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艰苦创业显成效 和谐创新谋发展
艰苦创业显成效 和谐创新谋发展
—在2011年全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何玉
(2011年11月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受乡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教育工作报告。
上学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乡教育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干部群众的有效支持和监督下,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两基”工作得以进一步巩固。一是政府行为进一步强化。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机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反复排摸义务教育阶段人口,有效地实施“控辍保学”措施,积极劝返流失学生,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8﹪以上,辍学率严格控制在1﹪和2﹪以内。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为中心小学、初中硬化街道至校门口的道路宽6米,长180米,安装路灯5盏,方便了师生的出行,为初中建设标准化实验室供用乡文化站办公室两间,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在迎国检期间,省县两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初中安装了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各小学配套标准化科学实验器材,同时县上还配套了音、体、美等各类器材,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对校园进行了美化、亮化和硬化建设,初中、中心小学美化了校园文化墙,进一步优化了育人环境。
(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一是深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先后有十名校长、教导主任赴山东等地培训学习,有三名校长参加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远程培训”,各位教师参加了骨干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选派9名教师到兰州参加课题实录观摩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山东省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和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在全县作的关于课题教学改革和学习管理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县上的各类教研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二是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与教师考核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上学年,学区紧紧围绕高效课堂建设,组织各校班子成员学习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德兴学区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适应高效课堂建设的《德兴学区教师考核办法》,在此基础上各校制定了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修改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校长和广大教师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向学习工作的中心,让校长和教师真正为培养下一代精心思考,刻苦钻研,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一支清贫乐教、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不断形成。在学区和学校的不断努力下建立起来的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的制度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上学年教体局组织的第26个教师节文艺汇演中,我学区教师表演的《武之韵》喜获全县第一名,这正是我学区教师积极上进、勇于创新的真实写照。
(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乡党委、政府和学区高度重视学校建设,积极争取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今年,又争取到校舍安全工程项目105万元,新建营门小学,拟建教室7间,办公室10间,现已动工修建,明年4月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校园生活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开展有序。五一前,德兴初中举办了第二届春季田径运动会,活跃了校园文化,达到了让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目的。良好的运动氛围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精神,展示了德兴初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还加强对特长生的管理与培养,做到管理、训练、输送一条线。何雄老师训练的篮球队在陇西县“信合杯”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获第五名的好成绩。加强音美教师的业务开发,提高教学水平,在今年的特长生中考中成绩突出。6月1日,学区圆满举行了庆六一活动,文艺表演内容健康,有较强的艺术性,充分展示了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教育教学质量再创佳绩。一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认真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主、合作、高效的生本课堂;以课堂教学典型问题分项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操作层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实施典型引领、活动促进、整体推进策略,以课堂教学创新评优为抓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二是教研活动更重实效。各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基础特点,鼓励各年段、各学科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有侧重、高效益的教学教研活动,注重说课、评课和教学反思,提倡专题探讨和案例研究,挖掘教学潜能,丰富课堂教学内涵,重视知识落实,优化教法和学法,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加大督查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教育督导更具实效。根据县教体局要求,学区通过平时抽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的督导方式,以检查学校常规管理和听课、评课为主要内容,以教育教学常规督查量化表为载体,多次对辖区内初中、小学、教学点进行全面督导。在督查过程中对督查结果及时通报,要求各校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各校对备课、听课及作业批改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错误都做了相应的弥补和纠正。四是教育教学成果显著。今年初中普高入学119人,名列全县15名,小学三科合格率72.69﹪,居全县第一,综合排名全县第三;六年级语数外竞赛获集体三等奖,全国小学英语竞赛中营门小学的朱仁杰同学获二等奖,是全县唯一一名获奖的农村小学的学生。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优先发展、重教兴学的结果;是教育主管部门强化职能、务实创新的结果;是各学校领导班子和一线教师团结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尊师重教、倾心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向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全体教师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在全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基础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学校校舍、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等建设不达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宽带网等现代教育资源使用和共享率低,已有的优质教育条件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共享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学校高效课堂建设举步维艰。校长、领导班子缺乏研究,教师对课标研究不够透彻,专业教师缺乏,教师老龄化等现象严重影响高效课堂的推进。三是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全乡至今没有一所幼儿园,在完全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也因办学场地窄小、校舍紧缺、设施不足、师资紧张而极不规范,普及学前教育任务繁重。四是学校安全工作形势逼人。学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人防、物防、技防水平较低,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复杂,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新学年工作部署
2011-2012学年,全乡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实际,遵循教育规律,推动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臵,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根据县上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我乡新学年教育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育人为核心,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一要创新管理模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和科学决策。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以“尊重”为思想基调,以“服务、平衡、协调”为实施方式,在用心管理、用情营造的过程中,做到精神上引领、业务上指导、专业上示范,真正成为教师的“知心人、主心骨、好参谋、好指挥”。
二要抓育人,促养成,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把德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始终,体现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各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和“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三要有力促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确定一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德兴初中、德兴小学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率先办出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促进特色发展,优化校园环境。二是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活动,让学校成为推广普通话和书写规范字的阵地。三是各学校既要抓好校园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也要充分利用校墙,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墙”,着力渲染校园文化氛围。
四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按照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广播操、篮球比赛等校园体育运动,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学生。二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要关心、关注、关怀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学会友善、宽容和感恩。三是加强美育教育。发挥艺术教师的作用,大力开展文艺展演、书画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四是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和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促进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校长及班子队伍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学校校领导班子要成为“首席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沉入到教学第一线,自觉进行教育科学的研究,并把精心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看作是自己份内最主要的工作,最重要的职责。
二是学校领导班子要成为“师者之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读更多的书,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学习,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学校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学校领导班子要打造“学习型”团队。学校从上到下应有一种爱学、乐学、笃学的精神,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有利于学校成员间及时沟通、交流和讨论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自觉行为。形成学历教育和专业继续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的教师学习模式,使教师的业务知识不断拓宽,教学素质不断提升。
四是加强教师业务研修,努力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课堂教学水平,各学校要坚持开展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工作,开展讲课、说课、评课工作,召开教师业务学习会,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观看教育光碟并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扎实有效地推进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建设
一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构建富有活力的优质高效课堂。
二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三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优质高效课堂推进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逐步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四要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在优质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学区掀起新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五要继续探索科学、客观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切实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修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更要评价学生的学,而且是通过评价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及评价结果的反馈,要为学校提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决策依据,要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学校财务管理
一要定期召开教代会,审议学校财务工作,努力推进学校财务公开,同时要加大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上报,遏制公用经费开支中的不合理现象。二要严格执行学校经费预算,规范公务出差行为,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厉行节约,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效益。三要全面落实“四个不少于10﹪”,即每年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典预算总额10﹪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教研经费,用于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课题研究经费;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专用设备购臵经费,用于学校实验仪器、各类设备、图书资料等购臵;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维修费,用于学校校舍、设备等日常维修维护和校园教育化环境建设支出。
五、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之路,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不懈努力 一要坚持观念更新,创新教育机制。如何使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稳步推进,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摈弃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贯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一是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取其精华,融入到自身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式中,借人之长,补己之短,灵活运用而不生搬硬套。二是要进行教育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联系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理性地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性地突破因教育机制而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真正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变教育方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服务于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一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民主、自由、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关爱等人文因素注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构建心动、脑动和手动的理想课堂。二是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活动”的不良倾向,要切实从“应试教育”的泥沼中,奋力前行于“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要坚持督导检查,不断更新督导理念。更新教育督导理念的唯一途径就是强化学习,不断实践。学区督导人员要把学习、研究、实践作为履行职责、干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准则。要学习新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督导理念,力争使自己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要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做督导评估的“明白人”。要建立督导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和专题研讨,尽快解决学区督导人员督导理念不新、专业知识老化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督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督导能力。要研究教育、研究督导、研究学校、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把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抓研究、抓指导上,积极探索科学、务实、高效、权威的督导评价模式,力争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督学,争做知识型督导员。督导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师生、深入课堂,坚持开展督导评估,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督导实践中检验和引导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同志们,新的学年、新的征程,孕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乡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为创建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审判管理体制创新显成效
审判管理体制创新显成效
为了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实行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永昌县人民法院立足于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实际,从强化审判管理入手,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摸索符合基层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审判管理机制,形成了“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重监督”的审判管理思路,并从2016年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实现案件的立、审、执、监分离,避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保证了案件审理过程的公正性。另外,统一收取诉讼费用,遏制了多收费和乱收费现象,规范了法院诉讼管理制度。
(二)落实了案件由审管办督办、催办、警示等制度,促进审判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促使法官审限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地预防了久拖不决和超审限等问题。2016截止11月30日,我院已审结的4497件各类案件,即缩短了办案周期,也未发现超审限案件。
(三)实施案件流程管理,案件的审理程序监督权也由立案庭统一行使,将庭前、庭中、庭后监督有机统一起来,使案件审理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与此同时,强化合议庭的职能和审判长、合议庭其他成员的责任感,保证了审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新制度试行一年来,通过对未上诉案件进行评查,没有发现错案。
(四)实施案件流程管理,增加案件审理的公开性,由立案庭统一将确定的开庭日期、承办庭室和开庭地点公示,使整个案件的审理处在公开状态,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增加了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另外,案件从立案到审结之间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又通过庭前准备程序在当事人和判案的法官之间形成一条隔离带,减少了判案法官与当事人直接接触的机率,有效地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的滋生。
第三篇:解放思想谋发展,富民工程显成效
解放思想谋发展,富民工程显成效
今年以来,董杜庄镇农业发展尤为迅速,该镇以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瓜菜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市场建设、农超对接为突破口,不断优化种植品种,加快延伸产业链条,使富民工程凸显成效。
该镇凭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西瓜为龙头的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全面推广“三种三收”、“五膜种植”的种植新模式。去年该镇被命名为“国家级西瓜标准化示范区”,有力推动了西瓜产业的发展。2012年全镇瓜菜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2800个,大拱棚2.8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棚的目标,全镇西瓜市场年交易量已达15万吨。镇农信社存款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面对成绩,该镇党委书记冯秀元并不满足,而是在发展中找差距,在进步中找不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为先,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扎实苦干。
第四篇: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显成效
社区“和”,社会“谐”。
43个街道、421个城市社区、283个农村社区——合肥今年初的数字。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和流动人口变成了“社区人”——正在演进的趋势。两者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凸显。合肥勇于破题、善于解题。
作为首批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合肥在社区服务管理中锐意创新,不断推进网格化、组织化、信息化、服务化,步步铿锵,让大湖名城荡漾和煦之风,为创新高地增添熠熠光彩。
网格化
细致关注每个社会基础细胞
镜头一:谁家办红白喜事,他总能第一时间知晓;政府推出一项惠民利民的新政策,他总会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宣传……家住安农大第五宿舍的吴祥安老人是该小区的网格长,他的任务就是了解小区的基本信息及居民的需求,然后反馈给社居委,同时还承担着低保办理、征兵等信息的宣传任务。居民们说:“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长是我们的好邻居、好帮手。”
借力顺势划桨,开创管理模式先河——我市新老城区探索出的“大社区”和“街居改革”管理新模式,以十足的“双驱马力”,驱动社区发展之舰劈浪前行。
目前,我市三大开发区和滨湖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大社区”模式,撤销或不设街道办,共设14个“大社区”,辖区平均面积达1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约5万人。
与“大社区”模式相呼应,老城区“精街道、强社区”也颇具成效。2008年,蜀山区在全省最早开展“街居管理体制改革”。2011年以来,老城区深入开展以“街道社区整合”为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
街居体制改革,旨在打破原先格局,对街道和社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去年3月份正式启动改革的庐阳区,今年3月,不仅对辖区街道进行了整体调整,还将老城区6个街道整合成2个,并重新在北部地区增设2个街道。6月份,庐阳区的社区范围也重新划分,从整合资源、便民服务、提高效能出发,将原来的84个社区整合成56个。按照“精街道、强社区”的理念,服务、人力、财力、物力全面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力量,实现管理扁平化。
扁平化让城市管理更高效,网格化则让管理细致到城市的每一个基础细胞。2008年11月,蜀山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职责交叉、“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大幅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
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网格化细分,城市管理更精细化。“如果将网格化比作一张大网,那么,网格长就是大网上的各个节点,他们让社区管理这张大网疏而不漏。”市民政局负责人如是说。
2009年,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全市推广;同年4月,全市网格化引来民政部调研组的专题调研,这一创新思路和成效受到充分肯定。
到2011年底,我市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设立4166个网格,网格责任人5060人。到今年年底,预计县域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将达到60%左右。
组织化
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社区服务管理
镜头二:随着包河区望湖社区增设“社工服务站”、一位专业社工在社区“扎根”,社区老人享受到专业的社区服务:周一,有社工上门探望;周二,有社团的文艺活动可参加;周三,有每周一次的健康检查;周四,还能享受到免费的按摩推拿服务。最近,该社区推出社区食堂后,社工们还计划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聘请专业社工驻点,根据居民需求“量身定做”服务,针对性提供专业化服务,这一做法不仅望湖社区开始尝鲜,我市已有多个小区也正在推广。
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管理,组织队伍是保障。试点“两委两站五中心”组织新模式,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合肥创举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在包河区、蜀山区分别选择部分街道,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主导的公共行政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服务的效能化和专业化;建立社区服务站,借助志愿者、社区组织等社会资源,承接居民个性化、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社会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成立社区事务受理、综治、卫生、生活、文化五大中心,将社区各类服务集中整合到五大平台。同时,向社区输入专业队伍,打通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间的对接;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立足于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政府与社会支持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我市在《关于印发“百人计划”工程等6个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列入“六大”人才队伍范围。下一步,还将启动“社工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社会工作领军人物,为社区服务管理提供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对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我市也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合肥不断拿出社区岗位向大学生公开招考,吸纳更年轻、更有创造力、知识面更广、素质更高的力量;完善“上升渠道”,2010年,全市共有9名社区工作者提拔到街道负责人岗位;2011年,在全国首开“绿灯”,招考10位社区工作者进入市直公务员队伍。作为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合肥唯一试点城区,包河区从今年起,开始尝试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截至目前,已有62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随着社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数量逐年增加,到2015年,45岁以下持证上岗率将达80%以上。
基于职业化的社工、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2支队伍,我市还不断壮大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我市计划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立并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服务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及其他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
信息化
高科技打造高效管理服务
镜头三:怎么才能知道小区里的住户构成情况?在数字平台上点一点鼠标,一秒钟就能看到;办理一张证件,需要带齐哪些材料?同样也只需要点一点鼠标,一串办事流程图、所需资料列表很快也能列出。这样一个方便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是合肥社区服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实践证明,信息化为加强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中,我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借助手机、GPS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将全市5060位网格责任人采集的动态信息录入信息化平台,从而使得基层动态及时掌控,社区管理更为精细,社区治安显著提升,办事效率明显增速。
作为合肥推进信息化的试点,庐阳区从去年启动,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网上系统。各网站根据居民需要设置相应服务模块,包括“城市服务110”、“便民在线办事大厅”
等内容,方便居民进入服务平台申报各项事务,反映各种问题,寻求各种帮助。同时,区、街、社区也以一个平台,进入工作内网,与区直有关部门共享数据和信息。信息化的试点,让社区服务管理在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的基础上高效运行,让居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社区办事的便利。
目前全市已有180个社区建立起社区网站,庐阳、蜀山、经开区等建立了全区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其他部分区、街道也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合肥将建起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服务化
打造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
镜头四:让老人单独在家没人照顾,怎么办?通过社区的智能呼叫系统,在家按一下按钮,叫餐、按摩、洗浴、理发、家政、问诊等一条龙的居家养老服务就能送上门;担心孩子课后少人看护,怎么办?社区内不仅设置有“四点半课堂”,还引进了艺术培训中心,平均每天都有免费课程供孩子们拓宽视野。这些已在我市诸多社区成为现实。
社区建设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如何改进社区建设,激活社区活力,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合肥社区建设中,居民需求一直被摆在首位。近年来,我市不断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化、标准化、信息化、项目化建设等四种方式,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的形成,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数字让人感慨,数字让人奋进。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我市社区服务化快速推进的轨迹。——2009年6月,合肥市出台《关于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2009至2011年,我市共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64个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示范社区和15个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
——2009年以来3年时间,市、区财政直接投入社区建设经费超过5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在去年编制完成的《合肥市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中,对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福利、社区文体五大类配套服务设施的面积、功能等做出详细规定。目前,我市城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537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6倍;我市已建有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个,街道(大社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1个,社区工作站3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3个,社区警务室348个,社区社工服务站20个。
——2011年,在18个街道140个社区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今年,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将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智能化便民服务亭”两项社区服务项目列入“33+X”项民生工程,计划用2-3年在全市建起400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800个“智能化便民服务亭”。…………
不久,全市将逐步建立体系完整、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居民遇到难题,在社区里不出15分钟都能解决。社区管理服务,归根结底就是服务第一,居民满意度是其核心衡量标准。今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对全市100个社区进行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措施的满意度高达95%。
十五分钟服务圈,“织”起的是老百姓的方便圈、幸福圈;社区服务管理,筑就的是“大湖名城”的幸福根基。
成效虽已初显,探索仍在进行。合肥还将继续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不断继承发扬、提升创新,继续探索破解社区管理服务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我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和谐之风洋溢在每一户社区家庭、每一位居民心间。
第五篇: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新机制显成效
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新机制显成效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区人社局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积极作用,达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人保中心平台、各社区协管员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招聘会和大型政策法规咨询会、制作专题宣传短片深入地宣传小贷政策,营造和谐的宣传氛围。
2、精简审批程序。为了推行“一线工作法”,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将创业人员小额贷款申请表等相关表样由原社区办集中发放下移到各社区、各人保中心,并上传网上,并将小贷入户调查等工作业务也延伸到街镇、社区,以街镇集中登记受理,跟踪服务。
3、强化部门协调。注重与财政、银行协同作战,在认真做好调查登记工作的同时,努力协调好经办农村商业银行、财政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确保了担保基金和款项及时到位,促进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截止8月25日全区共发放小额贷款793笔,贷款金额4812万元,完成区年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160.4%%,创业成功人数606人,创业带动就业61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