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水平,XX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竭诚为百姓服务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水平,XX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竭诚为百姓服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精神,XX镇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示范强镇的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全面加强社会建设。2010年,我镇开创性地推行了镇村干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得到各方广泛好评,尤其是获得了广大百姓的高度赞扬,为创新和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全程代理制的日趋成熟和为民服务理念的逐渐深入,我镇在叶勇飞书记的带领下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XX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实现便民服务最大化
以“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服务宗旨,我镇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设立了服务中心办公室、群众工作站、民意征集中心、权力监督中心、政策法规咨询中心、全程代理中心、纠纷受理中心、来访接待中心和困难救助中心共9个站点,按照“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统一管理”的管理原则,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各站点均有独立办公室,分别与民政、纪检、信访、司法等各职能部门直接挂钩,抽调相关部门成员和聘请退休干部为工作人员。受理范围包括:全程代理群众需要办理的有关证明和事项,提供社会救助、医疗补助、涉农补贴发放等基本服务,接待、协调群众来访和调解社会纠纷,广泛征集社情民意,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投诉和检举揭发,开展行政行为效能监察等。百姓只需根据所办事项到相应站点进行咨询登记,由站点工作人员直接进行答复或将事项交办有关部门,让百姓办事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切身感受到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解决百姓办事面临的找人难、路程远、手续多等诸多困境,促进行政办事效率的提高,实现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等基本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财权统一,制度健全,实现公共服务常规化
为促进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确保公共服务领域资源分配合理性和社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我镇高度重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维护与发展,成立了由人大主席段辉、政法书记李玉新和党委委员刘应中为中心的领导小组,设置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专用款项,由领导小组根据站点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资金统一调配,破解以往财权不
一、服务建设受资金瓶颈制约的发展难题,夯实服务发展
基础,充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服务能力的提高。
除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持续稳定发展的另一大保障是全程运行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之中。针对群众对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和办事程序不了解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首问首办责任制》,以提高工作效能、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为目的,建立了《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为提高政府透明度、公信力,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同时还有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的《重大事项评估机制》、为督促信访责任工作建立的《领导接访制》等等,各项管理制度共计32项,全面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并坚决贯彻落实于日常管理中,逐步推进常规工作发展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狠抓作风,强化意识,实现服务工作优质化
为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职能优势,确保服务工作的优质、高效、廉洁,我镇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结构合理、设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实际成效促进各项服务工作的落实。
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人大主席、政法书记为组员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强化领导、指导与管理,建立由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细化具体措施,强化执行力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系统化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手续,有效提高服务工作效率;全力深化政务公开内容,积极拓展政务公开领域,充分运用简报、专栏和电子等多项载体进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透明度、公信力,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建设。
加强学习,强化意识。认真开展党课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将作风建设纳入党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中;积极开展作风建设读书活动,逐渐形成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用心研究、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增强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
加强监督,着力保障。把贯彻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定期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作风动态监督和测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全面掌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提醒,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领导干部的作风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刹风整纪;强化纪律约束机制,充分运用指纹机等电子手段执行签到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各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在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下,我镇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政风行风形象明显改善,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实践与探索相结合,实现社会管理科学化
在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大潮中,XX镇始终置身于改革的风尖浪口,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坚决破除社会建设体制障碍,紧跟时代步伐,践行群众路线。在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基层和困难群众;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镇在大力推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的同时,还酝酿在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成立“和事佬协会”、“群众之家”等民间组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老党员的作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开创具有时代特征、XX风貌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局面。
第二篇: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自2007年2月公安部党委部署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以来,汕头边检总站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具体举措,取得了“服务理念更新、通关效率更快、服务态度更亲、口岸管控更严、社会影响更广”的显著效果;天津边检总站牢牢把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强民警专业素质培养、深化海港勤务模式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提高通关效率,全力打造和谐、便捷、安全的通关环境;珠海边检总站认真贯彻落实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意见》(简称 《意见》)和全国边检机关贯彻《意见》培训班精神,将学习贯彻《意见》与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有机结合,广纳谏、善创新,主动满足服务对象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本期出入境专版,集中介绍汕头、天津、珠海边检机关在提高服务水平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汕头边检:深入推进提服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自2007年2月公安部党委部署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以来,汕头边检总站全体民警迅速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具体举措,积极工作,取得了“服务理念更新、通关效率更快、服务态度更亲、口岸管控更严、社会影响更广”的显著效果。牢固树立“四观”实现提服理念的华丽转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让全体民警真正将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内化于心、外践于形,汕头边检总站通过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专家辅导、征文、演讲、换位思考、主题实践等活动,引导民警充分认识提服工作的重大历史意义,在队伍中大力提倡“四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斗志。
“以服务为中心”是一种发展观。努力做到以人为本,逐渐实现从“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向“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转变,以满足出入境人员的需求为服务的最高原则,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旅客,实施人性化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以服务为中心”是一种执法观。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努力做到既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更多地运用协商、疏导等办法解决群众的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以服务为中心”是一种责任观。在执勤工作中认真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严查细验,确保口岸安全。同时将竭诚为旅客服务当作是分内事,时刻把广大出入境人员的需求与感受放在心上,在态度上尊重他们,在情感上贴近他们,在工作上真诚地服务他们。“以服务为中心”是一种群众观。把群众是否满意、群众是否受益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重要尺度,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通过定期召开特邀监督员座谈会,主动走访地方政府、口岸单位和经营单位,通过现场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卡、认真受理咨询与投诉等途径和方法,集思广益,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正确处理“五对关系”深入推进提服工作
在推进提服工作中,总站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努力做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确保提服工作健康、良性、有序推进。
正确处理“以服务为中心”和“顺畅通关、严密管控”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在始终坚持“以服务为中心”的前提下,稳妥处理“顺畅通关”和“严密管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顺畅通关中加强管控,在严密管控中融入通关服务。如推出出入境船舶网上报检、国际航班旅客信息预报、主动为航空公司和船舶经营单位讲解伪假证件识别知识等,既提高通关效率,又增强管控合力,实现管控与服务双赢。正确处理“服务理念、专业素质、职业精神”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教育民警始终
秉持“人本、专业、安全”的服务理念,竭诚为旅客提供高效、方便、顺畅的通关服务。通过集中培训、到其他站跟班或交流学习、岗位练兵、自学等形式,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边检核心价值观讨论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树立职业敬畏意识,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工作,同时培育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让民警幸福生活,快乐工作。
正确处理边检工作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复苏,出入汕头口岸的旅客流量大增,2010年的出入境旅客比2009年增长了85.8%。为应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机场搬迁、广澳港三期工程建设、揭阳海港对外开放等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总站积极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近年来,总站还为潮青会、侨博会、山洽会、玩博会的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
正确处理边检政策措施、管理模式、管控手段与国家战略、大的经济发展措施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服务对象对顺畅通关的要求和安全维稳形势,积极对现行的边检措施、规定进行梳理,同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服务对象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入进行调研,进行政策论证评估,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服务举措,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汕头港对台海上直航航线是广东省唯一的对台海上直航定班货运航线,自2009年1月开通以来,总站制订了一系列便利措施,提高船舶通关效率,使经营单位的营运成本降低。因工作成绩突出,总站被汕头市政府评为2010对台海上直航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正确处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部局关于提高服务水平工作的战略部署、具体要求,同时结合本单位、本口岸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如外砂边检站针对往来泰国航班老华侨较多的实际情况,推出潮汕话特色服务,专门派人协助老华侨填写出入境登记卡,开通优检通道,在填卡台放置度数不一的老花镜和便民医药箱等,受到旅客好评。
天津边检:深化服务转观念创新举措促发展
随着全国边检机关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的不断深入,天津边检总站结合口岸实际,牢牢把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强民警专业素质培养、深化海港勤务模式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提高通关效率,全力打造和谐、便捷、安全的通关环境,推动边检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多措并举,让人本、专业、安全的服务理念真正深入警心
身处津门第一关,边检民警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更是天津城市的一张名片。总站以夯实专业素养、树立文明形象、展示民警风采为出发点,采取内部培训与借助社会资源培训相结合、集中脱产培训与交流走访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在津京城际和谐号列车乘务队等国家级优秀服务窗口单位建立服务理念交流体验工作站,定期互派各级人员交流服务理念,聘请国航优秀乘务长、“时代先锋”孔祥瑞等先进人物担任服务理念兼职辅导员等形式,为民警们植入新的服务理念,也为总站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拓宽了新的思路。同时,总站还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成立“提高边检服务水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培育边检职业精神与克服职业倦怠”等专家课题组,针对服务型边检机关建设、边检职业文化的设计与培育以及边检管理模式创新等重点工作,深入研究,建言献策,提供强大的理论和智力支持。
锐意改革,奏响海港勤务模式创新主旋律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口岸“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格局日渐形成,天津边检总站从最大限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了海港勤务模式改革,将原来设置于距离码头较远的边检办证室前移至码头一线,分散到各个辖区执勤队,使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人员、船员以及其他登轮人员能够就近办理边检手续,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不仅解决了长期影响队伍健康发展、制约管控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也有
效地压缩了企业运营成本。据估算,海港勤务模式改革后,每艘船舶从靠泊到边防检查手续办结平均节省1至2个小时,每季度缩短船方、代理公司及码头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时间102个小时,节约工作成本22.5万元,使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服务对象真切地感受到了提高服务水平工作带来的实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专门就该总站的工作作出批示:“天津边检总站在过去的一年里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勤务改革,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坚持依法行政,边检服务水平和口岸管控能力显著提高,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出了贡献。希望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继续努力,不懈奋斗,再立新功。”
积极探索,建立分类管理的科学有效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港口边检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强化重点管控,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水平,天津边检总站积极研究借鉴当今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根据口岸实际和边检工作特点,在海港边检管控工作中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船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了对出入境船舶的精细化、差异化管理。
自今年3月1日国际航行船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在各海港边检站全面实行以来,大大节约了警务成本,降低了管控系统性风险,管控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期间,共评估船舶619条,其中一级风险船舶3条、二级风险船舶8条,没有发生漏管失控问题。该机制的推行,也给船方、港口以及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服务上的便利,促进了船舶自管、港区协管力度的增强,部分辖区企业对港区周边封闭设施及监控设备进行了统一修缮,主动组建边检协管员队伍,配合边检机关加强管控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珠海边检:创新便民举措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011年以来,珠海边检总站认真贯彻落实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意见》(简称《意见》)和全国边检机关贯彻《意见》培训班精神,将学习贯彻《意见》与公安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有机结合,广纳谏,善创新,主动满足服务对象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提服全警大轮训
总站主官任教员
4月7日,珠海边检总站提高服务水平全警脱产大轮训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轮训共分12批,珠海边检总站将贯彻学习《意见》和全国边检机关贯彻《意见》培训班精神作为轮训的主要内容。本着“人人参加学习、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原则,通过集中授课、主题发言、专题研讨、参观交流等形式,使全体民警深入理解《意见》和全国边检机关贯彻《意见》培训班精神,进一步筑牢服务理念,对服务理论有新认识,对服务工作有新追求。总站两位主官走上讲台,为每批参训学员授课,总站长任英超以“管理小智慧、提服大道理”为题,为学员专题讲解孟宏伟副部长讲话精神;政委刘振海以“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提高服务水平工作深入开展”为题,为学员专题讲解提服及队伍管理工作,使参训民警对提高服务水平工作的认识更全面,对《意见》的理解更到位。
“大走访”走进澳门广纳社会各界建言
为深入贯彻公安部《意见》和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虚心听取澳门社会各界对珠海边检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澳门民众对边检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今年初,珠海边检总站总站长任英超带队走访了澳门日报、澳门总商会、澳门街坊联合总会、社会各界代表及中央政府驻澳机构等单位。期间,任英超一行还专程拜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汇报了总站开展提高服务水平工作情况。何厚铧和崔世安对珠海边检总站主动赴澳门虚心纳谏表示赞赏,对珠海边检总站提高服务水平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珠海边检总站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内地与
港澳人员和经贸往来更深层次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走访结束后,珠海边检总站迅速组织人员对收集到的30余条意见建议进行整理,督促总站职能部门、有关边检站研究改进措施,对于职权以外的事宜则主动协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予以研究解决,并做好跟踪工作,确保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主动创新服务举措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伴随《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珠海与澳门两地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在珠海居住、在澳门就读的儿童数量也大幅增加。经总站调研发现,赴澳就读儿童数量达600余名,出境、入境主要集中在拱北口岸,以及上午7时至8时30分、下午16时至18时,而该时间段也是赴澳劳工出入境的高峰时段,赴澳就读儿童出境、入境易发生安全事故。为确保赴澳门就读儿童安全快捷出境、入境,珠海边检总站决定自3月17日起,每天上午7时至8时30分、下午16时至18时在拱北口岸出境、入境大厅启用“14岁以下学童专用通道”,拱北边检站安排专门警力负责查验及候检区域引导、巡检,全力为赴澳就读儿童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工作向纵深发展,就要求边检机关不断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珠海边检总站在为赴澳就读儿童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多措并举,主动为涉外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高栏港口岸,高栏边检站推出了移动警务室,第一时间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在九洲港口岸,九洲边检站将办证窗口从入境大厅前移至码头现场;在斗门港口岸、万山港口岸,斗门边检站、万山边检站为不便靠泊的船舶提供登船办理边检查验手续的便利举措,全力服务涉外企业生产经营。为进一步加强与广大出入境人员的互动交流,及时发布边检机关便民利民措施、口岸出入境动态,珠海边检总站及下属各边检站陆续开通了官方微博,更加便利了出入境人员出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耀辉教授说,边检开微博是一个进步,作为行政手段的创新,既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又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打造服务性政府有积极作用。
第三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民心所向。
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刻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迈进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望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
(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
任务更为艰巨繁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今日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利益多元,社会转型正在进行。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情况更为复杂、难度加深加大,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际关系,从而构建起促进改革发展的和谐社会,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事实证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越强,就越能控制社会,就越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迈进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未来10年,既是实现基本现代化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管理的动态性、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
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当前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包括: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化意识,认清形势,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
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完善思路和方法,更好更快完成社会管理创新任务。
(一)强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种意识
1.要强化统筹意识。社会管理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努力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要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臵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去把握,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去谋篇布局,切实找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要强化法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对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减少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约束公共权力,有效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引导群众增强法制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利益,依法表达自身诉求,着力提升全社会的法治理念,促使社会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
3.要强化基础意识。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战略性、根本性的任务来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基层
基础延伸。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掌控能力,弥补管理漏洞,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管理能力。
4.要强化创新意识。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核心是创新。要在扬弃传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载体和手段途径的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难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改善群众利益上,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柔性化的社会管理,切实感受到服务更到位、管理更有序、社会更和谐。
(二)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1.认真理清思路。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使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二是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三是要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力求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四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五是在弘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政治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
革和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到整个社会管理过程当中,为推进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2.不断改进方法。一要依靠法治。社会管理的最高形式是法治管理,法治管理的实质是民主管理。要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通过广泛的社会立法来协调新的利益关系、解决新的社会矛盾;二要完善政策体系。政策具有灵活性,它是法律的必要补充,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不断完善有关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调节和保护好社会利益、化解好社会矛盾;三要发挥非法律规范的作用。有效发挥道德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塑造出新型的社会伦理道德;四是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此,我们要发扬光大,并通过创新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权益;五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有效形式。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机制,准确掌握社会基础信息,准确把握社会动态;六是做好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把各类媒体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这个平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情民意,控制和调理社会情绪。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
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这些任务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呈现交织互动、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全面认识、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环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解决好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臵,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2.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3.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4.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
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5.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臵帮教工作
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5.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第四篇: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百姓显成效
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
服务百姓显成效
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直是延吉谋划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延吉市始终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2011年初,成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城市以来,不断加强研究部署,创新工作举措,先后推出了领导干部早上接访制,出台了《延吉市“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一百条》,实施了综治信访站、群众工作站、民生服务站等“三站统管”基层社会工作模式,唱响了“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三部曲,全力打造“五好延吉”,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腾飞引发了社会的深度变革,也让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带来了许多新闻题和新挑战。为此,延吉市紧紧围绕社会管理的规律做文章,在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地摸排了解相关情况,然后适时总结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认真找出社会管理的客观规律所在,及时将规律转化成具体的工作举措,对症下药,以“三站统管”为载体,充分凸显管理职能,服务发展稳定大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方便群众,有效解决群众的问题,为群众营造更为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延吉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所创造的优质成果。
如今的延吉以“三站统管”基层社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闷题。通过代理上访、主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风险评估、平安创建等措施,着力保障了群众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生活待遇、法律待遇,维护了社会公乎正义。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的一系列新做法、新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政法委等部门多次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延边州文明办)
第五篇: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党员服务工作总结)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掘进一队党支部党员服务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队党支部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和带领全队党员紧紧围绕服务员工群众主线,突出推动发展主题,按照“服务提质、形象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的目标,积极开展党员服务活动,始终按照“群众满意”这一标准,积极探索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便民服务活动,受到了员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成立便民服务领导组,加强对服务的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搞好党员便民服务活动,加强对便民服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队党支部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党员便民服务领导组,按照矿党委有关精神,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强化了对党员便民服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提高了服务效率,确保了党员便民服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服务效能
通过探索创新,着力强化整体服务效能,把集中办事优势转化为集聚效能优势。
1、创新服务方式。按照“经常性、关联性、实效性”原则,改变过去那种就服务搞服务的做法,采取集体组织、个人行动、责任区包保、目标帮扶的方式开展服务活动。如:员工张思芳不幸患了喉癌,党支部书记薛润生不但自己主动和其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而且责成赵文哲党小组对其进行了目标帮扶。党小组内7名党员,人人行动,轮流到医院陪护,经常和其谈心,鼓励其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并积极为其捐款1040元。使其切实感到了组织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老工人王禄,是党员薛长命的联群对象,家住南山自建房,房屋年久失修,漏雨漏风。在雨季来临之际,薛长命主动帮助其修缮了房屋,帮其解决了困难。
2、拓宽服务范围。为了使党员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党支部积极探索,改变过去修修水靴、焊一焊脸盆的传统做法,把触角延伸到调解家庭、邻里矛盾,解决思想问题、稳定群众情绪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今年我们针对棚户区分房、国庆节维稳等问题多发的时期,发动党员开展走访谈心活动,积极宣传政策法规,疏导群众心理,化解群众心结和矛盾,较好地维护了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未发生一起闹事、上访事件。一年来,党支部集体组织便民服务活动14次,全队党员共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126件次,修理各类家用电器68件,走访员工家庭14户,开展访谈、约谈32人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7起。
三、推进规范建设,优化服务质量
1、加强针对性教育。加强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组织开展“学习、调研、创新”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就推进便民服务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寻求突破,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意的意见、建议。以“举开放之旗、谋发展之要、立争先之志、强服务之本、鼓实干之劲、倡学习之风”为重点,注重加强对便民服务活动的服务规范、文明意识教育,倡导文明礼仪服务,推行“笑相迎、双手接、热情办”服务规程,营造亲切温馨的服务环境。
2、实施规范化管理。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制定党员文明服务公约,把便民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完善科学化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注重抓党风带民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党内外监督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根据工作实际,突出“群众满意”的基本标准。
四、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品位
1、强化桥梁、协调作用。发挥便民服务的协调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2、创新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制度,推行上门服务行动,进而更有效地为群众服务。
一年来,我队党支部虽然在便民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跟形势的发展、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发挥两个作用,积极开展工作,把党员便民服务活动搞得更加扎实,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掘进一队党支部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掘进一队党支部党员服务工作总结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