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案例:麦肯锡为何屡败
陈旭东整理
管理案例:麦肯锡为何屡败 缺失目标与结果间的执行环
再好的理念,如果不去执行,也只是空谈。
只有当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开始关注适当的细节的时候,一个组织才能真正落实一项计划。’
管理咨询风行天下,但除了给企业做做智囊、顾问尚可之外,真正对企业进行彻底改造终获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失败者却多如牛毛。享有盛誉的全球最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来到中国,几年之后收获的却是一连串的尴尬。
我们不得不追究一个问题,那就是,麦肯锡在中国为何屡屡以失败告终?
一、生搬硬套,难以切合实际
譬如在王府井百货的咨询中,在未能深入了解王府井百货各管理环节的实际特点时,就直接将他们在欧美操作百货零售公司咨询项目的管理软件克隆过来。结果与王府井格格不入,难以实施。
二、战略过于“理论化”,战术过于“理想化”
在为乐百氏的咨询中,这种“理论化”和“理想化”的特征,就表现得尤其明显。麦肯锡做的“乐百氏战略蓝皮书”的核心观点是,“造就中国非碳酸饮料市场的领导者”。麦肯锡通过极其详尽和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明确地告诉乐百氏:“只有进入非碳酸饮料市场没有出路。”于是,“今日可乐”胎死腹中。
而就在乐百氏大举进军非碳酸茶饮料市场的同时,乐百氏的老对手娃哈哈,以“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的强大广告声音和巨额投入,进入了碳酸饮料领域,推出了娃哈哈“非常可乐”。
而乐百氏的茶饮料却并没有像麦肯锡在“蓝皮书”中预计的那样“一炮打响”。
于是,1998年也就成为了乐百氏的“灾年”,当年乐百氏的市场增长速度从前一年的85.3%大幅下滑到33.3%。显而易见,麦肯锡未能实事求是地对中国的商业环境做正确的估计,这是其本身执行不利。
三、过分相信下猛药,而不管“病人”的寒、凉、温、热
在为康佳的咨询中,由于对康佳的企业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入论证,以至于出具的方案与康佳多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和考核尺度产生冲突,一些足以推动企业“核心生意”的部分和人员,因为考评标准过于僵化,导致积极性反而较以前减退。
而在组织构架上的建议,是把康佳当时的家电生产销售、手机生产销售及海外市场三块业务集中起来管理,实行事业部制,使经营管理重心下移。但是,各事业部骤然脱离集权式管理,只得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更新管理工具,自行实施市场计划,结果不但上下脱节,就连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产生了混乱。
同样,麦肯锡为实达集团进行咨询也犯和康佳一样问题,新方案要求实达由个人权力式管理向程序化管理转变,与公司原有的管理方式和决策管理层有根本性冲突。
我们认为,麦肯锡的咨询文本应该是相当优秀的。但问题是:
1.它所服务的企业是否建立起了一种执行文化,改革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是否上面一声令下,企业各阶层就能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到底?
2.那个“不为人知的鸿沟”——企业领导者希望取得的目标,和企业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之间,是否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这是企业本身的素质问题。
3.麦肯锡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本身缺乏执行力。
最关键的是,中国企业的改革只要伤筋动骨,就不会被好好地执行。优秀如联想这样的企业,在进行ERP改造时还差点胎死腹中,那么普通企业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失败的可能性必然大于成功的可能性。
那么,在改革的目标与结果之间,企业究竟该怎样去执行?
柳传志认为,此时企业必须遵循的一个指导性原则是“拐大弯”。也就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重大问题的解决要打足提前量,及早进行预期设计,准备防范措施,而不能事到临头再刹车、拐急弯。只有“拐大弯”,问题的解决才能稳定而平滑,遇到的阻力就会较小,企业的震荡和损失才会降到最低程度。另外,在具体运营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要学会“拧螺丝”,就像用4颗螺丝钉来固定一个平面一样,不能先拧紧一颗螺丝再去拧其它几颗,要循序渐进,每一颗螺丝拧几环,轮番进行,在不断的平衡过程中,最终将螺丝全部拧紧。这样的处理方式才会及时发现与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中不恰当的部分,实现最终成功。
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在讲变革。不断有人在鼓吹革命、彻底改造、突破性思维、大胆的目标、量化变革、学习型组织之类的理念。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方法将其变为现实,再伟的理念也无济于事,再多学习也无法带来实际的价值,再诱人的变革最终会落得胎死腹中。而且,你的组织还会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因为失败会吸干组织中每个人的能量,而不断的失败则会毁了整个组织。
实达的惨败就是例子。
所以执行必须以现实为基础——这种方法贯穿着一种理念:有意义的变革只能来自实际的、有效的执行工作。
第二篇:建筑业农民为何屡被欠薪、工伤所难
Why are migrant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ways gotten stuck on by arrears of wage and work injury?
建筑业农民为何屡被欠薪、工伤所难
木刀
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筑施工一线繁重的建设任务。然而,随着我国建筑业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建筑业是工伤风险高、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其中欠薪事件多发、安全事故频现、工伤维权艰难是建筑业农民工遇到的三大主要问题,亟待寻求有效解决途径。
建筑业和以成为欠薪重灾区 生活中,常会发生这样不该发生的惨剧:
2015年1月19日,在河北冀州一处新建楼盘,一名13岁女孩帮父亲讨薪时,从16层跳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4年12月13日,河南周口女工周秀云在太原讨薪时,死在太原龙城派出所。这两起因讨薪致死事件虽属极端个案,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建筑业欠薪问题的严重。
2014年,根据人社部、公安部等八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该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然集中在建筑施工企业。此次专项检查中,共解决建筑企业拖欠的农民工工资94.29亿元,占解决被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的86.61%。
另据一项有关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的调研报告显示,建筑工人讨薪维权全额结算比例仅为56.5%,甚至有8%的欠薪案例中,工人经过讨薪行动仍旧分文未获。
建筑业何以成为欠薪“重灾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林燕玲认为,这源于工程发包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很多工程要验收之后才能给付工程款,导致从事建筑业劳动的农民工经常无法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分析说,“建筑业包工制度和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晚付制’,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工程层层分包和违法转包”是建筑公司逃避自身用工责任,造成建筑业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根源。7年来,他所参与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课题组做了大量关于建筑工的调研报告,跟进了138起集体讨薪事件,其中层层分包与转包的比例高达97.1%,成为欠薪的重要祸首。
“晚付制”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建筑公司先行垫付开发商工程款进行施工,包工头先行垫付建筑公司工程款进行施工,建筑工人每月从包工头处支取一定的生活费,足额工资只在工程结束后或年末统一支付——这是课题组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工程款拖欠、卷款、资金断裂等问题,那么这些经济风险的承担者就是农民工。由于他们的劳动报酬权缺乏制度保障,因此每到年关,因讨要工资而发生的极端事件在建筑行业频频发生。
笔者在与长期关注建筑工人权益的研究部门接触中了解到,欠薪问题的根源是资金垫付。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拿下项目,一般都需要先行垫付工程款。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屡屡拖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使得建筑方既垫付了材料款,还没办法拿到工程款。由此以来,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就变得再自然不过了。
《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显示,高达82.6%的欠薪工地存在资金垫付行为,其中商品房与保障房垫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96.1%和94.4%。在拖欠建筑工人工资方面,劳务分包企业与开发商分列前两名,所占比例分别为43.5%与31.2%。
那么,如何减少欠薪行为呢? 专家认为,拖欠农民工工资,原因通常是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时缺少证据。然而,如果层层分包的制度不解除,工人依然无法和建筑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工资依旧会拖欠。
他们建议,严肃查处建筑业的违法转包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落实“恶意欠薪入刑”与“建筑行业信用系统管理制度”,建立劳动保障、住建、工商、公检法、工会等部门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联动惩戒机制。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解决建筑工人欠薪问题,应杜绝房地产开发中的垫资施工行为;改革现有的建筑用工制度,取消劳务分包制度,推动总包施工企业直接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专项保证金制度和“月薪制”。
但取消包工制度并不容易。一建筑公司项目经理曾直指资本运作的实质,“包工头不能取消,因为包工头作为建筑公司与工人之间的缓冲地带十分重要。”
不但如此,层层分包的用工体制让建筑企业不需要有固定工人,只要很少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企业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随时调整工人数量,实现灵活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如果依旧肆意纵容非法分包的存在,依旧不管不顾建筑工人的劳动合同问题,那么欠薪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因讨薪而导致的极端事件就不可能消失。
在今年三月召开的两会上,欠薪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胡春霞表示,“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社会影响很不好,容易滋生矛盾。” 她建议,一是政府建立“保底”制度,对欠薪的农民工及时先行给予一定补助;二是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的企业,建立“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三是规定企业实行按月支付工资制度;四是企业建立“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她认为,针对“农民工工资”保障进行单独立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安全事故频现隐患暗流涌动
1月5日晚9时许,广州市花都区富力金港城二期在建工地突然传出“砰”的一声巨响,一座有两层楼高、近200平方米的脚手架轰然倒塌,当时正在施工的14名工人全部被埋。
与此事故仅仅相隔一周之前,即2014年12月29日清晨,清华附中一处建筑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而2014年12月28日,安徽蚌埠一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发生塔吊在顶升过程中倾覆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仅2014年12月全国公开报道的在建工程坍塌事故就有7起以上——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持续走高,一直排名在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位。
据住建部初步统计,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511起,死亡637人,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和死亡数较2013年有所增加,达到29起、105人。
为何建筑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呢?
笔者注意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工程项目层层分包、转包甚至资质挂靠等违法行为,导致施工安全监管不严和事故发生后责任分摊,这是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这使得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总包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乃至包工头都对施工安全麻痹大意,更为重要的是几乎在每一次建筑业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工地的安全负责人都不在施工现场,甚至连安全员都不在现场。
在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工地上,为了应付检查,包工头就派极少数有上岗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工人上岗。而主管部门为了图方便只是在工地项目部看一看安全档案和安全考试花名册。
此外,建筑业监理单位容易形成权力寻租现象。监理本来是受托于建设单位来监督总包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但却利用手中的监督权向总包或劳务分包公司进行权力寻租,导致对工程安全与质量问题包庇纵容。当然,也不排除总包公司要求强行施工,以及劳务分包公司拒绝总包整改意见强行施工的现象。
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存在严重不足。据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近4500万人,其中3600万人是农民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不仅数量非常大,来源也非常广泛,其中不少来自于偏远地区,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当地的农村,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只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据调查,有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安全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不具备应有的岗位知识,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
一份《建筑业农民工劳动保护与工伤维权调研报告》,完整跟进和掌握了从2007年到2012年间全国范围内73个建筑工地职业伤害案例。该报告也显示,96%的工伤工人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职业培训。
此外,建筑业中务工人员的防护工作不到位也是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住建部负责人曾指出,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和起重机械安拆事故占比超过50%,成为建筑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源。
一位基层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认为安全投资看不到效益,便减少安全方面的投资,致使安全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偷工减料,采用劣质钢管、扣件等建筑材料;为节约成本,使得建筑工人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配备严重不足,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为此,笔者认为,作为管理和监管落后的建筑行业,若要有效防范建筑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施工企业直接招用工人,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取消包工制度;二是在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员或施工队长随同工人作业,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采取对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终身追责制度,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项目领导;四是实行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
工伤维权艰难急需多方发力 2013年底,《人民政协报》曾经以一篇题为《伤不起的建筑工人》的报道,揭露了建筑工人在工伤维权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引起全国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2014年,以总工会界委员作为重点成员的全国政协就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建筑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用工方式的特殊性,建筑工人的权益特别是工伤后的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工伤维权问题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近4500万人,其中3600万人是农民工,建筑业从业人员参保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一位律师曾经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因此,如果企业没给职工上社保,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阻碍职工进行工伤认定,进而选择私了或者逃避赔偿责任。
据了解,建筑农民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要获得工伤赔偿,首先,需要进行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显示,签订劳动合同并持有劳动合同原件的建筑工人比例只有5.1%,没有劳动合同的比例则高达95%(其中,签字被收走的比例为8%)。
此后,还需走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等相关程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工伤处理的程序达到10项。依据目前的法律规定与工伤处理实务的操作情况,正常程序全部走一遍,时长需1149天,也就是3年多时间。
由于索赔耗时过长,许多职业病患者“耗不起”,死神跑赢赔偿的悲剧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7月,煤矿工人李廷贵为给自己维权奔波两年之久,直至其暴亡之后家属才领到5万元赔偿金。2013年1月,河南登封颖阳镇尘肺病人孙武勋、孙石衮还未等来赔偿的那一刻便双双毙命。
据了解,在和工伤系统衔接时,还有可能出现因为时效问题,导致职业病患者无法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由于工伤认定必须在职业病诊断做出的一年内进行,而一些患者如果因为不知情或者因为治疗的原因未能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则很有可能因为过期而不被受理。
困难还不止这些。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当工人通过繁琐而艰难的法律程序,确认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获得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有72.4%的用人单位拒绝赔偿。被拒绝的工人不得不启动工伤保险待遇的仲裁和诉讼程序。在获得仲裁或诉讼的支持后,由于用人单位的继续抵制,有29.1%的工人提起强制执行手续。这些要求强制执行的工人中,只有50%得到赔偿,27.8%的工人表示申请后法院没有采取执行措施,11.1%则遭遇无财产可执行的窘境。
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2011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拒绝向未参保的劳动者赔付时,可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再由社保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追偿。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基层人社部门普遍担心先行支付会造成基金支付风险等问题,“工伤先行支付”制度在现实中遭遇落地难。
日前,针对部分建筑工人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劳动关系确认难、工伤处理程序繁琐等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住建部、安监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将纳入工伤保险。
从《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按项目参保、不参保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工伤待遇中本人工资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职工平均工资等为该《意见》的亮点,这对于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提供了重要保障。
笔者注意到,按建设项目参保、工伤保险费用单独列支、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以及细化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等四个方面是《意见》的最大亮点。《意见》提到工伤认定所涉及的劳动关系认定,依旧强调劳动合同。
假若劳动监察部门没有办法监督建筑行业劳动合同的落实,在工伤认定时,工伤认定部门又咬住劳动合同不放,那么,工人自己申报工伤的维权之路就很艰难了。虽然《意见》中补充到,对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发生工伤的,参照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确认事实劳动关系,但即便有了这些证据,还要经过“一裁两审”,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
笔者认为《意见》对“工伤拒赔”的惩处力度有待加强。《意见》第六条虽然提到了维权农民工在申报工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但这条规定有些软化与模糊,对“工伤拒赔”的涉事单位不具备约束力。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工伤工人的合法权益,仅靠出台文件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相关部门严格执行。
第三篇:麦肯锡案例分析全集
内容目录:
麦肯锡《人才测评业务方法论介绍》66页.ppt 麦肯锡《上海环保集团---创建杰出的董事会》.ppt 麦肯锡《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市场细分研究报告》71页.ppt
麦肯锡《中国电信---市场细分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关键》109页.ppt 麦肯锡《中国企业如何改善绩效管理》67页.ppt
麦肯锡《中国石化公司---营销培训卓越的定价策略》204页.ppt 麦肯锡KPI资料.ppt
麦肯锡TCL股份组织结构设计方案.ppt 麦肯锡爱情报告.pdf 麦肯锡—百威啤酒战略报告.ppt
麦肯锡的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业绩改善与客户管理.ppt 麦肯锡的市场研究方法.ppt 麦肯锡的营销工具箱.pdf 麦肯锡方法(电子书).exe 麦肯锡给大唐电信作的战略.ppt 麦肯锡给医药行业的报告.ppt
麦肯锡公司管理咨询的标准流程—麦肯锡招商局项目.ppt 麦肯锡广电资料.RAR
麦肯锡-黑龙江庆新油田业绩管理报告.ppt 麦肯锡价格战略.ppt
麦肯锡建立高绩效的市场营销及销售组织体系.PPT 麦肯锡-降低成本的一些分析方法.ppt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七步法”.ppt 麦肯锡-金新信托-建立完善的产业投资流程.ppt 麦肯锡经典著作-用图表说话.pdf 麦肯锡-均瑶集团战略咨询项目建议书.ppt 麦肯锡-康佳广告促销计划流程实施手册.ppt 麦肯锡客户服务培训手册.ppt
麦肯锡—麦肯锡顾问客户服务培训手册.RAR 麦肯锡-某数码公司战略.ppt 麦肯锡培训2.ppt
麦肯锡—平安人力资源方案集成.RAR 麦肯锡-日本东芝中国公司战略.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1(motorola).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2(nokia).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3(西门子).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4(爱立信).ppt 麦肯锡—上柴的战略咨询.ppt 麦肯锡上海联通固定市场举措.ppt 麦肯锡—上海汽车城.ppt 麦肯锡实达案例分析.ppt 麦肯锡图表汇总.ppt
麦肯锡为某电力做的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流程最佳做法及诊断.ppt 麦肯锡-迅速改善XX银行零售业务销售业绩.ppt 麦肯锡—伊拉克战后重建机会研究报告.ppt 麦肯锡意识.ppt 麦肯锡营销咨询手册.ppt 麦肯锡—战略规划模板.ppt 麦肯锡战略讲稿.ppt
麦肯锡—中国联通:开拓业务增长的战略.PPT
麦肯锡-中国网通FY02宽带业务组织结构咨询分析报告.ppt 麦肯锡-中粮集团业绩管理咨询报告.ppt 麦肯锡-中信银行.ppt 麦肯锡自我全面介绍.ppt平安咨询-员工发展(麦肯锡).ppt
麦肯锡《上海环保集团---人力资源规划详解》78页.ppt
麦肯锡《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流程实施方案》130页.ppt 麦肯锡-03年一个航空物流园区的项目建议书.ppt 麦肯锡 康佳广告促销流程.ppt 麦肯锡 联想集团战略规划.PPT 麦肯锡 中粮集团战略咨询报告.ppt 麦肯锡 百威咨询项目报告.ppt 麦肯锡 奇瑞TII整合营销策略.ppt 麦肯锡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设计.ppt
麦肯锡《IT服务业务国际及国内趋势分析》33页.ppt 麦肯锡《宝钢股份公司---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68页.ppt 麦肯锡《工作手册---访谈技巧概述与基本框架》27页.ppt 麦肯锡《降低成本的一些分析方法》25页.ppt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案例:成与败的第一次
班主任工作案例:成与败的第一次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思考讨论题
1、班主任工作中,你有过漂亮的“第一次”吗?为什么它是成功的?
2、班主任工作中,你有过失败的“第一次”吗?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去做?
看到这两个讨论题,我想到了我班主任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成与败的“第一次”。在这成与败中,我带给了学生快乐和成就感,自己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我也带给了自己难以抹灭的愧疚,至今想来耿耿于怀。
“败”的刻骨铭心
那一年,是我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特殊情况,我中途接了一个班。在当时的我看来,只要自己有热情就足够了,再加上自己上高中的学生“经验”,这么几个小毛孩子,还能对付不了嘛!
刚毕业嘛,我和学生走的很近,几乎无话不谈,要求也比较严格,出现错误也会发发火,严厉的批评他们。自以为干的很好,没想到几个月后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有的学生撒谎请假出去玩;有的学生总是扰乱自习纪律;(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有的学生谈起恋爱……当各种问题让我手忙脚乱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又出现了下滑!
当我的苦口婆心被他们取笑,当我的严格要求被他们践踏,当我的各种措施中途流产……当我的这第一个班在分科的时候被解散,我经历了让我至今想来心痛的“第一次”失败,一败涂地!
后来我反思失败的原因,找到以下这些问题:
一是我缺少班主任的经验,过于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没有看透学生若干活动背后体现了什么,没抓住学生的“要害”。
二是缺少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很多工作只是被动的执行,缺少在基本规范基础上的创新,表面工作有了,却没能做到学生的心里。
三是缺少虚心的学习和请教。刚毕业年少气盛,对一些老班主任看起来“笨拙”实则有效地方法不屑一顾,遇到问题碍于面子不虚心的请教,丧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四是中途接班,最容易形成和原班主任的对比,这种对比往往是主观性的。而自己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是导致班里民心凝聚力不够强的因素之一。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想我在虚心学习《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模块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我会有方法、更有能力做好的,我能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阳光……形成一个很有活力的班级。
“成”在初战告捷
在败得前提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我加强了自我素质的修养和提高。我很认真的观察老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的通过多渠道学习一些班级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借来了中学生心理学的书籍,勤于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
在后来我接手的两届学生是从高一开始的,两届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我个人也因为比较优异的班主任工作获得了一些荣誉,在刊物、报纸上也发表了多篇关于班级管理的文章,自己的教育博客点击量达到几十万……其实,我的成功就在于初战告捷。
初战,其实就是新生入校的军训活动。这两届学生都在开学初的军训活动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然后借势而上,始终保持了学生的一种比较好的士气,班风、学风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除了军训场地上的严格要求,我也把自己对他们的感情融入进去,酷暑天热,我就自己给他们扛去其他班级“眼馋”的矿泉水,都是我自己买的;不仅仅是训练,间隙还要主动的和他们沟通,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我的武器——就是我不太美丽的在微笑和问候;晚上的时候开主题班会,增进感情的时候还减弱了军训的苦和累以及想家的感觉;我用自己的热情和积极以及自己成长的感受,言传身教……当我是军训场地晒得最黑的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的军训效果已经遥遥领先了!
再加上自己比较到位的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大路铺好了,向目标前进的路上就减少了徘徊和误入歧途的机会。”
正是初战告捷,让他们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力量,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增强了挑战崭新的高中生活的欲望,让他们拥有了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并能付出不懈的努力,直到成功!此为成功的收获!
其实,班主任工作是没有定点的,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果拿着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去管理班级,势必会遭遇挫折。我们只有在一定规范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去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才能在自己从事班主任的道路上,尽可能的少产生一些失败,多收获一些成功!
成与败的第一次,是我们班主任成长的切身感受!
第五篇:麦肯锡全球调研AI应用场景160个案例
麦肯锡全球调研160个案例,发布5个行业34个AI应用场景(附图解)
来源:全球人工智能 时间:2017-11-03 15:53:56 作者:
“我觉得不行!”——“我觉得可以!”
这正是现在大家看待AI的两种态度。有人觉得现在去谈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为时尚早,但也有人觉得人工智能已经在企业的许多业务场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刷爆朋友圈,并且曝光度与日俱增的热门话题,许多企业都已经对AI“蠢蠢欲动”,甚至“先下手为强”了。
不仅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都开始纷纷自觉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许多企业也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企业的运营。
这样的方式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使得可口可乐公司可以更好地收集消费者相关的数据、了解消费者行为,并相应地调整其产品和服务,改善公司的管理运营。
{ 01 }
图解行业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这仅仅是人工智能一个非常小的商用案例。关于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跨越14个行业、10个国家,对3073名企业高管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160个案例,最终发布了《人工智能:下一个数字前沿?》报告,其中,报告详细描述了5个应用案例,并对零售、电力、医疗3个行业应用进行了图解:
1.零售:连接消费者,改善购物体验
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等发展使得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够轻松与顾客打招呼、交流,可以预测订单,提供引导;
通过机器学习,可以根据消费者到个人资料进行个性化促销;在顾客浏览店铺商品时,店内的信标(Beacon)也可以通过手机向他们发送优惠信息;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识别购物者打包的商品;加上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AI使得自动结帐和付款成为可能;
使用深度学习技术的无人机快递完成了零售业务链最后一英里的交付,能够实现避障并处理收货人不在的状况。
2.电力:更少的电站,更智能的电网
通过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系统,可以通过对风力条件的实时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
通过机器学习可以预测电力的供需峰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智能电线与机器学习的结合,可以实现实时的电力调度,改善电网负载;
无人机和小型机器人可以在不关停电路的情况下,检测和预测设备故障;
机器可以替代人工自动记录数据并检查设备状态,从而减少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数量,使他们可以花更多时间解决其它问题。
3.医疗:更快的诊断,更好的治疗
机器学习程序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远程分析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与其医疗记录进行比较,提供健康建议并预警疾病风险;
使用机器学习和其他相关的AI技术,设备可以进行自主诊断并帮患者做简单的体征指标检查,而无需人力辅助,从而减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
根据患者的历史医疗数据和记录,基于AI的诊断工具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根据医疗和环境等因素,AI算法可以预测患者行为和疾病的概率,从而优化医院运营、排班计划和库存管理。
4.制造:更智能、更灵活
对于工程和研发人员而言,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意味着更快的周转时间和更少的迭代次数,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获取全球各地的供应商信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更好地管理供应链,使得收益最大化;
项目经理可以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级分析,从而提高审查流程的有效性;
AI可以帮助企业重新审视制造流程和生产线,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加快企业上市速度;
制造商可以利用AI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
工作人员与工厂的生产线必须更好地进行协同作业,从而挖掘AI的全部潜力,实现其中的价值。
5.教育: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和效果
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帮助政府机构不断优化教育制度,提高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
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改善学习成果,并帮助学校不断改进课程组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在合适的时间以最佳方式向每个学生提供适当的内容,打造个性化教学;
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回答学生的常规问题或担任教学助教,使得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具价值的教学环节中。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程度最高的企业,也是增加投资意愿最强的企业。
也可以看到,已经采用了AI策略的公司的利润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CEO开始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并亲自主导相关项目的开展。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今年6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3%受调查的企业CEO认为,人工智能将为企业的未来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50%的CEO计划在2019年前采用相关技术。
{ 02 }
企业应用AI技术的10条建议
当然,还未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也不必感到焦虑和恐慌。企业未来战略如何布局,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如何推进,这些都成为目前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基于麦肯锡的报告,以下总结了企业在应用AI技术的过程中的10条建议/10个关键思考点:
1.不要听信所有炒作,其实并非每个企业都已在使用人工智能
虽然人们对AI的投资正在升温,但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仍然有些滞后。虽然AI的总投资额(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在2016年达到了260亿美元到390亿美元,其中外部投资是2013年的三倍。然而,AI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在麦肯锡的调查对象中,只有20%的受访者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业务或是核心业务中大规模使用AI技术。
(调查涵盖了五个范畴下的AI技术系统: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计算机视觉、语言、虚拟代理和机器学习)
2.要相信AI可以提升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这类“炒作”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AI早期采用者(即大规模使用AI或在核心业务采用AI的公司)中有30%的用户表示他们已经实现了收入的增长,利用AI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或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能力。此外,AI早期采用者中预计自己公司的利润率增长到比同行高出5%的人相较其他人要多3.5倍。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已经能够直接提高企业利润,使得AI投资的投资回报率(ROI)与其相关数字技术范畴的投资回报率相同,如大数据和高级分析。
3.没有领导的支持,你的AI转型计划可能会失败
成功的人工智能采用者往往拥有领导对新技术最强有力的支持。调查反馈显示,已经成功大规模部署AI技术的调查对象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率几乎是那些没有采用任何AI技术支持的公司的2倍。此外,除了从其公司CEO和IT部门主管那里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他们还获得了来自全部管理层高管和董事会的支持。
4.不要一个人独立专研AI,你还需要合作伙伴的才干和能力
经历数十年的“寒冬”,人工智能领域最近才开始加速其创新的步伐,而具备专业技术和能力人才也出现了稀缺的情况。即便是亚马逊和谷歌这样的大型数字原生代公司也开始转向通过外部市场的企业和人才,以增强其自身的AI技能。例如Google对DeepMind公司的收购,正是因为DeepMind能够运用其机器学习能力帮助Google提升搜索优化等核心业务。另外,据调查显示,AI的早期使用者主要是通过购买外部适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只有少数的调查对象完全是由公司内部人才开发和实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5.避免让技术团队独立进行人工智能项目和计划
在IT、数字或创新领域分别任命不同的部门主管,划分人工智能的管理职责,可能会导致“拿着锤子找钉子”的结果出现,为确保企业能够把关注点放在最有价值的案例上,人工智能项目应该由业务和技术部门主管共同评估和领导。
6.采用投资组合的方式加速公司的AI历程
AI工具如今的应用范围已相当广泛,能够解决具体商业问题,例如用于预测性维护等等。各组织机构可以考虑在融合AI技术时采用一种基于投资组合的方法。
7.机器学习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事物
机器学习及其最为突出的子领域深度学习已经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并获得了占据2016年所有外部投资近60%份额的融资。
但即便如此,机器学习也只是众多能够解决企业问题的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项。并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例如,为实现客户服务中心效率的提高所采用的AI技术可能与用于识别信用卡诈骗风险所采用的技术迥然不同。因此,在一个企业的数字与AI技术应用历程的特定阶段,寻找合适的工具解决每一个增值的业务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之间是有交集的。
8.数字化能力应该优先于AI
调查发现,在AI应用方面领先的行业,如高科技、电信和汽车等,也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同样,所有早期应用AI技术的企业都已在包括云基础架构和大数据的数字化能力方面进行了投资。事实上,没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企业似乎很难轻易地跳跃到AI领域。通过一连串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数字化方面经验较多的企业在融合AI技术时创造出利润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公司要高出50%。
数字化程度更高的行业和价值链更快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9.要大胆勇敢
在一项关于数字化颠覆(digital disruption)的独立研究中,我们发现要扭转数字化颠覆的“魔咒”,采取更“激进”的数字化战略是最重要的因素。采用这样策略的企业将从根本上调整其业务的投资组合,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以构建一个比其数字化前更加强大的增长途径。截至目前,这一因素似乎也适用于AI:AI的早期应用者中恰好采取积极、“激进”策略的企业较其他企业拥有更好的利润前景。
AI转型与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相似的条件和要素。
10.人与流程是最大的挑战
多数情况下,对管理层而言,将AI纳入到企业的流程和决策过程的挑战其实远远超过了实施AI的技术性挑战。作为领导者,需要决定哪些任务由机器处理,哪些任务由人类执行,而且无论是新任务还是传统任务,实施能够让员工持续学习的程序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AI技术与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协作和设计思维的继续融合,企业未来需要将主要关注点从流程效率转向决策管理的有效性,而这将进一步要求领导者打造一个持续改进和学习的文化氛围。
毫无疑问,AI就是下一个数字前沿。尽管一些公司仍未从之前的数字化颠覆中“缓”过来,但新的数字化颠覆正在成型。不过目前我们仍在早期阶段,还有时间将AI打造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妨先从这10条建议入手,开始规划自己的人工智能战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