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

时间:2019-05-15 02:5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2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2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

第一篇:专题2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

专题2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

科学价值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争论至今的一个话题,在科学与价值关系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在西方,直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价值中立说”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核灾难和全球性环境以及高科技伦理问题的日益突出,“科学价值中立说”不断遭到质疑,科学负荷价值说逐渐成为普遍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科学的实践基础,指出科学作为“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与人及社会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价值论从实践的观点,从人与科学内在联系的观点,深刻揭示了科学价值的内涵和特征。

一、西方的“科学价值中立说”

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D.HuMe)严格区分了两类命题:第一类是事实陈述,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价值陈述,回答的是“该不该”的问题,前者诉诸于理性,后者诉诸于伦理,这两类命题没有内在的联系,第一类命题不能退出第二类命题,反之亦然。如原子核分裂或聚合(裂变或聚变)时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可以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给出,这是一个科学命题,但由此我们并不能得出应不应该使用原子弹或氢弹。休谟认为如果将“事实”与“价值”两者相混淆,必将引起“知识上的混乱”。由休谟论题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价值的深入思考,也由此形成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价值中立说”。

18世纪德国科学家康德发展了休谟的思想,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认识,本身不包含价值的成分,价值标准只是评价的准则而不是形成理论的方法。20世纪之后,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无涉”(Wertfreiheit)观,强调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是”什么,但决不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后者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来选择。从“存在”无法上升为“应当”。因此,关于客观世界的经验知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韦伯认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20世纪30年代以石里克(M.Schlick)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关乎事实的,价值是关乎目的的;科学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价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学是理性的,价值是非理性的;科学是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价值是不能进行逻辑分析的,因此,科学与价值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完全对立的两极。科学价值中立说主张科学与价值无涉,科学是纯粹求真的事业,科学不带价值倾向的、不带感情因素的了解自然界,科学家要坚持客观性和中立性,要“为科学而科学”,在考虑科学问题时对社会采取超然的态度,科学要与政治、伦理等严格区分,以保持其“纯洁”性。

科学价值中立说对科学与价值关系的认识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认知与评价,事实与价值加以必要的区分,对具体科学活动是必须的、有益的。科学在于实事求是地反映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也是科学区别于非科学和伪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只有面向客观事实,立足客观事实,而不是立足于个人的目的、利益、需要、兴趣、情感、尊严、地位、名誉、偏好,以及宗教信仰、阶级立场等,才有可能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马虎轻率、主观臆测、专横固执、迷 1

信权威、压制创新、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等,都是要不得的。在具体科学活动中,不清除一些价值因素的“污染”,不排除一些主观性要素的干扰,就不可能获得真理。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深深影响了爱因斯坦,他曾说:“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粗略地说,我们对它的反映是是或者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情感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

然而价值中立说却走向极端,从强调科学自身的客观性走向科学脱离任何社会的绝对独立性。如果接受这种观点,科学家根本不必也不应该过问他们工作的社会后果,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1954年,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因拒绝参加研制氢弹而受到美国政府的审讯。在法庭上,著名物理学家特勒(E.Teller)曾这样谴责奥本海默:“尽人所知,良心是道德的范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科学的范畴。对每项科学研究来说,致命的是当学者带着先验的道德、政治或哲学成见参加这项工作。科学和这些概念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就像科学对宗教一样没有兴趣。科学对这个世界是无所谓的。如果学者透过道德的眼睛来看科学思想的话,那么,他不仅作为一个道德主义者,而且首先是作为一个学者,就会犯错误。”实际上,很多科学家都是在道德的支撑下做出伟大的功绩的,在他们的科学研究中无不渗透着价值和道德。

二、科学负荷价值说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核灾难的威胁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西方社会的科技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科学价值中立说受到了挑战,众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开始提出“科学负荷价值” 说,批判传统的科学价值中立说脱离社会、完全从纯客观的角度认识科学理性的作法,这一学说逐渐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和主导性的科技价值观念。主张科学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美国科学哲学家普特南(H.Putnam,1926-)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事实的存在。他认为价值与事实是分不开的,价值就是事实的价值,事实也是有价值的事实,“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而我们的每一个价值也都负载事实。”他从这种观点出发,批判了传统实证主义从纯客观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理性的做法。比如我们不应该吸烟,因为有烟里面的尼古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一事实。总之,科学价值负荷说认为科学具有价值负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知识并非纯粹都是客观的,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就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诸如事实的选择、体系的建构、理论的评价等也都渗进和充斥着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判断。比如科学美就是一种价值追求。彭加勒认为,科学美具有统一、和谐、对称、简单性等内容。在这里,它们实质上是一致的:和谐,统一,主要是就理论内容来说的;对称,是就理论形式来说的;简单性,则是针对逻辑前提来说的。逻辑简单性是科学家的一种审美理想,一种科学追求的目标。哥白尼根据行星运动应该遵循简单而和谐的关系的原则提出日心说,哥白尼将“一切天体运动必是等速圆周运动”作为一条公理则完全是由于审美的动机。开普勒在发现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之后十年,他又在伟大著作《宇宙的和谐》(1619年)中提出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并将之命名为调和定律。开普勒坚信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他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一样,认为世间一切物体都有一定的和谐的数量关系。第三定律证明行星世界是一个匀称的(即开普勒所说的“和谐”)系统。哈维根据“宇宙和谐”观念提出血液循环论,凯库勒从对称性原则提出了芳香化合物 的分子结构方式。在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著作中,不时会看到植物的美丽曾使他多么惊奇,多么兴奋。他动情地描述蔓脚类幼虫的美丽。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它的美几乎立即使科学家们为之倾倒。法国物理学家法德罗意这样评价爱因斯坦的理论:“这种解释的雅致和美丽是无可争辩的,它该作为20世纪数学物理学的一个最优美的纪念碑而永垂不朽。”由此可见,在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中,对美的追求与憧憬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动力,美推动着科学家,美激励着科学家,美诱惑着科学家。另外,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当代科技本身的伦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核研究与核伦理、基因研究与基因伦理、材料科学与伦理问题、信息技术与伦理问题、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学研究方法的伦理问题等。

第二,科学研究本身渗透着人的价值因素和价值判断。科学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是因为他们对科学研究有大体一致的信念、理想、态度和情感等;在个人加入科学共同体的科学训练和专业经历中,他们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标准。因此,科学家们作为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他们总是处于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其思想、行为及科学实践也无不总是打上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烙印。正如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M.W.瓦托夫斯基所指出的:“诸如真理、一致性和证实这些科学规范本身就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练的反映”,因此,“科学的价值并不是成为科学所探索的事实的一部分,而是成为科学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是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理性的一个特性”。法国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亨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强掉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以追求真理为价值导向的:“追求真理应该是我们活动的目标,它是值得我们活动的唯一价值。”国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雷泽尔(D.Layzer)也指出:“科学以证据、理性争论和对真理的积极探求为价值尺度。”

第三,“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只是一个方面。从根本上说,人们尝试依据科学改造或改变世界,必然是符合人类主体需要的,必然是具有价值意义的。在具体科学活动中,人类的根本目的、利益、需要、信念、理想、态度、情感等无不凝聚在科学家的内在品格、渗透和反映在科学活动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脱离社会需要和增进人类幸福这一目标,仅仅为着满足科学家兴趣或少数人好奇心的科学研究,并不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客观的、不带任何价值判断的科学家,并不是理想的科学家。尤其在现代高科技风险下,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伦理责任日益突出。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价值

1、科学价值

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没有民族性和阶级性。客观真理只标明科学知识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性质。但不能由此推出“科学知识与人的主观性和价值没有任何关系。”科学知识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表明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真假不是善恶,但也不能由此推出“科学知识与善恶等伦理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知识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事实可以改变观念。比如牛顿力学与机械自然观;事实可以成为道德的支点和依据。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属人现象,是人在现实的活动过程当中通过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与客体建立的一种关系。所以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的本质就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有其客观基础,这种客观基础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但价值不单纯是这种属性的反映,而是标志着这种属性对于人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

观基础上的,认为价值的基础是实践,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实践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钥匙。

科学是在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劳动过程中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于发展起来的,归根到底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活动产物。因此,所谓科学价值,就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2、科学的内在价值

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不仅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衡量他们的科学活动,评价科学研究活动中科学探索的动机、科学活动的目的、科学方法的可靠、科学事实的选择、科学体系的建构、科学理论的评价等方面,而且用它来评判科学活动的成果。所以,科学价值判断渗透在客观知识体系中成为科学认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3、科学的社会价值

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其一,科学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所谓物质价值,是指科学认识自然界,或对自然物进行加工,使之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精神价值是指科学的进步对人的精神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重大科学理论的创立往往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科学的社会价值包括科学知识的价值、科学道德的价值和科学美学的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虽然是科学的内在价值,但它成为人们进行科学活动的规范准则时,又表现出社会价值的功能,其中包括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

其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亮光方面实现的。

其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道德观念的更新以及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4、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默顿(Robert K.Merton)在1942年发表的《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对科学的社会规范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和研究。他认为:科学的精神特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并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可见,默顿所言的科学精神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如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可将其概括为: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ethos).科学精神的涵义是历史地演变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界定。科学精神有广发而深刻的内涵:

其一,普遍主义。首先,是指科学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依赖于任何独特的个人或社会。其二,共有性。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成果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它们属于全社会所有,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知识体系或科学定律,如哥白尼体系、牛顿定律等,并不表明一种知识 4 的私有权,而只是一种标志性的和纪念性的符号,用于对科学家本人所作贡献的尊重和承认,以及其名誉地位的给予和肯定。

其三,求真及无私利性精神。求真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客观实际的知识,追求真理。科学家所作出的科学成果必须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的个人得失必须位于真理的追求之下,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

其四,有组织的怀疑精神。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有组织的怀疑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逻辑上自洽)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只有在经过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性检验之后才能被接受。

其五,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必然产生出高于那个时代其他文化因素的科学精神,从而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而且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系列先进的行为规范,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的决定性影响。科学精神无疑为科学家群体所特有,但绝非为其所独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为此,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因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事实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精神,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此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将对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都有哪些?

3、科研选题都有哪些原则?

4、如何理解科学价值中立说?

5、有人认为科学工作者必须要“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6、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价值观?

7、什么是科学精神?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本质

科学发展要求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之间的关系。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选择的决定性的一面。同时,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选择,即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给人民带来利益;相反,这种选择如果违背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也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说,实现科学发展,就是按照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作出科学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一,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正是依据这一规律,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四位一体”理念,就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集中反映,即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第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同样,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只有如此,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和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这一规律,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只有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与实践》网

第三篇:论科学精神与价值

论科学精神与价值

对于科学教育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念,即认为科学教育只有工具性价值而没有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似乎只能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培养,科学教育与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无关。但也有人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发展相关联,提出将德育渗透到科学教学之中。无论是“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整合模式,还是德育工作的“渗透”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即有一个先在的预设,认为“价值与事实”分离,科学与价值无涉。但是,当我们走进科学研究世界内部再来审视科学教育的问题时,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观,给人一种“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视界的变换给人带来的是新的教育观念,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功利性价值,而且内在地蕴涵人文价值。与人文学科教育相比较,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具有自身的特点,是人文学科不能替代的。科学教育中的人文资源是构建新时代的新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人们最初认识到的或最看重的是科学的工具性价值,希拉里•普特南说:“科学在一般文化中的崇高声望要极大地归功于科学的工具性的巨大成功。” 科学及技术所取得的惊人的物质成就,遮蔽了科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的程度上间接地产生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税利。”恩•卡西尔则将科学的精神价值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他说:“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恩•卡西尔之见固然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内在的精神资源是丰富而具有特质性的。

理性是科学的灵魂,理性根植于人性之中,古希腊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面对自然界,人的理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巴伯指出:“在人类社会中,科学的幼芽扎根于人类那根深蒂固的、永不停息的尝试之中,试图靠运用理性的思考和活动来理解和支配他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在巴伯看来,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又是经验的,即只有当理性运用于经验的目的时,科学才存在。科学的理性使人类开始从对自然界的迷茫和盲目崇拜中走出来,1科学理性对宗教神学的冲击解放了人的思想。近代科学的发展使理性不仅体现在科学的知识层面,而且体现在科学的方法论层面。现代科学理性还投射到了科学研究的规范上。R •默顿概括了科学家必须遵守的四条基本规范。总之,无论是面对自然界、面对科学活动过程,还是研究结果,人的理性精神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科学理性内在于科学之中,也表现为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意识。

科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批判性,波普尔认为,有没有批判态度是判断前科学与科学的分界岭,前科学充斥教条信仰和教条思维,而日益增长和成熟的经验培养出一种批判的态度,教条态度比批判态度更原始,因为批判必须有被批判的对象,即业已存在的有影响的教条信仰。科学中的批判精神表现在三个层面:其一,当理性运用于经验时,就开始了对经验的批判。真正的科学从经验开始,但是所有的科学都要求超越经验,并从经验中演绎出更为普遍的真理,批判的结果是科学认识超越日常的经验。其二,是对前科学时期的批判,例如近代科学对中世纪时期宗教观念的批判,达尔文对上帝创造人类观念的批判。其三,是对科学界之内的已有认识成果的批判,如爱因斯坦对牛顿时空观的批判。但是批判的目的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没有批判的精神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批判就失去了意义。科学活动中内在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正是摧毁愚昧、迷信、盲从等腐朽精神的锐利武器,在批判与创新的过程中,不但取得了科学理论上的突破,认识了自然界,而且也冲击了旧有的不合理的观念与错误认识,使人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解放。巴格莱说,科学知识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人类从欺诈、恐惧、迷信、过失中解放出来。人类正变得聪明起来,不再是一切算命大仙的牺牲品了。人类从巫师和巫医的诡计欺骗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意义,和人们从残暴帝王压榨下解放出来的意义是一样的。”

科学研究活动中强调公平,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评判科学认识正确与否,科学成果价值大小的不是外界权威,而是科学界内部同行的认定,不是外在的诸如出身、权力、金钱、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非科学因素,而是科学实验。科学要求普遍地、重复地进行验证。这种公平精神不同于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也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倡的“人人生而平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长期追求的公平由“水中月、镜中花”状态逐步变为现实。因此,“只是在这时,人们才看到,在世界上到处都还是一片不公平的汪洋大海的时候,科技领域已开始构筑起人类公平的真正锚地。人们也才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是科技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科学中的公平精神造就了人的宽容意识,在科学研究中,不仅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而且允许实验、允许失败、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强调尊重少数,保护少数,不搞少数服从多数。科学中的宽容,为新的科学理论出现提供了舆论上的“保护伞”。

科学中的开放精神表现在科学的进步过程中。其一是面向研究主体的开放,也即“无论种族、肤色或宗教信仰,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 台湾学者吴大猷在谈到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争论时,指出:“一种真正的科学态度要求一种开放的精神。科学只有通过对现存状况作连续不断的重新考察,甚至对那些似乎把确立的理论作连续不断的重新考察,并且寻求新思想,才能获得进步。”

因此,科学教育应指向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领悟科学的人性意义,“向学生详细追溯一项发现的全部历史,向学生指明在发明者道路上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困难,以及他怎样战胜它们、避开它们,最后,又怎样趋近于那从未达到的目标” 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揭示出来的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更加直接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领域。但是,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关注的重心往往是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科学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这一重要方面被忽视了。因此,科学教育应树立一个新的理念,科学教育应指向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打破历史事实的硬壳,展现历史事实内在的人文意义,凸现科学教育对整个人类精神领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密切关系。

科学教育与科学世界的分离之结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厌恶整个科学。这是值得科学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地方。改变这一被动局面,需要科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即科学教育要指向科学研究世界。这里强调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要了解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及其活动。让他们与科学家对话,让他们有多种了解的渠道,并为他们参与一些准科学的实验活动、准创造发明活动提供物质的条件与方法的指导。

21世纪的科学教育应有新的理念,不能将学生封闭在科学知识教育的城堡中,而应取一种开放的观念,让科学教育与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相连接,从后者获取无尽的精神资源;也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使科学教育有活水源头,有意义的基础。这样的开放观念与开放体系的构建将把科学与人的生存、发展真正连接起来,从而使科学更富有人性,使科学教育的价值得到实现。

第四篇:第三节、科学践行群众路线

第三节、李颖老师《科学践行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的内涵、哲学基础及理论依据

1、群众路线的内涵

1981年6月中央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明地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不仅仅是领导和工作方法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民群众的地位、党的性质、党和群众的关系等,而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所在。

2、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党的领导方法上的具体运用和具体体现。说群众路线的方法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就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统一起来,从而保证党的领导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群众的行动不脱离党的领导,从而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

3、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认证。1928年,李立三根据六大路线同江浙地区负责人谈话时,首先比较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概念。他说:“在总底争取群众路线之下,要竭最大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

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对于人民进行了五个恰当的比喻:

第一个是把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第二个是把群众比喻为“眼睛”。1943年7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第三个是把群众比喻为“上帝”。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第四个是把群众比喻为“土地”。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的报告《关于重庆谈判》中将人民比喻为土地,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第五个是把群众比喻为“水”。在谈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毛泽东常用这样的比喻“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形象的把人民比作水,党和人民的关系如同鱼水深情。

我党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基层干部的工作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认真学习好如何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之后,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意愿为标准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对于解决农民问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第一,必须虚心向人民学习;

第二,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在政治上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在经济上保障和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历史上称为苏东剧变,这个事件以苏联解

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冷战的结束才造就了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剧挫。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同1992年6月9日和1997年5月29日分别在“十四大”、“十五大”前发表的重要讲话一样,是又一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把迎接“十六大”召开的思想理论准备推到了高潮。这篇重要讲话,充满着面向新世纪的时代感,开拓新阶段的紧迫感和开创新局面的使命感,具有催人奋进的浓烈色彩和鲜明特点。

2002年,胡锦涛同志当选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前,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新提出了两个务必原则,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一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二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时,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同志也在西柏坡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两个务必”。

后来,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进利党利民服务工作。

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也是在人民大会堂,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曾这样描述他所理解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美好画卷已经铺开。实现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进一步发扬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完成党的使命,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自建党以来,艰苦奋斗,联系群众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

2012年12月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规定内容是:

(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3、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当代,我党的最大威胁就是脱离群众,我党从最初的革命党到现在的执政党,经历了90年的发展历程,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4、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永保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

中央认识到,在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四风现象”严重,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四风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由总书记在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四风问题是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现象的出现使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迫害,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永保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

三、如何科学践行群众路线

1、转变观念、摆正位置

2、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3、转变作风、深入实际

4、改革创新、服务群众

5、科学发展、满足需求

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第五篇:第二节科学教育与科学课程的价值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与科学课程的价值

自牛顿力学问世以来,科学对于促进人类物质进步和精神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就把科学当成破除迷信、摆脱贫穷、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武器。但是,科学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利大还是弊大,从来就有不同看法。著名法国思想家卢梭曾对科学的影响发出强烈质疑。到了20世纪,更有尼采、海德格尔、胡塞尔等大哲学家深入揭示科学的负面价值,对科学持怀疑与批判态度不但在发达的现代、后现代社会,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也成了风尚。对科学价值的评价,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像西方人那样,一般地谈论科学的本质和作用;二是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即长期落后,实现现代化是当务之急)探讨科学的价值。

一、科学在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使我们这个“中央之国”、“天朝上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摧枯拉朽般地粉碎了中国苦心构筑的海防边防,失败首先使中国人领教到西洋枪炮的威力,然后领悟到科学技术的价值。但是,统治集团和上层知识分子的主流,认识并无根本改变,顽固派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开明派也不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败再败和对西方了解的增加使中国政治、文化精英发生分化。一部分人提倡学习西方,利用科学技术救国;另一些人依然拒斥科学,对之表示鄙夷不屑,认为固守传统以维系道德人心才是根本。从宏观

角度看,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大国既骄傲,又沮丧。对科学既羡慕,又抗拒。但向往也好,排斥也好,大家都对科学知之不多,了解不深。从微观角度看,肯定科学价值的新派人士往往是热情有余而素养不足,当他们以科学为武器反对迷信和无知时,他们的口号和姿态似乎可以概括为这样:我们什么都不迷信,我们只迷信科学。这当然是与科学精神不符的、自相矛盾的态度。而那些顽固守旧的人,一方面轻视和敌视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把西方名流批判自身文明,称赞东方传统的片言只语视为知心话,当成抑西扬中的得力证据。中国知识界在上世纪20年代初爆发了一场“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胡适,著名学者梁启超、梁漱溟,著名科学家丁文江、王星拱等人投入了论战。这场争论充分显示了中国知识界当时对于科学本性的认识水平,以及面对科技文明和科技思潮时产生的分化与对立。

中国近代的科学教育,在洋务派那里,包括了“算、绘、矿、医、声、光、化、电”等更广泛的自然科学内容。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的“船坚炮利”给中国时人以极大的震撼。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注定只能是单纯的知识之教和技艺之学,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在其视域之内。科学精神教育之所以在中国近代一次次地失落,除以上所论及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外,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移植,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的原因。

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以来,所看到的正是这种以功利性为目标的西方近代科学教育,而这种科学教育,也正适合当时富国强兵的需要。

因此,科学精神教育的缺失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具有功利性科学教育的天然解毒剂——古希腊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古希腊人有三种特异的品质:第一,对宇宙强烈的好奇心;第二,完全信赖认知;第三,认知活动不被风俗习惯所妨碍。因为这三种特异的品质,所以希腊人能发展出为知识而知识、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因此,受这种传统的影响,西方近代科学教育在强调功利性的同时,仍不忘科学精神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近代的科学教育则是迷失了方向。

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如天人合一,却恰恰对科学精神起着阻碍的作用。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天人合一观,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内倾的性格,内倾的文化注重人文领域的问题,对自然则漠然处之。这种内倾的文化,孕育不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更谈不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中国有些所谓文化人缺乏基本科学知识,对科学的历程和精神并不了解,却以人文精神的名义否定科学技术,诅咒科学文明。他们提倡返璞归真,脱离现代文明生活,其实不过是对海德格尔的学舌。海德格尔说过,无家可归状态已经成了一种世界命运。是的,人类愈来愈想家了,回到那个自然、和谐、自由的家园„„是科学首先分割了自然、分割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统一性,是科学首先以一种合理的片面性和整体的孤立性切开了人类眼中浑然一体的自然世界。它解剖了人体、解剖了地球和整个宇宙。它将人的体力和功能延伸到人的异己的部位,并进一步让异己的器械取代了人的体力和功能,从而中断了人的体能的进化,使人的精神出现出分支状态,甚至发展到一种破碎状态„„人文主义在维护和捍卫着世界和生命的整体性;科学主义在切割、分解着这个整体„„人文主义在尊重并返归自然,科学主义在解剖、毁坏自然„„科学主义在客观上促成了商业和战争;人文主义在主观上抵制着商业和战争„„

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某种程度的异化是一回事,无限美化原始生活,用只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原始乌托邦批判现代生活则是另一回事。人们都知道,原始的自然世界并不是人类诗意般地栖居之地,地震、火山爆发、雷电、洪水等,轻而易举就使人丧生。而科学不但不降低生命的质量,反而是生命的守护神。如果没有现代医学,鼠疫、黑死病、产褥热等疾病不知道会有多么猖狂。至于说到世界的整体性,我们可以比较唐僧取经和马可·波罗来中国的艰辛和现代交通、通讯带给人们在旅行、交流方面的极大方便。确实,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愈来愈接近“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古往今来的人文主义理想。

下载专题2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2科学的本质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范文)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诞生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而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科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科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于全球化肇端的时间,迄今并无十分一致的看法,但却没有人能够否定近二十年来、尤其是冷战终结以来全球化浪潮对人类社会所造就的巨大影响。正......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它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其实质是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共5篇]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 【摘要】: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之一,如何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本质的提出与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定稿)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五篇]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摘要: 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