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写作中的逻辑问题
浅谈写作中的逻辑问题
写作是离不开逻辑的。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道:“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外还有辞章问题。”毛泽东的话对我们思考写作方面的问题很有启发。他告诉我们:“文章要写好,是要讲究逻辑的。”确实,写作的每一步都受到逻辑的制约,这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语言表达。下面本文从逻辑的角度谈谈写作的整个过程。
一 审题
审题就是要明确本文的写作内容范围是什么,要采用什么文体来写。题目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式,二是判断式。概念式的题目,要求写记叙文的话,它常常起线索的作用,据此选材组材;要求写说明文,那么就要从揭示题目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要求写议论文,则题目为论题,要求从论题出发引出中心论点。概念式的题目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概念的,一般重在阐述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其中的“想”和“做”是一组不相容关系的概念,因而要论证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空想”和“死做”是行不通的,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把这关系阐述清楚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明确了。因而应采用求同法或求异法或求同求异法或共变法或剩余法来论证这种关系。另外,概念式的题目,由词或短语构成,如果限制性的词语越少,那么其表达概念的外延就越大,题目对内容的要求也就越广泛,相应的,选材的范围就大。因而题目对内容的要求也就更广泛,不仅可写读书的乐趣,还可选择其他活动来写,如登山、旅游、唱歌等。
判断式的题目,审题较容易,因为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因此,题目本身已揭示出了文章的中心。这类题目只要紧扣中心,一般不会走题。在现代汉语中,陈述句都直接表达判断。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一般不直接表达判断,但有时可间接表达判断,或可引出一个判断。如《青年人能不尊老爱幼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两个题目分别是疑问句和感叹句,它们都含有断定的意思,间接地表达了判断。又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是祈使句,作者以父亲对困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的自己的一再激励“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引出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由此推出判断:无论怎样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能闯过去。
二 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中心思想,任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可以表达成形式逻辑中的判断,所以,只要能确定表达作文中心的判断,就达到了立意的目的。题目本身就是以判断的形式出现的,或可以转为判断形式的就不必多讲了。以概念形式出现的,则要根据自己写作的内容、范围来确定一个判断。
另外,材料作文的立意问题。
这类题目根据命题者提供的一则或数则材料。这类作文通常是要写我们需要运用归纳、演绎或类比推理出这些材料的中心判断,以此作为作文的中心。如,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学习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蜜蜂能够博采,还能够提炼。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须在100万朵花上采蜜。假如蜂房离花丛平均是1公里,则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材料二: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都花到了我所喜爱的科学、文学、音乐和美术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透镜一样。” 该文立意可作如下安排:先通过类比推理得出材料一的中心:治学须博学;再用类比推理得出材料二的中心:即治学须专一,再用上述两个判断作前提进行联言推理,就得到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治学既要博彩众长,又要术有专攻。
三 选材
在写记叙文时,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写议论文时,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在写说明文时,我们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从逻辑角度看,中心思想(论点,事物特征)相当于一个或几个推理的结论,所以,要想选材恰当,即要求学生在所掌握的材料中选出足以推出这个结论的材料(前提),能推出这些前提的材料就是合乎要求的材料。另外,当合格的材料太多时,应注意根据其结论的因果联系和松紧程度进行取舍及详略安排。
四 组材
组材即谋篇布局,安排文章的结构。就记叙文而言,确定文章的线索尤为重要。记叙的线索是作者思路在记叙过程中的体现。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关键是看它是否遵循了思维的规律,尤其是思维的同一律。若遵循了,那么文章各部分内容能否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了线索,我们就可以据此谋篇布局,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以时间为线索的我们可以按其时间的推移来展开全文,以空间为线索的,按空间转换的不同地点谋篇等。
五 语言的表达
吕叔湘、朱德熙两位语言大师在合著《语法修辞讲话》里说:“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任何优秀的文章都应当具有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所谓表达准确,就是要求用词贴切,句子成分之间要搭配恰当,句与句之间要语意连贯,从逻辑角度讲,这就要求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严密。
语言表达除了有准确性的要求外,还有生动性、鲜明性的要求,生动和鲜明又都是以准确为前提的,所以,也有逻辑问题。可见,语言无论怎样表达,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它首先必须是合乎逻辑的表达。
目前,中学生逻辑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妨碍了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必然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以利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更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
[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8(发布时间:2011-09-19)
第二篇: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语法逻辑问题漫下
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要使判断恰当,就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2.判断的主项和谓项不能出现“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3.判断中所用的词语前后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如:⑨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⑩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⑾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例⑨中国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⑩“张大爷”怎么会是“穷孩子”呢?⑾“死难者”与“幸免者”不能同存。这几例都是由于自相矛盾的词语搭配不当而导致的判断不恰当的逻辑错误。4.表示判断的句式不能杂糅。如:⑿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此句是把“纪念五·四青年节”与“五·四青年节来到了”两句糅在一起,导致判断不恰当。三、关联词语的运用与推理的逻辑性
推理要有逻辑性,首先要注意遵守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遵守各种推理的规则;其次要注意表达推理的句子之间的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推理是用具有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来表达的。语言表达中不要用虚假的判断作为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要滥用关联词语,强加因果关系,把本无推理关系的语句硬连在一起,构成错误的推理。在论辩中,如果推理不正确,论证就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
⒀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⒁这次运动会,我班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⒂如果加强了纪律性,就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⒃如果我重视了语文,数学成绩就会下降。⒄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会更大。现在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没有了。⒅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他努力了,怎么会得不到好的成绩呢?⒆要是刻苦学习,就能考上大学。他没有考上大学,所以肯定是没有刻苦努力。⒇他没有评上先进,所以他肯定是个落后分子。(21)我们班同学全都按时返校了,只有两个同学还没有到校。(22)金属都能导电,所以导电的肯定是金属。(23)我又不想出国,干吗要费死劲学习外语。(24)青年团员要带头学雷锋,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雷锋。(25)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都聪明,你看小珍、小强、小琴都很聪明,他们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26)他父母的话不听,朋友的话不听,所以什么人的话他都不听。(27)现在的青年人没有一个是好的。(28)小红和小明都在一中上学,小红今年考上了重点大学,小明明年也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以上例⒀是个省略三段论推理,如果补出大前提“普通话说得好的都是北京人”,显然前提虚假。如果大前提变成“北京人普通话说得很好”进行推理,则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推不出结论。例⒁运动会的成绩除了第一、第二还有第推理中所用的关联词语经常是“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即使没有关联词语也是因果关系的意合法。语言表达中经常出现将原因和目的相混的错句。如:(29)他因为捍卫大家的利益,勇敢地同歹徒搏斗。(30)本来今天要去听课,现在为了有别的事没有去成。例(29)是目的句,应用“为了”。(30)是原因句,应用“因为”。“由于”、“因为”兼属连词和介词,要注意区分。如果后接词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的,则是连词,全句是表示推理的复句。如果后接词语是名词性的,则是介词,介词结构作句首状语,全句是单句,只是介绍原因,并未构成推理。如:(31)由于情况比较复杂,大家的意见很难取得一致。(连词,复句)(32)由于种种原因,大家的意见没有取得一致。(介词,单句)另外,连词“和、跟、同、与”也可以兼属介词。为了保证言通语顺,表达的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句子里,如果既要用连词“和(跟、同、与)”,又要用介词“和(跟、同、与)”,为了明确地表情达意,避免歧义,一般的习惯是用“和”、“与”作连词,“同、跟”作介词。“和”、“跟”口语色彩浓;“与”、“同”书面色彩浓一些。如:(33)我国政府领导人民同不法分子和犯罪分子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逻辑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逻辑存在于语言材料之中,所以思维正确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贴切、严密。中学阶段一定要注意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1.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1979.8中国青年出版社2.张理明《语法逻辑修辞正误例话》1990.9江苏教育出版社3.辛菊编著《普通逻辑自学指导与技能训练》1994.9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漫谈(下)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语法逻辑问题漫下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三篇:谈谈现实生活中的逻辑问题
谈谈现实生活中的逻辑问题
逻辑与生活刘 培 育金龙荪(岳霖)师熟悉现代逻辑,传播现代逻辑,是中国最具现代逻辑意识的逻辑学家之一。在他看来,逻辑就像数学一样,是可以关起门来在书斋里研究的,“闭门造车”,仍然可以“出门合辙”。同时,龙荪师也认为,逻辑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逻辑工作者应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逻辑学。一龙荪师从欧洲回国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 ①,专门讨论逻辑与哲学、生活和对世界认识的关系。龙荪师指出,人们一般认为,“生活与逻辑没有关系” ,或者说“毫不相干”。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没有逻辑,甚至理性也很少在生活中起任何重要作用。比如,人们都是未经自己的同意而来到人世间,又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离世而去。人们活着,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情感、欲望、希望和恐惧的奴隶,一方面又处于自然界某种神秘力量的统治之下。人们有时由于爱而恨,由于难过而笑;人们常常为高兴而落泪,随哀乐而起舞;人们常常为明知不可及的东西而去努力……总之,由于人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合理性、不合逻辑的东西,因此人们一般认为,逻辑与生活活“没有关系”或“毫不相--干”。龙荪师不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逻辑与生活不仅有关系,而且逻辑对于生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逻辑?“严格地说,逻辑是命题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任何没有联系的思想、概念、信念或命题,不存在逻辑问题,既不是合逻辑的,也不是不合逻辑的。“逻辑是一个命题或判断的序列,或可任意命名的从一个得出另一个的序列。……它是一个必然序列。”—————————————————————————————————————————① 题为“ Prolegomena”,原载《哲学评论》第1卷第1、2期,1927年4月,6月;后收入《金岳霖文集》第1卷,第233-282页。由王路译成中文,我依文章内容将题目改为《逻辑的作用》,收入《道·自然与人》,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5-232页。下面凡引此文者,不再注明页码。“逻辑是一种结构,是一种联系……它可以帮助我们判定哪些思想与一组给定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逻辑是证明一些正确的基本命题的工具,通过采用逻辑规则,这些命题可以成为不容置疑的。”什么是生活?生活不是一个概念。如果生活是一个概念,它也就没有什么合逻辑与不合逻辑的问题。生活是人们同这个世界的关系。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必须同这个世界打交道,这就是生活。人们要生活,必须与这个世界达成某种的一致,以求得某种的和谐。不管你自觉或不自觉,人们总是“追求便利,避免障碍”,换言之,我们总是“遵循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行。龙荪师认为,所谓“遵循阻力最小的方向只能遵循自然界或人类思想中蕴含的某种确定的关系,就是说,遵循逻辑”。以 “如果 —— 那么”为例。普通人和哲学家同样懂得“如果 —— 那么”这个关系。“如果如此如此一个事实,那么这般这般另一个事实或另一些事实”。这是一种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为了特殊的目的,可以把“如果 —— 那么”这种事实关系看做是一种逻辑关系。” “如果 —— 那么”这一关系“归根结底乃是一种逻辑关系”。他一再说,我们不必去追问逻辑是关于自然的规律还是关于人类思维的规律问题。在这里,逻辑是关于什么的规律并不重要。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方便我们生活的关系,“当我们恰巧有了某种愿望,而与这种愿望有关的关系一旦被发现,就会指明我们行为的方向时,发现这样的关系,就解除了我们身上的负担”。仅此一例,就可以建立起逻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逻辑是生活中寻求满足其愿望的实际工具”。它比我们生活中任何其他要素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龙荪师的结论是:“没有逻辑,生活就会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龙荪师接触到现代逻辑的新成就。他指出,逻辑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范围”。它“能够处理棘手的认识问题”。“随着我们探讨未知的未来,逻辑将会在生活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逻辑对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我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在龙荪师发表《逻辑的作用》一文半个多世纪之后,即 1982年,他在一次谈话中又强调说:“逻辑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去说一个人‘不讲逻辑,是个很大的罪名,是骂人话。” ①二20世纪30年代,龙荪师完成《逻辑》一书的写作之后就决定不再搞逻辑了。理由是,他认为自己数学基础不好,搞逻辑又是“半路出家”,没有能力进一步研究逻辑。然而,他对逻辑的普及工作却十分热心,也做出了很多成绩。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全国逻辑大讨论中毛泽东号召广大干部学点逻辑,而当时国内出版的逻辑著作很少,适合非专业工作者学习的比较简明通俗的逻辑读物则更少。时任哲学所逻辑组组长的龙荪师,首先提出编写《逻辑通俗读本》的建议。他设想,要用通俗简明的方式,—————————————————————————————————————————① 金岳霖 《:哲意的沉思》(刘培育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讲解逻辑中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使得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干部与青年学生都能通过自学读懂。他还希望,在此书出版后能从读者中获得反馈信息,提出一些逻辑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使逻辑著作更适合读者的实际需要。龙荪师的建议得到了同仁们的响应。这本书的写作十分认真,五位作者用了近一年时间。为了更好地联系实际,作者多次走访科研、新闻工作者,搜集思维素材,进行逻辑分析。他们集体讨论写作提纲,再分头撰稿。每章写完后再集体讨论,提出意见,再由个人修改,最后由一个人对全书进行统稿。初稿完成后,他们又邀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同行们进行讨论,征求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再做修改后才交出版社。这部书稿在正式出版前曾为毛泽东等人印过大字本。① 《逻辑通俗读本》于 1962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后又多次修订,前后出过5版,还出了少数民族文字版和日文版,印刷8次,发行60多万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普及逻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20 世纪 60 年代,党中央提出解放哲学,让哲学变为群众手里锐利的武器。同时要求广大哲学工作者下乡去“滚泥巴”。当年有很多的知识分子都被赶到乡下去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就在这个时候,龙荪师想过如何让逻辑为五亿农民服务的问题。记得 1965 年 8 月,龙荪师两次约逻辑研究组的同仁到他家里开会,他让我们几位正在农村参加“四清”的同志介绍农村工作情况,然后他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让全组的同仁到农村去自觉地而不是盲目的搞关于逻辑的调查研究,会上还制定了具体的调研计划,龙荪师、汪奠基、沈有鼎这些老专家也表示要去农村调研。我理解,当时的龙荪师是想通过农村调查,总结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思维特点和存在的逻辑问题,然后逻辑工作者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编写逻辑读物,向广大农民普及逻辑学,把逻辑学变为群众手里有用的知识,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逻辑思维水平。这项工作后来因为周扬同志提出编写“大部头”著作的任务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没有付诸实施。“文化大革命”中,龙荪师不顾工人解放军宣传队的反对,支持组里同仁撰写《学点逻辑》普及读物。“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龙荪师在不同会议上多次发表讲话,强调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一定要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他号召广大逻辑工作者要提高逻辑学水平,以便广泛地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普及到各条战线的具体工作中去。②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筹备创办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请时任中国逻辑学会会长的龙荪师担任名誉校长。他说:“普及逻辑知识是大好事,社会各方面应该支持。”87岁的龙荪师高兴地接受聘请当了中国逻大名誉校长。在龙荪师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多次听取中国逻大关于办学情况的汇报,为中国逻大《逻辑》教材题写书名,发表“逻辑科学必须普及!”“(逻辑学)走出大学和研究所的大门,这是莫大的好事”的题词,他还鼓励自己早年的学生参加中国逻大广州辅导站的工作,“做个好的逻辑教师,为中国逻大尽力。”他看到每年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名学子报名到这次函授大学学习逻辑—————————————————————————————————————————① 参见张尚水:《回忆龙荪师二三事》,载刘培育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增补本),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305-306页。② 参见《金岳霖文集》第 4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8-450页。学,非常非常高兴!他说,1949年前,一所很大的大学一年只能培养几个、十几个人学逻辑。现在一年就有几万、几十万人学逻辑,“真了不起!”“这应该感谢伟大的时代”。①三我们回顾龙荪师关于逻辑与生活关系的论述和有关逻辑普及的思想,不单单是为了纪念他,还因为他的这些思想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龙荪在 20世纪20-30年代说,人们一般认为“逻辑与生活没有关系”。今天呢?据我的观察,这种状态并没有多少明显改变。龙荪师在80年前反反复复地强调,逻辑对于生活是“不可以缺少的”,如果“没有逻辑,生活就会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今天呢?据我的观察,并非有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且对此有明确地阐述。其实,要论证逻辑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并不复杂,也不困难。思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重要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进行。思维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思维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思维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全的逻辑思维素质,那么他的其他素质就谈不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披露,曾邀请全球 500多位教育家列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其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居16项教育目标的第2位。可见逻辑思维素质的重要。逻辑是关于正确思维的理论,它必然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逻辑是人们言语交往的工具,是人们求知的方法,是人们理性的支撑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素质,就不可能有健全、成熟的理性,就不可能积极有效地认识世界,也不可能进行成功的交际。一个没有良好逻辑思维素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然而,我们看到,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逻辑缺失和混乱现象十分严重。2003年,我们曾邀请首都10位知名逻辑语言专家座谈“逻辑语言与社会生活”问题。专家们共同指出,从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到明星访谈、官员讲话;从广泛的传媒报道,到图书论文、法律条规、经济合同;从法庭辩论,到重大决策的论证……,几乎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正确,论理不透彻,论证不科学,自相矛盾,前后冲突,甚至整个思维过程混乱不堪,让人不知所云的现象存在。这些逻辑问题妨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有时甚至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我们不能再漠视这些问题了,我们逻辑工作者应该行动起来,以龙荪师为榜样,深刻认识逻辑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逻辑普及工作。广大人民群众需要逻辑,逻辑的基本精神和基础知识是可以普及也能够普及的。同时,逻辑普及工作对推动逻辑发展也是有帮助的。龙荪师晚年指出,一个新学科“只有普及才能为群众所了解。”“只有普及后,一个新学科才有生命力!” ②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搞好大学里的逻辑教学。让学生感到逻辑有用,让学生从心里喜欢逻—————————————————————————————————————————① 参见《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增补本),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336-337,526页。② 闵珊华、贺仲雄《金岳霖晚年对 Fuzzy逻辑的认识》,《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0-331页。辑。不少高校在逻辑教学方面有成功的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其次,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逻辑问题和逻辑需求,认真做调查研究,力求有针对性地撰写一些大众逻辑读物,让逻辑学走出大学校门,走进广阔的社会天地,让人民大众有机会学习逻辑,运用逻辑。再次,要通过多种方式为逻辑学适度“造势”,让更多的人关注逻辑学。20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主席接见逻辑工作者,推动逻辑学大讨论,号召广大干部“学点逻辑”,使逻辑学在人民大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70年代末80 年代初,我们逻辑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等受众面极广的媒体上举办逻辑通俗讲座,出版逻辑普及读物,开办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扩大了逻辑影响。当年中国逻大逻辑教材在二、三年内就发行几十万册,一本《逻辑入门》小书,在几年内就出3版,发行近百万册。进入 21世纪,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运用多种形式为逻辑适度“造势”。2006年,海峡两岸逻辑学研讨会将在南京召开。2007年,世界逻辑大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都是逻辑界的大事。我们应该认真做好准备,开好这两个重要的会,也要借用这两个会召开之机,向全社会宣传逻辑学的作用,宣扬中国学者在逻辑学领域里取得的重要成果,为逻辑学“造势”。(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第四篇:公文写作中引以为戒的逻辑错误
写作公文时总要与各种概念打交道,如果不正确抉择各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常会在公文中出现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根据公文中常见的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种属混淆。概念之间往往存在从属关系。如a概念包括b概念,而b概念则是a概念中的一部分。像“水果”和“梨”两个概念,“水果”包括“梨”,而“梨”则是“水果”中的一种。“梨”和“水果”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在写作涉及到这两种概念时不能并列写这两个概念。如:“今年市郊水果和梨都获得了丰收”,这样并列写法是不对的。
2、交叉并列。两个概念有一部分相同的含义,有一部分不相同的含义,则这两个概念就有交叉关系。如“青年”与“工人”两个概念之间有交叉关系。在公文写作中,不能将互相之间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
3、限定与概括不当。用概念表述某个事物或意思时,所用的概念应当能准确地表示所要表示的事物或意思。如:“城镇环境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在这句中“环境污染”的概念太大了,与煤烟型污染相配不当。如果改为“大气环境污染“则就合适多了
4、定义模糊。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因此,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必须揭示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揭示概念的内涵,则就范了定义模糊的错误。如:“生命是常青之树”这里只是作了个暗喻,并没有说明“生命”的本质属性,所以这句话不能代替定义。
5、标准不一。在同一句子中,划分各子项的标准应该是同一的,用不同标准划分的子项,不能并列在同一句子中。如:“国营、集体、个体及千元以上销售额的饭店要带头使用型煤。”这里“国营、集体、个体”的划分是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千元销售额”又是以销售货款为标准。标准不一放在一个句子中就范了概念混淆错误。
6、判断不准。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方式。判断常会出现错误。如:“所有的书籍都是人类的精神粮食”。粮食是有利人类的健康的,但书籍并不一定都有利人类的精神健康,所以这个判断是绝对的,是错误的。
7、自相矛盾。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包含两相反的自相矛盾的意见或要求。如:“根据县体育工作成就和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特提出县业余体校教练员职业岗位设置申请……。如有困难,也可缓设或不设。”设置职业岗位和不设职业岗位是两个相反的概念。这两个相反的概念同时在一个公文中加以肯定,就造成了自相矛盾的困境。
第五篇:辩论赛中常见的十四个逻辑问题
一、强加因果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这种错误往往很具迷惑性,许多辩手场上反应不过来。
前几年很热门的一本书叫《货币战争》,里面有这样的描述“林肯总统表面上看是被南方暗杀,实际上他是在签署了XX金融协议X天后被杀害的...肯尼迪总统遇刺前签署了XX金融协议,试图打击大财团利益....里根总统在签署XX金融协议后,旋即遇刺....”这些煽动性的描述让许多读者自行联想,从而脑补出“美国金融集团控制了美国政坛,如果总统试图限制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连总统都敢杀掉”这个结论。
这就是犯了“把前后联系偷换成因果联系”的错误。
打个比方,我每次考砸前都会吃早饭,但我不能说“我因为吃了早饭所以考砸了”。同样的,美国总统每年都会签署无数的文件,不能把遇刺总统都签署过金融相关文件就得出“总统遇刺和金融文件”有关。这里打个比方,宋鸿兵试图以总统遇刺前都签署过金融协议来论证相关性,但每个总统遇刺当天都会吃早饭,难道能证明总统遇刺是因为吃了早饭么?显然不能。何况,林肯、肯尼迪、里根等人的遇刺,显然和金融体系不直接相关。
一般情况下,因果联系都有前后联系,但前后联系不一定有因果联系。
二、倒果为因
个人认为,如果要挑选一本最重要的必读书给辩手,那非《统计陷阱》莫属。这本书里面的逻辑讲解和案例分析既生动有趣,又严谨科学,我看了5遍,每遍都能学到很多。
里面提到了一个案例:美国某州的麻风病患者全国最多、比例全国最高,因此许多人得出结论“这个州的气候一定是很容易得麻风病。”
但其实恰好相反,这个州的气候是全国最有利于麻风病患者治愈的,所以全国的麻风病患者都会来这里治疗,所以这个州的麻风病患者才全国最多、比例全国最高。
前几天的热门状态也是一个道理:“二战时,盟军请了一位科学家来研究该加强飞机哪块机身的防护。这位科学家统计了飞机的中弹区域分布图,发现机翼是中弹最多的部位,座舱和发动机则是中弹最少的。那么是不是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呢?事实是,能统计到的样本都是中弹后活着回来的飞机,而那些中弹后坠毁了的是不在统计范围内的。也就是说,机翼中枪只是轻伤,中弹最少的座舱和发动机才是致命部位,这里才是最需要加强防护的。”
在辩论场上时,当对方提出了一个让你觉得很突然的数据(比如X州麻风病人最多)时,不要本能地逃避或者害怕,而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对方的数据是否能推出相应的论据。
三、偷换概念/偷换前提
将辩题的前提和定义偷换成与公众认可的定义不相符的前提和定义。
它有以下几种情况:
1,偷偷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外一个概念。比如“情在理先/理在情先”,这个题目本来讨论的就是人际关系中人情和道理的比较,可许多反方会把“理”定义成“宇宙万物的生存规律”等奇怪的定义,就属于偷换概念。
2,利用多义词混淆不同的概念;比如02全辩“网聊有聊”,“有聊”在语境中是“有意义”的意思,可是正方电子科大偷换成了“存在有聊天这一活动”,就是典型的偷换。
3,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整体属性,而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是组成一事物类的每个分子的属性。4,偷换论题。在论证过程中故意违反论题要明确、要同一的规则,偷偷地转移论题。
这里说个题外话,由于语境的区别,出现定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定义分歧一般都要先交锋定义。一般原则是第一常识定义不需要过多演绎,但是反常识定义必须开展论证演绎。比如上周六的南京09明星表演赛,反方将“梦想”定义成“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个定义违反第一常识,所以反方就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演绎论证,虽然这个定义很难得到评委的认可,但是也成功打乱了正方部署,使得比赛一直在反方的节奏中展开。
三、攻击辩题
也就是常说的不合题,严重违背出题人的本意。
打个比方,以前有个题目叫“生产安全问题可以/不可以避免重复发生”。正方的立论是这样的:“人不可能同时踏进一条河流,世界上也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所以生产安全问题再类似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自然可以避免重复发生”。这个立论在逻辑上毫无问题,但却是典型的攻击辩题。
还有“人类需要/不需要时光机”这个题目中,许多反方的论点是“时光机是造不出来的,造不出来的东西自然是不需要的”。这种论点也有攻击辩题的嫌疑,因为这个命题的讨论就是以“时光机可以造出来”为前提的。
攻击辩题最严重的恶果是无法交锋,在论点裁眼中会直接判负,但在白纸裁眼中,则需要看对方是否应对。比如本届华语辩论锦标赛,天津大学与马来西亚国能的比赛“泰囧热映是否是中国电影之福”,反方马国能的论点是“任何电影的热映都无法解决盗版的问题,因此任何电影的热映都不是中国电影之福”。这个立论明显是攻击辩题的,但是正方天津大学相关反驳不够,因此输掉了比赛。
四、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仅根据少数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的简单化的归纳方法。由于任何实例都不难找到,因此在严肃的科学思维中,仅仅靠个例只能提出初步的假说,而不能证明任何命题。
在辩论赛的举例中,一般有两个原则:
1、一个好的反例,比十个好的正例都要有效果,尤其是在比较性辩题的讨论时;
2、正例一定要举那些不偏激、具有典型性、社会性,最好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例子,这样一下子就能够起到良好的说服效果。比如我如果要讨论奢侈品消费问题,拿我自己做例子肯定是不科学的,必须要有社会性、典型性的数据或例子。
在数据的选取也是一样,首先要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广泛,其次要保证数据口径的科学有效,最后在数据到论点的桥接上也必须有充分的关联,不然效力也很难保证。
五、类比不当
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 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不当类比。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汪一峰学长和武大的周帅兜曾经说过“一切类比都是不当类比”,意思就是所有的类比和你原来想要讨论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时候你经常需要告诉评委,你的类比并不是要直接佐证命题,而是要演绎你体系中某一个论点。这里打一个比方,周帅很喜欢的一个例子,来自安徽大学。“请问对方辩友,夏虫可以语冰么?”
“夏天的虫子不可以语冰,因为它根本活不到冬天,自然不知道冬天是什么样的。同样的道理,大学生刚毕业,如果不锻炼两年,又怎么知道怎么做好省级公务员的工作呢?”
这个类比严格意义上不严谨,但是现场效果极佳,大家一下就听懂了意思。
六、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诡辩术,指在同一问题上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是非标准和取舍标准, 以混淆是非, 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这里需要讲清楚,如果两者性质不同的话,采用不同的标准是相当正常的。但如果两者性质完全一样,采用一样的标准就很扯淡了。比如同样是分离主义运动,美国有时候支持并说这是“民主自决”,有时候则暴力压制,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在生活中和辩论赛都很常见,但也非常隐蔽。这里就不展开了,避免被扣上五毛或者美分的帽子,但大家可以看看网络上那些人的论战,双重标准都表现得极其明显。
七、包含式论证
偷换概念的一种特殊形式,将对方的立场也包进自己的立场进行论证,也叫包辩题。
比如“为什么说管理比服务更重要,因为服务也是一种管理。”这种论正在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以前在逻辑时代比较常见,价值时代大家都更喜欢受身打法。
八、循环论证
论题的真实性是要靠论据来证明的,而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去证明,就是循环论证。
这也就是常说的“套套逻辑”,打个比方:“我爱你!”——“你为什么爱我呢?”——“因为你值得我爱”——“我哪里值得你爱呢?”——“在我爱你的那些地方”。
在辩论赛中,循环论证经常被暗藏在定义之中。比如“师者以传道为先”的立论是“一般的老师以授业为先,但师者高于一般老师,他们是专门用来讲授天地道理的,自然以传道为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经过包装后会很难发现。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网上有许多90年代的辩论理论文会把循环论证、偷换概念甚至捏造论据等都作为“正确技巧”来推广,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
九、充分必要条件
这东西本没必要单独讲,但我发现许多辩手在实战中对此掌握差到了极点,故简单提下。
所谓必要条件,其实就是你必须有我才行,没我就不行。比如吃饭是活下去的必要条件,因为不吃饭的话肯定没法活下去。所谓充分条件,是指有了你会带来我,但没有你,嘿嘿,可能我还在。比如喝牛奶可以长高,但是不喝牛奶未必不能长高。
在辩论赛的实战中,必须界定清楚。比如“英雄莫问出处”中,正方要证明出处是一个充分条件,反方则可以证明出处是必要条件,基于此才能开展要不要问的讨论。
十、全称判断
同样也是逻辑时代的产物,那个时候的辩论讲究“我全对、你全错”,所以任何立场的成立都必须保证没有反例,因此不得不在前提上做文章。比如上面提到的英雄莫问出处,如果在逻辑时代你得论证每一个英雄都别问;还有前天的南京09明星告别赛,反方也是说“在全称判断下双方都无法成立,所以我们才必须使用别的定义”。
应该说全称判断这个概念更多涉及的不是辩论技术层面,而是辩论理念层面,因此在这里就不展开了。但一般辩手准备题目时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了反例时,我应该怎么解决?
十一、逻辑自洽
其实也就是自相矛盾的问题,这里不展开了。一般肉搏的队伍都喜欢找寻对方的逻辑矛盾予以攻击,但这几年推战场太过流行,大家都自说自话,逻辑不自洽一来很少出现,二来出现了也很少被攻击了。
大家可以去看夏局长的辩论小说《阿瑞斯的青春生活》以及《Y的神秘邮件》,里面有详尽论述。十二、三段论(懒得写了,以下部分均抄袭自华语辩论网)
三段论包含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概念;并且要求在两个前提中,中项必须被周延一次。中项,是指前提中重复的那个概念,周延,是指被判定全部外延。所以,三段论的错误主要分为四种:伪三段论;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周延中项错误。
比如,如下就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五班的男生都会踢足球。小前提:顾博立是五班的男生。结论:顾博立会踢足球。此三段论中的中项:五班的男生。
举例加反驳:①是大前提,②是小前提,③是结论
A类:①我的邻居是中国人②我的邻居不勤劳③中国人不勤劳。(这里的2个“中国人”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中国人”表示的是“某个中国人”,不是集合概念;后者“中国人”表示的是“中国人群体”,属于集合概念。故这里面出现了4组概念,三段论不成立。)
B类:①卖国贼是说谎的②你是说谎的③所以你就是卖国贼。(周延中项错误,在这个诡辩中,“说谎的”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应该被周延的中项(大小前提的共同项),然而实际被周延的却是“卖国贼”。“卖国贼”和“你”都不能涵盖说谎的的全部外延。)三段论中其他要注意的错误:
1、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①甲不是明星②明星都不轻松。此三段论得不出任何结论。
2、一个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①甲不是明星②明星都不轻松③甲不轻松。(成立)
3、两个特称前提不能退出结论:①有的同学是运动员②有的同学是影星。此三段论得不出结论(有的人说结论是③有的同学是运动员而有的同学是影星,这是循环论证,而非三段论)。
4、一个前提特称,则结论特称:①所有学生都是青年②有的影星是学生③有的影星是青年。
5、中项在前提至少被周延一次(重要):如果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全部的外延,则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在三段论中,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一次都没有被做出全称肯定判断,则称为没有被周延,那么大小前提就不能产生必然联系,就无法推出任何结论。例1:①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②我不是运动员③我不需要锻炼身体。(在大前提中,“运动员”只是需要锻炼身体的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中项“运动员”没有被周延,推理无效。)
例2-1:①一切金属是可塑的②塑料是可塑的③塑料是金属。(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金属和塑料都是“可塑的”的一部分,无法断定金属和塑料有无关系,所以无法推理出结论。)
例2-2:①一切金属是可塑的②铁是金属③铁是可塑的。(推理有效,在这里,“金属”在大前提中被做出了全称肯定的判断,因此被周延了,所以可以退出结论。)
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这个现象在新生中极其普遍,主要体现在对“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内外因”的错误理解上,许多新生辩手用错了还觉得自己很有理。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经常被新生应用于类似“大学毕业应该以待遇为先”的辩题,来证明有钱的重要性。然而在马哲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概念,只能用来指代类似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法制建设等宏观概念,绝对不能用在微观和个人层面。
2、物质决定意识:经常被新生应用于类似“大学生应该坚持现实”或者“地震孤儿物质援助更重要”之类的辩题。然而,物质决定意识并不意味着物质比意识更重要。成吉思汗的爸爸妈妈决定了我的出生,但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吉思汗的爸爸妈妈比他更重要。所以,A决定B不等于A更重要。同样的,A是B的基础也不等于A更重要。念小学是念大学的基础,难道就说明念小学比念大学更重要吗?通过物质决定意识,其实很难推出辩题的结论。
(兰蒂斯回复)物质决定意识这里的错误实际上分这样两种:
1、A决定B反映了A与B的对应关系,好比说A是自变量,B是应变量,但这个关系是客观的。而A和B谁更重要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讨论的不是A和B的关系,而是A、B分别与人(或其他事物)的关系。因此讨论的对象不同,所受的主客观限制也不同。
2、“物质”和“意识”分别是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抽象,因此这是两个集合的对应,而不是两个元素的对应。辩论中一方所讨论的比如“金钱”、“硬件”等只是“物质”的个别元素。集合间的关系不能直接传递给元素。这就好比,“男人比女人力气大”,是推不出“男人A比女人B力气大”的。
3、内外因理论:这个是新生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容易出错的,新生往往将“内因”和“主观能动性”相混淆。“内因”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石头的内因决定了里面蹦不出猴子,比如苹果籽的内因决定了它种下去长出来的不会是桃子。所以人的内因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比如基因等)和社会属性(比如其社会关系),所以“人的意志和精神”绝对不能用“人的内因”来概括,而只能用“主观能动性”来概括。
4、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然而,用这条理论来解释当今经济现象,如石油、粮食、经济危机是明显不合适的,因为这个理论适用前提是“商品—货币—商品”模型,而在金融期货中,这一模型并不成立。
比直接指出更有效的反驳法:归谬法
归谬法是指先假设对方逻辑是正确的,然后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在辩论里面,归谬法是最有现场效果也是最能深入人心的,这需要辩手充足的准备、知识的积累和敏锐的反应。但与上面的反驳方法不同,归谬法必须针对具体辩题和具体情况进行,没有通用规律,下面举3个例子,都采用了归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