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民勤县农技中心2010年工作思路打算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推进,我县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由以手工劳动向现代技术应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正在从传统分散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正在由依赖资源型向依靠科技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正在由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转变,这是我县农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农业科技服务提高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农技中心将围绕三项制度落实,强化管理,健全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一、落实三项制度,强化人员管理
一是技术服务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单位和技术干部、技术干部与乡镇分别签定技术承包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按照“一包一”的服务方式,县级技术干部包乡蹲点,负责所包乡镇日光温室技术服务,同时重点抓好一个50亩日光温室建设示范点,并承担乡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示范户的技术培训。乡镇农技人员要包片(村)片蹲点,负责该片(村)的技术服务和培训。
二是实行技术服务承诺制。包乡、包片(村)的技术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坚持随叫随到,随到随服务,为全县日光温室建设提供及时、高效、快捷的服务;要及时、准确 的提供技术指导,决不因为技术服务不到位而影响日光温室建设进度。
三是实行定期研判制度,县技术员对所包乡镇每半月巡回指导一次,乡镇技术员对所包片(村)每周进行一次。针对日光温室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会商解决,对不能解决的,要及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和磋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二、启动三项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利用中心现有化验仪器设备,启动土肥化验室,为全县提供土肥样品化验服务,解决农民什么土壤能种什么作物,什么肥力水平的土壤施什么肥料,什么类型的土壤如何进行改良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启动病虫实验室,通过保温培养、光电显微镜镜鉴等手段,提高对病虫害的诊断水平,搞好全县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工作;三是启动农技流动服务车,切实解决技术服务行路难的问题,为技术干部安上飞毛腿,做到哪里有问题,农技服务就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全县农民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
三、制定两个规范,强化技术培训
为了进一步规范日光温室和大田节水技术指导,经过精心谋划,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制定编写了《日光温室技术规范》、《农田节水技术规范》。两个规范出台后,首先对县乡技术干部进行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做到技术服务全县一盘棋,培养一大批业务精通、技术熟练的专业技术骨干,然后由县乡技术干部对全县 农民开展拉网式技术培训,做到技术培训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抓点包乡,搞好日光温室、农田节水技术服务。县乡农技人员每人抓好一个农业示范点,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示范引路、以点带面、典型带动的作用。
一是结合区域特色,抓好6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即抓好三雷镇中陶村千亩日光温室示范区、三雷镇下雷村日光温室综合技术示范点、薛百乡张麻村日光温室高新技术示范园、张麻村工厂化育苗中心、河南安莎蔬菜品种示范园及新品种研发基地、泉山镇西营村拱形日光温室万元田示范点。围绕日光温室建设重点乡镇,全方位开展日光温室技术服务。
二是围绕我县主导优势产业,大力抓好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全膜垄作沟灌、标准小畦灌溉、地膜再利用免耕等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抓好7个农田节水示范点,即抓好薛百乡小坝口农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园、重兴乡红旗村玉米垄作沟灌技术示范点、昌宁永安村食葵全膜垄作沟灌技术示范点、大滩乡下泉村食葵全膜垄作沟灌技术示范点、夹河中坪村食葵膜下滴灌技术示范点、红沙梁乡高来旺、孙指挥村棉花膜下滴灌集成技术示范点、西渠镇板湖村地膜再利用免耕栽培技术示范点。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15%、亩节约用水达到80-120方。
五、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一是突出阶段性培训重点,五月底前培训内容侧重于日光温室建造技术,确保墙体建设质量,六月份侧重于土壤改良、地力配肥、有机肥堆制、材料购臵规格及温棚搭建,七月份以后重点突出订单农业生产、作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九月至十二月以定植、管理等为重点逐村逐户逐棚开展服务;二是通过举办专题技术培训,培训专业大户,使之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三是召开现场观摩会,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和技术指导,手把手培训;四是利用县电视台《科技苑》栏目,讲授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五是利用《民勤新农村资讯》刊登种植业实用技术;六是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送科技信息;七是利用“4312316”、“4133544”等热线电话,接受电话咨询。八是设立技术咨询服务处,接待群众上门咨询;九是利用科技直通车,开展快速、准确、及时的服务。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〇一〇年一月三十日
第二篇:强化管理 提高执行力 创新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 提高执行力 创新服务水平
饶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28公里。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以农业户口为主。下辖4个镇、5个乡,79个自然村,两大国营农场,有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口岸,属国家级贫困县。
饶河邮政分公司秉承创立“百年邮政”的信心,强化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干部执行力,在经营管理、企业目标达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我公司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做如下汇报:
总体情况,2017年合计完成收入133.88万元,进度139.46%,增幅29.27%,收入绝对值全省排名56名,增幅全省排名第一。其中:短信2016年72.28万元,2017年75.84万元,增幅4.93%,车险收入:27.84万元,代收代缴26.97万元等。
年初我分公司根据领导外出西安学习的先进管理知识创新应用与各项业务中,制定了流程化标杆管理模式,将现行的短信、车险、简易险、保险、增额等相关业务纳入平时的日计划标准考核中来,要求网点将各项业务梳理化整为零的安排部署,以日计划达成为目标,强化管理责任,提升执行力度,创新服务水平,从而带动各项业务良性发展!
短信业务是构成电商收入的重要来源,下半年受央行261号文件及邮银清分计列方式调整影响,短信收入面临重大考验,局领导审时度势,立即部署安排应对措施,以标杆指标建设为措施,以网点台席为单位,制定短信加办标杆管理。制定日发展计划报表,利用晨夕会落实具体指标,发展措施,网点要安排专人每天进行早督促,晚报量,并且在我局金融业绩交流群里按支局台席报告每天加办量。根据流程化标杆管理,提高支局网点台席的执行力度,迅速提升了短信加办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将不利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车险业务一直是我局重点关注的一项业务,我局的车险业务主要由代理金融专业主抓,因为金融网点遍布城乡,与用户接触能够更佳方便快捷,还设立了专人跟踪追单,同时与各家保险公司各建立了微信群,要求所有网点负责人员及综合柜员必须加入其中,无论在哪个网点发展了车险业务不必亲自跑到保险公司柜面,只要我们员工拍下用户的行驶证等信息直接发布到微信群里,由保险公司的人员进行算价报价出单,然后由邮政进行配送,既节省时间,又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还可多方比价,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简易险项目作为电商业务新兴拓展的项目,以专业为主利用每周五下午全员集中学习的机会,组织全员学习研究相关险种及业务知识,演练话术,提高对简易险业务发展认识,并在众多的险种中挑选易于员工掌握、发展的几个保险产品,重点攻克,寻找闪光点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进行话术编撰,组织乡下支局网点员工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微信群通关答疑,使得前台员工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业务,并在9月、10月连续组织后进网点下班后培训,加强能力,加大开发力度,调动全员参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补充电商收入打下基础。
标准化的标杆作业,明确了网点员工每天的工作内容,狠抓管理干部的执行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创新的服务水平是实现业务快速突破的永动机。我们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不畏惧,定会攀上成功的顶峰!
第三篇: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物资供应部选择重要节点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松藻煤电报》第1136期陈 刚
今年来,物资供应部按照“确定工作节点,推进职能转变,促进整体工作”的思路,扎实开展“三基”工作,促进了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为了使工作由物资供应部本身真正延伸、覆盖到全公司物资供应系统,该部以“三基”工作为平台,以物资计划管理、物资储备控制、大型材料监控、物资回收复用和库存物资清理等五方面工作为重要节点,全面推进公司物资供应基础建设。
为了提高物资计划准确率,该部坚持经营分析、计划审查会和供应科长例会制度,对上月经营工作、物资计划报送和落实、库存物资储备等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在建立了分级下达储备指标考核、计划管理与物流管理部门相互制衡、共性共用物资集中统管、分散物资基层自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同时,落实当月降储指标,加大降储指标的考核和奖惩,对每个计划人员上月降储工作实行动态考核、奖惩。针对储备波动情况,该部还绘制储备资金月趋势跟踪分析图,对异常情况进行控制。
为了加强大型材料投入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该部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把大型材料投入由以前的各二级单位的“松散管理”,统一由公司专业部门联合集中管理。在推行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公司大型材料会审制度,按期对各矿大型材料投入,由公司机电部、安监部、生产部、通风部和供应部等专业部门会审,使公司在大型材料的投入上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松藻煤电公司废旧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办法》和回收、复用及销售管理评分标准,该部加大了公司各二级单位废旧材料、物资管理力度,重点对基层队月度物资回收复用计划、大型材料回收、采掘头面物资使用、基层月度回收复用、旧品复用领用和销售处理等进行检查和考核,促进了公司生产成本、物资消耗的降低。与此同时,该部牵头对公司12个基层单位库存一年以上未发出的积压物资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妥善的处理。
根据工作需要,该部还编制了供应管理资料手册,每月按时对公司19个单位的生产、材料消耗、库存储备、废旧物资
回收及单项指标完成、计划报送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时报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使公司高层能全面掌握全公司物资供应基础工作和材料消耗情况。
借助“三基”工作,选择重要工作节点,全力打造管理平台,该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月,发放物资17689.46万元,同比增加60.32万元;库存储备下降明显,9月末储备金额为2270.01万元,比去年末降低424.29万元,比公司下达指标降低了539.99万元;共报重煤物资公司月计划3371笔,计划准确率达96.87%。
第四篇:强化三资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三资”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近几年来,我镇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农村基层滋生腐败的土壤,“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被省农委命名为“农村财务管理示范镇”、农经站被省农委授予“农经系统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荣誉称号,许多经验被国家和省、市报刊进行推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运作,强化“三资”管理力度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文件精神,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利益,我镇于2010年初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副镇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党政办、农经站、财政所、国土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经站,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指导。“三资”管理办公室与各村签订“三资”委托代理协议,明确代理范围,规范代理程序,理顺代理事项。同时,建立村级管理监督小组,对村级“三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三资”管理安全有序运行。
(二)全面清核,摸清家底。加强“三资”管理,资产清核是前提和基础。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发证工作精神,按照“范围全面覆盖、数据真实准确”的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发证工作,对村所有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了解现状。同时对“三资”数据及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健全资产台帐和资源登记簿,为“三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制度,民主监督。在“三资”清核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各项制度建设,年初,我镇制定与发《陈集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意见》,完善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财务预决算、结账报账、开支审批及责任追究等10多项制度,并公布上墙。同时,强化民主监督,深化村务公开,坚持民主理财,加强审计监督,确保“三资”管理有章可循。
(四)构建平台,信息监管。去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推广建立农村“三资”信息化监管系统,投资配置更新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照相机、触摸屏等必要的硬件设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统一开放村级资产信息化系统,实行市、县、镇、村四级联网,实现了农村 “三资”管理全方位、控制全过程、运作全透明、监管一体化。今年8月,我镇制定出台了《陈集镇廉情监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在农经站设立农村廉情监督点,及时了解掌握“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进一步增强了“三资”管理工作的预见性。
二、创新举措,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账镇管”。年初,由镇农经站与各村签定规范的代理协议,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村财务由农经站代理与监管,保证村级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三权”不变,做到互相监督,互报财务信息资料。村级财务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取消村级所有银行帐户,由农经站统一在银行分别开设收入专户和基本支出户两个账户,收入户不提现,支出户款项必须从收入户划入。做到村一切收入先入专户,一切支出通过支出户核算。
(二)管理重心前移。实现“三资”管理由支出管理向收入管理转变。一是强化收入票据管理。村级所有票据统一由农经站收入会计保管,村限人、限量、分类领用,并按月报送“村票据使
用情况月报表”,收入会计按“月报表”和收据存根及收入帐单监管收入,并做好各类票据的领、发、核、销工作,村领用实行以旧换新,确保从财务源头上促规范;二是村级相关收入一律实行“年初入帐”制,特别是村组发包收入,农户合同上缴等一律凭合同(表)通过“应收款”或“内部往来”核算,严防收入体外循环或流失;三是定期核查村级收入执行情况,督促村级收入序时收缴,严格收入考核,否则一律停止相应的支出,并适时实行收入专项审计;四是严格支出管理。村级所有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执行“收入与支出配比、以收定支”、定项、定额、配比的原则。同时做到“三个不支”,即无预算(审批)的项目不支、手续不规范的票据不支、收入专户无余额的不支。
(三)优化便民措施。“三资”管理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我镇在农经站设立为农综合服务大厅,大厅设置财务结算、新农合、新农保报销、政策性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10多个服务窗口,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同时,大厅分设四个岗位,村级财务收支结报审核岗位,由主任把关;收入专户会计兼票据管理岗位,负责村级收入的收缴、划拨和核算工作;支出会计岗位,负责全镇各村的支出结算、凭证编审工作;电算化会计岗位,负责全镇村级财务电脑记账工作。通过岗位设置,保证了财务制度的有力执行,使财务操作流程一气呵成,促进了财务操作的规范化,使老百姓进一个门就能办结所有的事,不需要再进第二个门。
(四)实行分级管理。为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按照农村“三资”管理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村级“三资”实行分级管理,即标的资金在1万元以下的由村申请,报镇“三资”管理办公室审核后,由村自行实施;标的资金在1万元至5万元由镇“三资”管理办公室核批后,明确专人全程参与监督,村级
实施;标的资金在5万元以上的报镇“三资”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批后,由镇“三资”管理办公室统一实行招标方可实施。通过“三资”的分级管理,明确了管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健全机制,巩固“三资”管理成果
(一)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为了推进民利监督,强化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我镇经过充分的调研考察,于2006年在全镇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对14个行政村村会计实行统一招聘,任期3年。截止目前,我镇已经实行两轮会计委派,调换农村会计8名。通过委派,提高了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了财务人员的年龄结构,稳固了农村财务工作的会计基础。
(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我镇坚持把开展财务内部审计、强化监管工作作为关键来抓。一是积极开展村级财务日常审计,规定除一些专项性、突击性审计外,做到每两年对村财务实行专项轮审一次,并按规范要求,及时出具书面审计报告。二是推行送(回)审制度,实行村账镇管后,每半年将村级财务帐册、原始凭证等送回村,由村组织村干部、民主理财人员和群众代表再进行逐一回审,并填报书面材料,记录回审意见及整改情况。三是开展村组财务“单月查”和“推磨”式互查活动。每月由农经站监审会计对其所分工片上的村组财务进行全面检查,填报当月检查记录表,镇农经站长定期进行检查。每年由农经站牵头两次,组织村会计分片进行 “推磨”式财务检查,将检查结果量化打分,年终作为村会计工作考核和村目标考核依据,与工资挂钩。四是建好用好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做到村级财务公开监督小组不少于7人,民主理财小组不少于5人,成员姓名、照片等信息资料在村务公开栏上常年公布,与村委会换届同时进行推选,产生过程记录在册。
(三)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近年来,上级部门不断加大对农
村基础实施的投入,村级固定资产标的额逐步增大,为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我镇强化对农村重大项目的管理,制定完善有关招投标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对交易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由镇纪委、监察室及“三资”管理办公室人员全程参与管理与监督,同时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做到一项一档的管理标准。
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全面公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了全镇农村基层 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民群众普遍满意。通过这些措施,保证 了群众对村级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心里有了一本明白帐,真正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和带来的便利。
二是镇村干部清白了。强化“三资”监管,按规则办事议事决事,村中大小事务由群众 集体决定,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猜忌和疑虑,还干部一个清白。
三是促进了农村稳定。进一步理顺和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矛盾,减少了不稳定因素。2012年我镇农村信访量大幅减少,没有到市(县)以上集体上访案件,绝大多数村实现了零上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是基层党员干 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违法违纪问题明显减少。通过健全决策、服务、公开等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基层 党员干部的行为,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风气越来越浓,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仪征市陈集镇农经站)
第五篇: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街道流动党员管理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开创街道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呈多角度、高频率、宽领域的大流动,在这支庞大的流动大军中,有成百上千的党员,他们构成了流动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的“三难”问题。河北路党工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了“四抓四强”四项措施,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新难题,让街道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平时有人管、困时有人帮、惑时有人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快了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
抓摸底,强制度,确保流动不流失
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管理就跟踪到哪里。河北路街道组织部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流动党员摸底排查工作。一是抓调查摸底,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结合计生流动人口清查工作,定期开展拉网式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调查摸底工作。开展“三找”活动(“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有效做法,共找回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42名党员,为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到100%发放活动证、100%确认身份、100%纳入党组织
管理。二是抓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各个社区党总支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台帐,每周一报告,每月一更新,做到“六清”,即党员基本情况清、流出时间清、流入地址清、从事职业清、联系方式清、在外表现清,确定联系责任人。跟踪管理,有效保证了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流动而不流失。完善宣传教育制度。街道组织部每年春节期间印发《致全街道流动党员的公开信》,公布街道组织部、各个社区的流动党员专线服务电话,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党员意识,达到了党员走千里,组织一线牵的良好效果。
抓组织,强网络,确保离乡离土不离党
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努力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一是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抓组建。街道组织部结合实际,总结推广了集中代管、楼宇组建、临时组建等成功做法。对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实行单独建立党组织。二是健全管理网络体系,抓覆盖。在街道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各社区在居民楼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点,形成了中心、站、点三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抓教育,强管理,确保永葆先进不褪色
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教育就延伸到哪里。一是全面推
行“四制”管理办法(外出报告制、登记建卡制、定期汇报制、民主评议制)。明确流动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双向管理职责。街道办事处、社区利用办理暂住证、就业证、计生证、党员活动证、接转组织关系等时机,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施教,重点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二是实行定期汇报教育管理制度。要求流动党员定期向原籍地党组织写书面汇报材料,定期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积极鼓励流动党员有困难找组织,有需要找组织,有心里话找组织倾诉,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加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对摸出流入我街道的24名党员,要求其主动出示《流动党员活动证》,对主动出示、亮明党员身份的,各级党组织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四是抓服务,办实事。依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等机构,设立流动党员就业服务供需发布栏,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河北路街道组织部
20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