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管理创新
强化管理创新,提升内涵素养,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一、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立校。
1、全面落实教体局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会议机遇,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强化管理,规范办学。
2、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以“打牢文化基础、培养广泛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常规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计划的可行性,以确保各项教学任务有序高效完成;狠抓备课的实效性,以保证的高效课堂的现实性。
(2)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实效。积极参加市组织的教研活动,本学期三人获得莱西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3)开展听评课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三课”活动,大力推行“联合听课会诊”制,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授课能力。
(4)扎实开展作业教学。规范作业设置,优化作业设计,增强作业的针对性;规范作业批改;加强作业讲评,实现作业的反馈纠错功能,实行随堂诊断性评价,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
通过一学年的努力,学校教学工作实现了一学期有起色,一学年上台阶的目标,本学期镇组织的学业水平抽测获全镇第一名,期末检测获联考学校成绩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突破,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3、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探求各种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活动课时间,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在镇组织的体育选拔赛中我校张腾飞同学一人夺得三项第一名,代表镇参加市运会;在镇组织的乒乓球比赛获第四名、书画比赛获第四名、软笔书法比赛中三人代表镇参加市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中三人获得青岛市良好等级,参加省比赛、科技作品比赛中金点子设计和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代表莱西市参加青岛市展出、微机打字、电脑程序设计比赛均获第三名,学校学期总评也获得了全镇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增强三个“吸引力”,打造和谐学校。以“魅力”凝聚师生
1、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学吸引力。
(1)加强师德师能建设,让教学更具魅力。(2)强化教学基本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3)建设高效课堂,增强教学吸引力。
2、建设和谐班集体,增强班级吸引力。
(1)建设班级和谐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行之有效的班规,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
(2)自主管理,培养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校设立学校、班级二位一体的学生自主管理机构,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检查作用,学校形成了学校策划,学生实施,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教育氛围。(3)学校积极推行“教师助学制度”。每个教师带3—5名学困生,从各方面给于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助学让教师全面了解了学生、倾听学生心声,使教师找到最合适的教育切入点,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3、建设和谐学校,增强校园吸引力。
和谐校园的打造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水”,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用心”做教育,是我们的共识。
三、重视“三化”,力求“三点”,抓学生习惯养成,以活动细化落实德育工作。
(1)重视环境建设教育化,力求校园有一点靓景。(2)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化,力求师生有一点精神。
(3)重视五种理念意识化,力求工作有一点起色。通过强化活动效果,随时比出水平,评出典型,实行意识引导,典型引领,达到面上开花的目的。
四、重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效益。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管理思想。通过培训,形成“立马行事、智慧处事、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履职水平、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2、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学校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五“下”:即:静得下心思、俯得下身子、容得下异议、舍得下面子、抛得下旧我。
(2)高度重视学校工作作风建设,认真组织了“治理庸懒行为”专项排查治理。切实改进了全校干部教师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了工作效能,在全校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浓厚氛围。
(3)加强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确保实效。有两人获得表彰。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
五、强化安全工作,加强家校沟通,以“情”让爱实现传递。
1、安全“三进”不放松,责任“层签”神经绷。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学校实行安全工作“三进”制度。即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家庭”。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追究落实到位,人人绷紧安全弦。
2、开设家长热线,及时沟通信息,实现爱的传递。学校将现有的一部无线电话专设为家长热线,学校教师包联到人,定期联系。
3、做好家访工作,将学校的关心向外延伸。学校要求教师定期家访,将学校的关心带到家中,实现爱的成倍放大;通过家访将爱庭的需求带回学校,实现工作的修正。
立足工作的同时,学校加强了经验宣传工作,本学期我校有三篇经验文章在莱西教育网上发表,得到了相关领导高度评价。
新学期工作思路:
1、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安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打牢学生坚实的文化基础。
2、坚持学生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5、未雨绸缪,着手落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相关工作。争取相关方面的支持,硬化学校门前主路,改善办学条件。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帮助,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努力,新的学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第二篇:创新观念 强化管理
实施妇幼保健项目 推动金寨妇幼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金 寨 县 卫 生 局
二0一二年三月九日
2011年,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注重宣传,强化培训,加强督导,充分利用多种工作方法继续扎实推动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一、取得主要成效
2011年,我县妇幼卫生工作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为龙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完成了妇幼卫生各项任务指标。
(一)民生工程项目。
1、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共完成免费婚检4693对,婚检率达91%。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全县共补助孕产妇6678人,发放项目补助资金227.5万元。
3、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已顺利完成,现进入全面养护阶段。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基本居民健康档案347298人,完成全县常住人口的65.6%;电子健康档案录入320410人,达到常住人口的61%,远远超出省市下达的50%的工作任务。
2、孕产妇保健服务:共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手册4905人,提供免费服务22507人次。3、0-6岁儿童保健服务:共建立0-6岁儿童保健服务手册19951人,提供免费服务32839人次。
(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全县共有32549人接受了宫颈癌检查,发现各类妇科疾病患者3167人,报告阳性病例1104人,CIN级以上108人,原位腺癌11人,浸润癌2人;有2109人接受了乳腺癌检查,发现乳腺癌2例,均得到及时的治疗。
2、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2011年4-12月,共有2827位孕产妇接受了HIV免费检测,有2767位孕产妇接受了梅毒检测,查出梅毒感染孕妇4例,有2959位孕产妇接受了乙肝表面抗原或乙肝五项检测,乙肝表抗阳性孕产妇104例,有103位乙肝表抗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注免费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
3、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叶酸发放5962人,13267瓶,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四)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孕产妇和0-6岁儿童的管理工作,省卫生厅和省妇幼保健所于2011年5月安排在我县开展妇幼保健管理系统的试点工作,县卫生局高度重视,组织多期培训班,并派出卫生局疾妇股和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和技术人员下到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手把手培训,我县农村地区于今年6月启动孕产妇和0-6岁儿童电子化管理,现已管理孕产妇2160人,0-6岁儿童9405人,取得较好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妇幼保健项目的实施,我县各项妇幼保健管理指标全面提高,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1年,我县连续第六年获得了全市妇幼卫生综合考评第一名。去年10月,国家卫生部妇幼卫生综合督导检查组一行,在省卫生厅武琼宇副厅长及省、市卫生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对我县进行国家级妇幼卫生综合检查督导工作,并对我县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较高地评价。
二、具体做法
一年来,我县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和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为抓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紧紧抓住序时进度,扎扎实实推动妇幼卫生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领导组织,设立办事机构,确立“政府协调、卫生牵头、部门配合、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按照实施方案,迅速启动、快速推进。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简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县妇幼保健院在县电视台分季度、多频次播放相关妇幼卫生政策的滚动字幕,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乳喂养周等节日走上街头,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全年共印发各类宣传品10万余份。乡镇卫生院制作了固定宣传牌,悬挂在卫生院的显要位置。通过宣传,有力推动了我县妇幼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一是明确责任。我县在年初就分别以县政府,卫生局、妇联、财政局文件形式下发了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并且把任务分解到乡镇卫生院。由于我县谋划早、行动快,工作衔接好,民生工程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健全网络。由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逐年加大,我县23所乡镇卫生院重新配齐了妇保医生、儿保医生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员,村保健员继续实行村妇干、计生专干和保健员“三位一体”的模式。三是妇幼卫生培训和督导力度显著加大。县卫生局组织召开了多期项目启动会、项目推进会、技术培训班和妇幼保健员例会,全县所有院长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各类会议。为确保培训质量,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医院先后派出多人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师资培训班,采取了灵活生动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为基层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为我县今年的妇幼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11年以来,县委政府和卫生局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加大了对基层单位的督导力度和频次。县政府在1月28日即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并组织了两个督查组于2月对各乡镇进行了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督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县卫生局、财政于2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切实加强实施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县卫生局又分别于4、6、8、9、11月组织督导组对全县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了督导。
(四)资金保障,及时到位。我县项目资金管理实行“预拨与报账相结合”,于年初按任务预拨40%项目经费到项目实施单位,服务券审核月报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妇幼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我县在外流动人口较多,流动人口中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在上半年补助较慢,多数都集中在年终返乡时补办手续。
(二)2011年,我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建档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中有缺项漏项存在,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居民健康档案要达到连续、方便、综合、全程、动态变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目前的难度依然较大。
四、几点体会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是关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分管领导经常亲自深入基层调研妇幼卫生工作,就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协调、落实经费、创新工作机制等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近几年来的几项妇幼卫生重点项目工作,县政府均参与了项目实施计划的制定,并以县政府办公室的文件下发,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强化部门联动,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是前提。妇幼保健作为一项面向群体的工作,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关注、支持和协作。我们与县妇联经常联合开展妇幼健康宣传与基层指导,民政部门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与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配合,公安部门对非法行医和非法接生及时予以打击,计生部门在生殖保健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方面一直同卫生部门保持密切合作。
(三)创新机制,继续加强对村级妇幼保健员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继续实行村妇干、妇联主任和村妇幼保健员“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县政府正式行文制定村妇幼保健员的工作职责,落实村妇幼保健员的聘用、待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抓好全县妇幼保健网底工作。
近年来,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健康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今年,我们将紧紧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好机遇,自觉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探索妇幼卫生工作发展新路子,推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而努力。
第三篇:强化管理创新 深化降本增效
强化管理创新 深化降本增效
奋力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良好开局
——在马钢集团公司十六届一次 股份公司六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0年12月16日)
顾建国
2010年工作总结
与“十一五”发展简要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0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危机挑战取得新胜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上游资源大幅涨价、钢材价格频繁震荡、全省调控社会电力消费等不利因素和复杂局面,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第四巡视组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全局,紧密围绕全年工作主题,紧紧依靠全体职工,主动作为,科学应对,合力攻坚,在巩固发展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调整品种结构卓有成效。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支撑作用,全面落实产品结构调整大纲和“比较利润”策略,加大“五位一体”“研产销”工作力度,大功率机车轮实现装车试运行,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车轮样品试制达到预期效果,预计全年开发新产品190万吨,汽车板、家电板、电工钢分别比上年增产55.4%、71.3%、105.4%。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牵头单位,和14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全国高性能建筑用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推行大客户营销制度,加快钢材物流管理体系建设,抢抓优势产品订单,钢材产销率保持100%;客户满意度83.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改进产品质量力度加大。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成本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质量异议考核方式,着力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预计废品率比上年下降14.7%,质量损失下降33%。突出抓好车轮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产品通过德国TSI认证和美国AAR新版认证,并再次获得美国GE公司最佳质量奖;在铁道部组织的下半年两次货车轮招标中分别获得10.8万件和4.8万件产品订单,前一订单已按合同如期交货;预计全年销售车轮轮箍产品16万吨。
降低运行成本效果显著。强化全员、全方位、全流程降本,预计全年累计降本超过15亿元。完善“点菜吃饭”模式,加强工序过程控制,深化主辅联动和设备“零故障”管理,系统经济运行能力稳步提升,预计主线设备故障时间比上年降低20%。实施采购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强化原辅材料检验监督管理,大幅提高原料直供率,发挥路企联办效应,探索实施料场封闭管理,原燃材料综合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计全年降低资金成本7000多万元。强化能源动力介质一体化管理,深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省政府追加的24万吨标煤节能新任务,预计全年吨钢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15千克标煤,马钢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
谋划后续发展取得突破。编制了《马钢“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积极探索省内国有和民营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共赢发展模式,在省市支持下,与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资框架协议,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评估。与此同时,合肥公司环保搬迁和新区配套项目建设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高速车轮技术改造工程进入厂房钢结构吊装阶段,硅钢二期工程完成专家评审,合资的安徽省郑蒲港务有限公司挂牌运营。
发展非钢产业稳步有序。在省国资委的授权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平稳实施了康泰公司和建设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职工身份置换和股权激励,为企业开拓外部市场、提高竞争力提供了体制保障。统筹矿山建设发展,深挖现有矿山生产潜力,预计全年生产成品矿295万吨;罗河、白象山、和尚桥、张庄等矿山建设有序推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预计全年马钢外贸易额达到11.7亿元,财务公司正在积极申办之中,和中冶华天、矿院合资的安徽思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将组建。
强化基础管理扎实有效。加强品牌战略管理,马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获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抓好建设项目审计,促进工程建设规范管理和投资成本严格控制。进一步加强“三反”管理,加大对质量事故、重复性事故的监管力度。开展道路、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厂区面貌进一步改善。严格门禁管理,强化物资出入“三单”查验,减少了资源流失。抓好重点危险源监控和消防民爆物品管理,加强安全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演练,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
构建和谐企业积极务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沈浩精神活动,持续深化“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成功召开工代会,营造了团结拼搏、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公开选拔,规范改非科以上人员管理,制定落实《员工奖惩通则(试行)》。健全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强廉洁从业主题教育和警示教育,全面实施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承诺制,扎实开展选人用人、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纪律保证。提高职工工资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水平,组织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在物价大幅上涨情况下确保工作餐质量,加快大学生公寓和廉租房建设,设立大学生职工购房首付款贷款基金,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公开发布《马钢集团社会责任报告》,捐赠820万元援建青海玉树县新华书店和甘肃舟曲县峰迭乡小学,展示了企业良好形象。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持续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抢抓机遇,进行结构调整,在应对危机挑战中强化自身、增强竞争实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以快速建成钢铁新区为标志,在工艺装备大型化、现代化上迈出重大步伐,成功进入高档板材生产领域,并很快占据一席之地;以主导产品全面升级换代为标志,巩固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为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成功重组合钢主业为标志,在整合省内钢铁资源、谋划共赢发展上实现重要突破,企业的发展布局和生存空间得到优化,既扩大了体量,又取得了良好投资回报;以首家在A股市场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为标志,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顺利推进新区建设和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为标志,在化危为机、凝心聚力、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上创造了有益经验,坚定了应对更为复杂局面、更为严峻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以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功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为标志,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上取得丰硕成果,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企业钢产量增长61%,总资产增长70%,职工人均收入增长60%,一个实力更强、后劲更足,与社会、环境、职工和谐发展的马钢,正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成绩来之不易,成就令人鼓舞,这是全体职工同心同德、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结果。
面临的形势、目标和措施“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钢铁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也是马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关键时期。马钢第四次党代会和《马钢“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在客观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
要将“十二五”时期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起好步、开好局是关键。从整个钢铁行业来看,即将到来的2011年乃至今后三、五年,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钢铁行业微利特征更加显现。上游资源特别是矿石等大宗资源垄断加剧、价格将不断走高,钢铁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将受到抑制,企业盈利空间继续受到严重挤压。二是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随着近几年钢铁企业的竞相发展和大规模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竞争已扩展到高端产品领域。三是竞争范围不断拓宽。产业链建设和非钢产业发展将成为钢铁行业新的竞争热点,特别是一些超大型企业集团在资源的集中管控和优化配置上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四是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钢铁的资源化、生态化和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在国家将征收碳排放税费的情况下,如果现在不加大工作力度,今后将会付出更大代价。
应对严峻形势,首先必须对自身存在的突出不足和问题保持清醒认识。一是降低成本仍需给力。低成本竞争战略是钢铁企业危机制胜的重要法宝。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微利时代,拼的就是成本。虽然近几年马钢降本增效力度较大,但生产不够稳定均衡、关键指标停滞不前、采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企业盈利水平还不够理想。二是产品增效不够明显。差异化竞争战略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我们的优势产品比例还不高,质量还不够稳定,个性化服务还比较欠缺,先进工艺装备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尽快研发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扩大相对优势产品比重、有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任务紧迫而艰巨。三是非钢增效未成气候。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探索还不够,未能形成与主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四是管理支撑不够有力。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尽管我们一直在强化管理,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责任体系还不健全、劳动生产率还不高、执行力还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牢牢抓住降本增效这一关键,有效发挥管理创新支撑作用,坚决把各项措施做得更扎实、更到位,快速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2011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管理创新,深化降本增效,奋力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良好开局。
工作主题是:强化管理创新 深化降本增效 主要措施是:
一、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
强化稳定均衡生产,继续推进经济运行。狠抓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攻关,显著提升大高炉利用系数,切实解决生产瓶颈制约。动态优化组产模式和资源平衡,最大限度发挥工艺装备尤其是新装备、新产线的生产潜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ERP系统应用,提高“两化”融合水平。认真落实标准化作业和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深化设备“零故障”管理,提高设备系统保障能力。坚持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和运行方式同步优化,促进主辅联动、经济运行。
加强采购和物流降本。适应原燃材料市场变化,优化配煤、配矿方案,进一步提高性价比。扩大与战略供方的紧密合作,强化比价采购和集中采购,建立网上招标采购制度,具备条件的一律实行招投标,力争主要大宗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开展炼钢辅料专项管理,建立标准消耗体系,有效杜绝浪费。优化铁路、水路、公路双向并存的物流方式,提高大宗原料进厂直供率,减少内部倒运量,实现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以工序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为重点,深化全员节能降耗,力争吨钢综合能耗降至710千克标煤以下。加强合同能源管理,开展低碳技术研究。加快煤气综合利用发电、煤调湿等节能环保新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发挥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和文明生产,深化节水攻关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矿山循环经济,争创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严格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全面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专家评审机制和后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加快工程建设,力争新区配套和合肥公司搬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高速车轮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二、持续推进产品增效,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扩大优势产品比重。完善“五位一体”的“研产销”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果。继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拓展汽车板、家电板、电工钢、车轮、高效节约型建筑用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力争全年开发新产品超过200万吨。
巩固提升产品质量。健全质量改进长效机制,继续关注车轮等关键产品的质量稳定工作,强化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和质量问责,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力争质量损失比上年降低20%。
构建服务型营销体系。全面推行高端产品大客户制,拓展钢材加工配送网络,扩大战略用户和直供用户比重。优化营销策略和定价机制,着力推进精确化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交流沟通、技术服务和管理责任“三位一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化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重视技术创新投入和成果转化,推行科研项目单独核算与评价,抓好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力争专利申请量、技术秘密审定量及科技成果比上年增加10%。
三、积极发展非钢产业,拓展企业增效空间
提升大宗资源控制力。在确保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深挖矿山生产潜力,年产成品矿300万吨。加快后备矿山建设,确保罗河矿全面建成、白象山矿基本建成、和尚桥矿加速推进、张庄矿全面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寻求铁矿石、煤炭、石灰石、废钢等大宗资源合作新项目。
积极发展金融、贸易和房地产业。上半年争取财务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并完成组建工作。扩大对外贸易品种和范围,力争实现马钢外贸易收入50亿元。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优势,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
壮大自营队伍实力。充分发挥机械制造、工程技术、设备检修等现有业务优势,支持自营队伍在公司生产经营建设中承担更多业务份额,并努力争创外部收入,进一步发展壮大。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发展煤化工、汽车配套件、现代物流等产业。推动表面技术应用、环保、资源再生等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尽快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四、着力强化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深化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力生公司、实业公司和利民公司改制,推动二机制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等单位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整合优化现有矿山系统资源,组建矿业公司。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健全集团治理结构。
导入市场化运行机制。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进内部业务市场化运行,解决经济活动、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主体厂继续完善“点菜吃饭”、“成本和比较利润”双重考核办法,公辅系统要完善对主体厂安全保供运行机制,按照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对部分业务进行流程再造,推行业务总包。
强化管理人员责任体系。在理顺工作关系、科学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强化中高层管理人员责任体系。通过体系建设,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明确指标,明确责任,建立单位和个人可衡量的责任考核体系,开展责任预警,实施责任追究,强化过程控制,提高工作执行力。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积极推进目标定员管理和工资总额包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满足新建项目、置换劳务用工和非钢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调整优化机关机构设置和岗位定编定员,实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效率提升。
积极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在做好评估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相对成熟的单位和部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进而在全公司推广。
五、努力构建和谐企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切实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凝心聚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和正面舆论宣传,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做好信访形势分析、评估和提前介入,增强信访维稳效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消防安全和内部治安管理,严厉打击盗抢公司资源行为,为改革发展提供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
巩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职代会规范化建设,拓展厂务公开内容,加强基层自主管理,进一步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监督功能。健全维权帮扶机制,续签职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重视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切实帮助职工解决现实难题。
加强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制订“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强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和创新,抓好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实践应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营造全员创效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深化“打造命运共同体”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提合理化建议、青年创新创效、质量改进小组等实践活动,鼓励职工岗位建功。
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在实现企业预期效益的前提下,继续提升职工收入水平。认真做好马钢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三险”市本级并轨和平稳过渡工作,建立马钢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加快廉租房和南山地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完善矿山系统住房制度改革。
各位代表,同志们!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紧紧依靠全体职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实践,用勤勉扎实的工作创造价值,满怀豪情,万众一心,为实现马钢“十二五”科学发展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创新管理强化德育培养习惯
创新管理强化德育培养习惯
一、抓日常行为规范,培养队员良好习惯
(一)开展“抓常规、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
(二)开展“文明礼仪小明星”主题教育
(三)开展“创建课间文明走廊”活动
二、抓特色主题活动,提高队员综合素质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活动。
(二)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三)开展迎接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
(四)开展“关爱生命”安全教育活动
三、办优质家长学校,促进队员和谐发展
(一)针对家庭实际,办好家长学校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到位
(三)落实各项制度,规范常规管理
(四)开展家教活动,提高家长素质
四、德育活动创业绩,德育工作结硕果
第五篇: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街道流动党员管理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开创街道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呈多角度、高频率、宽领域的大流动,在这支庞大的流动大军中,有成百上千的党员,他们构成了流动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的“三难”问题。河北路党工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了“四抓四强”四项措施,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新难题,让街道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平时有人管、困时有人帮、惑时有人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快了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
抓摸底,强制度,确保流动不流失
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管理就跟踪到哪里。河北路街道组织部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流动党员摸底排查工作。一是抓调查摸底,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结合计生流动人口清查工作,定期开展拉网式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调查摸底工作。开展“三找”活动(“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有效做法,共找回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42名党员,为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到100%发放活动证、100%确认身份、100%纳入党组织
管理。二是抓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各个社区党总支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台帐,每周一报告,每月一更新,做到“六清”,即党员基本情况清、流出时间清、流入地址清、从事职业清、联系方式清、在外表现清,确定联系责任人。跟踪管理,有效保证了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流动而不流失。完善宣传教育制度。街道组织部每年春节期间印发《致全街道流动党员的公开信》,公布街道组织部、各个社区的流动党员专线服务电话,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党员意识,达到了党员走千里,组织一线牵的良好效果。
抓组织,强网络,确保离乡离土不离党
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努力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一是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抓组建。街道组织部结合实际,总结推广了集中代管、楼宇组建、临时组建等成功做法。对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实行单独建立党组织。二是健全管理网络体系,抓覆盖。在街道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各社区在居民楼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点,形成了中心、站、点三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抓教育,强管理,确保永葆先进不褪色
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教育就延伸到哪里。一是全面推
行“四制”管理办法(外出报告制、登记建卡制、定期汇报制、民主评议制)。明确流动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双向管理职责。街道办事处、社区利用办理暂住证、就业证、计生证、党员活动证、接转组织关系等时机,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施教,重点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二是实行定期汇报教育管理制度。要求流动党员定期向原籍地党组织写书面汇报材料,定期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积极鼓励流动党员有困难找组织,有需要找组织,有心里话找组织倾诉,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加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对摸出流入我街道的24名党员,要求其主动出示《流动党员活动证》,对主动出示、亮明党员身份的,各级党组织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四是抓服务,办实事。依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等机构,设立流动党员就业服务供需发布栏,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河北路街道组织部
20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