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护理

时间:2019-05-15 02:1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肠外营养的护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肠外营养的护理》。

第一篇:肠外营养的护理

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气胸、血管或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移位、感染、糖或脂肪代谢紊乱、血栓性浅静脉炎。

(2)不舒适。

(3)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①静脉穿刺置管时的并发症

1)气胸:当病人于静脉穿刺时或置管后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弱时,应疑及气胸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包括作胸部X线检查,视气胸的严重程度予以观察、胸腔抽气减压或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对依靠机械通气的病人,须加强观察,因此类病人即使胸膜损伤很小,也可能引起张力性气胸。

2)血管损伤: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表现为局部出血或血肿形成等,应立即退针并压迫局部。

3)胸导管损伤:多发生于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穿刺时若见清亮的淋巴液渗出,应立即退针或拔除导管;偶可发生乳糜瘘,多数病人可自愈,少数需作引流或手术处理。4)空气栓塞:可发生于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或因导管塞脱落或连接处脱离所致。大量空气进入可立即致死。故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应置病人于平卧位、屏气;置管成功后及时连接输液管道;牢固连接;输液结束应旋紧导管塞。一旦疑及空气进入,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以防空气栓塞。

②静脉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

1)导管移位:锁骨下或其他深静脉穿刺置管后可因导管固定不妥而移位。临床表现为输液不畅或病人感觉颈、胸部酸胀不适,X线透视可明确导管位置。导管移位所致液体渗漏可使局部组织肿胀;若位于颈部,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并发感染等。因此,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必须妥善固定导管。一旦发生导管移位,应立即停止输液、拔管和作局部处理。

2)感染:长期深静脉置管和禁食、TPN,易引起导管性和肠源性感染,须加强观察和预防。

a.导管护理:每天清洁、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加强局部护理。若用3M透明胶布贴封导管穿刺处者,胶布表面应标明更换日期并按时予以更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痛、热等感染征象。若病人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反应淡漠或烦躁不安,应疑为导管性感染。一旦发生上述现象,应及时通知医师,协助拔除导管并作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避免经导管抽血或输血;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和保持导管通畅。

b.营养液的配置和管理:营养液应在层流环境、按无菌操作技术配置;保证配置的营养液在24小时内输完;TNA液输注系统和输注过程应保持连续性,期间不宜中断,以防污染;避免因营养液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和高温下而导致变质。

C.尽早经口饮食或肠内营养:TPN病人可因长期禁食,胃肠道黏膜缺乏食物刺激和代谢的能量而致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导致肠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并发肠源性的全身性感染。故当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或允许进食的情况下,鼓励病人经口饮食。3)代谢紊乱:

a.糖代谢紊乱:当单位时问内输入的葡萄糖量超过人体代谢能力和胰岛素相对不足时,病人可出现高血糖,甚至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但亦可因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溶液而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前者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渗透性利尿、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改变,甚至昏迷。对此,护士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停输葡萄糖溶液或含有大量糖的营养液;输入低渗或等渗氯化钠溶液,内加胰岛素,使血糖逐渐下降;但应注意避免因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所致的急性脑水肿。后者则主要表现为脉搏加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和低血糖性休克;应立即协助医师积极处理,推注或输注葡萄糖溶液。故肠外营养支持时,应加强临床观察和输液护理,葡萄糖的输入速度应小于5mg/(kg·min),当发现病人出现糖代谢紊乱征象时,先抽血送检血糖值再根据结果予以相应处理。

b.脂肪代谢紊乱:脂肪乳剂输入速度过快或总量过多并超过人体代谢能力时,病人可发生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后者表现为发热、急性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减少、溶血、肝脾肿大、骨骼肌肉疼痛等。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停输脂肪乳剂。对长期应用脂肪乳剂的病人,应定期作脂肪廓清试验以了解病人对脂肪的代谢、利用能力。通常,20%的脂肪乳剂250ml约需输注4~5小时。

4)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生于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时。主要因:①输液的静脉管径细小,高渗营养液不能得到有效稀释,血管内皮受到化学性损伤;②置有导管的静脉跨越关节时导管与静脉壁的碰触致静脉受到机械性损伤。可见输注部位的静脉呈条索状变硬、红肿、触痛,少有发热现象。一般经局部湿热敷、更换输液部位或外涂可经皮吸收的具抗凝、消炎作用的软膏后可逐步消退。

(2)促进病人舒适感肠外营养液输注速度过快并超过机体代谢营养物质的速度时,病人可因发热和呕心等而不耐受,但若慢速输注时,病人又可因长时间卧床而感不适。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舒适感。

①体位:在妥善固定静脉穿刺针或深静脉导管的前提下,协助病人选择舒适体位。

②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提供的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量,合理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快速输注时导致病人因脸部潮红、出汗、高热和心率加快等而感觉不舒适。

③高热病人的护理: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多因输液过快引起;在输液结束牧小时、不经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对部分高热病人可根据医嘱予以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

④注意TNA液的输注温度和保存时间

1)TNA液配制后若暂时不输注,应以4℃保存于冰箱内;但为避免输注液体过冷而致病人不舒适,须在输注前0.5~1小时取出、置室温下复温后再输。

2)由于TNA液中所含成分达几十种,在常温下、长时间搁置后可使其内某些成分降解、失稳定或产生颗粒沉淀,输入体内后可致病人不舒适。因此,TNA液应在配置后24小时内输完。

(3)合理输液,维持病人体液平衡

①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顺序:为适应人体代谢能力和使所输入的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应慢速输注。但对已有缺水者,为避免慢速输注营养液导致的体液不足,应先补充部分平衡盐溶液后再输注TNA液;已有电解质紊乱者,先予以纠正,再输注TNA液。

②加强观察和记录:观察病人有无发生水肿或皮肤弹性消失,尿量是否过多或过少,并予以记录。根据病人的出入水量,合理补液和控制输液速度。

3.健康教育

(1)长期摄入不足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致营养不良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以防严重营养不良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2)病人出院时,若营养不良尚未完全纠正,应继续增加饮食摄入,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第二篇:肠外营养支持总结

一、概述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插管的途径,输入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临床首次真正地应用肠外营养是1967 年美国外科医师Dudrick 和Wilmore ,应用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于1 例短肠综合征的婴儿,虽然仅存活22 个月,但从此开创了临床营养的新时代。

二、分类:

中心静脉营养:对于胃肠无功能或者在7-10天以上不能使用胃肠道或者通过外周静脉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者,应行中心静脉营养。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 锁骨上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周围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不超过10天及少量营养支持可以考虑。

三、适应症

常见应用肠外营养的病人有:(1)7 天不能经胃肠进食的病人。(2)短肠综合征。(3)消化道瘘。(4)麻痹性肠梗阻。(5)急性胰腺炎。(6)多发性内脏损伤。(7)脓毒血症。(8)大面积烧伤。(9)炎性肠道疾病。

四、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导管并发症如气胸、血气胸、神经血管损伤、导管体内断裂、空气栓塞、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后皮下积液等。②感染并发症如导管感染、肠源性感染、营养液污染等。预防导管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长期的传统PN 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如果在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酞胺,可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源性败血症的发生。③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糖。应注意输注速度和胰岛素的使用,严密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④肝胆并发症成人中以脂肪变和脂肪性肝炎最常见,儿童以胆汁淤积为主。多数患者这些变化是暂时的,停用PN 后可恢复正常。⑤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常见的有低钾、低镁、低磷。在PN 过程中,应定期测血电解质、应用安达美。

五、肠外营养制剂的分类及特点 1 碳水化合物制剂

碳水化合物制剂是最简单、有效的PN 制剂,可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能量的50% ~ 60%,葡萄糖是PN 最常选用的能量制剂,临床上常配制成5%、10%、25%、50%等规格的注射液。此外,70%葡萄糖注射液专供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临床常用制剂还有果糖、麦芽糖及糖醇类(如山梨醇和木糖醇)。但这些制剂均不能长期大量应用,否则会引起高乳酸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目前已不主张单独应用葡萄糖制剂,而应与脂肪乳剂合用,以减少葡萄糖用量,避免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另外,在大量输注葡萄糖时,需补充适量胰岛素以弥补内源性胰岛素的不足,每日葡萄糖用量不宜超过400 g。目前,3 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木糖醇的混合制剂已在日本出现,这种新型制剂的葡萄糖浓度较低,使得血清葡萄糖水平也低,从而减轻了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而果糖和木糖醇又增加了葡萄糖的利用与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最好的代谢效应。

氨基酸制剂

氨基酸构成肠外营养配方中的氮源,用于合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蛋白质由20 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8 种人体不能合成(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 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必须由外界提供,称必需氨基酸。现有的复方结晶氨基酸溶液品种繁多,都按一定模式配比而成,可归纳为二类:平衡型与非平衡型氨基酸溶液。临床选择 须以应用目的、病情、年龄等因素为依据。每天提供的氨基酸量约1 ~ 1.5 g/kg 体重,约占总能量的15% ~ 20%。平衡型氨基酸溶液中所含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体基本代谢所需,生物利用度高,适用于多数营养不良病人,如乐凡命(8.5%、11.4%)、格拉命、5%复方氨基酸等。其中8.5%和11.4%的乐凡命含18 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包括酪氨酸和胱氨酸。格拉命含有17 种氨基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有L-甘氨酰-谷氨酰胺,能在血浆中迅速分解出谷氨酰胺。非平衡型氨基酸溶液的配方系针对某一疾病的代谢特点而设计,兼有营养支持和治疗的作用,目前主要指肝病、肾病、创伤和婴幼儿用的氨基酸。肝病用氨基酸富含支链氨基酸,能够调节血浆支链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用于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肝昏迷的治疗,如安平、肝安注射液等。肾病用氨基酸由8 种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构成,用于纠正因肾病引起的必需氨基酸不足,如复合氨基酸9R注射液(肾安,肾必氨5.53%)。创伤型氨基酸富含支链氨基酸,用于手术前后、严重创伤、烧伤和骨折等,如15-氨基酸HBC。婴幼儿用氨基酸能提供足量的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婴幼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胱硫醚酶的活性低,故应降低苯丙、蛋、甘氨酸的用量,同时富含婴幼儿体内不能合成的酪氨酸、胱氨酸(或半胱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如爱咪特。近年来,个别氨基酸在代谢中的特殊意义已受到重视,如谷氨酰胺(Gln)在PN 中已有着重要的作用。Gln 不仅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非必需氨基酸,经研究还发现,在PN 液中加入Gln,可改善体内的氮平衡,促进肠道黏膜和胰腺的生长,对防止肠黏膜萎缩,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及防止肠道细菌易位,防止肝脏脂肪化,骨骼肌蛋白合成均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PN 液中多不含Gln,主要是因其不稳定,遇热会分解产生氨和焦谷氨酸等物质。将Gln 进行化学修饰形成二肽,即丙氨酰-L-Gln 和甘氨酰-L-Gln,便可克服其缺点;经静脉注射,在二肽酶作用下还能迅速分解释放出Gln,提高生物利用率,且无积累作用,又能弱化肠黏膜通透性在PN 后的升高,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目前临床静脉用谷氨酰胺制剂是丙氨酰谷氨酰胺(力太,莱美活力),由于渗透压高(921mOsm/L),不能单独输注,需加入全营养混合液或其他液体中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 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另外,根据平衡氨基酸液的理论,静脉营养液中的各个氨基酸比例应符合机体的需求,但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由于各个氨基酸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的差异,某些氨基酸含量较少甚至缺乏,而有的氨基酸含量又过多。氨基酸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氨基酸的体内代谢,因为机体内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是遵守“木桶理论”,即含量最少的氨基酸决定机体蛋白的合成质量与数量。肽类技术的发展解决了部分氨基酸的上述缺点,保证了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能够耐受高温消毒和较长时间的贮存,同时也提高了部分氨基酸的溶解度,使其达到完全平衡氨基酸的要求。目前,已有二肽和游离氨基酸的混合液作为氮源应用于人类,酪氨酸和谷氨酰胺分别由甘氨酰酪氨酸、甘氨酰谷氨酰胺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提供,代表产品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3 脂肪乳剂

脂肪乳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所供能量可占总能量的25% ~ 50%。目前脂肪乳剂有多种,其中以大豆油或红花油经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脂肪乳剂最为常用,该溶液中脂肪微粒的粒径大小和生物特征与天然乳糜微粒相似,理化性质稳定。由于构成脂肪乳剂的原料不同,其甘油三酯的碳原子数也不尽相同。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链甘油三酯(LCT,14 ~24 个碳原子)、中链甘油三酯(MCT,6 ~ 12 个碳原子)及短链甘油三酯(2 ~ 4 个碳原子)。LCT 脂肪乳剂能提供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和能量,但其氧化代谢速度较慢,代表产品英脱利匹特。与之相比,MCT 具有更多优点,包括快速提供能量、基本不在组织内沉积、较少影响脂蛋白代谢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轻因为肉毒碱缺乏导致的脂肪代谢异常、改善免疫功能等,因而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和肝功能不良者,用于新生儿的治疗也较安全。不过,MCT 不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大量输注还会产生毒性,因此临床一般应用LCT 与MCT 各占一半的物理混合制剂可扬长避短,对某些特殊患者(如严重创伤、感染、肝功能不全等)更为安全,其代表产品是力能、力保肪宁。短链脂肪酸尚处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阶段,因其具有促进肠道血流,刺激胰酶分泌,促进结肠内水、钠吸收等特点,故在临床尤其适用于短肠综合征患者。另外,处于研发状态的新型脂肪乳剂层出不穷。如结构脂肪乳剂是继MCT/LCT 物理混合制剂后以化学混合为特点的新制剂,即在1 个甘油分子的3 碳链上结合不同链长的脂肪酸,其耐受性好,氧化更快,不易发生酮症或高脂血症,能更明显地增强氮潴留效果,代表产品Struclolipid;80%橄榄油脂肪乳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常用的脂肪乳剂有更多的α-生育酚,可减少脂肪过氧化,亦有益于维护免疫功能;鱼油脂肪乳剂,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血小板活化聚集,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防止肿瘤生长,代表产品尤文;在LCT 或MCT脂肪乳剂中添加维生素E 的产品也已问世,其利用了维生素E 的抗氧化作用,可维护生物膜的稳定性,防止其受氧自由基或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损害,代表产品力保肪宁。

4、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B、C 和生物素等,后者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无储备,长期PN 时常规提供多种维生素可预防其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有一定的储备,短期禁食者不缺乏。水溶性维生素制剂的代表产品是水乐维他,含9 种水溶性维生素。常用的脂溶性维生素制剂为维他利匹特,含4 种脂溶性维生素,上述产品均可溶于全营养混合液或脂肪乳剂中使用。

成人每日维生素建议用量及常用临床制剂

5、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或日需求量在100 mg 以下的元素,其具有重要的和特殊的生理功能。对临床较具实际意义的微量元素包括锌、铜、铁、硒、铬、锰等,这些元素均参与酶的组成、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上皮生长、创伤愈合等生理过程。代表产品是安达美,含9 种微量元素。由于溶液为高渗(1 900 mmol/L)和低pH 值(2.2),需加入其他液体中输入。

6、电解质

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护各种酶的活性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以及营养代谢正常的一类重要物质。临床多应用单一性制剂,如0.9% NaCl 溶液、10% NaCl 溶液、KCl 溶液、MgSO4溶液、NaHCO3 溶液等,必要时也应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或格列福斯(每支含磷10 mmol,为成人每日基本需求量)。

成人不同

每日

六、能量消耗评估

基础能量消耗(BEE)BEE(男):kcal/d=66.47 +13.75W+5.0H-6.76A BEE(女):kcal/d=65.51+9.56W+1.85H-4.68A 或 20—25kcal/kg.d A 年龄 H 身高 CM W 体重 kg 总消耗

TEE:kcal/d=BEE*应激指数*活动指数 应激指数(%)

大手术 10-20 感染 20 骨折 20-40 外伤 40-60 败血症 60 烧伤 60-100 活动指数

卧床 20 下床 30

第三篇:2018年肠外营养、静脉集中调配护理培训考试试卷

2018年肠外营养、静脉集中调配护理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 科室: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到目前肠外营养的理念是:。2.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使机体摄取;促使的合成和贮存;促进。

4.脂肪乳的输注时间: 10%,20P0ml脂肪乳输注时间为。30%0ml脂肪乳输注时间为不少于。5.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氨基酸的比例。

6.水溶性维生素应加入无,因稳定性差应注意。7.肠外营养的途径 :静脉营养和静脉营养。

8.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和,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9.静脉用药调配所使用的注射器等器具,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使用产品临用前应检查包装,如有损坏或的不得使用。10.加强调配室管理,禁止进入。

11.对氯化钾注射液等有特殊标识和固定位置。

12.静脉用药在病区分散调配的应参照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进行改善 13.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 要求和顺序加入。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PTN应在应激事件发生后的第()天之内开始实施营养支持 A.2天 B.3-4天 C.4-5天

2.复方氨基酸18AA-1里面加入Kcl的用量是()A.≤0.4g B.≤ 0.38g C.≤0.5g

3.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配备下列哪种设备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A.生物安全柜 B.水平层流洁净台

C.垂直层流洁净台 D.非单向流洁净操作台 4.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主要流程顺序为()

A.打印并核对输液标签-贴签摆药并核对-混合配制-成品输液再核对 B.打印并核对输液标签-混合配制-贴签摆药并核对-成品输液再核对 C.贴签摆药并核对-混合配制-打印并核对输液标签-成品输液再核对 D.贴签摆药并核对-混合配制-成品输液再核对-打印并核对输液标签

三、多选题(每题5分,共15分)1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包括()

A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等所致并发症B感染 C胃肠性并发症D肝脏毒性反应 2肠外营养制剂由()等组成.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乳,D维生素,E微量元素 3下列关于胃肠外补充营养的适应症中包括()

A.高位小肠瘘B.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C.大面积烧伤D.贫血E.坏死性胰腺炎

四、问答题(第一题 5分,第二、三题各10分。共25分)

1、肠外营养的概念?

2、肠外营养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3、三升袋配置的顺序?

第四篇:鼻饲、肠内营养护理要求

鼻饲、肠内营养护理要求

【鼻饲管固定】

要求:牢固 美观 舒适 清洁 通畅

方法:采用分叉交织法、蝶翼法、吊线法、固定带法、挂耳法固定 【间断鼻饲】

1、备齐用物至患者床边,解释,取得合作。

2、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斜坡位,将治疗巾铺于患者颌下。

3、胃管外端接注射器,先回抽,见有胃液抽出,即注入少量温开水(准备温度38~40

oC),再注入温度适宜的肠内营养(准备温度38~40 oC),注入的量需根据医嘱决定,最后注入温开水10-20ml。

4、然后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裹,夹子夹紧或胶布裹紧。有盖子的胃管直接将盖子盖紧。【肠内营养输注】

1、肠内营养配置后置冰箱保存,24h内使用,输注前30min-1h取出恢复至室温。

2、尽量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无肠内营养输注泵时建立输液巡视单,根据医嘱和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滴速。输注前先询问患者有无腹胀,并回抽胃液,胃液量小于 200ml,即可开始输注肠内营养;若胃液量大于500ml,说明有胃储留存在,应暂时停止输注向医生报告。

3、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速度由每小时25-30ml开始,根据病人情况每日增加10-20ml不等。

4、营养液输入的温度一般为35oC-37oC左右,寒冷季节输注时先加温再输入,常用的加温方法有:恒温器加温法、热水袋加温法。

5、每2-4h用温开水10-20ml冲洗体内导管一次,输注管道每日更换一次。管腔较细的经皮内镜下造口管或鼻饲管经常冲洗以防堵塞。

6、经营养管给药时,先将药物碾碎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20ml冲管,以防阻塞营养管。

7、对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胃排空不良者要防止返流、误吸的发生。

8、采用30-45o半卧位喂养,控制速度。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输注,用力咳嗽、吸引器吸引等方法清除气管内液体或颗粒。

9、记录24h尿量、排便次数与性状。根据医嘱监控血糖的变化。

10、肠内营养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肠内营养。

11、高温季节肠内营养输注时间过长容易变质,对于输注速度较慢的,可用250ml 输液瓶分装输注。

12、可根据病人治疗及活动需要,采用持续输注法和循环输注法。【注意事项】

1、经鼻胃管输注肠内营养时每班检查鼻胃管是否在胃中。其它营养管在喂养之前,必须确证管端的位置。

2、胃内喂养时,床头抬高30-45o,气管切开者气囊充足可减少误吸。

3、喂养时掌握好三度:速度、温度、浓度。速度由慢到快,温度30-40oC为宜(鼻饲管末端夹加温器),浓度由稀到浓。

4、鼻饲过程中注意保持清洁,营养袋及输注管每24小时更换,每次输注的肠内营养悬挂于常温中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5、管道的维护: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停输液时,用30~50ML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冲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6、鼻部护理:经常更换固定管道于鼻部的胶带。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鼻部皮肤和鼻腔,如有必要,使用能去除胶带的试剂。如果胶带下的皮肤破损了,应拔除鼻胃管并通过另一侧鼻腔重置一根新管。对破损皮肤加强护理。可用0.2%碘甘油涂抹局部,如有必要,局部使用消炎剂或保护物。

7、口腔护理:即使患者不能进食,对口腔,牙齿和嘴唇的良好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患者每天刷牙1~2次。如果是昏迷患者,应每天冲洗口腔数次(1/4h)。为防止嘴唇脱水及增强患者舒适度,应使用润唇膏。

8、不要在已置入体内的管道中再插入导丝,以免钢丝刺破管道或进入侧孔引起胃肠道损伤。

9、更换时间,普通鼻胃管两周更换一次、带导丝鼻胃管45天更换一次。10.评估营养状况。每天留24尿测定氮平衡,每周称体重1-2次;测定血浆蛋白1次周,测定上臂臂围等参数。

第五篇: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一、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服或鼻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成分的营养支持方式,它是一种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营养方式。

二、临床营养支持目的

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是通过营养支持维持氮平衡,保存瘦肉体,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病人康复。通过营养支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维持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明显减少肠源型感染的发生。

三、肠内营养的特点

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维持肠黏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肠内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基础。

四、对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

在 80 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应激时,肠道只是处于一个“休眠状态”。80 年代后对肠道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机体应激时,肠道是一个中心器官,而且认为肠道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含有全身 60 %的淋巴细胞。

由于观念的转变,对于肠道的功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过去认为肠道功能仅仅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现在认为,肠道功能除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外,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器官的中心,是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将营养从肠内进入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性途径,而肠外营养支持是人为的治疗性途径,是非生理的,是创伤性的治疗。所以,目前对于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

五、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是,当胃肠道有功能,能安全使用时使用它。这是我们近年来对于肠内营养及肠道功能的正确认识。

六、营养途径选择

经口营养不足或不能经口营养时,需要肠内营养治疗。如果肠内营养治疗可能,短期(小于 30 天)或限期未定时,可以先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如果是判断为长期(大于 30 天)的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内窥镜做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PEG)进行肠内营养,或通过剖腹手术进行空肠细针穿刺造口。如果肠内营养治疗不耐受,可选择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短期者可以通过外周静脉给予,长期者通过中心静脉给予。

七、肠内途径的选择

PPT10 图片中绿色的是鼻胃管,黄色的是鼻空肠管,红色的是 PEG 经胃到小肠的造口管,紫色的是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后进行的造口管。

八、肠内营养用法

肠内营养用法包括以下几种:推注法、重力滴注、间断泵喂养和持续泵喂养。小肠内喂养建议采用喂养泵喂养方式。

一次性输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并发症多,适应证是置鼻胃管或胃造口。间歇性重力滴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活动方便,但并发症较多,适应证是鼻饲喂养。持续胃肠泵输注的优点是并发症少、营养吸收好,缺点是活动时间少,适应证是危重空肠造口。

九、肠内营养治疗操作的方法

(一)一次性输注

一般 每次只能输注 200ml 左右,每天输 6 ~ 8 次。

(二)间歇性重力输注

每次输注 250 ~ 500ml,速率为 450ml/h,每天 4 ~ 6 次。

(三)持续胃肠泵输注

胃肠泵输注可以 12 ~ 24h,开始的输入速度是 20 ~ 40ml/h,患者逐渐适应后每日可以增加 20ml,直到 100 ~ 125ml/h。

十、标准的临床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标准的临床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是 肠内营养泵加各种肠内营养管路,在临床中尽量使用泵,因为小肠对它的吸收能力 较好。

十一、肠内营养的护理

(一)护士的责任

1.对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测。

2.对营养治疗输入设备(喂养管及泵)的护理进行监测。3.对病人和家属以及其他护士进行宣教并提供咨询。

(二)肠内营养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1.肠内营养输注管路的位置

营养管路有可能发生移位,如果移位后的管路继续使用,有可能引发严重问题。如果发现管路移位,要及时的处理,禁止从疑似移位的管路中输注肠内营养。应注意:先行 X 线检查明确管道是否在胃肠道内,而不能单纯依靠听诊来判定位置;将留在外面的管路长度做好标记,长度改变后再行 X 线检查。

2.肠内营养制剂的污染

(1)在清洁区域采用无菌技术准备肠内营养。(2)尽量使用液态制剂而非粉状制剂。(3)开盖后即使冷藏,超过 24 小时则不可使用。(4)配液过程中需要佩戴无菌手套。

(5)开放输注系统 5 小时更换 1 次,密闭系统 48 小时更换 1 次,一定要避免肠内营养制剂的污染。

3.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连接错误

(1)开始输注时,管路从起端到末端都需检查。(2)患者换病房或换床后都必须重新检查管路。(3)标记所有管路。(4)输注前确认标签。

(5)禁止非临床工作人员连接管路。4.经肠内营养管路给药

(1)能直接向肠内营养制剂中添加药物。(2)不能将所有药物混在一起。(3)给药前需稀释药物。(4)尽量给予液态药物。

(5)固体药物应先研碎,以无菌注射用水稀释后立即给药。(6)给药后用 15ml 无菌注射用水冲管再给另一种药物。

(7)所有药物注射完后,仍需 15ml 无菌注射用水冲管,目的是为了保证管道的通畅,以及药物的作用。

(8)小儿给药时冲管用水要减少,一般为 5ml。(9)给药后一般 30min 可以重新输注。(10)每个患者使用自己的固定给药注射器。(11)联合给药时需咨询医师。5.检测患者胃肠功能和耐受性

(1)危重患者给药前需明确有肠鸣音或排气排便。即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一定要先确诊确定有肠内功能,才能进行使用。如果没有肠内功能,是不能使用肠内营养的。

(2)若存在误吸或不耐受以及胃残余量过大(大于 200ml)时,应从肠道行肠内营养支持。

6.预防误吸

(1)评估有无误吸的危险性。

(2)平卧患者在给药时保持头部呈 30-50 度角。

(3)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前 48 小时内,每 4h 需检查 1 次胃残留内容物的量。因为如果胃残留量过大,就不能通过鼻胃管,而要通过鼻肠管或肠道来给药。

(4)高危患者应缓慢输注。(5)可给予促胃动力药。(6)尽量将管路放置至幽门后。7.腹泻

(1)要注意分清是感染性还是渗透性。

(2)查找原因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没有过度摄入高渗性药物,是不是使用广谱抗生素,伪膜性肠炎或者其他感染性因素。

(3)检查评估时要看:腹部条件,粪便内有无白细胞、白细胞数量是多少,粪便的量、粪便的性质,粪便细菌培养,血生化检查(有无过度电解质丢失或失水),使用药物。(4)预防 措施: 减慢输注速率,采用输注泵;降低渗透压,用水对肠内营养配方进行稀释;建议使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配方;调节血钠浓度;检测食物温度。

8.监测耐受性

(1)不耐受的表现: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等;定时测胃残留液量,观察胃耐受性;针对病因对症处理。

(2)影响耐受性的因素:输注速度、营养液温度、营养液浓度。

(3)合适的速度:开始以 30ml/h 的速度给予;适应后逐步加快速度至 40-60ml/h,最快不超过 100-150ml/h ;胃肠泵控制速度。

(4)合适的温度:目前尚未统一,有人认为 40-45 ℃,有人认为要接近体温 37 ℃,避免烫伤或腹泻,观察病人反应,采取适合的温度。

(5)合适的浓度:全浓度为 4.18-6.27kJ/ml ;开始实施用半浓度;适应后改全浓度。

(三)输注护理

1.肠内营养泵输注导管建议每日要更换。

2.输注速度从低到高: 20-30ml/hr 开始,一般 40-60ml/hr,最快速度 120-150ml/h。

3.输注浓度从低到高。

4.营养液最好常温下使用,不建议加热,因为加热只是局部,可导致蛋白质变性。5.并且要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呕吐等症状,病人不能耐受,可减慢输注速度(浓度)或停止输注。

6.胃内喂养时,病人应取头高 30°-45°卧位,定时检查胃残留量,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四)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导管移位、脱出,选择适合长度的管路。2.胃造口及空肠造口处的敷料应每隔 2-3 日更换 1 次。

3.定期冲洗管道,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每 4-6h 用温水冲洗喂养管 1 次。每日输注完毕,应要冲洗管道。

4.如需通过管道给药,给药前后也务必冲洗管道(至少 20-30ml 清水),以免药物与营养液反应,而失去药效,进而堵塞管路。

5.若需要检查胃潴留,其前后也要冲洗管路。

6.如果暂时不用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夹闭管道,可以连接引流袋或负压鼓。

(五)堵管的护理 1.堵管的原因

(1)营养液中蛋白质凝固。(2)注入药物溶解不彻底。(3)冲洗管路不及时不正确。(4)中断肠内营养。

(5)再建通路,增加病人痛苦。2.护理措施

(1)4-6h 用温开水冲管。(2)冲管必须是脉冲式。

(3)还可以用可乐、尿激酶等冲管。

(4)建议鼻肠管的使用时间最好为 42 天(6 周)。

十二、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优点

肠内营养输注泵是一种由电脑控制输液的装置,精确控制营养液输注。控制输液速度,附加多种故障自动识别报警功能,设置计划输入的液体量,并可显示输液速度和输入量,可经中心控制室得到近期内输入液体纪录。有效减少了肠内营养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 EN 耐受性,有利于血糖控制。

对卧床患者长期 EN,使用输注泵辅助肠内喂养显著改善安全性:如降低腹泻、呕吐、反流、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并有效控制血糖。对慢性疾病老年患者(65 岁及以上)采用持续性输注泵EN,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肠内喂养的耐受性,更为安全和容易耐受。

PPT30 的图片可以看到胃肠泵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将 100 位经皮内经内窥镜下胃肠造口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输注,紫色的表示输注泵组,绿色的是重力输注泵输注组,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不同。胃胀的发生率,输注泵组仅有 3 例,而重力输注组有 36 例。说明使用输注泵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肠内营养输注泵是专门为肠内营养支持设计的,不能用于其他目的(如药物输注),也不能被其他用途的输注泵所替代。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有关人员必需接受专门的训练。持续性肠内营养输注泵喂养可有效减少胃和食管不适的发生,并且可以为吸收能力受限的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营养支持。

下载肠外营养的护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肠外营养的护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专项点评制度(5篇)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专项点评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使用,落实我院处方点评制度的要求,......

    肠内营养试卷2018.02

    1、EN是指(B )A 完全肠内营养B 肠内营养C 肠外营养D 完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2、最常见并发症是( D ) A恶心B呕吐C腹胀D腹泻 E 吸入性肺炎3、肠内营养最严重并发症(E ) A恶......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1、 防止管道阻塞:管道使用后用温水冲洗干净。添加的米汤、菜汁要经过过滤,不可太稠。营养液中不可加入药物。 2、 防止管道脱落:每日更换固定管道胶布,发现......

    肠外营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含五篇)

    肠外营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姓名: 高德平学号:JZ13030 单位: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联系方式:*** 【摘 要】目的:对肠外营养(PN)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进行文献复......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2009年 一、背景 一般认为,临床营养支持包括经口、经肠道或经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

    肠切除病人的护理

    术后要点及措施 1患者术后清醒返回病房后,给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应取半卧位,以降低切口张力,以利呼吸和引流。为防止肠粘连促进肠蠕动恢复,术后6小时开始鼓励患者床上......

    肠道外营养药物合理应用[推荐]

    肠道外营养药物合理应用 药剂科封春香2012.11.12 肠外营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 为加强临床合理应用肠外营养药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 1.肠外营养药物的使......

    19-肠内营养导管应用[五篇材料]

    肠内营养导管应用 作者:朱明炜 陈鄢津 刘晓红 第一节 肠内营养导管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符合生理,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首选治疗手段,为患者选择正确的管饲途径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