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

时间:2019-05-14 15: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

第一篇: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

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

服务百姓显成效

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直是延吉谋划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延吉市始终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2011年初,成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城市以来,不断加强研究部署,创新工作举措,先后推出了领导干部早上接访制,出台了《延吉市“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一百条》,实施了综治信访站、群众工作站、民生服务站等“三站统管”基层社会工作模式,唱响了“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三部曲,全力打造“五好延吉”,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腾飞引发了社会的深度变革,也让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带来了许多新闻题和新挑战。为此,延吉市紧紧围绕社会管理的规律做文章,在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地摸排了解相关情况,然后适时总结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认真找出社会管理的客观规律所在,及时将规律转化成具体的工作举措,对症下药,以“三站统管”为载体,充分凸显管理职能,服务发展稳定大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方便群众,有效解决群众的问题,为群众营造更为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延吉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所创造的优质成果。

如今的延吉以“三站统管”基层社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闷题。通过代理上访、主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风险评估、平安创建等措施,着力保障了群众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生活待遇、法律待遇,维护了社会公乎正义。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的一系列新做法、新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政法委等部门多次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延边州文明办)

第二篇: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显成效

社区“和”,社会“谐”。

43个街道、421个城市社区、283个农村社区——合肥今年初的数字。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和流动人口变成了“社区人”——正在演进的趋势。两者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凸显。合肥勇于破题、善于解题。

作为首批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合肥在社区服务管理中锐意创新,不断推进网格化、组织化、信息化、服务化,步步铿锵,让大湖名城荡漾和煦之风,为创新高地增添熠熠光彩。

网格化

细致关注每个社会基础细胞

镜头一:谁家办红白喜事,他总能第一时间知晓;政府推出一项惠民利民的新政策,他总会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宣传……家住安农大第五宿舍的吴祥安老人是该小区的网格长,他的任务就是了解小区的基本信息及居民的需求,然后反馈给社居委,同时还承担着低保办理、征兵等信息的宣传任务。居民们说:“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长是我们的好邻居、好帮手。”

借力顺势划桨,开创管理模式先河——我市新老城区探索出的“大社区”和“街居改革”管理新模式,以十足的“双驱马力”,驱动社区发展之舰劈浪前行。

目前,我市三大开发区和滨湖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大社区”模式,撤销或不设街道办,共设14个“大社区”,辖区平均面积达1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约5万人。

与“大社区”模式相呼应,老城区“精街道、强社区”也颇具成效。2008年,蜀山区在全省最早开展“街居管理体制改革”。2011年以来,老城区深入开展以“街道社区整合”为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

街居体制改革,旨在打破原先格局,对街道和社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去年3月份正式启动改革的庐阳区,今年3月,不仅对辖区街道进行了整体调整,还将老城区6个街道整合成2个,并重新在北部地区增设2个街道。6月份,庐阳区的社区范围也重新划分,从整合资源、便民服务、提高效能出发,将原来的84个社区整合成56个。按照“精街道、强社区”的理念,服务、人力、财力、物力全面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力量,实现管理扁平化。

扁平化让城市管理更高效,网格化则让管理细致到城市的每一个基础细胞。2008年11月,蜀山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职责交叉、“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大幅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

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网格化细分,城市管理更精细化。“如果将网格化比作一张大网,那么,网格长就是大网上的各个节点,他们让社区管理这张大网疏而不漏。”市民政局负责人如是说。

2009年,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全市推广;同年4月,全市网格化引来民政部调研组的专题调研,这一创新思路和成效受到充分肯定。

到2011年底,我市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设立4166个网格,网格责任人5060人。到今年年底,预计县域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将达到60%左右。

组织化

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社区服务管理

镜头二:随着包河区望湖社区增设“社工服务站”、一位专业社工在社区“扎根”,社区老人享受到专业的社区服务:周一,有社工上门探望;周二,有社团的文艺活动可参加;周三,有每周一次的健康检查;周四,还能享受到免费的按摩推拿服务。最近,该社区推出社区食堂后,社工们还计划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聘请专业社工驻点,根据居民需求“量身定做”服务,针对性提供专业化服务,这一做法不仅望湖社区开始尝鲜,我市已有多个小区也正在推广。

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管理,组织队伍是保障。试点“两委两站五中心”组织新模式,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合肥创举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在包河区、蜀山区分别选择部分街道,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主导的公共行政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服务的效能化和专业化;建立社区服务站,借助志愿者、社区组织等社会资源,承接居民个性化、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社会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成立社区事务受理、综治、卫生、生活、文化五大中心,将社区各类服务集中整合到五大平台。同时,向社区输入专业队伍,打通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间的对接;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立足于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政府与社会支持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我市在《关于印发“百人计划”工程等6个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列入“六大”人才队伍范围。下一步,还将启动“社工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社会工作领军人物,为社区服务管理提供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对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我市也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合肥不断拿出社区岗位向大学生公开招考,吸纳更年轻、更有创造力、知识面更广、素质更高的力量;完善“上升渠道”,2010年,全市共有9名社区工作者提拔到街道负责人岗位;2011年,在全国首开“绿灯”,招考10位社区工作者进入市直公务员队伍。作为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合肥唯一试点城区,包河区从今年起,开始尝试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截至目前,已有62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随着社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数量逐年增加,到2015年,45岁以下持证上岗率将达80%以上。

基于职业化的社工、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2支队伍,我市还不断壮大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我市计划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立并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服务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及其他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

信息化

高科技打造高效管理服务

镜头三:怎么才能知道小区里的住户构成情况?在数字平台上点一点鼠标,一秒钟就能看到;办理一张证件,需要带齐哪些材料?同样也只需要点一点鼠标,一串办事流程图、所需资料列表很快也能列出。这样一个方便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是合肥社区服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实践证明,信息化为加强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中,我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借助手机、GPS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将全市5060位网格责任人采集的动态信息录入信息化平台,从而使得基层动态及时掌控,社区管理更为精细,社区治安显著提升,办事效率明显增速。

作为合肥推进信息化的试点,庐阳区从去年启动,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网上系统。各网站根据居民需要设置相应服务模块,包括“城市服务110”、“便民在线办事大厅”

等内容,方便居民进入服务平台申报各项事务,反映各种问题,寻求各种帮助。同时,区、街、社区也以一个平台,进入工作内网,与区直有关部门共享数据和信息。信息化的试点,让社区服务管理在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的基础上高效运行,让居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社区办事的便利。

目前全市已有180个社区建立起社区网站,庐阳、蜀山、经开区等建立了全区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其他部分区、街道也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合肥将建起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服务化

打造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

镜头四:让老人单独在家没人照顾,怎么办?通过社区的智能呼叫系统,在家按一下按钮,叫餐、按摩、洗浴、理发、家政、问诊等一条龙的居家养老服务就能送上门;担心孩子课后少人看护,怎么办?社区内不仅设置有“四点半课堂”,还引进了艺术培训中心,平均每天都有免费课程供孩子们拓宽视野。这些已在我市诸多社区成为现实。

社区建设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如何改进社区建设,激活社区活力,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合肥社区建设中,居民需求一直被摆在首位。近年来,我市不断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化、标准化、信息化、项目化建设等四种方式,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的形成,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数字让人感慨,数字让人奋进。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我市社区服务化快速推进的轨迹。——2009年6月,合肥市出台《关于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2009至2011年,我市共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64个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示范社区和15个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

——2009年以来3年时间,市、区财政直接投入社区建设经费超过5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在去年编制完成的《合肥市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中,对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福利、社区文体五大类配套服务设施的面积、功能等做出详细规定。目前,我市城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537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6倍;我市已建有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个,街道(大社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1个,社区工作站3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3个,社区警务室348个,社区社工服务站20个。

——2011年,在18个街道140个社区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今年,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将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智能化便民服务亭”两项社区服务项目列入“33+X”项民生工程,计划用2-3年在全市建起400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800个“智能化便民服务亭”。…………

不久,全市将逐步建立体系完整、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居民遇到难题,在社区里不出15分钟都能解决。社区管理服务,归根结底就是服务第一,居民满意度是其核心衡量标准。今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对全市100个社区进行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措施的满意度高达95%。

十五分钟服务圈,“织”起的是老百姓的方便圈、幸福圈;社区服务管理,筑就的是“大湖名城”的幸福根基。

成效虽已初显,探索仍在进行。合肥还将继续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不断继承发扬、提升创新,继续探索破解社区管理服务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我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和谐之风洋溢在每一户社区家庭、每一位居民心间。

第三篇:延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社会管理创新细则

延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社会管理创新细则

根据《中共延吉市委 延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吉市“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一百条>的通知》(延市发【2011】7号)精神,结合供销社自身工作特点制定以下社会管理创新细则。

一、牢记宗旨,全方位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和能力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强力打造“新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是发展连锁店和农村超市。供销社采取新建、改造、吸收加盟等多种形式,推进了基层经营门店的升级改造。

二是切实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各级供销社把配送中心建设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核心,通过自建、联建、联大靠强等多种投入机制,加快建设步伐,三是积极培育网络龙头。通过资本、资源、技术、业务等多种联合方式,做大了一批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经营的市场占有率,巩固了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主要渠道地位

四是着力推动“双向流通”。就是把农产品进超市、进 网络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大部分超市都开辟了农产品销售专柜;同时,通过超市、网络,把农资商品、日用消费品从城市送到农村,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领办专业合作社。我们采取基层社领办、与农民联办、引导农民自办、支持能人创办等方式,同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对现有的专业合作社都进行了规范,进行了重新登记注册。

二是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把农村种养殖大户、运销大户、分散经纪人和民间的各类协会联合起来,成立农产品协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农村经济联合会,这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联合合作改造一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择优扶强做大一批的原则,我们以实现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为重点,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努力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采取自办、职工回村领办、与村委会和其他组织及农民个人联办等形式,发展村级综合 服务社。同时,对原有的综合服务社进行规范、进行提高,使村级综合服务社成为了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成为连锁经营的网络终端和直接载体。农民不出村,该卖的东西可以卖掉,该买的东西可以买到,该享受的服务可以享受到。

二是兴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各级供销社抓住各级政府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坚持政府支持、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也就是我们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府领办,依托原有基层社,对所属经营门店、庄稼医院、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整合,将社区的行政、公共事务职能与基层社经营业务相结合,通过自己投资建、吸收农民建、与村委会合建、与有关部门联建,积极创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四、是全力做好农资供应。

春耕期间,供销社系统把做好农资供应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以保供、稳价、优质为目标,利用我们全系统已有配送中心,销售网点,及时把农资商品配送到田间地头,保证了农资市场供应。在农资供应中,严格执行国家化肥限价政策,采取直供到点、自装自卸等措施,保本微利销售,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同时,还依托专业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庄稼医院、农机服务队等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实验示范、配方施肥施药、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也就是说产品、商品、技术一块给农民提供,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继续参加组织部组织开展的“双千、双爱、双实”和“一包四”活动,积极参与“举党旗,颂党情,坚定信念跟党走”等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干部参与率达100%。

积极参加宣传部和机关党工委开展的“三讲三爱”活动,机关干部参与率达80%以上。

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学好党章、做好党员”活动。

访谈中,焦主任就大家还不是太熟悉的一个新名词——“新网工程”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他说,“新网工程”就是“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的简称。是一项以农村市场为重点,以现代流通为标志,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的的一个综合性网络工程。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围绕发挥供销社系统的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2006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专门听取了全国总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有关工作的汇报,会后,国务院印发了国阅[2006]52号《会议纪要》,同意在全国启动“新网工程”。自2006年起,“新网工程”建设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全面启动、全面开展。

焦主任还说,在“新网工程”建设方面他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连锁店和农村超市。各级供销社采取新建、改造、吸收加盟等多种形式,推进了基层经营门店的升级改造。目前,河南省全系统的连锁店、超市已发展到了4万余个。二是切实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各级供销社把配 送中心建设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核心,通过自建、联建、联大靠强等多种投入机制,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已建立各类物流配送中心400多个,配送能力不断提高。像南阳市社建成市县配送中心31个,县乡超市240个,村级日用品农家店446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0%。三是积极培育网络龙头。通过资本、资源、技术、业务等多种联合方式,做大了一批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经营的市场占有率,巩固了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主要渠道地位。省供销社与全国总社联合成立的河南新合作公司,已在全省12个省辖市的24个县发展连锁店1200多家,配送单品达到8000种以上,成为全省日用消费品经营的龙头。四是着力推动“双向流通”。就是把农产品进超市、进网络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大部分超市都开辟了农产品销售专柜;同时,通过超市、网络,把农资商品、日用消费品从城市送到农村,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辛静)

访谈中,关于如何配合中央近期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这项重点工作,焦主任谈了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采取的三个方面的举措。他说,第一个举措是让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铺天盖地”——方便农民购销,刺激生活生产消费。也就是说我们的基层网点尽量地多,尽量地把过去服务网点从行政村辐射到自然村,甚至一个比较大的村我们设几个销售网点,我们提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基层网点要“铺天盖地”。

第二项举措是,让供销社系统直属企业“顶天立地”——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增强为农服务实力。重点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股份制为核心,加强联合合作,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在搞好传统业务经营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延长产业链条,拓展业务经营,提高企业的创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省社直属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依托省豫棉集团、省豫农集团、省新合作公司、省中联再生资源公司,加强与全国总社中农集团、新合作集团、中再生集团等系统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合作,组建河南省供 销社企业集团—丰合集团,增强发展实力,提高创效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用大企业来起一个龙头带动作用。

第三项举措是,让广大农民群众“欢天喜地”——领办农民合作组织,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全系统25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00多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9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省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以确保增加农民收入。对现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规范、提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挥协会维权、自律的作用,培育一批集农副产品加工、储运、配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集团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同时,在全省乡镇、大的行政村积极创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力争在乡镇和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都要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同时还要完善现有庄稼医院的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为农民提供配方施肥供药、科技咨询和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等系列化服务。通过技术的输入,来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促进促进粮食增收和农业增效。(访谈中,焦主任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头等、中心、重点工作,也是供销社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要是生产发展,目的是要实现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在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力”上:

第一个“力”就是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什么是“新网工程”建设呢?“新网工程”就是指“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的简称。是一项以农村市场为重点,以现代流通为标志,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的的一个综合性网络工程。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围绕发挥供销社系统的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2006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专门听取了全国总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有关工作的汇报,会后,国务院印发了国阅[2006]52号《会议纪要》,同意在全国启动“新网工程”。自2006年起,“新网工程”建设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全面启动、全面开展。

我们在“新网工程”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连锁店和农村超市。各级供销社采取新建、改造、吸收加盟等多种形式,推进了基层经营门店的升级改造。目前,我们省全系统的连锁店、超市已发展到了4万余个。二是切实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各级供销社把配送中心建设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核心,通过自建、联建、联大靠强等多种投入机制,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已建立各类物流配送中心400多个,配送能力不断提高。像南阳市社建成市县配送中心31个,县乡超市240个,村级日用品农家店446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0%。三是我们积极培育网络龙头。通过资本、资源、技术、业务等多种联合方式,做大了一批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经营的市场占有率,巩固了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主要渠道地位。省供销社与全国总社联合成立的河南新合作公司,已在全省12个省辖市的24个县发展连锁店1200多家,配送单品达到8000种以上,成为全省日用消费品经营的龙头。四是着力推动“双向流通”。我们把农产品进超市、进网络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大部分超市都开辟了农产品销 售专柜;同时,我们通过超市、网络,把农资商品、日用消费品从城市送到农村,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二个“力”就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领办专业合作社。我们采取基层社领办、与农民联办、引导农民自办、支持能人创办等方式,目前在全省已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72个。同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对现有的专业合作社都进行了规范,进行了重新登记注册。二是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把农村种养殖大户、运销大户、分散经纪人和民间的各类协会联合起来,成立农产品协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农村经济联合会,这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全系统发展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837个。像荥阳市的农民经纪人协会、林州市的诚信兔业协会、濮阳县渠村无公害大米协会、上蔡县的养猪协会等等,都在发展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联合合作改造一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择优扶强做大一批的原则,我们以实现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为重点,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目前全系统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280万户,这样就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个“力”就是努力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采取自办、职工回村领办、与村委会和其他组织及农民个人联办等形式,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目前综合服务社全省已经发展到三万八千多个。同时,对原有的综合服务社进行规范、进行提高,使村级综合服务社成为了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成为连锁经营的网络终端和直接载体。农民不出村,该卖的东西可以卖掉,该买的东西可以买到,该享受的服务可以享受到。二是兴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各级供销社抓住各级政府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坚持政府支持、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也就是我们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府领办,依托原有基层社,对所属经营门店、庄稼医院、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整合,将社区的行政、公共事务职能与基层社经营业务相结合,通过自己投资建、吸收农民建、与村委会合建、与有关部门联建,积极创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目前我们已兴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660多家。搞得比较好的像清丰、新乡、项城、栾川等市县兴办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标准比较高,发展也比较快,这样就扩大了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层次,政府比较满意,农民也很欢迎。

第四个“力”是全力做好农资供应。春耕、三夏、三秋期间,全省供销社系统把做好农资供应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以保供、稳价、优质为目标,利用我们全系统已有的200多家配送中心,1.21万个销售网点,及时把农资商品配送到田间地头,保证了农资市场供应。我们全年共组织销售各类化肥800万吨、农药两万多吨、农膜一万多吨。在农资供应中,严格执行国家化肥限价政策,采取直供到点、自装自卸等措施,保本微利销售,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今年在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为了稳定价格,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们采取卖一吨化肥不赚钱还补贴10块钱的办法,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履行了政府赋予的职责,这个事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还依托专业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庄稼医院、农机服务队等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实验示范、配方施肥施药、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也就是说产品、商品、技术一块给农民提供,为我省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辛静)

社会管理创新着力破解四大难题

难题一 社会矛盾日益复杂 正确调处考验智慧

矛盾凸显,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时间走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短的多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动态调处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正视这些矛盾,想办法、解难题、促和谐。难题二 利益主体日益多元 科学协调体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也是有发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利益关系,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课题。理性看待利益矛盾,这是一个社会发展中正常存在的现象。“大众”与“小众”的利益协调,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难题三 服务意识关系宗旨 关键在于尊重群众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服务的手段,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难题四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形成合力事关全局

群众力量和政府力量形成合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多种社会力量与政府形成社会管理合力的一项管理创新。

其新解是,社会管理需要创新和加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点是根据我国国情所确立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这一社会主要的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都要坚定正确的方向和立场。要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就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要通过健全的制度与机制予以保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就是要在观念上有个全新的认识,就是要在管理方法上提高能力,就是要有个全局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是让社会增添和谐氛围。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巩固和发展“两社一会”积极推进“四进村、五个有”。

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办发„2007‟2号为契机按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四进村”实现“五个有”的要求在实现供销社“二次创业”中着力推进我县乡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以此逐步实现便民超市进村、信息服务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行业管服务进村;实现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有一个专业合社、有一个专业协会、有一个贸市场、有一批农民经纪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用。

六、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抓牢抓实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把党风廉政建设为工的重点坚持民主决策实行社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开展三观学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进 11 供销社工制度化把廉洁自律、反****工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社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为农村联系城乡市场助农增大力发展我县农业生产和振兴农村经济工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供销社自身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能力素质的提升滞后于农业、农村经济和新时期合社事业的发展需要。供销社企业改革改制基本结束后部份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思想对参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做好综合服务、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等工基础条件差、手段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努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联社党政“一把手”全面履行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发展的职责,广大干部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考虑问题,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联社机关各部门按照分工负责制原则,深入基层协助各企业进行发展、创建、协调、指导工作。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 实现供销社事业新跨越

发布时间:2009-09-04 来源: 作者: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徐溪平

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宣城市供销社系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努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促进了该市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认清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供销社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支持供销社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予以强调,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省政府去年专门出台38号文件和宣城市政府出台的43号文件,对供销社加快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部署。中央和省财政对“新网工程”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也专门下文加强对供销社项目资金支持。二是从供销社自身来看,经过近年来改革和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转换,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供销社已经步入良性发展阶段,经营网络快速延伸,经营业态不断创新,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这些为供销社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更新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举措

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宏观上,就是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搞好“三个结合”,即要突破局限,大胆探索,处理好历史继承与开拓创新的关系,提 13 倡开拓创新,反对因循守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抢抓机遇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树立“敢于发展、善于发展、创造机遇、谋求发展”的思想,提倡奋发有为,反对无所作为。要把坚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推进体制创新结合起来,把促进农民增收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把开拓农村市场与构建现代流通网络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微观上,就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供销社实际,调整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高举创新发展的大旗,实现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

3.牢记宗旨,全方位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和能力

农业和农村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供销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认清新时期赋予供销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把供销社的发展根基扎在“三农”之中,把求生存、谋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在为“三农”服务之中,把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创造性地搞好为“三农”服务之中,自觉承担起推动农业产业化、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历史重任。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做好为“三农”服务的文章,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和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新网工程”作为服务业组成部分和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形式,是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内需的有效载体,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上占有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适应现代流通发展要求,提升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日用品销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销售等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基础设施、连锁配送网络和经营主体建设,做大做强连锁经营企业,加快构建以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为基础,以大型农副产品市场、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以连锁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当前,农业农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社会形态加快转型,供销社要以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为突破口,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合作为纽带,充分发挥在设施、渠道、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创办、联办、领办、合 办等形式,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产品流通协会和合作经济联合会等新型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按照“投入多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综合化、管理规范化、经

这次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情况汇报会在芜湖市召开,副市长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各市供销社负责同志的发言客观地总结了2006年的工作,清晰地梳理了2007年的思路,准确地判断了所处的发展阶段,坦诚地摆出了存在的问题,敏锐地捕捉了历史性的机遇。省社主任的重要讲话确立了会议的主题,即: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再立新功。这是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找到了供销社自身的定位,是从服务“三农”和自身生存的结合点找到了发展的机遇,是从机遇和作为的辩证关系看到了希望。讲话登高望远、热情洋溢、铿锵有力、晓理动情。只要我们落之于实,必有成效。同时会议还汇总了全省系统有关数字情况,各地对《省供销社系统“新网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面结合本次会议精神,对2007年的基层工作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围绕一个宗旨。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供销社的主要阵地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发展的根基是农业。应该说,供销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同时,自身改革与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此,各级供销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坚持开放办社的方针,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坚持联合发展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自身发展。

二、建设两个工程。即“新网工程”和参与农业产业化工程。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是为农服务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是供销社适应现代流通要求、强化自身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其生存之需、发展之要。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新网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强化保障措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走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道路,扎实、稳步推动“新网工程”有效实施。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各级党委、政府赋予供销社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供销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为抓手,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以达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农增收的目的。要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是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有效的实现形式。省社提出的 “215行动计划”,是全省系统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215行动计划”当 15 作参与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努力使全省系统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主任在昨天的讲话中妙喻了供销社融入新农村建设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关系:“如果说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促动供销社腾飞的„主干‟,那么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就是实现腾飞的„两翼‟……”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理解是,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供销社宗旨在现阶段的最好体现,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新网工程”正是与发展生产、助农增收和服务农民、促进消费这两个关键环节的最佳联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实施“新网工程”是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主任这个比喻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新网工程”的一主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而且也明确了供销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应该是供销社系统做好“十一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加强联合社自身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增强“两情”,改进“两风”,进一步增强各级联社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各级联社建设成为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战斗集体。二是加强社有企业建设。社有企业是各级联社的重要经济支撑,是开展为农服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加大社有企业改革、改制、改组、改造步伐。要注重把产权制度改革与供销社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组结合起来,通过产权重组、企业并购、投资融资等多种形式,集中社有优势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供销社系统优势骨干企业群。三是加强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体现合作经济组织性质的基本环节,是供销社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按照省社《关于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对基层社的改造。

四、培育四个主体。一是培育龙头企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着力扶持、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内联网络、外联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切实承担起建设“新网工程”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二是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抓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的有利时机,依托地方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民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注重专业合作社的登记工作,加强专业社产品商标注册,培育专业合作社自己的名牌产品。三是发展各类协会。广泛吸纳各类组织入会,切实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维护权益、协调指导、服务企业等方面的职能,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四是兴办农村综合服务社。要把综合服务社建设与“新网工程”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综合服务社与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的对接,将综合服务社打造成现代流通网络终端。

五、强化五个意识。一是强化项目意识。龙头企业要有大的项目作为支撑,大的项目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组织实施。二是强化资产意识。要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 相统一”的原则,深化社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有资产运营与监管,完善出资人制度。不断提高社有资产的控制力,通过资产的联结,整合系统内外相关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供销社优势企业群。三是强化连锁意识。要用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供销社传统经营服务网络(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以联网的方式,带动、改造系统内外的资源和人才参与网络建设,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城乡结合、上下贯通的连锁经营网络。四是强化人才意识。加大对现有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能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类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强化责任意识。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找准位置,汲取动力,扎实工作,真正做到有作为、有诚信、有影响、有地位。

六、实现六个发展。2007年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要有新发展。一是“新网工程”建设有新发展,初步建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框架。二是龙头企业建设有新发展,再培育省社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增长55%。三是行业协会建设有新发展,规范发展各类协会30个。四是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有新发展,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60个,继续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五是基层社建设有新发展,改造或新建基层社100个,努力为基层社的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六是综合服务社建设有新发展,建设综合服务社500个,实施“一社两店、入村服务”。

平遥县供销社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扶农、支农、助农为已任;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发展于农业。坚持以“一社两会”(即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平台,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大基层社改造力度,建设供销社综合服务中心,促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第四篇:审判管理体制创新显成效

审判管理体制创新显成效

为了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实行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永昌县人民法院立足于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实际,从强化审判管理入手,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摸索符合基层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审判管理机制,形成了“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重监督”的审判管理思路,并从2016年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实现案件的立、审、执、监分离,避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保证了案件审理过程的公正性。另外,统一收取诉讼费用,遏制了多收费和乱收费现象,规范了法院诉讼管理制度。

(二)落实了案件由审管办督办、催办、警示等制度,促进审判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促使法官审限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地预防了久拖不决和超审限等问题。2016截止11月30日,我院已审结的4497件各类案件,即缩短了办案周期,也未发现超审限案件。

(三)实施案件流程管理,案件的审理程序监督权也由立案庭统一行使,将庭前、庭中、庭后监督有机统一起来,使案件审理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与此同时,强化合议庭的职能和审判长、合议庭其他成员的责任感,保证了审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新制度试行一年来,通过对未上诉案件进行评查,没有发现错案。

(四)实施案件流程管理,增加案件审理的公开性,由立案庭统一将确定的开庭日期、承办庭室和开庭地点公示,使整个案件的审理处在公开状态,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增加了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另外,案件从立案到审结之间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又通过庭前准备程序在当事人和判案的法官之间形成一条隔离带,减少了判案法官与当事人直接接触的机率,有效地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的滋生。

第五篇:延吉市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延吉市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法院在促进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司法能动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延吉市法院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创出特色、创出水平”的要求,坚持市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牢固“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理念,从法院工作实际出发,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司法方式,推进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审判和执行工作,更新司法理念,强化能动司法;坚持司法为民,追求和谐司法,推进司法改革;深化廉政建设,改进司法作风,固本强基,通过参与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市法院工作新发展。

1、创新民商事案件审判管理方式,全力打造阳光审务。2011年是吉林省法院“司法公开年”和“审判监督年”。延吉市法院把打造阳光审务作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推进法院工作的内在动力,力求通过创新审判管理方式,实现法院运用司法手段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获取实效,进 而推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民商事案件审务中心集立案、开庭审理于一体,集中办理除婚姻家庭、简易借贷、物业管理、银行借贷案由以外的全部民商事案件。

2、“厘清案件性质,着力诉访分流,切实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即由院信访室牵头,会同审监、审管办等部门,成立专门的涉诉信访案件甄别工作组,对所有涉诉信访案件进行属于诉还是访的性质区分,涉诉的由法院通过程序启动再审,不属诉或诉已终结的由有关人员进行释明,该由行政部门或其他机关解决的告知当事人向有关部门解决,并进行积极协同,努力使涉诉信访案件降到最低,解决好困扰法院工作的涉诉信访问题。力求通过此种方式解决90%以上的法院涉诉信访案件。

3、深入开展“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共建活动。定期组织法官深入共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设立巡回审判法庭或联系点开展巡回办案。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员、基层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重要作用。

4、大力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社会关注案件的审理工作,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加强人民法院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衔接配合。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工作,提高未成年人审判的综合效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

5、深入开展司法公开工作。大力推进审务信息公开,畅通涉诉民意沟通表达渠道,健全完善便民利民司法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开放活动,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积极组织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关方面人士视察法院活动,建立健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接受监督意识,拓宽接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好特邀审判监督员的作用。

6、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坚持和完善典型案例公开发布制度,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完善人民法院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与公安、工商、金融、国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诚信缺失人员经营活动的限制,增强执行威慑机制的实效,全力破解执行难。

7、有效促进依法行政。认真履行司法审查职责,深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切实规范征地行政案件、拆迁行政案件、工伤行政案件的审理。继续加强行政审判报告工作,建立健全重点行政案件、敏感行政案件报告,积极探索建立涉诉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

8、将动车组原理移植到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以抓好班子成员自身思想作风建设,发挥班子成员表率带头作用,教育和引导干警向班子成员看齐为基本要求,带好自己分管的庭室科队,保证分管的案件不出纰漏,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公正廉洁办好每一起案件。

9、开展执法档案建设工作。执法档案内容涉及干警的德、能、勤、绩、廉,重点突出执法情况,规范干警执法行为,增强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预防和解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努力实现管理人性化,考核刚性化。

10、建立舆情信息监控体系。通过媒体、网络和信访接待获取干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又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激励干警公正廉洁办案。

11、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庭长、年轻骨干力量为成员的业务领导小组。对立案、审判、执行严格把关。定期讨论案件,严格执行法律文书审批制度。

12、实行发回改判案件评析制度。由监察室负责,对发回改判的案件,责成原案件承办人对原判决出具自己的理由和意见,参照发回或改判内容,对原案件存在的疑点和问题,进行逐一的质询和评析。最后由监察室对承办人应负的责任做出具处理报告。

13、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实行原办案人所在庭室领导重新审理制度。加强质量与效率意识,防止出现相互推诿、敷衍了事等现象发生。

14、成立法律文书送达前审核组。审核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的裁判文书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审判程序、书写格式、语言文字是否准确,努力把差错消灭在裁判文书发出之前。

15、以“文”化人,关爱干警精神家园。在坚持用刚性制度管理人的同时,辅之以柔性的文化建设关爱人,关心和培植干警宁静的精神家园,引导干警修炼高尚的人生品味、兴趣爱好,始终牢记理想信念。

下载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汇报材料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重点从优化服务和提升精细化管理......

    切实改进服务,真抓实干显成效

    切实改进服务,真抓实干显成效 湄潭农商行清江分理处存款迎得开门红 金蛇迎春,财源滚滚。新春佳节期间,我分理处上下紧紧围绕年初湄潭农商行下达的存款任务目标,大力开展资金组织......

    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新机制显成效

    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新机制显成效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区人社局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积极作用,达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1、......

    创新载体促党建工作显成效

    创新载体促党建工作显成效 盐津县庙坝乡通过创新载体,在今年的党建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效,为来年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自身建设有提高。乡党委始终以高......

    艰苦创业显成效 和谐创新谋发展五篇

    艰苦创业显成效 和谐创新谋发展 —在2011年全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何玉 (2011年11月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受乡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教育工作报告。 上学年工作回顾......

    班组结构化安全管理显成效

    班组结构化安全管理显成效 ----焦化厂配煤车间配煤二组安康杯成果发布(王云峰) 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同时也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焦化厂配煤......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总结

    强基固本 服务为先 扎实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国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是与城镇化进程伴生的人口现象,对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