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岷县质监局区域性整治方案
岷县质监局区域性整治方案
按照上级局工作要求和我局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我局在产品质量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提升我县区域性产品质量水平, 提高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人身健康,促进我县生产企业健康发展,我局决定,对我县区域性产品进行全面整治,现制定如下岷县质监局产品质量区域性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省、市局及县政府有关产品质量区域整治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管,针对当前我县区域特色产品质量状况,创新监管思路,着力解决产品生产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大对产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规范力度,有效规范区域性产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有力遏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我县区域性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打造地方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我县产品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我县产品生产加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治区域及产品
岷县岷阳镇的点心
三、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到2011年底,使我县区域性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规范,区域性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培育一批区域特色产品龙头企业,消除产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一)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区域性点心生产企业100%落实食品添加剂备案、巡查回访、年度报告、监督抽查等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措施,确保不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二)区域性点心加工小作坊得到有效整治。按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要求,基本达到食品加工小作坊卫生生产条件,彻底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及回收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对无证无照或达不到验收要求的区域性点心加工小作坊,按照上级局和县政府有关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要求,报请县政府取缔。
(三)扶优扶强,培育一批区域特色点心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地产老字号老品牌的优势,扶持一批优质产品和传统老字号名优企业,促进我县点心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区域性地方特色点心生产企业监管力度,落实监管措施,严把准入关;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加大区域性特色点心生产加工企业的帮扶工作力度,使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有效改善我县区域性地方特色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二)对区域性点心生产企业和区域性点心加工小作坊基本状况再调查,再摸底,进一步健全质量档案。
(三)加强对区域性点心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整治与帮扶并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积极帮扶一批具备一定条件的点心生产加工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点心生产加工小作坊。落实好点心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各项制度措施。一是严格落实小作坊条件审查制度,严格基本质量安全条件审查,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方可生产;二是严格落实小作坊监管措施,落实限区域限售,规范产品包装等小作坊监管制度,督促小作坊进行条件改造,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转化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三是对证照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通报有关部门,并报请县政府依法取缔。督促点心加工小作坊建立并实施原、辅料使用台帐、食品添加剂备案、使用台帐制度。
(四)加大对区域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对重点区域性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查处。
五、时间安排
本次区域性产品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自查自纠。(2011年6月15日至7月5日)。动员我县点心生产企业及小作坊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第二阶段:集中整治(2011年7月6日至7月31日)。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对点心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开展集中整治。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2011年8月1日至10月31日)。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强化帮扶工作力度,提高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区域性产品加工企业规范发展。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11年11月1日至11月20日)。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区域性产品整治工作是今年内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将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核心内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谋划实施,下大力把此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确保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二)必须坚持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人的原则,确保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主力军作用,定期向政府部门报告本辖区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精心组织,强化落实。结合本县实际,精心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性食品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求真务实和抓专抓实抓细的要求,把整治任务层层分解到人,确保产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性产品整治力度,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回收原料加工食品、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对不能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产品质量生产环境不能持续保持稳定、屡打屡犯的区域性产品企业和行业,决不姑息迁就,依法采取果断措施,给予严肃处理。
(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在区域性产品整治工作中,做到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确保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我县区域性地方特色产品安全不出问题。
二0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第二篇:区域性食品整治方案(精选)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年区域性食品整治实施方案
为完成好市局、县政府下达的201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提升我县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人身健康,促进我县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我局决定,对我县区域性食品进行全面整治,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市局、县政府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管,针对当前我县区域特色食品安全状况,创新监管思路,着力解决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规范力度,有效规范区域性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有力遏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我县区域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打造地方名牌食品,全面提升我县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我县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治重点
胡麻油、小杂粮面粉
三、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到2011年年底,使我县区域性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规范,区域性食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培育一批区域特色食品龙头企业,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一)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区域性食品生产企业100%落实食品添加剂备案、巡查回访、报告、监督抽查等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措施,确保不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二)区域性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得到有效整治。按照《食品加工小作坊审查细则》要求,基本达到食品加工小作坊卫生生产条件,彻底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及回收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对无证无照或达不验收要求的区域性食品加工小作坊,按照《大同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安全监管规定与规则》要求,报请县政府取缔。
(三)扶优扶强,培育一批区域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地产老字号老品牌的优势,扶持一批优质产品和传统老字号名优企业,促进我县食品经济健康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区域特色食品胡麻油和小杂粮面粉生产企业监管力度,落实监管措施,严把准入关;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加大区域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帮扶工作力度,使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有效改善我县区域特色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二)对区域性食品生产企业和区域性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状况再调查,再摸底,进一步健全质量档案。
(三)加强对区域性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整治与帮扶并重,努力实现四个“一批”。严厉打击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的黑窝点,坚决关闭一批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积极帮扶一批具备一定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1、严格落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安全监管规定与规则》的要求,结合胡麻油和小杂粮加工小作坊的产品种类和产品特性,组织我县胡麻油和小杂粮加工小作坊的审查和验收。
2、落实好胡麻油、小杂粮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各项制度措施。一是严格落实小作坊条件审查制度,严格基本质量安全条件审查,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方可生产;二是严格落实小作坊监管措施,落实限区域销售,规范产品包装等小作坊监管制度,督促小作坊进行条件改造,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转化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3、建立完善区域性食品加工小作坊台帐制度。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建立并实施原、辅料使用台帐、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供销台帐制度。
(四)加大对区域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对重点区域性食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查处。
五、时间安排
本次区域性食品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自查自纠。(2011年3月3日至3月20日)。动员我县胡麻油和小杂粮生产企业及小作坊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2011年3月21日至7月31日)。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对胡麻油和小杂粮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开展集中整治。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2011年8月1日至10月31日)。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强化帮扶工作力度,提高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区域性食品加工企业规范发展。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11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区域性食品整治工作是今年食品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将区域性食品整治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核心内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谋划实施,下大力把此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确保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二)必须坚持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人的原则,确保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主力军作用,坚持食品安全报告制度,定期向政府部门报告本辖区食品安全状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主动参加食品安全协调领导机构的活动,积极主动与其他食品安全监管关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精心组织,强化落实。结合本县实际,精心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性食品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求真务实和抓专抓实抓细的要求,把整治任务层层分解到人,完善落实“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两报告”巡查、回访、质量承诺、预警等食品监管工作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性食品整治力度,坚决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回收原料加工食品、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对不能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产品质量生产环境不能持续保持稳定、久拖不绝、屡打屡犯的区域性食品企业和食品行业,决不姑息迁就,依法采取果断措施,给予严肃处理。
(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在区域性食品整治工作中,做到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确保区域性食品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我县区域特色食品安全不出问题。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年3月1日
第三篇: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
关于印发**区省、市级区域性火灾隐患
整治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根据市消安委《关于确定**市区域性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挂牌督办的通报》和《**市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三年规划(2014-2016年)》的精神,为全面推动我区区域性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区省、市级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包括《**区乔司街道三角村 三合一场所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区良渚街道勾庄村出租房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区乔司街道三角村 三合一场所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
2.《**区良渚街道勾庄村出租房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
3.浙江省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要求
**区消防安全委员会
2014年6月4日
附件1
**区乔司街道三角村 三合一场所
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
我区乔司街道三角村三合一场所被挂牌为省级区域性火灾隐患,根据市消安委《关于印发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于2015年7月31日前完成整治工作,为全面推动该区域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坚决遏制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经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提出的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多级联动、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整治模式,对隐患严重的成片区域实施政府挂牌督办,持续开展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建立健全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整治目标
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强化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确保 三合一场所基本实现住宿与生产、储存部分的有效分隔;不能实现有效分隔的,采取措施实现人员或生产、储存部分搬离,实现完全分离。消除区域内沉积已久的火灾隐患,提升地区综合消防安全实力。
三、整治任务
(一)整治对象
三合一场所,即集生产、储存与人员居住为一体的两种用途以上的地上建筑。人员居住专指人数超过3人(含本数)的居住部分。整治的范围是在厂房、仓库中设有员工集体宿舍,以及在有人居住的民用建筑中从事生产生产、加工、储存活动,并存在火灾隐患的场所。
(二)整治标准与内容
按照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2007),重点整治建筑耐火等级、生产储存经营和人员住宿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器材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违章用火用电、堵塞安全出口、违规设置员工宿舍等隐患。
四、职责分工
(一)区消防大队、乔司街道:推动区委、区政府把三合一场所集中区域的整治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区委常务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整治工作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通过签订责任书等方式,把各乡镇(街道)开展三合一场所区域隐患整治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二)乔司街道:对辖区内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对三合一场所的排查整治工作,并综合分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建筑性质等对消防安全的影响,形成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评估报告,于6月15日前报区消安委办公室。要根据基层网格化管理的划分,开展基础排查工作。开展长期动态排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出现新增或火灾隐患反弹的三合一场所,掌握区域内三合一场所的动态情况。
(三)各职能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各自职能依法对三合一场所进行监督管理。明确区公安分局、区安监局、区住建局、工商**分局、国土**分局等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实行重大问题的法律文书抄告制度,切实落实各部门的联动执法机制。
1.区安监局做好对无证经营、储存危险品等行为的查处工作;
2.工商**分局做好对无照生产等经营行为的查处工作;
3.区城管与行政执法局做好对违法建筑、违章搭建等行为的查处工作;
4.区公安消防大队要加大对三合一场所消防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对不符合基本消防安全条件的,要依法采取罚款、临时查封、责令停产停业等手段,督促房东和业主进行整改。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扶持小场所进园区。推动区委、区政府开展综合治理,对区域性加工行业的规范引导,建立产业园区,在政策上扶持和鼓励小场所搬入园区,根源上解决三合一。
(二)有效形成整治工作合力。国土**分局、区住建、工商**分局、区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区消防大队、等部门要采取联合检查、专项抽查和错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开展三合一场所治理联合执法活动。对于排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根据隐患严重程度执行立即整改、限期整改、立即断电、停产停业整改等措施,对消防安全隐患严重且拒不整改和未完成整改擅自恢复生产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工商查处、行政处罚、临时查封直至行政拘留等强制手段,保证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三)落实改造措施。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督促有关单位及时予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督促有关单位制订整改方案,并采取关、停、改、搬、防等有效措施,加快进行整改。按照技术改造为主、人员搬离为辅的整治要求制定改造措施。针对标准厂房、库房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三合一场所,依法责令业主限期将住宿人员迁出,实现厂、宿分离。对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采用厂房硬隔离,一户一方案对其进行指导,采取架室外疏散楼梯、配备基本消防设施等措施。
(四)深化网格化管理。结合新居民管理工作,将管理区片内消防安全排查工作纳入其工作职责,配合排查掌握动态。根据出租农房中加工小作坊的频繁流动,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落实专人进行巡逻排查,定期上报排查情况。要明确网格内驻村领导、村领导、街道驻村干部、村监管干部、场所监管员的工作职责,每季度对场所监管员进行考核,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确保排查、整治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深化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审批监管、园区规划、队伍建设等,从源头上控制三合一场所产生。要从规划、立项、审批、管理等环节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推广**区彭埠镇家庭经营加工场所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暨等级化管理实施办法等试点工作经验。
(六)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典型案件宣传力度,通过致居民公开信、黑板报、农村广播站、宣传版墙、横幅等渠道,营造典型引导、反面教训曝光的舆论氛围。加大对重点人员宣传力度,组织企业业主、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从业员工三个层次的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印发消防安全知识读本,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区消安委成立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由施建华副区长任组长,区公安分局朱惟悟副局长、区府办郭云伟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国土**分局、区住建局、工商**分局、区安监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整治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消防大队,区消防大队林震大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综合整治工作。乔司街道要成立综合整治办公室,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负责综合整治各项具体工作。
(二)落实指导。综合整治工作组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查指导,既检查整治工作进程,也检查前阶段排查工作开展情况;既指导业主开展整改工作,也指导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开展工作。
(三)从严整治。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坚决依法整治,绝不手软。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工作合力,以较为强硬的态势全力推进三合一场所区域性隐患治理工作。综合整治工作组将组织人员逐家进行验收。
(四)加强信息反馈。在综合整治期间特别是集中整改阶段,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通报整治工作进程,交流工作经验方法,共同推进整治工作。在集中整改阶段要边整治、边排查,边整治、边巩固,力争全面,防止反弹。
附件2
**区良渚街道勾庄村出租房
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
我区良渚街道勾庄村出租房被挂牌为市级区域性火灾隐患,为全面推动该区域出租房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坚决遏制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根据**市消防安全委员会下发的《**市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三年规划(2014-2016年)》(杭消安委〔2014〕4号)和《关于印发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方案的通知》(杭消安委〔2014〕5号)等相关文件的精神,按照2014年重点整治,2015年综合治理,2016年整体提升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提出的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集中整治和消除出租房火灾隐患,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整治目标
力争通过努力,使良渚街道勾庄村出租房基本达到消防安全要求;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出租房产生新的火灾隐患;进一步落实出租房消防安全责任,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出租人、承租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出租房火灾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整治任务
(一)整治对象和内容
整治对象为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不适于出租的公房、私房和车棚(库),属于非法搭建,不得出租的违章建筑。整治内容为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隐患和违章建筑。
(二)整治标准
浙江省公安厅下发的《浙江省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要求》(浙公通字〔2011〕154号)。
四、职责分工
(一)良渚街道:要积极组织公安派出所、治安巡防队、安全监管站和村(居)委会等基层单位及自治组织,并充分发挥流动人口专管员、协管员等队伍的作用,对本辖区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要将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和用火、用电、用气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出租房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二)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开展综合整治,严格查处,消除出租房火灾隐患。
1.区公安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居住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依法查处涉及居住出租房屋的刑事犯罪和治安违法行为;
2.区公安消防大队和基层派出所对居住出租房屋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和用火、用电、用气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及时办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抄告事项并限时回复办理结果,对出租房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和用火、用电、用气等情况不符合治安、消防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3.区住建(房管)局依照有关规定负责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掌握出租房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加强对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管理,对违反出租房租赁和使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4.工商**分局要配合、支持相关部门对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治,对利用出租房从事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经营活动的进行查处;
5.区供电局负责对出租房外部供电线路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积极做好安全用电宣传,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出租房内用电安全隐患检查并提出整改指导意见;
6.区安监局负责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7.区城管与行政执法局负责对违章搭建的出租房进行整治,依法查处违章搭建。
五、工作措施
(一)推动区政府加快实施城市改造。通过加快城市拆迁和改建,在源头上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提高居住建筑的消防可靠性。
(二)加强租赁管理。明确房管部门、社区、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住宅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等主体在房屋租赁管理中的职责,并制定明确的执法和工作流程,加强出租房的合法登记。
(三)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模式。区消防大队、属地派出所、区综治委、区劳动保障局、区民政局等要联合监管,在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上做到信息互通,综合执法。各派出所、各街道(开发区)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区消防大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整治,消除居民住宅、出租房火灾隐患。
(五)推动形成自主管理模式。良渚街道要积极探索建立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责任登记备案制度,强化村居委会的服务管理职能。加强各种民间社区力量,如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对群租的约束力,还要加强小区业主的群体自律,普遍制定并完善《业主公约》。
(六)加强技防。良渚派出所、良渚消安办要完善出租房消防硬件设施,通过配备手电筒、逃生绳、简易面罩和灭火器等四件套和推广使用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提高居住人群抗御火灾的能力。
(七)试行出租房星级管理工作,整合出租房的综合管理。良渚街道要开展出租房星级管理 工作措施,通过对出租房治安、消防、卫生等检查评分,评出星级,并将星级标识挂于门上、公布至宣传栏,以此达到激发房东住户争创星级出租房的热情,从而提高安全环境,提升出租房品质,提高出租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区消安委成立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由 施建华副区长任组长,区公安分局朱惟悟副局长、区府办郭云伟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公安分局、区消防大队、区住建局、区安监局、工商**分局、区城管与行政执法局、国土**分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整治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消防大队,区消防大队林震大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综合整治工作。良渚街道要成立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综合整治各项具体工作,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明确整治任务,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二)广泛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氛围。区消防大队、良渚街道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出租方、承租方的消防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社区、物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向广大群众宣传居民住宅及居住出租房的火灾隐患注意事项,加强对老人、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的宣传教育。结合实际,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将出租屋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消防宣传的重点内容。
(三)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实效。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将不定期地对出租房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督查,及时通报整治工作情况,确保出租房火灾隐患整治取得实效,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附件3
浙江省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要求
第一条 为加强居住出租房屋的消防安全管理,明确居住出租房屋的消防安全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和《浙江省居住房屋出租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消防安全要求。
第二条 本消防安全要求所称的居住出租房屋(以下简称出租房)是指出租后用作或者兼用作居住的房屋。
旅馆业客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屋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第三条 出租房不得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出租房与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居住部分与非居住部分应当进行防火分隔,并设置独立的楼梯等疏散设施。防火分隔措施应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楼板,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当采用不低于乙级的常闭式防火门。
第四条 出租房的内部隔墙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并砌筑至楼板底部。
第五条 出租房的每个居室人均(不包括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且每个居室实际居住人数不得超过8人。
居室使用面积是指住人居室的使用面积。
第六条 出租房应当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当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得设置在6层及6层以上。当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得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
第七条 出租房每个楼层应当至少有两部不同方向的疏散楼梯,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一)单元式、塔式居住房屋出租的单元,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
(二)通廊式居住房屋:
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出租房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且每层居住人数少于30人的;
2.耐火等级为三级,出租房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小于200平方米,且每层居住人数少于15人的;
3.耐火等级为四级,出租房设置在2层及2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小于200平方米,且每层居住人数少于10人的。
第八条 出租房内的公共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宜小于1.1米,疏散楼梯宜通至屋顶平台。
第九条 出租房为3层及3层以上的,疏散楼梯不得采用木楼梯或者未经防火保护的室内金属梯。
第十条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当保持畅通,严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堆放物品影响疏散。
第十一条 3层及3层以上出租房房间的窗户或阳台不得设置金属栅栏;确需设置的,应当能从内部易于开启。
第十二条 出租房应当按每一承租户不少于1具的标准配备灭火器;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也可按每50平方米1具的标准配备灭火器。
灭火器应当选用2公斤以上的ABC型干粉灭火器,宜放置在公共部位。第十三条 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的出租房,应当配置逃生绳或缓降器、逃生软梯等逃生设施。
第十四条 出租房应当按每人一套的标准配备逃生用口罩、报警哨和手电筒等设施。
第十五条 出租房内每一电表后应当安装空气开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不得使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出租房内电气线路的规格应当满足用电设备负荷要求,电气线路敷设应当采用金属套管或PVC阻燃套管保护。
第十六条 出租房除厨房外,不得使用明火,不应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罐和甲、乙、丙类易燃可燃液体。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罐的厨房应当采取分隔措施,并设置自然排风窗。
第十七条 出租人、承租人应当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第十八条 本消防安全要求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XX质监局整治假洋酒方案
XX县质监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洋酒行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XX》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酒特别是假洋酒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此次行动,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监管,督促酒类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酒类企业健康规范发展,力争实现酒类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有所增强、酒类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严厉打击生产制造假洋酒违法行为,酒类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二、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严格酒类及相关产品生产环节监管。1.严格酒类生产许可。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29号令)等有关规定,严把酒类食品生产许可关。严格审核酒类生产加工企业资质,达不到许可条件要求的,一律不予许可。严禁酒类非法分装,对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的企业进一步严格许可条件,并将其列为生产许可证单独审核项目。完善退出机制,对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不能持续满足许可条件及存在其他应当依法撤销生产许可或吊销生产许可证情形的企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2.严格酒类生产企业监管。加强酒类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第119号公告)等文件要求,全面加强企业原料采储、生产记录、出厂检验、销售记录、生产环境条件等的检查,监督企业持续满足获证条件,监督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对主
要原料无进货记录或原料数量与根据实际产品数量测算所需原料数量明显不符的酒类生产企业,一律严肃追查。重点开展对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企业的专项检查,加强对外购原酒来源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对进口原酒要核查进口单证、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卫生证书等有关文件,并重点核查出厂销售数量与原酒数量是否相符、出厂产品标签与进口原酒信息是否一致。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特别是酒类生产加工小作坊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大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3.加强酒类容器和包装材料企业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按相关法规和标准规定进行生产。
(二)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1.有效堵塞制假原料来源。依法依规加强对酒类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全面清理取缔不具备相关资质的酒类包装材料生产单位,依法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酒类包装等食品相关产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酒类产品包装、标签违法行为。
2.加大打击查处力度。加大对酒类生产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做到“四个必须”、“五不放过”。高度重视风险监测、监督抽查、日常监管、社会举报、案件通报以及媒体曝光等各种途径发现的案件线索,及时组织调查核实,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产品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及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等酒类产品制假制劣违法行为。
3.加大惩处震慑力度。对酒类生产加工环节中发现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行为,特别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处罚,严禁以罚代刑,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不断完善长效机制。
1.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酒类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过程控制、检验检测、出厂销售等制度,加强企业自查自纠。企业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法制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酒类产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其为质量安全直接责任人。企业应防止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企业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2.推进酒类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酒类生产单位建立信用档案,建立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记录,全面推进酒类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3.强化社会监督。大力加强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建设,动员社会各界举报制造、进出口假冒伪劣酒类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酒类企业从业人员、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生产销售人员等主动提供线索。
4.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酒类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向酒类生产加工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酒类的危害以及惩处措施,开展案例警示,增强酒类生产加工企业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使企业知法守法,自觉规范生产行为。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质检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规定、重大举措、整治成效,同时积极向公众普及酒类质量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范风险的意识,增强公众参与酒类质量安全监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消费者依法维权,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舆论氛围,并增强媒体、食品安全管理者、消费者的信心。
(四)开展督促检查和工作总结。
为保证酒类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的有效性,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拟开展有针对性的督促检查,并及时进行总结,巩固工作成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
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要将其作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监管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措施具体、责任到人、扎实落实、稳步推进。同时,要着眼长远,力求实效,在构建酒类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加强沟通协调。
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此次酒类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请示工作要求,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酒类质量安全专项工作合力。
第五篇:质监局地沟油整治实施方案
质监局地沟油整治实施方案范文
为贯彻落实《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实施意见》(政办发〔〕5号)和普质监局发〔〕40号号精神,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县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与重点
全面整治食品生产加工秩序,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地沟油”或使用“地沟油”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整治时间、步骤与任务
(一)整治时间(年 月1日至年 月30日)
根据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等渠道发现的线索,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调查摸清违法加工“地沟油”或使用“地沟油”生产加工食品的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本次专项整治工作。
(二)工作步骤
1、摸底排查重点打击阶段(月1日至 月30日)
按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的要求,各股室对职责范围内的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针对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整治工作。
2、总结提高阶段(月1日至 月30日)
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并建立和完善监管的长效机制。各股室于 月30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送县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整治任务
1、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为重点,立即组织开展对食用油生产企业、小作坊的突击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加工“地沟油”的加工窝点,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和回收、使用废弃油脂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2、加大食用油或以食用油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查看企业的原材料进货台账、生产记录、出厂检验记录、销售台账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县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3、对食用油监督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产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追根溯源,查清销路,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依法严肃查处。
4、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如发现违法生产加工“地沟油”、使用“地沟油”生产加工食品,应责令立即停止生产、使用并销毁,依法严肃查处。
三、工作要求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县局成立以程东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沐红剑、杨翔凯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局综合业务股,负责指导、协调专项整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各股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保证专项整治取得实效。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对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落实不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或邮箱,发动群众举报违法行为。
(二)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整治声势。
组织相关培训与教育,宣传“地沟油”的危害,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质监12365的投诉举报作用,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进展、成效,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政府依法监管、行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监督的群防群治局面和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查处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进行摸底排查,找准突出问题,排查安全隐患,确定整顿重点,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查处加工的黑窝点,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及时公布查处结果,追溯源头,切断非法供应链,严防流入流通、餐饮环节。对于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大案要案,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查处,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部门。
(四)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各股室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建立健全以自律机制、监控机制和查处机制为重点的长效机制,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有效结合并抓好落实,督促相关生产企业进行自查自纠,保证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要督促生产单位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企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立有针对性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生产单位的销售台账和追查溯源机制,切断地沟油的供应渠道。加强食品行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指导食品生产单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五)加强督查督办,确保信息畅通。
县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各股室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和督导检查。各股室每阶段向县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动态和有关信息。大案要案线索及调查处理情况要随时报送。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