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责的衡量标准怎么写
岗位职责与业绩衡量指标:
附表:岗位职责分析表
关于业绩衡量指标的说明:各项内容并无严格、细致的衡量标准,以综合考核为主,参见监督的方法及考核标准:
(1).描述这项工作监督的方法和程度:
1)每月学生处宿舍管理办公室会不定时且频繁检查,统计发生的事故次数,交 班楼管间相互监督
2)非常严格,如果发现工作不力,会被记录,通告,进行警告,罚款甚至辞退(2).描述这项工作的考核要求及细则
1)一个月评一次,考察包括无人投诉,无意外情况如盗窃、消防事故、不明人员进入发生,仪表端庄,考勤,;考察分为五个等级:
优秀:可以奖励150,100,50,200不等,良好,一般,扣除 2)细则:
交班时提前20分钟到岗,填写值班记录(因交接手续不清造成损失,无法确认责任归属,双方承担)
未经本部门同意,不允许代替值班
遵守工作规范要求:“四不讲”、“五不能”(详见ppt)篇二:岗位职责说明书模板
岗位职责说明书模版
部 门:xx部 岗位名称:xxx经理
岗位人员: 上级岗位: xxx总监
上级姓名:
任期: 批准:
? 岗位定位(岗位存在的理由,限度和目标)? 工作关系图:
部门内部
公 司 外 部
人
部门内部 ? 素质要求:(履行本岗位职责必须的教育程度、经验、特殊知识、技能)
教育程度:
经 验:
特殊知识:
技 能:
其他要求:
公司内部
? 责任和工作
《岗位职务说明书》的内容和填写方法(转载于:职责的衡量标准怎么写):
1、基本情况描述: 在《岗位职务说明书》最上端。“部门名称”填写所在部门的名称(如
营销管理中心品牌推广部、财务管理中心、鞋业研发中心内销部等),“岗位名称”, 填写指示岗位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名称;“岗位人员”,由岗位人员签字;“任期”,填年/月/日-年/月/日;“上级岗位”,填考核人的职位;“上级姓名”,填考核人的姓名;“批准”,由上一级经理签字。
2、岗位定位:描述岗位存在的理由、限度和目标。存在的理由,即为什么而设此岗;限度,工作的依据是什么;目标,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模式如下: 为了?? 在?? 达到??目标
例: 为了满足公司人才需求, 在公司人力资源政策指导下, 招聘、选拔人材,做好试用期员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3、工作关系图: 图示岗位的工作对象。包括三部分,“公司外部”,填公司外部的工作对象;
“公司内部”,填公司内部非本部门的工作对象;“部门内部”,填 “定一级, 看一级” 图示,填入直接上级和间接上级,或直接下级和间接下级,没有的不填。
4、素质要求: 描述完成目前岗位工作的最低要求,既任职资格
教育程度: 要求填写最低要求的专业和学历 经验: 要求填最低经历过的工作性质和年限等 特殊知识: 指与业务紧密联系的业务和专业知识 技能: 指完成工作必须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等
5、工作与责任: 描述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分项填写工作内容、责任范围二个方面。
工作内容: 包括三个要素,标题,工作行为的顺序排列,所要达到的结果 责任范围: 表示是独立负责,还是与人合作,还是协助别人。岗位职务说明书范例
职能中心:人力资源中心 部门名称:人力资源部
上级岗位: 人力资源部经理 岗位名称: 人事专员
上级姓名: 李波 岗位人员: 涂玉丽 批准:
任期:2005年月日——2005年月日
? 岗位定位(岗位存在的理由,限度和目标)
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指导下,负责日常人事基础操作服务工作,在人事调配方面负责人员入职、转正、调整、离职等手续的办理,负责员工档案、劳动合同的管理,负责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负责员工考勤管理,人力资源费用及部门费用的统计、报销等手续的办理,以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保证数据和信息以及传送的及时准确性。? 工作关系图: 部门内部
公司外部
公
司内部
? 素质要求:(履行本岗位职责必须的教育程度、经验、特殊知识、技能)
教育程度:
中专或以上学历,专业不限,人力资源、劳动人事专业尤佳。
经 验:
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或人事专业学习应届毕业生,了解人力资源各个基本操作环节和流程。
特殊知识:
了解《劳动法》、国家现行人事制度和劳动保险政策;了解人事基础操作工作程序。
技 能:
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沟通能力,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学习能力,具备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协调、沟通能力强;熟练使用word、excele、ppt、access等办公软件;具有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
其他要求: 做事严谨、细致、有序。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随时能够接受环境、工作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 责任和工作 篇三:职责管理6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明确《职务说明书》的重要性;
● 学会运用匹配职责与能力的方法进行职责管理;
● 准确地理解、把握职责对话的三要素;
● 掌握表达期望的重要步骤;
● 全面了解职责管理中建立约定的类型及要点。
职责管理的方法
全面分析并理解职责的多重含义,是进行职责管理工作的前提。从职责的五层含义出发,分别对应五种职责管理方法,即职责描述法、职责与能力匹配法、职责对话法、表达期望法和建立约定法。
图1 职责的五层含义
一、进行岗位职责描述
职责描述是职责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在管理规范化的企业中,职责都以《岗位说明书》或《职务说明书》的形式加以记载和界定。《职务说明书》作为岗位职责描述的关键文件,必须正确解读其内容。
1.正确解读《职务说明书》
企业员工在履行职责时,均以《职务说明书》作为指导。《职务说明书》不仅规定了工作的任务和范围、对任职人员的能力要求,还规定了与其它职责关联等多方面内容。因
此,员工上岗的首要工作,就是正确解读《职务说明书》。
《职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职务说明书》对企业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目的、指挥关系、沟通关系、职责范围、负责程度、考核评价等内容,都给予定义性的说明。
常见的《职务说明书》包括基本资料、工作关系、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工作强度和环境、任职资格等主要内容。
基本资料。主要说明了《职务说明书》的应用对象、所属部门、员工人数以及上级职务
等有关信息。
工作关系。主要介绍员工在担任本职务过程中,与企业内部有工作来往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打交道的政府、相关企业和客户等。
工作职责。规定了本职位所需承担的责任。必须规定每项职责的具体负责人、负责程度,以及主要责任人等。
工作权限。主要规定了本职位所拥有的工作权限及范围。
工作标准。在“工作标准”中,详细规定了任职人员必须严守的规章制度、承担的工作义务,以及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等。
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是指所任职位的工作任务和性质不尽相同,也决定了工作条件的差异。在“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中有详细的描述。
任职资格。规定了本职位对任职人的学历、工作经历、知识背景、身体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格式灵活
《职务说明书》的格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职位的实际情况具体编制。《职务说明书》既可以对各项基本内容规定得十分详细,也可以使用比较简单的版本。内容完整
《职务说明书》作为指导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性文件,必须保证内容完整,避免出现空缺。要杜绝《职务说明书》的仿制和抄袭现象,以减少职责漏洞与“空白地带”的出现。
排序先重后轻
在《职务说明书》中的“工作职责”部分,所列职责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依次排序。有利于员工在职责履行过程中抓住重点,区分轻重。
例如,销售部门经理的主要职责,包括完成销售目标、培养下属内容等。其中完成销售目标是重中之重,应该排在最前头。2.确认与界定职责的方法与要点
运用职责描述的方法进行职责管理,不仅需要科学严谨的工作分析,还需要严格的步
骤。
准确的工作分析
科学的工作分析是职责确认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需要收集职位的相关信息,充分了解职位的实际需求,确保对职责范围和能力要求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企业收集职位信息,一般采用“职位问卷”的方式进行。企业对收集来的职位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分析、研究,最后结合企业的现实予以确认。
企业如果缺少工作分析的环节,就会导致职责描述脱离实际,对任职人员的要求与职位不符等问题。一方面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无法吸引合适的人才。企业应该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以保证职责的明确界定和描述。
重要环节
企业的发展不断对岗位职责提出新的要求,针对现有的《职务说明书》,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而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任职人员还需要清楚职责确认和界定的过程及相关环节。
逐项确认、澄清。仔细研读《职务说明书》中有关职责内容和范围的规定,逐项加以确认和澄清,努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剔除不合理的规定。
关联性界定。除了对工作内容和范围进行澄清之外,还要进行关联性界定,考虑与本职位发生关联的部门、岗位。通过关联性的界定和澄清,有利于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标准性界定。所谓标准性界定,是指对每项职责相应标准的确定。职责的标准,一般用来衡量所承担职责的程度,确定衡量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性界定的过程。因此,界定衡量标准,即界定了对职责的期望。
上级同意。将界定的结果呈报给上级,获得上级的同意。只有经过上级同意并确定下来的结果,才是本职位的职责。
要点提示
认知人员职责确认和界定环节:
① 逐项确认、澄清;
② 关联性界定;
③ 标准性界定;
④ 上级同意。
通过对职责权限、关联对象、标准等内容进行界定、澄清和确认,并经过上级同意批准等步骤,《职务说明书》就被赋予强大的约束力,不但能规范本岗位行为,还能规范关联
方的行为。
二、进行岗位职责与能力匹配
进行职责与能力匹配,是解决导致员工能力与岗位职责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方法。一般说来,进行岗位职责与能力匹配,需要注意五方面内容。1.从两个角度正确理解职责
进行岗位职责与能力的匹配,应该逐项加以确认《职务说明书》中规定的职责,以保证任职人员清楚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
上级将《职务说明书》交给下属时,应该对其职责要求和权限进行说明,同时确认下属对自身职责的理解程度,以保证职责被任职人员正确理解和履行的基础,通常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确认。
关联的角度
受职责关联性的制约,衡量任职人员是否真正理解职责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将《职务说明书》中规定的职责与关联部门联系起来。
期望的角度
为了避免上、下级之间出现期望不一致的问题,双方应该事先进行沟通和确认,以确保双方理解准确一致。
2.确认职责与能力的缺口
进行职责与能力匹配的第二个要点,就是确认下属能力与职责要求的差距,即找能力方面存在的“缺口”。只有通过“能力缺口”的确认,判断出下属职责履行能力所处的不同层次,才能有针对地帮助他们,使其能力与职责要求相匹配。
图2 职责履行能力的三个层次
在充分理解岗位职责的前提下,下属应该思考自身能力与职责要求之间的差距,并考虑尽快提高的方法。同时上级需要及时与下属进行沟通,弄清下属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下属尽快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职责履行的需要。3.确认工作的完成人
一旦找出下属的能力与职责要求之间存在的“缺口”,上级就应该慎重考虑,并最终确定工作的执行者。一般来讲,上级在确认工作执行者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明确暂代职责
上级必须让下属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其中包括原本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但由于当前自身能力不足,所以暂时让别人代做的职责。
明确告知下属由别人暂代的职责,一方面让下属明确应有的职责,另一方面让下属意识到自身能力的缺陷,督促其尽快提高自身能力。
明确暂代对象
上级不仅要让下属明确被暂代的职责,还应该告知职责暂代对象。这样不仅能有效督促下属尽快提高自身能力,也避免了下属对职责产生迷惑的问题。4.激发下属做出承诺
通过确认工作的完成人,给能力不足的下属施加了压力,使其感觉到拖欠别人的债务。上级应该激发下属作出承诺,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尽快将自己的职责“领回去”,独立履行岗位职责。
激发承诺在企业管理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被忽略。由于缺少承诺,能力不足的下属根本意识不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反而养成惯性推诿的习惯,极不利于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
5.匹配职责与能力时存在的问题
职责与能力匹配,作为职责管理常用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如何确认是否匹配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确认能力与职责要求是否匹配,是一大难题。尤其是新入职员工,仅仅通过一次谈话,很难判断其是否真正理解职责和确认其能力层次。
实际上,对员工的深入了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在上岗期间不能完全确认,就需要逐项、逐条地逐步确认。通常是将员工的岗位职责逐步纳入到他的工作计划中,通过考察其工作过程和完成的实际结果,找出能力与职责的“缺口”。
如何处理“关系户”
公司由于调整的需要,产生许多“关系户”。这些“关系户”,大多存在着能力与岗位职责不相匹配的问题,对企业职责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冲击。
对“关系户”进行管理,关键是要勇于面对现实,运用匹配职责与能力的方法,让他们充分了解到自身能力与职责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激励他们作出承诺,加紧学习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第二篇:和谐警民关系的衡量标准
和谐警民关系的衡量标准
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李祖华
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警民关系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当中,是构建和谐社会诸种关系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关系之一。只有警民关系和谐了,才能够将有限的警力与无穷的民力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公安职能作用。警民关系是否和谐警要通过以下十条标准来衡量。
一、社会治安是否稳定。驾驭社会治安能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安全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安全感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满意,主要来自于违法犯罪是否得到强有力的遏制与打击,工作、生活的地方是否平安稳定,自身的安全感是否得到增强。所以,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是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保障一方平安稳定。要坚持严打方针,在破案理念上努力实现由“重案要破”向“有案就破”转变,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的同时,把打击的锋芒集中指向那些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上,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破案率。要以少发案、零发案为目标,实施“积极治安,超前防控”,完备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织牢织密防控网络,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的时间和空间。要建立人民群众最广泛参与治安的警民结合机制,激发各阶层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发动和组织各种群防群治组织,作为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纽带。
二、警民关系是否平等。平等权是警民之间和解共识的基础。历史经验证明,群体间严重的隔阂与对立,总是源于权利上和法律上的不平等。为了避免警民这种对立,我们就要寻求与民众达成一种和解共识的基础。警察求得民众和解的前提是致力于每个人在法律和政治权利上的平等,构建新型警民关系,警察必先树立平等人权的观念。对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视角,必须予以破除障碍,重视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平等的服务,通过平等服务来赢得群众对警察的尊重和信任。警察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平等保护所有人的自由、政治权利和财产权,据此搭建起公道的平台,这才是警民之间寻求和解的基础。当前,公安机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指引下,正在实现警务职能的全面转型,正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进入21世纪,警察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始显现,这是良性警务机制重建的关键。三十条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反映着公安机关对自身定位的深刻认识,标志着公共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循着人本主义的思维,公安机关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管理也在向着市民化、人性化、亲情化服务转变。对社会不同人群的多元人性化管理,优质高效地提供品种繁多的用户化和个性化的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在与民众打交道时不用职业的眼光预设恶意,将消除警察与民众的隔阂,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赢得治安回报。警察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迫切希望全社会对特殊背景下的警察群体提供一种现实关照和理解,期盼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肯定,希望社会公众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发展,关注公安队伍付出的巨大牺牲,充分认识到支持警察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就是保护公众自己。
三、人民警察是否具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条件。把做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全警的一项基础工作和基层民警的一项基本功来抓,按照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方针,千方百计提高广大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政策法律、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要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推动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让更多的民警走进社区、农村,融入群众,扎根基层,真正学会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能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能反映群众的要求,能让人民群众信任。
四、警察权力行使是否公正。警察权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力量。占到公务员队伍四分之一的近190万的警察(包括公安现役),由于其特殊地位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最前沿,代表政府行使广泛的权力,其权力行使公正与否至关重要。警察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人身自由、财产等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警察权力的滥用又可能使人民警察成为侵犯人权的主体,而且对于人权的侵犯是别的部门所不及的。因为警察的行为更容易、更直接地关系到社会中人们的人权状况,对警察职能的监督比对只监督警察的行为更重要。在向法治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趋势是,警察一度膨胀的权力在后退,公民权利在更多地受到保护,最终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因此,警务政策要注重突出警察在促进社会民主、文明和正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提高警察对社会义务的使命感。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警察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执法保护人权,捍卫人民的根本自由,维护民主社会的改革秩序和公众的福利。警察手中的权力应该奉献给民众的是关怀的福祉,是对社会“润物细无声”式的温暖。警察推进社会公正的角色意识,应在警察执法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实务层面得到充分的贯彻和实践。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而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同命不同价”的不同理赔标准,封闭式的户籍制度,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警务政策必须与社会政策相协调,政策的指向要关注社会底层。公安机关要适应社会各阶层多元化的需求,要抓紧提供相关领域的公共安全服务。
五、人民警察执法是否具有公信力。执法公信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人民警察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维护者,必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广大公安民警要坚持依法办案办事,自觉维护法律权威,该打击的要坚决依法打击,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生。要科学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必须相当,同样情形必须同样处理,不同样情形不得同样处理。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通过执法来弘扬法治、净化心智,实现公平正义,提高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公安执法的内外监督,把执法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要牢固树立人性化执法观念,做到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竭尽所能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公民人格权是否得到尊重。人格权现代警察养成教育的起点。人格权是人权当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人格权的尊重应成为做警察最起始的条件。美国纽约的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开设了一门叫做“人的尊严和警察”的短期培训课程,目的是让警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必要性,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职业良知和责任感,切实承担起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入21世纪,警察要实现与民众间的真正和谐,已无法再依赖传统所谓权威正义惯性,而一定首先是建立一种宪政性、普世性的公民社会权利框架,并且是以执行公权力的,处于公共生活强势地位的警察及警察机关的普遍知权、尊权、维权及减少侵权为最基本契约。如果说现在警察在职业素质方面欠缺一些要素的话,首当其冲缺乏的基本素质是对公民人格权的尊重。当代世界对狭义的人格尊严的保护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人格尊严不受限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一般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只有人格尊严不受任何限制,包括犯罪的人,被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在执行死刑时,人格尊严仍然应该受到尊重。法律之所以对人格尊严如此无条件地加以保护,是因为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程度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未来将更加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警察的伦理观中首先要具备尊重公民人格权的要素。要将如何尊重人,尊重所有公民的平等人格(包括犯了罪的人),作为从警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并在警察终生职业培训中不断强化这一理念。法律规定警察应该无歧视地对待所有人,解决了警察对公民人格权的尊重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解决了警察对民众的态度问题。
七、人民警察是否具有亲和力。公安队伍亲和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要在公安机关广泛开展“走进千家万户,了解民情民意”活动,从机关到基层,从局长到民警,都要分包到户、落实到人,体察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做群众的贴心人;要把公安信访作为“民心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公安局长接访制度,真心实意解决信访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坚决克服“冷硬横推”和“四难”现象,尽力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兴利除弊,不断推出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新举措,做到主动热情、及时周到、优质高效为民服务。
八、公众话语权是否有效表达。话语权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良好媒介。警民关系和谐的前提是交流和理解,警务对接民众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沟通。警察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是新形势下重建警民关系,强化公安职能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落实“三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承载的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公安机关只有坚持警务公开,只有坚持多倾听、多沟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公平正义,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公安机关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治安,将良好警察公共关系作为现代警务的重要内容。要提高警察在协调各类社会关系中的技巧和能力,在执法过程中贯串良性沟通,只要警察能够以平等的姿态与民众沟通,就一定能赢得民众的支持。一个真实的、具有公信力的警察形象,是求得民众理解和支持的沟通基础。社会稳定的根本因素在于社会公平,良好的服务需要广纳善言。公安机关要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话语权,建立与民众以及法学家良好的对话机制。不要出于“维护形象”的考虑而让自己的形象及权益顿失,可通过听证程序、传媒交流、学界沟通、警民恳谈等不同形式的对话渠道,保障沟通与时俱进。
九、社区警务机制是否健全。社区警务是和谐警民关的社会根基。当前的警民关系对抗,暗含了我们社会一定程度的危机,我们切不可让身负公共安全使命的警察群体失去民众的信赖基础。警察承载的矛盾是全社会的,非警察自身可以解决,它涉及到社会大系统的协调问题。改善警民关系,必先要提高警察的公信力,打造警察的亲和力,警察要有真正的中国问题意识,必须树立民本观。多年来,公安机关的工作运转几乎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耗费高的反应型警务,先发型的反应机制并没有确立。如何转化为以目标为导向的警务模式,我们要着力构建可以支撑制度运作的基础——社区警务。警务应该对接民众的需求,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安全产品是公安机关的职能之本。社区警务扎根于民众之中,强调在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综合性的治安产出,必须要有源头治理的理念。预防重在治本,需在警务干预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预防意识。诸如注重在警务工作中调解和化解矛盾;发案后,由过去只关注“谁干的”转而注重“怎么防”;将服务性工作指标纳入警务考核体系,教育民警勿以善小而不为等。要促进警民互动,提高民众的治安参与度,尽可能地延伸警务的管理触角,提升公共安全产品的品质。政府要将派出所以及社区警务室作为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来建设,只有不断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构筑完善的平安环境,和谐警民关系才会有根基。
十、公安工作是否具有影响力。公安工作影响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保证。建立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努力在警察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的桥梁,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保障。公安机关要大力实行警务公开,不断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亲和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认同感。要积极开展爱民实践、警民共建、警营开放日等社会活动,建立和完善民警向群众定期述职制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不断增进信任与合作,避免对抗和冲突;增进理解与支持,避免误会和摩擦,让全部公安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效,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扩大和提高公安机关的社会影响、社会声誉。【参考书目】
1.公安部政治部著,《警察公共关系教程》,人民公安出版社,2006年版
2、孙娟、马志斌著,《警察公共关系案例精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徐海晋著,《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人民公安出版社,2007年版
4、肖金军著,《警察公共关系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陈娴、曲谏著,《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6、陈娴著,《警察公共关系传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叶氢,李庆华,曹礼海著,《警察公共关系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广东省公安厅 广东警官学院著,《 警察公共关系实务
》,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
注:此文被《全国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网》(http://hx.xc.ga/tag/T05/21.html)2011年6月28日登载
联系电话:***
第三篇:法治政府建设的衡量标准
法治政府建设
一、引论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这主要来自我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助理期间所得到的一些启发。曾经被《南方周末》称之为“中共十七大”之后,中国“最耀眼的政治学者”——俞可平,他提出:政府要“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并认为这就是当今世界上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随后,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同志,在《法制日报》的两会特刊中,也提出了政府要“从管理到治理,变善政为善治”的观点。
而我认为,“善治”必须以“法治”为基本前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也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这样的社会“治理”还能称之为“善治”吗?
二、那么,我认为衡量法治政府建设,至少有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个是: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它既规范公民的行为,但它更制约公权力的运行。
举个例子来讲:某政府为全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的改革,强制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以招标的形式来进行。假设,您现在就是该政府的法律顾问,那么,请您思考对这项规定的法律意见?
当时在研讨会上,有人认为:既然法律并没有规定农村集体经济
1的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以招标的形式进行,那么,政府作出这项规定就是合法的。然而,法律顾问的审查意见却是:“该项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建议删除”。
原因是,我们必须严格区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行为模式:
(1)对于私权利,法律没有规定的即可为;
(2)但是,对于公权力机关作出限制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或加重其义务的规定,则必须要有法律法规的授权,否则就是违法的。
因此,我认为,法治政府的建设必须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只有其合法性越大,善治的程度才会越高。
第二是:公权力运行的公开性 我认为,真正的法治社会,要求每位公民都有权获得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公权力运行的信息。
例如:从去年8月份开始直到今年4月份,我所驻点的政府就开展了四项公权力运行清理工作,包括:对其行政审批权、自由裁量权、行政职权以及职权的法律依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在其政府的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告,让这些公权力“晒”在阳光下。
因为,只有当公权力的运行具有公开性、透明性,公民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因此,公权力运行的透明程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
第三是:公权力运行的责任性
我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都将导致公权力的运行缺乏责任性。
2举个例子来讲:在我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助理期间,某国有独资公司将其公司章程的修改内容,交给政府领导来审批。
然而,根据《公司法》第二章第四节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该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包括制订或修改公司章程。因此,法律顾问认为该公司章程的修改,无须报政府批准,建议退回。
因为,行政机关如果利用公权力,过度地干预本应属于公司自治的事情,则同样属于公权力运行责任性的缺失。因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性越大,则表明其善治的程度越高。
综上所述,我认为,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公开性以及责任性,就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三个基本标准。
第四篇: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衡量标准
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衡量标准”
2011年5月11日,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四局局长张献生率调研组一行深入望城进行调研。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彭军良、市委统战部部长虢正贵、县委副书记周宏兆、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骆志平等陪同调研。
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杜青林委托,调研组一行深入湖南调研,鉴于望城县近三年在统战工作中的有力作为、创新举措、突出成效和崭新面貌,把望城做为重要的一站。调研组首先参观了望城县委统战部办公环境,紧接着在政府会议室座谈会。
座谈会上,骆志平部长向中央、省、市领导简要汇报了近三年的统战工作,并总结出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衡量标准”(推动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的能力,凝聚共识的能力,促进民主的能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有力保障”(党委重视给平台,政府支持作保障,制度规范定职能,自身主动有作为)。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放眼统一战线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针对统一战线在国内各阶层和协调国际社会复杂关系中的作用、社会新形势对统战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几点深入的思考。
随后,周宏兆书记发言肯定了统战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县域经济和协调各个层面关系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并提出要通过创新工作载体推动统战工作更上新台阶。彭军良、虢正贵代表省、市两级高度认可了望城这几年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创业富民、统战工作进村(社区)、民族宗教方面的敢于探索、扎实作为,做到了在全省、全市“有地位,有作为”。工作经验先后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全国进行推广。
调研组领导就民族宗教、统战进村(社区)试点等工作做进一步了解,并与在座人员共同探讨“更有利于发展的工作格局”、“社会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统战优势”等议题。
最后,张献生表示,望城之行收获很大,县区一级的统战工作开展情况和先进经验值得重视和借鉴,大统战工作局面需要各级党委、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第五篇:和谐警民关系的衡量标准
和谐警民关系的衡量标准
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李祖华
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警民关系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当中,是构建和谐社会诸种关系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关系之一。只有警民关系和谐了,才能够将有限的警力与无穷的民力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公安职能作用。警民关系是否和谐警要通过以下十条标准来衡量。
一、社会治安是否稳定。驾驭社会治安能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安全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安全感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满意,主要来自于违法犯罪是否得到强有力的遏制与打击,工作、生活的地方是否平安稳定,自身的安全感是否得到增强。所以,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是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保障一方平安稳定。要坚持严打方针,在破案理念上努力实现由“重案要破”向“有案就破”转变,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的同时,把打击的锋芒集中指向那些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上,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破案率。要以少发案、零发案为目标,实施“积极治安,超前防控”,完备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织牢织密防控网络,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的时间和空间。要建立人民群众最广泛参与治安的警民结合机制,激发各阶层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发动和组织各种群防群治组织,作为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纽带。
二、警民关系是否平等。平等权是警民之间和解共识的基础。历史经验证明,群体间严重的隔阂与对立,总是源于权利上和法律上的不平等。为了避免警民这种对立,我们就要寻求与民众达成一种和解共识的基础。警察求得民众和解的前提是致力于每个人在法律和政治权利上的平等,构建新型警民关系,警察必先树立平等人权的观念。对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视角,必须予以破除障碍,重视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平等的服务,通过平等服务来赢得群众对警察的尊重和信任。警察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平等保护所有人的自由、政治权利和财产权,据此搭建起公道的平台,这才是警民之间寻求和解的基础。当前,公安机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指引下,正在实现警务职能的全面转型,正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进入21世纪,警察与民众
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始显现,这是良性警务机制重建的关键。三十条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反映着公安机关对自身定位的深刻认识,标志着公共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循着人本主义的思维,公安机关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管理也在向着市民化、人性化、亲情化服务转变。对社会不同人群的多元人性化管理,优质高效地提供品种繁多的用户化和个性化的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在与民众打交道时不用职业的眼光预设恶意,将消除警察与民众的隔阂,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赢得治安回报。警察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迫切希望全社会对特殊背景下的警察群体提供一种现实关照和理解,期盼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肯定,希望社会公众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发展,关注公安队伍付出的巨大牺牲,充分认识到支持警察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就是保护公众自己。
三、人民警察是否具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条件。把做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全警的一项基础工作和基层民警的一项基本功来抓,按照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方针,千方百计提高广大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政策法律、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要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推动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让更多的民警走进社区、农村,融入群众,扎根基层,真正学会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能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能反映群众的要求,能让人民群众信任。
四、警察权力行使是否公正。警察权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力量。占到公务员队伍四分之一的近190万的警察(包括公安现役),由于其特殊地位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最前沿,代表政府行使广泛的权力,其权力行使公正与否至关重要。警察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人身自由、财产等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警察权力的滥用又可能使人民警察成为侵犯人权的主体,而且对于人权的侵犯是别的部门所不及的。因为警察的行为更容易、更直接地关系到社会中人们的人权状况,对警察职能的监督比对只监督警察的行为更重要。在向法治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趋势是,警察一度膨胀的权力在后退,公民权利在更多地受到保护,最终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因此,警务政策要注重突出警察在促进社会民主、文明和正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提高警察对社会义务的使命感。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警察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执法保护人权,捍卫人民的根本自由,维护民主社会的改革秩序和公众的福利。警察手中的权力应该奉献给民众的是关怀的福祉,是对社会“润物细无声”式的温暖。警察推进社会公正的角色意识,应在警察执法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实务层面得到充分的贯彻和实践。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而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同命不同价”的不同理赔标准,封闭式的户籍制度,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警务政策必须与社会政策相协调,政策的指向要关注社会底层。公安机关要适应社会各阶层多元化的需求,要抓紧提供相关领域的公共安全服务。
五、人民警察执法是否具有公信力。执法公信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人民警察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维护者,必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广大公安民警要坚持依法办案办事,自觉维护法律权威,该打击的要坚决依法打击,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生。要科学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必须相当,同样情形必须同样处理,不同样情形不得同样处理。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通过执法来弘扬法治、净化心智,实现公平正义,提高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公安执法的内外监督,把执法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要牢固树立人性化执法观念,做到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竭尽所能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公民人格权是否得到尊重。人格权现代警察养成教育的起点。人格权是人权当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人格权的尊重应成为做警察最起始的条件。美国纽约的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开设了一门叫做“人的尊严和警察”的短期培训课程,目的是让警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必要性,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职业良知和责任感,切实承担起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入21世纪,警察要实现与民众间的真正和谐,已无法再依赖传统所谓权威正义惯性,而一定首先是建立一种宪政性、普世性的公民社会权利框架,并且是以执行公权力的,处于公共生活强势地位的警察及警察机关的普遍知权、尊权、维权及减少侵权为最基本契约。如果说现在警察在职业素质方面欠缺一些要素的话,首当其冲缺乏的基本素质是对公民人格权的尊重。当代世界对狭义的人格尊
严的保护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人格尊严不受限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一般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只有人格尊严不受任何限制,包括犯罪的人,被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在执行死刑时,人格尊严仍然应该受到尊重。法律之所以对人格尊严如此无条件地加以保护,是因为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程度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未来将更加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警察的伦理观中首先要具备尊重公民人格权的要素。要将如何尊重人,尊重所有公民的平等人格(包括犯了罪的人),作为从警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并在警察终生职业培训中不断强化这一理念。法律规定警察应该无歧视地对待所有人,解决了警察对公民人格权的尊重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解决了警察对民众的态度问题。
七、人民警察是否具有亲和力。公安队伍亲和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要在公安机关广泛开展“走进千家万户,了解民情民意”活动,从机关到基层,从局长到民警,都要分包到户、落实到人,体察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做群众的贴心人;要把公安信访作为“民心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公安局长接访制度,真心实意解决信访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坚决克服“冷硬横推”和“四难”现象,尽力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兴利除弊,不断推出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新举措,做到主动热情、及时周到、优质高效为民服务。
八、公众话语权是否有效表达。话语权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良好媒介。警民关系和谐的前提是交流和理解,警务对接民众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沟通。警察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是新形势下重建警民关系,强化公安职能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落实“三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承载的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公安机关只有坚持警务公开,只有坚持多倾听、多沟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公平正义,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公安机关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治安,将良好警察公共关系作为现代警务的重要内容。要提高警察在协调各类社会关系中的技巧和能力,在执法过程中贯串良性沟通,只要警察能够以平等的姿态与民众沟通,就一定能赢得民众的支持。一个真实的、具有公信力的警察形象,是求得民众理解和支持的沟通基础。社会稳
定的根本因素在于社会公平,良好的服务需要广纳善言。公安机关要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话语权,建立与民众以及法学家良好的对话机制。不要出于“维护形象”的考虑而让自己的形象及权益顿失,可通过听证程序、传媒交流、学界沟通、警民恳谈等不同形式的对话渠道,保障沟通与时俱进。
九、社区警务机制是否健全。社区警务是和谐警民关的社会根基。当前的警民关系对抗,暗含了我们社会一定程度的危机,我们切不可让身负公共安全使命的警察群体失去民众的信赖基础。警察承载的矛盾是全社会的,非警察自身可以解决,它涉及到社会大系统的协调问题。改善警民关系,必先要提高警察的公信力,打造警察的亲和力,警察要有真正的中国问题意识,必须树立民本观。多年来,公安机关的工作运转几乎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耗费高的反应型警务,先发型的反应机制并没有确立。如何转化为以目标为导向的警务模式,我们要着力构建可以支撑制度运作的基础——社区警务。警务应该对接民众的需求,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安全产品是公安机关的职能之本。社区警务扎根于民众之中,强调在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综合性的治安产出,必须要有源头治理的理念。预防重在治本,需在警务干预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预防意识。诸如注重在警务工作中调解和化解矛盾;发案后,由过去只关注“谁干的”转而注重“怎么防”;将服务性工作指标纳入警务考核体系,教育民警勿以善小而不为等。要促进警民互动,提高民众的治安参与度,尽可能地延伸警务的管理触角,提升公共安全产品的品质。政府要将派出所以及社区警务室作为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来建设,只有不断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构筑完善的平安环境,和谐警民关系才会有根基。
十、公安工作是否具有影响力。公安工作影响力是和谐警民关系的保证。建立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努力在警察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的桥梁,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保障。公安机关要大力实行警务公开,不断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亲和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认同感。要积极开展爱民实践、警民共建、警营开放日等社会活动,建立和完善民警向群众定期述职制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不断增进信任与合作,避免对抗和冲突;增进理解与支持,避免误会和摩擦,让全部公安工作置于人民
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效,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扩大和提高公安机关的社会影响、社会声誉。
【参考书目】
1.公安部政治部著,《警察公共关系教程》,人民公安出版社,2006年版
2、孙娟、马志斌著,《警察公共关系案例精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徐海晋著,《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人民公安出版社,2007年版
4、肖金军著,《警察公共关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陈娴、曲谏著,《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6、陈娴著,《警察公共关系传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叶氢,李庆华,曹礼海著,《警察公共关系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广东省公安厅 广东警官学院著,《 警察公共关系实务》,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
注:此文被《全国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网》()2011年6月28日登载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