面看愚笨无能,所以叫他“草包”,只让他做包包子的粗活,其实这人精明能干,制作的包子很快成了名吃。以后他自己到济南市区开店,专做包子,取店名“草包包子铺”。

奶汤蒲菜

奶汤蒲菜是以济南大明湖出产的一种质地鲜嫩、味道清鲜的蒲菜为主料,加奶汤烹制而成, 历来被人们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糖醋黄河鲤鱼

鲤鱼鲜嫩肥美,营养丰富。济南地处黄河下游,烹烧鲤鱼有其独特的地方风味。糖醋黄河鲤鱼历来被尊为山东名菜之首。

油旋

济南传统精细风味小吃。清道光年间,济南城里就有油旋经营。油旋葱香浓郁,外酥内嫩,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第三篇: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

2016/12/3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完成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当前,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旅游与资源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旅游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旅游作为产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重视旅游目的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产业及相关行为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负面影响。

“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同时,如何解决旅游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环境资源问题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美丽风景旅游规划设计院在多年的规划实践工作中,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产生的众多问题的具体剖析,力求阐明两者间的关系及实质,并从现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产生的问题着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我国的旅游环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辨证关系

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都依赖于自然环境的供给,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等。旅游资源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护了旅游资源。

旅游业作为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也面临不少挑战。处理好人和自然、自然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应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课题。人类在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之后,一定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价值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检讨自己的行为,吸取经验和教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大力治理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消除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严重对立,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的和谐统一,保证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走向光明的未来。

据媒体报道,云南省著名景点玉龙雪山曾为获得更大商业价值,在景区架设多条索道,每条索道都伸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而这些索道的建设和运营,导致大量游客涌入,使亘古冰川遭到破坏,部分冰川开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游客践踏、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最初规划时还存在的珍稀动物,现在已难觅踪迹。

事实上,近年来旅游业发展中类似“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比皆是。敦煌莫高窟由于游人过多导致洞窟内壁画褪色、空膨;黄山过多开发建设,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一些地方的古城过度商业化,如南京古城墙增设“透明观光电梯”致反对声一片;还有十三陵、清东陵被私自挖掘;长城墙体被拆;等等。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并倡导建立科学体系对全球典型旅游地进行监测和分析,指导旅游目的地科学发展、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示范性地位、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在中国和希腊建立起监测点,对于总结当地旅游发展模式、探索未来发展道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以及桂林、黄山、张家界、喀纳斯和成都等地监测点代表进行了工作报告。

二、人与自然

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发展而来的。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自然就不再是纯粹的天然的大自然了。自然界在人类的作用下已经深深的打上了人的烙印。但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发展到多么高的社会形态,人类都不可能超越自然而存在。人类应当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以科学的态度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对可接触到的自然界进行改造,形成了人工自然。例如农田、池塘、果园、水果和庄稼等。还有通过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另外部分,这些物质原来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但是人们根据客观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和人类的智慧创造出来,并且继续在自然的作用下存在和发展,例如交通工具、建筑物、旅游景区等。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向自然界中排放各种废弃物,形成了被废弃物污染过的人污自然。

伴随着旅游发展,人工化自然的领域总是在不断的扩大。他的每一步扩大都意味着我们的活动介入到了大自然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估计各种实践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平衡的改变可能给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作出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

告诫大家,旅游是个筐,但不是什么都能装!

三、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的破坏

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但事实上在世界的不少地方,由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中作用片面的理解,出现了不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以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发掘各种旅游资源,过度的开发和消耗性利用所形成的弊端,带来了生态环境失衡或历史文化遗产的毁灭。

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轻规划重开发使不少国家级风景区人工化、商业化现象泛滥,有的风景区正逐渐失去原生态。“比如,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时候,拆旧建新,建造一个所谓全新的‘遗址’,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味。在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大修大建,修很宽的路通往山上,山顶建索道。再比如,一些地方把旅游资源承包给出去,乱建别墅山庄,以山景别墅、海景别墅为噱头搞商业宣传。”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基础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关键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避免旅游资源的被破坏和枯竭。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概括性的讲,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内源性”破坏,即旅游资源遭到旅游活动本身(如旅游者、旅游建设等)的破坏,主要表现形式为: 游人在景区的超负荷活动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损害或破坏;少数游客对旅游资源的蓄意破坏;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建设”;

其次是“外源性”破坏,即旅游资源被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造成旅游资源的毁坏;某些人为了牟取暴利,滥捕滥伐,致使许多景观植物和动物濒临灭绝;文化艺术生产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工业生产活动对旅游资源的污染及破坏等。

四、旅游开发对文化的影响

由于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旅游开发会带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尽管旅游者与资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的作用是相互的、双向的,但事实上,外来文化、外来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冲击和影响远大于他们所受到资源地的影响。

现在旅游业发展很快,需求也很大。很多旅游景点都是人满为患,一到节假日就是看人去了,最后往往是人去得多的景点就遭殃。旅游业既要强调发展,也要强调资源的保护。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文物资源,缺乏有效保护对其造成的伤害或者损害是不容低估的。而我们这些旅游景点,特别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重塑的,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因此,要正确处理促进旅游业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在立法当中要特别强调旅游资源保护的问题,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这样才能够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五、法定规划科学发展

导致旅游业“轻保护重开发”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旅游资源产权不明导致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实际开发者出于逐利目的破坏性地开发资源,对相关利益方造成损害;二是旅游资源多头管理,公共旅游资源部门化倾向日益严重,不同部门基于各自的部门利益,往往形成过度开发或绝对保护两种片面认识,遇到利益争先恐后、遇到问题互相推诿;三是旅游规划不具备刚性法律地位,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项目规划及其他产业规划协调时处于弱势地位,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针对“重开发轻保护”突出问题,新出台的旅游法在总则中明确提出,“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同时,旅游法还专门设置“旅游规划和促进”一章,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各地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旅游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跨行政区域且适宜进行整体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编制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级政府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在规划内容上,“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和促进措施等内容。”在旅游发展规划框架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编制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项目、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提出专门要求。”

在规划衔接上,“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对于人文资源利用上,旅游法规定“对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利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并考虑军事设施保护的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

此外,旅游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推进旅游休闲体系建设,采取措施推动区域旅游合作,鼓励跨区域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发,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卫生、体育、科教等领域的融合,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免费平台,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六、结论

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产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旅游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旅游是没道理”。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留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迎接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应有的贡献。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发展旅游产业的使命,而且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

第四篇:辽宁旅游发展

2014年辽宁省旅游收入预计增长20% 2014-02-26

据悉,2014年辽宁省旅游工作的目标是:预期完成旅游总收入557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361亿元,同比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围绕这个目标,辽宁省旅游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全力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体验参与型、休闲度假型、商务会展型、旅游地产型等多功能旅游大项目70个;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培育20家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大型旅游企业、投资机构、国际知名酒店和旅游集团管理服务品牌到本省投资兴业;推动旅行社做大做强,支持具有资金、产品和品牌优势的大型旅行社组建3个旅行社企业集团;引导中小型旅行社采取多种形式成立5个旅游联盟,着力培育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旅行社5家、超亿元的20家。

同时,实施旅游产品创优工程。开发高端休闲、乡村休闲、游艇邮轮等旅游产品,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五星级饭店3家,A级旅行社80家;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全面发展国内旅游,推进省内旅游快速增长,积极发展入境旅游,用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立完善全省旅游宣传推广战略体系,打造辽宁吃住行游购娱系列品牌、城市旅游品牌、旅游休闲品牌和旅游线路品牌。

“十一”黄金周辽宁省旅游进账167亿

2013-10-09

今年“十一”黄金周,辽宁省旅游业赚得钵满盆满,接待人数和经济效益均稳步增长。据省假日旅游办统计,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2947.8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实现旅游总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19.5%。

沟域游成全省旅游新亮点

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从9月中旬开始,省假日办先后两次下发通知,在全省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完善旅游区(点)、宾馆饭店、大众娱乐场所等游客集中场所的设施和安全卫生制度,并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工作,从而确保了黄金周旅游安全、健康运行;同时,精心策划黄金周旅游大餐,组织各地旅游部门推出温泉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及线路,并在省内、北京、吉林和黑龙江等周边城市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黄金周客源的增长。

由于部署周密,措施得力,我省“十一”黄金周旅游全面告捷,亮点纷呈:高铁的开通为辽宁旅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丹东、本溪、大连、营口等市每天约有30对高铁进站。自驾游成为游客首选,大连市各高速入口每天进入的自驾游车辆约15万台,同比增长一倍多。

温泉旅游产品再度升温。来自省内、黑吉及京津地区的游客络绎不绝,以虹溪谷、天沐为代表的高端温泉游客数量增幅都在50%以上,各大星级酒店入住率均达到95%以上。沟域、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新亮点,各地农家乐几乎家家爆满,丰富多彩的采摘节活动,山野菜、羊汤、鱼宴、沙琪玛、黏豆包等地方特色农家风味令游客流连忘返。

10万人次乘高铁来连旅游

“十一”黄金周期间,大连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4.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全市旅游综合收入23.85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46.6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8%;门票收入8843.9万元,同比增长12.11%。赴连自驾车27.35万台,同比增长20.22%。新玛特、友谊商城等十大商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10.3%。

哈大高铁的开通为大连旅游带来新的商机。大连市旅游局紧紧抓住哈大高铁开通机遇,加强同东北主要城市间及口岸单位的合作,开辟新的宣传促销路径,提升旅游服务,聚人流、增游客。大连市旅游局还与大连机场、大连火车站签署了“大连旅游空铁联盟协议”,确定了大连空铁联运无缝对接方案;加大了高铁沿线旅游广告宣传促销力度;整合了东北优势旅游资源,积极推介“飞大连、乘高铁、游东北”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据统计,国庆节期间,乘高铁到大连旅游的游客近10万人次。

温泉游、乡村游、郊区游和渔家游持续火爆。温泉旅游成为大连市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十一”期间,大连市各温泉景区游客爆满,多家温泉酒店客房入住率达100%,全市70余家温泉酒店经常是“一柜难求”,“温泉+农家游”、“温泉+生态游”、“温泉+健身游”等复合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据统计,大连市温泉、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1.62万人次,同比增长10.91%。

400余万游客本溪望“枫”

阵阵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也吹红了旅游市场。“十一”黄金周期间,本溪市旅游产业持续升温,以枫叶、洞穴、温泉、森林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从10月2日开始,本溪市旅游市场就开始呈现“井喷”态势,全市通往各旅游景区的交通线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全市日均进入旅游景区的车辆达5.4万辆次。为此,本溪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假日期间临时调整了出入收费口,并在每天上午增加4个入市口、下午增加4个出市口。

据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本溪市共接待望“枫”游客404.31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5.74亿元,同比增长31.45%;全市累计实现零售总额2712万元,同比增长46.7%。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生态游、乡村风情游成为今年本溪市旅游市场的最大亮点。国庆假日期间,本溪市“农家乐”旅游共接待游客264.7万人次,旅游收入4.9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1.3%和40.4%。同时,全市接待散客比例也大幅上升,占游客人数的71%。

辽宁重点打造14个旅游集聚区 发展特色旅游

2013-0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简称《旅游法》)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7月30日,辽宁省旅游局举办的学习《旅游法》培训班。为配合新《旅游法》推广,辽宁还将完善旅游配套制度体系,发展温泉旅游、沟域旅游、乡村旅游等,打造有特色的14个旅游产业集群。

新颁布的《旅游法》针对旅游市场规范做出新规定,其中包括取消“零负团费”、明确导游劳动报酬、防止景区乱收费等制度。通过法规约束旅行社、游客及旅游者等几方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目前,辽宁省主推的旅游项目包括温泉旅游、沟域旅游和乡村旅游,预计在3-5年内将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另外,围绕温泉、乡村、沟域、文化、海岛、湿地等多种旅游业态,全省将制定旅游集聚区标准,打造出特色突出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据悉,辽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聚区有14个,包括沈阳沈北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大连普兰店市安波省级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瓦房店市香洲田园城省级旅游产业集聚区、鞍山汤岗子温泉健康城集聚区、沈抚旅游产业集聚区、清原旅游产业集聚区、丹东赴朝旅游集聚区等。“十二五”期间,全省将编制《辽宁省生态旅游专项规划》、《辽宁省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辽宁省旅游路网发展专项规划》,完成温泉、沟域、乡村旅游的规划。

此外,省旅游产业发展部门还将配合《旅游法》推广,建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监管机制,确立旅游安全风险提示制度、高风险旅游保障制度、旅游景区价格和流量管理制度、城乡居民经营旅游业务管理制度及“一日游”管理制度等。

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0-03-05

摘 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界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主张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探寻应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入手,只有不断提高产业要素素质、有序拓展客源市场、构建企业集团、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才能顺利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发展,辽宁省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中较具活力、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然而同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辽宁省旅游产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窘境。在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之下,积极探讨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实现全省旅游业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进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有机结合,既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改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要素的提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内涵,可做如下阐释:第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选择。第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于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包括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改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要素的提升。第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由粗放走向集约、由规模走向效益、由单一功能走向综合功能的渐进的过程。第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可能会大大促进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使产业形态发生某些变化或形成某种新的业态。科学准确地界定旅游产业升级的概念内涵。

上述概念的界定与内涵的阐释,不但在理论上使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及其相关的概念内涵,同时在实践上有利于人们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对策,加速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旅游需求的迅速增长和旅游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旅游产业以其高增值、高就业、高效益的优势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接待16亿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0 000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5%和6.7%[1]。然而,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种种新变化。据《2007年全球旅游趋势报告》预测分析,未来5年内英国人将带着宠物去旅游,北美人偏爱享乐式旅游,北非游蒸蒸日上,西欧人放慢节奏让心灵放假,东欧流动人口返乡游兴起,中东宗教旅游潜力大增,“世界尽头”的南美诱惑力大增。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在世界范围内,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的新旅游形式正在悄然兴起,这必将促使新的旅游业态的产生。

在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产业已从传统的饭店、旅行社、景区等产业领域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2],旅游产业体系从点线转向板块,企业发展从单体企业转向链条型企业,企业经营从一地经营转向跨地区、跨国界,产品开发从观光为主转向观光、度假和主题产品共同发展[3]。上述变化说明,中国的旅游产业实际上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着某种形式的转型与升级。为此,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辽宁省旅游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起步奠基阶段、成长壮大阶段性之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2008年,全省旅游业完成旅游外汇收入15.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 63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6%和24.3%。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 078.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旅游总收入1 741.5 亿元,比上年增长33.2%[4],对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同国内旅游大省(市、区)、强省(市、区)相比,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政府主导行为过强、产品(线路)单调、地方特色不鲜明、开发层次肤浅、产业整合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辽宁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日益变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积极推进辽宁省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了。

二、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条件

辽宁省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凭借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快捷的交通条件、充满活力的省域经济以及庞大的潜在客源等优势条件,为实现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1.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型升级的资源基础

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满韵清风,多彩辽宁,丰富奇特的自然风光、多彩厚重的文化景观构成了辽宁省旅游亮丽的图景。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6座,国家5A级旅游区2家、4A级旅游区39家、3A级旅游区32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7处。此外,省级以下的各种景区(点)数以万计,其品位之高、价值之大、种类之齐全、分布之集中实属全国罕见[5]。从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来看,辽宁省旅游资源除了少数在国内、省内具有较大影响以外,有些资源虽已开发但尚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进一步开发的空间较大,为旅游产业的升级奠定了基础;有些资源还处在尚未开发的状态,开发潜力巨大,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高端开发手段的广泛应用,辽宁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资源优势和基础。

2.优越的区位和快捷的交通——转型升级的需求支撑

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旅游产业作为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其宗旨就是为旅游者提供舒适而满意的旅游服务。因此,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常常成为游客衡量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准。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便利的海陆空交通把辽宁省与全国50多座大中城市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变化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辽宁省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将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3.充满活力的省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保证

旅游业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不仅表现在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更表现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亦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辽宁省是全国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省份,充满活力的省域经济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08年,辽宁省完成生产总值13 4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实现了辽宁省历史上的新跨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完成10 016.3亿元;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7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6]。辽宁省民间资金基础雄厚,投资开发旅游的热情高涨。强大的民营经济和灵活的运作机制,加之卓有成效的大型旅游项目的对外招商引资活动,都为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4.坚实而庞大的潜在客源——转型升级的市场保障

旅游产业是一个出售风景和服务的产业,客源市场对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巨大而富有潜力的客源市场既是辽宁省旅游产业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据统计,2008年,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393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576元,增长16.8%[4]。来辽宁省的国内旅游者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2007年达到16 50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5.35%;同年,辽宁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00.09万人次,是1979年的66倍[4]。韩国、日本、俄罗斯成为辽宁省的主要客源市场,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旅游绝对人数亦明显增加(如表1所示)。这表明,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而来的辽宁省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来旅游者人数的迅速飙升,将为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而庞大的客源市场,必将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辽宁省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省旅游产业尚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严重限制和影响了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方面,虽然辽宁省旅游产业在总体上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的系统化产业体系,但各环节自身发育不良,整合互动较差,使产业总体效益低下。具体表现为:交通业各区域运输能力差异较大,缺少配合,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饭店业尚在低水平的粗放式管理与服务中徘徊,竞争能力较弱;餐饮业地方特色不突出,卫生条件较差,难令游客满意;游览业淡旺季效应明显,深度开发不够,创新力不足;购物业旅游商品品种单一,工艺粗糙,缺乏创新和特色;娱乐业内容乏味,创意不足,经营水平低下。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系统化方向演进,阻碍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市场结构方面,因旅游开放程度低,市场结构单

一、分散,难以走向深层化和国际化,为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从入境市场来看,辽宁省的国际客源以日韩为主,亚洲以外的旅游市场开发不足,仅占入境游客人数的9%;国内客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份,而西北、东南沿海地区的游客较少。游客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老年游客比重较小,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这表明在旅游市场尚未发育完全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企业结构方面,辽宁省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乱”“散”“弱”现象,主要表现在:旅游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制僵化;经营规模小,普遍没有达到最低经济规模,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分散经营,部门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限制了资产的流动、重组,从而导致旅游企业竞争不足[6]。上述问题的存在,使辽宁省旅游企业走向集约化、多元化的道路困难重重,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品结构方面,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开发目前尚处在较浅层次,从开发类型上看,主要以资源导向型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体系尚处在形成过程之中。产品类型上,主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度假型产品较少,且受季节性变动影响较大。虽然大力宣传推广红、绿、蓝、金、银“五色旅游”产品,依托反映革命史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旅游产品;依托山岳、森林、湿地、水域等生态旅游资源的绿色旅游产品;依托滨海资源的蓝色旅游产品;依托清文化资源的金色旅游产品;依托冰雪和温泉资源的银色旅游产品。但仅有“银色旅游”初具规模,其他各类旅游产品在优势发挥、深度开发、强化特色、市场开拓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问题,致使辽宁省旅游产品品种单

一、结构不合理,难以向系列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人才结构方面,辽宁省旅游从业人员的总量虽然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数量却严重不足,影响了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如辽阳、朝阳、盘锦等城市,旅游人力资源数量的不足使得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增长缓慢,并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7]。另外,辽宁省旅游院校虽然众多,但旅游人才的培养却严重滞后,在培养过程中过于求量而非求质,且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这将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面临较大的窘境。

四、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已经成长为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具有提升产业素质进而实现持续发展的优势。然而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必须探寻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提升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高效产业链,使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各项要素的自身成长发育完善,彼此协调互动、优化组合。具体说来,要建设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服务的全面提升和交相互动,使游客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要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求,构建以星级系列饭店为主体、以特色饭店为补充的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饭店网络,实现饭店业由单体组织向集团化、由单一化向市场细分化、由整体化向专业化的发展[8];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挖掘辽宁省地方文化,打造餐饮名店,通过发展特色餐饮,开发地方风味,创新辽菜烹调工艺,扩大辽菜的影响力,进而形成兼容并蓄的旅游饮食体系;要通过建立景区股份公司等形式实现景区经营体制的创新,并通过高科技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经营水平;要以市场为导向,将辽宁省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商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开发系列化创意新颖的旅游商品;娱乐部门要向新颖化、多样化、高品位方向发展,实现健身、休闲、娱乐的有机组合和传统、地方、现代项目的交相互动。

2.扩大内需为主,有序拓展市场

旅游产业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挤压的结果,面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辽宁省旅游市场结构的转型升级应由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共同发展方向调整,建立结构合理、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体系,奠定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升级的市场基础。入境客源市场的开发应以近距离客源市场为主攻目标,巩固日本、韩国市场,大力发展俄罗斯和东南亚市场,继续开拓港澳台市场,同时兼顾开发西欧、北美商务旅游市场,形成多元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国内旅游市场要继续优先开拓东北地区旅游市场,并逐步向华北、山东等地区辐射,同时注重发展华东、华南地区客源市场,积极培育中西部地区客源市场,形成近、中、远多层面的国内客源市场开发格局。

3.深化体制改革,构建企业集团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在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辽宁省旅游企业结构的转型应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由政企合一、国有为主向政企脱钩、民营为主方向转变,走“产业集团、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旅游企业发展新格局。旅游企业要转变观念,健全现代旅游企业制度,通过改组、控股等形式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股份合作制、联合经营、网络化经营等形式壮大中小旅游企业的规模,实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规模化、网络化。要加强资本运作与战略合作,通过旅游优质资产和业务的注入,拓展旅游上市公司成长空间;或者借助于同国内、国际伙伴的战略合作,弥补旅游企业产业资源链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优化旅游企业结构[9],进而打造旅游企业核心优势,提高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4.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精品

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产品结构由产品的单一型、粗放型向系列化、精品化的方向调整,旅游产品类型由落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满足多样需求的主题产品、观光度假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过渡已成为一种必然之势。因此,要实现辽宁省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系列化旅游精品。要围绕访古、生态、休闲、文化、冰雪等五大领域,突出“教育、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主题,完善提升辽宁省“红、绿、蓝、金、银”五大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五色”旅游为骨干的辽宁省特色旅游精品体系。要继续树立辽宁省“满韵清风、多彩辽宁”的旅游形象品牌,细分客源市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活动,努力构造一个与国内、国际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运转高效的旅游信息网络,提高辽宁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面向市场需求,强化人才培养

实现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素质的优秀旅游专业人才。因此,必须面向市场,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由注重数量转向看重质量,提高旅游人力资源素质,以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首先要构建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编制辽宁省以及各市、县的旅游人力资源规划文本,制定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社会化、全面式、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其次要建立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资格考试与岗位认证制度,运用现代评估手段和方法对旅游人力资源进行素质评估,优化旅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促进旅游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10]。最后要健全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根据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立省、市、县三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旅游院校等多方联动的“大旅游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高层次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教育科研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紧缺型人才,为辽宁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所必须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 魏小安,韩健民.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0.[2] 唐柳雄.中国旅游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6,(12):101-103.[3] 张辉,秦宇,等.中国旅游产业转型报告2005[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3.[4] 辽宁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2008年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2.26)[2009.5.20].ttp://.[5] 齐兵.辽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1):133-136.[6] 李刚,赵静玮.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6,(6):93-99.[7] 张婷婷.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与经济相关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4):61-67.[8] 张辉,厉新建.中国旅游产业转型报告2004[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51-158.[9] 熊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8-02-26.[10] 熊建华,刘武.辽宁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2007,(2):51-54.

第五篇:发展旅游英语

On Developing Tourism

Tourism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this year.Human being can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 developed traffic tools.We can go to the India, America, Japan and England, to name just a few.Touris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an before.In fact, developing tourism also have several advantages.I will describe from three aspects.Firstly, people can relax themselves.In this modern society, many people have to work hard under the great pressure, and they are always busy in earning money.This is one point.Secondly, broaden their knowledge.People always choose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laces to visit, which take advantage to know about the history.Thirdly, increase income of our country.However, one coin has two pains.Tourism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such as traffic jams, crowned situation.Human being always choose the holiday to travel, which is easy to cause the traffic problem.And a lot of cars are used at the same time.Unluckily, policemen have to be busy at that time.As far as I’m concerned, if possible, I hope our country can make people have a holiday in different time.

下载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发展口号

    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北京市:东方古都,长城故乡;广州市:一日读懂两千年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游昆明市:昆明天天是春天 新北京,新奥运; 不到长城非好汉 石家庄:“东方日内瓦”“东方伊甸园......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一)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概况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即政府部门为促进旅游发展,划拨一定资金专门用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泰州旅游发展

    南京晓庄学院 《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专业实践报告 泰州市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书 所在院(系、班级):旅游与社会发展学院 小组组长: 沈子瑶 12230432 小组成员: 欧阳静文 122304......

    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

    旅游发展[五篇]

    临沂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旅游资源开发行为,提高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区(点)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全市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根据《风......

    彬县旅游发展

    赋予文化内涵的新城市 ——崭新的彬县 摘要:俯视中国地图,你会在陕甘交界处的犄角旮旯找到彬县。彬县南距咸阳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

    济南旅游(水帘峡风景区)

    山东水帘峡风景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山东生态旅游第一镇——柳埠。占地面积6000余亩,济南第一高峰梯子山和第一大峡谷九十九峡皆坐落于此。高山深峡成就了泉城第一大瀑布群,石画......

    浅谈山东民俗文化与山东旅游发展

    摘要 :通过对民俗文化旅游概念、发展现状的了解,理解山东民俗文化的内涵,重视山东民俗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的效益。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端午节“小长假”即将来临,济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