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效期与不合格药品培训资料内容
关于近效期与不合格药品培训资料内容
一、近效期药品定义和处理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保持其质量的期限。近效期药品是以公司内部确定为主,一般是指距离失效期六个月的药品。养护、质管人员要加强对近效期药品的养护与检查,必要时可抽样送检。
3 离有效期3个月的药品,公司都按要求全部停售挂牌,计算机自 动销定 采购员对近效期药品应积极与供货单位联系退货并有相应的记录,销售人员对近效期药品积极采取催销措施。
5与供应商协商换货,换货时旧批号办退货处理,换回的等量新批号药品按正常程序采购入库。
6供应商协商不能换货,公司领导批准做报损处理。
7对过期失效的药品应移入不合格品库,并有明显标志,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二、不合格药品定义概念 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包装质量及标识不符合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药品。在验收时发现药品外观性状和内外包装及标识不符合有关要求的药品由验收员确认为不合格药品。在库养护、出库复核时发现过期、失效、霉烂变质、对裂片、变色、潮解、风化及有其他质量问题的药品为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销售,挂暂停销售牌,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部予以处理。
4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质量公告不合格的药品和其它通知禁止销售的药品由质量管理部通知储存部禁止出库。5销后退回药品检查验收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向质量管理部报告。质量管理部对验收环节发现的假药、劣药应及时上报当地药监局。6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查处的不合格药品,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上报药监部门,根据药监部门的意见,实施处理。
7属质量公告中的不合格药品,由质量管理部通知仓库和业务部门,停止此药品的销售。保管员凭药品停售通知,填写药品移库通知单,移入不合格药品库
8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防范措施按公司制度执行。
1过效期失效的药品必须存放在不合格区,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中的相关条款要求,做销毁处理。
2特殊药品管理中的不合格药品在报损时应上报当地食品药品监部门,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不合格药品应有相应的记录,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原因,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公司制度执行。
第二篇: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2份)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及降低医院药品报损率,制定此制度。
(一)近效期药品是指现在距药品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
(二)药品储藏部门,必须在醒目位置设“近效期药品一览表”,并依据效期远近,以不同色标进行区分,定期做相应调整、变更。
(三)医院购进药品,有效期不得低于一年(对于药品有效期较短的,购入时离有效期也不得低于八个月);如有特殊情况由采购员及质量验收人员负责处理。
(四)根据采购药品质量管理要求,对药品进行验收、入库。低于以上期限的,药库保管人员有权拒绝验收、入库。
(五)经验收合格的药品按批号的先后顺序陈列,生产批号靠前的药品放置在货架前(上)端。药品出库时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配货。
(六)药品贮存、养护时,应特别关注近效期的药品,近效期应摆放在前,标识清楚明显。
(七)凭出库凭证,库房人员发放有效期在4个月以内的药品时,必须告之药房,药房根据库存、用量可选择是否
领取或调整领取数量。
(八)药房负责人应保证近效期药品在医院的流通,不得随意缺药。
(九)发放近效期药品时,需对药品的外观进行一次检查。
(十)各部门定期检查,填报《近效期药品月登记表》,并对“近效期药品一览表”进行调整。
(十一)积极配合科室对近效期药品的处理,禁止调配、发放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十二)药房药师调配处方按照“近效期先用”的原则,并将近效期药品告知患者,依据处方剂量保证其能在有效期内用完。
第三篇: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岳池人仁医院
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第一条
目的:为加强对近效期药品质量的管理,优化库存结构,保证用药安全,避免积压和过期失效。
第二条
适用范围:对库存近效期药品的有效控制。
第三条
职责:药库、药房负责人负责库存近效期药品的资料收集、汇总,并督促业务部门采取措施快速应用,定期向质量管理部和业务部门提供效期报表;业务部门负责对库存药品,近效期药品采取措施,促进临床应用;质量管理部会同业务部门确定药品的近效期。第四条内容
1.我院核定近效期药品的期限为六个月以内。
2.效期药品内、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效期标志,质量验收员应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入库。
3.保管员、施药员必须按效期分批号堆垛,严格执行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4.近效期药品单列储存应有明显标志。
5.购进记录注有效期,出库记录须加注效期期限。
6.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写《近效期药品登记表》,分送业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7.业务部门接到《近效期药品登记表》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临床应用。8.质量管理部加强督促、检查,确认近效期药品临床使用正确性。
9.超过有效期药品的报损,按照医院《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理。
2016年8月10日
第四篇:近效期药品处理办法
近效期药品处理办法
为加强效期药品的管理及销售,避免公司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1、采购原则:1)根据业务需求采购药品,接到购货计划先查看库存及近期销售情况,按照“按需进货、择优选择、勤(少)进快跑、减少库存”的原则进行采购。2)采购药品的效期中的生产日期不得提前申请购货日期三个月以上,运输时间不超过两周,保证新进货的远效期。如有特殊需要需请示相关销售人员及主管领导,在有把握销售完的前提下,方可购进。3)、采购药品时,应向厂家提出不要拼箱等不利于销售的货物。尽量达成可以退、换货原则。
2、发货原则:1)业务部应随时掌握库存及近效期情况,严格按照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进行发货,如遇特殊情况应请示相关领导,经相关领导同意方可。2)质量部及库房应对业务部的发货进行监管,对于未按照发货原则进行发货的,应予以否决。
3、业务部:1)应按照效期情况及时催销,业务员应掌握医院及配送商业公司的库存及销售情况,并帮助处理近效期药品及库存。2)掌握滞销药品情况并及时调销售渠道,转销售好的单位助销。3)建立近效期药品的销售处理渠道,对于库房库存的近效期品种必须及时处理。
4、质量部:1)应在药品到期前一年半提前预警,业务部应在预警后半年内解决,半年内不解决视作过期处理。2)及时盘存,定期催销。3)对库存量大的产品也应预警,随时与业务沟通。
5、分清责任,谁失误谁负责。对于工作失误或者渎职造成药品失效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该批货物成本价的四分之一,并记录该失误作为全年的工作评定及扣罚年终奖发放的依据。业务促销不力造成损失按销售政策处罚。
第五篇: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近效期药品的管理,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和杜绝将过期药品销售给购货
单位。
2.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库六个月内到期的药品
4.内容:
4.1定义:近效期药品是指六个月内到期的药品。
4.2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均不得销售和使用。
4.3对购进药品效期的内控标准为:
1、有效期少于两年的药品,到货时,其
生产期不超过三个月;
2、有效期大于两年(含两年)的药品,到货时,其生产期不超过六个月。
4.4药品的入库验收,除按《药品质量验收细则》的规定验收外,对于效期不
符合企业内控标准的药品,必须经采购部和质量管理部同意后方可办理入
库手续。
4.5药品应按批号及效期分开堆垛,药品在有效期限尚有六个月时,养护员应
按月填报《近效效期药品催销表》,并对在库储存的近效期药品期间挂示
醒目的效期标志,同时协调业务部门进行相关处理。
4.6对在库药品有效期不足一个月的药品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销售,特殊情况:
如遇客户急需,并且客户已知该药品的有效期时,经质量管理部和销售部
同意后方可销售。
4.7养护员每月对近效期药品进行养护,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近效期药品的养护
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4.8开票员根据“近期先出”的原则,根据客户需要打印《药品销售单》。
4.9销货退回的近效期药品,按《退货药品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除按规定
检查外观质量外,要认真查看剩余效期时间,会知业务部及时、妥当处理。
4.10在库的超过效期的药品应为不合格药品,其处理过程按《不合格药品管理
制度》的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