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

时间:2019-05-15 02:4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发〔2006〕19号 【发布日期】2006-12-21 【生效日期】2006-12-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

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意见的通知

(内政办发〔2006〕19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9号,以下简称《意见》)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目前,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活禽及其产品调运频繁,市场交易量明显增大,且来源复杂,存在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风险,随时可能引发疫情。各级人民政府要对目前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形势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控制禽交易市场数量,并与其他农产品严格分开或单独设立经营区域。各级人民政府要尽快组织农牧业、商务、工商、卫生等部门集中开展一次活禽经营市场的专项督查行动,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和活禽经营行为,凡不具备市场开办条件的,要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要予以关闭。

二、各级农牧业、商务、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活禽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兽医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和《内蒙古自治区禽类及其产品检疫监管办法》的相关规定,加大检疫监管力度,严格活禽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行禽类标识制度和活禽定点屠宰制度,保证上市活禽及禽类产品的卫生安全。商务、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查处违法违规和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市场禽类经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严禁在城区市场外经营活禽。卫生部门要对从事活禽经营或宰杀的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市场高暴露行业及从业人员的医学监测。城管部门要加强巡查,严禁在城区市场外经营活禽。

三、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活禽经营市场的卫生管理,建立活禽经营市场定期休市制度,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前提下,妥善安排活禽经营市场轮流休市或在市场内实行区域轮休。市场开办单位须对经营场所、用具每日进行彻底消毒,对活禽粪便、污物废弃物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指导和监管工作。

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有关地区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政府统一指导下,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联动,做到“三同时”(同时到达现场、同时调查处理、同时采样检验),并采取果断强制措施,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严防疫情扩散和蔓延。

五、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自我防护意识。要向活禽经营市场从业人员宣传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防范知识,增强活禽经营市场开办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实现群防群控。

2006年12月21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7]28号 【发布日期】2007-03-15 【生效日期】2007-03-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

(甘政办发[2007]2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是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9号),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市场环节传播,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规范活禽经营行为。

活禽经营市场是引发和传播禽类疫病的主要场所之一,加强和规范活禽市场监管,对防控禽类疫病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活禽经营市场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以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为目的,兼顾市场经济发展,切实按照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建立高标准的活禽经营市场,有效预防禽类疫病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活禽交易市场的管理。对现有活禽交易市场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重新审核,其中不符合开办条件的要责令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整改仍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关停。城市人口密集区不能建设活禽经营市场,现有活禽经营市场要在2008年底前逐步迁出城市人口密集区。

二、加强活禽经营市场卫生管理,实行定期休市制度。

(一)加强活禽经营市场卫生管理。市场开办单位要建立健全卫生、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管理制度,交易的活禽必须装入适宜的笼具内,并采取必要的隔离、防尘措施,严禁活禽散放;对活禽经营、宰杀场所以及活禽笼具、宰杀器具等必须坚持每日消毒;活禽粪便、污物以及宰杀活禽的废弃物等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建立活禽经营市场休市制度。各市州要建立活禽经营市场定期或定时休市制度,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妥善安排活禽经营市场轮流休市或在市场内实行区域轮休,休市时间为3―7天。休市期间,市场开办单位要组织对市场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

(三)加强卫生管理和休市制度的指导和监督。各级工商、商务、环保、卫生、兽医、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活禽市场实行定期休市制度以及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卫生管理措施的指导和监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责令整改或关闭,及时消除隐患。

三、严格活禽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一)加强禽类检疫监管。禽类饲养者对拟在活禽经营市场交易的活禽,应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主动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申报检疫。动物检疫部门要逐只检疫,做到一批一证(检疫证明),逐步实行加挂禽标识制度,保证上市活禽及禽类产品的卫生安全,严禁未经检疫的活禽及禽类产品上市销售。活禽经营市场开办单位应建立活禽交易档案、台账,实施交易活动备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等可追溯制度。

(二)加强市场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禽类经营行为,严肃查处违法经营活禽及禽类产品行为。各级城管部门要加强巡查,严禁在城区市场外经营活禽。

四、规范市场活禽宰杀行为,逐步推行定点屠宰制度。

(一)逐步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确保上市禽肉安全。由省商务厅牵头,组织协调兽医、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按照《甘肃省家畜屠宰管理办法》规定,积极推进禽类定点屠宰工作。各市州、县区市人民政府要组织农牧、商务、工商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2010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活禽市场销售和宰杀,变分散宰杀为集中定点宰杀,保证禽类消费安全。

(二)规范现有市场活禽宰杀行为。对现有的活禽市场,商务和农牧部门要严格规范其活禽宰杀行为,并督促市场开办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活禽宰杀管理制度,配备与宰杀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通风和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活禽宰杀区域布局、设施等要符合动物防疫、卫生等相关要求,宰杀区域与销售区域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三)做好活禽宰杀监管工作。在未实施活禽定点屠宰之前,各级商务、卫生、兽医、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活禽宰杀监管,确保上市禽肉新鲜、安全。从事活禽宰杀的人员要符合卫生部门的要求,取得健康证明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五、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各级兽医部门要完善对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禽类产品安全的监测方案,加大市场活禽及禽类产品抽样监测比例和监测频率,定期对活禽及禽类产品、粪便、垫料等进行抽样检测,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警预报工作。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逐级报告,并按照“早、快、严”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处置,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各级卫生部门要制订对市场从业人员等高暴露人群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方案,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医学监测。

六、完善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突发情况。

(一)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依照各自的职责,建立健全防控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应急资金、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二)完善报告制度,果断处置突发情况。活禽经营市场发生禽类异常死亡或出现可疑临床症状时,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从业人员出现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症状,要立即送医疗机构就诊,并说明其从业情况,卫生部门要及时进行诊治,并做好排查和报告工作。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自我防护意识。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上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总体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作,相互支持,联防联控,真正建立起“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防控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活禽经营市场发生和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失职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因工作不力,导致严重后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护意识。要进一步加强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向活禽经营市场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大力宣传普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防范知识,增强活禽经营市场管理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积极倡导食用冰鲜禽肉,引导消费者转变宰杀活禽的消费习惯,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民用爆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发〔2006〕12号 【发布日期】2006-08-11 【生效日期】2006-08-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紧急

通知

(内政办发〔2006〕1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30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负总责,各级公安、国防科工、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组织行动,协同作战,立即开展一次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大检查。各地要组织专门力量,并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本地区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彻底清查收缴已关停并列入整顿范围的矿点周边地区剩余库存爆炸物品,下大力气整治危险物品管理使用混乱等问题。对于非法生产、销售、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要严肃查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限期整改。

三、完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以建立健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特别是旗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监管职责,明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做到全面掌握本地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并查处存在的问题。上级机关要定期对基层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进行抽查,防止工作走过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凡本地区发生涉爆案件、事故的,要结合案件、事故的调查工作,对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职责落实情况进行倒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四、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公安、国防科工、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把目前正在开展的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推向深入,确保国办发明电〔2006〕30号文件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并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上报。

2006年8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6〕30号 2006年7月1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6年7月7日6时许,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村村民王二文住房着火,在救火过程中,6时25分左右突然发生爆炸,截至7月9日21时,共造成49人死亡、30人受伤,7间房屋被毁,周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王二文本人及妻子王凤仙、哥哥王大文在此次爆炸中也被炸死。经调查,王二文曾私自开采煤矿,非法买卖、使用爆炸物品,此次爆炸即是一起私藏炸药自燃自爆的爆炸事故。这是近年来因私制私藏爆炸物品发生爆炸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重特大事故。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重要批示,并立即派出工作组前往现场,指导抢救、调查和善后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类似重特大爆炸事故9起,造成123人死亡、75人受伤;其中,山西发生8起,造成112人死亡、56人受伤。这些爆炸事故均属非法行为所致,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非法制贩爆炸物品特别是私炒炸药引发爆炸。6月8日,犯罪嫌疑人崔宝云等人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西沿口村私炒炸药发生爆炸,造成10人死亡、1人受伤。二是非法购销储存爆炸物品引发爆炸。2月4日,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非法煤矿主王建红非法购买的炸药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三是对整顿关闭矿点遗留爆炸物品查缴处置不力,不法矿主将爆炸物品转移到居民区非法储存引发爆炸。6月26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后老高川村苏应祥家私存的爆炸物品发生爆炸,造成11人死亡、19人受伤。四是一些地方监管措施不落实,对涉爆违法犯罪活动发现、查处、打击不力。2005年4月5日,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轩岗煤电公司职工医院王晋生经营的杏树卜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并被取消爆炸物品购买、使用资格,但该煤矿仍多次非法购买爆炸物品从事非法生产,为逃避打击,甚至将非法购买的私炒炸药转运到医院闲置车库内藏匿,导致2006年4月10日凌晨2时发生自燃自爆,造成34人死亡、19人受伤。

类似上述的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教训极为惨痛。为认真吸取教训,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防止重特大爆炸事故的发生,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落实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责任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爆炸事故的发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查找安全工作的漏洞和隐患,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国防科工、公安、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工作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重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不仅要依法严肃查处肇事者,也要依法从严倒查、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要按照公安部、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安全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近期部署开展的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迅速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民用爆炸物品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人员的检查整治力度

各地要迅速组织开展一次民用爆炸物品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对矿山数量多、爆炸物品使用量大、重特大爆炸事故多发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人员生产、销售、购买和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情况逐一进行检查,不留死角。所有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人员都要立即开展自查,自觉消除安全隐患。检查中,对于重点地区,要对其是否加强领导,是否落实责任,是否强化监管逐一查清查实;对于重点单位,要对其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有无规章制度,有无漏洞隐患,有无整改措施逐一查清查实;对于重点人员,要对其有无非法制造、贩卖,有无私存、藏匿,有无非法购买、使用情况逐一查清查实。对检查整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地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检查发现有涉爆非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查处。对责令停产关闭的单位,要查清其民用爆炸物品的来源、流向和处置情况。对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民用爆炸物品,要坚决予以收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整顿矿产资源秩序的工作力度,彻底查封取缔各类非法矿点,关闭各类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并严格监督停产、关闭措施的落实,消除滋生非法购买、使用爆炸物品活动的土壤。对被责令关闭的矿点,公安机关要依法吊销其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和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证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置遗留爆炸物品。要把检查与整改隐患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与人员。

三、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非法爆炸物品的收缴和对涉爆案件的查处工作力度

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私炒炸药以及非法买卖、运输、使用爆炸物品的查堵收缴力度。要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的作用,落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和有关单位的收缴责任。各级国防科工、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查处非法生产、销售、购买、储存、运输、邮寄、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坚决予以查处取缔,彻底收缴销毁其生产加工设备和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涉爆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对有关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要明确责任,及时查办,坚决依法打击,做到涉案物品没有全部收缴不放过、来源没有查清不放过、贩运网络没有打掉不放过、制贩窝点没有端掉不放过、涉案人员没有得到依法惩处不放过、监管失职人员没有被追究不放过。

四、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群众自觉遵守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爆炸物品特别是非法炒制炸药、私藏爆炸物品的严重危害性,积极检举揭发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群众举报线索,认真核查,及时公布查证结果。

五、标本兼治,进一步强化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各地要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52号)的要求,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近期重点是,一要按照《农用硝酸铵抗爆性能试验方法及判定》(WJ9050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58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3〕302号 【发布日期】2003-08-29 【生效日期】2003-08-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03〕58号和国办发明电〔2003〕36号文件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3〕30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

今年以来,全区煤矿安全状况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地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进入7月份,全区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个别地区和单位相继发生了两起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7月4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牙克石煤矿一号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2人;7月22日,乌海市欣业奶牛养殖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5人。这两起事故均为重大责任事故,教训极为深刻。针对今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6月23日和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58号,以下简称58号文件)和《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6号,以下简称36号文件),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58号和36号文件下发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极为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就加大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出了具体措施。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现将58号和36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一)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58号和36号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看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的同时,更要认清当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特别是随着四季度煤炭销售旺季的到来和价格的持续上扬,受利益机制的驱动,各类煤矿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产势头,这必然导致部分矿井设施、设备以及劳动力等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直接威胁着安全生产。各级领导干部要克服松劲厌战和麻痹思想,切实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决杜绝不顾安全条件、盲目超产的现象。

(二)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58号和36号文件要求,尽快研究部署本地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调整生产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有效措施,从薄弱环节抓起,从突出问题入手,全力以赴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主动听取汇报,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了解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真实状况,搞好监督指导。煤矿企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要坚持下井制度,区队(班组)干部要坚持跟班制度,靠前指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一)各地区、各单位要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特别是加强县乡两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并将此列为对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地方人民政府在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致使本地区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自治区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格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各产煤盟市、旗县、乡镇人民政府要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专题研究并提出本地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措施。各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的各项规定,严格实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投资经营人要自觉履行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班组和工种。改制以及承包、租赁的煤矿,要按照“谁办矿、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使企业尽快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确保矿井通风、瓦斯监测、防治突出、防尘降尘、防灭火系统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煤矿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规定,依法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特别是要抓住当前煤炭市场好转和企业销售收入增加的时机,及时补还安全欠帐,保证企业达到《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规定》。任何企业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减少安全投入。对安全生产所需的设施和设备,特别是瓦斯防治设施设备,必须上齐上全;对旧的安全无保障的设施设备,必须及时更换。

(三)要建立健全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保证能及时组织力量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不具备单独建立救护和急救医疗队伍的企业,必须与邻近的矿山救护和急救医疗队伍签订救护协议,或者与邻近的企业联合建立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要建立和完善伤亡事故社会保障机制,企业必须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伤亡保险,乡镇煤矿要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以保障工伤人员及遇难者家属的合法权益。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一)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36号文件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58号文件的各项规定,并以防止重特大事故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整治的重点地区是: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乡镇、特大事故的旗县以及特别重大事故的盟市;超过或接近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地区。整治的重点企业是: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一通三防”重点监控对象的矿井;发生过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或被评估(价)为安全较差和安全不合格的矿井。凡属“四个一律关闭”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已取缔关闭又死灰复燃的,地方人民政府要予以强制关闭;未通过安全专项整治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以及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的,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同时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未经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擅自进行技术改造或新开井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对出现上述问题的地区,严肃追究县、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对通过安全专项整治验收、“四证”齐全合法生产的小煤矿,地方人民政府要对照《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规定》,逐个进行审核评估。凡有一项基本条件达不到的,必须停产整顿,限期达标;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标准的,地方人民政府要予以强制关闭。

(二)各地区、各单位要以“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和杜绝“三违”为重点,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煤矿企业必须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进行辨认和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和整改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隐患整改项目及其具体责任要落实到人头,确保整改措施、资金、进度等到位。整改措施不落实、隐患不消除的,不准生产。地方人民政府及煤炭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每年对所辖区域的地方煤矿进行一次通风能力核定和瓦斯等级鉴定。各地区、各单位要接受牙克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高度重视和加强低沼气矿井的“一通三防”工作。要通过隐患整改,坚决控制一般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率,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伤亡人数。

四、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保证监察质量

(一)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特别是所属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要针对辖区内煤矿的分布和安全生产状况,调集区域的监察力量,认真组织开展对煤矿事故多发地区和重点煤矿企业的监察。要将安全监察行政执法职责分解落实到机关各处室和所属各办事处以及每个安全监察人员身上。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对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特别是那些要钱不要命、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或者根本没有安全投入、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无证非法生产经营的煤矿企业及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按罚款数额的上限处以罚款;对违法生产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煤矿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按罚款的最高额予以处罚;对严重违法、抗拒执法、屡罚屡犯的煤矿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和个人经营的投资者,要依法从重加倍罚款。对矿井依法责令其关闭、停止生产或停止作业和处以行政罚款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向被监察矿井下达执法文书的同时,要及时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对行政处罚不落实的,要尽快提请地方人民政府或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监察覆盖率的同时,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安全监察人员必须注重监察质量。要依据安全评估结果,实施分类监察,对安全状况较差的煤矿要进行重点监察、跟踪监察。对在监察执法、安全大检查以及企业自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盯住不放,坚持“回头看”。整改措施不落实、隐患不消除,决不能解除警戒。要加大事故查处和结案工作力度,所有重特大事故,都必须在90天内完成调查处理工作。对目前尚未结案的重特大事故,要主动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快查处进度。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地方人民政府要亲自过问,并督促公安、监察等部门严格落实事故责任人处理意见,做到刑事责任追究要见判决书,行政处分要装入档案。要严厉打击隐瞒不报或拖延不报事故的违法行为,今后凡发现隐瞒不报或拖延不报的,不管伤亡人数多少,都要依法从严、从重、从速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为确保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三、四季度再组织开展两次安全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安排部署、国办58号和36号文件的贯彻执行、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监控整改、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以及其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要把贯彻落实58号和36号文件的情况,于9月15日之前报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总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3年8月29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顿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模版)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6〕114号 【发布日期】2006-12-29 【生效日期】2006-12-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顿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

(豫政办 〔2006〕11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做好流通环节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保障我省养禽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规范活禽经营行为。各地要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含活禽批发市场、有活禽经营的城市农贸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等)开办条件,严格控制活禽经营市场数量,一律不得在城市人口密集区新建活禽经营市场,并逐步将活禽经营市场迁出城市人口密集区。现有的活禽经营市场建设要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卫生、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一是在城市农贸市场经营活禽的,活禽经营区域要有独立出入口,与其他农产品严格分开;二是在农村集贸市场经营活禽的,也要与其他农产品分开,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三是活禽经营市场内水禽经营区域与其他家禽经营区域要相对隔离。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工商、畜牧兽医、卫生等部门加强对活禽经营市场的监督检查,对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监管,凡不具备市场开办条件的,要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要予以关闭。

二、严格活禽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检疫监管,逐步推行禽类标识制度。一是严格实行报检制度,对出栏的活禽要到场到户或指定地点检疫;二是对运离市场的活禽要严格检疫,经查有关档案齐全方可消毒、出证,严禁没有检疫证明的活禽及禽类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三是对染疫或疑似染疫、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类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严格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保证上市活禽及禽类产品的卫生安全,严禁没有检疫证明的活禽及禽类产品上市销售。各级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交易,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市场禽类经营,严厉查处违法经营活禽及禽类产品行为。各级城管部门要加强巡查,严禁在城区市场外经营活禽。

三、规范市场活禽宰杀行为,逐步推行活禽定点屠宰制度。市场开办单位要建立健全活禽宰杀管理制度,配备与宰杀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通风和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各级商务、畜牧兽医、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活禽宰杀选址定点要符合国家有关定点屠宰卫生管理要求。活禽宰杀区域布局、设施等要符合动物防疫、卫生等相关要求,实行封闭管理,并与销售区域实行物理隔离;活禽市场所在地畜牧兽医部门要派动物检疫人员实施现场同步检疫。从事活禽宰杀的人员要符合卫生部门的要求,持有健康证明,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活禽销售人员和宰杀人员要有明显的区分标志,不得相互交叉。2007年12月31日前率先在郑州、洛阳两市取消活禽的市场销售和宰杀,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2008年12月31日前所有省辖市级城市全部实行定点集中屠宰;县(市、区)城镇也要逐步推行,切实加强质量和卫生监管,确保禽肉新鲜、安全。

四、加强活禽经营市场卫生管理,实行定期休市制度。市场开办单位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卫生、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管理制度,对活禽经营、宰杀场所以及活禽笼具、宰杀器具等坚持每日消毒;对活禽粪便、污物以及宰杀活禽的废弃物等要按照国家有关动物防疫规定和城市环境卫生等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工商、商务、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建立活禽经营市场定期休市制度。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妥善安排活禽经营市场轮流休市或在市场内实行区域轮休。休市期间,市场开办单位要组织对市场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洗、消毒,以确保市场清净无疫。

五、加强对活禽和从业人员的监测,实行定期抽检制度。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制订和完善对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禽类产品安全的监测方案,定期对活禽及禽类产品、粪便、垫料等进行抽样监测。各级卫生部门要制订对以市场高暴露人员为主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方案,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医学监测。市场开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定期互相通报监测结果。

六、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突发情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河南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活禽经营市场一旦发生禽只异常死亡或出现可疑临床症状时,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诊断,必要时可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人协助进行诊断。从业人员出现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要立即送医疗机构就诊,并说明其从业情况;医疗机构要及时进行诊治、排查和报告。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市场环节禽流感防控工作,按照国家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活禽经营市场发生和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要进一步加强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以及市场内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活禽经营市场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大力宣传普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防范知识,增强活禽经营市场开办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积极倡导食用冰鲜禽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习惯,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