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名利心
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名利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可见,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而教师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教师的爱要成为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要成为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是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各位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各位值得深思的话题。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重要性及与名利心的关系。
一、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说的都对,但最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
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人来到世上,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履行责任的。”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要当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首先就必须增强责任心。如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教师要给自己定目标要做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那样你才会爱孩子、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身边的人,才会用心去工作,看待一切事物。
责任心表现为看到学校的角落有一些纸屑,不是想着这反正又不是我班的管理范围内,不关我的事,而是想着学校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美化它爱护它,责任心驱使你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把它拣起来放在垃圾箱里。
责任心还表现为教师能自觉地廉洁从教、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能按照教学要求认真去做。教师的责任心还表现在学校有紧急情况时的关心和勇于承担。
教师的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微笑,具有神奇的力量。赋予生命以光柔和魅力,给弱者温暖,使强者更强。正是这股力量,责任心、爱心、耐心激励自己,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责任心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对人,要有责任心。包括对自己、对家人(上辈、平辈、下辈)、对别人(学生、同事、朋友、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都要有责任心。对人有责任心或没有责任心,或责任心不强,其结果是绝然不同的,社会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面最首要的是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对别人的不负责,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们做教师的更应注重对子女的教育要把品行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这也是我们教育其他学生的前提。
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当然主要指的是工作上的事情。工作效果的好坏程度,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不是唯一原因)就是取决与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心如何。尽管各自的工作职责不同、工作目标要求重点不同,但是责任心的要求是绝对相同的:尽职尽责,把各自的工作做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良好体现。
教师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是项良心活儿,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准确量化评价,因而责任心便成为影响其学习与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教师一旦具有了较强的责任心,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能使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但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敷衍塞责,不注重提高,教研科研之风抛在脑后,机械地教,形式主义的工作,那么,教学水平与教学成绩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育方案,再严厉的管理措施也将于事无补。我们学校2009年中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社会、家庭对我们都有很高的评价,舆论氛围较好。但我们应该看到现有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当前应注重的是争取保持住这一好成绩,这是对社会负责,对家长、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现在我们学区招生情况不容乐观,能不能留住学生,关键在于我们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个案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历史教师的课,听课时他总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那堂课讲课教师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直到下课,他笔记上没有一个字。那课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教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老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一句话道出了老师的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的职责就是教育、管理学生,通常我们称为管教学生,身兼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与其说是管教学生,还不如说是感化学生,“身教重于言传”就是强调了管教的感化作用。热爱教育事业的实质也是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爱那些遵守纪律,勤奋好学,踏踏实实,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之常情。但是,就象十个手指不会一样齐,学生当中有白天鹅也会有丑小鸭。那些行为习惯还很差,学习成绩还很落后的学生确实惹人淘气,在当今面临升学压力下,教师的精神负担很重,有时难免会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但是,我们是教师,肩负着培养接班人的重任,我们的责任和良知告诉我们,要理解尊重学生,要能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无微不至的“师爱”。我们教师要做到:情感上尊重、理解;思想上努力沟通;生活上关心照顾;学习上耐心辅导;行为上确立目标,严加督促,及时奖功罚过,尽可能挖掘其闪光点。
在我们的学生中,我们发现,后进生在班级中处于劣势,他们很容易产生严重自卑心理,在班级中往往沉默寡言、胆怯退缩,他们的这种表现又加深了他们在班级中的劣势地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后进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干,平时多表扬,肯定他们的优点,使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也有长处,从而克服自卑感,主动要求进步。
二、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1、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人怎样做人的人,自己首先必须要知道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只有立志奉献于教育事业的老师,才可能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定位于国家的教育事业上,甘于在平凡的现实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可能以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不断化解内心理与欲、公与私的矛盾;才可能在执著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超越世俗的现实,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实现自我设计、自我发展。我非常欣赏诸葛亮的一句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有拂去蒙敝眼睛的灰尘才能让目光淡定;只有洗涤心灵中的污垢才能让心志悠远。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德育的渗透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而教学过程又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传递知识与开启心智有机结合,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和有效的教学实践。这不但能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品德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时代的深刻变化,对学生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广大青少年已经不理会教师习惯的那一套说教,对 “架空式”的教育更为反感。要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除了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教学内容还应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寻求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生活实际的正确方法,教师就应当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将这些因素贯穿到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直接灌输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如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勤劳朴素、艰苦奋斗,付出是一种快乐、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思想,以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品质;教师还可以有选择、有计划地将一些社会性问题带进学校,沟通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引导青少年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经历,以典型的、富有人情味的正面事例,向学生宣传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事业奋斗的精神、淡泊名利的思想,从而唤起爱国主义的热情。
3、教师要想育人首先要育己
师德不是挂在嘴上的漂亮言辞,不能仅仅停留在主观的道德认知上,就其本身而言是属于实践的,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切实地行动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炼、提高自己的师德。
成长中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良好师德对他们的道德品行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甚至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叶圣陶先生认为: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显然,师德的践行必然首先体现于教师精心施教、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责任感上。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深刻的道德影响力。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甚至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影响。从事教师职业必须要有高度责任感,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家长的期望放在心上,言传身教,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从各方面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从日常点滴做起,注意基础道德和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仪态端庄、言语得体、举止文明,坚持原则、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养成正义、上进、活泼的鲜明个性与健康、科学的心理素质。师德行为树立了教师良好的道德形象,其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了学生的人生理想,熏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了学生的道德品行。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更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条件。这种爱促使教师无私地对学生投入期望、知识和毕生的心血。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不以学生家庭背景、成绩表现偏倚待之,平等地关爱,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并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关注,尤其是对一些相对较差的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循循善诱,积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做到严中有爱,诲人不倦,使学生们公平地学习、生活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师德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 “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社会愈发展,竞争愈激烈,青少年学生所面对的现实也愈复杂。教师的认知与技能若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教育水准就不可能有所超越或突破,甚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都需要广大教师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旧观念的束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为了培养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应该首先严于律己,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是师德建设的现代化要求,也是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保证。
三、教师责任心、事业心同名利心的区别
区分教师的事业心和名利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它表现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计个人得失,处于忘我的工作境界。名利心是教师把自身名利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追求。它表现为教师的教育动机、教育情感和教育行为被名利所左右。一个教师正确的教育动机应该是强烈的事业心而不是名利心。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名利心强的教师为数不少,他们和事业心强的教师在表面上常常有许多相似之处,使得人们不易分辨。比如,两者可能都很忙碌,可能都拥有较多的荣誉。其实,深入的辨析就会发现,事业心强的教师和名利心强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往往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给他们的教育效果和自身发展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
1.事业心强的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名利心强的教师难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喜欢那些给自己带来名利的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那些不能给他带来名利甚至破坏他的名利的学生。
2.事业心强的教师关注教育实效,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根本追求。名利心强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好搞形式主义,他们更多地关注形式,而不是脚踏实地地追求实效,他们的一切努力主观上不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是自己的名利,尽管这也常常造成学生发展的事实,但当学生的利益一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放弃甚至侵犯学生的利益。
3.事业心强的教师不去刻意追求轰动效应,能遵循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名利心强的教师往往追求教育的近期成效,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常常出现揠苗助长的行为,学生的后续发展乏力。
4.事业心强的教师大多有对教育工作的直接兴趣,忙于教育活动本身;名利心强的教师则怀着对教育工作的间接兴趣,通常忙于教育活动之外,如与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家长结成过分密切的关系,争抢出头露脸、自我宣传的机会等。
5.事业心强的教师往往拥有良好的同事关系,在教师中口碑甚佳;名利心强的教师容易忌妒同行,工于算计,勾心斗角,同事关系紧张。
6.事业心强的教师无疑回赢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喜爱,最终也会赢得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名利心强的教师也许会得到一些领导和家长的赞许,但必然会招致大多数学生的不满和怨恨。
7.事业心强的教师会从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名利心太强会给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因为人的许多烦恼和挫折来自于对名利的过分追求。
处于转型期的当今社会有许多因素很容易诱发教师的名利心,但教师的神圣职责却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卢梭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于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不配从事这些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事业心的激发,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在国家对教育投资、对教师的待遇在逐年改善,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我们做教师的对自己所得对国家要有回报,要认真的教书育人,服务于社会。
当然,教师自己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并淡泊名利,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的基本需要,更是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只有那些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才有可能把教育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如果说一个教师开始几年的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技能的话,那么教师的毕生发展则源自于他的人格力量的支撑。
2.养成正确的对待名利的态度。名利本当是对教师所取得工作业绩的自然奖赏,它绝对不应成为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名利的过分追求,常常是在自寻烦恼,因为成绩可以自己干出来,而名利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对名利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来之可喜,去之不忧。实际上,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社会对于个体付出的回报基本上是公正的,许多杰出教师的成长历程已有证明。只要你付出了,不追求名利反而带来更多的名利;而刻意于名利的计较,则常常近视了人的眼光,浮躁了人的心态,使人常有欲望受阻、渴求遭挫之感,或者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3.潜心感受教育工作的内在乐趣。善于体验教育工作的内在乐趣,是教师基本的心理技能。教师对教育过程之外的名利的过分追求,大多缘于他们难以从教育过程本身获得乐趣,得不到自我肯定、自我赞赏、自我满足和自我激励。其实,教育活动本身充满了乐趣,孕育着多重收获,是教师愉悦心境的不竭刺激源。当我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必定会淡化对名利的关注,甚至不惜名利的受损。在“十年**”期间,许多优秀教师,因为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挚爱,甘愿冒着被迫害的危险,在教坛上辛勤耕耘,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4.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并不空洞,它渗透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之中。精神境界不高的人,低层次需要占优势,即使这些需要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满足,需要层次仍然得不到提升,趋迎时髦,丧失自我,为世俗的评价标准所导向。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人必定唯名利是求。精神境界高的人,低层次需要基本满足后,高层次需要便占优势,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奋斗目标和评价标准,在社会时尚面前不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这种人既能有所做为,又不为名利所累。提高精神境界是一个长期的无止境的过程,也难以设计一些操作性很强的练习,笔者认为,对广大教师而言,多交几个精神境界高的朋友、多读几本好书不失为切实可行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
第二篇: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演讲稿
文章标题: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演讲稿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仅以此自勉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我觉得教师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作为教师应该拥有一颗平凡心。
拥有平凡心第一要务实。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就是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职责和义务。任何职业,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教师也不例外。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是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要务实。
拥有平凡心第二要回归生活。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它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让自己回归于生活才能以一个人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拥有平凡心第三要淡泊名利。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的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拥有平凡心第四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所以说教师是平凡的,但他的这份平凡铸就了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了平凡心,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快乐。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于命,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那就是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家”。
留心观察一下身边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发现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上课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我觉得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因为工作已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我钦佩这样的老师,我也勉励自己成为这样的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永远进取,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有了事业心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充实。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这并非是有意夸大教师的作用,细察我们的身边,每个学生不论学习哪一门课程,都
第三篇: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演讲稿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仅以此自勉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我觉得教师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作为教师应该拥有一颗平凡心。拥有平凡心第一要务实。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就是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职责和义务。任何职业,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教师也不例外。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是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要务实。拥有平凡心第二要回归生活。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它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让自己回归于生活才能以一个人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拥有平凡心第三要淡泊名利。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的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拥有平凡心第四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所以说教师是平凡的,但他的这份平凡铸就了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了平凡心,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快乐。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于命,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那就是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家”。留心观察一下身边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发现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上课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我觉得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因为工作已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我钦佩这样的老师,我也勉励自己成为这样的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永远进取,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有了事业心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充实。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第四篇:责任心、事业心、感恩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于我而言,责任心是一个工作状态问题。
责任心是做好人的基本品质。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人来到世上,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履行责任的。”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要当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首先就必须增强责任心。辽宁大连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第一,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第二,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第三,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就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永志等13位农民兄弟,自费驱车千里来到郴州市义务抗冰救灾15天,感动了13亿中国人。一个普通的工人,13个朴实的农民,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如此强烈的感动和震撼?就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证乘客和行人的安全,用感恩的心去支援抗灾,所以才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责任心是做好事的基本保证。态度往往决定一切。我们员工要想做好工作,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是能力;二是责任心。没有能力干不好工作,没有责任心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做不出好的成绩来。对待工作,是充满责任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还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敷衍了事,这一点正是事业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有两个年轻人,同时外出当砖瓦工。一段时间以后,一个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心生厌倦,整天唉声叹气,迫于养家糊口才强撑着;另一个呢,每天上工时,都在想,我是在建造一座宏伟而漂亮的大厦,建好了将会给许多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因此,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充满激情。几年过去后,两人的境遇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仍然在每天砌砖块,第二个却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建筑商。这个故事说明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永恒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和时期,责任心的强弱可能会有所不同,工作状态也会随之起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负责任的行动源自负责任的思想。培养我们员工的责任心,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敢于负责,勇于担责,忠于职守,那么周围的人才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干好自己的工作,形成推动一个地方和单位发展的强大合力。
常怀一颗感恩心,激励自己以一流业绩回报社会和组织。知恩、感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正如《说苑》中所言:“唯贤者,能为报恩”。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爱、恩惠是很多的。离开领导的教诲难以进步,离开同事与部属的支持难以成事……想想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生命和热血的人们,那些在自己成长进步过程中寄予厚望、给予过热情帮助的人们,怎能不发奋努力地干好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了这样的感恩之心,就会把给予和奉献作为生活的主调,而不是一味索取,总觉得组织或别人对不住自己,进而始终以积极主动、勤恳敬业的姿态投入工作。
保持一颗平常心,摆脱个人名利地位的羁绊。《菜根谭》中有句格言:“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了轻松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和估价自己,宽容大度地善待别人,就能从狭隘的私欲中跳出来,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地位、进退去留,决不让名缰利索束缚住自己,一心一意干好事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保持平常心,绝不是看破红尘、不思上进,而是倡导“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甘愿做人民的公仆,把心思与精力始终用在为党和军队做些有益的事情上。
拥有一颗进取心,立足本职岗位多做贡献。人生苦短,事业无涯。拼搏进取,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事业心责任感的具体体现。这种进取心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把学好科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当作第一位的任务,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就是认真钻研科学文化和本职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励精图治,争先创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艰险面前不退缩,在重任面前不懈怠,高标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维护一颗自尊心,培养和追求高尚纯洁的思想境界。别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人的自尊心一经消失,人格就要变质,人品就要变味。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责任,一言一行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没有与自己职责要求相适应的事业心责任感,怎么能谈得上自尊心呢?倘若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那么最终不仅贻误党的事业,自己的人格也会受到损害。只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尊自爱,爱岗敬业,才能在群众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得到官兵的尊重、信赖和支持,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很多时候,身处困境中的人们会有一种无力、无可奈何的感觉:问题得不到解决、四处碰壁、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茫然四顾却找不到一张亲切的脸孔;于是在困难面前屈服了、对生活失望了、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年青人来说,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
佛家对一切而言都讲一个“因缘”二字,这“因缘论”用唯物的观点来看也就是“因果论”,通俗一点来说,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你往日种种所造成的结果!
工作之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因果论的角度来看,你成功了,那是因为你努力了!而从整体上来看,工作努力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远远大于工作没责任心、不具备敬业精神的人,这应该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点共识。那么,我们工作仅仅是机械的努力就够了么?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么?不,还远远不够!这还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从我的观点来看,能够学会感恩将会成倍的放大我们努力的结果。
感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善”,而“善”又是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教导我们为善、感恩的案例、经典语录可谓数不胜数。其中有一条,谓之“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其之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意义可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表达得清楚的。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里,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给老板工作,老板付我报酬,谁也不欠谁的,可谓天经地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员工付出劳动,老板付出与劳动等价的货币是行得通的。但是,经济学的理论没法掩盖其本身的冷血,因人本性是带感情、有思维、从本质上拒绝冷漠的,任何一件事并不是“1+1=2”那么简单。因而若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论是彻底错误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把人等同于一台机器。
那么,我们又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工作、生活、与人相处呢?很简单,常备一颗感恩之心就对了!现在咱们又回过头来从事实依据上说一下“我给老板工作,老板付我报酬,谁也不欠谁的,可谓天经地义”这种想法。很显然的是,我们工作的结果仅仅是收获报酬么?不,我们因工作得到的经验、因工作得到的朋友、因工作得到的他人的尊重、因工作而得以让孩子安安静静的在学校念书、因工作得以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等等等等,难道不都比那份报酬本身更让人觉得弥足珍贵?其它的都不说,仅从以上所提几点,我们就应该对我们的老板真诚的说一声“谢谢”!
也许有人要说:“我为何要感谢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来工作,我敢很负责任的说,那您注定将一事无成!这种心态说得好听一点是自负;说得不好听一点是不敢面对困难、没有责任心、不有承受压力。试想,一个没有责任心、不敢面对挑战的人如何能得到老板、同事的赏识而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呢?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会感恩!
我们只有学会了感恩,才会从事物本身的另一面去思考;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让施恩者心存慰藉、才会让施因者有“施恩”的动力、才能剌破彼此之间冷漠的外表、才会让更多的人们加入到“施恩”队伍中来、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路才会越走越宽、成功才不会离我们那么遥远。而相反,则四处碰壁、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总是生活在算计、阴谋中,若如此,即便腰缠万贯也是形单影只,永远不知何为快乐!
对家人、对朋友、对老板、对同事、对自己身处的一切,真诚的说一声“谢谢”吧!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我存在的意义!
第五篇:事业心 责任心 进取心
事业心 责任心 进取心
分重要的是要具有“三心”: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这“三心”,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心”,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投入。责任心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是非标准,分不清好坏,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他的认识取向以奉献强的责任心,反之,则对人对事漠然置之,就不会有责任心。责任心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紧密相联。在处单位、集体与国家的关系的过程中,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的强弱。责任心,以爱心为基础,一个对父母、对妻子(丈夫)、孩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没有感情的人,很难想象出他会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积极工作,忘我奋斗,在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任心的强弱通过行为来体现,表现在平时生活细节和工作上,表现在家庭责任、岗位责任、社会责任上。
心”,指不断向上、进取的决心和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不满足现状,具有强烈的赶超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进取心是一个高使命和创造伟大成就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进取心,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向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前进。进取心是人生支柱。进取心就像是育和扶植,它就会茁壮成长。进取心是一种伟大的激励力量。一个人一旦形成这种不断进取的心态,和始终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的进取,使人生更加崇高。“志不强则智不达”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进取,甚至会以放弃舒适、牺牲许多、拥有进取心,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机会。有人认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只要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就好,不必惊世骇俗。这是缺乏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什么都干不那么好,于是便自我放弃。这不仅是缺乏了进取心,而且还有自卑感在作祟。进取心,就是不我。拥有进取心的人,不会原地踏步,不会停留在半山腰,因为他要追求和拥有山顶那无限美丽的风光;有进取心的人,不会在顺境乘势而上;他不会在逆境中低头,因为他不会自馁,会克服艰难险阻,转败为胜,最终获得成功;他不会后悔所做过的一切,无论胜折,因为他在拼搏的过程中,拥有了经验和教训,这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而获得了更丰富的人生。
心”,指从事某种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活动的一种愿望和要求,是一种对某项活动的挚爱之心,是对事,是对事业的忠诚,并为之忘我奋斗的精神。简言之,事业心是指人们忘我投入某一事业的主观信念。一个人有了事业心,就会把日业来做。更高层次的事业心,表现在他不仅认为从事的工作是自己的事业,也是单位(集体)的事业,更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种境界。有了自觉的事业心的人,会完全融入他所从事的工作之中,就会自觉对岗位、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当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就会把自己自觉融入到事业中去,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有了事业心,就不会被动的去工作,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工作,从事业中感”是人的精神支柱。责任心是基础,进取心是动力,事业心是关键。“三心”较强的人,有自豪感、价值感,开朗乐观,对未来充满人,能冷静而又理智地对待得与失、成与败,不会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忧愁,遇事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三心
生活,有生活目标,生活充实,心情愉快;“三心”较强的人,自然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人,应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多年来
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三心”,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
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是做人的最基本准
则之一,是一个人价值观的直接反应,也是一个人能否做好工作的前提。
“事业心”——是人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优良成绩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具有事业心的人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确立相当困难、然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他认为事业的成功,比物质报酬和享受更为重要。他们不拒绝合乎法理的物质报酬和享受,但事业成功的振奋和喜悦往往胜于他所获得的这种报酬和享受。一个人有了事业心,就会把日常的具体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就会把自己完全融入所从事的工作之中,就会自觉地对岗位、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把事业当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事业心,就不会被动地去工作,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从事业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譬如这几年做乡镇班的班主任工作,每当看到来自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用他们辛勤的劳动,为官一任,造福百姓。每一次都感染着我,使我有一种责任,要为他们服好务,让他们感受到党校的温暖、学习的重要,使他们学有提高、学有所获、学有成效。我也从这项工作中得到快乐和幸福。
“责任心”——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关注和投入。责任心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如果一个人的认识取向以奉献为乐,那么他在对待生活和工作时,就会有很强的责任心;反之,则对人、对事漠然
置之。平时我们说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不是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如果尽心、上心地去做事,就没有做不好的事,这就是责任心。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就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并鲜明提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白求恩精神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感召力,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他那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缺乏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再强也没有用。一个缺乏事业心责任感的老师,很难称得上是合格的老师。责任心的强弱就体现在平时的生活细节和工作上,表现在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上。
“进取心”——指不断向上、进取的决心和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不满足现状,具有强烈的赶超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进取心,就是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我在读中专时,从一本书中读到了古人的两句话:“自知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这就是说,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只能算一个明智的人,要能够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战胜自己,变弱势为优势,才是一个强大的人。这段话一直鞭策着我,因为这并不是说要做一个强人,是指人自己要战胜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不断地修正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实际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所以只有拥有进取心的人,才会逐步地达到这种境界。因为拥有进取心,就不会原地踏步,他会胜不骄,败不馁;他不会后悔所做过的一切,无论胜利还是失败、成功还是挫折,因为
他在拼搏的过程中,会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地进取,拥有了经验和教训,这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而获得了更丰富的人生。所以,我们能不能长久地保持这种进取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或处于逆境时、或种种原因,往往会丧失进取心。
所以说,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这“三心” 是人的精神支柱。责任心是基础,进取心是动力,事业心是关键。“三心”较强的人,拥有自豪感、价值感,开朗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三心”较强的人,能冷静而又理智地对待得与失、成与败,不会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忧愁,遇事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和高昂的工作热情;“三心”较强的人,热爱自己的生活,有生活目标,生活充实,心情愉快;“三心”较强的人,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对工作不尽心、不动脑,有力不愿出,有劲不愿使,得过且过,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想把工作干好也是一句空话。
这次准备发言稿,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想干事,才能去干事、干好事;只有牢记责任,才谈得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人和没事业心的人差别在于:面对困难,没事业心的人会说,这件事很难办;有事业心的人会说,我如何才能办好,那么他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去把事情办好。面对机会,没事业心的人
只会从机会里面找问题,有事业心的人会从问题之中找机会。面对难题,没事业心的人把目光停留在难题上,有事业心的人会把精力放在解决难题的办法上。
我们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干,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教学中出质量,在科研中出精品,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让老师和学员都能在工作中实行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业的成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这一点“精神”,就是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就会多一分责任感,少一分吃亏感;多一分奉献心,少一分索取心。就不会认为工作是在为领导——“老板”(不知从何时起把领导称之为老板)打工。即使有时候吃点亏、多干点工作,也不会斤斤计较,也才能在工作中顾全大局,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着想,做到换位思考。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就不会满足于现状。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很容易满足于过得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看似淡泊名利,实则淡泊事业,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不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而且应该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在积极进取中提高能力和素质,不断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做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